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10《螳螂捕蟬》評課稿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10《螳螂捕蟬》評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2W 次

  《螳螂捕蟬》評課稿1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10《螳螂捕蟬》評課稿

李燕(先擁抱了一下錢芳了梅華):

我拋磚引玉,第一個說說。

《螳螂捕蟬》這篇課文,我對它懷有深深的感情。記得06年的時候,去聽江蘇省的青年教師閱讀教學會課,其中,我的學長楊冬作過此課。我還寫過個小文章表達了看法。後來,我在邱老師聽課活動中也上過這一課,怎麼上忘記了,但是評課時我跟邱老師發生了激烈的爭論,落腳點在文本解讀上:

邱老師認爲重點應該體會人物形象,理解少年的熱愛祖國,所謂機智勇敢都是愛國之情影響下的一種表達。當時我極其不認可她的說法,我認爲:首先,《螳螂捕蟬》這篇文章,重點不在於理解少年的形象,而在於文章蘊涵着的那種機敏和智慧。少年的“毫不介意”“三個早晨”並不是爲了表現他對國事的操勞,而是他虛張聲勢,引起吳王注意的一種方法,只能說明他非常的智慧。教學本文,應該是引導學生理解,少年和羣臣的觀點完全是一樣的,吳王爲什麼對羣臣大發雷霆,單對少年的意見言聽計從呢?在這種思考之中讓孩子明白語言的藝術、交流的智慧。而少年是誰,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完全不應該是本文討論的重點。其次,就算一定要討論,那麼“機智勇敢”就完全已經足夠了。熱愛祖國,不應該是一個大標籤。

時隔這麼幾年,當我再來看錢芳老師的課的時候,我依然沒有改變我的看法。

說說這堂課吧。

一、錢老師教學目標非常明確:讓學生講好一個故事、領悟一個道理、感受一種藝術,認識一位人物。

爲了講好這個故事,她從道理入手,由分到總,零存整取;抓動作、想心情、練語氣,讀出故事的波折感。爲了領悟這個道理,她設計了填空,引導學生找到故事和現實的可比性;設計了板書,將事理清晰呈現;設計了“八字成語”的杜撰:吳國攻楚,諸侯在後。爲了感受這種藝術,她引導學生去發現少年勸和大臣勸的不同,從三個感嘆號去體會勸諫之巧。爲了認識這位人物,她將學生的目光又一次引至文章中,學生從字裏行間找到了散落其間的謀略和智慧。

目標明確,策略得當,這大概是有效課堂最重要的內核。

二、印象深刻的不只是此。

積累八字成語、回憶描寫百姓苦難的詞語、引入劉向《說苑》原文,甚至還“熱點聚焦”了一下,提及了美國的軍事戰略——思接千載,課堂的容量極大,課堂也因此有了可貴的縱深感和獨特性。

三、我的改進意見。

講好一個故事。明白一個道理。這兩步錢老師做得非常漂亮。接下來的部分有點繞,竊以爲這纔是全文的精華部分,一定要乾淨、明確,問題環環相扣、思維步步深入。接着“吳王明白了嗎?”這個問題之後,我想可以這樣提問:

1、他眼前的利益是什麼?身後的禍患是什麼呢?2、吳、楚、諸侯國之間的關係是否能用板書表示?3、概括成一個“成語”。4、“雖然打贏楚國希望很大,但是一旦諸侯乘虛而入……”這句話在課文中似曾相識,誰說的?5、大臣們勸後,吳王反應如何?6、明明道理是一樣的,大臣們去勸,吳王完全不聽,差點還動了刀子;少年去勸,吳王卻受之如飴。爲什麼?(這個問題會一石激起千層浪,一定要同學們細細地討論,除了故事裏的勸諫之意外,在交流時引導學生關注少年爲此埋的伏筆、那些行動和語言裏埋下鉤子,邊聊邊圈圈畫畫)7、小結:這就是說話的藝術,這就是勸諫的學問,多麼巧妙。8、分角色連說帶演地讀好整個故事,注意消化剛纔圈畫的內容。

這樣我覺得可能更清晰一些。

“課本劇”VS“第二天吳王上朝以後的演說”,我更傾向後者。首先,對於小朋友來說,吳王上朝一段的模仿是課文中沒有的,他們會更加新奇;其次,吳王上朝必須對故事的人稱、表達做一個改變,難度更大;第三,吳王上朝後的演說,也是潛移默化地知錯能改的教育。當然,前提是,課堂中對課文的分角色朗讀、故事講述等環節要更加充分。

四、亂寫至此,不爲其他,只是熱愛。謝謝錢芳,謝謝梅華。

  《螳螂捕蟬》評課稿2

薛XX老師是江蘇省特級教師。他在上《螳螂捕蟬》第二課時,大氣而不失精細,輕鬆而富有智慧,令人耳目一新,又頗多啓迪。

一、“重組”課文,構建板塊

語文教學,要以學生實踐爲主,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筆者以爲,落實這一點的關鍵是對教材的重組。教材上的每一篇課文,都應該根據學生情況,或大膽取捨,或切換段落,或從課外補充……在課文基礎上設計簡明流暢的教學流程,使學生能主動、充分、自由而有創意地學習。而不是一概從頭到尾,每篇課文都細細給學生“梳理一回”。

《螳螂捕蟬》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吳王決定攻打楚國並下令不準別人來勸阻,這時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勸說吳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薛法根老師教《螳螂捕蟬》並沒有“循規蹈矩”逐段教學,而是從學生閱讀心理出發,根據教材本身特點,大膽地重組教學內容,一節課就那麼幾個教學環節,十分簡潔,卻又“針針見血”,把教學重難點—一落實解決:(1)默寫四組詞語(分別是:①蟬

悠閒自由自在;②螳螂拱着身子舉起前爪;③黃雀伸長脖子正要啄食;④侍奉吳王的少年

拿着彈弓瞄準),然後聽老師講“螳螂捕蟬”的故事並進行復述,最好能用上默寫的幾組詞語;③)完整地讀課文,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學生質疑後討論一個問題:那個少年爲什麼不在大庭廣衆之下對吳王講這個故事?由此感悟到少年是智勸;(3)課文表演,先練讀對話,再每個人就當時情境寫臺詞,兩位學生上臺做“吳王”和“少年”,其他人做導演。整個課堂教學環節安排新穎獨特,雖然改變了課文的“序”,但以發展語言理解和運用能力爲主線,科學合理地安排了聽、說、讀、寫、思等語文實踐活動,特別是匠心獨具地把朗讀、感悟、想像、複述等整合成幾個生動活潑的綜合的板塊,使學生在層次分明的實踐中得到了全面的訓練和整體的發展,真正地達到了以簡馭繁、以一當十、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訓練思維,培育智慧

薛法根老師一向重視思維訓練,他認爲現在的語文教學有一個問題就是“讓學生記憶知識,而忽視了讓學生運用知識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忽視了學生質疑問題的探究精神的培養,問號的消失標誌着智慧火花的熄滅”。的確,不但是語文教學,現在的中小學教學普遍存在重知識傳授輕智慧培育的問題。有知識不等於有智慧。一個人可能學富五車,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因爲他完全可能千萬次地重複人家的思想,自己卻不善思考,不去探究,更不會發明創造。在今天的背景下談發展學生思維的問題,首先要考慮讓誰提問,這牽涉到誰是教學的主體,第二考慮的是問題的多少和價值。問題過多,對時間固定的課來說,就意味着學生疲於應付,就意味着學生仍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如果一堂課就只有那麼幾個問題,而且都有思考價值,我們認爲,即使由教師提出,也完全可以使學生活躍起來。

薛老師在上《螳螂捕蟬》時,不是簡單地讀、讀、讀,不是機械地記課文語言,而是非常注意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裏。整節課,薛老師只提了一個半問題。一個問題是在學生創造性地複述“螳螂捕蟬”的故事,接着又熟讀課文後,薛老師問:故事的結尾說吳王恍然大悟,這“恍然大悟”怎麼理解?顯然,這個問題需回顧全文、整體把握方能解決。請看學生的交流情況:

生:吳王從這個故事一下子想到了自己要攻打楚國的事。他明白了自己就像那蟬和螳螂、黃雀一樣,只顧眼前的利益,而沒想到攻打楚國所隱伏的禍患。

師:(鼓勵地)這裏用逗號,請講下去。

生:如果其他諸國乘虛而入,後果將不堪設想。

師:(接話)國破家亡啊!

生:吳王明白了大臣們的勸說是有道理的,心裏一定很後悔,就自己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我覺得吳王還是一個明君。

師:明白事理、改正錯誤的大王還是個好大王嘛!(衆笑)

接下去就是那半個問題,爲什麼說是半個問題呢?因爲是薛老師先讓學生自己質疑,學生提出的兩個問題也不算容易,但都指向吳王,薛老師在此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提出了一個更有價值的問題,引學生走進那位少年的世界,這樣的讓學生“跳一跳摘桃子”顯然在挑戰學生的智慧。請看實錄:

師:學到這兒,你還有什麼問題?

生:少年所講的事在生活中發生的可能性很小,吳王怎麼就相信了呢?

生:吳王沒有聽大臣們的勸告,爲什麼會聽那個少年的話?

師:這兩個問題提得都很有道理。但是隻要認真讀讀課文的第三小節和最後兩段話,你就會明白的。老師現在想到一個問題:那個少年爲什麼不在大庭廣衆之下對吳王講這個故事呢?

生:吳王已經下了死命令,誰再勸說就殺誰。少年在大庭廣衆之下講這個故事,用意就是勸說吳王,吳王一定不會聽的。

生:那樣做會使吳王覺得很沒面子,一生氣反而會把少年殺掉的。

生:如果在大臣們面前講這個故事,吳王一定不會相信這個故事是真的,以爲是少年編出來的,就不會想到故事中的道理。

生:那少年在花園裏一連站了三天,爲的就是等吳王。少年裝出打鳥的樣子,是讓吳王相信(螳螂鋪蟬)這件事是真的不起疑心。這樣,少年就可以通過講這個故事,讓吳王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

師:少年表面上是講故事,實際上是一

生:暗勸吳王不要攻打楚國。

生:暗示攻打楚國隱伏的禍患。

師:所以,少年的勸與大臣的勸有一點不同。如果說大臣們的動是“直勸”、“力勸”的話,少年的勸稱得上是——

生:(紛紛搶答)智勸、巧勸。

師:一個好主意要想成功,還得選擇一個適當的環境、恰當的時機,這就是計謀。我們可以看出這少年有勇有謀,充滿智慧。

只有讀書,沒有問題,這是目前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當中暴露出的一大問題。矯枉難免過正,凡事過了頭就會走向反面。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對此早有告誡:“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讓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裏——這纔是應當在學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三、發展語言,注重創造

在閱讀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學習語言,讀熟是前提,離開這個,勿談語言的發展。所以薛老師是很重視學生把課文讀熟、讀好的。讀熟還只是學習語言的第一層次,準確來講還不到位。薛老師在以下兩個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一是依據課本的語言發展學生的語言。“課文無非是個例子”,當然也是學習語言的例子。完全跳開書本去學習語言,往往是低效的,“螳螂捕蟬”是一個經典故事,很有文化含量,因此讓學生在自然而然間能複述這個故事,藉此發展學生語言,也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只不過薛老師做得了無痕跡,鋪設的臺階很適合學生走上去,而且還能別出新意,有所創造。他先通過默寫四組詞語,“暗暗”幫助學生記“螳螂捕蟬”這個故事的梗概,然後聯繫這四組詞語,教師邊示範講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故事,要求學生邊聽邊記。學生再根據四組詞語和掛圖複述故事,最後纔是指名複述故事。實踐證明,幾位學生的複述不但準確、流暢,而且有創新,如把“蟬高高在上,悠閒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說成了“蟬趴在高高的枝幹上,悠閒地唱着歌,自由自在地吮吸着甘露”,顯得更爲生動。

二是讓學生創造性地彌補課文空白。好的文章像書法,有時密不透風,有時又疏可走馬,“疏可走馬”處自然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語境動動筆。比如課文寫這位少年爲了勸說吳王,拿着彈弓一連在王宮花園裏轉了三個早晨才覓得機會,碰到吳王。花園裏此時是怎樣一番景象呢?薛老師就讓學生以寫臺詞的形式補一補,在學生表演時做旁白用,結果學生寫有目的,十分成功。這裏不妨抄錄一位學生的練筆:清晨,朝霞映紅了吳王花園。鬱鬱蔥蔥的樹木、五顏六色的鮮花都被鍍上了一層金黃色。幾隻黃雀躲在樹叢裏歡快地鳴叫着。這時,一位手拿彈弓的少年,正在花園的小路上徘徊。他不時地朝吳王的寢宮東張西望,似乎在等什麼人,卻又裝出一副專心打鳥的樣子。露水沾溼了他的衣裳,他也渾然不知。這時……(學生開始上場表演。)

四、用語活潑,充滿歡樂

教師的課堂用語非常重要,它跟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習的效果等都緊密聯繫。在共性之外,特級教師在課堂用語上又有個性,薛老師的教學用語輕鬆幽默,他的語文課充滿笑聲,所以有人曾以“教得輕鬆,學得紮實”來形容他的教學藝術。

我們不妨來欣賞一下他的某些課堂用語:

在學生默寫完四組詞語後,薛老師說:“同學們聽寫得很認真,老師獎勵大家一組詞。”此時,學生都開心地笑了。其實第五組詞語:“不堪設想、隱伏着禍患、恍然大悟”本來也要默寫,只是薛老師這麼一強調,學生緊張的情緒馬上得以緩解。本該默寫,現在成了“獎勵”,獎勵是虛的,實是體現薛老師的育人之道:“聽寫得認真”,纔有獎勵,才能多默寫一些。

在學生複述“螳螂捕蟬”的故事時,薛老師表揚那位用上了“唱歌、吮吸甘露”的學生,說:“看來,你很有文學細胞。”多麼形象有活力的評價!多麼有激勵作用的評價!當第二位學生髮生口誤“黃雀伸長脖子……卻不知道有個侍奉吳王的少年正站在它身後……”時,薛老師沒有否定和生硬批評,而是以“能站在黃雀背後的是超人”這樣兒童化的語言巧妙地啓迪學生。

在學生成功表演後,薛老師又真誠地說:“看了你們的表演,我想中國電影拿奧斯卡金獎的日子真的不遠了!”既是在肯定學生正確理解了課文,準確地把握了人物形象,又飽含真情,寄予厚望,頗爲“煽情”,輕鬆的話語,實在又很深刻!

精彩的有智慧的語文課,不在於教師講授無數個知識點,而在於學生提出更多的爲什麼;不在於教師運用什麼方法,而在於學生是否在學習過程中有大量的參與和自由表達的機會;不在於設計的課堂有無其基礎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於學生是否對所學的東西感興趣,通過學習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於學生從課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於他們質疑和評判了多少,在於他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