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社戲》自測題(附參考答案)

《社戲》自測題(附參考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1W 次

導語:做練習有利於幫助大家更好掌握所學知識,下面是小編爲同學們整理的《社戲》自測題,歡迎同學們過來做一做。祝大家學習進步!

《社戲》自測題(附參考答案)

 達標訓練

1.課文的線索是________,作者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路來結構全篇。

2.下面是關於課文中心意思的三種概括,選出最恰當的一項。

( )

A.通過回憶“我”少年時代在農村看社戲的愉快經歷,讚揚了農民孩子的優秀品質,表現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熱愛,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和對封建教育的不滿。

B.課文寫的是“我”十一二歲的時候在平橋村夜航到趙莊看社戲的一段生活情景。作者以飽含深情的優美筆觸,刻畫了一羣農家子弟栩栩如生的形象,展示了農村自由天地中充滿詩情畫意的兒童生活畫卷,表現了勞動人民淳樸、善良、友愛、無私的美好品質,反映作者對勞動人民的熱愛和對自由的嚮往。

C.課文寫出了一片難得的“樂土”,塑造出一羣可愛的孩子,寄託着作者那時的理想,以及對新生的希望。

3.揣摩下列詞語,回答括號中的問題。

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鬆了,身體也似乎舒展到說不出的大。

(“輕鬆”和“舒展”表現了“我”什麼樣的心情?)

2)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踊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

(山爲什麼說“踊躍”?)

3)回望戲臺在燈火光中,卻又如初來未到時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樓閣,滿被紅霞罩着了。

(“回望”表現了“我”怎樣的心情?“罩”表現了怎樣的情形?)

4)不料六一公竟非常感激起來,將大拇指一翹,得意的說道……

(被人偷了豆,六一公公爲什麼還要“感激”?)

4.課文比較突出地描寫了雙喜、阿發和六一公公等幾個人物,試分別概括他們的性格特點。

雙喜:

阿發:

六一公公:

 能力提高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鬆了,身體也似乎舒展到說不出的大。一出門,便望見月下的平橋內泊着一隻白篷的船,大家跳下船,雙喜拔前篙,阿發拔後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較大的聚在船尾。母親送出來吩咐“要小心”的時候,我們已經點開船,在橋石上一磕,退後幾尺,即又上前出了橋。於是架起兩支櫓,一支兩人,一里一換,有說笑的,有嚷的,夾着潺潺的船頭激水的聲音,在左右都是碧綠的豆麥田地的河流中,飛一般徑向趙莊前進了。

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裏。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踊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爲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

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着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裏。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漁火;我才記得先前望見的也不是趙莊。那是正對船頭的一叢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經去遊玩過,還看見破的石馬倒在地下,一個石羊蹲在草地呢。過了那林,船便彎進了叉港,於是趙莊便真在眼前了。

1.第1自然段開頭一句說的“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鬆了,身體也似乎舒展到說不出的大”。從描寫方式上看,屬於________,“說不出的大”運用的修辭手法是________

2.在這句話中,“大”字用得好,生動地表現出兒童特有的感覺。從文中我們可以體會出“我”的心情,請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自然段中加粗的詞“跑”與第1自然段的哪個詞相呼應?這兩個詞都寫出了什麼樣的情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自然段中“兩岸的豆麥……但我卻還以爲慢”。這段景物描寫有4種不同的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 )

A.描寫了豐收在望的景象,歌頌了農民的辛勤勞動。

B.描寫了秀麗的景色,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C.寫美麗景色用以襯托船航行得快,表現出農家孩子划船技術的高超。

D.寫航行的速度及“我”在看戲前急切而愉快的心情,表現“我”對江南美景的熱愛。

5.對上文內容理解正確的是哪兩項?

( )

A.第1自然段中第三句的“點”、“磕”、“退後”、“上前”等詞語生動地表現出少年們駕船技術的熟練。

B.上文有處寫到“豆麥”,都是爲了說明水氣裏清香的來源。

C.第3自然段中的“他”指的是“那聲音”,“那聲音”指的是第2自然段中的“歌吹”。

D.作者在第4自然段中用“果然是漁火”與“也不是趙莊”澄清了第2自然段所寫的“漸望見依稀的趙莊”,“料想便是戲臺”的猜測,表現了作者嚴肅認真的寫作態度。

6.從第1、2、3自然段中各找出一處直接寫“我”心理活動的語句,用“~”標出,然後分別從括號裏選出能恰當概括“我”的心理活動的詞語填在橫線上。

A.第1自然段________(活潑 輕鬆)

B.第2自然段________(急切 焦慮)

C.第3自然段________(惘然 陶醉)

7.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上文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開放探究

臘八粥

冰心

從我能記事的日子起,我就記得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母親給我們煮臘八粥。

這臘八粥是用糯米、紅糖和十八種乾果摻在一起煮成的。乾果裏大的有紅棗、桂圓、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乾等等,小的有各種豆子和芝麻之類,吃起來十分香甜可口。母親每年都是煮一大鍋,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還分送給鄰居和親友。

母親說:這臘八粥本來是佛教寺煮來供佛的——十八種乾果象徵着十八羅漢,後來這風俗便在民間通行,因爲藉此機會,清理廚櫃,把這些剩餘雜果,煮給孩子吃,也是節約的好辦法。最後,她嘆一口氣說:“我的母親是臘八這一天逝世的,那時我只有十四歲。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後,趕忙到廚房去給父親和哥哥做早飯,還看見竈上擺着一小鍋她昨天煮好的臘八粥,現在我每年還煮這臘八粥,不是爲了供佛,而是爲了紀念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是一九三○年一月七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農曆臘八!那時我已有了自己的家,爲了紀念我的母親,我也每年在這一天煮臘八粥。雖然我湊不上十八種乾果,但是孩子們也還是愛吃的。抗戰後南北遷徙,有時還在國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們幾乎連個“家”都沒有,也就把“臘八”這個日子淡忘了。

今年“臘八”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見我的第三代幾個孩子,圍在桌旁邊,在洗紅棗,剝花生,看見我來了,都擡起頭來說:“( )媽媽說這臘八粥可好吃啦。您從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這些孩子們真饞。我說:“那是你媽媽小時候的事情了。在抗戰的時候,難得吃到一點甜食,吃臘八粥就成了大典。現在爲什麼還找這個麻煩?”

他們彼此對看了一下,低下頭去,一個孩子輕輕說:“媽媽和姨媽說,您母親爲了紀念她的母親,就每年煮臘八粥,您爲了紀念您母親,也每年煮臘八粥。現在我們爲了紀念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周爺爺,我們也要每年煮臘八粥!這些紅棗、花生、栗子和我們能湊來的各種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羅漢,而是象徵着我們這一代準備走上各條戰線的中國少年,大家緊緊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團結在一起……”他一面從口袋裏掏出一小張疊得很平整的小日曆紙,在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的下面,印着“農曆己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樣。他把這張小紙送到我眼前說:“您看,這是媽媽保留下來的。周爺爺的忌辰,就是臘八!”

我沒有說什麼,只泫然(流淚的樣子。泫xuàn)地低下頭去,和他們一同剝起花生來。

1.這篇散文的內容共涉及“我”家幾代人?參予煮臘八粥的有哪些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下面四句話中選擇最適當的填入第5自然段括號內。(只填序號)

A.姥姥,以後我們不煮臘八粥吃不行!

B.姥姥,以後我們每年不能不煮臘八粥吃。

C.姥姥,以後我們每年還煮臘八粥吃吧。

D.姥姥,難道我們以後不煮臘八粥吃了嗎?

3.文中畫線的句子寫出什麼人的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聯繫上文,分析作者“沒有說什麼,只泫然地低下頭去,和他們一同剝起花生來”時的心理是怎樣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從組材的特點來看,文章中寫爲“我”紀念母親而煮臘八粥的作用是什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達標訓練

1.“社戲”盼着社戲 去看社戲 懷念社戲

2.B

3.(1)“輕鬆”和“舒展”與前文因看不成戲而沮喪形成鮮明對比,表現“我”歡喜輕快的心情。

(2)以動詞“踊躍”寫山,把靜物寫活了。這個詞含義與現在不一樣,作者在這裏是創造性地賦予了這個詞以新的含義。

(3)“回望”兩字,表現“我”依依的心情。“罩”通過視覺表現戲臺如夢如幻的情景,與來時呼應。

(4)因爲城裏讀過書的“我”誇獎他的豆子。表現了六一公公淳樸厚道的性格。

4.聰明、活潑;勤勞、慷慨;淳樸厚道。

能力提高

1.心理描寫 誇張

2.願望終於實現時,“我”內心獲得了無比的暢快和喜悅之情。

3.“跑”與“飛”相呼應,寫出了船行速度快的特點。

4.D

5.A C

6.A 我很重的心忽而輕鬆了,身體也似乎舒展到說不出的大。(輕鬆) B.但我卻還以爲慢(急切) C.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着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裏(陶醉)

7.去趙莊看社戲途中“我”的見聞和感受。

開放探究

1.五代人 “我”的外祖母 “我”的母親 “我” 孩子們

2.C

3.孩子們和孩子的媽媽兩代人,對周總理的懷念之情。

4.對孩子們的紀念活動表示認同,被孩子們的誠摯感情感動,並由此觸發了對周總理的懷念。

5.爲後面孩子們爲了紀念週總理而煮臘八粥的記敘作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