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再別康橋》教學反思彙總3篇

《再別康橋》教學反思彙總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W 次

  《再別康橋》教學反思1

教學完《再別康橋》已經近一個星期了,也到了非反思不可的時間了,不然,再過幾天,恐怕想反思也不得了。

《再別康橋》教學反思彙總3篇

上公開課,我不喜歡事先的演練,我喜歡的是現場直播。這樣的課堂纔是真實可信的,而不是虛假的做課。

課堂的起初階段,完全是按照我事先設計好的教學環節有條不紊地向前推進。初讀,讀準語音,一切順利,再讀,讀出節奏,也沒問題。但這個環節過後的一個問題,使課堂出現了插曲,我設計的問題是:這首詩有什麼特點?我本來是想讓學生在讀詩過後,體會詩歌節奏鮮明音韻和諧的特點,但由於在設計問題時,沒有給它加上適當的限制,使得學生在理解時出現了偏差。有學生回答,這首詩有三美,那就是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這跟我事先設計的答案有較大的差距,本來這個問題並沒有太大的難度,由於設計時考慮不周,因此,我要把我的設計意圖告訴學生,引他們回到我的思路上來,花了一點時間。高老師在評課時建議,不如,就順着學生所說的思路繼續下去,高度肯定學生的見解,然後,當場修改教學步驟。他說得很有道理,不過,風險也很大,在那麼短的時間裏,迅速對教學設計做那麼大的調整,恐怕我力所不能及,另外,課件已經做好,臨時調整步驟,也不現實。如果在平時上課,完全可以這樣去做,不必考慮課件的修改問題,平時的教學時間也好掌控,快一點,慢一點都無關緊要。這個小插曲告訴我,在設計教學環節時,考慮更周到一點,真正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確實很有必要。這個問題這樣改,也許針對性更強一點:通過朗讀,我們發現這首詩歌在節奏,音韻上有什麼特點?

三讀,讀出情感,這個環節,我請起來的學生朗讀水平不夠高,比前幾個同學都差,不僅語音問題還存在問題,節奏,情感都不太理想。事後,評課老師也都提到了這個問題,說讓這個學生讀書,正好把你前面“兩讀”都否定了,更不要說更高層次的讀出情感了,作爲老師你完全可以先讓這個同學來進行初讀,然後,再逐漸請出朗讀水平更高的學生,形成梯度,效果要好很多。這個意見我不認同,我覺得這就是最真實的課堂,這就是最真實的學生水平,我想呈現的就是這種真實的狀況。不是老師一堂課,就可以達到實現預想的效果,教學工作任重道遠。我也不必因爲是公開課,爲了達到所謂的教學效果,而刻意迴避學生的實際。

在理清詩歌的情感脈絡時,我對學生的估計不足,原本以爲兩三分鐘就能搞定的問題,結果,花了近十分鐘才勉強結束,這個地方出現的冷場也是我事先沒有估計到的。我覺得,畫面內容的概括對於高中生來講應該不會成爲大問題,何況,我還可以作些引導性的提示。可是,課堂跟我想的就是有差距。課前的眼保操大約佔去了三分鐘的時間,這裏,又比預計多花了五六分鐘。這個地方的時間過長直接導致,時間非常緊張。在把詩歌的“三美”點到之後,做意象分析的時候,就沒有時間了。評課時,滕老師對此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爲,老師的誘導性太強,以自己事先設計好的臺詞,誘導學生,不利於課堂的生成。我認爲他的說法很有道理,這也正式預設課件教學的不足之處,很難讓學生有自己的主張,實際上是老師的預設代替了學生的思考。這應該成爲運用多媒體教學研究的課題,即多媒體課件和課堂的生成關係問題,讓多媒體也和學生能夠產生互動。

在詩歌繪畫美的分析時,我挑選了一些很漂亮的圖畫,並儘量與詩的畫面相吻合。這個環節,是詩歌畫面美的再現,時間不長,畫面的轉換很快,學生邊讀邊賞,很容易進入詩境,效果顯而易見。評課時,滕老師認爲,這個地方是老師以自己對畫面的理解代替了學生的想像,不利於學生想像力的培養。這個環節如何改進,值得我認真思考。

總之,上好一節公開課,是不容易的,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尤其是要對課堂上可能出現的情況,要能預判,這樣上課時纔會心裏不慌,遊刃有餘。

  《再別康橋》教學反思2

很想上好《再別康橋》這首詩。從小喜歡的詩人有餘光中、席慕容。在單調的高中時代,一個孤寂清冷的冬日晚上,友人給我《志摩的詩》。那個晚上我獲得溫暖,記住了一個愛自由飛翔的詩人──徐志摩。

如今我將和折射着生命華彩的詩歌一起面對我的學生。我有強烈的告知願望,很想將我所知道的關於這個詩人的一切告訴學生,我願意和學生一起在這些流淌的詩句中不斷尋找自己似曾相識的足跡,但我不能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學生,我打算放棄深度的追求,也許尋找審美感受的愉悅更能帶給他們真實的詩歌吧。

《再別康橋》這堂課,我總體的教學設想是以誦讀爲主線,集音樂、畫面和朗誦爲一體,充分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我希望在課堂上學生能夠美美地讀、美美地說、美美地聽,營造了這樣一種課堂氛圍後,再貫穿一些鑑賞現代詩歌的方法與技巧。

詩歌這種文學體裁分析得過細只能導致意境的支離破碎,以致喪失詩歌的美感。所以我在準備這堂公開課時將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談對詩歌不同章節的感受,作爲教師設計的問題宜提綱挈領,直入主題,既能發散到整首詩中,又能集中到一箇中心點上來。緊扣《再別康橋》這首詩“離別”的主題。另外詩歌需要反覆誦讀,所以朗讀也是我設計這堂課的關鍵,有“美讀”纔有“美品”。

誦讀指導以理解爲基礎。語文教學離不開誦讀,當然也離不開誦讀指導,詩歌尤其如此。但語文老師傳統的做法是,在學生初步感知課文的階段,要求學生反覆誦讀,並相應地進行誦讀指導。而我一改這種做法,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指導。分析和誦讀同時進行。葉聖陶說,誦讀時,要“以意逆志”,“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還他個激昂”的前提是必須先理解“激昂”在何處,爲何“激昂”;同樣,“還他個委婉”的基礎也必須是先知道“委婉”在哪裏,爲何要“委婉”。否則便成了無的放失,“激昂”和“委婉”的誦讀就可能錯位,“激昂”

處讀得“委婉”,“委婉”處弄成了“激昂”。

在指導誦讀方面,反思這節課,詩歌的第五節“在星輝斑斕裏放歌”這句是全詩的一個情感高潮,學生理解已經到位,但是在課堂上朗讀時,學生認爲“放歌”一詞應讀得高亢,我讓幾個學生讀了讀,他們都是“激昂處還他個激昂”。我認爲用“高亢”的語調朗讀“放歌”這個詞,破壞了詩歌整體得靜謐氛圍。於是我也讀了讀,用的是“上氣不上聲”的讀法,氣息上去了,但是聲音並不高亢,有悠遠纏綿的意味,兩相對比,學生馬上品出了不同。徐志摩不可能在那個月夜放聲高歌的,馬上就有學生說了“只能在心中放歌”,我及時給予肯定與讚揚,這樣一品,學生理解就深刻多了。

因爲學習的主動權在學生的手中,我無法預先設計課堂,因此當學生的分析有跳躍性時我得有足夠的能力遷回主題,形成一個整體。所以在課堂上我的對學生見解的迴應不夠深入和及時,這需要假以時日的長久歷練。有名男生在分析第六節時,提煉出了“落寞”的情感,而我在備課時用的是“失落”,所以沒有給予肯定,反而在板書時硬生生地把 “落寞”改爲了“失落”。下課後,師傅毛老師就此問題提出的建議,他認爲學生的“落寞”更好,因爲我害怕“接招”,所以不敢多做評價,這點沒有處理好。我認真思考一下確實如此,首先我沒有魄力肯定學生好的點子;另外學生的積極性可能就此被我給打擊了,因爲這畢竟是公開課,有那麼多的評委聽課,我很重視,其實學生是同樣重視的。我以後一定要好好注意這一點,對於學生的智慧火花一定及時肯定與把握,只有合理隱藏老師的光環,才能讓學生更大程度地綻放光彩。

在教給學生詩歌的鑑賞方法上,我這樣處理課文的2、3節。這兩節情感相通,寫法相似,常見的教法是教師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金柳、青荇這兩個意象包含了詩人怎樣的情感?但問題是學生往往無從着手,因爲高一學生對意象這一術語還比較陌生,更別說分析物象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了。我讓學生抓關鍵詞來確定情感。以第二節爲例子,抓住“金”“新娘”“豔”“盪漾”等幾個關鍵詞,引導學生去揣摩、品味“柳”這一物象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教給學生分析意象的方法和途徑。在此基礎上,通過彼此討論,便十分順利地理解了第三節中“青荇”這一物象所要表現的思想情感。

這堂課上很多不愛發言的學生也舉起了手,因爲他們有話要說。這樣我已經很高興了。我高興地聽到那些讓我始料不及的讓我興奮的理解,比如“做新娘是女子一生中最漂亮最亮麗的時刻”,比如“志摩只能安靜地在心中放歌”……課堂從容進行,感動源源滋生,我彷彿看到康河的明媚映照着整個教室,我們分明感受到那種自由的芬芳。彷彿有風,夾雜花香。

學生也許缺少的並不是發現,而是需要一個發現的舞臺、一雙期待的眼睛和一對聆聽的耳朵。老師一定要有耐心和包容心,給予學生這樣一個自由成長的舞臺,讓課堂上萬物競相生長。

  《再別康橋》教學反思3

一篇經典的文本如何才能在講出“經典”的味道?如何讓學生感受到“經典”的內涵?一篇被許多特級教師執教成經典樣本的文本,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推陳出新,在經典解讀之外另闢蹊徑?這些問題,彷彿一個個“連環套”,困擾着很多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2013年11月,在日照五蓮三中執教的公開課——《再別康橋》上,我就遇見了這一連串的“連環套”。

《再別康橋》是難以超越的經典。一方面,這首詩歌是現當代文學史上舉足輕重的詩篇,更是詩人徐志摩本人最著名的作品,在文學史上具有難以超越的意義;另一方面,特級教師程翔老師、全國語文課堂授課大賽一等獎獲得者劉曉春老師等等若干名家,都因爲執教這篇文本廣受好評,在語文課堂教學上具有難以超越的意義。

二、經典背後的靈犀一點

然而,“難以超越”,在意味着難以解讀的同時,也意味着容易挖掘出一個新的亮點,讓自己找到“大師”背影裏的“靈犀一點”。

於是,我試着從“現代詩歌”這一語文教學弱項入手,思考“現代詩歌”在教學模式上與散文教學、古詩文教學的不同之處,試圖立足於“現代詩歌”的'文本特徵找到解讀角度。沿着這條線索,追溯到學生的詩歌接受規律,詩歌的創作背景,詩歌的意象性、抒情性的文本特徵等等,我慢慢地理出了線索。

從詩歌的文本特徵來看,徐志摩,乃至整個新月派詩歌,多采用“以意象營造意境,以意境傳情達意”的傳統詩歌抒情形式,從這個角度上可以說《再別康橋》依然是徐志摩向傳統詩歌致敬的一首詩,明白了這一點,就不難找出解讀這首詩歌的一個重要因素——意象。然而,高一學生,對“意象”一詞很不熟悉,於是我在課堂上稍作擴展,讓學生徹徹底底的搞清楚“意象”的含義,認認真真地記錄下來,然後設計了這樣的一個問題:“詩人選取了康橋的哪些意象作別?這些意象中你認爲哪一種最美?詩人是如何表現這種美的?”

從現代詩歌的抒情性上來看,現代詩歌的情感表達較古典詩歌更加撲朔迷離,複雜多元,其“幽深”“渺遠”“短暫”“個人化”的特徵更加明顯,這就註定了《再別康橋》中的情感解讀必定是有很多不同角度的。所以我設計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徐志摩的夢應該怎樣理解?爲什麼他尋夢之時如此快樂,卻突然又陷入悲傷之中?”這個開放性的問題,就是讓學生說出對詩歌的不同理解。讓他們去解讀自己心中的徐志摩。

三、從一個經典到另一個經典

“經典”是一個很“經典”的話題。在語文課堂教學當中,讓學生真正地品出經典的味道來是很難的。尤其是像《再別康橋》這樣的一篇優秀詩歌。“詩歌寫了什麼”這個看似很傳統的問題,在這一首詩歌中幾乎不成什麼問題。而賞析一首詩最難得話題“詩歌怎樣寫”“爲什麼這樣寫”這是這首詩最難處理,也是很多老師竭力避開的話題。

在這個話題上,我嘗試着用替換詩歌意象和詞語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思考。例如:“爲什麼是夕陽中的‘新娘’,而不是夕陽中的‘姑娘’?”以此來引導學生充分的想象“新娘”這一意象所寫出的“金柳”的儀態萬千的嬌羞之美。再如:“在‘康河的柔波里’,可否換成在‘康河的微波里’?”以此來引導學生體味“煉字”這一傳統詩歌技巧在現代詩歌中的運用。當然這些技巧必然是建立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的基礎之上的,是課堂的自然生成,而不是強加的結果。

然而,僅僅回到這些技巧上的問題,依然沒有辦法讓學生體味到“經典”本身的魅力所在。那麼,什麼才能真正地打動學生?什麼是“再別康橋”永恆的魅力所在?這一問題,我在解讀的時候給出了我的理解,那就是詩人徐志摩的“康橋情結”,他的“愛、自由、美”的永恆信仰。從一首詩走進一個詩人,觸摸一種思想,滲透一種人文關懷,這是語文課堂獨有的魅力,也是“經典”誕生的必然結果。

四、永不停唱的快樂歌喉

1931年,徐志摩先生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他的朋友在他的追悼會上寫下:“他的歌聲雖然停止了,卻引得許多歌聲朗聲歌唱。”

《再別康橋》這一課雖然講完了,卻引發了我們更多的思考。

這些年我們追求的語文課堂的語文味,到底應該是一種怎樣的味道?詩歌教學的獨特魅力是什麼?怎樣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接受到人文關懷的因子?在課堂教學與語文成績之間應該怎樣架設一條快車道?一堂語文課,學生到底學會了什麼?

課堂教學,永遠是缺憾的藝術,而正是這份缺憾,卻給了我們更多的探尋的力量和勇氣,讓我們向着前方,永不停止摸索的腳步,向着藍天,永不停唱快樂的歌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