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六年級下冊《螳螂捕蟬》導學案(精品)

六年級下冊《螳螂捕蟬》導學案(精品)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1W 次

 教學要求:

六年級下冊《螳螂捕蟬》導學案(精品)

1.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 能聯繫上下文說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並能用這兩個詞語造句。

3.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4. 能憑藉課文語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後隱患的道理。

 教學重點:

理解語言文字,熟悉課文內容,理解文中的寓意。

 教學難點:

讓學生憑藉課文內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後隱患的道理。

第一課時

  一、由圖及文,導入新課:

1、 分別出示螳螂和蟬的圖片。生觀察:圖上畫的是什麼動物?

2、 板書並認讀生字“螳螂” “蟬”

3、 指出他們屬於左形右聲字,便於識記。

4、 這是一篇寓言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怎樣的道理呢?

 二、明確目標、課前預習:

出示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邊讀邊想,理解詞語意思。

3.遇到比較難讀的句子,難懂的句子,多讀幾遍。

  三、質疑探究、交流展示:

1、 指名逐段讀課文,注意糾正字音。

2、交流:你通過讀,理解了哪些詞語的意思?還有哪些詞語的意思不明白?

3、指名說一說故事的主要內容。

4、再讀課文,看看你能否發現課文中還有那些角色之間存在着類似“螳螂捕蟬”的關係?

5、集體交流。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

蟬(捕)螳螂(啄食)黃雀(打)少年

楚國(攻打)吳國(乘虛而入)其他諸侯

 四、歸納整理、拓展提高:

1、這些角色,它們是在什麼情況下捕捉或者攻打自己的目標的呢?默讀課文,看看你有什麼新的發現?

2、學生默讀課文,勾畫相關句子。

3、集體交流相關句子。

 五、指導書寫:

1、出示 “侯”、“候”

2、學生觀察,說說自己發現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啓示?(通過觀察學生自然會明白多一豎少一豎就是兩個不同的字)

3、同樣觀察一下其它生字,想想書寫時要注意什麼,然後描紅臨寫。

 第二課時

  一、直接揭題,複習迎新: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螳螂捕蟬》,這是篇寓言故事,還記得寓言這種體裁有什麼特點嗎?(藉助故事說明道理)

2、我們曾經學過哪些寓言,從中得以什麼啓示呢?

3、那麼,《螳螂捕蟬》又會告訴我們什麼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文本。

二、明確目標、課前預習:

1.春秋戰國時期,烽煙四起,羣雄爭霸,吳王也想攻打趙國,卻遭到衆大臣的反對,大臣們反對的理由是什麼呢?

2.如果你是吳王身邊的一位謀臣,你會如何勸說呢?

3.面對你們言詞灼灼的勸說,吳王是什麼態度呢?指導讀吳王的話,要求讀出王者的霸氣。

 三、質疑探究、交流展示:

1.戰爭一觸即發,吳國危在旦夕,誰能救我江山?自由讀文章2到11節,邊讀邊捕捉少年救國的信息要點。

2.一個乳臭未乾的孩子是如何改變那個固執己見的霸王?(利用螳螂捕螳的故事)

3.這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其中奧妙何在?讓我們一起來看圖。

出示掛圖:

A、 指導觀察,圖上都畫了些什麼動物,它們都在忙着些什麼?

B、 引導說話,你能用簡明生動的語言將它編成一個通俗有趣的故事嗎?

C、 啓發想象,假如你是圖中的某一種動物,此時此刻心裏會想些什麼呢?

D、 隨堂練寫,將你所見、所說、所想來寫下來,就是一篇有趣的小故事了。試試看,你一定能寫好。

E、課堂交流,師生評點。

4.迴歸文本,比較分析:

A、找出文章中描寫這幅圖景的語言。

B、指導朗讀,哪些詞語寫出了小動物的得意忘形?(高高在上、悠閒、自由自在)哪些詞語寫出了動物們只顧眼前目標的緊張心態?(拱着、舉起、要去)你打算如何處理這兩種不同的語氣?

C、生試讀,交流,再讀,直到滿意爲止。

D、比一比,與我們編寫的故事相比,文章的描述爲什麼這麼簡單呢?(突出寓言重在說理的特點)

 四、歸納整理、拓展提高:

1.這個小小的故事爲什麼能打動高高在上的國王?(旨在突出與攻打趙國的異曲同工之處,即只顧眼前利益而忘記身後隱患,從而點明文章中心)

2.小小的少年又是如何讓躊躇滿志的大王耐下心來聽完這個寓意深刻的故事?(假裝打鳥,故意引起國王的好奇,變被動爲主動)

3.從中可以看出這是個什麼樣的少年?(機智勇敢、顧全大局等)從中可以學習他的什麼?

4.明理:都說“忠言逆耳利於行”,原來忠言未必逆耳,關鍵得掌握說話的時機,說話的技巧。

 五、反饋檢測、課後訓練:

1.吳王聽了少年的故事,作出了什麼反應?(恍然大悟狀)

2.他明白了什麼,會怎麼想,怎麼做呢?(引導想象,指導說話)

3.你聽了少年的故事,又知道了些什麼?(相機板書:不能只顧眼前,忘記隱患。再次強化中心)

4.成長是一段寶貴的經歷,或許你曾經看到,或許你曾經遇到過類似螳螂捕蟬這樣的尷尬,說出來,與大家共享。

5.這些故事都告訴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生活中眼前的利益?(再次昇華中心,指導生活)

6.所以古人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讓我們牢記這八個字,藉以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