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二年級下冊《回聲》課文原文

二年級下冊《回聲》課文原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7W 次

  回聲

二年級下冊《回聲》課文原文

小河上有座石橋。半圓的橋洞和水裏的倒影連起來,好像一個大月亮。

小青蛙跟着媽媽游到橋洞底下,看到周圍美麗的景色,高興得叫起來:“呱呱呱,多好看哪!”這時,不知哪兒有一隻小青蛙也在叫:“呱呱呱,多好看哪!”小青蛙問:“你是誰?你在哪兒?”那隻看不見的小青蛙也在問:“你是誰?你在哪兒?”

小青蛙奇怪極了,他問媽媽:“橋洞裏藏着一隻小青蛙吧?他在學我說話哩。”媽媽笑着說:“孩子,跟我來!”

青蛙媽媽帶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撿起一顆石子,扔進河裏,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紋。波紋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蕩回來。

青蛙媽媽說:“孩子,你的叫聲就像這誰的波紋。水的波紋碰到河岸又蕩回來。你在橋洞裏叫,聲音的波紋碰到橋洞的石壁,也要返回來。這樣,你就聽到自己的聲音啦。”小青蛙高興得一蹦老高,說:“媽媽,我明白了,這就是回聲吧?”媽媽笑着點點頭。

小青蛙又游回橋洞裏,呱呱地叫個不停。橋洞裏立刻響起一片呱呱的回聲。小青蛙歡快地說:“多好玩啊!”

  《回聲》教學設計

  預設目標

1、認識6個漢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歡快、奇怪、親切的語氣。

3、讀懂課文,初步瞭解回聲形成的原因,有探索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歡快、奇怪、親切的語氣。

  教學難點:讀懂課文,初步瞭解回聲形成的原因,有探索科學的興趣。

信息資料:1、生字詞語卡片、圖片或課件。

2、課前引導學生去生活中體驗回聲。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設疑導入,引發興趣

1、 師:“聲”想請同學們幫它找朋友,誰願意?“聲”有一個詞語朋友叫“回聲”(板書)。

2、師:關於“回聲”你想知道些什麼?(學生質疑:回聲是什麼聲音?在哪能聽到回聲呢?……)。就讓我們在課文中尋找答案吧。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要求:①讀準字音,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②在自然段前標上序號。

2、檢查生字讀音,讀生字卡。

3、指名分段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

三、自主識字,短文復現

1、 師:這課的生字朋友不多,你已經認識了哪幾個?怎麼認識的`?小組交流,教師巡視。

(“呱、哩、圈、紋、返”都可以啓發學生自學,讓學生髮揮小組互助學習的優勢,自己認記,如,瓜—呱、裏—哩、卷—圈、文—紋、反—返。認記時要注意“裏”讀第三聲,而“哩”讀輕聲。)

2、 出示詞語,同桌互查,用星號評價對方。

四、圖文結合,學習第一段。

1、出示多媒體畫面。你們覺得這裏的景色怎麼樣?(優美)

2、出示課文第一段:小河上有座石橋。半圓的橋洞和水裏的倒影連起來,好像一個大月亮。

3、圖文結合,讀一讀,說一說:美在哪裏?

4、誰能用讚美的語氣讀?

五、指導書寫,鞏固識字。

1、短文復現,鞏固識字:

一天,聰聰來到魚塘邊,看見青蛙游來游去,就“呱呱呱”地學青蛙叫,還撿起石頭扔過去。水的波紋組成一個個圓圈,由小變大,可還沒碰到岸邊,就消失了,看不到返回來的樣子。

2、出示“紋、影、倒、洞、遊”描紅後觀察。

要寫的字中有三個左右結構的字,看看哪些字左窄右寬,哪些字左寬右窄?(左窄右寬:洞、紋;左寬右窄:影)

3、示範指導。

(1)範寫“紋、洞、影、倒、遊”四個字,讓學生仔細看,一筆一畫都要認認真真寫好。

(2)講解要點:“紋”的紋絲旁是三筆寫成的,第三筆是提;“影”字右邊的三撇,起筆應該在一條垂線上;“倒、遊”各部分應該寫得瘦長,三個部件緊湊一些。

4、學生臨寫。

(1) 古箏響起,讓學生在幽靜的音樂聲中進入潛心寫字狀態,做到“頭正、肩平、臂開、腳穩”。

(2)臨一遍、對照一下,找到不好的地方,再觀察前邊的範字,看準後再臨寫。

(3)教師巡視,發現姿勢、書寫等問題及時糾正。

六、注意事項

佈置學生利用網絡查找有關回聲的資料 ,沒有上網條件的同學向家人請教有關回聲現象

  第二課時

一、引讀第一自然段

二、導入新課,學習二、三段

就在這兒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什麼事呢?

1、學生自由讀2、3自然段,思考以上問題。(小青蛙發現另一隻青蛙學它說話。)

2、快速閱讀第2自然段,思考:那隻看不見的青蛙學它說什麼話?把它們說的話劃下來。

3、分角色朗讀青蛙和回聲的話,體會兩次話的語速、語調都一樣,理解回聲的特點

4、青蛙自己說的兩次話語氣一樣嗎?你怎麼知道的? 應該怎麼讀?誰來讀?((從標點:問號、感嘆號等來體會第一次是高興的語氣,第二次是奇怪的語氣。)

5、這時候,小青蛙心裏會怎麼想?(誰來學我?它在哪裏)

所以課文中用了一個什麼詞?(奇怪極了)

6、於是,它就去問媽媽,誰來讀,讀出奇怪的語氣

7、媽媽是怎麼回答的,我們也跟着媽媽一起去看一看。

三、實驗演示,突破難點

1、思考:青蛙媽媽帶着小青蛙跳到岸上以後做了什麼事?請大家默讀第四段,用 標出表示青蛙媽媽動作的詞語。

2、演示解疑。(或者板畫)

(1)實驗演示:(下面的實驗有條件的可以在課前帶領學生到水塘或者小河前觀察水波的盪漾。)

在投影儀上放一個圓形水盆,裏面放適量淡紅色的水。打出畫面後,先讓學生觀察水面靜止的樣子。然後,教師把一顆小石子輕輕投入水中,再讓學生觀察水面的變化。最後,讓學生口述觀察到的情形。

(2)朗讀課文第四段,並指導學生將文中的詞語和老師實驗時引用物品、所做動作的詞語加以比較,撿—拿,扔—投,河岸—盆壁。

(3)結合詞語比較,複習“撿、扔、碰、圈”等字,並相機進行字義的理解。

3、朗讀感悟第五段

(1)指導朗讀青蛙媽媽的話。

青蛙媽媽是在解答小青蛙的疑問,要讀出耐心、親切的語氣,節奏應該稍慢。

自由練讀—指名讀—範讀或領讀(如果學生讀不好)—練讀—指名讀—齊讀。

(2)小青蛙聽了媽媽的話恍然大悟,它非常高興,要讀出歡快的語氣,節奏要稍快。

自由練讀—指名讀—範讀或領讀(如果學生讀不好)—練讀—指名讀—齊讀。

4、學習第六段

(1)自由讀,思考:小青蛙的心情怎樣?你從哪個詞看出來的?(歡快)

(2)用高興的語氣讀這一段。

(3)通過朗讀與第二段的“高興”進行比較。

四、分角色朗讀,總結全文

1、分“青蛙媽媽、小青蛙、回聲”等朗讀全文。

2、學了這一課,你懂得了什麼?填空:回聲就是_______碰到_______返回來的自然現象。還有哪些地方也能產生回聲?

3、小結:同學們只要多看、多聽、多實踐,就一定會比青蛙聰明。

五、指導書寫——岸、園、圍

六、讀讀抄抄(課後題)

七、彈性作業,拓展延伸

一星級:積累本課中的優美詞句。

二星級:回家後用臉盆做一個實驗,觀察水波碰到盆壁又蕩回來的樣子。

三星級:同學間合作,自編自演課本劇。

板書設計:

31、回聲

碰 遇

水波 ) ) ) ) 河岸 聲波 ) ) ) )障礙物

蕩回來 返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