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李時珍夜宿古寺》教學案例(蘇教版四年級上冊)

《李時珍夜宿古寺》教學案例(蘇教版四年級上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7W 次

  教材分析:

《李時珍夜宿古寺》教學案例(蘇教版四年級上冊)

課文《李時珍夜宿古寺》講述的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不顧年歲大,爲修好《本草綱目》住破廟、吃乾糧,以及在月光下認真記載尋訪所得的事蹟,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

 教學過程

一、展示資料,由“苦”入文

1.展示並共享課前查找的相關資料。

2.師:本課是李時珍尋訪藥材的途中,錯過客店夜宿古寺的情景。同學們,讀了課文以後,如果讓你用一個字來概括李時珍的生活,你認爲是那個字?

生:苦。(板書苦)

師:同學們,老師今天有一個想法,想組建一個小記者觀察團一起去體驗李時珍察訪藥材的生活,你願意參加嗎?

生:願意。

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找出體現李時珍生活艱苦的句子,邊讀邊想,你是如何體會到的。

【點評】美國現代心理學家布魯納說:“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是知識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學生課前收集資料,並與同學共享資料,這是學生主動獲得知識的過程。用組建小記者觀察團的方式更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二、問題引導,閱讀理解、體會不怕苦的精神

1.默讀課文,找出能體現李時珍生活“苦”的句子。

2.組織學生交流“苦”的句子。

師:同學們找到了哪些句子了?

生:我從“李時珍領着弟子龐憲、飢餐渴飲、曉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訪藥材,已經走了好幾個月了。”體會到的。

師:你從哪個詞語感受到的?

生:“飢餐渴飲、曉行夜宿”

師:你知道這兩個詞語的意思嗎?

生:“飢餐渴飲”就是餓了吃,渴了才喝點水。“曉行夜宿”就是很早就出發,很晚纔要休息。

生:我還從“已經走了好幾個月了”體會到他們走的時間很長。

生:我從課文的第四段夜宿的“破敗古寺”體會到的。

師:你從哪個詞語體會到古寺的破敗?

生:“斷垣殘壁”。

師:這個詞語是什麼意思?看到這個詞你會想到什麼樣的景象?

生:我會想到倒塌殘破的景象。

生:我從“到處是灰塵”“長滿青苔”“厚厚的蜘蛛網”感受到了這是一座破敗的古寺。

學生朗讀,教師指導朗讀。

生:我還從“龐憲用陶碗舀來泉水,煮沸後,兩人便坐在火邊,一邊喝水,一邊啃乾糧”體會到他們很苦。

師:這裏的“啃”換成“吃”或者“咬”可以嗎?

生:不行,因爲“啃”字說明他吃的乾糧放的時間長,吃的很差。

師:你的理解非常到位,那你能讀出你的理解嗎?

學生朗讀,教師指導朗讀。

生:我從“嗯,長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廟裏過夜,比住在家裏苦多了。”體會到“苦”的。

生:我還能從“又搬來幾塊磚壘成桌子”這一句感受到他的苦。

生:我從“寺外,山風呼嘯,貓頭鷹在尖叫着。”這一句感受到他的苦。

師:同學們,我們親身體驗了李時珍行的艱,住的苦,吃的差。那李時珍自己覺得苦嗎?

生:不苦(板書“不苦”)

師:你是從哪裏知道的?請從課文中找一找。

3.引導學生找出體現李時珍不覺得苦的句子。

4.組織交流體會李時珍不怕吃苦的精神。

生:我從“但我們修訂好《本草綱目》,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這句話體會到。

師:你從這句話的什麼地方感受到的?

生:我從“值得”體會到的。

師:李時珍爲什麼覺得吃苦是值得的?

生:他是爲了修編《本草綱目》。

生:他覺得是爲了萬民得福,所以是值得的。

師:你從這一段感受到李時珍怎樣的精神?

生:一心爲民。

生:無私奉獻的精神。

生:不怕吃苦。

學生多種形式朗讀所找到的句子,老師隨機指導朗讀。

師:除了以上句子你還從什麼地方感受到他不怕吃苦的精神?

生:我從“李時珍笑着問龐憲”這句話中 “笑”字感受到李時珍苦中作樂的精神。

師:你的感受真的很準確。

小結:李時珍在艱苦的條件下,不怕吃苦,以苦爲樂,只因爲在他的心中有一個偉大的志向,是爲了一一引讀第七自然段的後半句。板書(修訂本草 萬民得福)

【點評】語文課堂是一個開放的課堂,所以教學中,針對課文內容,教師精心設計問題,用問題引導學生整體感知、閱讀、理解文章,並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發表自己對 “苦”和 “不怕苦”的理解,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讓課堂變“活”,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合理引導,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探究,不僅達到了課標中“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要求,而且在反覆朗讀中感悟到李時珍不怕苦的精神。

  三、精讀感悟,感受人物的嚴謹認真

1.自由朗讀8——12自然段,找出體現李時珍嚴謹認真的句子,感悟李時珍冒死嘗藥的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

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8——12自然段。

師:他在幹什麼?

生:他在月下記錄草藥,區別藥性。

師:你在朗讀十二自然段的時候,是否有一句話最讓你感動?

生:“李時珍端詳了一陣,各扯下一點放在嘴裏嚼嚼,若有所悟”。”

指名朗讀。

師:當你們被感動的時候,是否覺得有一個詞最令你動容?

生:“嚼嚼”。

師:爲什麼?

生:因爲草藥是有毒的,但是李時珍卻要嚼嚼草藥,這太危險了,所以我覺得被感動了。

師:是藥三分毒,那李時珍知道危險嗎?

生:知道。

師:你是從哪個詞語能看出他知道危險的?

生:“扯”,“端詳”。

師:你是如何讓理解的?

生:他先“端詳”,然後再 “扯”下一點,就是爲了中毒的時候,毒性小,容易搶救。

師:他的這些動作體現了李時珍怎樣的科學態度?

生:一絲不苟。

生:爲了百姓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全。

生:爲了編寫《本草綱目》能犧牲一切的精神。

生:……

指名朗讀這一句,齊讀。

師:李時珍冒死嘗藥換來的只是本草中簡單的十四字:雞腸草,生嚼涎滑;鵝腸草,生嚼無涎……”

2.多媒體出示“李時珍親嘗曼陀羅”的故事,加深理解李時珍的嚴謹認真的精神。

3.小結。

師:李時珍將生命置之度外,爲了科學以身試藥的精神的多麼令人尊敬啊!那麼他這麼做是爲什麼?

生:引導學生再讀第七自然段---- “我們修訂好《本草》,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

【點評】閱讀教學應該是一個讀—思—悟的過程,課標中規定四年級學生要“能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教學這一環節時,教師通過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深入品析十二自然段,通過對字詞“嚼嚼”“扯”“端詳”等關鍵詞句的感悟、理解,體會李時珍爲科學獻身的嚴謹認真的態度,引領學生讀書、感悟、體驗、內化,不僅強化語言文字的學習,更注重了人文精神的薰陶。適時出示“李時珍親嘗曼陀羅”的'故事進一步加深了對人物的認識。

  四、有效設疑,回溯全文,滲透寫作方法

1.出示13自然段。

師:請同學們小聲朗讀第十三自然段,看出讀出點什麼呢?

生:我覺得這一段告訴我們時間已經很晚了。

師:你的悟性很高,哪位同學們還能從文中找出像這樣寫時間的句子?

生:“太陽漸漸下山,飛鳥歸林”。

生:“夜幕漸漸降臨了。”

生:“皎潔的月光透過漏天的屋頂照進屋子”

師:同學們找的很對,那太陽漸漸下山的時候,李時珍在幹什麼呢?

生:在找住的地方。

師:夜幕漸漸降臨的時候,李時珍有在做什麼呢?

生:他在啃乾糧喝泉水。

師:當圓盤似的圓臉移到中天時,他可能在幹什麼?

生:他還在記錄草藥,區別藥性。

師:是呀,這一段沒有寫李時珍,但我們卻從字裏行間看到了孜孜不倦,不怕吃苦的李時珍。這就是用環境襯托人物的寫作手法。同學們一定要學習這種寫作方法,他會讓你的習作“錦上添花”的。

2.有感情的朗讀本段。

【點評】環境描寫對人物形象起到了襯托作用。我們學習語文的目標之一是習得方法,使學生得到知識的積累,技能的發展。這裏教師做得很到位。

  五、瞭解原著,激發情感

1.出示《本草綱目》的資料。

2.讀了這些數字,體驗過李時珍的生活之後,你的小記者生活即將畫上一個句號的時候,你想說些什麼呢?

生:李時珍你是偉大的。

生:我要學習李時珍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

生:我們要學習他不怕吃苦,一心爲民的精神。

生:……

【點評】通過資料中的數據讓學生深刻認識《本草綱目》,激發學生對李時珍的敬佩之情。這個環節基於課文,又高於課文,幫助學生深入理解 “夜宿古寺”只是李時珍修本草中的一件小事,但他不怕吃苦、嚴謹認真的品質貫穿於一生。

  六、課堂總結,昇華形象,記住偉大名字

生再讀“讓我們永遠記不住不怕吃苦、嚴謹認真的藥物學家——李時珍,讓我們永遠記住本草綱目的偉大作家——李時珍。”

 七、板書設計

李時珍夜宿古寺

修訂本草

苦 不苦

萬民得福

總評: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我們應努力構建一個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定位準確,把教學本課的重點放在如何引導學生真正體會李時珍艱辛的尋訪藥材生活,從而走近人物,感悟人物的內心世界上。並且採用組建小記者觀察團的辦法,激發起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爲下文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教學中教師緊扣文章的中心句----“但我們修訂好《本草綱目》,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這條主線展開,層層推進,環環相扣,形散神不散。教學中有扶有放,引導得法,並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引領學生在自主探究中逐步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並從中受到深刻的感染與教育。

教師在今後的教學中應敢於突破常規,採用粗放式教學,把課堂的主陣地還給學生,把思維的權力還給學生,真正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爲學生營造一個快樂高效的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