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教案錦集六篇

【熱門】幼兒園教案錦集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W 次

作爲一名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門】幼兒園教案錦集六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感知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過程。

2、能積極、愉快地參與遊戲,體驗遊戲的快樂。

3、練習跑跳步、躲、爬、滾等動作,練習穿、脫衣服動作。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5、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教學重點、難點

1、知道蝴蝶是毛毛蟲變的。

2、能順利穿脫布袋。

活動準備

1、幼兒對活動中的重點動作基本熟悉。

2、每位幼兒一個花布袋、安全的場地、音樂磁帶、錄音機、樹葉、地墊。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1、談話、創設情景。

2、分配角色、布袋發放,老師演毛毛蟲媽媽,小朋友全部是毛毛蟲寶寶。

3、帶領小朋友到戶外準備活動。

二、基本部分

1、隨音樂跑跳步,去“郊遊”。(《郊遊》的音樂)

2、“下雨了”, 帶領幼兒跑、躲雨。(《大雨小雨》的音樂)

3、“雨停了”,高興、跳一跳,去找吃的。(《毛毛蟲》音樂)

4、“毛毛蟲吃飽了,睡了”,趴在地墊上。(《化蝶》音樂片段)

5、脫下外殼(布袋羣),化成小蝴蝶了。

三、結束部分

1、學習小蝴蝶飛一飛,飛進教室。

2、談話、小朋友說說遊戲的感受。

教學反思

1、孩子們玩得開心、很感興趣,但也有孩子不能大膽參與,老師沒有過多的時間去引導和關注;

2、大部分孩子玩得投入,認知和能力方面都得到提高,也有少數一兩個幼兒一直都在趕節奏,沒有自由自在投入遊戲的感覺;

3、準備很充分,特別是音樂很貼切、有趣,也大大激起了孩子們的興趣,也符合孩子的興趣和能力水平;

4、對少數能力差的幼兒個體關注不夠。

小百科:蝶,一般指蝴蝶,是一種昆蟲。種類很多,分佈很廣。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學習用連貫、舒緩與斷頓、跳躍的演唱方法表現歌曲。

2、根據對歌詞的理解,創造性地選擇演唱形式。

3、注意與同伴聲音和諧一致地歌唱。

活動準備:

1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2、幼兒會玩音樂遊戲《秋天》。

3、掃帚一把。

活動過程:

一、音樂遊戲《秋天》。

幼兒扮成小樹葉,教師帶領幼兒表演唱歌曲《秋天》。“小樹葉”四散地蹲在活動室裏,教師扮演掃落葉的人,清掃落葉。師生共同開展遊戲活動1—2遍。

二、學習歌曲《小樹葉》。

(1)傾聽教師講述“小樹葉”的故事。教師將《小樹葉》歌詞編成連貫的故事,讓幼兒熟悉歌詞內容。

(2)欣賞教師有表情地表演歌曲《小樹葉》。

(3)帶領幼兒隨着音樂的伴奏念歌詞。

(4)教師帶領幼兒演唱歌曲。

三、學習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1)第一段講小樹葉離開了媽媽在空中飄蕩,小樹葉的心情是怎樣的?我們用什麼聲音來唱呢?

(2)帶領幼兒用連貫、舒緩的聲音演唱歌曲第一段。

(3)第二段講述了勇敢的小樹葉,它在說什麼呢?我們用什麼聲音來唱呢?

(4)帶領幼兒用斷頓、跳躍的聲音演唱第二段歌曲。

(5) 完整地演唱歌曲《小樹葉》。

四、探索不同的演唱方法。

(1)這首歌除了大家一起唱,還可以用什麼方式唱?

(2)根據幼兒的建議,帶領幼兒採用分男、女聲唱第一和第二段等形式演唱歌曲。

在此環節中我是先引導幼兒欣賞散文《落葉》,感知小樹葉飄落以及與樹葉媽媽之間的親情,然後再清唱歌曲《小樹葉》,讓幼兒感知了解歌曲內容。

活動反思:

在欣賞歌曲《小樹葉》時,我引導孩子閉目聆聽音樂,並跟隨我富有感情的配樂講解,啓發孩子回憶秋遊時看到的“落葉飄飄”的美景,在腦中展現出一幕幕樹葉飄的動人畫面,使孩子情不自禁地與音樂融爲一體,更深刻地感受樂曲的旋律美與意境美。

由於之前開展“拾落葉”、“我眼中的落葉”等相關活動的經驗鋪墊,孩子立馬對“小樹葉離開媽媽”該句歌詞,有強烈的表現慾望,創編了許多樹葉飄落的動作:有螺旋飛舞式、有慢悠悠飄落式、有輕盈起伏飄揚式、有狂飛亂舞式……通過創編表現葉子飄落的不同狀態,孩子理解性地記憶歌詞,很快地學會演唱。

反思本次歌唱教學,給我留下的啓示:歌唱活動不應只將掌握演唱技能作爲最終學習目標,通過整合社會、語言、遊戲等相關課程領域內容的手段進行輔助教學,充實音樂活動,讓音樂更具生氣與活力。這樣,孩子在整合理念下的音樂教學過程中開心、開口、開竅,獲得情緒情感,從而快樂地學習。

幼兒園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掌握節奏×× ×× | ×× ×||感受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穩定的節拍。

2、 掌握兒歌《蘋果樹》,進行動作模仿和簡單的角色扮演。

3、結合打擊樂器,學會演奏簡單的打擊樂。

二、活動準備:

兒歌《蘋果樹》 雙響筒和三角鐵

三、活動過程:

(一)趣念兒歌,喚起幼兒興趣

教師邊念兒歌邊做動作(唸到“小猴爬上蘋果樹”時雙手做小猴向上爬的樣子,一直到頭頂上。“所有蘋果吞下肚”時兩手作抱狀,並伴隨一聲響亮的飽嗝,“蘋果布丁蘋果派,什麼水果你最愛”時,用手指逐個點幼兒,最後指到哪個幼兒,就讓他說出他最喜歡的水果,然後繼續念兒歌,只不過兒歌中的水果則變成幼兒所說的水果。)

(二)讓幼兒傾聽兒歌,激發參與感受節奏:

1、老師念一句兒歌,幼兒用手拍一句節奏,兒歌共四句,每句的節奏都是×× ×× | ×× ×|的節奏。

2、讓幼兒用手拍出八分音符的節奏,而在四分音符時用拍腿來表現,也就是每句兒歌的最後一個音用拍腿來表現。

3、完整地邊念邊把兒歌的節奏打出。

(三)節奏訓練,互動反饋

1、教師寫出×× ×× | ×× ×|的節奏型,讓幼兒嘗試打出節奏。

2、引導幼兒找出所打節奏與剛纔兒歌的聯繫,同時完整地把節奏打出。

3、教師可以用口型來表現兒歌的內容,而幼兒在心裏念兒歌,把注意力集中在打節奏上。

(四)嘗試用雙響筒和三角鐵合作演奏節奏

1、講解雙響筒和三角鐵的演奏方法,讓幼兒區別,並自行嘗試。

2、出示節奏演奏圖片,教師進行示範演奏。

3、讓幼兒分組,一組使用雙響筒,一組使用三角鐵進行演奏,教師在一旁邊念兒歌邊進行指導。

4、每個組選出一個做的比較好的小朋友在前面帶領自己組的小朋友完整演奏×× ×× | ×× ×|的節奏型。

(五)展示激勵

1、小朋友們一起上臺結合兒歌用雙響筒或三角鐵展示表演節奏型。

2、教師適時點撥表演、點評態度, 激勵小朋友大膽表現。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練習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障礙物,提高幼兒腿部肌肉的力量。

2.培養幼兒能與同伴一起友好地玩。

活動準備

1.課件:童謠-馴鹿,出發

2.廢紙箱剪成寬窄不同的紙板,(30—60釐米),彩紙飾成爲小溝和小河,青草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

幼兒扮小花鹿,教師扮飼養員,四散地在場中央跑。

2.念兒歌活動身體和腿部,腳裸處。

小花鹿,長得高,跟着飼養員往外跑。

東跑跑,西跑跑,跑到草地來做操。

伸伸臂,伸伸臂,彎彎腰,彎彎腰,

練練腿,練練腿,踩呀踩,踩呀踩,

轉呀轉,轉呀轉,變短了,長高了,

天天鍛鍊身體好。

二、展開

1.幼兒探索練習,教師巡視觀察。

每位幼兒拿取一條30釐米寬的小溝,自由選擇場地擺放,嘗試跳過小溝的方法,活動方式不限。

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幼兒擺放的位置的跳的方法,注意互不碰撞。

2.觀察幼兒的動作

有那些幼兒用單腳或立定跳遠的方式跳過小溝的;

有那些幼兒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小溝的;

有哪些幼兒什麼方法也不會。

3.個別幼兒示範,教師啓發引導。

教師請2至3位幼兒站在前面示範給全體幼兒看,從而導入新的活動方式

“有幾隻小花鹿他們跳過小溝的樣子和我們跳的不一樣,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麼跳過小溝的?”

4.教師示範,幼兒觀察討論

這幾隻小花鹿,他們跳的方法和我們不一樣,飼養員也來學一學。

教師示範講解,並請幼兒一起參與討論活動要求:“跑跑跑,一個腳用力跨過去”。

5.幼兒全面練習,教師個別指導。

全體幼兒帶着教師的要求,嘗試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小溝,其中既可以跳自己的小溝,

也可跳別人的小溝,既可單獨跳,也可合作好了輪流跳。教師則重點輔導能力弱的幼兒。

6.幼兒自由選擇練習目標,教師隨機指導。

教師再出示寬窄不同的小河(40-60釐米)引導孩子自由選擇跳。

“小花鹿,窄窄的小溝我們都跳過去了,那邊還有寬寬的小河我們敢不敢去跳。

”幼兒既可以選擇原來的小溝跳,也可以選擇小河跳,教師深入到小組內指導,

也可請個別幼兒再來示範小組合作跳的方式。

7.變化遊戲情景,提高活動興趣,調節活動量。

教師演示指導:“這裏有一條長長的溝和長長的河,我們小花鹿來把他們搭起來好嗎”。

幼兒沿着教師指定的方向搭一條長長的小溝和一條長長的小河。

三、結束

教師提示:“我們小花鹿的肚子有點餓了,我們跨過小溝和小河去對岸找找看,有沒有我們小花鹿喜歡吃的青草。”

幼兒分批跨過小溝小河,教師則幼兒的動作還是顯得笨拙,在以後的體鍛活動中繼續給予指導幫助。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當鼻子出血了

幼兒園教案 篇5

一、活動名稱

題目格式應爲:x班xxxx活動設計:xxxxxxxxx(註明年齡段、活動設計的領域和名稱)

活動名稱要簡潔明瞭,如果是綜合活動、主題活動或半日活動,也要註明。

二、設計意圖

扼要闡述活動設計主題內容選材、生成的背景,對整個教學活動設計的思路等。

三、活動目標

目標的制定要符合綱要的精神,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和情感需要,從幼兒發展的角度書寫目標,可用“能”“會”“掌握”“學會”“明白”“懂得”等詞語;目標不宜籠統,要具體明確,出現具體的經驗,可操作,可衡量;目標數量不宜過多,重點呈現新的經驗和需要重複的重要經驗。以2-3條爲宜;目標應直接、明確呈現經驗,不需要先呈現途徑和方式,(如“通過……”或“在……過程中”,)還要避免直接敘事,不直接呈現經驗,(如,“讓幼兒做一個小小航海家”);目標的書寫按照活動經驗獲得的相對先後順序排列。

四、活動準備

包括物質準備和心理準備。

物質準備包括圍繞教學內容爲幼兒提供支持其學習的活動環境、活動材料等,必要的教玩具名稱,有場地佈置的教學活動,需畫出場地佈置示意圖。如需要幼兒用書,放在活動準備的最後一條。材料也不宜過多過雜,要從目標和環節的實際需要出發。

心理準備根本活動需要制定,如需要心理準備就寫上。

五、活動過程

教師能根據教學內容和幼兒實際選擇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體現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體驗式的學習方式,使課程的基本理念得到充分的貫徹和落實;教學過程要層次分明,重難點突出,充分體現師幼互動。

活動環節中應說明教師幹什麼,引導幼兒幹什麼,每一個環節一定要有幼兒,教師的言行以調動幼兒學習爲目的。

準備的材料應該環節中用上,活動中使用的材料應在準備中有交代;任何自編自創的遊戲、操節、紙工等,必須說明玩法,有故事的'需要附故事原文。

六、活動延伸(不需要延伸的,可以不寫這個環節)

根據具體活動的情況,決定是否需要活動延伸;活動可向區域活動、生活活動及家庭中延伸;活動延伸可以包括重複強調和後續拓展兩種類型;說明向哪裏延伸、做什麼和怎麼做,可鞏固什麼經驗或讓幼兒得到什麼新經驗。

七、活動反思:分析教學活動中的成功與不足,並提出有效對策。

其他注意事項:

活動設計中數字序號的運用級別順序爲“一”“二”“三”——“一”“二”“三”——“1”“2”“3”——“⑴”“⑵”“⑶”——“①”“②”“③”,一般使用“一”“二”“三”——“1”“2”“3”——“①”“②”“③”三級順序即可;阿拉伯數字後面的標點用黑圓點,漢字數字後面用頓號,“第一”“第二”“第三”後面用逗號,帶括號的序號和帶圓圈的序號,後面不再加頓號、逗號之類;不建議用自動編號。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格式:吹泡泡

  活動目標:

1、通過找一找、想一想、說一說,愉快地感知、理解詩歌的有趣內容,並能初步跟唸詩歌。

2、能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積極動腦筋,學習仿編詩歌,初步感知事物間的對應關係。

3、重點感知字詞:吹泡泡、泡泡、雞蛋、蘋果、星星、烏雲。

  活動準備:

1、與詩歌對應的圖片一套:母雞和雞蛋、蘋果和果樹、月亮和星星、烏雲和雨點。

2、小蝌蚪、花朵、白雲、貝殼、樹葉、汽車等圖片若干和他桃子圖片一張,反面寫上“泡泡”,與幼兒人數相等。

3、字卡:吹泡泡、泡泡、雞蛋、蘋果、星星、烏雲。

 活動過程:

  一、吹泡泡

1、聽着音樂,教師和幼兒一起吹泡泡,玩泡泡,體驗快樂情緒。

2、教師:我們吹的泡泡是怎麼樣的?(幼兒:圓圓的,有大,有小)

3、(請幼兒自由坐在墊子上)今天,老師還帶來了許多泡泡,和剛纔吹的泡泡不一樣,我們來看看,是什麼泡泡?

  二、出示圖片,學習詩歌

  1、出示雞蛋

教師提問:

(1)這是什麼泡泡?(出示字卡“雞蛋”)

(2)雞蛋會是誰吹的泡泡?爲什麼?請你們聽一聽(教師示範念)。

幼兒回答後集體學念。

  2、出示蘋果

教師提問:

(1)這是什麼泡泡?(出示字卡“蘋果”)

(2)蘋果又是誰吹的泡泡?

(3)爲什麼說蘋果是果樹吹的泡泡?(教師示範念)

幼兒集體學念。

  3、同時出示星星和烏雲

教師提問:看一看,它們又是誰吹的泡泡?(出示字卡“星星”和“烏雲”)爲什麼?

引導幼兒圍繞兩個問題同時回答,幼兒學唸詩歌最後兩句。

  4、完整學唸詩歌。

(1)教師:老師這裏還有許多泡泡,如果你們知道是誰吹的就一起告訴我好嗎?(教師再次出示“蘋果”、“雞蛋”、“星星”、“雨點”的圖片)

(2)教師:哇!這麼多可愛的泡泡連起來就成了一首好聽的詩歌,題目叫《吹泡泡》(出示字卡“吹泡泡”,並請幼兒學念題目)。我們一起來朗讀這首詩歌吧!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自己的小腳丫,願意用腳做做各種動作。

2、喜歡根據遊戲動作來念念兒歌,並試着編編兒歌。

活動準備:

兒歌、戶外場地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1、 師生到戶外場地,並脫去鞋襪

2、 引導幼兒看看自己的小腳丫,比比和別人的有什麼不一樣。

3、 和幼兒一起用腳趾做做各種動作,並把兒歌內容編進去。

二、學習理解

1、 老師把遊戲的過程編成兒歌反覆地念,幼兒按照兒歌內容反覆遊戲。

2、 幼兒做做動作念念兒歌。

3、生活中腳的用處其實挺大的,但孩子們很少去關注它,發現它的特徵及用途,隨着主題的開展,幼兒纔去關注腳。因此,在這次的預設活動中,讓孩子邊赤腳邊觀察,邊玩玩各種腳的遊戲來學習撓腳丫的兒歌。

活動結束:

聽音樂用各種動作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