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繁星》教學設計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繁星》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4W 次

 教學目標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繁星》教學設計

  知識與技能

1、學習並運用聯想和想像來寫景狀物,抒發觀賞景物時的感受。

2、學習並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

 過程與方法

1、體會文中的“我”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描寫。

2、 誦讀課文並揣摩作者由眼前實景產生的聯想和想像。

 情感、態度、價值觀

樹立熱愛大自然,並能學會觀察大自然,嚮往美好生活的情懷。

教學重點、難點:

1、由景物引發的聯想、感受。

2、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恰當的表達感情。

3、欣賞文中描寫的觀看繁星的情景,領悟作者表達的感受。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繁星是常見的,引起過古今中外無數人的遐想,你一定也觀察過天上的繁星,你是怎樣觀察的?有什麼感受?(學生回答)好,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燦爛,當我們仰望星空時,常常會有許多遐思幽想,我們女學生常常把心裏話告訴星星,讓星星分享我們的快樂、憂愁……五四運動之後,有一位中國作家,經常獨自仰望星空,他不僅用眼睛眺望繁星,更用心靈感受星星,讓心靈與宇宙直接對話。下面我們來看看著名作家巴金是怎樣觀察繁星的,有哪些感受呢?(板書課題)

 二、作者簡介

巴金(1904~), 原名李堯棠,字芾甘,1904年生於四川成都。建國後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主席,作協上海分會主席,上海文聯主席,《收穫》主編。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發展史中的一個重要人物,立志做社會活動家的他,卻成爲小說家、散文家,可謂德高望重的文學泰斗。其作品感情豐沛,故三部曲式大部頭之作甚多,後期作品用筆趨於沉實,其長篇小說《寒夜》堪稱傑作。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篇小說《憩園》,《寒夜》;散文集《保衛和平的人們》,《友誼集》,《隨想錄》;散文、小說、特寫集《新聲集》,《讚歌集》,還有不少短篇小說、童話、雜文等。

三、《繁星》的寫作背景

這篇文章選自巴金的《海行雜記》。1923年,19歲的巴金和三哥毅然衝破封建家庭的樊籠到了上海、南京,考入東南大學附中補習班。在學習期間,參加了一些社會活動,著名的“五卅”運動對他的影響較大,他的民主思想得到進一步發展。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國輪船“昂熱號”離滬赴法,衛惠林同行,先後同船的中國學生計9人。他去法國是爲了學習經濟學,“向西方找真理”,進一步研究無政府主義理論,考察歐洲的社會活動。法國既是無政府主義的發源地,也是當時歐洲的政治流放者的庇護所。2月18日,“昂熱號”郵輪抵達馬賽。19日巴金抵達巴黎。在郵船航行期間,巴金撰寫了《海行雜記》38則。《繁星》是其中的一篇遊記,寫於1927年1月。

  四、檢查預習

1、生字詞語

半明半昧:半明半暗。

靜寂 :安靜,寧靜。

夢幻:夢境。

霎眼: 眨眼

搖搖欲墜 :文中指星星低懸,像要落下的樣子。

星羣密佈 密密麻麻 柔和 模糊

2、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其餘同學:

①用波浪線勾畫出寫巴金三次觀察繁星的時間、地點和三次看星感受的詞句;(第一次:甜蜜、溫馨,繁星如母親。第二次:親密、投機,如夥伴。第三次:舒適、信賴,如知心朋友、母親。)

②思考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用橫線畫出相關的詞句;

③理清文章結構。

五、初步欣賞,整體感知

1.(1)教師示範配樂朗讀。

(2)學生自由朗讀,教師指導。

(3)小組成員互讀,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並用簡潔的語言說一說爲什麼?

2、學生分小組討論課文。討論文章寫作順序及層次結構。

按時間順序。標誌有“從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

第一部分(第一段):描寫“我”最愛看繁星,回憶從前在家鄉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部分(第二段):描寫“我”三年前在南京讀書時看望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第三~第四段):描寫“我”在海上觀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如學生將第3,4段內容分開爲“在海上的每一天觀看的情景與感受”,“有一夜看到的情景與感受”,也應加以肯定、認可)

3、討論:要求學生先回憶自己觀察繁星的方法和感受;再看看巴金是怎樣觀察繁星的,有哪些感受,感受爲何不同?

明確:“望着星天,我就會忘記一切,彷彿回到了母親的懷裏似的。”

“好象它們就是我的朋友,它們常常在和我說話一樣。”

“我彷彿看見它們在對我霎眼,我彷彿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

“在星的懷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現在睡在母親的懷裏了。”

“那四顆明亮的星星是頭,下面幾顆……看,那個三人還在跑呢!”

這個不相同是因爲隨着作者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星空的觀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3、討論:文章寫“我”在什麼時間、在哪些地方看星天?

明確:(從前) 家鄉庭院

(三年前) 南京菜園

(如今) 海上艙面

第二課時

 六、合作探究,研讀課文

1、細讀課文第一節:

(1)學生自由朗讀第一節。

(2)討論:內容理解:

明確:“我愛月夜,但我也愛星天。”表達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也爲第二句引出“我最愛看

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作鋪墊。起點題作用。

第三句爲全文定下感情基調。

2、細讀課文第二節:

(1)學生自由朗讀第二節。

(2)討論:內容理解:

明確:第1、2句描寫觀看繁星的寧靜環境:靜寂的夜;一片菜園;星羣密佈的藍天。

第3、4句描寫觀看繁星的感受:覺得光明無處不在;好像它們就是我的朋友。這是我觀看繁星的情趣和受獲。

3、細讀課文第三段:

(1)學生多種形式朗讀。

(2)討論:理解本段中心:寫“我”每晚在美的環境中看繁星所產生的種種美的感受。

(3)討論:理清思路:

明確: 仰 望 ——> 欲 睡 ——> 沉 睡

(1—4句) (5—8句) (9—10句)

(4)討論:“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現在睡在母親的懷裏了。”爲什麼用“覺得”這個詞?

明確:自己已經不是小孩子,只是感覺上彷彿回到了童年,所以用“覺得”二字。

(5)討論:“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

明確:依次從觸覺、聽覺、幻覺的角度描寫海上之夜令我產生的種種美感,它們由表及裏,由淺入深,充分渲染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靜謐和奇妙,使讀者受到強烈的感染。

(6)討論:爲什麼星光“微小”,作者覺得“光明無處不在”呢?

明確:因爲作者當時很年輕,充滿幻想。充滿朝氣,所以它在微小的星光中,覺得“光明無處不在”。

(7)按以上思路逐層分別背誦,然後合成背誦全段。

 七、作業

1、背誦第三段

2、在日記中寫一寫你觀察天上的繁星的情景,並寫出你的感受。

 板書設計

繁 星

巴金

從前 家鄉 熱愛自然

三年前 南京 看繁星

如今 海上 嚮往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