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學弈》教學設計

六年級語文下冊《學弈》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8W 次

一、學科:語文

六年級語文下冊《學弈》教學設計

二、課例名稱:《學弈》

三、執教教師:陸 靜

四、課型:閱讀課

五、年級:六年

六、教材版本:語文出版社A版

七、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學生通過教師引導、自主學習,能根據課後註釋疏通全文,瞭解故事內容並用自己的話講講。

2、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做到正確、節奏停頓得當、抑揚頓挫,從反覆誦讀中初步感情文言文中特殊的語言現象

3、學生能從課文中體會到做事必須專心致志才能學到本領的道理。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文言文,教材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讓學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語言特點,瞭解祖國燦爛悠久的文化和古人的思想觀點,進一步培養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學情分析:

這班學生在低年級時接觸過《論語》,所以,相比這下對文言文的語言特點稍有了解,讀下來應該可以相對輕鬆。只是,理解問題的時候個別孩子停留在表面化,缺乏深入思考的能力。所以理解思想感情的時候可能稍顯吃力。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用具:課件、古箏曲

設計思想

古詩詞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我國文學藝術中的瑰寶。應讓學生在語言的感悟和情感的薰陶中提高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引領學生走進這民族獨特的文化,從而熱愛古詩詞。爲體現新課程標準以“以讀爲本”的理念,本節課讓讀始終貫穿着整個教學過程。並結合六年級學生特點,重在感悟與思考受到情感薰陶,思想啓迪。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學過的《論語》嗎?誰能給大家背一背。

2、《論語》是“古文”,我們也叫它“文言文”。今天要學習的課文也是用文言寫出的,題目叫做《學弈》。(板書課題)這篇課文,僅有4句話,七十個字,卻蘊含着深刻的道理。

二、自讀自悟,探究理解。

1、釋題:《學弈》中的“弈”什麼意思?“學弈”呢?

2、問:很想知道這短短的4句話,七十個字寫了件什麼事?請大家打開書,自已獎課文讀通讀順。

3、師:爲了大學讀得更好,請大家看這裏,出示課件。

“給你支招兒……”

自學提示:

1、先默讀課文,請你結合課後註釋和插圖,弄懂每句話的意思。

2、然後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

3、在理解的基礎上試着讀一讀。

三、彙報解疑,深入探究:

1、課件出示:本文寫了()向()學()的事。

2、問:爲什麼要拜弈秋爲師呢?從書中哪句話可知?

3、學生彙報:“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課件點擊短句: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a、指名讀、說句意:

b、哪個字最能體現他棋藝高超?(善)

c、怎樣讀?評一評。(應該讀出敬仰、歎服的語氣。)

d、指名讀畫節奏線的句子: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4、課件出示:本文寫了()教()學,結果()的事。

同學們想一想,針對故事的結果,你想問什麼?

學生質疑:“爲什麼一起學習,結果卻不一樣?”

5、你提的這個問題真好,書中用的是哪句話呀?( “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他們一起學習,爲什麼成績卻不同呢?是智力不一樣嗎?(不是的),那是什麼原因呢?你能從文中找到句子來回答嗎?

課件點擊長句: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爲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爲/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a、指名讀、說句意:理解“使、誨、惟、思、繳”的意思。

b、課件圖片:指導釋句並看圖,兩個人是什麼樣子的?注意看他們的神態。

C、創設情境:

師:請你注意,此時弈秋正在講授棋藝,突然外面下起了大雨,你怎樣做?生答(惟弈秋之爲聽)

突然肚子餓了,你怎樣做?……

這時有人叫你去玩,你怎樣做?……

…… …… ……你怎樣做?……

可見不管發生什麼情況,他都是(惟弈秋之爲聽)

用一個成語形容“惟弈秋之爲聽?”(專心致志)

還能用什麼詞 來形容?

a、板書“專心致志”(聚精會神、全神貫注)

b、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哪應停頓?

c、指導名讀畫節奏線的句子:“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爲聽;”

問:那另一人呢?

課件點擊長句:“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爲/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a、指名讀、說句意:理解“鴻鵠、思、援弓、繳”的意思。

b、問:若去掉“雖、一心”這兩個詞,效果如何?

c、課件出示:“一人聽之,以爲/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d、比較句子:反映出聽課時心不在焉。

e、問:他一心想幹什麼?不想幹什麼?用一個成語形容?還可用什麼詞?

f、板書:心不在焉三心二意

g、小結:用上“雖、一心、簡練的三個字,卻反映出心不在焉的表現。

h、哪應怎樣讀:哪應停頓?強調哪詞?指導朗讀。

6、問:雖然拜同一個人爲師學奕,可兩人學習的結果一樣嗎?這也是剛纔同學提的問題。是文中的哪句話?能否用一組關聯詞說說學習的不同結果?(只要……就;因爲……所以……)

7、(1)問:是因爲智力原因造成的不同結果嗎?

(2)出示“爲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自讀,他讀。兩句話連起來屬於設問句,男女生讀一讀,體會語氣。

(3)理解“弗若”的意思?

(4)不是因爲刀子的智力不如那個人,而是什麼呢?由此你又想到什麼呢?出示(課年:“爲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而是”)

三、總結拓展:

1、出示:學弈,應該(),不該()。

學(),應該(),不該()。

2、小結:同學們理解得真好。這段前面還有一段話:“無或乎王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奔之爲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看看你讀懂了沒有?老師把最後一句話做了點改動。來,一起讀,專心致志,則得也!(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