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掌聲》教學反思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掌聲》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1W 次

  《掌聲》教學反思一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掌聲》教學反思

這課講述的是一個殘疾的小女孩,因爲不願意讓別人看到她走路的樣子,總是最早來,最後走。但一個新來的老師不瞭解情況,請她到講臺上講故事。她在同學們的鼓勵下,終於大膽地上來講述自己的故事,獲得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從那以後,她變得開朗了。幾年後,她在給同學寫信時說:那次掌聲,給了她信心,給了她生活的勇氣。她很感謝大家。課文的內容很具有感染力,但對於正常人,對於缺少生活經驗的三四年級學生來說卻很難體會其中的辛酸。如何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在學生和英子之間搭建一座心靈的橋樑,帶學生進入殘疾人的生活、心理是教學中應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但我在這環節的設計上,只是將語言文字本身作爲橋樑,認爲學生自己能多讀幾遍就能進入這一情景,把文章的開頭單獨拿出來進行重點的教學,想憑藉文字本身所包含的信息來打動學生,現在想想,至少在這幾方面存在問題:一、並未從整體上入手,讓學生對整篇文章有個整體的把握,沒考慮這一段與整體的關係,孤立的處理,而且是在課剛開始的時候。二、過高的估計學生,沒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剛開始就讓學生抓住關鍵詞、句,讀出文章所隱含的信息,沒有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而且也沒考慮到三四年級學生的認知實際,語言把握能力的能力,拔高要求。三、情境創設的手段不夠。在教學中我只簡單的以文字促感悟,欠缺生活的補充,沒有將文字引向英子及自己的生活,走進自己的心靈。

對學生的關注不夠,還體現在整體設計上。當學生了解了英子的自卑及原因之後,我提出了這節課的主問題“這兩次掌聲爲什麼響起?每次掌聲中又包含着什麼意思?”從老師自身的教學設計上來說,好象是層層深入,從第一、四的出示“走近英子”,到解讀兩次掌聲的“走進英子”。可是當學生了解了英子的自卑後,學生對這主問題已經沒有興趣了,這兩次掌聲爲什麼響起?還不是自卑的原因嗎?學生這時候積極舉手想回答的是掌聲的含義。這時候再強作要求讓學生讀兩次掌聲的過程,感受英子的心理,對學生來說已沒有強烈的興趣了。老師自己的預設是那麼的一相情願,讓學生依託文字,揣摩英子的心理,這一過程就顯得那麼蒼白。關注學生的需要,根據學生的需要,設計組織教學,“以學定教”說起來是那麼簡單,可做起來確實那麼困難。

“把學生放在心中”,這就是這節課給我最大的啓示。

  《掌聲》教學反思二

一、美化導語

教學《掌聲》這篇課文的第一段,引導學生讀出英子的憂鬱,我是這樣引導,輕輕地說:“小朋友已經走進英子的內心去了。英子的內心是那麼鬱悶,她總是坐在教室一角;英子是那麼自卑,她不願意讓同學看到她走路的姿勢。請小朋友把這一節讀一讀。”在學生朗讀前這樣一引導,學生們一改洪亮地大聲朗讀,紛紛投入到課文中去,爭着讀出英子的“憂鬱”。教師寥寥數語,藝術性地促進學生的思維、想象等心理活動,讓學生自主參與到朗讀實踐中,取得較好訓練效果。

二、拓展想象,入境美讀

閱讀的過程是把文字的信息轉化爲生動的表象的過程。朗讀是一個把無聲的語言轉化爲有聲語言的過程。這個過程充滿着想象,充滿着不可言喻的情感體驗,對文字的理解,對思想的發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憑藉這個過程來實現。

再如:在教學《掌聲》一文中的“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課前,她早早地來到教室;下課後,她又總是最後一個離開。”朗讀訓練時,針對一些學生把“默默地、早早地”等作重音強調的現象。我這樣引導:“同學們,剛纔讀得不錯,不過請大家再讀讀這句話,想象一下,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英子怎樣坐在教室的一角?這樣重讀“默默地、早早地”是否符合這樣的情境?”在學生想象到這一句話是表現出來的情境,感受到了英子的自卑後,我不失時機地說:“小朋友,請你們帶着這種感受邊讀邊想。”結果,學生不由自主地在讀“默默地、早早地”前作了一個稍長停頓,再輕讀“默默地、早早地”,其效果不言而喻。

學生在想象中感受,去感受中領悟,在領悟中實踐,因而達到了“情動而辭發”,能夠“設身初地的,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更委婉”盡情發揮作者當時的情感。再如:在教學《掌聲》一文中的“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課前,她早早地來到教室;下課後,她又總是最後一個離開。”朗讀訓練時,針對一些學生把“默默地、早早地”等作重音強調的現象。我這樣引導:“同學們,剛纔讀得不錯,不過請大家再讀讀這句話,想象一下,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英子怎樣坐在教室的一角?這樣重讀“默默地、早早地”是否符合這樣的情境?”在學生想象到這一句話是表現出來的情境,感受到了英子的自卑後,我不失時機地說:“小朋友,請你們帶着這種感受邊讀邊想。”結果,學生不由自主地在讀“默默地、早早地”前作了一個稍長停頓,再輕讀“默默地、早早地”,其效果不言而喻。

學生在想象中感受,去感受中領悟,在領悟中實踐,因而達到了“情動而辭發”,能夠“設身初地的,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更委婉”盡情發揮作者當時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