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集錦六篇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集錦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8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集錦六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從故事中感受楓樹與松鼠的友誼。

2、瞭解楓樹在四季中的變化。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故事中楓樹與松鼠的友誼;

教學難點:瞭解楓樹在四季中的變化

活動準備

1.首先讓幼兒親自去採摘楓葉。

2.幼兒講述的圖片:不同季節的楓樹變化的圖片。

3.自制四季變化中的楓葉的標本。

活動過程

(一)課前準備:組織孩子在雙休日去採摘楓葉(由父母帶去採摘)。在採摘過程中仔細觀察楓樹。

(二)談話導入

說說親自採摘楓葉的收穫。

(三)認識楓葉

出示不同顏色的楓樹葉子,讓幼兒知道楓樹葉子的顏色有很多種,它們會隨着季節的變化而變化。

(四)欣賞故事《楓葉的煩惱》

1、老師講故事《楓葉的煩惱》,幼兒認真欣賞。

2、老師:春天和夏天,楓樹的葉子是什麼顏色的?秋天到了,楓樹的葉子發生了什麼變化?在冬天裏,楓樹的葉子又有什麼變化?

(五)看圖講述故事《楓葉的煩惱》

根據圖片,讓幼兒逐幅講述故事。

(六)討論

幼兒討論:當楓樹發現自己的葉子變紅、變黃並從樹上掉下來時,爲什麼感到很難過?當小松鼠回來時,還能認出楓樹嗎?

(七)遊戲:《拾楓葉》

按要求把不同顏色的楓葉分季節收集在一起。

活動延伸

找一找與楓葉有關的事或人。

教學反思

大班的《楓樹的煩惱》活動是一個集知識性與教育性於一體的故事,作品以擬人的形式向幼兒講述了楓樹與松鼠的友誼,以及楓樹在四季中的變化。

在整個活動中,我爲幼兒創造了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同時可以讓幼兒與教師、同伴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通過一些身體的動作等幫助幼兒理解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等詞語,豐富幼兒的詞彙,突出語言教學。爲幼兒創設一個一個開放性的提問,通過故事情節,引導幼兒合理地猜測結局,發展幼兒的思維以及想象能力,培養幼兒說的技能。在遊戲中通過不同顏色楓葉的鮮明對比,引導幼兒自己發現問題,並說明出現問題的原因,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對故事的理解能力。

在《楓樹的煩惱》這個活動中,使我感到:一個很美很感人的故事。一個經驗點—楓樹的季節變化。作爲常見的樹種,我們本地都有不少,但也不是隨時都可以看到的。我在活動時充分爲幼兒準備楓樹的圖片或前期進行觀察,有利幼兒的理解。也收集包括楓樹在內的各種落葉樹與常綠樹的葉子,放在自然角中觀察。根據大班孩子有一定的識字量及識字要求,可出示字卡,幫助理解煩惱的含義,讓每個幼兒都可以說一說自己的煩惱是怎樣的,再去理解故事的內容和故事的情感。事實上孩子對煩惱的理解很真實很直觀。孩子的煩惱通常就是很多瑣碎的小事……。鑑於孩子在活動所表現出的表演熱誠,將此故事作爲活動區中一內容也是不錯的選擇。

小百科:楓樹爲高大喬木,可高達29米以上,冠幅可達16米。花期4到5月,果期9到10月。隨着樹齡增長,樹冠逐漸敞開,呈圓形。枝條棕紅色到棕色,有小孔,冬季枝條是黑棕色或灰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一、主題背景:

秋季是農村豐收的季節,收穫的各種蔬菜、瓜果、糧食對農村的孩子來說非常之熟悉,給幼兒提供了探索、發現、表達、操作的很大空間,廣闊的田野是幼兒活動的一方土地、一個世界,幼兒親自採摘的瓜果、蔬菜等又是很好玩的操作材料,當我們專注它上時,會發現它們所蘊含着豐富的教育資源,它能將通過蔬菜、瓜果、糧食等教育資源滲透幼兒園教學的五大領域中,貫穿整個主題教學活動,在主題中它能讓幼兒體驗農民秋季收穫的喜悅,感受農民伯伯種植、培育、採摘的辛苦。本主題帶着幼兒親身實地去探究、去發現、去想象、去操作、去表現,具有很高的教育價值。

二、主題目標:

1、知道秋季是蔬菜、瓜果和農作物豐收、成熟的季節,瞭解農民伯伯種糧食的辛苦,親身體驗田間勞動和收穫的快樂;

2、認識秋季常見的瓜果、蔬菜和農作物,知道糧食的來源,種植糧食的過程,以及糧食與人們生活的關係,懂得愛惜糧食,尊重人民的勞動成果。

3、藉助蔬菜、瓜果、稻穗開展一些設計製作表現、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三、主題內容:

(一)集體活動:

活動內容活動目標秋收忙

1、引導幼兒觀察農民伯伯收割水稻的過程。

2、讓幼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體驗勞動的艱辛與快樂。

糧食成熟的季節

1、通過實地參觀,感受豐收田野的美景,體驗農民豐收的喜悅之情。

2、知道秋天是糧食成熟的季節,初步認識水稻、番薯等農作物。

快樂猜猜猜

1、學猜有關秋天農作物、水果的謎語,學說謎面,對猜謎語活動感興趣。

2、培養好奇心,提高分析、聯想能力。

奇妙的水果樹

1、在畫水果的基礎上學習用各種顏色、圖案裝飾水果,然後將其剪下,幼兒集體裝飾成一棵水果樹。

2、知道秋季是水果豐收的季節,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好玩的番薯造型

1、喜歡自己動手製作番薯造型。

2、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發揮想象,創作出不同的造型。

大豆、扁豆、四季豆

1、認識大豆、扁豆、四季豆,學習比較它們的異同。

2、學習剝大豆,體驗勞動的樂趣。

糧食豐收了

1、嘗試用重疊的.方法畫出景物,有疏有密地安排畫面,鵜鶘佈局的變化。

2、引導幼兒用好聽的語句講述自己見到過的農村糧食豐收的景象。

棉花

1、通過觀察,認識棉花,知道棉花的結構組成。

2、能用語言清晰準確地表達出棉花的用途與好處。

3、能大膽運用棉籤等作畫工具進行繪畫,發展幼兒的創造力與想象力。

黃豆爺爺找朋友

1、激發幼兒探究黃豆與豆製品關係的慾望和興趣。

2、引導幼兒初步認識黃豆及其豆製品,並瞭解其營養價值。

3、培養幼兒運用各種感官辨別黃豆並區分豆製品的能力。

媽媽的菜籃子

1、通過比賽講述蔬菜種類,讓幼兒感受到秋天是蔬菜豐收的季節。

2、瞭解葷菜與素菜的合理搭配,知道要多吃蔬菜,少吃葷菜。

(二)區域提示:

美工區:讓幼兒收集句子橘子皮,供幼兒用撕、剪等方法制作菊花;投放一些稻草、豆梗等讓幼兒自制一些玩具。

閱讀區:準備一些花生、柿子、石榴、橘子等實物,準備百寶箱一隻爲幼兒猜謎語等。

角色區:增設食品商店,投放一些幼兒從家裏帶來的蔬菜、水果,供幼兒玩區角活動和角色遊戲用。

科學區:爲幼兒準備一些水果與乾果,讓幼兒欣賞、探索。

(三)環境創設:

(1)在自然角中投放一些本地常見的,秋季成熟的蔬菜、水果、稻穗等,供幼兒欣賞、交流。

(2)在活動一角投放整株的水稻、棉花、新鮮的番薯等供幼兒造型、欣賞和交流。

(3)投放有關愛惜糧食和農民伯伯辛苦勞動的圖書及一些糧食作物的謎語、古詩,工幼兒看看、念念、畫畫。

(四)家園共育:

讓家長有空時帶幼兒去田野走走、看看,參加一些簡單的秋收勞動;利用休假等時間帶孩子到水果店裏去引導孩子觀察各種水果,或讓孩子直接參與一些採摘活動,去水果店時讓孩子參與一些買賣活動,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並請家長爲孩子準備1—2種秋季成熟的瓜果,放到自然角或與同伴們分享,鼓勵幼兒關心集體,爲集體、爲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五)日常活動:

1、主題活動前做好家園聯繫工作,讓家長帶領孩子去田野參觀,並參與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

2、讓幼兒在自家的菜園地裏種植管理一些簡單易種的蔬菜,鼓勵孩子幫助家長採摘瓜果,在收割時節,讓幼兒幫助家長翻曬稻穀等,參與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

3、體育遊戲:開展《運瓜》、《搶收搶種》、《運送糧食》、《摘果子》、《運菜忙》等活動,每個活動都圍繞主題進行。

4、角色遊戲:開展《水果店》、《買水果》等活動。

5、區域活動:開展《水果拼盤》、《番薯造型》等活動。

6、午餐前讓幼兒說說所吃的蔬菜名稱、菜的做法及營養價值,自己家所種植的蔬菜有哪些?自己採摘過哪些瓜果?最喜歡吃哪些蔬菜?並談談它們所含有的營養素。

7、幼兒參與環境創設,主題牆的佈置。如:“秋季水果多又多”等。

四、特色體現:

關鍵活動之一:《糧食成熟的季節》

這個活動,我們主要是通過讓幼兒實地去參觀,感受豐收田野的美景,體驗農民豐收的喜悅之情,同時也讓孩子們認識了水稻、番薯等。

(1)帶幼兒參觀稻田,我們通過3個層次進行教學;第一,讓幼兒遠看的稻田是怎麼樣的?風吹來時稻田裏的稻子像什麼?第二,近看的稻田又是怎麼樣的?第三,稻穀又是怎麼樣的?讓幼兒輕輕摘下穀子觀察,這次活動效果很好,達到了預先設定的目標。

(2)觀察了番薯地,幼兒初步瞭解了番薯,並讓幼兒通過想象,說出了番薯藤像什麼?它的葉子又像什麼?並參與了農民伯伯的挖番薯活動。最後還得到了農民伯伯贈送的許多番薯、番薯藤供我們小朋友做番薯造型等。回幼兒園後,我們組織孩子們還製作了番薯藤項鍊、小掛飾,孩子們玩得都很投入,很開心,此活動開展得非常成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薄殼原理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是很廣泛的,如安全帽、拱橋、拱形屋頂等,但這樣的知識內容在小學、初中的教材中才會出現,如何讓幼兒園的孩子通俗易懂的瞭解拱形能承受較大力的原理,這是本次活動的一個難點,我們用幼兒身邊常見的雞蛋殼、鉛筆、紙、積木等,通過幼兒自己親自動手做實驗,來感知體會力作用於凹面、凸面、平面時出現的不同現象,也許不是所有的幼兒實驗都能成功,但如果他們在活動中能仔細觀察,喜歡探索,這也是我們活動的一個收穫。

活動目標:

1、探索感知力作用於凹面、凸面、平面時出現的不同現象。

2、初步理解拱形面能承受較大力的原理,並瞭解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3、在操作中能仔細觀察、樂於探索。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個人操作材料:1/2雞蛋殼4-5個,削好的鉛筆

2、分組操作材料:針筒、卡紙條、書、積木、裝水的盆、托盤若干,紅色筆一支

3、有關拱形的多媒體圖片

活動過程:

一、講述故事“小雞出殼”引起幼兒興趣

二、幼兒探索力作用於雞蛋殼的凹面、凸面的不同現象

1、提問:雞姐姐和雞妹妹吵個不停,你們來評評理,到底是誰先啄破了蛋殼?

什麼東西比較像小雞的尖嘴巴?你們願意來做個實驗嗎?

2、幼兒用鉛筆模擬小雞的尖嘴巴,分別戳蛋殼的凹面、凸面。

3、教師、幼兒共同小結:蛋殼的凹面比較容易戳破,蛋殼的凸面要花較大的力才能戳破。因此蛋殼是雞妹妹先啄破的。

三、往雞蛋殼內、殼外做注水實驗,明白拱形面能承受較大力的原理。

1、出示針管,演示如何吸水、注水。

2、幼兒做實驗。

3、幼兒交流實驗的結果。

4、教師講解拱形面能承受較大力的原理:針管裏的水就象是鉛筆戳在蛋殼上的力,當水落在蛋殼凸面時就散開流掉了,就像是鉛筆上的力大部分沿蛋殼表面分散了,所以蛋殼不容易破,拱形橋面也能承受較大的力;當水落在蛋殼的凹面時,水集中在蛋殼裏就像是力集中在蛋殼的中心,蛋殼就容易破。

四、探索力作用於平面、凸面的不同現象

幼兒用卡紙和積木分組合作搭橋,要求是用兩塊積木做橋墩固定,卡紙做橋面,橋面至少要承受一塊積木的重量不會塌掉。(活動中如果幼兒不能想到拱橋,可提醒幼兒想想還有什麼形狀的橋。)

五、分享交流拱形在生活中的應用。

1、出示拱形積木,提問:這像什麼?你在生活中有沒有見過這樣的物品?

2、教師用多媒體圖片做介紹,使幼兒明白物品設計成拱形的原因。

結束:小朋友們可以再去找找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是拱形的,也可以自己設計拱形的物品,並把它們畫下來,讓其他人瞭解這些知識。

活動反思:

《找拱形》一課從教學預設到教學過程,突出了活動的趣味性、科學的創新性以及學生親身經歷猜想、驗證及主動創造的過程,本課教學過程中有三點達成了預設目標:一是較好地組織每個學生參與到小組活動中,對科學探究活動、對拱形結構的進一步認識有了提高;二是科學概念的形成突出了以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爲基點,緊密聯繫了學生學情,並在此基礎上對拱形的具象化認識有了更多的感觸,通過過程中的小組分工、彙報交流讓學生充分感知拱形結構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奇妙運用;三是讓學生在體驗學習中對拱形物體的研究有了切身的印象,在探究、對話中發現了拱形結構在自然界中以及在人類的創造發明中的生動體現,而學生在教師組織引導學習中也學會了尊重他人意見,敢於提出不同見解,樂於合作與交流的良好品德。

本節課不僅是讓學生知道圓頂形是拱形的組合,還要了解圓頂形、球形的受力特點,它爲什麼能承受很大的力,和拱形比,它又有什麼特點。確實,如果本節課和“力”脫離了就毫無深度可言了。因爲有了這些活動的設計,所以學生能很好的感受圓頂形受力的特點。

在本課中存在不足之處:

1、學生回答問題、討論交流不是很積極,平時要多注重培養。

2、給學生討論交流的時間要適當延長,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思考。

3、學生的動手實踐活動少,這樣在課的後半段,以至於部分學生注意力不集中。

4、上課的語速有點快,以後要多注意。

在科學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活動的設計中我還需要考慮的更全面。

小百科:拱形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體的,拱形可以是圓或圓柱體的一部分,有時球形的一部分也算,也可以是拋物線、橢圓的一部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有趣的娃娃

壽光市化龍鎮辛店幼兒園 朱玉萍

活動目標

1、 培養幼兒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獨特性。

2、 讓幼兒用已學過的不同物體形象,自由地表現人物的五官及面部表情,畫出有趣的臉譜。

3、 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幼兒學習美術的興趣。

活動準備

1、 畫好娃娃頭的輪廓併發給每個幼兒一張。

2、 範樣兩個、泡沫板、小黑板、剪子、小筐子、各種拼貼物體、粉筆。

3、 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 引導幼兒觀察、想象。組織幼兒圍坐在老師周圍。

1、 提問:“小朋友都轉過身來,互相看看,仔細瞧瞧,你們的小夥伴長的什麼樣?臉上有什麼?”

2、 “小朋友看看、說說你們的小夥伴,眼睛、眉毛、嘴、鼻子、頭髮都像什麼?”(讓幼兒充分說)

3、 “你們互相逗一逗,看看你的小夥伴笑起來是什麼樣子?”

4、 請小夥伴學一學哭、着急等表情,他們又像什麼?老師把幼兒說的部分內容畫下來,如:眼睛像毛毛蟲,嘴像香蕉。

二、 啓發引導幼兒構思出有趣的娃娃。

1、 出示範樣提問:“這個有趣的娃娃多可愛呀!它的頭髮、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都是什麼?”

2、 這兩個娃娃是老師按照小朋友想的,再加上老師自己想的畫成的。小朋友你們想畫什麼樣的?(讓幼兒自由討論、商量,請幼兒把商量的結果告訴老師。)

三、 提出繪畫要求:(1)想好了再畫物體的形象,一定要像、有趣。(2)要求幼兒大膽作畫並畫的與別人畫的不一樣。(3)畫好後順着輪廓剪下來。

四、 幼兒作畫,老師巡迴指導。放音樂,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作畫。

1、 老師請小朋友坐在椅子上作畫。

2、 個別能力差的幼兒在另一桌上,可自己拼畫。

3、 提醒幼兒在畫時注意搭配顏色、塗色仔細。

4、 提醒幼兒畫的時候注意五官的位置。

5、 提醒幼兒把剪下來的碎紙放在筐子中。

五、 展示幼兒作品。

1、 老師將畫完、剪好的作品釘在泡沫板上,並讓已完成作品的幼兒去看正在畫、剪的幼兒。

2、 老師引導幼兒評價作品。請幼兒說一說哪幅作品最好,爲什麼?

活動延伸

1、“小朋友看到這些娃娃覺得怎麼樣?”(奇怪、有趣、可愛、好玩等)

2、帶領幼兒根據畫好的作品說兒歌。

奇怪奇怪真奇怪,

我的娃娃真可愛。

頭髮是x x,

眉毛是x x,

嘴巴是x x,

你說奇怪不奇怪,

你說可愛不可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前言:昨天媽媽給我買了個直升飛機,真是讓我愛不釋手,我問媽媽它怎麼才能飛起來呢?媽媽說是飛行員叔叔開着來的。我感覺飛行員叔叔真偉大了,長大了我也要當一名飛行員,開着飛機帶着爸爸媽媽周遊世界去!通過此遊戲可以讓孩子知道什麼是理想,我們都要有一個奮鬥的目標!

活動目標:

1、在欣賞、猜測、講述的過程中,讓幼兒瞭解故事主要角色的心願。

2、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句講述自己長大後的心願。

活動準備:四幅圖片(各種人物圖片等)、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 引導幼兒觀察四幅圖片,通過遊戲的方式,瞭解人的成長過程。

關注點:幼兒能根據教師的提示觀察並找出相應的人物。。

1、師: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做一個遊戲,請你們看看這裏有幾幅圖?在圖片裏藏着一些祕密,請你們一起找出來。

2、師提示:第一第二幅圖有,第三第四幅圖沒有。

(幼兒觀察尋找,找出後老師出示相應的圖片,嬰兒及文字)

師提示:第一第三幅圖有,第二第四幅圖沒有

師提示:第四幅圖有,其他人沒有。

3、幼兒共同找出寶寶成長圖(嬰兒 → 幼兒 → 小學生)

師小結: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小到大慢慢成長起來的。

(二) 觀看多媒體課件,在邊看邊猜邊講的過程,瞭解主要角色的心願。

關注點:教師以聽、看、猜等多種方式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講述主要角色長大後的心

出示人物:叮叮和噹噹

師:叮叮和噹噹在一起討論,長大以後做什麼?(出示文字)

出示圖一(猜測蒲公英的心願)

師:他們一起問蒲公英,長大以後想做什麼?請你們猜猜蒲公英長大以後想做什麼

師:那蒲公英的想法和你們猜的是否一樣呢?

幼兒猜測後(放錄音) 理解:威武和善良

3、出示圖二(猜測小魚的心願)

叮叮和噹噹來到了哪裏?遇到誰?他們說了些什麼?那小魚的願望是什麼呢?

(幼兒猜測後,老師放錄音)(理解:暢遊、四大洋)

4、出示圖三

叮叮和噹噹在幹什麼?他們想用蠟筆做什麼?

5、出示圖四、五(講述叮叮的心願)

叮叮用綠色塗出了什麼?

(幼兒猜測後出現文字:用綠色塗出了一片草原啊,跑啊,永遠永遠也跑不到頭的草原。)

叮叮爲什麼要塗出一片綠色的草原,她的心願是什麼?

6、出示圖六、七(講述噹噹的心願)

噹噹用藍色塗出了什麼?(幼兒講述)

噹噹長大後做什麼?噹噹會怎麼說?

7、圖八,引發幼兒講述:小朋友你們長大後想做什麼?

(三)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自己長大後的願望。

關注點:幼兒能用完整的語句講述自己長大後的心願。

師:誰願意來告訴我們,你長大後想做什麼?

師小結:每個小朋友都有許多美好的心願,相信長大後你們都能實現這些願望,成爲一名醫生、畫家、飛行員......

(四) 延伸活動,幼兒繪畫自己的心願。

師:出示大張紙,讓幼兒畫畫,講講自己長大後的願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由來:

《喜羊羊與灰太狼》這部動畫片深受幼兒的喜愛,在動漫中,喜羊羊是一隻聰明、動腦的小羊;懶洋洋卻恰恰相反,他是一隻好吃懶作的小羊,從而導致他也是青青草原上最肥的小羊,也是灰太狼最最想吃的小羊。然而本班幼兒也有和懶洋洋相似的小朋友,總喜歡玩耍,卻不聽講。所以,我便引用了《喜羊羊與灰太狼》這部動畫片裏的人物,帶領小朋友們轉動腦筋來場《智救懶洋洋》的活動。同時也解決了數在數學中難以理解的問題。

活動目標:

1、進一步鞏固5以內各數的加運算,會看圖列式,並懂得算式中各數的實際含義。

2、通過情景遊戲,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及相互協作能力。

3、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4、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重點、活動難點

1、重點:進一步鞏固5以內各數的加運算。

2、難點: 會看圖列式,並懂得算式中各數的實際含義。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ppt課件經驗準備:知道5以內的分解。

活動過程:

(一)、播放課件,引出故事。

1、今天天氣很不錯,看小羊們都出來玩耍了。咦,誰在哭?

2、討論:喜羊羊爲什麼哭?我們怎樣才能幫助到他?

(二)、選擇小路——複習5以內各數的分解。

1、問:我們來到了交叉路口,該走哪條路呢?瞧,這裏有個指示牌,看看會有什麼發現。

2、師幼共同找到解決該走哪條路的方法,解決問題。

(三)、打敗蕉太郎——看圖列式,並能說出算式中各數表示什麼。

1、問:前方出現了蕉太郎,他要幹什麼?

2、請幼兒回答蕉太郎提出的問題,打敗蕉太郎。

(四)、過河——算出算式的答案。

1、討論:你們看,狼堡就在河對岸,但是狡猾的灰太狼把橋拆了我們要怎樣過去?

2、找一找,算一算。算出石頭上算式的答案。

(五)、遊戲:拼圖找灰太狼。

1、討論:總算來到灰太狼家了,可是怎麼只有紅太狼,灰太狼和懶洋洋呢?

2、拼圖:解救懶洋洋。

3、小結:你們太厲害了,連紅太狼都被打敗了。看,喜羊羊和懶洋洋又在一起玩耍了。

(六)、活動延伸。

在活動區中投放5以內加法的算式。

活動反思:

我查找了相關資料,關於“數運算”的核心經驗要點其中有一點是一定數量的物體可以分成幾個相等或不相等的部分,這幾個部分又可以合成一個整體。它的支持性策略是藉助數的組成和口述應用題的方法,促進幼兒抽象運算能力的發展。對數運算有了一定的瞭解後,便開始設計教案,剛開始設計的是鞏固6以內的加減法,但又發現根據本班孩子現有的發展水平,好像有些困難,於是改成了鞏固6以內的加法。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以懶羊羊被灰太狼抓去,我們陪着喜羊羊闖過灰太狼設的一個個陷阱,最終救出懶羊羊。陷阱的題目也考慮到了遞進性,先是複習6以內的組合,根據組合口述加法算式,然後過渡到看圖列算式,再到找出錯題並改正,到最後是對前面知識經驗的一個提升,利用連線的方式讓孩子們根據圖連出合適的算式,再連出正確的得數。在整個遊戲過程中,孩子們的學習還是非常的專注,她們爲了早點救出懶羊羊,都積極思考着,當闖出一關時,孩子們都情不自禁的拍起手來,看得出孩子們已經完全融入到了活動中來。在闖關過程中,我不忘數學核心經驗內容,讓孩子們不僅會看圖列出算式,還能說出算式中每個數字代表的意思,進一步促進孩子們抽象運算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