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高二下冊《李清照詞兩首》教學實錄

高二下冊《李清照詞兩首》教學實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3W 次

  【高二下冊《李清照詞兩首》教學實錄】

師:各位同學大家好,非常高興今天能與大家在一起共同學習,相互交流。希望這節課能夠在暢所欲言的交流中,提高我們的詩詞鑑賞能力。首先,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歌曲。(播放音樂《聲聲慢-風中採蓮》,背景是一幅李清照吟詩的竹簡畫,學生一邊聽着歌曲,一邊進入《聲聲慢》文本。)

高二下冊《李清照詞兩首》教學實錄

師:(多媒體展示李清照圖片,一個在黃花中寂寞回首尋覓的身影)在這哀婉低緩的音樂聲中,我們穿越亙古的畫面,凝眸處——黃花零落,秋風蕭瑟,一個被萬般愁緒困繞的孤獨而寂寥的身影,讓我們如此的熟悉——一曲歌,兩杯酒,三行詩,千滴淚,萬種愁情。她便是千古才女李易安,萬古愁心李清照!今天,我們一同來學習《李清照詞兩首》,共同感受詞人的萬古愁情。

師:我們來了解一下本課的學習目標。(屏幕展示本課學習目標1、瞭解個人生活遭遇和作品創作的密切關係;2、學習從日常生活中提煉生動的意象來表現心境的寫作方法;3、體會詞人前後期作品中的別樣愁情。)

師:誦讀是學習詩歌的不二法門,我們就由誦讀入手,迎難而上先來解讀《聲聲慢》。我們採用輪讀的方法,由一位同學先讀,遇錯即停,再由後面一位同學糾正讀錯的地方,並接着讀下去,直到讀完全詩爲止,好嗎?

生:好——

生甲: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qì)

生乙:“戚”應該讀(qī)。(接着往下讀)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

生丙:“積”應該讀(jī)。(接着往下讀)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師:同學們合作的很好!一讀詩歌就是要讀準字音和節奏。(屏幕展示:一讀詩詞,讀準字音和節奏。)可是光讀準了字音和節奏是不是就達到了誦讀的目的了呢?那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再讀。(屏幕展示:二讀詩詞,讀懂內容。自學指導:邊默讀詩詞,邊運用課下注釋理解重點詞,3分鐘後看誰能正確理解詩詞內容。)遇到不懂的字句可以標記出來,與同桌交流,也可以舉手問老師。

(3分鐘後)

師:同學們對詩歌的字句意思完全理解了嗎?有沒有難以理解的字詞?

生甲:“怎敵他晚來風急”的“敵”字如何解釋?

師:哪位同學能幫這位同學解釋這個“敵”字呢?

生乙:“敵”可以解釋爲“抵擋”或“抵禦”,就是說,抵擋不住秋天天氣的蕭殺,陰冷。老師,我也有個字“如今有誰堪摘”的“堪”字是什麼意思?

生丙:“堪”的意思可以解釋爲“忍”,就是不忍心摘下那黃花。

師:這位同學認爲“堪”的意思是“忍”,有沒有同學有不同意見?

生丁:我覺得聯繫上句,不應該是“忍心”的意思,而應該是“能夠”的意思。

部分同學:對,應該是這樣的!

師:正確。看來大家對詩的字面意思都把握得很準確了,但是對詩歌而言,僅僅讀懂字面意思還不夠,我們還需要通過字面意思深入到詩人的內心世界,體悟詩人的情感,並再次通過朗讀,讀出詩人的情感。(屏幕展示:三讀詩詞,體會情感、品味語言,感受意境,鑑賞手法。)

師:通過前“兩讀”,我們已經初步感受到了這首詞的情感基調。哪位同學能夠試一下,爲大家示範朗讀一下這首《聲聲慢》,嘗試讀出作者的情感。

(同學們一致推薦一女生朗讀,學生讀完後,老師與學生同時報以熱烈的掌聲。)

師:剛纔的女同學讀的好不好?好在哪裏?

生甲:好,她讀出了全詞的哀婉的基調,語速合適,使人感到很感動。

師:不錯,這位女同學朗讀得非常好,可謂聲情並茂。使老師都不敢再獻醜了。(學生竊笑)可見朗讀的確是學習詩歌的第一方法,下面,老師獻醜挑戰一下,同學們在聽讀的過程中,思考下面這個問題(屏幕展示:你能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作者的千般愁緒?作者又是運用什麼方式來抒發自己的愁緒的?)

(學生以小組爲單位討論,每組8人,確定奇數排左邊第一位同學爲中心發言人。)

第一小組,生甲:文章的最後一句“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是詞眼,直接用“愁”字抒發了作者此時心境,千般愁緒難以化解。屬於直抒胸臆。

師:對,這句話直接表達了作者情感,並有關鍵字眼“愁”,那麼,詞句中還有沒有其它直接抒情的句子呢?本小組,有沒有同學加以補充?

第一小組,生乙:還有文章第一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好像也是直接抒情,比如形容詞“悽悽慘慘”就給人一種很不好的感覺。

師:那麼,你可以把這第一句爲大家朗讀一下嗎?讀出那種很不好的感覺。嘗試一下,來……

(生乙朗讀)

師:你感覺這句話給你帶來不好的感覺的,除了形容詞之外,還有什麼詞,可是運用了什麼特殊的手法沒有?

生乙:還有動詞“尋尋覓覓”,好像是詩歌中的疊詞,詩人“尋尋覓覓尋不到活着的證據”,營造了一種淒涼,哀怨的氛圍。

師:很好,這位同學連鄭智化的《水手》的歌詞也運用上了,很形象地說出了作者李清照此時的處境。這是文章中直接抒情的句子。(屏幕展示:直接抒情——①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②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師:那在中國詩歌裏抒情大多其實是很含蓄的,中國古典詩歌裏最大的抒情方式不是直接抒情,而是——

衆學生答:借景抒情……融情於景……情景交融

師:沒錯,中國古典詩詞裏常說的一個名詞就是意象,借景物來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情感,那麼本詞中的哪些意象能體現作者的愁思?

第二小組,生甲:詞中的意象有很多,我們組找到這樣一些有代表性的意象:雁、黃花、梧桐、雨。其中,我們覺得“梧桐細雨”這個意象最有表現力。李煜寫過一首詞,有這樣一句:“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梧桐細雨,給人的就是寂寞啊,孤獨啊等感覺。

第三小組,生甲:除了第二小組同學說的,我們組還有補充,比如“秋風”,還有“酒”這兩個意象,在中國古代詩詞裏常常出現,李白說“舉杯澆愁愁更愁”,在本詞中“酒”這個意象,也代表了一種愁,還有劉禹錫寫過的《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秋風,更加說明此時天已轉涼,給人一種蕭瑟的氣氛,爲作者的傷感作了一定的補充。

師:第三小組補充得很好,但老師有個問題了,爲什麼要說“淡”酒呢?“淡”字說明什麼?

部分學生:說明李清照沒錢,淡酒度數低,便宜……(學生鬨笑)

師:酒淡,難道說真的是酒淡嗎?或者說,是因爲……

生乙站起:是因爲作者李清照此時心中愁苦,再濃烈的酒,也沒有辦法消解她心中的愁苦,所以覺得酒沒有滋味而顯得淡。

師:非常好!的確,正是因爲作者心中愁正濃,所以相比之下,酒顯得太淡,用了對比的手法。好,第四組同學繼續……

第四組,生甲:該說的,他們都已經說完了,我們組和他們找到的意象差不多,但是還有一個不知道是不是。就是詞中有個情形“守着窗兒”,李清照在傍晚倚窗而望,這個“窗”該算意象吧?

師:說說你的看法……

生甲:我記得有一句詩“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說的是對家對妻子的思念,什麼時候能夠和自己的妻子倚窗共享家庭之樂,而此時,李清照無家可回,無樂可享,所以更加突出了她的悲苦可憐。

師:大家說的都太好了,不僅能從一般的意象切入,而且更有同學善用以前學過的詩詞來對比遷移,說明大家的詩詞積累已經非常有基礎了,詞中的確出現了一些大家所總結的意象間接地抒發的作者李清照的悲愁。(屏幕展示:間接抒情—借景抒情:酒、秋風、過雁、黃花、梧桐、雨)還有剛纔那位女生找到的“窗”的意象。

師:通過大家的品讀鑑賞,我們明已經明白了詩人的情感:愁苦、淒涼、哀傷。李清照通過高超的藝術手法,向我們傳遞了自己無以言說的愁緒,那麼作者緣何而愁,又愁在何處呢?

師:我看見大家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註釋,很好,那麼,請這位女同學來讀一下注釋1和註釋7。

(一生朗讀)

師:在註釋中,引入了詞人的身世背景和個人遭遇,這在詩歌鑑賞中,叫作“知人論世”,想知道詩人當時的情感緣由,可以聯繫當時的社會背景和詩人的個人經歷來感知。(屏幕展示:知人論世—愁自何來:前期 李清照出身名門世家,善於音律,能詩作詞。18歲嫁給太學士趙明誠爲妻。兩人情趣相投,你吟詩來我作對。夫妻感情篤厚,家庭美滿幸福。

後期 1125年金入侵宋朝,兩年後北宋滅亡。李清照一家被迫南遷避難,1129年,其夫趙明誠在去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在輾轉遷徙中珍藏多年的金石書畫丟失,之後又遭遇了再婚離婚等不幸。中晚年的李嚐盡了顛沛流離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國之恨。)

師:可見,李清照此時之愁,包含了多個方面,有顛沛流離之苦,有亡夫之痛,也有亡國之恨。最後,我們合上課本,一起來吟誦這首愁腸百結的詞作。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詩歌“三讀三抓法”。(屏幕展示:一讀讀準字音和節奏;二讀讀懂內容;三讀詩詞,感受意境、體會情感。一抓詞中直接抒情的句子來品讀;二抓詞中選擇的意象來品讀;三抓詞人的生活遭遇來品讀。)

最後留給大家一道作業:運用這節課所學的詩歌鑑賞方法自讀下一首李清照的詞《醉花陰》,思考:兩首詞中“愁”的程度與含義是否相同?請結合詞句具體分析。

謝謝各位老師各位同學,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裏,下課!

《聲聲慢》國家示範重點高中公開課一等獎教案

一、導入

人世間有萬般情感:快樂、欣喜、悲傷、憂愁……

情感需要表達。音樂家,用聲音來傳遞心中的情感,於是有了貝多芬和他的《命運交響曲》;畫家用色彩來描繪心中的情感,於是有了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而詩人呢?用詩。詞人呢?用詞。於是就有了李清照和她的傳世名篇《聲聲慢》。今天,就讓我們通過婉約詞名作《聲聲慢》,走進李清照和她的情感世界.

看看李清照在這首詞中表達了什麼情感?她又是如何表達這樣的情感的?

二、朗誦感知。

自由朗誦,體會情感。

學生朗誦,正音;緩慢;低沉.(“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大家的.朗誦水平真是一日千里啊。)

提問:詞人在這首詞中,寫了一種什麼情感?

齊讀:就讓我們低沉的語調,緩慢的語速來傳達女詞人清照這種濃濃的哀愁吧。

三、具體分析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投影)自庾信以來,詩人寫愁,多半極言其多。這裏卻化多爲少,只說自己思緒紛茫複雜,僅用一個“愁”字如何包括得盡,而詞中句句皆現愁。——唐圭璋《唐宋詞簡釋》

“詞中句句皆現愁”,(分組討論),你覺得哪句最能體現“愁”字?爲什麼?

要求:確定一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不斷產生。

1、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尋覓什麼?往昔快樂生活,並不是生來如此孤獨愁苦,她也有過快樂生活。

《如夢令》:春遊、飲酒。

結果如何?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爲何要尋覓?人在什麼情況下會追憶往昔生活?說說生活體驗。

可以調換?不可以,感情逐層深入:動作——身體——心理

可以單字?疊字使情感更濃厚。

舉例體會。“庭院深深深幾許?”

《木蘭詩》“唧唧復唧唧”

《聽聽那冷雨》“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

(投影)傅庚生《中國文學欣賞舉隅》

朗讀隨機。

2、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

爲何喝酒? 借酒澆愁。“舉杯消愁愁更愁。”

不足爲奇,與其它的不一樣的地方,“淡酒”說明什麼?愁濃。

詞人濃烈的愁緒,本以爲可以解酒來消除,但酒淡壓不住愁濃啊,更何況在這樣一個風急得傍晚。

聯繫自己排解愁緒的方法談談體會:談琴、散步。

3、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雁:急風、淡酒、濃愁的情境中,一羣大雁給詞人給人孤寂冷清之感。

“舊相識”:曾經寄來丈夫趙明誠的信。《一剪梅》,而現在大雁雖在,而人已去。

歲月依然無情遠去,拋下她一個人在孤寂中打發冷清時日。

4、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無人共摘:聯繫往昔生活,明誠插花清照發,小倆口恩愛非常。當日與之共同  賞菊的良人已去

憔悴損的只是菊花麼?更是詞人自己。女人好比一朵花,年輕時鮮麗嬌嫩,嫁作他人婦,愛情滋潤更是嬌嫩異常,而後來世事變化,國破家亡,良人已去,晚年孤寂,千萬愁緒無人傾訴時,再嬌嫩的花也憔悴不堪了。

5、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梧桐:葉大。“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

兼細雨:你的感受?傍晚、細雨打在梧桐樹上。

不是滴在樹上,是滴在詞人的心理啊。

小結:真是“句句皆現愁”啊。

四、體會意境。

(閉上眼睛,想象畫面)

在南宋,這樣一個風雨飄搖的年代,秋風冷雨裏,一位寡居的老人,無依無靠。她尋覓着往日的美好生活,但是遍尋不着,反而更添惆悵難耐。想憑藉兩盞淡酒澆去心中濃濃孤寂之愁,無奈敵不過冷冷秋風秋雨。看過去所見之景:是滿地憔悴之菊,是哀慼的大雁,聽到的是雨打梧桐,一滴一滴,聲聲滴在心裏啊。

這樣畫面,怎一個“冷清”可以形容;這樣的濃愁。又豈是一個“愁”字就能說得清的!

(朗讀體會)

加深了理解後,再次自由朗讀,根據我們剛剛對詞的分析和理解來處理。(要求:提高)

提示:除了語速舒緩外,也許我們還應該在個別字上面,加以重音、語調的處理,情感投入。

表揚。

五、寫作方法指導練習

愁是抽象的情感。而詞人李清照把抽象的愁化作了秋風冷雨,化作了兩盞淡酒,化作了南飛的大雁,化作了滿地的落菊,化作了梧桐和細雨……把抽象的情感化作了具體的意象。

歷史:其實不僅是李清照,古往今來,很多詞人都是如此傳達他們的愁緒的。(投影)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賀鑄《青玉案》

“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李清照《一剪梅》

問題:體會;回答分別是通過那些意象寫愁的?寫出了愁的量、形、重。

小結:抽象的愁通過意象一下子變得具體可感,愁託付給了一江春水、一川菸草、滿城風絮、黃梅雨……

現實:聯繫我們自己。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我們也有萬般情感,何不也用自己的生花妙筆,通過具體的意象去勾勒,去表達呢?也許一不小心,一個大文豪就誕生了。(練筆)

練筆展示。

教師展示。老師也有愁緒,面對時間。共賞析。

六、知人論世。]

凡人皆有愁。那麼李清照有什麼樣的愁呢?使得她化爲這曲《聲聲慢》。

學生回答。

教師補充:出身官宦世家,這樣的出身使得她能夠飽讀詩書,這樣就使得她既“貌美如花,又內秀如竹”。18歲的時候,遇到了生命中最寶貴的另一半——她的丈夫趙明誠,他們情投意合,恩愛非常。但造化弄人,上天把最大的幸福和最大的不幸都統一到了李清照的身上。國家破碎,清兵入侵,李清照經歷了人生的三大磨難:一是丈夫早逝,遭遇感情生活磨難;二是國家破碎,身世飄零,居無定所;三是晚年孤獨,身邊無親無友。

晚年李清照,想把畢生所學傳給一位孫姓女童,“才藻非女子事也”,拒絕了她。一代才女,卻無人能懂。

李清照的一生,經歷了一個女子所能得到的最甜美的幸福,也承受了一個女子所無法承受的苦痛,其中既有個人身世的苦痛也有國家的破滅的悲痛。是李清照在這國家與個人災難性的打擊下依然不屈,依然頑強的展現出自己全部的美。以心抗世,以筆喚天。她憑着極高的藝術天賦,將這漫天愁緒又抽絲剝繭般地進行了細細地紡織,化愁爲美,或許就是這極端的幸福與苦痛造就了曠世才女――李清照。

她是一代才女,是亂世美神。

齊讀。

機動:鄭振鐸在《中國文學史》中評價說:“她是獨創一格的,她是獨立於一羣詞人之中的。她不受別的詞人的什麼影響,別的詞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響。她是太高絕一時了,庸才的作家是絕不能追得上的。無數的詞人詩人,寫着無數的離情閨怨的詩詞;他們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這一切的詩詞,在清照之前,直如糞土似的無可評價。”於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轉化爲悽清的悲劇之美,她和她的詞也就永遠高懸在歷史的星空。

隨着時代的進步,李清照當年許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有了答案,可是當我們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風雨時,總能看見那個立於秋風黃花中的尋尋覓覓的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