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蔚藍的王國》教學反思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蔚藍的王國》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4W 次

  《蔚藍的王國》教學反思之一

6月是一個豐收的月份,這個月我們xx語文名師工作室組織了年末的大型系列活動叫“精磨細琢,提高課堂品質”,第一階段聆聽了專家劉老師、葉老師的專題講座和現場示範課。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蔚藍的王國》教學反思

第二階段專家診斷課,我有幸被師傅xx和工作室各位前輩、同仁的厚愛上診斷課《蔚藍的王國》,備課的過程就是煎熬的過程,同時也是幸福的過程。煎熬是因爲《蔚藍的王國》在蘇教版七年下冊的最後一個單元,單元主題是“奇思妙想”。這個單元的課文大多數一線的普通老師不會去認真上,包括我自己。更何況,這是蘇教版編排的唯一的兩篇散文詩中的一篇。當我知道要講這首散文詩,而且對着浙江著名的特級教師肖培東老師講時,我就頭皮發麻,素性一點信心也沒有了。於是我想到請外援,我想到師傅xx,當我把我的困惑說出來時,師傅非常關切而重視的組織了工作室的一場網絡研討活動,由雲大附中的劉箸老師主持,劉老師還把我的教學設計呈現給老師們,各位前輩、各位老師們集思廣益,獻計獻策,給了我極好建議。

通過7、8次教學設計的修改,都得到了楊老師的鼓勵和幫助,幾次的試講,深感受益匪淺,尤其是得到了昆二中趙玲老師的親自指導,趙老師親自爲我留出她所授班級的課,讓我試講,試講前細心的交待好學生一定要積極配合好我上好課,趙老師在自己繁忙的工作中抽出空來,認真的聽了我的課。趙老師的認真、寬厚、諄諄教導,點點滴滴想來都讓我感動到慚愧,慚愧後意識到自己一定得加倍努力。趙老師說:散文詩的教學內容確定爲對語言的賞析,但是一定要找到主問題,不能零散不成章。教學的目標要明確,一節課上下來不能沒有教學目標的達成。而且,課件上的標點符號,細心的趙老師也認真的給我指出來了。還記得當時趙老師語重心長的說:“小李呀,你上課時,下面坐着的人可是肖老師,你得認真仔細呀!”想着這些話,心底裏流動着暖暖的感動,這感動化成了一種前進的動力。

《蔚藍的王國》是屠格涅夫,用他的筆,在近古稀之年,藉助神奇的想象,採取介於詩與散文之間的獨特文學樣式,爲我們描繪了一幅蔚藍色的大海圖。教材的編者將它放在“奇思妙想”這一單元,所以根據新課標提出的課堂教學三維五個方面的目標,確定“體會散文詩優美的語言,感悟作者的美好情懷,學習運用奇妙的想象”作爲核心目標,教學重點爲:通過反覆朗讀品味富有自然色彩和感情的語言。 教學難點爲:通過反覆朗讀品味富有自然色彩和感情的語言。教學方法:配樂朗讀、讀中悟、悟中品、品中讀。努力在課堂教學中實現。教學本文應倚重於朗讀,在誦讀中理解,在誦讀中感悟,在優美的旋律中讀懂文章內涵,品味生動優美的語言,領悟作者歌頌之所在。

以我來補題目:________的王國。爲主問題,貫穿全篇,然後細化到字裏行間字詞的賞析,努力讓同學們在文字的世界裏摸爬滾打,又由文字的賞析過度的自由自在的寫作手法,進而抵達屠格涅夫對自由、青春、美好世界的嚮往之情。

課後肖老師診斷課時說:課上得好的,老師都是很有感情的,用心的感染學生,老師和學生的交流都是絲絲入扣的很親密的,而且老師都能低下去,低到文本,低到與學生一起,老師的教學基本功很強。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是能夠貼着文字去教學,這點我是非常高興的,儘量從摳詞語當中去理解,這是一種很好的現象。很實在,很語文的,踏踏實實的教學。

深思這節課存在的問題:在教學的前半段很順暢,到教學的後半段就散了亂了,缺少收放自如的駕馭課堂的能力,放出去就難以收回來了,教學停留在淺層次的閱讀上。思考其中的原因是:讀的書少了,沒有理論的高度的支撐,老師本身的閱讀量需要進一步的提升。

這節課的多次反反覆覆備課,反反覆覆的試講,得到了工作室所有老師的幫助、關心、和支持,在磨鍊中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我將努力多讀書,多研究,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前行。

  《蔚藍的王國》教學反思之二

一、備課的過程回顧

這次,我參加了市教研室舉辦的新課程優質課會教,課題是《蔚藍的王國》。通過幾次試講,深感受益匪淺,自己對新課程標準下語文課堂教學作了一些嘗試,有失敗的教訓,也有成功的喜悅,對此進行總結與反思,既可以使自己加深對課改的認識,也可以爲廣大同行提供借鑑。

《蔚藍的王國》的作者屠格涅夫,用他的筆,在近古稀之年,藉助神奇的想象,採取介於詩與散文之間的獨特文學樣式,爲我們描繪了一幅蔚藍色的'大海圖。教材的編者將它放在“奇思妙想”這一單元,所以根據新課標提出的課堂教學三維五個方面的目標,確定“體會散文詩優美的語言,感悟作者的美好情懷,學習運用奇妙的想象”作爲核心目標,努力在課堂教學中實現。教學本文應倚重於朗讀,在誦讀中理解,在誦讀中感悟,在優美的旋律中讀懂文章內涵,品味生動優美的語言,領悟作者歌頌之所在。

第一輪試講時,我基本上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思路,着重於字詞句章的分析,教法上主要運用的還是過去的傳遞性教學方法。設計了“導入課文,作者介紹——範讀課文,理清結構——分析段落,賞析句章——總結課文,掌握寫法——課後作業,誦讀課文”這樣的教學方式。發現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基本上屬於被動接受,對課文的感悟不深,聽課的老師也反映課堂氣氛沉悶,不能體現以“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的教學思想。我自己也進行了深刻的反思,覺得問題的根源還是以教師爲中心的舊理念束縛了自己,以知識點爲中心的教學偏離了新課標提倡的三維目標,方法上單向傳遞,師生缺少交流。第二輪試講,我和備課組的老師們進行了反覆討論,以“設置情景、雙向交流、多邊活動、賞讀感悟”爲指導思想,以“誦讀——品悟——表達”優美的語言爲核心,設計了“初讀課文——感受美、賞讀課文——品味美、感悟情感——體會美、想象練筆——表達美”的教學思路。試講以後,學生和教師的反映都很好,氣氛活躍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學習這篇課文時不是死板的接受,而是主動探究,這樣就由傳遞性教學向研究性教學前進了一大步。但是,在評課過程中,我和備課組的老師們同時感覺到,學生之間的多邊合作還缺少合適的平臺,研究性學習強調的就是探究和合作,不能讓任何一個學生成爲課堂的“局外人”。另外,本課作爲“奇思妙想”單元中的一篇,應該體現單元教學的整體性,這次試講對學生想象力的開發還比較薄弱,需要加強。因此,我又進行了第三次試講。這一次,我增加了小組學習,根據課文中的問題大部分屬於開發性的特點,將質疑答疑交給學生自己完成,增強了學生探究和合作的意識。我還設計讓學生聽歌曲,看畫面,然後想象自己置身於歌曲的意境中,寫下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這次試講的效果又比第二次更好,學生反映熱烈,測評的各項指標比前兩次都有提高。三次試講,三個臺階,使我親身感受到課改帶來的課堂教學的變革。

二、對幾個問題的反思與探討

1、關於課堂教學目標的確立 新課標強調不再以知識點爲中心組織教學,而是確立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三維目標要麼淪爲標籤式的口號,要麼被曲解成空泛的目標。前者對傳遞性教學稍加改良,貼上三維目標的標籤,實則爲“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後者課堂看似轟轟烈烈,熱熱鬧鬧,實則學生一無所獲,語文不再“姓語”。我在上這堂實驗課時,和同行們多次就此問題進行討論,認爲首先要明確語文要“姓語”,再熱鬧的課也不能離開知識的積累和語文素養的提高。但這個“語”是大語文的語,我們要關注三維目標的每一個維度,忽視任何一個方面都是不可取的。這篇課文的教學中,學生對散文詩優美語言的品味、記憶、積累和對美好情懷的認同、感悟、體驗是不能機械的分割的,而大膽豐富的想象又是建立在此基礎上的。

2、關於預設與生成 新課程強調課堂教學的生成性,認爲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溝通、啓發、補充,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和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展,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我在這次實驗課中也特別注意了這個問題,三次試講,沒有一次的進度是一樣的。但是學生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往往會偏離教師的預設軌道,從而影響教學進程。比如在第二次試講中,學生質疑時提到文中的“女人”、“她”到底指誰,結果衆說紛紜。我沒有打斷學生,而是讓他們盡情交流,最後也談了自己的看法。但這樣使得我準備好的一個教學步驟沒有能夠進行。課後備課組的老師們對此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大家也是各抒己見。大部分老師認爲課堂教學不再是簡單地把“明確的預設任務以及對預設任務的完成”作爲一堂“好課”的標準,課堂教學應當是與景俱進、動態生成的。

3、關於多媒體教學

第一輪試講時,我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認爲語文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文學形象不能直接訴諸於感覺知覺,它必須以文學語言爲中介,所以未使用多媒體,學生反應冷淡。後來,我和備課組的老師們進行了討論,大部分老師都認爲多媒體教學比較直觀形象,容易給學生感性上的認識。所以,我在新課開始前設計了優美的大海畫面,伴以動聽的音樂,創設情境,將學生帶入大海的情境中。本文是一篇充滿神奇想象的散文詩,如果簡單地把作品的形象直觀的展現出來,學生就少了感悟和思維的餘地。所以,我設計的多媒體,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啓發學生的思維爲目標。比如,最後環節的想象寫作,我展現出優美的畫面,讓學生在輕快活潑的樂聲中欣賞到喜聞樂見的景色,充分調動了他們的創造興趣和熱情,爲激活思維、發揮想象起了良好的鋪墊作用。

三、對改變學習方式的幾點認識

通過這次實驗課,我對改變學習方式的認識不斷加深,對新課標下的語文課堂教學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1、新課程下的學習方式具有開放性 新課程下學習方式面向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每一個學生髮展的特殊需要,其目標具有開放性。新課程下學習方式面向整個學生的生活世界,其內容具有開放性。特別重要的是,新課程下學習方式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所產生的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和個性化的創造性表現,其評價標準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動過程具有開放性。

2、新課程下學習方式具有生成性 新課程下學習方式注重課前的精心設計,注重教學活動展開過程中所產生的“生成性目標”的價值。課堂教學是一個有機整體,而不是根據預定目標的機械裝配過程。生成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增強興趣,加深認識,深化體驗,而對課堂教學的整體規劃和周密設計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爲了使其生成性發揮得更有方向、更有成效。

3、新課程下學習方式具有整合性 語文課堂教學要體現“大語文”的觀念,符合人本主義及素質教育的要求。首先要把課文當作一個活生生的生命體,而不是物化的東西。像《蔚藍的王國》這樣優美的散文詩,一定要從整體上進行把握,絕不能成了一堆破碎的殘片。文章的意境、作者的情感會湮沒在機械瑣屑的分析中。其次,要開發語文課堂教學的資源,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將生活作爲資源。再次,學科的整合也是新課標下是語文課堂教學的特點,這對豐富語文課堂教學的內容和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

以上是我由一堂參賽課引發的思考和體會,相信隨着對課程改革的認識不斷深入,自己對語文教學改革的認識還會不斷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