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人教版初中語文教學設計範文(精選8篇)

人教版初中語文教學設計範文(精選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9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初中語文教學設計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教版初中語文教學設計範文(精選8篇)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誦讀課文,揣摩詞語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感悟中心。

2、在快樂中學習,在合作中進步,並運用寫景狀物的方法,瞭解“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提高觀察力和想象力。

3、感受作品真誠坦然的美麗,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誦讀、理解優美字詞句的含義及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

揣摩紫藤蘿所蘊含的深刻寓意。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創設情景 導入新課

我們先來看一幅一瀉千里的瀑布,李白也曾說過: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那如果花兒也能組成一條瀑布該是什麼樣的景象呢?將紫藤蘿和瀑布進行對照,發現盛開的紫藤蘿真是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難怪作者說是紫藤蘿瀑布。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篇由當代女作家宗璞寫的優美散文《紫藤蘿瀑布》。

(二)檢查預習

1、走近宗璞

讓學生自由發言,饒有興趣地說說自己預習查尋到的有關女作家的基本概況。

2、正音正字 掃除障礙

檢查字詞是一個常規手段,它能督促學生認真預習,培養學生紮實的基本功,過字詞關,而利用多媒體課件能有效地節省時間。

(三)整體感知

1、擂臺大挑戰

老師配樂範讀課文,學生用“我認爲——————讀得好,好在—————”和“我認爲——————讀得不好,因爲———————的形式“作出評價,並選取一段用你認爲好的方式進行自讀。挑戰老師,爭當擂主。[說明]通過這個環節初步把握抒情散文的朗讀技巧。

2、全班齊讀、並思考以下問題

(1)作者爲什麼要不由得停下腳步?

(2) 面對藤蘿花作者的心情有變化嗎?怎麼變化的?

(3)由此,作者產生了怎樣的人生感悟?

利用三個問題的提出,理清“看花——憶花——悟花”的思路和情感的變化,並讓同學們自己對花的感受和作者對花的感受進行碰撞,初步瞭解本文主旨“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四)合作探究

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們瞭解,紫藤蘿的勃勃生機不僅感染了作者,讓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也得到了美的享受,因此,我在以下環節引導學生通過互動合作的方式探討下面兩個問題:

(1)、 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盛開的紫藤蘿?

(2)、作者按怎樣的順序描寫紫藤蘿瀑布?

先把全班分爲八組,討論以上兩個問題,並做好記錄。

(1)、明確:繪色 繪形,繪神

(2)、明確:先寫花瀑,次寫花穗,再寫花朵。是按由整體到局部的順序描寫的。

(五)體驗感悟

教育家曾說過,在教學過程中最可怕的就是低估了學生能力,因此,我設計了下面兩個問題,打開學生的思路,讓他們立足文本,暢所欲言)

1、在我們的分析中,感受了紫藤蘿的繁盛,那麼,你認爲這些句子寫得好不好?好在什麼地方?在文章中還有沒有其它地方也寫的不錯?(進入特寫:忍俊不禁的笑容頁面。爲突破難點,課件設計特寫鏡頭,對其中描寫花苞的妙喻作最精彩的展示,突破重點。生動再現作者新穎生動比喻的藝術匠心)

2、 作者說“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人怎樣才能使自己生命長河無止境?結合自己的人生談談體會。

(六)拓展延伸

作者從紫藤蘿的由衰到盛的變遷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這種寫法稱之爲“託物言志”或曰“借景抒情”。其實,我們的生活中還包含了許多這樣的事物,那麼,接下來,就請同學們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以大屏幕上的圖爲對象,發揮想象,進行描繪。

(七)總結全文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最後,我通過“這節課,學習這篇抒情散文你有什麼收穫?讓學生自我總結本次課的收穫和不足,瞭解本節課是否達到教學目的以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小結全文,並佈置以下作業

(八)佈置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第二題

2、摘抄文中優美詞句,並加以賞析。

結束語:

宗璞的這篇《紫藤蘿瀑布》筆觸生動而細膩,手法靈活而多變,它的意義真實而深遠。那盛開的紫藤蘿花生機勃發、輝煌燦爛,讓我們感受到了它頑強的生命力,更讓我們深刻體悟到了生命長河的永無止境。所有的苦難都無所畏懼,只要用一顆豁達樂觀的心去面對,相信我們會有一個輝煌燦爛的美好人生!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目標

通過誦讀,體會作者蔑視權貴,反抗現實,嚮往仙境,追求個人精神解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內容及重點難點

(一)教學內容

指導誦讀,放手實踐,在實踐過程中讓學生充分理解作品的內容、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注重學生實踐,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加以指導,提高學生的誦讀水平。

難點:誦讀方法的指點。

三、教學對象分析

該詩是詩人的代表作之一,屬古體詩,內容並不艱深,學生結合註釋和藉助工具書,基本讀懂是沒有問題的。但要深入理解從而把握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則並不容易。傳統教法——教師串講唱獨角或師生雙邊活動唱雙簧,效果不會很佳。

鑑於此,充分利用現代媒體,緊扣課文本身的特點(句式參差:以七言爲主,兼含四言、五言、六言、九言;感情豐富:既蘊含着詩人對天姥山的景仰和嚮往之情,又表現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讚美之情,更凸現了詩人追求個性自由和蔑視權貴的精神,同時,也夾雜着對人生的傷感情緒和逃避現實的態度;篇幅長短:不似絕句體、律詩體那樣短,也不像《孔雀東南飛》《琵琶行》等詩歌那樣長,可謂長短適中,易於把握,與一節課的容量也相符),在誦讀指導的基礎上,切實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大膽讓學生進行誦讀實踐,讓學生在誦讀過程中去感悟、去體味,不失爲一種比較好的做法。

四、教學媒體設計闡述

(一)充分體現詩情畫意。李白這首詩描寫夢遊天姥的具體景象時,詩人的想象力像天馬行空一樣無拘無束,想象的羽翼隨意飛翔,在筆端展現出了變換萬千的景象,創造出了和醜惡現實完全對立的神奇壯麗的境界,炫人眼目,動人心絃。媒體要儘可能地通過音樂(精選風格迥異、優美動聽的配樂)、語言(名家配樂誦讀)和畫面(精心設計每一幅頁面,特別是第二段,爲了展示李白登山所見包括夢中所見,特精選了大量名山大川的風景圖片製作成動畫,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能夠把這種美展示出來。一是爲教學服務,把學生帶進李白詩歌美妙的意境中去。激發學生誦讀的熱情;二是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享受美的薰陶。

(二)對象頁面轉換的便捷性。爲了節約課堂時間,提高媒體的使用效率,考慮到學生欣賞詩歌和朗誦詩歌要求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對象之間、頁面之間,比如,範讀的各個片斷之間、配音的各種音樂之間轉換非常方便,或通過鼠標,或通過鍵盤左右鍵,或通過快捷鍵。

(三)體現媒體設計的充足性原理。現代媒體較傳統媒體有着無可替代的重要性,但也絕不是媒體使用越新越好、越複雜越好、越多越好。事實上,任何事物總得有個度,媒體的選擇和使用,也是如此,要做到“恰到好處”。那種媒體滿堂“灌”的語文課自然熱鬧非凡、新奇無比,但語文課的特點(語文課應着力表現語言文字的藝術)卻失去了。該設計中,不管是導入新課的體現詩人個性的名句動畫展示(讓學生快速走近李白、瞭解李白、親近李白、喜愛上李白)、還是風格各異的配樂曲子的選擇(與詩歌中豐富而多樣的感情相配合),都遵循着充足性原理:圍繞學情而設,充分而且必要。

五、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1、利用自修課投影或印成講義發放

資料一:創作背景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李白經友人吳筠的推薦,被玄宗徵召入京,李白以爲實現自己“濟蒼生”,“安社稷”的政治抱負的時機來到了,於是他高歌“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興高采烈地到了長安,但僅被任命爲供奉翰林,這只是一個御用閒職,根本無法施展自己的才幹,卻有幸目睹了最高封建統治集團的昏庸fu敗,他那種蔑視權貴、不趨炎附勢的處世態度,和桀驁不馴的頑強性格,招致了權貴們對他的讒毀。不到三年,便以“賜金還山”爲名,被玄宗趕出了長安。冷酷的社會現實無情地粉碎了他那不切實際的幻想,他是在極度悲憤惆悵的心情下離開長安的。之後,他又繼續他的漫遊生活。天寶四年秋,當他離開山東魯南遊吳越時,寫下了這首詩,留贈給他的朋友。整個題目的意思是:把夢遊天姥山的情景寫成詩,留給朋友作別。

資料二:李白五首詩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廬山秀出南鬥旁,屏風九疊雲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峯長,銀河倒掛三石樑。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爲廬山謠,興因廬山發。閒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遙見仙人彩雲裏,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遊太清。

《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爲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爲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爲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行路難三首(其一)》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行路難三首(其二)》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慄。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篲折節無嫌猜。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行路難,歸去來!

《南陵別兒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wei,起舞落日爭光輝。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2、明確預習目的

(1)、瞭解該詩的創作背景,總體感受李白詩歌雄奇奔放的特點

(2)、藉助書下面的註釋和工具書讀準字音並弄懂詩句的表層意義

(3)、利用早讀課放聲朗讀,做到熟讀該詩

預習很重要,一定要到位,否則,上起課來,一者教師點撥相當吃勁,二者學生主體性很難體現,致使上課時師生間總有一種“隔”的感覺,最終可能還會完不成教學任務。

(二)課堂學習

1、導語

同學們,我國古代有這樣一位大詩人,當他鬱郁不得志的時候,他悲憤地呼喊:“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當他自認爲能夠實現自己的偉大抱負時,他滿懷激情地唱道:“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他一生酷愛飲酒:“烹羊宰牛且爲樂,會須一飲三百杯!”他對生活充滿了自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他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縱情山水:“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這位詩人是誰?他就是我們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

2、揭示目標

這節課我們一同來學習最能代表李白浪漫主義詩歌風格的一首古詩《夢遊天姥吟留別》(板書課題)。通過誦讀,來體會作者蔑視權貴,反抗現實,嚮往仙境,追求個人精神解放的思想感情。

3、誦讀點撥

怎樣才能讀出感情?這要通過語音的“舒緩徐疾,抑揚頓挫”才能達到目的。請學生誦讀該首詩中的幾個片斷,師生共同評點。

(1)感情是什麼?

(2)哪些字要重讀?

(3)節奏如何把握?(哪些地方要讀得快?哪些地方要讀得慢?)

點撥是難點,茲選三個片斷分析如下: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這四句節奏整齊劃一,須讀得氣勢貫通,雄渾有力,“橫”“拔”須讀得高亢,“傾”要讀得柔和而富有深情,表現出天姥山的高峻雄奇,從而突出作者對天姥山的景仰和嚮往之情。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六字句寫詩人驚定時所見,宜舒緩;四字句寫詩人驚奇於自然界的偉力,應快讀,聲調要高昂;七字句寫仙境初開,詩人驚喜異常,又須讀得舒緩,不過,聲調較六字句要高。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兩句是全書的主旨,從這裏可以可以看出詩人追求個性自由和蔑視權貴的精神。“安能”二字須重讀,並適當延長,“摧眉折腰”四字須讀得鏗鏘有力,最後三字節奏要適當放慢。

4、聽媒體範讀

視時間許可和學生實際情況,或選聽,或全聽,或反覆聽。在媒體範讀過程中,要求學生仔細聽、用心體會的同時,在文中進行適當的標註。

5、誦讀大比拼

學生聽了媒體範讀之後,對什麼是有感情地誦讀,什麼叫“舒緩徐疾,抑揚頓挫”,肯定有了一個感性的認識,而且一定會產生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這時,教師一定要及時抓住學生表現出來的這種可貴的熱情,運用媒體的便利條件,讓學生自選音樂,自選片斷,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朗誦才華。教師要善於捕捉學生朗誦過程中的長處,及時予以肯定。

6、再聽範讀

這時再聽範讀(可以是一個片段,建議學生跟在後邊輕讀),學生會自然而然地把剛纔自己的表現同範讀進行比較,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教師可相機教育學生重視誦讀,多加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誦讀水平。

(三)課堂總結

聽過之後,對這首詩的思想內容(追求自由和蔑視權貴)和藝術特色(豐富的想象和大膽的誇張)進行高度概括地點評,並佈置背誦全詩的任務。

撰後感:新教材十分注重學生的誦讀實踐,本課着重使用點撥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重在引導和點撥。至於媒體的使用,本人結合實踐,認爲一定要把範讀、誦讀大比拼等頁面用足、用巧、用好。因爲有快捷鍵到這些頁面,所以操作起來十分方便。從實施效果來看,這樣的課目標集中而單一,重點突出,教學層次清晰,學生主體性發揮較佳,因而教學效果良好。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把握文章主旨,體會人物形象美

2、鍛鍊發現美的眼力,學會欣賞美。

3、在薰陶感染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課文理解,美點尋蹤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方法】

點撥、討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我想有一個家》

2、導語:

“我想有個家”,這是每個人的心聲。家,一個多麼溫馨的字眼,它是一個避風港,一個幸福的搖籃。它給了我們無盡的關愛和溫情。今天,我們一起跟着莫懷戚一家人去《散步》,去感受這個四口之家的濃濃的親情。(板書課題)

二、朗讀課文,理解內容

1、聽讀課文,輕聲跟讀。(請同學們聽錄音朗讀課文,也可以輕聲跟讀)

2、問題探究:

——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課文中寫了哪些人?用不同的表述來介紹。(說到三代人時點擊出現幼、中、老)

——以文中小男孩的身份說說“我”有一個怎樣的奶奶、怎樣的爸爸、怎樣的媽媽。

——你喜歡這個家庭嗎?說說喜歡的理由。

——作者講述這個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他想要告訴我們什麼?(學生說出尊老愛幼時,點擊“尊、愛”。並要求學生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並插問:

假如是父親或母親,當尊老愛幼不能兩全時,你會怎麼做?

學生髮言後,師小結:老人爲養育我們,付出了心血,爲社會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理應受到家人及全社會的尊重)

學生說出中年人的責任時,(學生說不出時,師說出中年人的責任)邊點邊小結:中年人是家庭的頂樑柱,他一肩挑兩頭,上要贍養父母,下要撫育子女,責任重大。

3、師小結:課文啓示我們:一家人要互敬互愛(點擊),家庭才其樂融融(點擊),家和萬事興。其實,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人與人之間也必須和睦相處,我們才能實現和諧社會的理想。

4、同學們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以小組爲單位,談談自己家庭中平凡而感人的小事。(也許同學們都有一個像莫懷戚一樣的幸福家庭,幸福家庭的生活細節也往往滲透着深情的愛,下面請同學們在小組裏談談發生在自家的充滿親情事,讓你的同學與你一起分享)

5、代表發言。(3名,內容要有尊老也要有愛幼)

三、品讀課文,美點尋蹤

1、激發:剛纔同學們講的故事非常感人。課文講述的故事也很平凡,語言也樸素平易。但這樸實無華的小文章卻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因爲文章中到處閃爍着美的光茫。下面我們就進行一項比賽——美點尋蹤。

2、學法點撥(課件):

所謂“美點尋蹤”就是找出課文中自己認爲寫得最恰當、最生動、最形象的,給人強烈的美感、給人有力的感染、給人深刻的教育等等內容。

如生動的景物描寫;感人的精神;貼切的修辭;特色的句式;含義深刻的語句;精當的用詞……(以上內容指名讀)

舉例:美在對春景的生動描寫。

3、學生看書,用筆在文中圈點,對課文進行美點尋蹤。

4、美點尋蹤小組賽(一)

(當學生說到一個對稱句時,要求學生再找幾個句子品讀,特別是說到“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可問:這句子美在哪裏?(一對稱;二表現兒子天真聰明。還防“也”字分析)

四、學法實踐

理解《金黃的大斗笠》的內容,尋找其中的美點。

1、速讀《金黃的大斗笠》。

2、談談對《金黃的大斗笠》內容的理解。

3、美點尋蹤小組賽(二)

要求找出美點,並能說說爲什麼美?

(品析幾個句子:

★乾乾淨淨的藍天上,偷偷溜來一團烏雲,風推着它爬上山頭

★樹枝掛滿綠葉,歌謠般親切、柔和。

★烏雲被太陽照得受不了,越縮越緊,於是擠下了雨。

★它抱住每一棵它遇到的樹,用力搖,搖得葉子嘩嘩響。(擬人)

★斗笠像個大蘑菇。

4、小結,評價。

五、師生總結:

這一節課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六、課堂延伸

以《家庭瑣事》爲題寫篇文章,要求寫出真情實感。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 篇4

內容預覽:

初中作文教學專題系列訓練教案

初中語文作文專題訓練教案之一—切題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掌握切題的具體要求和方法。

2、能針對寫作實際分析在切題方面失分的原因。

3、能運用切題提升要訣提升自己的作文。

教學重點:

1、掌握切題得分點的策略和提升要訣。

2、能運用所學知識寫作。

教學難點:

分析自己作文在切題方面失分的原因及在寫作中能運用切題的方法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經過一系列的分類訓練後,我們掌握了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等文體的寫法,以及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等類型作文的寫法。從今天開始,我們對中考作文進行專題訓練,擬從切題、中心、內容、選材、感情(這五個點屬於基礎等級三大項之一“內容”的範圍 ),結構、條理、語言、表達方式、文體(這五個點屬於基礎等級三大項之二“表達”的範圍 ),文面(基礎等級的又一個評分項),特徵、創新(屬發展等級一層)。希望通過一系列的專題訓練,給你一個成功的支點,你的立意更新,構思更美,作文更上一層樓。

今天我們進行第一個專題訓練——切題。它的具體要求是:審準題目,切合題意。

二、學生自主學習“得分點概述”和“得分點策略”,掌握中考作文的評分標準和得分的方法。然後重點引導學生掌握“切題”點的得分方法。

中考作文的評分標準中,絕大多數把“切題”、“扣題”擺在了首位。在作文評分的表述中,有許多省市,如北京、四川等地分別將“切合題意”、“符合題意”列爲一類文、二類文的首要標準;也有許多省市,如天津、上海、安徽等地,,將“切題”作爲一、二類文的首要標準。中考作文評卷,依照扣題的程度將文章分爲四等:切合題意,符合題意,基本符合題意,偏離題意。

得分點策略:

一是扣準話題擬新題。話題作文需要我們自己擬題,如果將獨詞句式的話題擴展成短語以此來作爲題目,就能將題目限定在命題者設定的範圍內。如以“感恩”爲話題,可擬題爲“提醒感恩”、“感恩的心”、“相互感恩,始得和諧”等,突出了話題的重要地位,讓後面的構思選材等工作自然圍繞題目開展。

二是下筆扣題開一槍。起筆開門見山,直擊題目,引得下文圍繞這個方向展開。比如,有一滿分作文《清晰的面孔》就是這樣開頭的:“人海茫茫,許多人在你的生命中成爲匆匆過客,如天空中劃過的流星——只留下美麗的一瞬。然而在我的腦海中卻保留着一張張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飄散”。開頭強調“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飄散”,很自然地就此展開了話題,引出了下文合乎題意的表述。

三是穿插文中巧切題。可圍繞題目擬一組小標題,穿插在文章之中;可根據題目擬中心句子,穿插在文章之中。如滿分作文《和諧畫展》,分別以“嬰兒哺乳圖”、“淚眼朦朧圖”、“夕陽攙扶圖”爲小標題,圍繞“和諧”的主題,着力描寫了各圖的內容。這樣,保證文章運行在題目的軌道里。

四是鎖定題目作結尾。文章的題目一定要回扣題目,這一點至關重要的。如滿分作文《充滿活力的歲月》,在展示了自己沉醉在樂曲境界中與音樂爲伴的生活之後,結尾寫道:“我就和音樂一起同喜同悲着,她讓我的心不曾單調,把我年少的心填滿了繽紛的旋律。有音樂在,我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會是充滿活力的歲月。”這樣一來,很自然地點明瞭題意,也留給讀者很大的品味空間。”

三 、針對學生的習作,分析在切題方面失分的原因。

1、學生根據“失分會診”,對照自己過去的作文,分析失分的原因。

2、小組合作學習,總結本小組在切題方面存在的問題。

3、小組選代表發言。

4、教師選病例文分析。

5、 教師總結:同學們在切題方面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因誤解而離題。或者對題目的含義理解不準;或者對題目的感情色彩把握不準;或者將題目中的局部當作整體,只扣住其中的一部分。這些做法都是偏題離題的。二是因隨意而脫軌。作者沒有緊扣題目和中心的寫作意識,寫到哪裏就順勢說下去。三是因忽視而偏向。只重視狹義的“題目”或“話題”,而沒有認真地讀導語或寫作提示的限制。希望同學們今後在這幾個方面要注意。

四、結合例文分析、掌握“提升要訣”。

1、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分析例文,掌握提升要訣。

2、教師重點引導分析滿分作文的祕訣。

考題回放(20xx年浙江衢州市中考試題):

面對紛繁的生活,我們常常有許多感悟:當我們看見一輪紅日冉冉升起時,我們也許會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氣蓬勃與旺盛的生命力,當我們看見葉子從樹上落下時,我們也許會感悟到生命的短暫,而應該珍惜時光發奮進取……

朋友,你對生活有什麼感悟呢?請以“感悟———————”爲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感悟”後面的空白處填一個詞或短語。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書寫工整,600字左右。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 篇5

教學內容:

第四課《貓》第一課時。

教材分析:

《貓》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狀物抒情散文。文章結構嚴謹,條理清晰,以風趣親切,通俗曉暢的語言,表現了貓的性情,字裏行間流露出作家對貓的喜愛之情。

這篇文章有兩個非常突出的特點。首先是表達了作者真摯的感情。老舍先生對家裏的貓愛同兒女,因此無論是古怪還是淘氣

,在他眼裏都是十足的可愛。而且人與貓之間互相信任,和諧相處,創造出一個非常美好的境界。其次是老舍先生平實無雕琢的語言風格。在介紹貓的性格特點時,只是將事實具體地寫出,使貓的形象越來越豐滿,性格越來越鮮明,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學目標:

1. 認識生字,會寫十三個生字,能正確理解並運用“貪玩”、“盡職”、“任憑”等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是如何把貓的特點寫具體的,並表達出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

4. 激起熱愛生活的情趣,激發課外觀察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 瞭解作者是怎樣寫出貓的性格特點的。

2. 在閱讀中體會“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教學準備:

生---預習課文

師---多媒體課件

設計理念:

伴隨着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課題研究勢在必行,學校確立了“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教師點撥,解決問題——鞏固訓練,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本課設計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以思維訓練爲主線,爲學生創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給學生廣闊的思維發展空間。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價值體現在教學關係上是教服務於學,師生關係上是師服務於生,從而造就了充滿生命活力,和諧高效課堂。

教學過程:

一、 學法導課。

1、 同學們,當你遇到一段話,一篇文章的時候,你是怎樣讀懂它的?

2、

3、 學生交流,教師隨機板書。(讀,圈,畫,批等) 你們可真會讀書呀,有這麼多好的讀書方法。這節課,我們就試着用大家說的這些方法來學習第15課《貓》。(板書課題)

二、 出示預習題。

1、 上節課,我們已經知道了老舍先生筆下的貓與衆不同,它給你

留下了什麼印象?

2、 學生交流,隨機板書。(古怪、淘氣) 這節課就讓我們走近這隻貓,瞭解它的特點吧! 我們一起讀讀預學題。(出示幻燈片2) 請大家拿起手中的書和筆,用這些方法開始我們今天的學習吧!

三、 學生自學。

1、安排學生自主學習。

2、 教師巡迴指導。 同桌互相檢查對方的學習情況。

四、 彙報交流,教師點撥。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 篇6

【學習目標】

1.感受夏天的特點。

2.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3.體會文章生動準確的語言特點,感受語言的魅力。

【學習重難點】

1.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重點)

2.體會文章生動準確的語言特點,感受語言的魅力。(難點)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在這一單元中,作者帶我們走進了多彩的四季,有《春》《濟南的冬天》。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關於寫夏的文章,好,現在就讓我們隨着樑衡走進《夏》,去感受夏的獨特魅力!

二、自主預習

1.走近作者

樑衡,山西霍州人,是著名的新聞理論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論家,曾榮獲全國青年文學獎、趙樹理文學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和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等多種獎項榮譽稱號。

2.瞭解背景

樑衡先生筆端的夏是他作爲中央報紙的記者多年駐節在黃河流域所親密接觸的夏。這凝重厚實的黃土地,哺育了我們的民族,潤澤了中華數千年的燦爛文明,所以,他把黃土地之夏,作爲自己縱情禮讚的典型觀照物,使夏不僅有其熟悉生活的意味,而且也具有更深層次的象徵和形象上的寓意。在詩人作家筆下,夏並不是一個受到青睞的季節。樑衡同志卻敢於履新涉奇,從人所寡言處言之,“大聲讚美這個春與秋之間的黃金的夏季”。

3.重點字音

主宰(zǎi)   積蓄(xù)   澹澹(dàn)

黛色(dài) 匍匐(pú fú) 貯藏(zhù)

迸發(bèng) 遺憾(hàn) 芊芊(qiān qiān)

磅礴(páng bó) 閒情逸致(yì) 輕飛曼舞(màn)

4.解釋詞語

芊芊:草木茂盛。

磅礴:(氣勢)盛大。

黛色:青黑色。

匍匐:爬行。

主宰:主管,統治。

靈秀:秀美。

終極:最終,最後。

春華秋實:春天開放,秋天結果。

迸發:由內而外地突然發出。

細滋慢長:細細滋生,慢慢長成。

融融:形容暖和。

澹澹:盪漾的樣子。

閒情逸致:閒適安逸的興致情趣。

5.初讀課文,思考問題。

作者說夏的色彩是金黃的,爲什麼?

明確:作者如是說的原因是,夏正當春華秋實之間,自然應了這中性的黃色——收穫之已有而希望還未盡,正是一個承前啓後、生命交替的旺季。夏天麥子熟透了,金色主宰世界上的一切,代表着金黃的色彩。

三、合作探究

(一)整體感知

作者和不少歷代文人不同,與“有閒情逸致的人”也有所不同,他喜歡夏天。請說說原因。

明確:課文抒發的是對“緊張、熱烈、急促的旋律”的讚美,和對那些在夏日裏分外繁忙的農人的謳歌,表達的正是作者對這種充滿激情的火熱生活的嚮往之情。

(二)寫法探究

本文善於運用對比的手法使事物的特徵更鮮明,請舉例說明。

明確:第2自然段中用春天的景物和夏天的景物對比,寫出了從春到夏的過程。又如第5自然段中“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與“苦澀的汗水”對比,強調了作者寫夏天的原因,在於歌頌勞動,讚美辛勤勞作的農民。

(三)揣摩語言

文中讚美了夏的人勤、景美,而且這篇文章在語言上也很美,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使句子富有表現力。找出課文中你認爲精彩的比喻句和擬人句(各三至五個),品味它們的.表達效果。

明確:

1.先看比喻句:

(1)“好像爐子上的一鍋水在逐漸泛泡、冒氣而終於沸騰一樣”,具有視覺效果,應合開篇第一句話,以突出夏天“緊張、熱烈、急促”的特點。本來這些“特點”是抽象的,這裏用比喻,就化抽象爲具象了。

(2)“林帶上的淡淡綠煙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長牆”,這是以彼物喻此物,用人們常見的“長牆”喻“綠煙”,更加直觀。

(3)“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艦船”,這是比喻“公路上的汽車”,它們在麥浪中行駛,讓人產生幻覺,像是“艦船”,表明了麥浪如金色的海洋一般。

2.再看擬人句:

(1)“輕飛曼舞的蜂蝶不見了”,“曼舞”是想象,用了擬人寫法,想象蜂蝶優美的舞姿,很生動。

(2)“那朝天舉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進的瓜秧”,寫兩種作物用了兩個形象的動作,像描寫人一樣,很有趣味。

(3)“這時她們……向秋的終點作着最後的衝刺”,這些農作物的“旺盛的活力”本來是比較抽象的,這裏用人的跑步衝刺來形容,化抽象爲形象。

四、板書設計

夏總特點:緊張 熱烈 急促

景(美)

人(勤)讚美夏天

讚美自然

讚美農民

讚美生活

五、課外拓展

“春之色爲冷的綠,如碧波,如嫩竹,貯滿希望之情;秋之色爲熱的赤,如夕陽,如紅葉,標誌着事物的終極。”請你發揮想象,寫幾筆“夏之色”“冬之色”。

示例:夏之色爲火的紅,如太陽,如辣椒,昭示着旺盛的生命。

夏之色爲濃的綠,如樹葉,如勁草,展示着美麗的青春。

冬之色爲冷的白,如冰雪,如白雲,孕育着新的生命力。

冬之色爲死的灰,如草木,如泥土,宣告舊生命的終結。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理清三隻貓不同的命運遭遇。

2、感悟作者的心路歷程和人生感慨。

3、聯繫生活,感受身邊善待平凡生命的舉止。

課前預習:

貓:哺乳動物,面部略圓,軀幹長,耳殼短小,眼大,瞳孔隨光線強弱而縮小放大,四肢較短,掌部有肉質的墊。行動敏捷,善跳躍,能捕鼠,毛柔軟,有黑、白、黃、灰褐色。據說貓還是老虎的師傅呢!

1、如此親密的”接觸”,你有過嗎?(學生自由談論)

小結:我們在生活中都或多或少的親密的接觸過不同種類的小動物,甚至愛上了他們。然而有一位作家卻在和小貓幾次親密”接觸”後就再也不願養貓,這是什麼原因呢?今天我們就一起隨着鄭振鐸學習這篇課文——《貓》來揭開謎底。

(設計意圖:由一幅有趣的圖片談起易勾起學生的興趣,同時提出了一個疑問:作者也親密接觸過小動物,卻爲何不願再養小動物,以此導入到文本中去,水到渠成。)

教學過程:

一、 文中作者有幾次養貓經歷?三次的結局總是怎麼樣的呢?

三次;失蹤或死亡

二、把握”遭遇”“感悟”“歷程”:

過渡語:三次養貓的結局爲什麼總是失蹤或死亡呢?難道作者不會養貓嗎?我想,這其中必有複雜的原因吧!

1、我們就來看看作者第一次是如何養貓的。

(1)同學們覺得這隻貓的最大特點是什麼?有具體的根據嗎?

很活潑;(學生自由尋找並抓住重點語句談論)

(2)這樣的一隻貓,“我“喜歡嗎?但是這種快樂長久了嗎?

我坐在……微笑……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鮮與快樂。

(3)當聽說小貓死了,我的心情如何?

(感着一縷的酸辛):”我”喜歡這隻小貓,所以當它突然離去時,”我”感到”一縷的酸辛”。

2、不管怎樣這隻小貓還是離”我”而去了,那麼”我”又是如何化解心中這份酸辛的呢?(向別處要一隻新的小貓)那這一次的境況又是如何的呢?

(1)與第一隻小貓相比,這隻小貓的”性格”是如何的呢?你能具體說說你的理由嗎?它如此的有趣和活潑,那”我”喜愛這隻小貓的嗎?

更有趣 更活潑;(學生具體談論)

(2)看來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它了,那麼當有一天它突然失蹤了,你猜”我”會怎麼樣?

找出反映”我”當時的心理變化(狀況)的語句。

(4)儘管作者企圖存在僥倖心理,但是結果還是殘酷擺在了面前,他的心情如何?

悵然 憤恨

小結:”我”喜愛這隻小貓,所以當它被人捉去後,”我”十分的悵然和憤恨。

3、第二次養的黃色小貓被人捉去應該說令”我”傷心不已,但俗話說的好時間是撫平心靈創傷最好的藥。”我”最終又養貓了嗎?

(1)這隻貓是如何得來的?我家爲何要收養它?

追問:(一隻流浪貓)(同情、可憐它)

(2)這隻小貓與前兩隻相比最大的特點是什麼?(難看、憂鬱)

(3)如此難看、不活潑的小貓在”我”家受歡迎嗎?雖然它如此地不受歡迎,但是也有引起我們”留心”的時候,你能找出來嗎?它在”凝望”什麼呢,僅僅是那對黃鳥嗎?

(不大喜歡、若有若無)那隻花白貓對於……似乎也特別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對鳥凝望着。

(4)然而就是這一”凝望”埋下了禍根,後來發生了什麼事情?當”我”得知芙蓉鳥被害的第一反映是什麼?”我”判斷是誰幹的?爲何說”一定是貓”? 真的是它嗎?說說你的證據。

(芙蓉鳥遇害事件)

(5)於是,”我開始覺得我是錯了”,”我”錯在了哪裏?(冤枉了它)

(6)此時,心情又是如何的呢?(要求找出描寫心情的小節)

小結:”我”冤枉了這隻流浪貓,所以當它被”我”一棒打跑並死去後,”我”很難過。

全文小結:作者之所以不願再養貓,從表面上講是因爲他曾經愛過貓,而且愛得很深,以至於失去得太痛苦;也曾經恨過貓,而且恨得太沖動,以至於終身遺憾。從根本上講是因爲他有一顆愛心——把世間所有的生命當作生命的愛心,即善待身邊一切普通、平凡甚至微乎其微的生命的心。

(設計意圖:通過一個個小的切入口來一步步從不同角度解讀三隻小貓的不同命運遭遇,同時在此過程中穿插作者情感的解析,使之渾然一體,當然重點語句的品味又將增強文本解讀的語文味)

課堂練習:

1、我想,我們身邊肯定也有許多愛好並且善待小動物的人和事,也許就包括你自己,同學能談談他們嗎?

2、以”我與 (小動物名稱)的故事”爲題寫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片斷。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 篇8

一、教學目標

1.積累常見的文言基礎知識,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反覆誦讀本文,瞭解文章大意,分析刻畫形象的方法,培養學生多元化理解文章寓意的能力。

3.認識狼的本性,懂得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才能取得勝利。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積累常見的文言基礎知識。分析刻畫形象的方法。

教學難點:認識狼的本性,懂得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才能取得勝利。

三、教學方法

朗誦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角色扮演法。

四、教學過程

(一)介紹背景,導入新課

郭沫若曾寫了一副對聯稱讚一位文學家,對聯是:“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這位文學家是蒲松齡。寫出了赫赫有名的《聊齋志異》,裏面的很多故事寓意深刻,引人深思,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狼》,看看一個跟狼有關的故事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啓示。

(二)初讀課文,理解文章大意

1.根據課前預習,出聲誦讀課文(注意:朗讀的停頓、語調等),糾正讀音。

2.多媒體出示本課的文言基礎知識,檢測學生的預習情況,積累常見的文言文常識。

(比如:止:通“只”,僅有。顧:回頭看,這裏指往旁邊看。乃:副詞,於是,就。)

3.再讀課文,疏通文意,概括文章大意。

(明確:描寫了一個屠夫在回家的路上遇到兩狼的追趕,投骨不成,只能殺死兩隻狼的故事。)

(三)小組合作,深入研讀。

分小組對下列問題進行討論:

1.屠夫,是一個怎樣的人?作者運用了什麼手法刻畫人物形象的?

明確:(1)屠夫:是一個有勇有謀,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人。(2)運用了心理與動作描寫的方法。“懼——投骨避狼”;“大窘——骨盡狼仍從”;“恐——前後受其敵”;“悟——刀劈兩狼”。

2.狼,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作者怎麼塑造的?

明確:(1)貪婪、兇惡、狡詐陰險、十分愚蠢的形象。(2)運用了神態與動作描寫的方法。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將狼饞涎欲滴想吃人的綠眼睛刻畫出來;寫狼的“假寐”,運用“犬坐於前”的生動比喻,並進行了“目似瞑,意暇甚”的形象描繪,把狼的狡猾神態刻畫得活靈活現。

3.“狼”很明顯運用了比喻的手法,你覺得比喻的是什麼?

明確:根據對《聊齋志異》的瞭解,狼諷喻的是當時社會像狼一樣的惡人、惡勢力。

(四)拓展延伸

1.分段朗讀課文,想一想本文的寓意是什麼?

衝刺:對豺狼不能抱有幻想,不能怯懦退縮,只能勇敢機智地把它們殺死.

對付野獸必須如此,對付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困難也必須如此。要敢於鬥爭和堅持,取得勝利。

對待像狼一樣的惡人,要勇敢地面對,勇敢機智地進行鬥爭;因爲退縮,忍讓是沒有出路的。

一切像狼一樣的惡人,都是以害人始害己終,自取滅亡。

諷喻像狼一樣的惡人,無論怎樣狡猾奸詐,最終都會失敗。

2.角色扮演。

(五)小結作業

小結:這節課,我們學了《狼》,進一步瞭解了蒲松齡作品風格。從中知道了:對豺狼一樣的惡人,我們不能心存幻想,應該善於應對,勇敢鬥爭。

作業:寫一篇關於動物的故事,寫出其中的寓意或者你的感受。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文言文,篇幅雖短,知識點卻十分密集,故事性強,思想深刻。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積累常見文言基礎知識。在深入研讀中,解讀刻畫人物的方法,理解文章深刻的內涵。在角色扮演中,進一步揣摩人物內心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