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五代史》 卷七十五(晉書) 高祖紀一 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姓石氏,諱敬瑭,太原人也。本衞大夫碏、漢丞相奮之後,漢衰,關輔亂,子孫流泛西裔,故有居甘州者焉。四代祖璟,以唐元和中與沙陀軍都督朱耶氏自靈武入附,憲宗嘉之,隸為河東陰山府裨校,以邊功累官至朔州刺史。......

  • 《舊五代史》 卷十(梁書)末帝紀下大綱 貞明六年春正月戊子,以曹州刺史朱漢賓為安州宣威軍節度使;以許州匡國軍節度觀察留後、充散指揮都軍使、檢校太傅王彥章為匡國軍節度使,進封開國侯,軍職如故。二月癸丑,宣州節度使錢傳璟起復,依前檢校太傅、同平章事、宣州......

  • 《舊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六僭偽列傳第三 僭偽列傳第三作者:薛居正等王建,陳州項城人。唐末,隸名於忠武軍。秦宗權據蔡州,懸重賞以募之,建始自行間得補軍候。廣明中,黃巢陷長安,僖宗幸蜀。時樑祖為巢將,領眾攻襄、鄧,宗權遣小校鹿晏宏從監軍楊復光率師攻之,建亦預行。是......

  • 《舊五代史》 卷三(梁書)太祖紀三大綱 開平元年正月丁亥,帝回自長蘆,次於魏州。節度使羅紹威以帝回軍,慮有不測之患,由是供億甚至,因密以天人之望切陳之。帝雖拒而不納,然心德之。壬寅,帝至自長蘆。是日,有慶雲覆於府署之上。甲辰,天子遣御史大夫薛貽矩來傳禪代之意......

  • 《舊五代史》 卷八十五(晉書) 少帝紀五大綱 開運三年冬十月甲子,正衙命使冊皇太妃安氏。己丑,以樞密直學士、禮部侍郎邊光範為翰林學士,以給事中邊歸讜為左散騎常侍,以翰林學士、祠部員外郎、知制誥張沆為右諫議大夫。辛未,以鄴都留守杜威為北面行營都招討使,以侍衞親......

  • 《舊五代史》 卷二十七(唐書) 莊宗紀一大綱 莊宗光聖神閔孝皇帝,諱存勖,武皇帝之長子也。母曰貞簡皇后曹氏,以唐光啟元年歲在乙巳,冬十月二十二日癸亥,生帝於晉陽宮。妊時,曹後嘗夢神人,黑衣擁扇,夾侍左右。載誕之辰,紫氣出於窗户。及為嬰兒,體貌奇特,沈厚不羣,武皇特所鍾愛......

  • 《舊五代史》 卷九十六(晉書) 列傳十一大綱 孔崇弼,唐僖宗宰相緯之子也。仕後唐,自吏部郎中授給事中,時族兄昭序繇給事中改左常侍,兄弟同居門下,時論榮之。崇弼,天福中遷左散騎常侍。無他才,但能談笑,戲玩人物,揚眉抵掌,取悦於人。五年,詔令泛海使於杭越。先是,浙中贈賄,每歲......

  • 《舊五代史》 卷八十三(晉書) 少帝紀三大綱 開運元年秋七月辛未朔,帝御崇元殿,大赦天下,改天福九年為開運元年。河北諸州,曾經契丹蹂踐處,與免今年秋税。諸軍將士等第各賜優給。諸州率借錢帛,赦書到日,畫時罷徵,出一千貫已上者與免科徭,一萬貫已上者與授本州上佐雲。是日......

  • 《舊五代史》 卷三十七(唐書) 明宗紀三 天成元年秋八月乙酉朔,日有食之。有司上言:莊宗廟室酌獻,請奏武成之舞。從之。鄆州節度使霍彥威移鎮青州。丁亥,莊宗神主祔廟,有司請祧懿祖室,從之。詔:陵州、合州長流百姓豆盧革、韋説等,可並自長流後,縱逢恩赦,不在原宥之限。......

  • 《舊五代史》 卷一百三十三 世襲列傳二 高季興,字貽孫,陝州硤石人也。本名季昌,及後唐莊宗即位,避其廟諱改焉。幼隸於汴之賈人李七郎,樑祖以李七郎為子,賜姓,名友讓。樑祖嘗見季興於僕隸中,其耳面稍異,命友讓養之為子。樑祖以季興為牙將,漸能騎射。唐天覆中,昭宗在岐下......

  • 《舊五代史》 卷一百一十三(周書)太祖紀四大綱 廣順三年春三月庚辰朔,以相州留後白重贊為滑州節度使,以鄭州防禦使王進為相州節度使,以前兗州防禦使索萬進為延州節度使,以亳州防禦使張鐸為同州節度使。甲申,以皇子澶州節度使榮為開封尹兼功德使,封晉王,仍令所司擇日備禮冊......

  • 《舊五代史》 卷五十五(唐書) 列傳七 康君立,蔚州興唐人,世為邊豪。乾符中,為雲州牙校,事防禦使段文楚。時羣盜起河南,天下將亂,代北仍歲阻飢,諸部豪傑,鹹有嘯聚邀功之志。會文楚稍削軍人儲給,戍兵諮怨。君立與薛鐵山、程懷信、王行審、李存璋等謀曰:段公懦人,難與共......

  • 《舊五代史》 卷四十七(唐書) 末帝紀中 清泰二年春正月丙申朔,帝御明堂殿受朝賀,仗衞如式。乙巳,中書門下奏:遇千春節,凡刑獄公事奏覆,候次月施行。今後請重系者即候次月,輕系者即節前奏覆決遣。從之。戊申,宗正寺奏:北京、應州、曹州諸陵,望差本州府長官朝拜。(《五......

  • 《舊五代史》 卷十二(梁書)列傳二 ◎宗室廣王全昱,太祖長兄,受禪後封。乾化元年,還睢陽,命內臣拜餞都外。王出宿至於偃師,仍詔其子衡王友諒侍從以歸。庶人篡位,授宋州節度使。貞明二年,卒。(《五代會要》雲:全昱,贈尚書令,諡德靖。《五代史闕文》:全昱,樑祖之兄也......

  • 《舊五代史》 卷一百二十六(周書)列傳六大綱 馮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其先為農為儒,不恆其業。道少純厚,好學善屬文,不恥惡衣食,負米奉親之外,惟以披誦吟諷為事,雖大雪擁户,凝塵滿席,湛如也。天祐中,劉守光署為幽州掾。守光引兵伐中山,訪於僚屬,道常以利害箴之,守光怒,置於獄中......

  • 《舊五代史》 卷一百一(漢書)隱帝紀上大綱 隱皇帝,諱承祐,高祖第二子也。母曰李太后,以唐長興二年,歲在辛卯,三月七日,生帝於鄴都之舊第。高祖鎮太原,署節院使,累官至檢校尚書右僕射。國初,授左衞大將軍、檢校司空,遷大內都點檢、檢校太保。乾祐元年正月二十七日,高祖崩,祕......

  • 《舊五代史》 卷一百四十八 志十大綱 ◎選舉志按《唐典》,凡選授之制,天官卿掌之,所以正權衡而進賢能也;凡貢舉之政,春官卿掌之,所以核文行而第雋秀也。洎梁氏以降,皆奉而行之,縱或小有釐革,亦不出其軌轍。今採其事。備紀於後,以志五代審官取士之方也。樑開平元年......

  • 《舊五代史》 卷六十七(唐書) 列傳十九大綱 豆盧革,祖籍,同州刺史。父瓚,舒州刺史。(《宣和書譜》雲:失其世系。)革少值亂離,避地鄜、延,轉入中山,王處直禮之,闢於幕下,有奏記之譽。因牡丹會賦詩,諷處直以桑柘為意,言甚古雅,漸加器仰,轉節度判官。而理家無法,獨請謁處直,處直慮......

  • 《舊五代史》 卷一百七(漢書)列傳四 史宏肇,字化元,鄭州滎澤人也。父潘,本田家。宏肇少遊俠無行,拳勇健步,日行二百里,走及奔馬。樑末,每七户出一兵,宏肇在籍中,後隸本州開道都,選入禁軍。嘗在晉祖麾下,遂留為親從,及踐阼,用為控鶴小校。高祖鎮太原,奏請從行,升為牙校,後......

  • 《舊五代史》 卷五十二(唐書) 列傳四大綱 李嗣昭,字益光,武皇母弟代州刺史克柔之假子也。小字進通,不知族姓所出。(《歐陽史》雲:本姓韓氏,汾州大谷縣民家子。)少事克柔,頗謹願,雖形貌眇小,而精悍有膽略,沉毅不羣。初嗜酒好樂,武皇微伸儆戒,乃終身不飲。少從征伐,精練軍機......

  • 《舊五代史》 卷二(梁書)太祖紀二 光化元年正月,帝遣葛從周統諸將略地于山東,遂次於邢、洺。三月,昭宗以帝兼領天平軍節度使,餘如故。四月,滄州節度使盧廷彥為燕軍所攻,棄城奔於魏,魏人送於汴。是月,帝以大軍至鉅鹿,屯於城下,敗晉軍萬餘眾於青山口,俘馬千餘匹。丁......

  • 《舊五代史》 卷九十二(晉書) 列傳七大綱 姚顗,字伯真,京兆萬年人。曾祖希齊,湖州司功參軍。祖宏慶,蘇州刺史。父荊,國子祭酒。顗少蠢,敦厚,靡事容貌,任其自然,流輩未之重,唯兵部侍郎司空圖深器之,以女妻焉。顗性仁恕,多為僕妾所欺,心雖察之,而不能面折,終身無喜怒。不知錢百......

  • 《舊五代史·李琪傳》 李琪,字台秀。父縠,廣明中,為晉公王鐸都統判官。年十三,詞賦詩頌,大為王鐸所知,然亦疑其假手。一日,鐸召縠?於公署,密遣人以《漢祖得三傑賦》題就其第試之,琪援筆立成。賦尾雲:“得士則昌,非賢罔共。宜哉項氏之敗亡,一范增而不能......

  • 《舊五代史》 卷四十一(唐書) 明宗紀七 長興元年春正月丙寅朔,帝御明堂殿受朝賀,仗衞如常儀。乙亥,國子監請以監學生束脩及光學錢備監中修葺公用,從之。丙子,帝謂宰臣曰:時雪未降,如何?馮道曰:陛下恭行儉德,憂及蒸民,上合天心,必有春澤。是夜,降雪。其夕,右散騎常侍蕭希......

  • 《舊五代史》 卷十四(梁書)列傳四大綱 羅紹威,(《舊唐書》雲:紹威,字端己。)魏州貴鄉人。父宏信,本名宗弁,初為馬牧監,事節度使樂彥貞。光啟末,彥貞子從訓驕盈太橫,招聚兵甲,欲誅牙軍。牙軍怒,聚噪攻之,從訓出據相州。牙軍廢彥貞,囚於龍興寺,逼令為僧,尋殺之,推小校趙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