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議論文作文 > 數學議論文

數學議論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5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論文,肯定對各類論文都很熟悉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的科學研究能力。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論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學議論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議論文

數學議論文1

課堂提問對於我們的數學教學到底有着怎樣的意義和作用呢?本文試圖從“以科學設置提問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這一視角,闡述教師能否在教學中關注課堂提問的質量,能否認識課堂提問對於促進孩子思維能力發展的核心價值,精心設計課堂提問,不留痕跡地促進全體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陶行知先生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說明課堂提問在促進學生思維發展方面有着其他教學方法所不可替代的獨特價值和作用。現在,筆者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提問要能激趣,讓思考動力

筆者在教學《奇數與偶數》時,設計瞭如下環節:

師:同學們,上課之前,咱們先進行“搖獎”活動,獎品有汽車、彩電、冰箱、筆記本電腦、還有小刀、鉛筆等。搖獎的規則是:轉動圓盤,指針指向幾,就從下一格開始數幾格,數到這一格上的獎品就屬於搖獎者。

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一個獎盤,學生興趣高漲,紛紛動手嘗試,但沒有一個學生獲得大獎。

師:同學們都親自試了一下,可爲什麼你們每次都只能得到一些小獎呢?

是啊!學生被這不尋常的現象所吸引,也爲下一步的學習做了充分的情緒醞釀和鋪墊。

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細心觀察,結果發現:奇數號中的獎品都是大獎,偶數號中的獎品都是小獎。由於奇數加奇數等於偶數,偶數加偶數還等於偶數,搖獎規則己決定了任何人都不可能中奇數號的大獎。當學生們沉浸在發現規律的無比喜悅中時,教師又及時設疑:“我們怎樣才能得到大獎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興趣再次被激發出來。

“要使學生聽好課,就得千方百計點燃學生心靈上的興趣之火”。興趣如此重要,它是教學的基礎,因此每一個教學環節教師都要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問得好,問得巧,才能答出精彩,答出個性。

二、提問要有價值,讓思維有方向

問題的提出,無論是基於何種情景還是何種活動,都要關注學生的思考,給他們提供“做數學”的機會,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從而積極地探究新知識。

一堂課的問題幾乎是教師習慣性地提問,如“明白了嗎?”“是不是呀?”“大家同意他的說法嗎?”——這種“短、平、快”的簡單膚淺的問題,學生表面上很配合,實際上像一條條無形的繩索,嚴重禁錮着學生思維的發展。比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圓的周長時,學生用了滾動法和測量法,這時候就需要隆重推出更科學、合理、簡便的操作方法,教師在節骨眼上質疑問難:“圓的周長和它的直徑有什麼關係呢?請大家再量一量,動手研究記錄一下。”在學生思維的轉折處提問,綱舉目張,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方面去分析問題,其提問的藝術匠心,略陳管見。

筆者在教學“用數學:金色的秋天”一課時,在導入新課部分課件出示美麗的郊外圖:多美的田野風光,現在老師帶大家到草地上玩,而且還要請喜歡數學的小朋友幫助老師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你們能行嗎?然後出示捉蝴蝶圖:你看到什麼?看到這幅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優美的情境,激發探討知識的慾望,紛紛提出了許多數學問題:左邊有兩座山,右邊有一座山,共有幾座山?有4個小朋友在捉蝴蝶,又來了2個小朋友,共有幾個小朋友?左邊有三棵小樹,右邊有兩棵小樹,共有幾棵樹?……有價值的提問能誘發學生數學思維的動機,促使教與學在思維和感情上產生同頻共振,開啓學生智慧的大門,增強師生間的信息和情感交流,營造出樂學的氛圍,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提問要控制數量,確保針對性更強

提問應具有針對性和推進性,一堂課的提問數量要講究科學性。發問過多,顯得問題零碎,缺乏思考價值,不利於系統思考和分析問題;發問過少,無從下手,長期如此,學生將逐步喪失思考的興趣。有些教師爲了完成學習任務經常用爲自己的教學任務完成設置的“問題”,變着法子引導學生去找自己滿意的“標準答案”。 提問“只顧數量,不求質量”, 課堂中過多的一問一答,常常使學生缺少思維的空間和思考時間,表面上很熱鬧,但是實際上學生處於較低的認知和思維水平。

四、提問要調控“火候”,確保恰到好處

教師的提問決定着學生思維的方向和思維的深度,教師要善於把握髮問時機,給學生提供更廣闊的思維空間,激起學生創新與創造的慾望,從而進行想象、發散、收斂、分析、推理等綜合性的思維活動。爲此,教師不僅要認真思考如何提問、提什麼問,比這個更重要的問題該什麼時候問,要善於調控提問的“火候”。

1. 延長候答。《分數的初步認識》中有一個情景:兩個小朋友平均分一個蘋果,每人得到幾個?學生都說半個。教師提問:半個該怎麼寫呢?誰來表示一下。此時,教師只指明方向卻不“帶路”,是爲了以磚博玉。學生思考片刻,有幾個毛遂自薦去黑板前表示,有畫蘋果圖的,有寫字的,有列算式1除以2的,還有的寫2/1、 1/2。教師要做的就是表揚所有學生的具有創意的想法,維護學生的積極創新的意識,又不失時機地選擇1/2作爲科學簡潔的表示方法,尊重了該學生的創造成果,也爲接下來的學習點燃了激情。

2. 適度追問。在教學“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時,許多學生已經知道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的進率是1000,但他們不知道進率是1000的理由。筆者開始追問:“爲什麼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你們能利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嗎?”然後通過學生將體積爲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體平均分,或將棱長爲1分米的小正方體轉化成棱長爲10釐米的小正方體再算體積的方法,引導學生明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的理由。在學生探究、嘗試的過程中,追問加深了他們對教材重難點的理解。

3. 適時點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適當地、科學地解放學生,學會聰明的“偷懶”,不越俎代庖,給學生充分思考的餘地,讓學生做自己學習的主人。高明的教師只需在關鍵時刻“煽風點火”。在教學《正數與負數》時,課始可以讓學生感受一下相反方向,“上”和“下”,“左”和“右”,“前進”和“後退”,然後出示信息:填恰當的詞,前後構成意義相反的量。“我站在講臺上向北走2米,我回到講臺向( )走2米。”“你昨天做對5道題,做( )5道題。”不同的學生找到了不同的方法,由於生活經驗和知識的差異,學生呈現出的記錄方式多種多樣,有圖畫加數字表達的,有符號加數字表達的,也有文字加數字表達的。面對如此豐富的現場生成的教學資源,教師所要做的,就是收集具有代表性的方式逐一展示給全班學生看,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思維爭辯,以達到鍛鍊學生思維的目的。教師要做的,就是延時處理,靜靜聆聽,等學生充分交流,各種方法的優點和缺點展露無餘的時候,教師才擇時介入,提出問題:“大家的方法都不錯,不過我們有必要找到一種既簡潔又通用的統一方法,哪一種記錄方法體現了這樣的特點呢?”經教師點撥,學生之間的默契便達成了,大家紛紛選擇了“正負數”記錄的這張表單。這樣的課堂是尊重生命的課堂,是務實高效的課堂。

筆者在教學《三角形的認識》時,講完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爲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後,出示三個紙袋,裏面裝着三角形紙片,並且露出一個角問一“紙袋裏面裝着各是什麼三角形”?同學們順利地判斷出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分別露出的是直角、鈍角),適時發問:什麼樣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什麼樣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再露出第三個紙袋的一個銳角,有的同答銳角三角形,有的同學猶豫不決。教師適時再問:能根據一個角是銳角,這一個條件來判斷這個三角形嗎?使學生茅塞頓開。

如何問貌似簡單實則複雜,關鍵在教師是否用“心”在設問,只有提的精彩纔可能問出學問,只有提得起興趣纔可能發展思維。

數學議論文2

素質教育的最大特點就是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爲出發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摒棄教師唱“獨角戲”,提倡“做數學”,通過感受發現知識的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熱情。我覺得,在“做數學”的過程中,要注重以下四種能力的培養。

一、培養學生的新觀念

在數學史上,許多新知識的發現乃至新體系的創立,都是對以前知識在一定程度上的“否定”。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於學生提出的個人見解,要給予充分的肯定。既便是不正確的,只要是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得到的結論,也要肯定他們善於發現在和表達新觀點的做法。在科學上,從來沒有什麼是絕對的權威。教師對學生表達的錯誤觀點不能以不值一提的心態來對待。這是學生辛苦探索的結論,對他來說,這是來之不易的。也許樂於探索的種子就在這一次種了下去。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學生探索知識的思維過程總是從問題開始,又在解決問題中得到發展和創新。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下,自己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表達,探索未知領域,尋找客觀真理,成爲發現者,要讓學生自始至終地參與這一探索過程,發展學生創新能力。如在某學生擲鉛球,鉛球經過的高度y(米)與水平距離x(米)之間的函數圖像是二次函數y=ax2+bx+c的圖像的一部分。①求函數的定義域,畫出函數的圖像;②根據圖像說出該學生擲鉛球的成績。學生們一看,自己熟悉的擲鉛球運動居然是一個二次函數圖像的一部分,心裏很好奇,於是他們主動地爲解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去思考,去探究,有效地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慾和探索心理。知識來源於生活,在生活中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精神,這是我們教學的最主要的目的。教學中通過展現問題解決的思路分析,形成系統的推導線索,把這些思想方法明確地呈現在學生的眼前。學生才能從中領悟到當初數學家的創造思維進程,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創新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經濟意識

一切數學知識都來源於現實生活中,同時,現實生活中許多問題都需要用數學知識、數學思想方法去思考解決。比如,理財問題;利潤問題;一件好的產品設計怎樣營銷方案才能快速得到市場認可,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爲此數學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經營和開拓市場的能力。善於經營和開拓市場的能力在數學教學中主要體現爲對一個數學問題或實際問題如何設計出最佳的解決方案或模型。我們常常需要對市場進行一些基本的數字統計,通過建立數學模型進行分析研究來駕馭和把握市場的實例也不少。這類問題的講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智力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對提高學生的善於經營和開拓市場的能力大有益處。

四、培養學生團隊精神

團隊精神就是一種相互協作、相互配合的工作精神。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多設計一些學生互相配合能解決的問題,增進學生協作意識,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在教學“統計的初步認識”時,我播放了一分鐘內經過校門口的各種車輛的錄像,讓學生數一下各種車輛的數目,學生要求教師再放一遍錄像,因爲車輛太多。速度又快,學生數不過來,又放一遍,學生還沒有數清楚,這時,我說:“想想辦法。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一些小組就開始商量,分工合作,在小組內,有數轎車數目的;有數公共汽車數目的;還有數麪包車、大卡車等數目的,又放一遍錄像後,學生順利地完成了統計任務,通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團隊精神不但充分發揮了學生合作的意識。還激發了學生的合作熱情,提高了合作效率。

這四種能力之間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注重了這四種能力的培養,就基本上可以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學生的能力就會有很大的提高。當然,能力的提高是以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爲載體的。只要我們在備課時,時時從提高能力出發,多想辦法,精心組織,就一定會有好的收穫。

數學議論文3

有一篇逆境出人才的文章寫道,古今中外,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往往是在逆境中崛起,文章舉了屈原、司馬遷、貝多芬、奧斯特洛夫斯基等4個例子證明自己的論點。這篇文章轉載在《論據陳舊》一文中。(《論據陳舊》,《語文報》初中版第257期)

讀完以上的議論文後,我請同學們思考了以下幾個問題:

一、1除以3得數是0.333333333由此推論,這是一個循環而重複的3,所以稱之爲無限循環小數。

這個推論你信服嗎?

用圓周除以直徑,將得出3.1415926由此推論,此數已不可能除盡而且也不可能循環,因此稱之爲無限不循環小數。

這個推論你信服嗎?

二、請看以下的假設:

醫生說:吸菸有害健康。我們假設,注意,是假設!

發現有10個吸菸的人,確實損害了健康。那麼,當我們發現第11個吸菸的人時,我們說:這第11個人的健康肯定也受到了損害。

這個判斷能不能使你信服呢?

如果調查了100個吸菸的人,發覺他們的健康確實受到了損害。當我們發現第101個吸菸的人時,我們說:這第101個人的健康肯定也受到了損害。

這個判斷能不能令人信服呢?

事情沒有完結。如果我們調查了10,000個吸菸的人,發覺他們的健康也確實受到了損害。當我們發現第10,001個吸菸的人時,我們說這第10,001個人的健康肯定也受到了損害。

這個判斷能不能令人滿意呢?

事情還沒有完結。如果又調查了100,000,000個吸菸的人,他們的健康也確實受到了損害。當我們發現第100,000,001個吸菸的人時,我們說:這第100,000,001個人的健康肯定也受到了損害。

這個判斷能不能令人信服呢?

三、腦輕鬆的廣告標語說是:輕鬆一點,勝人一籌。

假設以上廣告的真理性成立,注意,是假設!

那麼,當全中國只有一個人吃腦輕鬆,他是否能夠勝人一籌呢?

假設以上廣告標語的真理性成立,那麼,當全中國有100個人吃了腦輕鬆以後,他是否能夠勝人一籌呢?

假設以上廣告標語的真理性成立,那麼,當全中國有100,000,000個人吃腦輕鬆以後,他是否還能夠勝人一籌呢?

四、逆境肯定能夠出人才嗎?這是一個普遍的規律嗎?

五、如果逆境肯定能夠出人才,我們爲什麼還要提倡爲人才的成長創造條件呢?

六、如果逆境不一定能夠出人才的話,在什麼樣的條件之下,逆境才能夠出人才呢?

七、人才是在逆境之下容易成長,還是在順境之中容易成長?

在給了同學們一定的時間,引起他們的思考以後,我請他們一一回答以上問題。

關於第一個問題,似乎沒有什麼疑義。

有同學直接回答了第二個問題:如果只調查了10個吸菸的人,雖然他們的健康都受到了損害,但還是不能夠推論說第11個吸菸的人也會受到吸菸的損害。因此這不能說是普遍的規律。而如果調查了10,000個吸菸的人都因此身體的健康受到損害,那麼,這第10,001個吸菸的人身體受到損害的可能性就大大地增加了。但還是不能肯定地說,10,001個人吸菸肯定會對身體有害。但是如果調查了100,000,000個吸菸的人,那這個問題的普遍規律性就更大了,以至於我們可以得出第100,000,001個吸菸的人,肯定有害健康的結論。

這位同學的發言確實闡明瞭一個道理,即關於吸菸有害健康的判斷的正確率是隨着對吸菸對象的調查範圍而增長的。範圍越大越全面,這個判斷的正確率就越高。

關於第三個問題,有同學回答:如果假設輕鬆一點,勝人一籌的廣告標語是確實的話,注意,是假設!那麼,如果全國只有一個人吃腦輕鬆的話,效果也一定是顯著的。如果全國有100個吃腦輕鬆的青少年,他們是少數,所以領先仍是必然的。但是如果有100,000,000個青少年朋友吃腦輕鬆的話,幾乎所有的青少年都能勝人一籌了,那麼,不就等於誰都一樣了嗎?

她的發言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有同學據此回答了第四個問題:開課所例舉的文章並不能證明逆境肯定能出人才。是的,屈原、司馬遷、貝多芬和奧斯特洛夫斯基都是在逆境中成才的例子,但是,這僅僅是例子而已,這些個別的例子並不能夠證明所有處於逆境的人都能夠成才,就好像調查了100個人吸菸有害健康,並不等於能夠證明所有吸菸的人都會損害健康一樣。所以,這篇文章的論據是不充分的,是不能夠說服人的。

似乎是沒有人反對,不過該同學又繼續補充第五個問題道:這個問題是沒有必要回答的,因爲,它的提出,就已經是在反駁逆境肯定能夠出人才的命題了。你看,如果逆境肯定能夠出人才,我們爲什麼還要提倡爲人才的成長創造條件呢?可見這個命題的意思是,沒有好的條件,人才是不容易成長的,而創造條件,就是爲了人才在順境中成長嘛!

同學們坐着頻頻點頭,看來頗有同感。

下面,應該分析第六個問題了如果逆境不一定能夠出人才的話,要在什麼樣的條件之下,逆境才能夠出人才呢?

同時有5位同學舉手。我請了一位口齒伶俐的小辮子。

逆境確實不一定能夠出人才,但是逆境又是可以出人才的。首先,逆境能夠鍛鍊人、磨練人,使人獲得人生的經驗和實際的知識;第二,身處逆境,往往能夠鍛鍊人不屈不撓、自強不息、戰勝逆境、做生活的強者的意志和信心;第三,身處逆境,如果有高遠的目標,又腳踏實地,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大;第四,身處逆境卻得以成功的人才,往往還能很好地利用機遇。如司馬遷,就利用了接近圖書的機會撰寫史書,而奧斯特洛夫斯基也很好地利用了生病期間進行小說的創作。

班級顯得非常安靜,很多同學都陷入了沉思。這位同學的話,纔是說出了逆境出人才的真正原因和具有怎樣的品格纔有可能從逆境中掙扎出來的道理啊!

緊接着開始了人才是在逆境之下容易成長,還是在順境之中容易成長的討論。幾乎沒有例外,所有的同學都贊成人才在順境中容易成長的判斷。

問題的討論看來到此可以告一段落了,但是我又引出了最後一個問題:既然人才在順境中比較容易成長,那麼,爲什麼人們經常放在口頭的卻是逆境出人才這句話呢?

教室頓時一片寂靜,大家都低着頭看來他們還是沒有把思緒整理清楚。一旦有了新的判斷,他們會朝我看一眼的。果不其然!終於有一對眼睛飛快地掃了我一眼,我立刻點名他來回答這個問題:這是因爲逆境出人纔是比較少見的,是比較困難的。而順境出人才卻是比較容易,比較平凡的。只有少見的才更爲可貴,才更爲值得人們稱道,才更具有新聞性人咬狗才是新聞,這是老師您說的。

數學議論文4

摘 要:小學數學是一個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基礎,關係着學生未來發展的學科,同時也是學生未來深造的有力根基。本文就小學數學教育中的一些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育;方法

目前小學數學教育模式仍過於傳統,制約了小學教育的創新發展。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只看重書本上所描述的“死”的東西,卻沒有重點培養學生的能力,致使學生往往得到了知識卻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目前教育中存在的令一個弊端就是,教師僅重視學生智育的發展,卻忽視了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在課堂上,教師會將課堂時間安排的很滿,阻礙了學生自我思維發展,學生接受知識十分的被動,同時教師不能夠結合實例來傳授知識,知識似乎是強加在學生的頭腦中的,即使學生儲備了知識,卻失去了自我學習的能力。嚴重阻礙了學生個性化思維能力養成。

作爲日常從事課堂教學的教師來講,必須要按照新課標新要求,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在教育過程中,不僅要着重於智育的發展,同時還要發展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學生全方面的素質能力,讓學生不僅能夠收穫知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能夠結合實踐,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爲以後深造提供堅實的基礎,我們在具體到實踐的教學活動中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孩子在少年時期,對任何事物都充滿着好奇,具有探索知識的潛質,因此在小學階段,教師必須適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也要改變教學方式,提倡活動式、啓發式教學模式。另外,在教學活動中,要解脫孩子的思維空間,使其能夠運用所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更多的接觸自然,進而激發學生的求知的興趣,實現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豐富學生的知識面。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對於學生的未來發展來講具有重大的意義,自主學習能力能夠讓學生自我拓展知識空間,自我學習能力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思考能力的基礎,有助於學生能夠探索出屬於自己的學習方式。自學能力的養成能夠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所獲得的東西要比書本上獲得的更爲豐富。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研究數學智慧分析數學方法,能夠讓學生真正懂得如何去學習,去思考。

三、轉變思想,更新觀念,做到以學生爲主體

爲了在數學教育中實現我國培養全方面人才的目標,教師要解除傳統觀念的限制,開闢出新的教學之路。在現代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學生在課堂中的所扮演的角色,要從傳統的被動聽講,轉變爲主動參與,讓學生成爲教學課堂中的“主角”。教師要開闢學生的思維空間,在課堂上要善於引導學生的思維,積極讓學生展開互動,在課堂上對於學生所提出的問題要做出正確性的引導式作答,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讓教師明白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弊端,按着我國新課標的標準,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對於一個數學問題的解決,教師要運用多種方法方式予以解決,同時留下伏筆,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維空間。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留下一定的時間與學生展開互動,提倡學生對課堂上所講述的教學內容進行激烈的討論,提高教學效果。教師要積極學習倡導先進的教學理論,並將先進的教學理論應用到實際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切實的掌握學習方法,要用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向學生展現學習過程,顯示學習方法的透明度,使學生在探求新知識的同時,學會獲取知識的方法。

四、構建新的評價體系

傳統的“應試教育”中的“考試製度”早已經不適合對當今學生進行很好的評價,構建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的評價體系是綜合評定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基礎。長久以來,“應試教育”模式嚴重的制約了學生個性化多方面發展,讓學生認爲“考試分數”纔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唯一標準,統考升學的模式讓教師無法合理的對學生展開真正的素質教育,因此,要培養出個性化多樣化高素質的人才,必須要改變教學活動中的教學評定,即從單一的考試評定方式變成從學生日常學習中多方面多角度入手,以多樣化的指標來對學生進行全方面的評定;也要改變單一筆試的考評形式,要實現筆試、口試、面試、操作、解決實際問題等相結合的綜合性考評形式,同時在進行學生中和評價排名時,要將考試分數作爲參考內容,要根據學生的日常表現以及對知識的運用能力,思維的靈活度等多方面作爲評定的主要內容進而提升學生的多方面能力。

五、多元化結合,做到學以致用

學習數學知識,是爲了便於更好地去服務生活,應用與生活,達到學以致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既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結果,更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因爲,只有學生經歷了獲取知識的過程,才能更好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從而體現出數學的價值。爲此,我注重多方面的結合,以利於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

1.與實踐活動相結合

教學中,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與具有生活實際背景的數學實踐活動,這樣做不僅可以鞏固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又能開闊學生的數學視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體驗數學的實踐性。通過活動,提高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在數據整理中,獲得了更多的信息,同時,班內彙報交流過程,也是數學交流提高的過程。

2.與生活問題相結合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教學中,教師應該努力發掘出有價值的練習作業,讓學生在現實中尋求解決方案。”數學練習要引進相關的生活問題,使學生學用結合。

3.與課外活動相結合

課外活動對於知識的掌握、理解和熟練應用起着重要的作用,任何知識只有親身體驗,纔會理解深刻,運用自如。所以,要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還要加強課外活動。例如:教學“觀察物體”後,我有意識地讓學生到學校大門的內外兩面進行拍照,體驗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物體的形狀是不一樣的。這樣做加強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體會到了解決問題是一種享受。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育中,要改變現有的教育理念及方式,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爲目標。在實際教學活動展開的過程中,要着重於對學生學習興趣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讓教學課堂成爲學生與老師,學生與知識互動交流的平臺。同時要積極倡導現代先進的教學理論,讓學生真正的瞭解到小學數學的功能和價值。提倡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拓展學生廣闊的視野,培養學生對社會自然的感知力,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升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使學生能夠自覺主動、靈活的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中來,獲取更多的數學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學議論文5

“數學來源於生活,也服務於生活。”數學,經常從人們身邊走過,生活中人們都離不開它,它爲人們的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我們的班級中經常要使用到數學,例如算單元平均分、統計校園電費……等等數不勝數,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去購物,買過年吃的糖。超市裏糖的花樣可多了,有脆皮糖15.80元一斤,牛皮糖10.50元一斤,牛奶糖8.00元一斤,酥酥糖23.9元一斤,巧克力糖21.9元一斤……但主要分爲散稱和包裝。爸爸媽媽問我:“兒子,你希望買什麼糖呢?”我望着玲琅滿目的“糖果世界”,不知如何抉擇是好,但我自幼喜好巧克力,所以我就選了巧克力糖。這時媽媽又給我出題了,他說:“那兒子,你說我們是買散稱的呢,還是買包裝的呢?”這我就摸不着頭腦了,立即心算起來:散稱的巧克力糖21.9元一斤,包裝的則58.9一盒。散稱的巧克力糖一包才10克,包裝的巧克力糖一盒就有1000克呢!不過,單單看重量還不能決出勝負,就讓我仔細算算——其實算這個並不難,直接用1000克=1千克1千克=2斤58.9&pide;2=29.45(元) 29.45元>21.9元所以散稱比包裝更划算!我高興的把我得出的結果告訴媽媽,媽媽高興的點了點頭,誇我愛動腦筋,因此我也就成爲了媽媽的"小會計"。

在生活中,各式各樣的事情都能從一個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變成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數學題。我們常做的應用題,就是在生活中取材,再稍加改編而成的題目。這不,我又在做數學題時發現了一道趣題:

大河上有一座東西向橫跨江面的橋,人通過需要五分鐘。橋中間有一個亭子。亭子裏有一個看守者,他每隔三分鐘出來一次。看到有人通過,就叫他回去,不準通過。有一個從東向西過橋的聰明人,想了一個巧妙的辦法,終於通過了大橋。

我初看這道題,一點頭緒也沒有,難不成坐船過去?這是不可能的。難道走了一會往回走?唉,這好像行得通……

我經過反覆的計算,先想到了走到2分59秒的時候把頭轉回去,看守的人就會讓我往回走,這樣不就過去了嗎?後來又想了一會,得出只要在走了2分30秒至2分59秒的時候往回走(最好不要到2分59秒的時候走,因爲可能你還沒轉過頭來,看守的人就發現了。),就可以成功過橋。

大家肯定都會說這麼容易的題誰都會做,我拿出來吹噓什麼?不,這樣子你就錯了,我並沒有在炫耀自己,我是在告訴大家數學在於聯繫生活思考,在於全心全意去領悟,而不是拿着別人的成果炫耀。

數學議論文6

20xx年湖南省實行課程改革以來,我們高興地看到“以人爲本,關注人的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的理念逐步被人們所接受;新型的教師觀、學生觀、現代教學觀正在學校中形成;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在逐漸發生變化;平等、對話和交流的師生關係初步呈現。但是,課改實驗是一項大的教育行動,又是一項業務性很強、要求很高的工作任務。隨着課改實驗的逐步推進,教育內部顯性的矛盾更加突出,隱性的問題也凸現出來。我們要在看到成績的同時,認真面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分析,切實找準原因,確定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辦法。

一、當前課堂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

1、有些學校的領導和教師的教育觀念還停留在應試教育的範圍內,新的教育理念還沒有形成。有的對課程改革的前景顧慮重重,不想邁開步子走在前面,左右觀看,尤其在看重點中學怎麼搞;有的認爲新高考方案不出,教學深淺不好把握,爲了自己心裏踏實,仍按原有的一套進行教學;有的對課改甚至有牴觸情緒,對課改不理不睬。

2、課程標準和教材培訓不到位。雖然大部分校領導和任課教師都經過了國家、省、市及學校的多層次培訓,但由於高中骨幹教師的流動,使新上崗的年青教師沒有得到及時培訓。即使是經過培訓的有些教師,教育教學觀念、教學方式仍沒有什麼變化。教師們感到有些培訓比較籠統,流於形式。少部分教師沒有課程標準,也就談不上以課標來指導教學。新課標和教材不能提前發到教師手中,對教材的培訓基本上沒有做。

3、部分教師教學方法陳舊。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還普遍存在。

課堂上有些教師仍然是通過大量的練習來讓學生學習數學,缺乏教師的啓發,缺少學生的思考,缺少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還有些新上崗的年青教師持一種大學教授講課的方式來給學生上課。教師對滿堂灌講法依依不捨的原因可能有三:一是這一套講法熟練,講起來輕鬆,不需付出更多的思考和勞動;二是怕講的少,知識點講不到,學生掌握不好,影響考試成績;三是對這種模塊化的教材沒有一個整體的把握,缺乏按新教學理念處理開發教材的能力。

二、對數學新課程改革的建議

1、必須堅持不斷地提高對課程改革重大意義的認識、增強責任感;堅持不斷的更新教育理念,用素質教育的觀念來理解和指導課改。實施新課程,認識沒有提高,沒有教育理念上的真正轉變,即使是用了新標準、新教材,也會是“舊瓶裝新酒”、“穿新鞋走老路”,也會因遇到種種困難或阻礙而回到老路上去,或者根本就沒有離開老路。因此,認識的提高、責任感的增強和教育理念的轉變是課程改革順利實施的基礎和前提。人的思想問題不解決,再談任何事情都是虛而空的。在一個學校,校長觀念的轉變是這所學校課改的關鍵。如果校長僅僅把課改體現在口頭上,沒有實際行動支持教師課改;如果校長仍然把主要精力放在招生和考試,沒有把課程改革放在應有的重要位置上,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還會全身心地進行課改嗎?我們在調研中看到,凡是校長和學校其他領導支持課改,這些學校的課改就順利進行,新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學就有體現,教師的教學行爲就在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在改變。因此,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按照教育部提出的“三個到位”和“三個落實”的要求,切實加強對高中課改的領導,督促學校真正確立起課改所體現的素質教育觀念;及時督查學校課改,指導、調整和改進工作;把教師的教學行爲統一到素質教育的要求上來,統一到課改的方向上來。

2、加大對高中教師課改培訓的力度和培訓面,把課改和教師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根據目前培訓面不寬,力度不夠的現實情況,落實國家、省、市三級集中培訓的人數和次數。特別要加大對課標和教材的培訓,以增加實用性,提高培訓者的積極性。要從技術層面上對教師的教學設計給以幫助指導。通過具體的教學設計案例,以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爲目標,引導教師在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進步。對未接受過培訓的高一教師或其他年級的教師也應先從通識培訓做起,逐步進行課標和教材培訓。要採取多種形式培訓,堅持培訓、教研、課改相結合,專家輔導和個人自學結合,集中培訓和分散培訓結合,短期面授與長期跟蹤指導結合,充分發揮校本培訓和教研的作用,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

4、儘快建立統一的評價制度。評價制度可能是影響課改的一個瓶頸。我們要儘快建立以學生髮展爲本、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評價機制和體制,建立以課程標準爲依據的學科評價制度,真正實行在“課標”基礎上的教學,“課標”基礎上的考試,“課標”基礎上的評價。改變用一次統一考試決定學生成敗,社會從學生的一次考試成功與否來衡量教師、學校的教學水平和辦學質量。如果目前脫離“課標”的應試評價制度不改變,課改難以達到確定的目標。有些地區基礎課改的結果使學生的考試成績下降了,這並非說明基礎教育課改不對,而只能說明現行的評價制度和課標不配套,考題和課標、教學內容不相符。因此,爲了讓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教學受到公正、平等的評價,使教師放下困惑和顧慮,使高中課改順利進展,希望儘早建立與課標相配套的評價制度。

數學議論文7

摘 要:高職學生的整體數學素質不高,給數學教學帶來了很多難度。筆者根據多年來分層次教學的經驗,深入探討了高職數學分層次教學的意義、具體實施方案等。

關鍵詞:分層次教學 學生互助 因材施教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提出:“教學必須符合人的天性及其發展的規律,這是首要的、最高的規律。”高職學生學習基礎參差不齊的情況嚴重,數學教學要真正面向全體,讓每一個學生獲得均衡的發展,必須因材施教、分層遞進,讓所有學生獲得信心和快樂。

一、分層教學的具體實施

1、學生互助學習小組的建立

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把學生分成數個恰當層次,根據學習內容的難易程度,把學習目標也分成數個恰當層次。通過分層,運用種種激勵手段,尤其是學生團體互助,充分調動學生個人的潛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向各自更高層次的學習目標前進,逐步提高他們的成績。一個正常班所分的小組個數一般不超過8個,各小組成員的綜合水平應該是相當的。各小組的構建必須是民主的自願組合,要引導學生端正認識,積極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建立小組的目的就是讓大家相互幫助、相互影響、共同進步。

2、各教學環節目標的層次化

(1)教學目標層次化。要以“面向全體,兼顧兩頭”爲原則,以教學大綱、考試說明爲依據,根據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識能力,將知識、能力和思想方法融爲一體,合理地制定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可分五個層次:①識記;②領會;③簡單應用;④簡單綜合應用;⑤較複雜綜合應用。

(2)教材分層化。一般來講,越高的層次使用的教材難度越大、內容越多,教材的選用要呈現出階梯性。如理工科專業,基礎好的學生可以採用同濟大學編的“高等數學”第五版,基礎差的學生可以使用“少學時”版的同濟教材,根據各層次的學生情況,可適當增刪相應的教學內容。

(3)教學基本要求層次化。教學基本要求可以單獨編寫,編寫時,集中全體老師的意見和建議,寫得明確和具體,最後要將不同層次的教學大綱和基本要求進行對照,保證層次清楚、操作性強。

(4)教學方法的層次化。根據學生的特點,可將內容區分爲教師精講、泛講和學生自學三部分。要引進多媒體教學,增加課堂教學信息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課外作業的層次化。各層學生作業題基本一致,但內容和要求不同。學困生做課本上的基礎題,側重於簡單模仿型作業;中間層學生完成書上基礎題外再做一些有一定綜合性和提高性的聯繫,側重於新穎易做的作業;優生層學生在完成書上基礎題外,可以佈置一些綜合性、探索性、開放性、討論型的問題,旨在讓學生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技能。 3、分層次評估

(1)不同計分法。同一套試卷分兩部分命題,雙基題80分,拓深題40分。其計分方法是:基礎好的學生,實得分=100分——扣分;基礎中等的學生,實得分=(120分-扣分)×100/120;基礎差的學生,實得分=120分-扣分。

(2)激勵躍層。學生分級達標後,能力得到了發展和提高,基礎得到了鞏固,部分學生躍層條件日趨成熟。老師應在授課中有意識地創造躍層條件,引導他們向上一級臺階過渡,根據高中低三個目標分別選配三組題目,讓學生選做。由於目標明確,學生學習狀態好,每位學生都找到了自信,各層次的學生都順利完成了各自的學習任務。

(3)注重對學習過程的評價。教學中,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思考、提問、自學、討論、練習等,教師要採用不同的評價方法。老師的評價不僅要着眼於某個學生在何層面上,還要以發展的觀點,充分挖掘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以激勵的方法給學生以客觀、公正、科學的評價,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內在的學習動機。對學習基礎差的學生,要多采用表揚、激勵方式,使他們看到希望,克服自卑,重塑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對成績一般的學生,採用激勵評價,揭示其不足,指明努力方向;對成績好、自信心強的學生,則採用競爭評價的方式,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謙虛、嚴謹、努力拼搏。

二、結論

實踐證明,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實施“分層次教學”是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分層次教學是尊重學生的個性、促進包括後進生在內所有學生髮展的有效措施,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各層學生都能學有所成、學有所獲,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進步的喜悅,學習興趣不斷加強。實施了分層次教學,面對的是同一層次的學生,在教學的內容、方法等方面很容易把握,備課和組織教學等就會事半功倍,教學質量和效果就會大大提升。分層教學在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會促使教師更加主動地去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和其他相關學科知識,有助於教師能力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劉元駿大學數學分層次教學的意義與實施[J].高等理科教育,20xx,4。

[2]劉明中學數學教學如何實施創新教育[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xx.12。

[3]唐曉傑數學課堂教學與成效評價[J].中學數學,20xx.2。

數學議論文8

數學網論文摘要:通過多年的教育教學發現利用媒體創設情境,能使數學課堂充滿活力,學生會全身性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去。因此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改革的有機結合是現代課堂教學的永恆追求。在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應改變舊的教學方法、建立新的教學策略,就要充分利用現代媒體教學,努力爲學生創設情境,誘發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大膽嘗試,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個性,從而讓數學課堂充滿活力。

關鍵詞:媒體創設情境;數學課堂;激發興趣;創造性思維;充滿活力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數學課堂教學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爲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努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願意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也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充滿生命活力的過程。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利用媒體創設情境是指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地創設的各種情境,以促使學生去質疑問難、探索求解。21世紀呼喚創造性人才,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造個性,發展其創造能力,已成爲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課題。在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應改變舊的教學方法、建立新的教學策略,努力爲學生創設情境,誘發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大膽嘗試,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個性,從而讓數學課堂充滿活力。

一、利用媒體創設情境,有利於引入新課。

“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一堂精彩的數學課,往往有一個成功的開始。課堂導入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採用各種教學媒體和教學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喚起學習動機,明確學習方向和建立知識聯繫的一類教學行爲方式。”它是使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的第一個環節。課堂教學的導入,猶如樂曲的“引子”,戲劇的“序幕”,有醞釀情緒、集中學生注意力、滲透主題和帶入情境的任務。精心設計的導入,能觸動學生心絃;立疑激趣,使學生產生“欲罷不能”的求知渴望,從而情緒高漲、精神振奮地投入學習,以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如在講三角形的穩定性時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了自己拍攝到的自行車、摩托車的停放過程。讓學生觀看之後,再讓他們探討:爲什麼把它們的兩個輪子與支撐架三點着地就能把其停穩當呢?相反,支撐架收起之後能使它們還穩定的站立嗎?在此案例中,教師以學生所熟悉的身邊具體事例爲依託,引入新知識。教師的設問也恰到好處,充分發揮了“激其情,引其疑”的作用。教師從學生熟知,卻又不能做出恰當的解釋的身邊事例導入,就能使其求知慾望被充分調動起來。由此可見,在多媒體課件中選擇身邊事例爲情境導入時應“當其時,適其時”,才能使我們精心創設的導入情境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這種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能夠爲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圖文並茂、動靜相融的教學情景,促使學生腦、眼、耳、手、口等多種器官同時接受刺激,從而大大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這種交互式的計算機技術爲學生的主動參與提供了條件,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積極性。

二、利用媒體創設情境,有利於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學生學習的嚮導,也是學習的主要動力。作爲數學教師,應該把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數學作爲基本要求,爲了使我們的數學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樂而忘返,在數學教學中運用電教媒體創設出一個圖文並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讓學生“愛學”、“樂學”,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如在教學《奇妙的圖形密鋪》時,教師力求體現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他們在做中發現、在做中感悟、在做中自主建構起對密鋪圖形的認識。爲了突出常見的平面圖形中哪些圖形可以進行密鋪這一重點時,教師打破了以往的教學方法,利用教學設備白板,讓個別對電腦操作比較熟練的學生上講臺進行圖形密鋪的實際操作,而讓其他學生觀察並欣賞在電腦上設計的圖形,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極高,搶着想上機操作來展示自己的才能,當學生操作完後進行演示並說說哪些圖形能密鋪,哪些圖形不能密鋪,教師再逐次演示其他圖形的密鋪情況,讓學生觀察總結,這就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動手操作能力,從而也解決了教學中的難點。接着教師課件出示各種圖片,讓學生欣賞大師的創作,帶學生進入埃舍爾的藝術世界,對圖形密鋪的知識瞭解的更多而充實自己。因此學生在這種輕鬆、活潑的課堂氛圍中既獲得了知識,又獲得身心地愉悅發展。

三、利用媒體創設情境 ,有利於豐富知識面

數學不是一門孤立的科學,孤立主義的數學文化,一方面拒人於千里之外,使人望數學而生畏;另一方面,又孤芳自賞,自言自語,令人把數學家當成“怪人”。如何使學生熱愛數學,就需要教師傳播優秀的數學文化,讓數學教學變得生氣勃勃、有血有肉、光彩照人。例如,在講《圓的認識》這一課時,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地爲學生展示圓在人類歷史、生活、文化、審美等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比如:“圓與橋樑設計”“圓與中國剪紙”“圓與中外建築”“圓與著名標誌設計”等,讓學生欣賞“自然中的圓”,欣賞“人文中的圓”,讓學生感受圓的神奇魅力;用數學的眼光解釋生活中圓的應用,努力使圓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潤於學生的心間,讓學生的數學成長與美麗同行。在本節課的實踐中,學生對圓的認識、圓的美麗有着深刻的感悟,覺得數學課堂豐厚有趣,數學文化的魅力真正地滲入教材、到達課堂、溶入教學,學生覺得數學非常平易近人,不但豐富學生的知識面,而且發展了學生的多種能力,這樣通過文化層面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喜歡數學、熱愛數學。 這種超越時空的情境創設,正是藉助於先進的媒體技術,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學生的學習就是一種享受,一種樂趣,這種教學環節的設計,彌補了數學課堂受時空限制的缺陷,填補了學生在學習本節課知識、信息等方面的“空白點”,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了解到數學知識的產生首先源於人類的生活或生產需要,感受到數學在人類發展歷史中的重要作用。

四、利用媒體創設情境,有利於培養創造性思維。

在媒體教學中, 教師運用創造性教學策略, 構建以學生爲中心, 以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爲基礎,教爲主導, 學爲主體, 疑爲主軸, 探爲主線的新型教學模式, 使教學活動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學習、自行探究的基礎之上, 進而形成有利於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教學環境。數學課堂教學要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親身體驗過的、感興趣的事物,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引導學生走進生活、走進自然、走向社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創新慾望。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媒體,巧妙創設教學情境,展現知識的動情點,使學生的認知方式和情感體驗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輕鬆地、愉悅地學習,獲得對數學知識的豐富感覺。多媒體課比較貼近現實,有着其他課程無可比擬的可操作性、實用性、實效性,並且目前也不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非常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爲學生營造創作動機,不僅是學習的動力,而且也是創造的起點。

總之,隨着新一輪課程改革地不斷深入,實現新世紀素質教育的基本要素“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改革的有機結合是現代課堂教學的永恆追求。教師是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者,更是課程的決策者和創造者,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自覺地轉變教學觀念、主動地探索、大膽地創新,變傳統的人的客體性、被動性、依賴性爲人的主動性、能動性、獨立性,真正實現學生個性的不斷生成、張揚、發展和提升,實現具有生命活力的數學課堂教學價值。

數學議論文9

一、目前初中數學總複習課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政治和經濟不斷地發展,對教育事業的發展也在不斷的完善,在教育上,我們不斷地推行和完善素質教育,在課堂上,教師越來越注重課堂效率,在初中的數學課堂上也十分地重視效率問題,在總複習的課堂上更是如此.數學課堂的複習不僅僅是對知識的複習,還是對知識掌握能力的一種提高.而數學總複習課堂上也存在着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教師只關注教材課本上的知識點,對學生的關注程度較少.教師對課本的研究都是很深刻、很細緻的,這保證了教師在課堂上對教材知識點的很好把握,但很多時候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是因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原因.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忽視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沒有估計到學生的全面性,但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就不能達到總複習的作用.第二,教師過分地追求知識的數量,而不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在數學總複習課堂上,教師一般都會給學生一些目標要求學生來完成,一般也是固定模式的習題,這樣的方法是有助於學生掌握大量的知識點,卻沒有培養學生對數學習題解答的能力,學生的解題能力比硬式的知識點更重要.第三,教師一般只注重對知識的反覆練習,而忽視了對知識層次進行梳理.總複習是對課程知識點的一個重要的梳理時間,這不僅僅是針對數學課堂來說的,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知識點已經有了一定的掌握,通過對知識點的梳理加深記憶是更爲重要的.

二、提高數學總複習課有效性的措施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教師是教育的傳播者和引導者,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在課程的傳授中有着總覽全局的作用,所以想要讓總複習的有效性達到最高效果,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教師要對教材有細緻地研究,瞭解課程重點與難點.對教材的瞭解是每個教師必須要做到的,但教師更要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細緻地研究教材,找出學生學習中的重點與難點,這樣可以提高總複習課堂時間的使用效率.第二,教師要有紮實的數學基本功.初中數學中的基礎知識的比重還是很大的,初中數學涉及的主要知識點覆蓋了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數、三角形、圓等,這就考查學生數學方法和數學思想的綜合運用能力.也就要求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不斷地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歸納和梳理;教師在總複習課堂要面向全體學生和課程中的全部知識點進行引導.第三,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我國開始實施新課程標準改革後,教師的教育觀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在發生改變,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要讓學生更好地參與進來,這就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對知識點中的重點與難點進行分析和整理,要引導學生自己梳理知識內容,自己去發現數學公式中的規律和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第四,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總複習時制定符合自己自身的複習計劃,制定相應的複習目標.總複習課程與平時的課程的最大的不同在於,總複習課程是對學生知識點的一個拔高的過程,在複習的過程中不斷地檢查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和運用程度,但制定的目標一定要切合自己本身,不能過高過遠.第五,教師要注意總複習課堂的課堂節奏,複習的內容要有層次性.數學知識點的傳授都是從易到難的,在複習的過程中,也要掌握從易到難的層次性,對較爲簡單的問題可以稍快一些,對較難的問題就要多用些時間來複習,針對學生的學習盲區,要有計劃地進行講解.第六,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重視知識的結構,不應該太過於看中所做練習題的數量.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不能單單隻從練習題的數量上進行評價,對知識結構的掌握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

三、關於總複習課程中的教學實踐案例

以下是兩則關於總複習課堂上,教師在注意了以上所提到的問題,進行改進中的總複習課堂後的情況.此案例中,老師在第六位學生回答錯誤時,並沒有選擇批評他,而是要求他具體說明,把反思的權利交還給學生本人,這樣即不會打擊到學生的積極性又能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點的記憶.老師在得到一種解答方式後又問了另一種解答方式,開放了學生的思維.

數學議論文10

小學數學是小學生學習的基礎性課程,對於以後的學習以及成長都有着至關重要的意義。數學是教學當中十分重要的學科,也是學生以後數學學習的重要基礎,將學科型的教學遊戲融合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遊戲當中,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本文主要分析學科型教學遊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一、學科型教學遊戲的內涵分析

學科型的教學遊戲是將知識或者學科技能作爲教學的基礎,並且促使學生在遊戲當中掌握知識以及或者某項技能,這樣的做法對於學生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將教育和遊戲相互集合,促使學生可以在遊戲當中學習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且培養相關能力,此外,遊戲當中,學生可以增加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從而促使教學質量得到顯著的提升。學科型教學遊戲具有以下幾點主要的特點:第一,教育性,教學遊戲是爲了教育才設計,因此,教學性是學科型的第一個特點。第二,趣味性,學科型教學關鍵在於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應當具備趣味性。第三,拓展性,學科型的教學遊戲當前還是處在一個發展的初期階段,因此,應當及時發現當前教學遊戲中的不足之處,並且採取有效的措施完善遊戲,從而促使遊戲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以及創新能力,進而激發學生的創新的潛能。

二、學科型教學遊戲的重要性分析

(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從小學生身心發展的階段性特點來看,小學兒童的注意力相對不夠集中,這也就導致了他們在課堂中常常出現分神等問題。這種現象對小學教師的教學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學學習中,數學知識由於難度較大,又相對枯燥,因此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科型教學遊戲引入小學數學課堂,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遊戲是兒童喜歡的一種娛樂方式,在遊戲中學習數學知識,能讓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同時,採取不同的遊戲可以教授不同類型的數學知識。教師可以根據上課的內容,設計合適的遊戲,引入課堂中。但是,這種教學方式進入我國小學課堂的時間還不長,有些教師也反映教學效果沒有達到預期要求。但是,學科型教學遊戲對於集中學生注意力,增強學生理解能力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方面的作用是真實存在的。同時,人們必須認識到,無論採用怎樣的教學方式將知識教授給學生,並讓他們理解和學會運用教學內容,纔是課堂教學的核心目的。因此,必須將教育性視爲學科型教學遊戲的中心思想。將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完美的融入學科型教學遊戲中,讓學生在進行遊戲的途中學習和理解教學的內容。

(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發散思維

小學兒童正處於具體形式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的重要過渡階段,因此,開發其思維活動能力,對小學生的發展來說至關重要。學科型遊戲教學方式可以讓小學生全身心的投入課堂教學中,在輕鬆的課堂氛圍中,理解和掌握課堂中教授的數學知識。同時,鼓勵他們將課堂中學到的知識用於平常的生活中。在進行遊戲時,學生必須開動腦筋,解決在遊戲中遇到的問題,同時也鍛鍊了他們獨立思考、解決突發問題的能力。在有些類型的遊戲中,強調必須團結協作,發揮團隊的力量才能取得勝利。因此,對於學生團隊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也是極其有利的。所以,學科型教學遊戲進入小學數學課堂,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學科型教學遊戲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相關策略

(一)根據學習的內容,巧妙設置遊戲形式

如何根據課堂教授的知識內容,設置合適的遊戲規則,十分考驗教師的智慧。教師要學會在日常生活中尋找靈感,將日常生活內容融入遊戲中。例如,在教授學生人民幣面值大小和單位等問題時,就可以將日常購物的情境引入課堂教學中。在進行遊戲前,教師可以準備好代替現金的小卡片,將不同換算方式教授給學生。準備一些物品作爲道具,要求一個學生擔任小商店的老闆,其他學生作爲消費者,學生可以用自己手中的代幣小卡片購買商店中的物品,可以競價,商店老闆需要算好每一位顧客選購的商品總額。在這個遊戲過程中,學生在運用卡片的過程中,全面感受到了人民幣單位換算的規則,也鼓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可謂一舉多得。

(二)數學知識和生活知識相互融合,給學生有直觀的感受

小學課堂中教授的很多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是有很強的實用性的。例如,在教授學生重量單位時,學生可能不太瞭解一克有多重,一公斤又有多重,那麼就可以將稱量的工具引入小學課堂中。讓學生親自動手,稱取身邊常用的物品,直觀感受一下,一支鉛筆有多重,一支鋼筆又有多重,一個橡皮,一個黑板擦呢?這樣,既鍛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有讓他們對於數學知識有了一個非常直觀的認識。

(三)將遊戲帶入小學數學課堂,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教學中

上文提到過,小學生由於心理和生理髮育都還不夠健全,因此,小學生很難長時間的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這也是爲什麼小學課堂時長的設置要短於大學時長的設置。教師必須尊重這種生理和心理的發展規律。所以,將遊戲引入小學數學課堂,能夠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當他們全身心的投入遊戲中,自然就很難走神了。例如,在學習人民幣單位時,可以進行角色扮演,讓一個學生扮演購買物品的消費者,另一個學生充當收銀員,計算隨機購買多樣物品時,應該花費多少錢,看是顧客算的準確,還是收銀員算得又快又好。

(四)開展師生競賽,激發學生興趣,解決數學問題

如果只是用一些常見的數學問題引出教學內容,那麼學生在一開始就很可能失去學習當堂內容的興趣。可以選用師生競賽的方式進行課堂的導入工作。例如,在教授閏月時,教師可以將萬年曆提供給學生,自己口頭回答,讓另一名學生隨意提問,有萬年曆的學生翻閱回答,看是翻閱回答的學生快還是教師口頭回答的快。在競賽勝利後,將閏月計算的規律教授給學生,學生自然有興趣學習閏月的知識。同時,也是對於學生髮散思維,不用傳統方式,而是用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鼓勵。學生和老師在進行競賽的過程中,也增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當中應用學科型的遊戲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發散思維,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應用學科型的教學策略包括要根據學習的內容,巧妙設置遊戲形式、讓學生對於數學知識有一個直觀的感受、將遊戲帶入小學數學課堂、鼓勵學生開動腦筋,發散思維,解決數學問題。

數學議論文11

我每次做數奧都是拿起一道題拉起來就做,因爲我覺得這樣做起來很快。可是今天做數奧時,有一道題改變了我的看法,做得快不一定是做得對,主要還是要做對。

今天,我做了一道題目把我難住了,我苦思冥想了好幾個小時都沒有想出來,於是我只好乖乖地去看基礎提煉,讓它來幫我分析。

這道題目是這樣的:求3333333333的平方中有多少個奇數數字?分析是這樣的:3333333333的平方就是3333333333×3333333333,這道乘法算式由於數字太多使計算複雜,我們可以運用轉化的方法化繁爲簡,也就是把一個因數擴大3倍,另一個因數縮小3倍,積不變。使題目轉化爲求9999999999×1111111111=(1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108888888889因此,乘積中有十個奇數數字。這道題,我們還可以位數少的兩個數相乘算起,就能發現積中奇數的數字個數。即3×3=9→積中有1個奇數數字。33×33=1089→積中有2個奇數數字。333×333=110889→積中有3個奇數數字。3333×3333=11108889→積中有4個奇數數字。……

從上面試算中,容易發現積是由1,0,8,9四個數字組成的,1和8的個數相同,比一個因數中的3的個數少1,0和9各一個,分別在1和8的後面。積中奇數的數字個數與一個因數中3的個數相同,可以推導出原題的積是:11111111108888888889,積中有10個奇數數字。

做了這道題,我知道做數奧不能求快,要求懂它的方法。

數學議論文12

摘要:糾正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重視基礎訓練,調整複習計劃,樹立成功的自信心;因材施教,降低教學難度;改變學習習慣,改善學習方法。

關鍵字:學習動機學習興趣自信心

隨着浙江省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以及高考制度的改革,普通高中的分層教育不可避免,尤其是準備考三類院校的學生,課業上減輕了不少的負擔,但對於這部分學生的數學學習仍然存在很大的困難。通過一年的摸索,對如何提高該層次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談幾點個人的想法。

一.糾正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

長期以來,學生的思想當中一直存在着一個困惑:學數學有什麼用?例如當我問他們“你爲什麼學習數學”這個問題時,他們的回答多數是“不知道”或者是“爲了高考”。這一錯誤的學習動機導致很多同學在學習數學時,感覺象是被逼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一種自覺能動性的心理狀態,主要由對學習目的和意義的認識構成。在考三類院校的學生中對學習數學的動機一般是不明確的,同時也是這些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大心理障礙。

糾正學習動機的同時,如何激發興趣顯的格外重要。相對其他學生,考三類院校的學生有更多的需要,其中最迫切的是信任的需要,他們能從教師的一舉一動中瞭解到教師對他們的期望。因此,教師要利用一切機會主動地接近他們和他們交朋友。俗話說:愛屋及烏,如果學生對老師產生良好的情感,則一定會遷移到這位老師所教的學科中。

二.重視基礎訓練,調整複習計劃,樹立成功的自信心

過去的一年在三類班的教學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這些學生的自信心。考三類院校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上屢遭失敗,心靈受到嚴重的創傷,學習自信心差。當一個學生對學好數學學科徹底失去信心時,任何的說教都將無濟於事。所以,需要我們正確地對待學習困難的學生,認真分析他們困難的原因,允許學生數學學習上的反覆,從中來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自信心,讓他們能品嚐到取得成功的喜悅,使他們感到自己能學好數學。

(1)重視基礎訓練。通過對20xx年浙江省新高考數學試題的研究,在考卷中高一數學內容的試題量及分值佔了較大的比例。文科是軍中有63.64%的試題是高一學生可做的,且分值佔61.33%,加上高一學生不能做的,但以高一知識作爲基礎的試題,高一知識幾乎佔文科數學高考的77%;而理科試卷中高一所佔比例也相當大,幾乎達到65%。由此可見基礎知識在高考中有着極其重要的地位。

(2)調整複習計劃。尤其在高三的第一階段複習中,絕大部分學生抱着強烈的熱情投入到高三的複習,但往往復習到函數時,熱情就降到了冰點,因爲一道道函數題讓大家飄進了雲裏霧裏。於是,我個人嘗試着把立體幾何的內容作爲複習的第一塊內容,因爲它基本不需要太多的高中其他的知識點,而且從困難學生做題的順序可以發現,他們在立體幾何這塊內容上有着很強的優越感。

實踐證明,絕大部分學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感覺自己數學還是能學明白的,並且在一系列的考試中立體幾何都保持比較高的得分率。

三、因材施教,降低教學難度

數學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三類班級的學生知識欠賬多、認知能力差、思維能力弱,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講解知識的發生和形成過程,以降低教學起點。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繫,以舊引新,新中有舊。比如在三角變換和三角函數的教學過程中,公式的運用以及函數圖像在學生腦海中就是幾個英文字母和一堆波浪線,爲了方便學生的記憶,只需講透,其他公式採用變式訓練的形式給出,結果學生對誘導公式和倍角公式全都採用這個公式轉化。雖然浪費了不少時間,但學生不用再翻書找公式了。最後通過大量基礎訓練反饋以及個別輔導的形式,啃下了這塊硬骨頭。同樣,三角函數的內容在講透之後,及時做好總結,要求學生記住性質的表格,把問題程序化,效果非常明顯。同時,要求學生一定要做好課前的預習工作,每節課前以預習內容爲主線先做練習,然後帶着問題上課,降低遷移坡度,讓學生把知識加工、內化。

四、改變學習習慣,改善學習方法

高三的每位學生都對高考報以很大的期望,因爲自己三年時間的浪費,數學的概念基本爲零,但往往所給出的藉口爲“從小學開始數學就不行”,其實對於這部分學生來說,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存在很大的問題。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於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而培養非智力因素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三類學生可塑性強的特點,採取有效措施,有意識地訓練和培養。(1)加強常規訓練,嚴格要求。如對待上課的四十五分鐘,不但要能坐得住,還要能專心的聽教師講。教師上課時要及時發現學生的一些異常舉動。(2)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施加壓力。要求三類學生的課後練習當天完成,絕不拖拉。對困難學生要進行個別輔導完成。(3)及時表揚,有的放矢。當這些在學習習慣方面有點滴進步時,要及時鼓勵,更上一層樓,對學習習慣不良的後進生不諷刺挖苦,要針對他們的個性,因勢利導,期待進步。

在考三類的學生的教學當中,數學往往是一個比較困難的科目,同時也是對高考結果影響比較大的一個科目,所以,顯得尤其的重要和突出。學生在高三初期的決心很大,教師要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在學生的心理和身體上,把學生的決心轉化爲動力。當然,這是一個長久的課題,需要大家不斷的在摸索和交流中前進。總之,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的啓發和引導學生,進而促進其學習成績不斷提高,最終達到促進三類班級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潘菽.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2.施良方,崔允漷.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326

3.沈文選《中學數學思想方法》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4

數學議論文13

一、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一堂課就像一場戰鬥,需要有周密的安排和部署。那裏應該重點防護,那裏是進攻的缺口,都必須一一弄清並做好相應的安排。每一堂課都要有一個重點,接下來整堂課的教學就圍繞着這個重點來逐步展開。有些學校搞目標教學試點時,往往是在黑板的左上角將重點難點簡短地寫出來,以便引起學生的重視。然而重點難點不僅僅是寫在黑板左上角就行,重要的是在教學中自然而然地讓學生明白重點、難點並把注意力集中到重點難點上。教學時,通過聲音的高低起伏、手勢的變化、板書的強調等或數學模型、投影儀等直觀教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把學習的精力投入到重點內容上來。例如教學一次函數時,需要結合具體情境引導學生體會一次函數的意義,根據已知條件確定一次函數表達式。重點是讓學生學會畫一次函數的圖象,根據一次函數的圖象和解析表達式y=kx+b(k≠0)探索並理解其性質(k>0或k<0時,圖象的變化情況。難點是能用一次函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

俗話說:“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關於教學方法,沒有萬能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或者最好的教學方法,只有最適合的方法。因爲學生的已有的知識水平和接受新知識的能力等因具體情況而多有不同。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學情,靈活採用教學方法。數學教學方法較多,對於新授課,我們常常採用講授法來向學生傳授新知識。例如:教學“相交線”時,通過講解,讓學生了解補角、餘角、對頂角,知道等角的餘角相等、等角的補角相等、對頂角相等的內容;讓學生了解垂線、垂線段等概念,瞭解垂線段最短的性質,體會點到直線距離的意義;讓學生知道過一點有且僅有一條直線垂直於已知直線,會用三角尺或量角器過一點畫一條直線的垂線;讓學生了解線段垂直平分線及其性質。此外,我們還可以結合課堂內容,靈活採用談話、探究、作業、練習等多種教學方法。

三、及時反饋,多加表揚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隨時跟進了解學生的對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學生最容易出現的就是“一學就會,一丟就忘,一做就錯”。例如,前面的內容;講完一個例題後,將板書擦掉,有意識地請中等水平學生上臺板演。另外,教師還可應騰出恰當的時間,讓學生做做練習或思考問題,或解答學生的提問,以進一步強化本堂課的教學內容。對於基礎較差的後進生,可以對他們多提問,提較爲簡單的問題,讓他們有較多的鍛鍊機會,稍有進步,及時表揚鼓勵。

四、精講例題,精選練習

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的要求,教師要精講例題。在教學中,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例題的難度、特徵、思路、方法等角度進行全面分析,不片面追求所講解例題的數量,而在於質量。解答流程視具體情況,可由教師完整條理地寫出,也可部分教師寫出部分學生補充,或者請學生寫出。講解例題的時候,要採用適當的引導方法,讓學生跟着思路走,而不是教師一個人承包,牽着學生的鼻子走。在講解例題之後,需要相應的練習輔佐。練習的量和難度,都需要教師準確把握。在題海戰術已爲大家詬病的情況下,習題的選擇就是一個不新而又“新”的課題了。

總之,在第三學段的教學中,課堂教學的效率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教學參考標準。因爲學習內容越來越複雜,而時間上的安排卻在逐漸減少。目標、方式、方法、手段、例題講解及習題的選擇等都將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考慮的。

數學議論文14

一個學期,轉瞬即逝,又到了學期期末的複習時候,拿着這一本書,孩子,你是否感到了迷茫:那麼多的內容,該從何下手?好像面對一個大於你人體幾倍的蛋糕,感覺真的無從下口。

其實,孩子,你不用害怕,靜下心來,好好地梳理一下我們的語文課本,好好地回憶一下我們學過的重點難點,就像回憶一本好看的電視劇一樣。這樣,你會有一定的收穫。

或許有同學會說:“老師呀,你別往自己的臉上貼金了,你講的課哪有電視劇那麼好看!我們怎麼回憶得起來?”孩子,我也知道我的課沒有電視劇那樣精彩,但是,我卻有自信說我們的課堂上曾經也有精彩的細節。只要你用心回憶,也一定能夠有所收穫。

或許我們一直來習慣於跟着老師複習:老師要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如果你常這樣想這樣做,總有一天你會被這種“習慣”擊個粉碎:老師不是萬能的,或許在複習的時候也存在知識的盲點,如若你只是跟着老師複習,而不會自己選擇複習,那麼老師知識的盲點也將成爲你的盲點,那到時候你一定會遺憾。

那麼我們該如何複習呢?孩子們,你們一定要記住要在自己的大腦裏,建構一棵知識的大樹。這顆大樹上很多的樹杈就是很多的知識點。

那如何建構這顆知識樹呢?針對我們的語文課本來,老師有個建議就是做橫向和縱向的網狀建構:

所謂橫向的就是以單元爲單位進行單元複習。每個單元有哪些課文,每篇課文講了些什麼,每篇課文中我們曾經做過哪些基礎練習,哪些詞語需要我們掌握,哪篇課文需要我們背誦,都要做到了然於胸。這樣一個單元一個單元複習過去,那麼全冊的內容你都會了如指掌。

那麼什麼又是縱向複習呢?老師認爲,縱向複習就是把其中的一個知識點作爲一條線索進行復習。比如,能夠找出文章中某段落的總起句就是一個知識點,比如能夠找出文章中的過渡句也是個知識點,比如縮句和擴句是個知識點,這樣一個點一個點地複習過去,那每個知識點你都能清晰明瞭。一般情況下,我們在做這樣複習的時候總是從字詞知識點開始的。比如詞語意思的瞭解,比如,比如近義詞反義詞,比如按規律填寫詞語,這些都屬於字詞知識點裏的分支。字詞以後就是句子複習了。你要翻閱一下作業本,這個學期我們曾經練習過哪些句子練習,這些句子練習的類型方法是否都掌握,你甚至可以自己出幾個題目自己做做,這樣有利於你鞏固學過的知識。以此類推,你一直可以自己複習到作文。

當這種橫向的複習和縱向的複習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就形成了一棵網狀結構的知識樹。

老師不知道我說的這一切是否每個孩子都能懂。但有一點我想孩子們一定明白:不要在複習階段被動地複習,而要主動地獲取。只有當你的複習超前於老師的時候,複習的效率纔會成倍地增長。如若你始終落後於老師,那麼你會跟得很累!當然老師也會很累!

孩子們,爲了你自己的輕鬆,也爲了把這份輕鬆帶給老師:請你一定要“超前複習”!

數學議論文15

數學老師在講臺上唾沫橫飛地講着,我的頭不時與桌面進行親密接觸,我看見周公正向着我招手,待我睜眼一看,是那位我最最親愛的數學老師站在我面前,雙手叉着他那可以和酒桶相比的肚子朝我微笑。結果當然是被罵一頓。從此,我恨死他,永遠只知道表揚好學生,卻從看不到一個差生的痛。

同學都回家了,只有我,趴在桌子上,進行反思。我想着我的數學成績爲何一蹶不振,看着掛滿燈籠的數學試卷,我哭笑不得,只能證明:我是一個數學白癡。

以前,我的數學成績還可以維持在九字狀態。而現在,我抱着令我驕傲的語文和拖着令我討厭的數學上了初二,來到這個人才濟濟的班級。再那裏,成績好的一大片,數學好的更是數不勝數。我想象着自己像一隻螞蟻,被越踩越小。我也想過如何提高我的數學成績,至少,可以擡起頭面對數學老師。

晚上,坐在家裏寫數學老師給我的作業,苦苦地思索幾道題,花了幾個小時。然後在從華羅庚罵到陳景潤,從上帝罵到如來佛。罵累了,又接着學,學累了又接着罵。看者稿紙上密密麻麻的數學演算,我的上眼皮與下眼皮以每秒0.1釐米的速度上下平移。沒辦法,喝上一杯咖啡,又去學我的數學。

我問數學尖子到底有何祕方,數學尖子笑而不答。我偷偷觀察過數學尖子,無非也就是整天上網,打籃球。考場內,數學尖子在拼命地演算,我邊轉筆邊思考。數學尖子用了1小時答完試卷,然後出去打籃球。我也用了一小時答完試卷,然後看我的小說。試卷發下來,數學尖子得了107分,我得了71分。我苦笑:這也許就是天才與白癡的區別,沒有天才,哪來的白癡呀!

我依舊拖着我不滿意的數學成績,在教室裏寫着被數學老師罰的作業,嘴裏罵着他那八字行的臉。我還是喜歡不受束縛,在校園裏招搖走過。只是,該去面對一些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