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再別康橋教學設計大綱

再別康橋教學設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5W 次

教學目的

再別康橋教學設計

1. 感知《再別康橋》的詩意美.音樂美.建築美.繪畫美。

2. 學會新詩的鑑賞方法。

A. 通過教師的指導朗讀學會欣賞詩歌的音樂美。

B. 通過教師的分析賞析.學會從詩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賞析詩歌。

教學重點

詩人獨具特色的意象選擇;

《再別康橋》的音樂美.建築美.繪畫美。

教學設想

教學方法:誦讀吟詠法.欣賞法。

媒體設計:播放校園歌曲《再別康橋》。

播放黃磊朗誦帶《再別康橋》。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

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堂教學設計

一. 導語 :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一首帶有淡淡哀愁的離別詩牽動了多少文人學者的心。徐志摩.他就這樣悄悄地來.又這樣悄悄地走了。詩人志摩是怎樣一個人呢?讓我們和志摩一起《再別康橋》.走進詩人內心。

二.播放歌曲《再別康橋》.附上劍橋的圖片。

(解說:音樂能陶冶人的性靈。《再別康橋》這首詩本身就極具音樂美。播一首由《再別康橋》改成的歌曲.可以讓學生從另一個藝術層面去感受志摩的詩。配上劍橋的優美的圖片.讓學生由聽覺到視覺都對《再別康橋》有一定的感知。)

三.志摩其人及寫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筆名雲中鶴、南湖、詩哲。1918年赴美留學.1920年赴英國.就讀於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其間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過了一段美好的留學時光。

《再別康橋》這首詩.較爲典型地表現了徐志摩詩歌的風格。 詩歌記下了詩人1928年秋重到英國、再別康橋的情感體驗.表現了一種含着淡淡憂愁的離情別緒。康橋.即劍橋.英國著名劍橋大學所在地。康橋的一切.早就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別了.千縷柔情、萬種感觸涌上心頭。康河的水.開啓了詩人的性靈.喚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於是便吟成了這首傳世之作。

四.播放黃磊朗讀的《再別康橋》.老師指導朗讀。注意詩歌的節奏及飽含的深情。

五.整體鑑賞《再別康橋》。(從詩歌的意象.詩歌的形式入手賞析這首詩歌)

(一).提示:自古寫離別詩之作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大家比較熟悉的還記得有哪些詩詞?

明確:駱賓王的《於易水送人一絕》: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李白的《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啓發:如果我們把這些詩歌和徐志摩的這首詩一下.在送別的對象上有什麼不一樣呢?

明確:一般離別詩離別的是人.這首詩離別的卻不是人.是西天的雲彩.告別對象由人間向自然景物轉移.跳出了寒喧叮嚀的俗套.給人清新飄逸之感。這些物象(雲彩等)寄託着詩人的感情.這種有着詩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詩歌的意象。詩人如何選擇意象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正是我們要重點賞析的部分。

(二).從詩歌的意象入手賞析詩歌。

提問:

A. 本文在意象的選擇上獨具特色.請同學們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別是哪些?

明確:雲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輝等自然景物。

B.學生討論這些意象的選擇有什麼作用?

明確:

詩人告別康橋時.避開送行的人.周圍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等平常物象.而選取雲彩等自然景物.這就避開了人間煙火.造出一種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陽中的新娘.這樣就把無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動.溫潤可人。柳樹倒映在康河裏的情景.浸透了詩人無限歡喜和眷戀的感情。夕陽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層嫵媚的金黃色。那金色的枝條隨風輕輕搖擺.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麗的新娘。這波光裏的豔影.在水中盪漾.也在詩人的心頭盪漾。景中見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選擇也如此。綠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搖.彷彿在向詩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歸來.水波與星光交相輝映.所以詩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輝斑斕裏放歌。詩人的快樂通過恰當的意象選擇達到了頂點。這正是本詩意象選擇的獨具特色之處。

(三).從詩歌的形式入手賞析詩歌。

《再別康橋》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繪畫美.音樂美. 建築美。

1. 繪畫美.是指詩的語言多選用有色彩的詞語。全詩中選用了雲彩.金柳.夕陽.波光.豔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詞語.給讀者視覺上的色彩想象.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康橋的`一片深情。全詩共七節.幾乎每一節都包含一個可以畫得出的畫面。如向西天的雲彩輕輕招手作別.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裏搖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搖着似乎有話對詩人說作者通過動作性很強的詞語.如招手盪漾招搖揉碎漫溯揮一揮等.使每一幅畫都富有流動的畫面美.給人以立體感。

2.音樂美.是對詩歌的音節而言.朗朗上口.錯落有致.都是音樂美的表現。

A. 押韻.韻腳爲:來.彩;娘.漾;搖.草;虹.夢;溯.歌;簫.橋;來.彩。

B. 音節和諧.節奏感強。

C. 迴環復沓。首節和末節.語意相似.節奏相同.構成迴環呼應的結構形式。

3.建築美.是節的勻稱和句的整齊。《再別康橋》共七節.每節兩句.單行和雙行錯開一格排列.無論從排列上.還是從字數上看.也都整齊劃一.給人以美感。

(解說:在詩歌的形式美賞析方面.結合徐志摩崇尚聞一多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的詩學主張.所以作這三方面的點撥。教師重點講析繪畫美.學生討論音樂美和建築美.最後教師總結。)

六、小結本文。

本課我們從詩歌的意象.詩歌的形式入手賞析現代詩歌.同學們要學會這兩種鑑賞新詩的方法。

七.知識點訓練。

1、對這首詩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

A. 開頭一節點明再別.連用三個輕輕的形成輕柔而優美的旋律.把讀者帶入一種欣喜乃至禮讚的意境中。

B. 第二至四節.詩人用金柳豔影青荇榆蔭下的一潭彩虹似的夢等一系列色彩鮮明的意象描繪康河的美景.抒發眷戀之情。

C. 第五、六兩節.詩人的情緒由舒緩轉向激昂.想在星輝斑斕裏放歌;但接着跌落回離別的現實.兩個沉默表達了詩人無盡的惆悵。

D. 最末一節.以兩個悄悄緊承上一節的悄悄和沉默.而且與首節遙相呼應.但詩人的情緒已由淡淡的憂鬱變得更加惆悵與傷感了。

2、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 這首詩像一支優美的樂曲.纏綿深婉的詩句隨着輕柔起伏的旋律流淌出來.迴環往復.一唱三嘆.餘音嫋嫋。

B. 這首詩像一幅生動的畫卷.一系列近乎完美的色彩變幻與意象組合形成流動的氣韻.豔麗而又幽雅.飄逸中見靜穆。

C. 這首詩具有完美的形式結構.每節詩四句.每個詩句基本上由三頓構成.勻稱.和諧.於清新活潑中求整飭。

D. 這首詩極好地體現了新格律詩派獨特的美學追求.但惟美主義也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作品的思想內容的表達。

3. 識記訓練:背誦本詩。

八.作業 。

1. 背誦課文

2. 試和徐志摩的另一首離別詩《沙揚娜拉》比較賞析。寫一篇賞析文.不少於五百字。

沙揚娜拉

贈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

那一聲珍重裏有蜜甜的憂愁

沙場娜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