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再別康橋優秀教學設計

再別康橋優秀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8W 次

【教學目標】:

再別康橋優秀教學設計

一、 知識與能力

品味詩的意象美,領悟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感情。

二、 過程與方法

學會朗讀詩歌,展開想象,品味語言,把握詩歌的情感意蘊。

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感知詩歌的詩意美、音樂美、建築美、繪畫美。

2. 感受作品蘊涵的真情實感,達到陶冶性情的目的。

【教學重點】:

品味詩的意象美,領悟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本詩瀟灑飄逸的風格源於詩人的浪漫情懷、獨特性格。

【教學方法】:

1.美讀法 2.討論法 3.賞析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設計

同學們,別離給我們的感覺是怎麼樣的?是一種痛苦的感覺。古人云: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豪邁,也有“相見時難別亦難”的苦澀,更有“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傷感,這些都是古人對於別離的理解,那麼現代人是如何看待離別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領略一下現代人筆下的別離之情。

二、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現代詩人、散文家。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傑出詩人之一。1921年至1922年,就讀於英國康橋大學(劍橋大學)。1921年開始創作新詩,1922年回國後在報刊上發表大量詩文。1923年與聞一多、胡適、梁實秋等人發起組織成立“新月社”,爲新月社的代表詩人,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飛往北平途中因飛機失事遇難。他一生中留下四部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雲遊》。

這首詩寫於1928年11月6日徐志摩第三次來到英國的歸途中,作者來到英國重遊康橋,康橋是英國劍橋大學所在地,也是英國文化學術的孕育地,作者曾在這裏學習,這段求學生涯成爲徐志摩一生的轉折點,康橋秀麗的風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給作者留下了美好的回憶。由於事先沒有和英國朋友聯繫好,作者就一個人漫步在七八年前曾生活過的地方,感受那美好回憶,在回國途中突顯靈感,寫了這首20世紀中國最傑出的離別詩《再別康橋》。

三、朗讀詩歌,體會作者的感情

1.欣賞配樂詩朗誦或老師親自示範朗讀。

2.在朗讀過程中講解生字詞

明字音:青荇(xìng) 長篙(gāo) 漫溯(sù)

辨字形:寂寥 惆悵 盪漾 斑斕 笙簫

四、賞析詩歌,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

1.同學們思考一下這是一首別離詩,作者爲抒發情感,在詩中都描寫了哪些意象?

明確:雲彩、金柳、青荇、清潭。

2.我們找到了這些意象,下面我們來體會這些意象表達了作者怎麼樣的感情。

(1)詩的第二節中意象是金柳,作者是怎麼樣比喻的?同學們思考一下,作者這樣描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詩歌的第二節把金柳比做新娘,形似神肖,別緻新巧。“金柳”是夕陽照射下的柳樹,它鍍上了一層金閃閃的顏色,隨風搖擺,婀娜多姿,美豔的好像“新娘”。形象逼真的寫出了金柳的美好姿態,又傳達出詩人無限的歡喜和眷戀之情。“豔影”在詩人“心頭”“盪漾”,物我合一,情景交融,誰捨得離開美麗的新娘呢,可見康橋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

(2)第三節,描繪了一個意象“青荇”。青荇是再普通不過的水草,爲什麼徐志摩願意做一條水草?

在這裏,軟泥讓人們聯想到泥的細膩與光滑,很可愛,讓人有親近的願望;而水草是油油的,讓人們感覺到它的生命力旺盛;“招搖”一詞寫出了水草隨波起伏的輕盈之態。青荇在柔波里招搖的意象,是詩人對自己在康橋幸福生活的隱喻,並向詩人打招呼,歡迎詩人,“甘心”兩字,表達了詩人對康河的永久戀情,願意永遠留在康河。

(3)第四五節寫了“清潭”,同學們來思考一下作者是怎麼要展開描寫的?

這兩節詩圍繞“清潭”展開行文,這裏的潭指的是拜倫潭,相傳拜倫曾在這裏遊玩,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斕,多麼富有詩情畫意。浮藻間好像沉澱着彩虹似的夢,融情入景,將人帶入了夢一般的意境中。先實後虛,借潭寫夢,融情於夢,借夢發感,在第五節中將作者迷戀康橋的美景推向高潮。作者在流連忘返的觀景過程中,似乎已經忘了他即將要離別康橋。

(4)詩歌的首尾都描繪到“雲彩”這一意象,請同學們思考這樣描寫重複嗎?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

明確:不重複。開頭處顯得飄逸高潔,依依不捨。結尾是感到落寞、無奈離別。“雲彩”這一意象以靜襯動,很巧妙的寫出了蛇人難言的複雜心理。雲彩本是不能帶走的,詩人卻用誇張的手法說“不帶走一片雲彩”,開頭的“輕輕的”和結尾的“悄悄的”表露了詩人對康橋美景的眷戀之情,以及對離開康橋時的失落感。

五、思考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這首詩運用了優美抒情的語言,描述了自己回到母校康橋,在康橋的所見、所思、所感,表達了自己對母校的眷戀和那如煙似波的別離情緒。

六、感受詩歌的繪畫美、音樂美、建築美。

1.繪畫美:全詩選用了“雲彩、金柳、夕陽、波光、豔影、青荇、彩虹”等詞語,給讀者視覺上的色彩想象,給讀者視覺上的色彩想象,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康橋的一片深情。全詩共七節,幾乎每一節都包含了一個可以畫得出的畫面。

2.音樂美:本詩很押韻,韻腳爲:來,彩;娘,漾;搖,草;虹,夢;溯,歌;簫,橋;來,彩;本詩音節和諧,節奏感強。音節和末節,語意相似,節奏相同,構成迴環呼應的結構形式。

3.建築美:本詩共七節,每節兩句,單行和雙行錯開一格排列,無論從排列上還是從字數上,都是整齊劃一,給人美感。

七、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詩歌《再別康橋》,在詩人筆下,康橋是有靈魂的,或者是有靈性的,作者通過描繪一些意象,抒發了作者對康橋美景的無比眷戀之情。

八、佈置作業

請同學們以詩歌的形式,就自己的親身體驗,講述一次告別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