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五代史》 卷九十三(晉書) 列傳八 盧質,字子徵,河南人也。曾祖偲,唐太原府祁縣尉,累贈右僕射。祖衍,唐刑部侍郎、太子賓客,累贈太保。父望,唐尚書司勛郎中,累贈太子少傅。質幼聰慧,善屬文。年十六,陝帥王重盈奏授芮城令,能以色養。又為同州澄城令,從私便也。秩滿改......

  • 《舊五代史》 卷二十三(梁書)列傳十三大綱 劉鄩,密州安丘縣人也。祖綬,密州户掾,累贈左散騎常侍。父融,安丘令,累贈工部尚書。鄩幼有大志,好兵略,涉獵史傳。唐中和中,事青州節度使王敬武為小校。敬武卒,三軍推其子師範為留後,朝廷命崔安潛鎮青州,州人拒命。棣州刺史張蟾將......

  • 《舊五代史》 卷一百三十八 外國列傳二大綱 吐蕃,本漢西羌之地,或雲南涼禿髮利鹿孤之後,其子孫以禿髮為國號,語訛為吐蕃。國人號其主為贊普,置大論、小論以理國事。其俗隨畜牧無常居,然亦有城郭,都城號邏些城。不知節候,以麥熟為歲首。唐時屢為邊患。初,唐分天下為十道,河......

  • 《舊五代史》 卷八十一(晉書) 少帝紀一 少帝,名重貴,高祖之從子也。考諱敬儒,母安氏,以唐天祐十一年六月二十七日生帝於太原汾陽裏。敬儒嘗為後唐莊宗騎將,早薨,高祖以帝為子。帝少而謹厚,高祖愛之。洎歷方鎮,嘗遣從行,委以庶事,但性好馳射,有祖禰之風。高祖鎮太原,命琅......

  • 《舊五代史》 卷五十二(唐書) 列傳四 李嗣昭,字益光,武皇母弟代州刺史克柔之假子也。小字進通,不知族姓所出。(《歐陽史》雲:本姓韓氏,汾州大谷縣民家子。)少事克柔,頗謹願,雖形貌眇小,而精悍有膽略,沉毅不羣。初嗜酒好樂,武皇微伸儆戒,乃終身不飲。少從征伐,精練軍機......

  • 《舊五代史》 卷八十七(晉書) 列傳二 ◎宗室(案:《晉宗室列傳》,《永樂大典》僅存四篇,餘多殘闕。)廣王敬威,字奉信,高祖之從父弟也。父萬詮,贈太尉,追封趙王。敬威少善騎射,事後唐莊宗,以從戰有功,累歷軍職。明宗即位,擢為奉聖指揮使。天成、應順中,凡十改軍額,累官至......

  • 《舊五代史》 卷九十八(晉書) 列傳十三 安重榮,朔州人。祖從義,利州刺史。父全,勝州刺史、振武蕃漢馬步軍都指揮使。重榮有膂力,善騎射。唐長興中,為振武道巡邊指揮使,犯罪下獄。時高行周為帥,欲殺之,其母赴闕申告,樞密使安重誨陰護之,奏於明宗,有詔釋焉。張敬達之圍晉......

  • 《舊五代史》 卷一百一十一(周書)太祖紀二大綱 廣順元年春二月癸巳朔,以樞密副使、尚書户部侍郎範質為兵部侍郎,依前充職;以陳州刺史、判三司李穀為户部侍郎,判三司;以右金吾大將軍、充街使翟光鄴為左千牛衞上將軍,充宣徽北院使;以宣徽北院使袁鳷為左武衞上將軍,充宣徽......

  • 《舊五代史》 卷二十二(梁書)列傳十二 楊師厚,潁州斤溝人也。為李罕之部將,以猛決聞,尤善騎射。及罕之敗,退保澤州,師厚與李鐸、何絪等來降,太祖署為忠武軍牙將,繼歷軍職,累遷檢校右僕射,表授曹州刺史。唐天覆三年,從太祖迎昭宗於岐下,李茂貞以勁兵出戰,為師厚所敗。及......

  • 《舊五代史》 卷四十七(唐書) 末帝紀中大綱 清泰二年春正月丙申朔,帝御明堂殿受朝賀,仗衞如式。乙巳,中書門下奏:遇千春節,凡刑獄公事奏覆,候次月施行。今後請重系者即候次月,輕系者即節前奏覆決遣。從之。戊申,宗正寺奏:北京、應州、曹州諸陵,望差本州府長官朝拜。(《五......

  • 《舊五代史》 卷五十五(唐書) 列傳七大綱 康君立,蔚州興唐人,世為邊豪。乾符中,為雲州牙校,事防禦使段文楚。時羣盜起河南,天下將亂,代北仍歲阻飢,諸部豪傑,鹹有嘯聚邀功之志。會文楚稍削軍人儲給,戍兵諮怨。君立與薛鐵山、程懷信、王行審、李存璋等謀曰:段公懦人,難與共......

  • 《舊五代史》 卷一百一十六(周書)世宗紀三 顯德三年春正月乙未朔,帝不受朝賀。前司空蘇禹珪卒。丁酉,李穀奏,破淮賊於上窯。戊戌,發丁夫十萬城京師羅城。庚子,詔取此月八日幸淮南。殿中監馬從贇免所居官,坐乾沒外孫女霍氏之資產,為人所訟故也。辛丑,以宣徽南院使向訓為......

  • 《舊五代史》 卷五十六(唐書) 列傳八大綱 周德威,字鎮遠,小字陽五,朔州馬邑人也。初事武皇為帳中騎督,驍勇,便騎射,膽氣智數皆過人。久在雲中,諳熟邊事,望煙塵之警,懸知兵勢。乾寧中,為鐵林軍使,武皇討王行瑜,以功加檢校左僕射,移內衙軍副。光化二年三月,汴將氏叔琮率眾逼太......

  • 《舊五代史》 卷一百三十四 僣偽列傳一 楊行密,廬州人。少孤貧,有膂力,日行三百里。唐中和之亂,天子幸蜀,郡將遣行密徒步奏事,如期而復。(《北夢瑣言》:鄭綮嘗典楊行密為本州步奏官。)光啟初,秦宗權擾淮右,頻寇廬、壽,郡將募能致戰擒賊者,計級賞之,行密以膽力應募,往必有......

  • 《舊五代史》 卷二(梁書)太祖紀二 光化元年正月,帝遣葛從周統諸將略地于山東,遂次於邢、洺。三月,昭宗以帝兼領天平軍節度使,餘如故。四月,滄州節度使盧廷彥為燕軍所攻,棄城奔於魏,魏人送於汴。是月,帝以大軍至鉅鹿,屯於城下,敗晉軍萬餘眾於青山口,俘馬千餘匹。丁......

  • 《舊五代史》 卷一百二十三(周書)列傳三大綱 高行周,字尚質,幽州人也。生於媯州懷戎軍之雕窠裏。曾祖順厲,世戍懷戎。父思繼,昆仲三人,俱雄豪有武幹,聲馳朔塞。唐武皇之平幽州也,表劉仁恭為帥,仍留兵以戍之。以思繼兄為先鋒都將、媯州刺史,思繼為中軍都將、順州刺史,思繼弟......

  • 《舊五代史》 卷一百二十(周書)恭帝紀大綱 恭帝,諱宗訓,世宗子也。廣順三年,歲在癸丑,八月四日,生於澶州之府第。顯德六年六月癸未,制授特進左衞上將軍,封樑王,食邑三千户,實封五百户。癸巳,世宗崩。甲午,內出遺制,命帝柩前即皇帝位。是日,羣臣奉帝即位而退。丁酉,北面兵馬都......

  • 《舊五代史》 卷一百二十二(周書)列傳二大綱 ◎宗室剡王侗,太祖子,初名青哥,漢末遇害。太祖即位,詔贈太尉,賜名侗。顯德四年追封。杞王信,太祖子,初名意哥,漢末遇害。太祖即位,詔贈司空,賜名信。顯德四年追封。(案:太祖諸子蚤歲遇害,本無事蹟。原本過於簡略,疑有刪節,今據《歐......

  • 《舊五代史》 卷九十五(晉書) 列傳十大綱 皇甫遇,常山人也。父武,流寓太原,嘗為遮塞軍使。遇少好勇,及壯,虯髯,善騎射。唐明宗在藩時,隸於麾下,累從戰有功。明宗即位,遷龍武都指揮使,遙領嚴州刺史,出討東川,為行營左軍都指揮使。應順、清泰中,累歷團練防禦使,尋遷鄧州節度使......

  • 《舊五代史》 卷八十五(晉書) 少帝紀五大綱 開運三年冬十月甲子,正衙命使冊皇太妃安氏。己丑,以樞密直學士、禮部侍郎邊光範為翰林學士,以給事中邊歸讜為左散騎常侍,以翰林學士、祠部員外郎、知制誥張沆為右諫議大夫。辛未,以鄴都留守杜威為北面行營都招討使,以侍衞親......

  • 《舊五代史》 卷四十一(唐書) 明宗紀七 長興元年春正月丙寅朔,帝御明堂殿受朝賀,仗衞如常儀。乙亥,國子監請以監學生束脩及光學錢備監中修葺公用,從之。丙子,帝謂宰臣曰:時雪未降,如何?馮道曰:陛下恭行儉德,憂及蒸民,上合天心,必有春澤。是夜,降雪。其夕,右散騎常侍蕭希......

  • 《舊五代史》 卷三十四(唐書) 莊宗紀八大綱 同光四年春正月戊午朔,帝不受朝賀,契丹寇渤海。壬戌,詔以去歲因被災沴,物價騰踴,自今月三日後避正殿,減膳撤樂,以答天譴。應去年遭水災州縣,秋夏税賦並與放免。自壬午年已前所欠殘税,及諸色課利,已有敕命放免者,尚聞所在卻有徵收......

  • 《舊五代史》 卷六十三(唐書) 列傳十五 張全義,字國維,濮州臨濮人。初名居言,賜名全義,樑祖改為宗奭;莊宗定河南,複名全義。祖璉,父誠,世為田農。全義為縣嗇夫,嘗為令所辱。乾符末,黃巢起冤句,全義亡命入巢軍。巢入長安,以全義為吏部尚書,充水運使。巢敗,依諸葛爽於河陽,......

  • 舊五代史和凝傳的閲讀及答案大綱 和凝,字成績,汶陽須昌人也。九代祖逢堯,唐高宗時為監察御史,自逢堯之下,仕皆不顯。凝幼而聰敏,姿狀秀拔,神采射人。少好學,書一覽者成達其大義。年十七舉明經,十九登進士第。滑帥賀瑰知其名,闢置幕下。凝善射。時瑰與唐莊宗相拒......

  • 《舊五代史》 卷一百四十八 志十大綱 ◎選舉志按《唐典》,凡選授之制,天官卿掌之,所以正權衡而進賢能也;凡貢舉之政,春官卿掌之,所以核文行而第雋秀也。洎梁氏以降,皆奉而行之,縱或小有釐革,亦不出其軌轍。今採其事。備紀於後,以志五代審官取士之方也。樑開平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