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教案彙總七篇

【精選】幼兒園教案彙總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2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教案彙總七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教學理念:

由於目前獨生子女普遍,來自家庭及生活中的包辦代替、過分關懷、溺愛問題非常嚴重,導致幼兒缺乏主動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表現在遇困難膽怯、退縮、等待、依賴,這不利於幼兒形成健康的人格,不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要求“提供自由活動的機會,支持幼兒自主地選擇、計劃活動,鼓勵他們通過多方面的努力解決問題,不輕易放棄克服困難的嘗試。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此體育遊戲,通過攀爬、走平衡、鑽黑洞等環節,讓幼兒在數種困難的環境中,嘗試想辦法,樹立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提供以發展幼兒的動作技能有同時,培養幼兒勇敢、戰勝困難的品質,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目標

1、嘗試讓幼兒想辦法解決困難,培養遇事不退縮,勇於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品質。

2、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形式:

形爲訓練和遊戲相結合。

教學準備:錄音帶、黑貓警長頭飾一個、配飾每人一個。

木梯2個、空八寶粥罐若干、硬紙盒若干、裝水的可樂塑瓶若干、爬網和塑料滾筒個一個、一個哨子一個及佈置好的黑洞

 活動時間:25分

 活動過程:

一、活動引入

1、黑貓警長(教師)和黑貓警士(幼兒)在巡邏中,突然接到報告:有一羣小動物被綁架到了一個山洞裏,需黑貓警隊進行解救。

2、提出營救要求:警長征尋意見“我們去不去”?“路上會碰到許多困難,我們怎麼辦”?路上我們一定會碰到很多危險和困難,都不要怕,要開動腦筋想辦法,一切聽黑貓警長指揮,才能安全救出小動物。出發——!!!

二、解救小動物。

1、翻過山坡: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想辦法(手腳並用)爬過(攀登架、圓塑筒)。

2、過高橋:鼓勵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高低不同、斜度不同的平衡木,提醒幼兒大膽心細一個跟一個地過橋。

3、過小河:鼓勵幼兒討論、商議、如何過小河,引導嘗試使用周圍的物品(木梯、空八寶粥罐、裝水的可樂塑瓶、硬紙盒),克服困難勇敢、大膽地過河。

4、鑽黑洞營救小動物:鼓勵幼兒克服膽怯心理,大膽進入黑洞進行營救。

三、慶祝黑貓警隊營救動物成功:黑貓警士們真勇敢,過山坡不怕高、橋高,不怕水深,不怕黑洞,遇到困難會想辦法,並戰勝了困難,終於救出了小動物。讓我們爲這次的勝利歡呼——!!

四、隨黑貓警長的音樂自由放鬆,離開場地。

教師帶領幼兒表演拍手、打氣、向上輕輕跳起等動作。

活動分析:幼兒能想出各種各樣玩球的方法,在活動中很好的利用了發散性思維。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名稱

西瓜籽

目標

1、喜愛手指點畫活動,學習用手指點畫西瓜籽

2、注意不把顏料弄到桌上和身上。

活動準備

材料:黑色顏料、畫好的西瓜圖片、抹布、塑料檯布。

活動過程

引導策略與有效指導

重點:繼續學習手指點畫。

難點:不在一處重疊點。

1、教師出示一張畫有西瓜片的紙,教師提問:這是什麼?它上面少了什麼?

2、教師示範。

3、小朋友操作,教師交代活動要求:捲起袖子,用食指少蘸一些顏料在西瓜圖片上點,但是不要在一處重疊點。點完後在抹布上把手指抹乾淨。

4、小朋友圖片展覽,讓小朋友體驗成功的快樂。

5、收拾、結束。

效果分析:

教育反思

教育效果

目的的科學性()環節的合理性()材料的適宜性()組織的靈活性()

互動的有效性()指導的針對性()情感的交融性()幼兒的積極性()

問題分析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發現糖果在水裏會慢慢變小慢慢消失,水會變甜;

2、願意探索發現不同的糖果在水裏的變化,並願意與別人交流自己的發現;

3、能主動參與活動,對探索性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各種硬糖大量、人手一隻杯子

大的透明杯子一隻、溫開水大量

活動過程: 一、探索性話題引起幼兒討論 提問:

(1)小朋友,你們吃過糖果嗎?喜歡吃嗎?

(2)請你說說糖果在嘴巴里會怎樣?(變甜、變小等)

(3)請你猜一猜,把糖果放在水裏會怎樣呢?

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可以和旁邊的幼兒展開小討論

二、做試驗證實幼兒的推測 糖果放到水裏到底會怎樣呢?讓我們一起來做個試驗吧

老師把硬糖放到透明的大杯子裏,注入適量的開水,引導幼兒觀察

(在此過程中老師可以用勺子加以攪拌增加糖果溶化的速度)

提問:

(1)看一看,糖果發生什麼變化了?(變小)

(2)猜一猜,糖果到哪裏去了呢?

(3)剛剛還是沒有味道的白開水現在會變成什麼味道了呢?

幼兒猜測回答後請個別幼兒上前品嚐糖水,並把自己品嚐的結果告訴大家

老師小結:糖果在水裏會變小,慢慢的沒有了,水會變甜。

三、集體操作,觀察糖果在水裏的變化 幼兒人手一粒糖果一杯溫開水操作觀察

提醒幼兒注意不把水潑掉,提醒幼兒有耐心。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穿越森林”,能快速繞過障礙物向前跑,培養幼兒的動作靈敏性及協調能力。

2.能積極主動參與遊戲,體驗遊戲的快樂。

3.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4.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戶外迷宮樹林場地、獎勵標籤、糧食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聽音樂做動作

教師喊口令,幼兒進行快、慢走、跑;前進後退走、跑;手臂、腿部舒展活動。

  二、基本部分

1.遊戲:小小解放軍

帶領幼兒到樹林處,直接導入:今天我們來做小小解放軍,我們的任務是去打鬼子,可是途中我們要經過樹林,爲了能在短時間內到達目的地,我們要快速繞過樹林。

全班幼兒,站在起跑線後,當發出起跑信號後,兩隊的第一個幼兒就按圖示向前跑,跑到終點後,再從旁邊跑回拍一下下一個幼兒的手,依次進行(遊戲進行一次)。

2.規則:a.跑時不得碰倒邊上,如碰倒,就失敗。

3.遊戲:樹林送糧食。

a.分兩隊,拿好糧食袋子從起點出發經過迷宮陷阱路,鑽過拱形門,將糧食送到陣地(對面框裏),比賽誰運的又快又多。

b.規則:要側身鑽過拱門

c.遊戲進行2~3次。

  三、結束部分

放輕鬆音樂,慶祝勝利,共同跳發送舞蹈。

小百科:樹林通常範圍比樹叢大而比森林小的成片生長的許多樹木。

幼兒園教案 篇5

教育作用:

1、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大膽嘗試運用玩具車進行拓印活動。

2、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及身體協調性。

3、在親子游戲中體驗關心父母的愉快情感。

材料與場地:

1、毛絨玩具一個。竹竿4根。

2、工作毯每人一張。

3、紅黃藍顏料,週轉箱6只。

4、腳踏車人手一輛。

5、長方形、三角形的紙製白色圍巾人手一條。

6、家長每人一頂帽子。

活動過程:

1、問候時光:

(1) 音樂點名。

出示毛絨玩具:“嗨!大家好,我叫小猴波波很高興認識你們,誰願意來和我做好朋友?告訴大家你叫什麼名字?”

幼兒逐一說自己的名字,並跟着音樂一起唱一唱名字。“點名是以唱名的形式進行,希望家長配合一起唱,點名主要是培養幼兒的社交能力。”

(2) 點名結束,拿工作毯坐下來。

“每個寶寶自己去拿一條工作毯,找一個水果和媽媽一起坐下來。”

(3) 聽音樂走蒙氏線。

“現在每個寶寶和媽媽站在蒙氏線上,要求眼睛看着前面,腳跟對着腳尖,一步一步慢慢地走,走蒙氏線主要鍛鍊幼兒的平衡能力,讓幼兒儘快安靜下來,投入到課堂的氛圍。”

2、運動時光。

(1) 小豬操

寶寶跟着老師一起邊唱邊完整地做相應的動作。

(2) 竹竿操

幼兒站在竹竿內雙手握緊竹竿,面向一個方向,聽音樂和教師共同做操。

(3) 體育遊戲:戴帽子

寶寶用手“開小車運送與媽媽衣服上標記顏色同樣的帽子,並給媽媽戴上。

3、快樂時光。

親子印畫遊戲:漂亮的圍巾。

老師出示事先準備好的紙製白色圍巾,讓寶寶說說他們的形狀。

老師分別出示紅、黃、藍三種顏色盤,找到與媽媽帽子相同的顏色,並學說紅色、黃色、藍色這幾個詞組。

請媽媽和寶寶用玩具車在紙上進行拓印。

4、溫馨時光。

(1)親子娛樂遊戲:好玩的腳踏車。

寶寶們在爸爸媽媽的協助下,雙腳交替踩踏板,使車前行或後退。通過遊戲,發展寶寶的平衡能力及動作的.協調性,培

養冒險精神,增進親子感情。

(2)和小猴波波說再見,活動結束。

音樂活動:GOODBYE歌

幼兒園教案 篇6

識字實驗小小讀書郎

通過三年的幼兒科學漢字教學,孩子們已面臨畢業,我們的早期漢字教學實驗也面臨結題,爲使家長和更多的人瞭解我們的教學,借我園“6。1”慶祝活動之機,特把我們平時的漢字教學形式選擇部分進行展示表演,使家長知道孩子們是在輕鬆愉快的遊戲中接觸漢字,在玩“漢字”的遊戲中自然習得,免除家長認爲孩子識字負擔重的後顧之憂。

活動名稱: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識字實驗小小讀書郎

活動目標:

1、集體閱讀,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

2、複習第三單元生字詞。

3、通過遊戲“接火車”,讓幼兒進行部分詞組分類(形容詞、動詞、名詞、顏色等)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本、大字卡、錄音帶、頭飾及各類詞組。

活動過程:

一、幼兒聽音樂“小小讀書郎”分四對從兩邊跑跳步入場(手拿書),然後面對面坐下,老師坐在中間前上方,好讓臺上臺下的孩子和家長看清老師的操作。

二、談話導入

師:通過三年的幼兒園生活,我們學會了許多:唱歌、跳舞、寫字、畫畫等,我們還在輕鬆愉快的遊戲中,認識了許多的字寶寶,今天,我們來這裏遊戲,就是要讓大家看看我們是怎麼和字寶寶認識的,怎麼和字寶寶遊戲的,現在我們就開始和字寶寶玩遊戲吧。

三、複習部分

1、請幼兒翻到第二單元,齊讀5----7課。

2、請幼兒把書關上,放在自己的面前。師:我們在學各單元課文時,都要先認識其生字詞,我們現在來複習一下第三單元的字詞,老師以很快的速度出示出來,小朋友看字卡大聲讀出來,看誰讀得又快又準。

老師出示字卡,幼兒認讀。

3、“今天,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戴了小動物的頭飾,目的就是要考考你們,除了字詞外,還能不能完整的讀句子,老師出示寫相應小動物名稱的字條,戴有相應頭飾的小朋友就站起來認讀,並模仿該小動物做動作。”老師出示字條,幼兒根據要求完成。

四、遊戲:接火車

遊戲規則:請幼兒翻到書的最後,找到老師貼的字寶寶,看看自己拿的是屬於哪類詞。請手拿“形容詞、動詞、名詞、顏色”的小朋友上前做火車頭,其他小朋友看好後上“火車”,請四個能力強的幼兒扮檢票員,檢查是否有幼兒上錯“火車”,錯了的幫其改正。

結束:“小朋友們都坐上了小火車,今天是個開心的日子,我們的快樂小火車要出發了。”聽音樂“小小讀書郎”,幼兒亮出手裏的詞組一個接一個跑跳步下場。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和表演的形式,感知圖片的內容,體驗兒歌的韻律和節奏。

2.感受圖片分格線的格式,以此猜測兒歌的內容並學習仿編兒歌。

3.體驗參與遊戲帶來的快樂。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圖片、伴奏旋律、動物卡片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模仿小動物

老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很好聽的音樂,咦,我們一起聽聽這段音樂中可能藏了哪些小動物,這些小動物又是怎樣走路的?(老師提醒幼兒用節奏來念)帶領幼兒聽音樂模仿小動物的“爬、飛、跳、遊”4種走路方式。

(首先,創設情境,以一首聽上去輕鬆而且節奏感很強的旋律導入,並藉助於問題:這段音樂中可能藏了哪些小動物,他們又是怎樣走路的,來調動幼兒最直接的經驗回憶。帶領幼兒模仿小動物,雖然這個環節比較簡單,但需要幼兒不斷適應新的動作模式,因此老師的示範、鼓勵等策略由而此介入:看,誰來了,它是怎樣走路的呀?等等,幫助幼兒初步感知了兒歌的節奏型,爲後面的活動做了很好的經驗準備。)

  (二)看圖學兒歌,瞭解分格線的格式

老師:“剛纔你學了哪些小動物,它是怎樣走路的?”

老師:“我們還可以把這個好玩的遊戲變成一首很有趣的兒歌呢?這首兒歌在哪兒呢?就藏在老師帶來的圖片裏,我們一起來看看。”

1、出示第一張圖片

老師:“圖片上有誰?它在幹什麼?它爬到誰的家?”

(這張圖片可以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說——“蟲蟲蟲爬,爬到蝴蝶家。”老師帶領幼兒集體學說。)

2、出示第二張圖片

“蝴蝶是怎樣走路的?它又會飛到誰的家呢?”

(這張圖片也可以像第一張圖片一樣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說,誰來說說,請幼兒個別講述——“蝴蝶蝴蝶飛,飛到青蛙家。”)

(將第一幅和第二幅圖片放在一起講述因爲這兩幅圖片的內容、畫面、句式有着許多相似之處。問題簡單明瞭,對幼兒來說,圖片兒歌的內容是簡單的,富有節奏的句式是有趣的。因此,這個環節我不斷地提醒幼兒將注意力集中在兒歌的句式節奏上。通過這一環節,幼兒也會初步感知到這種首尾呼應的句式。)

3.瞭解分格線的格式

(1)請幼兒比較第一、二張圖片:“這兩張圖片和我們平時看的圖片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你能發現其中的小祕密嗎?”

(2)向幼兒介紹分格線。

老師:“這個分格線有什麼用呢?”

小結:當我們把幾幅小圖片放在一起,用分格線隔開,我們就可以看出這些小動物在做這些事情的連續過程了。

(3)出示第三幅圖片

老師:“這幅圖片上也有分格線,誰來用一句好聽的話把這幅圖片的內容像前兩幅圖片一樣說出來呢?”

——“青蛙青蛙跳,跳到小魚家。”

(這個環節重點是解決分格線這個難點。分格線對於幼兒來說知識性含量大,所以我把它放在第一個大環節中單獨解決掉,同時也是想讓幼兒帶着初步掌握的知識經驗潛移默化地在後面的環節中慢慢地消化理解。)

4.第四、五張圖片

老師:“咦,小青蛙跳到小魚家,它找小魚乾什麼呢?”原來,青蛙要告訴小魚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我們一起來看看。

老師:“在小魚的身邊出現了什麼呀?”———魚網要來網小魚了。

“小青蛙會對小魚說什麼?”

“小魚會害怕嗎?”

“小魚小魚遊,游到誰的家呢?魚網是它的家嗎?它的家又在哪兒?”

“小魚究竟有沒有被抓走?我們一起看看”

“小朋友在幹什麼?哦,小朋友跑呀跑,跑回了自己的家。”

(這兩張圖片的內容和前面圖片的內容相比略有不同,因此一系列的提問採用了遞進的形式讓幼兒在聯繫自己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猜測、推斷。建構了有效的師生互動。)

5.完整地學說兒歌一遍。

老師:“我們一起來聽着好聽的音樂把兒歌完整地說一說。”

(形象生動的圖片配上韻味十足地旋律,能在瞬間調動起幼兒的視聽感官,培養了幼兒欣賞性的傾聽能力,促使幼兒在傾聽和欣賞畫面過程中油然而生一種愉悅感。給了後面創編活動帶來無限想象的空間。)

  (三)創編兒歌

1.集體創編。

老師:“在這首兒歌中講了4種小動物不同的走路方式,在一開始的遊戲中我們已經知道了很多小動物的走路方式。咦,我們能不能把這些會爬的、會跳的、會走的小動物編進兒歌中,讓它變成一首會變化的兒歌。我們來試試,好嗎”

“好,我們先來看第一張圖片,除了毛毛蟲會爬,還有誰會爬?”

(幼兒說出小動物的名稱,老師相應地貼上圖片。)

幼兒一起把新創編出的兒歌說一說。

2.個別創編

老師:“大家想不想自己來試一試,老師給大家準備了許多圖片,大家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放在圖卡上來創編新的兒歌。

要求:

(1)新兒歌中幾種小動物走路方式要不一樣。

(2)貼圖片的時候,想一想,前一幅分格線後面的圖片應該和後一幅分格線前面的圖片怎麼樣?你的新兒歌能不能連貫地講下去。

幼兒分別操作。

3. 幼兒展示自己的兒歌

(這個大環節應該是整個活動的**部分,由集體創編——小組展示幫助孩子更好地遷移作品經驗。這也是實現教育活動目標的一個重要手段。這種講述遷移更好地幫助幼兒把書本經驗轉化爲實踐生活經驗。同伴之間的合作,創編出一個個有趣的兒歌。一個幼兒的表述,有啓發了其他幼兒的想象,開拓了思路,從而引發更多的新組合。)

附兒歌:

蟲蟲蟲蟲爬

蟲蟲蟲蟲爬,爬到蝴蝶家。

蝴蝶蝴蝶飛,飛到青蛙家。

青蛙青蛙跳,跳到魚兒家。

魚兒魚兒遊,游到誰的家?

小朋友跑呀跑,跑回自己的家。

活動反思:

1.對重難點的把握。

爲了讓活動更具有挑戰性和適合中班幼兒的學習需要,在活動重難點方面筆者定位爲:在體驗兒歌的韻律和節奏基礎上,感受圖片分格線的格式,並以此猜測兒歌的內容學習仿編兒歌。活動中對兒歌的理解和掌握方面對於幼兒來說並不困難。難點應該在幼兒最後創編這個環節。因此我們採用了集體創編先,幼兒小組、個別創編後,並結合圖片的輔助材料來幫助幼兒很好地解決這個難點。

2.活動過程和方法的組織。

在這次活動中着重體現的是遊戲激趣、互動提升、創編表達這3個過程。在第一環節遊戲激趣中,藉助於音樂旋律、老師的提示語、幼兒的動作參與很好地調動了他們的經驗回憶,直接爲後面的活動做好準備。在第二環節互動提升中,藉助圖片學習兒歌,幼兒由此進入了互動的環節。前三幅圖片的內容、畫面、句式有着許多相似之處。內容簡單、節奏有趣。幼兒能夠感受首尾呼應的句式。把分格線放在了第三幅中解決,是想讓幼兒帶着前兩幅知識經驗潛移默化地轉移到後面的環節。在學習後兩張圖片的內容時提問採用了遞進的形式很好地建構了有效的師生互動。整個活動自始至終吸引幼兒,很自然地把幼兒推向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參與的熱情。在第三環節創編表達中,由集體創編——小組展示幫助孩子更好地遷移作品經驗,是對兒歌韻律和節奏學習次鞏固性練習,並與起始部分相前後呼應,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教學鏈。

不足之處:

在最後創編活動中,我希望幼兒能根據兒歌的句式節奏來創編,加上圖片的經驗幫助會使幼兒的創編有了更多的精彩、有趣和可愛之處。幼兒的想法是拓展的、開放的,但在表現時出現了與語言表述的脫節和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分析原因:1.材料提供的有限性侷限了幼兒的創作和表現。2.語言技能的支撐不夠侷限了幼兒很多表達。

我的疑問:創編作爲難點,強行需要幼兒按照句式講述難度很大,影響了活動的效果,我們追求的是美的意境還是硬幼兒導入我們預定的學習情境?

小百科:狹義上是指動物界中無脊椎動物的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的動物,六足動物總綱( 包括原尾、彈尾、雙尾、昆蟲四綱)均泛稱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