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五代史》 卷七十(唐書) 列傳二十二 元行欽,本幽州劉守光之愛將。守光之奪父位也,令行欽攻大恩山,又令殺諸兄弟。天祐九年,周德威攻圍山州,守光困蹙,令行欽于山北募兵,以應契丹。時明宗為將,攻行欽于山北,與之接戰,矢及明宗馬鞍,既而以勢迫來降。明宗憐其有勇,奏隸為......

  • 《舊五代史》 卷十八(梁書)列傳八大綱 張文蔚,字右華,河間人也。父裼,唐僖宗朝,累為顯官。文蔚幼礪文行,求知取友,藹然有佳士之稱。唐乾符初,登進士第,時丞相裴坦兼判鹽鐵,解褐署巡官。未幾,以畿尉直館。丁家艱,以孝聞。中和歲,僖宗在蜀,大寇未滅,急於軍費,移鹽鐵於揚州,命......

  • 《舊五代史》 卷九十二(晉書) 列傳七 姚顗,字伯真,京兆萬年人。曾祖希齊,湖州司功參軍。祖宏慶,蘇州刺史。父荊,國子祭酒。顗少蠢,敦厚,靡事容貌,任其自然,流輩未之重,唯兵部侍郎司空圖深器之,以女妻焉。顗性仁恕,多為僕妾所欺,心雖察之,而不能面折,終身無喜怒。不知錢百......

  • 《舊五代史》 卷一百三(漢書)隱帝紀下大綱 乾祐三年春正月己亥朔,帝不受朝賀。鳳翔行營都部署趙暉奏,前月二十四日,收復鳳翔,逆賊王景崇舉族自燔而死。丁未,鳳翔節度使、充西南行營都部署趙暉加兼侍中。戊申,密州刺史王萬敢奏,奉詔領兵入海州界,至荻水鎮,俘掠焚蕩,更請益......

  • 《舊五代史》 卷三十四(唐書) 莊宗紀八大綱 同光四年春正月戊午朔,帝不受朝賀,契丹寇渤海。壬戌,詔以去歲因被災沴,物價騰踴,自今月三日後避正殿,減膳撤樂,以答天譴。應去年遭水災州縣,秋夏税賦並與放免。自壬午年已前所欠殘税,及諸色課利,已有敕命放免者,尚聞所在卻有徵收......

  • 《舊五代史》 卷四十七(唐書) 末帝紀中 清泰二年春正月丙申朔,帝御明堂殿受朝賀,仗衞如式。乙巳,中書門下奏:遇千春節,凡刑獄公事奏覆,候次月施行。今後請重系者即候次月,輕系者即節前奏覆決遣。從之。戊申,宗正寺奏:北京、應州、曹州諸陵,望差本州府長官朝拜。(《五......

  • 《舊五代史》 卷十(梁書)末帝紀下 貞明六年春正月戊子,以曹州刺史朱漢賓為安州宣威軍節度使;以許州匡國軍節度觀察留後、充散指揮都軍使、檢校太傅王彥章為匡國軍節度使,進封開國侯,軍職如故。二月癸丑,宣州節度使錢傳璟起復,依前檢校太傅、同平章事、宣州......

  • 《舊五代史》 卷十四(梁書)列傳四 羅紹威,(《舊唐書》雲:紹威,字端己。)魏州貴鄉人。父宏信,本名宗弁,初為馬牧監,事節度使樂彥貞。光啟末,彥貞子從訓驕盈太橫,招聚兵甲,欲誅牙軍。牙軍怒,聚噪攻之,從訓出據相州。牙軍廢彥貞,囚於龍興寺,逼令為僧,尋殺之,推小校趙文建......

  • 《舊五代史》 卷一百一十一(周書)太祖紀二範例 丙子,以太子少保致仕王延為太子少傅,以户部尚書致仕盧損、左驍衞上將軍致仕李肅併為太子少保,兵部尚書致仕韓昭允為尚書右僕射,太子太師致仕盧文紀為司空。自延而下,並依前致仕。故散騎常侍裴羽贈户部尚書,故太子賓客蕭願贈......

  • 《舊五代史》 卷一(梁書)太祖紀一大綱 太祖神武元聖孝皇帝,姓朱氏,諱晃,本名温,宋州碭山人。其先,舜司徒虎之後。高祖黯,曾祖茂琳,祖信,父誠。帝即誠之第三子,母曰文惠王皇后。(《五代會要》:樑肅祖宣元皇帝諱黯,舜司徒虎四十二代孫;開平元年七月,追尊宣元皇帝,廟號肅祖......

  • 《舊五代史》 卷十一(梁書)列傳一大綱 ◎后妃文惠皇太后王氏,開平初追諡。太祖性孝願,奉太后未嘗小失色,朝夕視膳,為士君子之規範。帝嚴察用法,無纖毫假貸,太后言之,帝頗為省刑。(《北夢瑣言》雲:樑祖父誠蚤卒,有三子俱幼。母王氏,攜養寄於同縣人劉崇家。昆弟之中,惟......

  • 《舊五代史》 卷一百二十三(周書)列傳三 高行周,字尚質,幽州人也。生於媯州懷戎軍之雕窠裏。曾祖順厲,世戍懷戎。父思繼,昆仲三人,俱雄豪有武幹,聲馳朔塞。唐武皇之平幽州也,表劉仁恭為帥,仍留兵以戍之。以思繼兄為先鋒都將、媯州刺史,思繼為中軍都將、順州刺史,思繼弟......

  • 《舊五代史》 卷一百四十三 志五 ◎禮志下後唐長興元年九月,太常禮院奏:來年四月孟夏,禘饗於太廟。謹按禮經,三年一祫以孟冬,五年一禘以孟夏。已毀未毀之主,併合食於太祖之廟,逐廟功臣,配饗於太廟之庭。本朝寶應元年定禮,奉景皇帝為始封之祖。既廟號太祖,百代不......

  • 《舊五代史》 卷一百三十三 世襲列傳二 高季興,字貽孫,陝州硤石人也。本名季昌,及後唐莊宗即位,避其廟諱改焉。幼隸於汴之賈人李七郎,樑祖以李七郎為子,賜姓,名友讓。樑祖嘗見季興於僕隸中,其耳面稍異,命友讓養之為子。樑祖以季興為牙將,漸能騎射。唐天覆中,昭宗在岐下......

  • 《舊五代史》 卷九十六(晉書) 列傳十一大綱 孔崇弼,唐僖宗宰相緯之子也。仕後唐,自吏部郎中授給事中,時族兄昭序繇給事中改左常侍,兄弟同居門下,時論榮之。崇弼,天福中遷左散騎常侍。無他才,但能談笑,戲玩人物,揚眉抵掌,取悦於人。五年,詔令泛海使於杭越。先是,浙中贈賄,每歲......

  • 《舊五代史》 卷十五(梁書)列傳五大綱 韓建,字佐時,許州長社人。父叔豐,世為牙校。初,秦宗權之據蔡州,招合亡命,建隸為軍士,累轉至小校。唐中和初,忠武監軍楊復光起兵於蔡,宗權遣其將鹿宴宏赴之,建與里人王建俱隸宴宏軍,入援京師。賊平,復光暴卒。時僖宗在蜀,宴宏率所部......

  • 《舊五代史》 卷六(梁書)太祖紀六 開平四年十月乙亥,東京博王友文入覲,召之也。己卯,以新修天驥院開宴落成,內外並獻馬,而魏博進絹四萬匹為駔價。壬午,以冬設禁軍,幸興安鞠場,召文武百官宴。幸開化,大閲軍實。十一月丁亥朔,幸廣王第作樂。辛卯,宴文武四品已上於宣......

  • 《舊五代史》 卷一百二十七(周書)列傳七大綱 盧文紀,字子持,京兆萬年人。(案:此下有闕文。)長興末,為太常卿。文紀形貌魁偉,語音高朗,佔對鏗鏘,健於飲啖。奉使蜀川,路由岐下,時唐末帝為岐帥,以主禮待之,觀其儀形旨趣,遇之頗厚。清泰初,中書闕輔相,末帝訪之於朝,左右曰:臣見班行中......

  • 《舊五代史》 卷十七(梁書)列傳七大綱 成汭,淮西人。少年任俠,乘醉殺人,為仇家所捕,因落髮為僧,冒姓郭氏。(《新唐書》雲:入蔡賊中,為賊帥假子,更姓名為郭禹。)亡匿久之,及貴,方複本姓。唐僖宗朝,為蔡州軍校,領本郡兵戍荊南,帥以其兇暴,欲害之,遂棄本軍奔於秭歸。一夕,巨蛇......

  • 《舊五代史》 卷二十九(唐書) 莊宗紀三大綱 天祐十六年春正月,李存審城德勝,夾河為柵。帝還魏州,命昭義軍節度使李嗣昭權知幽州軍府事。三月,帝兼領幽州,遣近臣李紹宏提舉府事。夏四月,樑將賀瑰圍德勝南城,百道攻擊,復以艨艟扼斷津渡。帝馳而往,陣於北岸。南城守將氏延賞......

  • 《舊五代史》 卷一百(漢書)高祖紀下大綱 天福十二年夏五月乙酉朔,契丹所署大丞相、政事令、東京留守、燕王趙延壽為永康烏裕所縶,既而烏裕召蕃漢臣僚於鎮州牙署,矯其主遣詔,命烏裕嗣位,於是發哀成服。辛卯,詔取五月十三日車駕南幸。甲午,以判太原府事劉崇為北京留守......

  • 《舊五代史》 卷九十一(晉書) 列傳六 房知温,字伯玉,兗州瑕丘人也。少有勇力,籍名於本軍,為赤甲都官健。(《玉堂閒話》:知温少年,與外弟徐某為盜於兗、鄆之境。)樑將葛從周鎮其地,選置麾下。時部將牛存節屯於鎮,好摴博,每求辨採者,知温以善博見推,因得侍左右,遂熟於存......

  • 《舊五代史》 卷二十四(梁書)列傳十四大綱 李珽,字公度,隴西敦煌人。五世祖忠懿公憕,有大節,見《唐史》。父縠,仕懿、僖朝,官至右諫議大夫。珽聰悟,有才學,尤工詞賦。僖宗朝,晉公王鐸提兵柄,鎮滑台,縠居賓席,鐸見珽,大賞歎之。年二十四登進士第,解褐授校書郎,拜監察御史,俄丁內......

  • 《舊五代史》 卷十四(梁書)列傳四大綱 羅紹威,(《舊唐書》雲:紹威,字端己。)魏州貴鄉人。父宏信,本名宗弁,初為馬牧監,事節度使樂彥貞。光啟末,彥貞子從訓驕盈太橫,招聚兵甲,欲誅牙軍。牙軍怒,聚噪攻之,從訓出據相州。牙軍廢彥貞,囚於龍興寺,逼令為僧,尋殺之,推小校趙文建......

  • 《舊五代史》 卷一百二十七(周書)列傳七 盧文紀,字子持,京兆萬年人。(案:此下有闕文。)長興末,為太常卿。文紀形貌魁偉,語音高朗,佔對鏗鏘,健於飲啖。奉使蜀川,路由岐下,時唐末帝為岐帥,以主禮待之,觀其儀形旨趣,遇之頗厚。清泰初,中書闕輔相,末帝訪之於朝,左右曰:臣見班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