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人教版(通用16篇)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人教版(通用1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2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人教版,歡迎大家分享。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人教版(通用16篇)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 學會“莫、臘、渾、疑”等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體會詩人的心境。

2、 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語言的節奏和音韻美。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語言的節奏和音韻美。

【教學時數】

2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題西林壁》)

【教學過程】

一、複習《望廬山瀑布》,理解詩題

1、導語:一年級時,我們已經學了《望廬山瀑布》,大家一起來背誦。今天,我們學習另一首寫廬山的古詩,詩人蘇軾所寫的《題西林壁》。板書課題,讀詩題。

2、理解詩題。

自讀課文中1、2兩條註解,讀讀詩題的意思(蘇軾遊廬山時在西林寺牆壁上寫的一首詩)

二、吟讀詩句,理解詩意

1、教師範讀,讓學生聽清吟詩的節奏,初步感知詩人的心情。

2、自由吟詩,讀準字音,把握吟詩的節奏。

3、學生試說自己已經讀懂的詩句的意思,或提出不理解的。

4、理解前兩句。

找出詩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詞(“橫”、“側”、“遠”、“近”、“高”、“低”)。再出示“嶺”和“峯”。給它們組成不同的詞語:山嶺、峻嶺、高峯、奇峯、山峯……讀讀前兩句詩,告訴我們什麼?試看說一說。

讀後兩句詩,告訴我們什麼?試着說一說。

師歸納:上學期,我們學過《畫楊桃》這篇課文,你還記得其中老師說的話嗎?(……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就不同。有時候看起來真像五角星)廬山是那麼雄奇壯觀,千姿百態,詩人從不同的角度去看,每一回看到的景象卻不一樣;橫着看,連綿不斷的峻嶺;從側面看,奇峯陡峭;從遠處看、近處看,從高處看、低處看……看到山的形狀、姿態卻不一樣。

有感情地齊讀前兩句。

5、理解後兩句。

讀一讀,比一比,前兩句與後兩句內容上有什麼不同?

(前兩句寫看到的景象,後兩句寫自己的感受)

讀到這裏,你有什麼疑問嗎?

詩人這樣多次、多角度地看廬山卻爲什麼會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呢?你認爲怎樣才能看清廬山的真面目呢?

教師小結:廬山究竟美在哪裏?是雄奇、是壯麗、是險峻還是幽秀?詩人覺得沒有認識廬山真面目,只因爲身在廬山中。只看到廬山的局部,要是身在廬山之外,從高處鳥瞰,就能認識廬山的全貌了。

三、熟讀背誦

請你把自己當作詩人,有感情地讀一讀。

練習背誦,同桌之間互背。

四、默寫全詩

第二課時

(學習《遊山西村》)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

1、讀讀詩題,參看註解,說說詩題的大概意思。教師補充小結。

2、自由吟讀。

3、指名試讀。教師點評並範讀,體會詩句的節奏。

二、試講詩意

1、邊讀邊參閱課文中的註解,試着串講。教師巡迴傾聽,發現難點。

2、指名試講。(要求把每句詩的大致意思說清楚)

3、理解“莫笑、足”的意思。

三、深入體會

1、讀前兩句,想象意境。詩人會在什麼地方?他當時有什麼感受?(想象詩人在農家做客,受到農家熱情款待)

2、讀後兩句,體會意境。

這時詩人是在哪裏?他當時遇到了什麼景象?

詩人可能正走在山間小道上,眼見前面被大山擋住了,懷疑無路可走;行至山前,忽見柳蔭深深,鮮花簇簇,驚喜地發現又是一個村莊。

四、品味對偶的.表現手法

1、有節奏地朗讀後兩個詩句。

2、引導發現兩行詩句中相對應的詞,說說它們有什麼特點。

3、美讀,讀出節奏、音律美。

五、體會名句的引用

提供下列句子,供學生閱讀。

1、我們走到山前,頓覺山路已盡。忽然間,山路一轉,前面又出現了一個鮮花盛開的村莊。這時,我們情不自禁地吟起:“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詩句。

2、李叔叔正在搞一次實驗,遇到了一個很大的難題,實驗進行不下去了。因此失去了信心。後來在一位教授的幫助下,他豁然開朗,很快攻克了難關,實驗獲得了成功。這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老師在指導我們作文時,常常用宋朝著名詩人蘇軾的名句:“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的詩句,教我們寫作時不要說人家常說的話,寫出自己獨特的見解,要寫出自己的個性。

讀後教育學生在以後的習作中能恰當地引用這些語句,使自己的作文變得更精彩。

六、佈置作業

1、抄第5課生字組三詞

2、背誦第5課

【板書設計】

古詩兩首

遊山西村 廬山

山重水複疑無路, 不識廬山真面目,

柳暗花明又一村。 只緣身在此山中。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2

【學習目標】

1、瞭解爬山虎的特點,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和能力。

2、感受作者對大自然無限熱愛的生活情趣。

3、背誦、抄寫作者描寫生動形象的句子,段落,並仿照課文寫一篇介紹植物的文章。

【教學重、難點】

瞭解爬山虎的特點,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教學時數】

2-3課時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觀察,採集實物,拍照,收集有關植物攀爬運動的資料.

2、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舉行“植物資源”共享會

大自然是一個奇妙的世界,日月星辰、風雨雷電、花草樹木、鳥獸蟲魚,真是色彩斑斕,奇妙無窮啊!下面我們舉行一個“植物資源”共享會,請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關實物,圖片,照片,介紹自己瞭解的植物攀爬運動的資料。

二、提示課題,範讀課文

1、這節課老師要和大家一起走近大作家葉聖陶的《爬山虎的腳》,去了解爬山虎,欣賞爬山虎。

2、板書課題:爬山虎的腳。

3、教師範讀課文,學生思考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爬山虎的?

4、學生交流,教師歸納出本篇課文的兩個探究點(多媒體顯示):

a、爬山虎的葉子是怎樣的?

b.爬山虎的腳是怎樣的,又是怎樣爬的?

三、合作探究,深入研讀

1、大家希望先探究什麼?爲什麼?

2、四人小組研究描寫爬山虎腳的三、四、五自然段,要求(多媒體顯示):

a、作者是如何具體生動的描寫的?

b、一定的方式把自己探索到的'知識向大家彙報、展示。

3、學生自由學習。

四、彙報交流

1、一組學生競賽讀寫“腳”樣子的句子,並交流圈出認爲重要的詞。

(反面、枝狀六七根細絲、嫩紅)

可讓學生明白作者是從腳的位置、樣子、顏色三方面來觀察、描寫的。

2、學生上臺板畫爬山虎的腳,並口述爲什麼這樣畫。可趁機讓全班跟着他畫,體會比喻句的妙處。

3、三生依次上臺(師給帶上他自己畫的爬山虎的頭飾)作“自我介紹”,師鼓勵靈活表述。

4、同桌介紹。

5、四生開火車讀具體寫腳怎麼爬的句子,並交流“爬”有關的重要動詞。(爬:觸一巴+拉+貼)

6、多媒體動畫演示爬山虎是怎樣爬的。

7、指導朗讀。

8、點擊出示中心句: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

質疑:“一腳一腳”能不能換成“一步一步”,爲什麼?

9、從中你又能體會到什麼呢?(落實人文性)

教師可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來體會,例如:往上爬、蚊龍的爪子、相當牢固、休想拉下等。

10、小組比賽朗讀。

11、一生扮演爬山虎的角色,演一演,說一說怎樣爬。

五、積累語言

抄寫你認爲寫得好的句子,並背誦三、四、五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課,導入新課

1、導人:上節課我們探究了爬山虎的腳的樣子以及它是怎樣爬的,誰能以爬山虎的角色向大家介紹一下。

2、指名“自我介紹”。

3、這節課我們要探究爬山虎的葉子是怎樣的?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讀

1、四人小組研讀第二自然段,要求(多媒體顯示):

a、研究作者是如何有條理地描寫葉子的?

b.標出你喜歡的詞,兩人小組討論爲什麼喜歡?

C、要用一定的方式把自己研究的知識向大家彙報。

三、彙報交流

1、 生朗讀描寫靜態的句子。教師通過多媒體引導學生體會“新鮮”“均勻”以及那麼……那麼……”句式的好處。

2、 指導朗讀

3、 多媒體出示描寫動態的葉子的句子。(一陣風拂過……)教師引導學生想象,讀這句話,你彷彿看到什麼,聽到什麼?重點落實一個“漾”字。

4、 多媒體展示“漾起波紋的葉子”的情景。

5、 指導朗讀。

四、迴歸整體,體會寫法

1、同學們,你想過嗎,課文爲什麼以《爬山虎的腳》爲題?師隨機引導學生體會寫爬山虎的葉子是爲了襯托爬山虎的腳。

2、那麼作者爲什麼寫得這麼好呢?

3、交流歸納:

a、整體到部分一步一步細緻觀察。

b.能抓住特點觀察。

c.作者很有酎Jb地懷着喜愛之情觀察,觀察得非常深入。

五、積累運用,提升語言

1、 把你喜歡的部分背下來,抄下來。

2、 課外練筆。

請你仔細觀察一種攀援植物,仿照課文寫一寫,內容要具體,語言要通順。

六、佈置作業

1、抄第6課生字組三詞

3、背誦第三至五自然段

4、完成課外練筆

【板書設計】

爬 位置:莖上長葉柄的反面

山 特點 樣子:像……像……(細絲) 抓住特點

虎 顏色:嫩紅(嫩綠) 觀察細緻

腳 爬 觸→巴→拉、貼(牢固)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3

【學習目標】

1、能聯繫上下文,理解“靜謐、精神大振、枉費心機、浩如煙海、飛渡重洋’’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文中感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重要意義。

3、學習讀文後能將自己的感受說給大家聽。

【教學重、難點】

在讀文中感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重要意義。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題設疑

板書課題,讀題。

一張普通的世界地圖會引出什麼發現呢?讓我們帶着這個疑問去閱讀課文。

二、自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2、自學反饋。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幫助解決。

3、指名分節朗讀。

4、解釋從課題中提出的疑問:是誰在什麼情況下發現了什麼?

5、找出課文的相關段落,再次朗讀。

三、觀察、讀文,相互印證

1、分組觀察世界地圖或地球儀,找到南美洲巴西的陸地和非洲西海岸的幾內亞灣看看是否像魏格納說的那樣。再看看其他陸地與海岸線是否相似。

2、熟讀第五自然段“嶄新的奇想”。說說這個奇想與我們剛纔觀察所得是否相同。

研讀證據,探究過程

過渡:魏格納爲了證明自己的發現是否正確,他做了大量艱苦的考證工作,從浩如煙海的資料中尋找證據。結果發現一份非常有說服力的資料。

研讀第七自然段,對魏格納的推理過程進行梳理。

學生討論,教師點撥歸納:

中龍是一種爬行動物,它既見於巴西,又見於非洲。爬行動物是不可能飛渡重洋的,由此證明:當時中龍是生活在同一塊大陸上。

四、熟讀課文,交流感受

1、學生再次默讀全文。

2、魏格納的重大發現靠的是什麼?你從這件事中感受到什麼?

讓學生圍繞這一問題說一說。

五、佈置作業

1、同步閱讀

【板書設計】

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

無意發現 產生奇想

尋找證據 引起震動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4

【學習目標】

1、認識“蔽、搜”等7個生字。會寫“掘、拋、傾”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隨遇而安、慎重、驟雨”等詞語。

2、學生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養成對勞動,對生活的熱愛。

3、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學生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養成對勞動,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時數】

2課時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利用各6種途徑蒐集有關蟋蚌生活習性,特點等圖片文字資料。

2、每生準備橡皮泥一盒,白紙一張。

3、課外準備《蝸牛與黃鸝鳥》的音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題,設疑鋪展

1、有個小傢伙,小名“蛐蛐/曠大名“蟋蟀”,這不起眼的小東西居然有人稱它是昆蟲王國的建築工程師。不信,我們到蟋蚌的住宅裏親自去走一趟,轉一圈,看看蟋蟀的住宅到底是什麼樣的?

2、板書課題:蟋蟀的住宅。

3、齊讀課題。

二、自學課文,“買票進宅”

1、生自由試讀課文。

2、開動“知識快車”檢查自學情況:用知識競賽的形式讓學生“買票進宅”。如認讀生字、詞語,正確流利地朗讀難讀句子、小節。

三、默讀課文,“看宅劃說”

1、這小蟋蚌的住宅是什麼樣的?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一至六自然段,用“——”劃出有關句子。

2、反饋交流討論。

3、理解體會重點句子,指導感情朗讀。

a、蟋蚌和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選擇住址,一定要排水優良,並且有溫和的陽光。

b.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

c、大體上講,住所是很簡樸的,清潔、乾燥、很衛生,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

同學們,如果你是蟋蟀,天下雨了,當看到別的昆蟲爲尋找住宅而奔忙,自己卻已有一個非常好的住宅時,你的心情如何?(自豪、驕傲)帶着這種心情朗讀第二、五、六自然段。

四、研讀課文,“橡皮泥捏宅”

1、一個小洞就有這麼多的.名堂,怪不得課文說‘‘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

2、請同學們根據課文中的語言再進行深入的研究,四人小組合作打造這項“偉大的工程”。

3、生拿出橡皮泥,捏造蟋蟀的住宅。

五、角色轉換,“廣告創意”

1、現在,你就是蟋蟀工程師,要參加昆蟲王國第一屆住宅設計大賽,請工程師爲自己的住宅設計廣告詞。

2、語言轉換,能利用課文中的語言設計廣告。

4、 交流彙報,評選最佳創意廣告詞。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廣告鏈接 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學生的精彩廣告詞,感情朗讀。

a、舒適的平臺,溫暖的陽光,綠色家園,這就是我們蟋蟀的住宅。

b、蟋蚌的住宅,給你一個清潔寬敞的環境,讓你擁有一生的幸福。

c、精心打造,享受生活,一流的建築。

2、讀到這兒,老師情不自禁地想大聲地說上一句:

一流的住宅來自一流的建築工程師,沒有建築師的精心打造,辛勤勞作,哪有這麼溫暖舒適的住宅。

二、學習挖掘部分,體會蟋蟀的工作艱苦

1、在昆蟲王國裏,如此一流的住宅,這位建築工程師是如何挖掘的呢?

2、研讀第七、八、九自然段。

a、哪一處使你感觸最深?

b、劃出蟋蚌挖掘動作的詞。

3、彙報交流。

4、齊讀,讀出蟋蟀的工作艱苦。

三、昇華課文,譜寫歌詞

1、通過學習,同學們知道了蟋蟀住宅的特點,還知道了它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蟋蟀愛唱歌,蟋蟀的歌聲也很動聽,現在,請同學們先聽一首歌,這首歌的歌名是什麼? :

2、師生用課文展示《蝸牛與黃鸝鳥》的歌詞,蟋蟀和蟬都是歌唱家,現在請同學們模仿《蝸牛與黃鸝鳥》,創作一首《蟋蟀和蟬》的歌詞好嗎?

四、生創作交流

師生伴着《蝸牛與黃鸝鳥》旋律,齊唱改寫歌詞《蟋蟀和蟬》。(附歌詞)

啊門啊前一隻小蟋蟀,啊造啊造啊造住宅。

工具柔弱又簡單,一點一點往下挖。

啊樹啊上有兩隻蟬,阿嘻嘻哈哈在笑它。

洞穴隨處可以找啊,何必辛苦整天挖。

啊蟬啊蟬啊不要笑,自己造住宅才舒服。

五、佈置作業

1、讀《秋蟲音樂會》(有關蟋蚌的聲音)。

2、選做題。

a、《我的住宅》爲題介紹蟋蟀的住宅特點,以及如何建造。

b.用以下幾個小動物編個故事

螞蟻 蜜蜂 蟋蟀 蟬 蝗蟲 螳螂

【板書設計】

7、蟋蟀的住宅 —— 偉大的工程

蟋蟀的出名:唱歌、住宅

選址慎重(向陽、隱蔽)

住宅的特點:門口門外(乾淨、平坦)

屋子內部(簡樸、乾燥)

初寒動工 工具柔弱

建造的過程:不懈工作 不隨遇而安

長期整修 吃苦耐勞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5

【學習目標】

1、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觀察到的內容,並敢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在交流中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請教,與人商討。

2、能把自己的所觀所感不拘形式的寫下來。注意表現出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

3、自己發現和運用識字方法,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4、能發現細心、長期觀察的樂趣所在。

5、能背誦“日積月累”部分。

【課前準備】

1、提前一段時間佈置學生觀察自己感興趣的事物。

2、準備“爬山虎”圖片。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讀寫寫

1、檢查讀音,交流識記方法。

a.自由讀記,讀中正音。

b、交流難記字形識記方法。

2、取長補短,再次識記。

3、按組聽寫詞語,注意書寫規範。

a,住宅 住址 隱蔽 隱藏

b.洞穴 傾斜 平坦 寬敞

c、均勻 重疊 空隙 痕跡

d.引人注意 毫不可惜 隨遇而安

二、讀讀記記

1、讀中正音。

a,指名讀詞,隨時正音。

b.按順序齊讀。

c.同桌互讀,一人隨機、快速地指點,另一人讀。

2、解疑說話。

a、 提出不懂詞語,共同交流解疑。

b、 自由選擇幾個詞說一段話。

三、我的發現

1、出示“爬山虎”的圖片,自主觀察,交流發現。

2、出示文中語句,讀通,讀懂,發現作者描寫的.細膩之處。

3、作者爲何能把爬山虎寫得這麼細緻、具體?思考交流。

4、讀“小林”“小東”的話。

四、成語故事

1、寫故事需要對某一事物進行細緻、長期的觀察,其他事情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胸有成竹》這個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2、讀故事。瞭解故事內容,懂得成語含義。

3、故事中的哪些語言給你特別深刻的印象?

a、從“生動傳神”及第三自然段的例子,感受畫的形象逼真。

b.文中第二自然段及第四自然段文與可所說的“祕訣”,道出“觀察”與其取得成績的必然聯繫。

4、說故事。

五、日積月累

1、是呀,有人對每月具有代表性的花也做了細緻的觀察,編了一首歌。先聽老師唱唱。

(在原有歌曲中選擇合適的曲調)

2、讀句正音。

3、仔細讀讀,你發現這段話有哪些特色?哪些詞句用得特別精妙。(“紅似火,滿枝黃,雪裏藏”等詞精煉地概括出花的特點,讓人產生無限遐想。而這一切無不緣於細緻、長期的觀察)

4、熟讀成誦,吟唱成誦。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

1、我們的生活千姿百態,我們的世界豐富多彩。只要你細心觀察,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看了這兒的三幅圖畫,大家都會發覺“細心觀察”的感覺真的不錯。

2、獨立看圖,然後與同桌交流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幅圖,說說看到了什麼,還可告訴同學你是怎樣發現的?

3、再次觀察其他的幾幅圖,也許還有奧妙沒被發現呢。

4、全班交流評議,誰發現的最多、最有趣,誰講解得最清楚、最精彩,將獲得“獨具慧眼”獎。

a、可以講講你最得意的一個發現。

b.可以講講經過同桌提醒後,自己的第二次發現結果及心情。

c、可以講講你和同桌就某一幅圖的爭論過程。

d.還可以講講第一次看圖和第二次看圖的不同發現和感受。

5、這三幅圖除了帶給你視覺上的享受以外,還帶給你什麼呢?

6、評議“獨具慧眼”獎得主人選。

7、拓展:這幅圖構思奇妙,用好你的慧眼也許會得到豐收的喜悅。仔細看圖,清楚的把自己的發現告訴朋友。

第三課時

習作指導

1、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老師和大家一樣,漸漸發覺了觀察帶給我們的快樂。這節課老師想讓大家共同分享這份快樂。誰願意把自己在課餘觀察的快樂傳遞給大家?

2、指名試說,師生共同點評。

着重從以下幾點人手:

a、觀察了什麼事物,怎樣觀察的?

b.有什麼新的發現?

c.在觀察過程中,什麼事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每個人根據這位同學講過的內容各取一個題目。

a、學生說題目,師整理。

b.你喜歡哪個題目,爲什麼。

4、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察,若把它寫下來,肯定很有意思,寫時得注意什麼呢?討論明確:

a,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下來。

b.能不拘形式的寫下來,如果進行連續觀察,堅持寫觀察日記。可以選幾則自己覺得滿意的日記,認真地進行修改加工。作爲一篇習作,題目可以用《觀察日記——》,要注意日記的格式。

c.選自己喜歡的方式精心擬題。

5、學生起草,教師巡視。

6、學生就某一片斷交流,共同評議。

7、修改或互批,着重於用詞是否得當,句子是否通順,意思是否清楚。

第四課時

作文講評

1、教師在批改過程中,可選以下幾類典型,作爲學生評議內容及方向。

a、同一事物,不同觀察、描寫角度的對比。

b.同一內容描寫,粗略與細緻的對比。

c、優秀習作的賞析。

2、根據評議自我修改文稿。

3、謄寫習作。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學會二十個生字,會認字九個,會寫字十一個。理解“遜色、馳名中外、絢麗、繁榮”等生字詞的意思。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過程與方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反覆朗讀,熟讀成誦。嘗試運用所學到的略讀課文的方法,瞭解課文內容。體會比喻等表達方法在課文中的作用。積累優美的詞句、語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領略美麗而迷人的秋色,感受秋天成熟與繁榮的景象。通過學習,使學生熱愛秋天。

重點難點:

1.抓住重點詞句體會秋天的美麗、感受秋天成熟與繁榮。

2.能抓住富有秋天特徵的大海、藍天、柿樹、葡萄等事物,體會秋天成熟與繁榮。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觀察秋天裏的景色。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談自己心中的秋天。

1.課件出示:秋天的圖片

教師導語:同學們,秋天已經悄悄來到我們身邊,通過你的觀察,你能把你眼中的秋色告訴大家嗎?

2. 師生交流。

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整體感知,欣賞作者筆下的秋天。

過渡:有一位叫峻青的作家也觀察了秋色,想去看看他眼中的秋天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

一讀:走進課文,感受迷人的秋色。自由讀文,如果有哪個字不太熟悉,想辦法自己解決,哪句話不太好讀,可以反覆練習,讀好了,再往下讀,這樣讀一遍你就會有很大收穫。

二讀:個別讀。其他同學認真聽,留心自己剛纔讀書時不認識的字。並找一找文中作者觀察秋天的美景後,讚美秋色,喜愛秋天的句子。

三、品讀感悟,迷人的秋天。

1. 交流:作者讚美秋色,喜愛秋天的句子。

課件出示:啊!好一派迷人的秋色!

我喜愛這絢麗燦爛的秋色,因爲它表示着成熟和繁榮,也意味着豐收和歡樂。

2. 交流理解“絢麗燦爛”“成熟”“繁榮”“豐收”“歡樂”,字字句句飽含作者濃厚的感情。

3. 默讀課文,邊讀邊思:

提出中心話題:“從課文的那些地方體會到秋色是迷人的,絢麗燦爛的,秋天是成熟、豐收、歡樂的季節?”

4. 生默讀思考,畫出相關語句。

四、師生交流,體會絢麗燦爛的'秋天。

1. 暢談交流: 讓學生結合文本或生活實際觀察,談出自己的理解。感悟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用各種方式讀出自己的感受,表達出對秋天“表示成熟和繁榮,也意味着豐收和歡樂。”的喜愛。如:

體現秋天是一個收穫的季節:

柿子紅得像一片火;蘋果逗人喜愛;山楂綴滿枝頭;葡萄如水晶和玉石雕刻,晶瑩透明。 讀中體會作者的比喻手法。把各種水果水靈靈的呈現在我們眼前。

2. 課件出示:

結合學生的感受,相機出示秋高氣爽、柿樹、蘋果、山楂樹、葡萄等秋天的圖片,引導學生感悟秋之美,體會讀出秋的絢麗,秋的豐收。

3. 整體回讀,配樂朗讀。

五、走近秋天,昇華對秋的喜愛。

1. 播放秋天的錄像

2. 說秋天,此刻,你眼中的秋色又是什麼樣子的?

3. 贊秋天,此刻,你要對這美麗的秋色說些什麼?

六、拓展閱讀。課件展示

山行(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楓橋夜泊(唐?張 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七、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 教師出示生字“你有好辦法記住這些字嗎?誰願意當小老師教教大家?”

引導學生互相教大家記字,教師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相機指導學生組詞和造句。

2. 學生獨立寫字。

八、拓展延伸

1. 蒐集秋天的詞語、句子,讀關

於秋天的文章、詩詞。

2.描繪出最令你感動的秋天的場景。

利用多媒體課件調動生活積累,爲閱讀學習打下認知和情感上的鋪墊。

語文學習中,理解內容,體驗情感,都要以學生的充分閱讀爲前提,因此,各種形式的反覆讀,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詩歌內容及在聽讀中識記生字。培養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自主識字的能力。

詞語是理解課文的關鍵,本環節教師先引領學生掃清生詞的障礙,在解決生詞的過程中,體現語文學習實踐性的特點,運用找一找、讀一讀、做一做、說一說等方法來解詞,豐富了課堂內容。

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大致思路,爲更好的學習課文打基礎。

3.抓住重點,體會秋的美麗。

在交流中,引導學生讀出自己對秋天的喜愛,提倡個性化朗讀。在充分的朗讀中,感受到秋色是絢麗燦爛的,秋天表示着成熟和繁榮,也意味着豐收和歡樂。

採用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注意一些重點詞語的理解及讀法,讓學生從同學和自己的個性化朗讀中體會好一派迷人的秋色。

加深學生對秋天的情感體驗。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力求有創意的表達。

拓展閱讀是課堂教學的延續,一方面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另一方面由於閱讀內容與課文結合較緊,是課堂教學的有力補充。

對這些優秀詩文進行誦讀,進而達到積累、欣賞的目的。

應視需要而定抓住有利的時機引導學生進行識字,並不一定非得安排獨立的識字環節,此環節設計的目的主要在於反饋學生的識字情況。

不管學生用什麼方法記憶也不管方法是否巧妙都應鼓勵,因爲這些都是經過孩子們思考的個性化的結論。

應重視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

5.激勵學生更多地積累。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7

學習目標

1、會認“乖”等7個生字,會寫“憑”等13個字,正確讀寫“性格、任憑、貪玩、盡職、稿紙、梅花、跌倒、開闢、抓癢、撞疼、屏息凝視、變化多端、枝折花落”等13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瞭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可愛,學習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感受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培養喜愛小動物的感情和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瞭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可愛,學習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感受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課前準備

1、貓等待老鼠出洞和捉老鼠的課件(或錄像、圖片);貓叫聲錄音帶。

2、學生收集有關貓的圖[文資料,張貼到教室的相關欄版上,辦一期“貓趣”展。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1、師生交流。

a.導語:觀看了同學們精心佈置的“貓趣”展版,老師對貓的瞭解和喜愛都更進了一步,這小生靈真是有趣、可愛!參觀了“貓趣”展,你最想說什麼?

b、師生各抒己見,談“趣”激情。

2、揭示課題,簡介老舍。

整體惑知

1、自由練讀課文,達到正確、流利。(可自讀,可同桌一起讀)

2、反饋生字詞預習情況。

自由發言,就容易讀錯或寫錯的生字詞互相提個醒。

3、教師範讀課文,學生聽後交流:老舍先生筆下的貓給了你怎樣的第一印象?

4、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用什麼方法能迅速抓住課文大意,理清課文條理?

5、展示交流,理清脈絡“方法”有三:

a、抓住各段中能概括主要意思的重點句,連起來讀一讀。

b.設計填空題,如:

課文共有( )個自然段,第( )至第( )自然段寫大花貓( );第( )自然段寫滿月的小貓( )。

c、設計板書,如:

老實 貪玩 盡職

(大花貓)性格古怪 高興時…… 不高興時……

膽小 勇猛

(滿月的小貓)淘氣可愛

剖析“古怪”,賞“貓”悟“情”

1、自讀課文第一、二、三自然段,簡要概括出貓性格古怪的幾個方面,然後全班交流。

2、小組合作學習:

每人以貓的一個性格特點爲例,把文中具體描寫這一特點的語句讀給同伴聽。

3、深入研讀,品詞析句,體會情感。

a、同桌交流:老舍先生喜歡這一隻“性格實在有些古怪”的花貓嗎?你是通過哪些描寫來體會的?

b.範例引路。

出示例句:“它屏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

引導賞析:抓住“屏息凝視”“一連”“非……不可”邊讀邊想象,並結合相關課件演示,體會作者對這隻“盡職”的貓的欣賞、喜愛之感。

c、全班交流。

找出體會最深的句子,藉助朗讀、比較、品賞關鍵詞語等方法,體驗作者滲透於字裏行間的愛意。如:

說它貪玩吧,的確是呀,要不怎麼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用身子蹭你的腿,……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

它還會豐富多腔地叫喚,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

4、有感情地朗讀第一、二、三自然段。

積累運用

1、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小組合作學習:

用“任憑……也”“非……不可”“無論……也”“……可是……”分別說句子,比比誰說得準確、說得多。

3、擴詞練習

貪( ) 性( ) 高( ) 採( )

貧( ) 姓( ) 稿( ) 踩( )

第二課時

展示積累

選擇第一、二、三自然段中自己背得最流利、最有感情的部分,背誦給同桌聽。

賞讀“可愛”,晶“情”動“情”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思考:你是從哪些方面感受到“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又是從哪些描寫體會到作者對小貓的喜愛之情的?

2、同桌討論、全班交流。

a、觀察插圖,體會小花貓的可愛。

b.將課前收集的有關老舍先生酷愛花草的資料與他“放任”小花貓淘氣的描寫進行對比, 以加深感受。

c、聯繫語境理解“開闢…‘生氣勃勃”。

3、有感情地朗讀第四自然段,把喜歡的部分背誦下來。

總體梳理,迴歸全文

1、小組討論:老舍先生筆下這隻既古怪又可愛的花貓,爲什麼能在我們的腦海裏留下難以抹去的印象?

2、各組代表發言,師生共同梳理:

(觀察細緻入微、描寫真實具體、將貓視爲朋友、字裏行間處處留情)

3、朗讀全文,加深體會。

自主選擇,積累詞彙

1、用喜歡的符號圈劃出自己最欣賞的詞語、句子,有感情地多讀幾遍,再摘抄在“採蜜本”上。

2、同桌互相交流。

閱讀鏈接,拓展延伸

1、讀一讀課後“閱讀鏈接”中的兩段話,想一想:同樣是關於貓的描寫,這兩段話與老舍先生的《貓》一文,在觀察與表達的角度上分別有什麼不同?

(提示:第二段話與課文《貓》相似,側重於用擬人的手法側面描寫貓的生活習性,並於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第一段話則從正面直接描寫貓的外形特點。)

2、小組交流。

3、課後留心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幫它拍攝一張相片或畫一張畫像,然後爲相片或畫像配一段旁白。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8

教材分析

這篇了讀課文真實地記錄了作者爲證實蜜蜂有沒有辨認方向的能力而進行的一次試驗過程,表明了作者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字裏行間充滿了對生命段愛和對自然萬物的讚美之情。

教學目標

默讀課文。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瞭解作者做試驗的原因、試驗的過程和結果。學習作者觀察、思考和試驗的方法,感受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教學重點難點

作者試驗過程中的觀察和思考,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

教學構想

引導學生談談從作者的做法裏,自己受到啓示。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

教學準備

課前,學生查閱有關蜜蜂的資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 板書課題。看了這個題目,你們想提出哪些問題?(學生各自發表各自的想法。)

2 讀讀課文前的閱讀提示,作者提出了一個關於蜜蜂的`什麼問題,讓我們讀讀閱讀提示。

二、自讀課文,合作探究。

1 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閱讀提示出的問題,把有關的閱讀語句畫出來。

2 自由組合或小組合作探究,瞭解作者試驗的經過。

(1)把捉來的蜜蜂放在一個袋子裏。

(2)在捉來的蜜蜂的背上做白色的記號。

(3)在兩裏遠的地方放飛。

(4)檢查蜂巢。

三、學生交流,教師點撥。

1 學生就學習小組中討論的結果進行交流,並提出各自不同的觀點及依據。

2 從作者的做法裏,你有什麼發現或感受呢?

(1)勇於探索的精神)文中哪些地方給了你這麼深的感觸呢?

(2)對問題考慮得很周密)具體表現在文中的哪些地方?

(3)對蜜蜂的喜愛之情)找一找,讀一讀,想一想。先讀給同位聽,讀時教師適機調撥,體會作者對蜜蜂的喜愛之情。

3 課文中哪些語句是寫試驗結果的?指名朗讀。對“本能”一詞是怎麼理解的,能舉些例子說說嗎?

四、歸納小結。

1 再讀課文,整體感悟。

2 談談你談了這篇課文後受到什麼啓發?

作業設計

你熟悉哪一種小動物,它有什麼習性?做個小試驗來證實。驗證過程要做到多觀察、多思考。

板書設計

兩裏多路

蜜蜂 逆風而飛 會辨認方向

陌生事物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9

教學設想:

1.《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通過研讀探究,讓學生在學習中發展能力,陶冶情趣。

2.《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40分鐘時間,讓學生多讀,並且積累詞句,減輕學生負擔。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錢塘江大潮自古被稱爲“天下奇觀”。我們都盼望着能親眼看到這一奇景。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觀潮》這篇課文,還學習了生字新詞,現在我們就比比誰的記憶力最強,好嗎?

課件出示:複習詞語,理清脈絡。

平 靜

悶雷滾動 一條白線

白浪翻滾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風號浪吼

師:這四組詞語都是描寫錢塘江大潮的,那麼,大家發現它們有什麼不同呢?

(這四組詞語分別描寫了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潮水的樣子和聲音。)

這節課,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去錢塘江觀潮。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大自然創造的奇異景象吧!

師:江潮還沒有來,江面是什麼樣子的?誰能找出描寫江面的句子讀一讀?

師:那麼,海塘大堤上又是怎樣的景象呢?誰能找出描寫海塘大堤上景象的句子讀一讀?

人們等啊,盼啊!那麼,如果你就是這人羣中的一員,你會等什麼,盼什麼?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二、品讀課文。

(一)講讀第一段:潮來之前

1.課文一開頭就把作者觀潮後的`感受寫得清清楚楚,齊讀第一自然段,找出寫作者感受的詞,字(出示卡片:天下奇觀)

2.大潮的“奇”充分體現在下面的文章中,讓我們細細體會。

3.第二自然段除了告訴觀潮的時間和地點外,還交待了作者佔據了觀潮極好的位置。輕讀第二自然段,

說說作者站在海塘大堤上,觀察了哪幾處地方?

(鎮海古塔、中山亭、觀察臺、小山)

哪個地方最能吸引你?(板書:寬闊平靜)

4.哪個詞寫出了寬闊的錢塘江平靜的?(出示卡片:橫臥)

5.此時的江面因爲在雨後,所以有一層薄霧籠罩着、朦朦朧朧,使江面更美麗了,遠處的小山一會兒好像看得清,一會兒又隱隱約約看不清,文中哪個詞是講這個意思的?(朗讀“若隱若現”)

6.此時,觀潮的人應怎樣?(朗讀:“人山人海”)他們的心情如何?從哪些詞可看出?

7.齊讀第二自然段,小結。

(二)講讀第二段(潮來之時)

1.各自輕讀,看看潮是如何來的,“聲”“色”如何變化的?分層。

2.講解第一層。

(板書:風平浪靜)

聲音呢?(板書:悶雷滾動)這雷聲有什麼特點?圈出表示特點的字,聽到悶雷一樣的轟鳴從遠處接連不斷地傳來,頓時人們怎樣?(板書:人聲鼎沸)什麼叫人聲鼎沸?爲什麼會人聲鼎沸?

3.講解第二層。

① 過了一會兒,“聲”“色”有什麼變化?(板書:越來越大一條白線)

② 聲音爲什麼會越來越大?

“一條白線”在什麼地方?“水天相接”指哪裏?(指圖)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什麼地方?(地平線)

③ 觀潮的人們呢?(板書:沸騰)想象動作。

4.講解第三層。(出示小黑板)

① 說說“聲”“色”的變化。(板書:拉長變粗 水牆 白色戰馬 山崩地裂)

② 拉長到什麼程度?(理解“橫貫”)

“城牆”有什麼特點?有多高?有我們教學樓的兩倍那麼高呢!景象多麼壯觀。(指名讀)

比較“戰馬”與“馬”,理解“齊頭並進”“浩浩蕩蕩”。錢塘潮開闊、勢猛,要不然,怎麼說它壯觀呢?

此刻,那聲音更是不可想象。什麼叫山崩地裂?文中哪句話是寫這個詞的?哪個詞可以與“山崩地裂”相提並論?(教師給詞)

大潮發出的聲音如此驚心動魄,真是太雄偉了。(指名讀)

5.教師小結,齊讀第四自然段。

6.此刻,觀潮的人呢?爲什麼不寫?

作者已是(給詞:目不暇接),看潮都來不及,但觀衆的表情也一定會有變化。嘴巴張得大大的,眼睛睜大,用哪個詞形容?(板書:目瞪口呆)看的人很緊張,大氣都不敢出,用哪個詞形容?(屏息凝視)還可以用許多詞來說,容你去想象。

7.齊讀第二段,邊讀邊想象,讀出大潮的“聲”“色”,更要注意它們的變化。

(三)講讀第三段(潮去之後)。

1.可惜,潮頭霎時就奔騰西去了。可是江面上餘波未息,找找看,哪些詞寫“餘波未息”?(理解並朗讀“風號浪吼”“漫天卷地”)

2.江面何時才平息?停息後江面是否如潮來前一樣?

3.寬闊的大江在短暫的時間裏,江水竟然暴漲了兩丈來高,你想象一下,這時觀潮的人會是怎樣的了?只是作者沒寫而已。

三、總結全文。

1.根據板書總結全文。

2.沒讀書前你知道錢塘江大潮嗎?聽到過別的地方或國家有嗎?所以說綺麗的錢塘江,壯美的大潮,真不愧是“天下奇觀”。

3.齊聲朗讀全文,想象情景,再次和作者一起飽覽天下罕見的錢塘江大潮吧!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在語境中理解重點語句的意思。

2、在閱讀中,體會文中的細節描寫,使學生能夠結合生活經驗,感受“我”是怎樣進步的,感悟老師巧妙的做法是對“我”的尊重、信任、和鼓勵,從而使人產生戰勝困難的自信心。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

1、舉手對我們來說是再普通不過的事了,上課回答問題要舉手,有問題請教老師也要舉手。舉手會有什麼祕密呢?現在讓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2、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小組合作探究、導引釋疑

1、在學習中,“我”遇到了什麼困境?當時我心裏是怎麼想的?在課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讀一讀。

方法提示:

a自由讀課文1、2自然段

b結合實際,談自己遇到類似困境時,最希望什麼?

c有感情的'朗讀來感悟我的心情。

2、正當“我”傷心時,高老師是怎樣對待我的,後來又用什麼巧妙的方法幫我進步的?爲什麼高老師不當衆提出這種辦法呢? 方法提示:

a有感情地讀3、4自然段來感悟

b結合重點詞句理解

c充分發揮想象力。

三、全班展示

預設:

當“我”不會回答問題舉手露餡時,心情會怎樣?應怎樣用讀來表達呢?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1、2自然段。並適時指導朗讀。

2、學生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自己最希望:有人來幫助自己脫離困境或鼓勵自己走出困境

“舉手的祕密”是指什麼?後來我走出困境了嗎?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從中,使我能體會到高老師對學生的尊重、愛護、關心和鼓勵,或在遇到困境時,別人的鼓勵、尊重能使自己樹立自信和勇氣,從而走出困境等)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那淺淺一笑,照亮了我快樂的童年”從這句話中,我們能看出“我”克服了困難,並擁有了快樂的童年。如果你是當時的“我”,你有什麼話想對高老師說?

2、你希望老師跟你之間有什麼“祕密”嗎?可以寫在小紙條上告訴老師。

板書設計:

14、舉手的祕密

露餡兒(不自信)———從容(自信)

祕密(老師的愛)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11

學習目標

1、通過多渠道搜尋、瞭解並介紹美麗的自然景觀這一過程,讓學生從中感受美,熱愛美,從而學會捕捉美!

2、舉辦自然景觀展示會,讓學生走進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

3、尋找身邊的美麗自然景觀,用自己的語言把它表達出來,讓大家一起分享!

4、背誦4組句子,並課外蒐集積累,瞭解漢語遣詞造句的微妙。

課前準備

1、通過各種渠道瞭解並蒐集自然景觀的圖片、音像資料及文字材料。

2、實物投影儀。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1、我們的祖國山水秀麗,美麗的自然風光無處不在。遠在天邊的天山草原,聖潔的雪山、湛藍的天空、雪白的羊羣、碧綠無垠的草原是那樣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邊的皇城沙灘,海浪、陽光、礁石也同樣讓人流連忘返……美就在我們的身邊,需要我們有一雙尋找美,善於觀察的眼睛。這幾天大家一直在搜尋美麗的自然景觀,這節課就把你發現的尋找到的美展示給大家。

2、指名一生上臺交流。

聽衆反饋:聽了XX的介紹,你有什麼不懂的?你感受到美麗了嗎?從哪兒感受到的?

教師總結:介紹一處美麗的自然景觀,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驟把一個個畫面呈現出來,讓大家隨着你的視線去觀察,還要用優美生動的語言去描述,讓大家在你的語言中感受景觀之美。

3、自由準備,稍作調整

4、再次指名交流。

a、聽衆要做到認真傾聽,做個小記者,可以向同學介紹提問、建議也可以補充。

b.介紹者做到準備充分,隨時答“記者”問。

5、四個小組交流,每組評出一名“美的使者”。

6、你經過了搜尋,聽取了同學的介紹,你有什麼感受?

7、聯繫“寬帶網”。用你搜尋到的圖片、文字資料(或自己撰寫的.資料),整理成圖文並茂的“美景介紹書”。課後分組舉辦“祖國一日遊”風景名勝展示會。

第二、三課時 習作指導

(同時學習我的發明,日積月累)

1、學了這一組課文,又聽了同學的介紹,我們知道美就在身邊,今天來寫一寫我們尋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記憶,哪一處自然景觀令你印象深刻?

a.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風景區,如黃山、杭州西湖、雁蕩山、天河風景區。

b.也可以是身邊的微型景觀,如海邊沙灘、公園(校園的)一角。

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邊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準備怎樣去寫呢?回憶我們學過課文,以及上節課同學們的介紹,對你有何幫助?

a、可以用方位、時間等順序來構成文章,讓人讀來視野清新。

b.把筆墨多花在所寫的自然景觀的特色上。

c,聯繫“我的發現”。我們一起去聽聽小林小東的發現。你有何發現?(受到的啓發是把畫面呈現於腦海中,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它寫出來)

4、要寫一手好文章,離不開平時詞彙語句的積累。出示“日積月累”。

a.看看下列這些詞句對你有何幫助?自由讀,指名讀。

b.你發現了什麼?(每一組中的兩個句子的寫法是一樣的,四組各有特色)

c、最喜歡哪一組?爲什麼?在哪兒運用比較合適?

d.你在哪兒也看到過這樣特別的句子?試着說幾句。

e、課外去找一找這樣有意思的句子,課下交流。

5、作文,教師巡視指導,及時解決學生的難題。

6、作後修改,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讀自己的大作,默讀皆可)。

7、寫作文。

第四課時 作文講評

1、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實物投影儀展示,請小作者朗讀自己的文章。

2、認真傾聽後交流。可以提意見、建議、欣賞、補充。

着重留意:

a、句是否通順恰當。

b.語言是否準確精妙。

3、聽取後,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組交流修改)

4、欣賞佳作。(實物投影儀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

a、以教師朗讀,學生邊聽邊隨機點評。

b.也可以學生自由朗讀,你從中學到了什麼?(教師引導學生用欣賞的眼光去發現優點)

c、可以四人小組組成“評審團”,派代表發言。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12

一、課文簡說:

捧讀課文,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映入眼簾:秋涼在即,人們精心挑選平整方正的石頭擺放在小溪中,幾番精心踩踏;急着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滿意才肯離去;一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致,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招手禮讓,閒話家常;若是誰偶遇老人,蹲身下伏,揹負過溪……

課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裏行間洋溢着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爲他人着想的傳統美德一定會強烈地感染着學生的心,激發他們善良的人性美,使他們充滿爲他人奉獻的熱望。這也正是“搭石”於默默無聞中凸現出的精神。

選編本課的意圖,一是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教學的重難點是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二、學習目標:

1比鮮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

2閉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3毖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學生通過感悟,領會“美”的不同含義並形成積極體驗。

四、教學準備:

課件、音樂、課外輔助閱讀材料。

五、教學時間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放鬆心情,欣賞音樂。

二、談話導入,初步瞭解搭石。

(師板書:搭石)同學們,你們見過搭石嗎?在哪見過?它有什麼作用呢?你們踏過搭石嗎?(課件)誰來說說當時的情景和自己的感受呀?用一兩句話描述就行。(可請圖片中的同學回答,更貼切些)指導說完整話。

師:哦!這就是生活中的搭石呀!在作者的家鄉,有一條無名小溪。小溪的水常年不斷,遇到溪水猛漲的時候,可不方便啦!於是鄉親們就會在小溪裏,根據溪水的深淺橫擺放上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讓人們從上面踏過,這就是搭石。請一位同學來介紹一下吧!現在明白什麼是搭石了吧?!那我請一位同學上來畫一畫搭石好嗎?注意“平整方正”、“橫擺”、“間隔”。

(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的部分內容)“進入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會根據水的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裏橫着擺上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這就是搭石。

學生介紹搭石。

三、抓住重點詞,進一步瞭解搭石。

1、(課件出示)協調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

2、檢查齊讀。

3、請你們快速輕聲讀課文,並找出文中帶有以上詞語的語句,用筆畫下來,同桌互相讀一讀吧!

4、(課件出示“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擡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請一個小組朗讀,你們讀完有什麼感覺嗎?覺得美嗎?美在哪?從哪個詞語可以看出呀?(動作美――協調有序;聲音美――輕快的音樂;畫面美――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課件出示同學過搭石的圖片)結合圖片理解“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的意思。

假如踏搭石時動作不協調有序怎麼辦哪?用文中的語句來回答。

那你們做什麼事時是協調有序的呢?請舉例說明。

看圖片理解“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的意思。

請把這三個詞語抄寫在練習本上。

5、師小結:是啊!家鄉的`搭石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人們從它上面走過,踏過,一排排搭石聯結着故鄉的小路,不僅給人們帶來方便,還爲家鄉增添了一道美麗的風景,多美呀?(師結合板書)

景 美

6、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部分內容(課件出示內容)。

四、抓住重點句,體會情感。

1、師過渡:咦?學到這兒似乎課文已經結束了吧?你們認爲文中有哪些還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的語句,也就是你們認爲比較重要的語句,有嗎?

(學生找-畫-想)

2、彙報交流,師生評價。

3、(課件出示最後一段話)“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着故鄉的小路,也聯結着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師:你們找得很準確,那誰能有感情地讀一讀呢?(指名讀句子)

評價:你讀得很投入,讀書就應該這樣。

(重點指導有感情朗讀)強調“聯結”和“也聯結”,可加上“不但――而且――”讓學生體會句子的情感遞進性。

4、師:那文中哪些地方寫出了鄉親們美好的情感?這又是一種怎樣的情感呢?請找出相關語句,細細朗讀體會,好嗎?

(同桌互相交流。)

5、反饋交流。

A “秋涼以後,人們早早地將搭石擺放好。如果別處都有搭石,唯獨這一處沒有,人們會譴(qi?n)責這裏的人懶惰(duò)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着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 B “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在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fú)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6、師:同學們,從你們找的句子中,我已經初步感受到鄉親們那美好的情感了,誰來具體說說你體會到了什麼情感呢?

結合學生回答,填補板書:

7、師小結:搭石很美,因爲它是一道亮麗的風景,但更美的是鄉親們那一顆顆勤勞、助人、善良、謙讓和尊老之心呀!這難道不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嗎?補充板書:

心 美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再一次深情地讀讀這些話,一起走近鄉親們的心吧!(課件出示課文第三、四、五部分內容)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課內外結合,昇華情感。

1、師:同學們,老師昨天讀了一篇文章《古井》,也深受感動。現在我們一起來靜靜地讀一讀好嗎?注意要求:找找古井和搭石之間有什麼聯繫?並具體說說聯繫在哪?談談自己的想法好嗎?

(學生默讀文章,思考問題)

(課件出示問題,播放背景音樂。)

2、師生交流讀書感受:我們班的同學真愛讀書,誰能把這兩句文章中最重要的語句互相調換一下順序說一說呢?

說得真好!其實無論是搭石還是古井,它們都有着美好的品格,而且還深深教育了我們如何做人,老師和你們的想法一樣,這真是心有靈犀呀!

此時,老師很想送你們一句話,想聽嗎?------不要太介意身邊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平凡的物,因爲—平凡之中常常孕(yùn)育着偉大。

你們現在該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了吧?

3、談發現:美是什麼?美是明媚的陽光,給人以溫暖;美也是盛開的鮮花,給人以芳香。(出示課件圖片)在生活中,有許多不起眼的東西,如:一支支粉筆,一根根鉛筆,一盞盞燭光;還有許多平凡的人,如:烈日下辛勤勞作的環衛工人,孜孜不倦的老師們,天天爲我們送水的送水工人,等等。他們就像搭石一樣,爲人們默默奉獻着、工作着,然而我們卻未能察覺這平凡中所蘊含的美好品格,同學們,你們發現了嗎?誰來說說自己的想法吧!

4、寫發現:那就讓我們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吧!(寫在練習本上)提示:可以寫一寫讚揚他們的話,也可以寫自己學完課文的感受。

學生寫話練習。

5、展示評議。

六、作業佈置:

1、 推薦閱讀《挑山工》;

2、 摘抄文中優美的句子。

板書設計1:

21 搭 石

故鄉的小路 景美

搭石 聯結

美好的情感 心美

(無私奉獻)

(互助謙讓)

……

板書設計2:

21 搭 石

景美

心美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13

知識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盤旋、城磚、城牆、屯兵、堡壘、打仗、呼應、肩膀、智慧、凝結、氣魄雄偉”等詞語。

2、理解“崇山峻嶺”,“蜿蜒盤旋”,“陡峭”,“凝結”等詞語。瞭解長城的概貌、構造、歷史等。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能力目標:

1、讀懂課文,理解每段話的意思及段與段之間的聯繫。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指導學生圖文對照理解課文,結合理解課文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3、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培養觀察能力和良好的觀察習慣。

情感目標:

1、瞭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2、通過看圖和理解課文,讀文討論,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蹟。激起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產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理解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長城錄像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2003年,我國航空飛天史上創造了一個奇蹟,中國首次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從而我們認識了一位英雄,他是誰?那你們知道楊利偉叔叔在太空中看到的唯一的人工工程是什麼嗎?對,是長城!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長城,去領略長城的風采!

二:整體感知,心生讚歎

播放錄像,誰來說說長城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麼?能用一句話來說一說嗎?

過渡:文中又是怎麼評價長城的呢?請同學們大聲的朗讀課文,畫出那句話。課件出示:長城,是世界建築史上的一個偉大的奇蹟。指導朗讀(齊讀,指名讀,再讀這句話的時候應該重讀哪個詞?)

提問:那麼長城有什麼過人之處說她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呢?自由的朗讀課文,找出相關的句子或者段落,並和同桌說說你的想法或感受。

三、細讀課文,感悟體會

1、分析第一段。

(1)遠看長城,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比喻)理解“蜿蜒盤旋”:彎彎曲曲的延伸 。

觀察第一幅插圖

(2)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全長有六千多千米。這句話用了什麼手法具體的寫出了長城的`長? 列數字(課件出示長城路線圖)

過渡:我們剛纔遠遠的看到了長城,給我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就是特別的長,那你們想不想把長城看得仔細一點,清楚一點呢?

2、分析第二段。

出示課文第二幅插圖,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圖畫,你都可以看到長城的什麼?課文的哪一段描述了這幅圖的內容?(第二段)現在請同學們自由快速的朗讀第二段,結合插圖,想一想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向我們介紹長城的?各有什麼特點或者作用呢?結合圖片引導學生認識長城的結構,並瞭解各部分的作用。

根據課文的描述畫出長城的示意圖。

遠看長城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長,近看長城又給我們留下了什麼感覺呢?(高大堅固)

這麼長、這麼高大堅固的長城你能用一個詞語修飾嗎?(氣勢雄偉)板書:氣勢雄偉。這樣氣勢雄偉的長城怎能不是世界建築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蹟呢?

四、總結

長城的長,長城的高大堅固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們感受到長城的確是是世界建築史上的一個偉大的奇蹟。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此外,長城被稱爲世界建築史上偉大的奇蹟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你們想知道嗎?下節課我們再一起走進長城,去更深入的瞭解長城。

五、板書

長城

長:六千多千米

氣勢雄偉

高大堅固:平 寬 高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14

教學目標:

1、會認“遭”“憫”“嚀”“咐”“啕”五個字。

2、正確、流利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激發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的情感。

4、感受人間美好的愛,課外閱讀《愛的教育》。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大家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是怎麼做的,並交流各自的閱讀體會和感受。

教學難點:

在閱讀中感受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情進行細緻描寫的寫作方法。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

(教師播放一段手語表演《愛的奉獻》的視頻)

這是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節目的主題歌,操場上節目主持人和四千多名大學生進行手語表演,是世界上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手語表演,他們在向世界訴說愛是人類最美的語言。正因爲有了愛,才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我們的生活才充滿了陽光,當風雨來襲卻依然能感到溫暖。今天,老師帶大家去感受發生在一個小男孩身上的故事,他和你們一樣大,名字叫卡羅納。

[板書課題:卡羅納]

二、初步感知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字詞。

(1)多音字:沒;屏。

(2)重點詞語解釋:憐憫、屏息凝神、目不轉睛、恍然大悟。

3、用簡短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學生髮言,教師明確:課文講了卡羅納遭遇失去母親的不幸後,老師、同學給予他理解和安慰的故事。

三、整體感知

1、“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紅了,兩腿站不穩,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場似的”。哪些詞語讓你感覺到傷心?你能讀出這種心情嗎?

明確:“面容灰白”“眼睛哭紅了”“兩腿站不穩”,“好像自己也大病了一場”。教師範讀,讀出傷心的情感。

2、“卡羅納走進教室,突然放聲大哭起來。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時候,母親差不多每天來接他;要考試了,母親總是俯下身來向他千叮嚀萬囑咐。”卡羅納爲什麼放聲大哭?他想起了什麼?什麼叫千叮嚀萬囑咐?哪些詞語應該注意?

明確:想到往日情景放聲大哭;想起母親百般呵護;反覆叮囑;“一定”、“總是”。

3、“卡羅納翻開書,當他看到一幅母親拉着兒子的手的插圖時,突然雙手抱住腦袋,趴在桌子上號啕大哭。”號啕大哭是一種怎樣的哭泣?應該用怎樣的語調讀這個詞語?

明確:放聲大哭,無所顧忌;應用低沉、急速的語調讀出卡羅納的悲傷。

4、“我發現卡羅納獨自站在一邊端詳着我,他的目光裏充滿着無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彷彿在說:‘你可以擁抱媽媽,我卻再也不能了。’”爲什麼卡羅納的目光中充滿着無法形容的悲哀?爲什麼卡羅納的神情彷彿在說:“你可以擁抱媽媽,我卻再也不能了”?他此時想起了什麼?看到這樣的卡羅納,你的心情怎麼樣?

明確:卡羅納剛失去母親,看到別的同學有媽媽陪伴時,會想到自己的情形,因而目光充滿悲哀;卡羅納的眼神流露出真心羨慕之情;想到自己再也不能擁抱媽媽;看到這樣的卡羅納心裏頓生同情憐憫之情。

四、質疑探究

1、是啊,真是個可憐的孩子。可是卡羅納失去了母親,就真的成了孤兒了嗎?沒有人再愛他了嗎?我們就這樣眼睜睜地看着他傷心難過嗎?文中的我們又是怎樣對待失去母親的卡羅納的?故事中寫了哪些人?

學生暢談,教師總結,明確:卡羅納雖然失去了母親,但老師、同學、“我”及“我”的母親都用各自的方式表達了對他的愛。

2、卡羅納失去了母親。當得知這個不幸的消息時,老師是怎樣做的?老師要求同學們怎麼樣?你覺得老師在說這段話的時候會用怎樣的語氣?同學們是怎樣對待卡羅納的?你是從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細細地讀課文,用心靈去感受,畫出這些句子,圈出你認爲重要的字詞。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指出相關句子、段落,用心去感受。

3、“我心裏不由得泛起一陣同情和憐憫,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爲什麼大家都沒有說話,都屏息凝神地望着卡羅納?

明確:爲卡羅納失去母親而感到同情。

4、“我本想跟他說幾句話,但不知說什麼纔好,就把一隻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臉貼在他的耳朵上,對他說:‘卡羅納,別哭了。’”哪幾個動作最能反映“我”對卡羅納的同情與關心?

明確:從“我”的“放”,“貼”和“卡羅納,別哭了”,讓卡羅納深切感受到“我”對他的同情與關心。

5、“母親把我推開了,她目不轉睛地望着卡羅納。”

母親爲什麼把“我”推開了?“目不轉睛”是什麼意思?你從母親的'“目不轉睛”裏讀懂了什麼? 明確:母親推開“我”是不想讓卡羅納看到此情景再次想起他的母親而傷心;“目不轉睛”意爲不轉動眼珠地看;“我”從母親那兒讀懂了對失去母親、遭遇不幸的卡羅納應給予最大的關愛。

6、我恍然大悟,沒去拉母親的手,卻拉起卡羅納的手,和他一塊兒回家去。什麼叫“恍然大悟”?“我”恍然大悟了什麼?你是從哪裏讀出來的? 明確:突然或一下子明白了;“我”明白母親是在用她的方式即推開“我”、目不轉睛地望着卡羅納來表達對卡羅納的關愛。

五、課堂小結

雖然卡羅納失去了最最親愛的母親,卻得到了身邊老師、同學以及同學家長的關心呵護。如果你也是卡羅納的同學,你會如何表達你的關懷呢?或者,如果你就是卡羅納,你感受到大家對你的關心,你想說什麼?

六、佈置作業

相信學習了《卡羅納》這篇課文,同學們一定被深深感動了。這個故事出自一本名叫《愛的教育》的書,這是公認的一部“成長必讀書”。書中以日記的形式,講述了一個個關於愛的故事,每一個愛的故事裏都有一顆少年高貴而可敬的心靈。相信通過閱讀此書,同學們會受到人類全部美好品德的潛移默化的薰陶和影響。課外讀讀這本書吧!同學間可以交流讀後感。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卡羅納》這篇課文很令人感動。從學生的朗讀中就能感覺到。本堂課我以一段視頻《愛的奉獻》渲染氣氛,引入本堂課主題——愛。導入新課之後,我對字詞、文章大意進行了梳理。然後讓學生感受卡羅納的悲傷。通過找出重點句子,抓住關鍵詞語和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進入卡羅納的內心世界,設身處地去感受他的悲哀,爲接下來關愛卡羅納鋪墊情緒。本堂課,我感覺整個教學環節思路較爲清晰,但在某些細小環節上花的時間太多,比如請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大意,結果學生說了大概有5分鐘。我在備課的時候忽略了這一點,所以導致在節奏上,前半節課很緩慢,後半節課又太倉促,今後我會不斷改善提高。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15

一、導入

1、結合上一課的學習,請同學們快速地閱讀課文1-5小節,看看九色鹿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2、學生自讀課文後回答。(美麗、善良、不圖回報)

二、細讀課文6-9小節

1、可就是這樣一頭美麗、善良的九色鹿,卻遭受了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請同學們邊讀課文的6-9小節邊思考。

2、學生自由讀課文6-9小節。

3、指名回答九色鹿爲什麼會遭受災難。(王妃、國王)

4、美麗的誘惑之下,九色鹿成了國王懸賞的對象。

出示:調達看了皇榜,心想發財的機會來啦,就進宮告密。

(1)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調達是個怎樣的人?(貪財,“就”寫出了調達的迫不及待)

(2) 指導朗讀。

6、小結:因爲眼前的“利”,調達忘記了九色鹿的救命之恩,忘記了自己的誓言,做出了可恥的事情。讓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剛剛獲救的調達,看看你對調達有什麼新的認識?

出示:落水人名叫調達,得救後連連向九色鹿叩頭,感激地說:“謝謝你的救命之恩。我願意永遠做你的奴僕,終身受你的驅使……”

(1)指名說有什麼新認識?

(2)自由讀,有沒有新的讀法?

(3)指導朗讀。(讀出調達的小人形象)

7、由於調達的告密,國王的軍隊很輕易地圍住了九色鹿。似乎九色鹿已經快遭厄運了,然而,結果並不像我們所想的那樣。倒底結局怎樣呢?

(1)指名說。

(2)齊讀第九小節。

(3)國王爲什麼很快就改變了主意呢?

引出:國王無奈,只好張貼皇榜,重金懸賞捉拿九色鹿。

誰願意把這句話讀一下,看看這句話告訴我們什麼?“無奈”、“只好”說明了什麼?(國王儘管不是心甘情願的)

8、這樣的結果可真讓人高興,我們懸着的心也可放下來了。同學們,你知道九色鹿能夠成功脫險還有其它原因嗎?

(1)指名回答。

出示:九色鹿非常氣憤,指着調達說:“陛下,您知道嗎?正是這個人,在快要淹死時,我救了他。他發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誰知他竟然見利忘義!您與這種靈魂骯髒的小人一起來殘害無辜,難道不怕被天下人笑話嗎?”

(2)指名試讀,思考:這段話分別是針對哪兩個人說的?說了幾層意思?(斥責調達,勸告國王)

(3)再次指名試讀?看看在讀這段話時應有無變化?

(4)九色鹿是怎樣斥責調達的呢?爲什麼斥責呢?(見利忘義)

(5)“誰知他竟然見利忘義!”“竟然”說明什麼?“見利忘義”中“利”指什麼?(獎賞)義指什麼?(對九色鹿的承諾)這個詞是什麼意思?通過這個詞可以看出調達是個怎樣的人呢?

(6)對這樣的.人我們當然該去斥責他。你能想象出九色鹿此時的心情嗎?(氣憤)誰能讀出九色鹿的氣憤。

(7)指名讀,評價,齊讀。

(8)九色鹿又是怎樣勸告國王的呢?

(您與這種靈魂骯髒的小人一起來殘害無辜,難道不怕被天下人笑話嗎?)

“殘害無辜”這裏的無辜指的是誰?什麼意思?

“笑話”什麼呢?(指名說)

(9)這是個什麼句子?(反問句)?換成陳述句讀讀看?看看有什麼不同?(缺少力量,反問句增強語氣,也更能讓國王接受)

(10)九色鹿的勸說可真巧妙!誰能讀好這句話?

(11)指名讀,評價,齊讀。

(12)儘管身處刀槍劍斧之中,九色鹿依然斥責了調達,並對國王進行了巧妙的勸說。

出示:

九色鹿非常氣憤,指着調達說:“陛下,您知道嗎?正是這個人,在快要淹死時,我救了他。他發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誰知他竟然見利忘義!您與這種靈魂骯髒的小人一起來殘害無辜,難道不怕被天下人笑話嗎?”

九色鹿非常氣憤,指着調達說:“陛下,您與這種靈魂骯髒的小人一起來殘害無辜,難道不怕被天下人笑話嗎?您知道嗎?正是這個人,在快要淹死時,我救了他。他發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誰知他竟然見利忘義!”

九色鹿爲什麼先斥責調達,然後勸說國王呢?可見九色鹿具有怎樣的品質?(不僅美麗、善良,而且勇敢、機智。

(13)誰願意來讀好這段話?

(14)指名讀,齊讀。

9、小結

一場有驚無險的災難,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九色鹿的美麗、善良,而且感受到了它的勇敢、機智,讓我們看到了靈魂骯髒的調達的可悲的下場。

三、拓展提升

1、俗話說得好“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調達這樣的人受到國王的懲罰,真是罪有應得。學完這篇民間故事,我想大家的收穫一定非常多,願意與大家分享你的收穫嗎?

出示練習:

2、請從九色鹿、調達兩者中任選一位,用下面的句式寫幾句話,談談你的收穫。

3、學生練習。

4、評議。

5、總結下課。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1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白公鵝的特點。

2.學生能以一定的速度進行朗讀,能夠體會豐子愷與葉·諾索夫筆下白鵝的不同之處。

3.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讀懂課文內容。

過程與方法:

1.朗讀課文,體會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2.通過比較使孩子們體會到不同的人寫同一類型的事物,語言各具特色。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對白公鵝的具體描寫,喚起學生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認識略讀課文,通過品味重點詞句從而掌握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

教學難點:

學生能以一定的速度進行朗讀,能夠體會豐子愷與葉·諾索夫筆下白鵝的不同之處。通過比較使孩子們體會到不同的人寫同一類型事物的不同特點,語言的各具特色。

三、教學策略

《白公鵝》這篇課文主要描寫了一隻白公鵝的所作所爲,表現了鵝的海軍上將派頭。課文是從白公鵝走路的姿態和平時的活動兩方面寫的。擬人和誇張的寫法,風趣而幽默的語言,是本文寫作上的特點。教學時可以採取如下策略:

1.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所以教師不妨更加放手地讓學生去自主朗讀感悟,引導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並在讀中漸漸習得基本的讀書方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體會一些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2.對比的方法,讓孩子們對白公鵝產生興趣;通過比較使孩子們體會到不同的人寫同一類型事物語言各具特色,通過比較也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對文章的寫法有所感悟。

3.注重抓關鍵字、詞、句,從關鍵字詞句入手,讓學生有一個從整體到局部的概念。學生通過對關鍵字句的理解,更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上一課,我們認識了豐子愷老先生筆下的白鵝,今天和我們見面的是葉·諾索夫筆下的白公鵝,你猜猜,這兩隻鵝會有什麼不同?

2.同學們不僅能分辨,還能講出自己的理由。的確,白公鵝還真不愧對它多出的這個“公”字,葉·諾索夫還把它比作海軍上將呢,我們一起去看看。

【設計意圖】建立學生前後聯繫讀課文的意識並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初讀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地把課文讀一遍,要求是不讀錯一個字,不讀得結結巴巴的,能辦到嗎?

(1)對照略讀提示,輕聲自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裏的注音,長句一下子讀不通順多讀幾遍。

(2)邊讀邊用筆畫出有關內容,讀後與同學互相交流,有疑問的地方互相幫助解決,不能解決的地方作個記號。

2.前後四位同學組成四人小組,每個成員在小組裏朗讀一遍課文,出現的問題互相幫助糾正,評選最佳選手。

3.各組選派代表分節朗讀課文。

4.交流,找到海軍上將了嗎?你知道什麼樣的人能當海軍上將嗎?

5.一隻白公鵝理當榮膺海軍上將銜!太有意思了,我們再讀一遍這有趣的課文,怎麼樣?抽生分段讀。

6.交流:現在你知道白公鵝憑什麼理當榮膺海軍上將銜了嗎?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去自主朗讀感悟,引導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並在讀中漸漸習得基本的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三)閱讀,感悟,理解

1.同學們講得都不錯,上一課我們認識的是豐子愷先生筆下的一隻白鵝──高傲的鵝老爺,現在我們又認識了葉·諾索夫筆下的海軍上將。考考大家,這有它們倆的肖像,你能認清哪個是海軍上將──白公鵝嗎?

2.誰來說說這隻白鵝給你的印象是什麼?你是從哪些地方讀出來的?

3.這究竟是隻什麼樣的白鵝?請大家再次默讀課文,概括一下。

(耀武揚威)的大公鵝。

(威風凜凜)的大公鵝。

(派頭十足)的大公鵝。

4.好一隻擁有海軍上將銜的大公鵝,那豐子愷筆下的白鵝又是怎麼樣的呢?誰來概括一下?

(高傲的)白鵝。

(四)對比閱讀,領悟寫法

1.引導對比閱讀。

先出示舊課內容,再讀新課,畫出重點詞句,進行對比閱讀和交流。從表中你發現什麼?(相同點、不同點)

白鵝 白公鵝 姿態 叫聲 步態 吃相 玩相

2.抓片段,進行對比閱讀。同樣是寫“步態”,兩段的相同點是什麼?不同點是什麼?同:傲慢、派頭。

異:一個從容不迫、大模大樣;另一個慢條斯理,仔細掂量。一個通過對比,一個具體寫如何“落步”、過泥濘路、狗在身後追趕的步態。

結合引導學習白公鵝走路:請生表演走路的樣子,生評演;讀出慢條斯理。

過渡:在這一段中,關於白公鵝的走路,作者還有怎樣的.描寫?

車轍凌亂而泥濘的路可不好走,你能想象它用什麼辦法使自己的細翎不沾一點污泥嗎?

狗追趕都不奔跑,這又是爲什麼呢?它心裏會想些什麼?

這是一隻特別有趣的,特別高傲的白公鵝。同學們也談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有的認爲……現在,來揭曉正確答案──我也不知道是哪隻。

3.抓重點段,進行對比閱讀。

豐子愷怎樣寫鵝的吃相?食料簡單、吃法有板有眼,需要等候。

葉·諾索夫怎樣寫鵝的“玩相”?戲水、搶佔地盤、主宰一切。

討論:兩位作者爲什麼要把這兩部分寫得這麼詳細?你從中體會到什麼?

4.學到這裏,同學們討論一下:同是白鵝,但不同作者的筆下又各有姿態,兩位作家的寫法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相同點:抓特點,圍繞特點來寫。

不同點:前者抓住一個特點──高傲,圍繞總寫句──好一個高傲的動物,從三個方面──叫聲、步態、吃相,突出其高傲;後者先寫大白鵝應當榮膺海軍上將銜,然後再寫爲什麼應當榮膺,在解釋說明中寫出了白鵝的特點。

我們寫作文時,就應該抓住事物的特點,突出其特點。

【設計意圖】以讀爲主,讀中感悟,同時通過多媒體手段,配樂、圖片欣賞等從美入手,以讀解文,在讀中表達美,再現美。

(四)課外延伸,拓展能力

1.你喜歡課文中哪些句子,用筆畫出來,練習一下多讀幾遍。全班交流,說說爲什麼喜歡。引導學生關注比喻句、排比句、描寫形象生動的句子,學會鑑賞等。

2.說說自己喜愛的動物,說明動物的特點和喜愛的原因。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以文中爲例,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五)佈置作業

觀察生活中的小動物,如貓、狗、烏龜、螃蟹、喜鵲等,說說觀察後的體會。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動物勞動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