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高中語文的教學設計15篇

高中語文的教學設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1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中語文的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語文的教學設計15篇

高中語文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感受夏日豔麗色彩的強烈氣氛。

2)體會描繪夏日有趣事物的無限快樂。

教學準備:

學生——自己喜歡用的,或自己有的繪畫工具。

老師——課件(圖片資料),水彩顏料,畫畫的刷子,畫板,素描紙2張,剪刀一把,膠水一隻,道具太陽一隻

教學過程:

1)用道具太陽引入新課。

2)展示圖片,引導小朋友觀察、記憶、理解夏日豔麗的色彩。感受夏日色彩帶來的快樂氣氛。

師:你們看到了什麼樣的色彩,可以在我的顏料盒裏找到嗎,把它塗到老師的畫紙上吧。當然,看到了其他的什麼都可以畫畫。讓小朋友看到的色彩面積寬的就圖寬一點,看到的面積小就圖小一點。看到什麼形狀就塗成什麼形狀。

師問:這些色彩來自那裏,老師把色塊補畫成具體的事物。其他的`讓學生自己來畫。

3)從夏日的場景研究引到夏日的活動研究。老師把其中的一幅場景畫添上人物活動。然後繼續展示圖片,引導小朋友注意觀察。同時讓小朋友回憶自己或周圍的有趣的活動瞬間及有趣的其他事物。

讓小朋友畫畫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可以畫在已有的場景中,也可單獨成畫。老師以補充或剪貼的方式幫助完成作品。

4)老師把以上的畫稿剪貼拼成一幅幅完整的畫面,且加以修改,展示。

5)激勵小朋友自己完成一幅夏天的有趣的畫,讓他們想怎麼畫就怎麼畫。老師幫助解決技術困難。展示、講評、交流。

高中語文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學會9個字,認識7個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晏子出使楚國時表現出的聰明才智以及維護國家尊嚴時的凜然正氣。

教學重、難點:

明白楚王爲難晏子的原因,領略他的聰明才智,並初步瞭解劇本的特點。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資料導入:

1、同學們都收集了有關晏子的'資料,誰來和我們交流交流?

2、全班交流資料。

3、今天我們來看看晏子出使到楚國時發生了什麼?

二、學生自讀課文:

1、思考:這篇課文和以前學過的課文有哪些不同?

2、畫出楚王爲什麼要侮辱晏子,怎樣侮辱,和晏子怎樣反駁的相關語句。

三、學習課文第一幕:

1、同學們發現這篇課文和以前的課文有什麼不同了嗎?

2、小結:這篇課文的形式很特別,是劇本。劇本首先要交代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並根據事情的發展把故事分成幾幕;有場景的介紹;故事的發展主要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來推進;今天我們來學習這個劇本的一、二幕布。

3、同學們讀了課文,你們覺得楚王是一個怎樣的人?

4、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指導學生讀出楚王的傲慢無禮,目空一切。

5、練習分角色朗讀。

6、楚王爲什麼要爲難晏子?

四、學習課文第二幕:

1、過渡:楚王想好了要讓晏子好好出醜,他如願了嗎?

請同學們在小組裏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提示語言。

2、通過朗讀課文,同學們覺得晏子具有怎樣的品質?

3、全班交流,領略晏子的沉着和論辯的機智。

4、指名分角色朗讀。

五、拓展延伸:

在小組裏演一演這兩幕

高中語文的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生字卡。

主要板書:

1 秋遊

作業設計:

課內:抄寫字詞、組詞、說話、擴詞。

課外:抄字詞,聽寫生字詞。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1. 齊背練習1中的小詩《秋天到》,並說說這首詩歌裏主要講的是什麼?

2. 過渡:秋天這麼好,你們都想出去玩玩嗎?

二.板書課題,解題

秋遊是秋天出去遊玩的意思。

秋天到哪兒去遊玩?看些什麼,玩些什麼,看看圖,讀讀課文就知道了。(出示投影)

三.指導看圖

1. 秋天的天空怎麼樣?你們看白雲像什麼?

2. 秋天農田裏哪些莊稼成熟了?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3. 草地上小小朋友怎麼玩?(出示小黑板:小朋友有的(),有的(),有的()。要求學生用有的組成句式說話)

四.初讀指導

1. 自學生字詞。

(1).給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

(2).輕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詞。

(3).識記生字。

2. 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詞語,指名讀。重點領會郊外、追逐、打滾兒的意思。

(2).齊讀田字格里的生字。

3. 各自輕聲讀課文。

4. 分自然段指名讀課文。

5. 理清脈絡,出示思考題:課文四個自然段的意思分別寫在了下面,對照課文想一想,在前面的括號裏填上序號。

()同學們玩得很高興。

()同學們跟老師到郊外遊玩。

()天空美。

()農田美。

指名到前面填寫。

6. 齊讀課文

五.讀抄詞語(課後第三題)

第二課時

一. 聽寫生字詞

二.精讀訓練

1. 指名讀。

2. 分自然段講讀。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一段有幾句話?第一句說了什麼?這一句能不能先說天氣漸漸涼了,再說秋風起了?

(3) 比較加了漸漸有什麼不同。

(4) 第二句說了什麼?爲什麼秋遊要到郊外呢?

(5) 過渡:同學們去郊外遊玩,看到些什美麗的.景象呢》請讀第二段。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

(2).誰來讀讀寫秋天天空景象的句子。

(3).你覺得秋天的天空的景象怎麼樣?

(4).有感情地朗讀。

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一段說的是秋天哪裏的景象?秋天農田的景象怎麼樣?

(3)比較:a.稻子黃,高粱紅,棉花白。

b.稻子黃了,高粱紅了,棉花白了。

這兩句話的意思相同嗎?爲什麼?

(4)齊讀第三段。

第四自然段

(1).老師範讀。

(2).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第一句話說了什麼?想想向着藍天亮開了嗓子是指做什麼?

(3).第二句說了什麼?奔跑和追逐兩個詞語完全相同嗎?

(4).這一段第一句用有的有的,第二句用大家,想想有什麼不同?

(5).多開心呀表示什麼樣的語氣?學生練讀。

(6).齊讀第四段。

3. 總結。

這篇課文寫同學們去郊外遊玩,秋天的天空和農田都很美,大家玩得很開心。你讀了有什麼感受?

4. 齊讀課文。

三.佈置作業

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 朗讀指導

1. 指名讀課文。

2. 這篇課文裏哪一句表達了人們歡樂的心情?所以整個課文都要用歡樂喜悅的語氣讀。

3. 第一自然段用陳述口吻,要讀得平緩。教師範讀。學生試讀。

4. 第二自然段的藍藍、白、要重讀;一望無邊、有時像要讀得慢;幾朵白雲、一羣白兔、幾隻綿羊要讀得輕快,流露出喜悅心情。

5. 第三段的黃了、紅了、白了要重讀。教師範讀,學生試讀。

6. 第四段中三個有的,聲音要逐步提高,語速加快;大家、多開心要重音讀,讀得緩慢。

7. 個人練讀。

8. 指名讀。

9. 齊讀。

二.寫字指導

三.作業

1. 描紅練習。

2. 比一比,再組詞。

交( ) 兔( ) 家( ) 喊( )

郊( ) 晚( ) 逐( ) 城( )

3.根據提供的句式說話。

在操場上,小朋友們有的( ),有的( ),有的( )。大家( ),多開心呀!

高中語文的教學設計4

教學要求:

1、 通過閱讀例文,知道寫參觀或遊記一要按照順序,二要抓住重點寫出特色,三要寫出自己的感想。

2、 學習例文的寫法,自定題目,寫一篇參觀記或遊記。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按參觀或遊覽的順序,有選擇地進行介紹和描寫,有詳有略,重點突出。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習作準備

在本次習作之前,要求學生大量閱讀名人遊記,並從內容和思路上做適當的記錄和摘抄。

閱讀要求:

1、把你覺得作家描寫最傳神、最細緻的部分反覆朗讀,並摘抄。

2、選擇其中的兩篇,就文章的思路做一個提綱式的記錄。

二、賞析部分作品

1、 同學們,我們最近一段時間與閱讀了不少的名人遊記,有哪些收穫呀?

2、 請同學們從自己所讀的作品中選擇一篇向大家作一個彙報。

(1) 在小組裏交流。

(2) 大組彙報、交流,教師相機指導、點撥。

3、 師生共同閱讀習作例文。

提供學生思考的問題:

(1)、文章是圍繞哪句話展開描寫的?號稱“中華一絕”的龜山漢墓,就開鑿在這隻“大烏龜”的肚子裏。

(2)、讀了文章,你感覺到了“絕”麼?爲什麼?

(3)、小作者重點寫了哪些部分?文章是怎樣抓住一個“絕”字來介紹和描寫的呢?

三、指導練筆

1、同學們,你參觀、遊覽過哪些地方?請學習例文的.寫法,寫一篇參觀記或遊記。老師相信在我們如此豐富的積累的基礎上,同學們的習作也一定是精彩紛呈的。

2、指導學生寫提綱。

提綱要求:(1)列出寫作的順序。

(2) 在提綱中反映出重點部分

(3 )一些精彩語言。

3、交流習作提綱。

4、學生練習寫作

第二課時

學生課堂進行習作,教師相機點評。

高中語文的教學設計5

【設計意圖】

《過秦論》是一篇內容非常豐富,語言極有特色的史論。學習本文的主要目標,是理解秦之過及借鑑意義,明確對比論證方法和掌握重要文言詞句。本設計突破傳統的“讀文章─—講字詞─—譯文句”的教學程式,抓住中心,精選語段、詞句,設計若干討論題,激發興趣,訓練思維,教學生學會自讀文言文。

【設計提要】

本設計在學生對照註釋預讀課文的基礎上分三步設疑討論:1.由標題引入第5段,討論對比方法及結論的產生;2.從秦攻守之勢的不同,討論秦興亡史的演變,理清文章思路;3.討論“仁義不施”的表現及作者的寫作旨意。在討論中,強調教師點撥,精簡知識講授;強化誦讀自學,重視語言知識,將理解文意與理解語言緊密結合,突出教學重點,突出思維訓練。

【設計實施】

1.層層對比揭秦過。

[設疑討論]“過秦”,即言秦之過。作者以秦的興亡史實爲基本依據,採用對比方法,層層推進,水到渠成指出秦亡的過失,這充分體現在第5段議論中。朗讀第5段:(1)將段中涉及到的秦國、秦朝、九國(山東之國)、陳涉四種力量用數學符號“〈”連結排列起來;(2)按例句“‘秦人開關延敵……而天下諸侯已困矣。’這是秦國的實力與九國之師相比”,從本段中找出包含(1)其餘三項對比的句子;(3)說明作者是如何在對比分析中歸納出結論的。

[明確](1)四種力量的對比可以表示爲:陳涉〈九國〈秦國〈秦朝。(2)“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大……不可同年而語矣。”這是山東九國之師與陳涉相比;“秦以區區之地……而朝同列。”這是秦國與統一天下的秦朝相比;“然後以六合爲家……何也?”這是最強大的秦與最弱小的陳涉相比。(3)從對比中可以看到,最弱小的陳涉起義時,面對的是最強大的秦朝。一個“何也”,水到渠成,把焦點逼示出來:“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點撥]作者議論秦的`過失,首先肯定地理條件沒有變,接着採用多項對比的論證方法,層層推進。最詳細的是陳涉與九國的對比,從各個角度對比,極言陳涉弱小;其次是秦國與統一天下的秦朝相比,強調秦朝的強大。九國與秦的對比包含在上面第二個對比中,不夠明顯,但例句從課文第2段找來明顯的句子,已經明確。不能忘記陳涉與秦朝的對比。對比得出的結論是自然而然的,既告訴我們秦亡的原因,也點明瞭課題“秦之過”。當然,“秦之過”主要是“仁義不施”而非“攻守之勢異也”。充分利用課文註釋理解詞句,注意連用“也”字的語氣及其強調作用。

[說明]這一段議論是全文的重點,需要反覆朗讀與全面理解。抓住對比即抓住了重點綱目;用數學公式來表示課文內容,激起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積極思考;緊扣原句,促使學生細讀課文,理解文句詞語,抓住重要句子、重點詞語。學生學習分析和理解文意、文句的過程,也是自學文言文能力提高的過程。

[板書]

2.攻守勢中看興亡。

[設疑討論]“攻守之勢異也”,是對文章1~4段秦興亡史實的概括議論,先從第5段中分別找出一句話概括“攻”與“守”的史實;然後自讀1~4段,說說哪些段寫“攻勢”,哪些段寫“守勢”,並從各段中找一句原句表明“興”或“亡”的史實。

[明確](1)“秦以區區之地……而朝同列”議論的是“攻勢”;“以六合爲家,殽函爲宮”議論的是“守勢”。

(2)第1~2段及第3段第一層“及至始皇……威振四海”寫“攻勢”,第3段第二層寫“守勢”。

(3)興:“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強國請服,弱國入朝;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亡: “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攻”是以雍州之地爲本,採取一系列措施;“守”是以整個天下爲本,採取了更爲嚴密的措施:秦從諸侯變成了天子,守的力量比攻的力量更強大,結果卻走向反面,更令人深思。

[點撥]“攻”指依靠權謀武力,擴張土地,奪取天下,吞併六國;“守”指採取種.種措施鞏固政權,保住秦王朝的帝位。第3段第一層的七字排偶句,寫的正是秦始皇攻取天下、統一六國的巔峯。“興”指秦國強大起來,不能用表達措施的句子來表明,而要選擇能夠表現一個階段強大的句子。

[說明]該討論題一方面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抓住中心句引發開去,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閱讀語段,篩選信息,學習歸納。另一方面由意而言,促使學生認真自讀課文,正確理解文言詞語和句子,掌握文言知識。

[板書]

3.秦過爲鑑可治國。

[設疑討論]秦的過失主要是“仁義不施”,請從課文中挑出秦“仁義不施”的語句並加以解釋,說說秦的過失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明確](1)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2)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3)百越之君俯首繫頸,委命下吏。

(4)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5)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

(6)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秦在奪取天下的過程中,依靠武力,致使六國慘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已經蘊藏着導致失敗的尖銳矛盾。秦統一天下,攻守之勢轉化以後,不但不施仁義,反而變本加厲,用嚴酷的刑罰奴役百姓,迅速導致大規模起義,致使帝王之業土崩瓦解。這一史實充分顯示出民心向背對治國的重要性。賈誼採用鋪張渲染的手法言秦之過,是借秦作鑑,猛敲警鐘,勸諫西漢統治者施仁政。

[點撥]“仁義不施”,換種說法是“施行暴政”,這在秦攻取天下中也必然有所表現,在固守天下中表現得尤爲厲害。主要體現在治國措施中。

[說明]將“仁義不施”這一抽象道理具體化,訓練了學生篩選信息、理解文意、理解文句等能力,思維深刻性訓練、鑑賞評價訓練、語言訓練都得到落實。

[板書]

[總評]文言文教學要提高教學效率,首先要“減肥消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積極思維,學會自讀。本設計突破“字字落實,串講課文”的傳統教法,從標題入手,抓住全文中心句和重點語段,在論證方法、論據材料和寫作主旨三方面設置討論題,注意“意”“言”結合,創設啓發思考、指導讀書的情景,讓學生在讀書和思考中理解文意,掌握字詞,培養自讀能力,爲本單元其他課文的講讀或自讀提供了一個教學思路。

高一語文《過秦論》原文

秦孝公據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鬥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爲一。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約從離衡,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衛、中山之衆。於是六國之士,有甯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爲之謀;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師,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於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強國請服,弱國入朝。

延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爲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繫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爲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爲城,因河爲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爲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爲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秦王既沒,餘威震於殊俗。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而遷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衆,轉而攻秦;斬木爲兵,揭竿爲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銛於鉤戟長鎩也;謫戍之衆,非抗於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然後以六合之家,殽函爲官;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爲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高中語文的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注意生活中的語文現象,認識語文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

2、通過學生收集,口頭交流,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生活,發現語文世界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寫出自己對社會生活中語文的運用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3、引導學生收集家庭、學校和社會中常見的、最新鮮的和最活潑的語言現象,初步樹立漢民族共同語言的規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學生收集、口頭交流,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生活,發現語文世界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寫出自己對社會生活中語文運用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教學用具:

洗衣粉包裝袋、“美樂多”瓶、胡豆簡介、廣告語、警示語等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如果讓你去背誦圓周率,你們會背嗎?可是,有一個故事裏的主人公就會背。你們想知道他是怎麼樣學會背誦的嗎?

故事:很久以前,有位教書先生,整天不物正業,就喜歡到山上去找廟裏的和尚喝酒。他每次臨行前都給學生留下一道作業:背誦圓周率。開始的時候,每個學生都苦不堪言。後來,一位聰明的學生想出妙法,把圓周率的內容與眼前的情景聯繫起來,編了一段順口溜:

山顛一寺一壺酒(3。14159)

爾樂哭煞吾(26535)

把酒吃(897)

酒殺爾(932)

殺不死(384)

樂爾樂(626)

先生一回來,大家都會背誦了。

由此,可見語文學得好,對數學也大有幫助的。不單如此,在生活當中,處處可見語文的影子。

二、收集,觀察生活中的語文。

例如,電視、廣告、校園橫幅、對聯。包括家裏的一些食品的簡介等等都體現了語文知識

廣告:某石灰廣告——白手起家

某化裝品廣告——趁早下“斑”,請勿“痘”留

耐克——一切皆有可能。

對聯:

蘇軾和佛印的謔聯:蘇軾見一條狗在河邊啃骨頭,遂出: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從容把寫有蘇軾詩句的扇子往河上一扔,曰:水流東坡詩(屍)。

生活用品的名字和廣告、食品簡介和姓名等:

名字:自己家人對自己的期望。

飄柔、立白、美樂多、雪碧等熟悉的生活用品的名稱和它們的廣告語。

橫幅:學校掛的、街道寫的等等

但是,在現實中,這些廣告語或者是橫幅或者簡介語等也有出錯的時候,字詞用得不當,詞語用得不好,句子不通順,這都關乎語文的知識問題。例如我曾見到有人將“公廁”寫成“公則”;有一則重慶出的胡豆簡介有一段寫到:

本品是以優質蠶豆、芝麻、川白糖、液體、葡萄糖、植物油、辣椒、甜醬、精鹽等多種天然香料精製而成,具有酥、脆、香、甜、辣、鹹鮮諸味融爲一體,入口化渣,怪味無窮。

讓學生修改這則簡介。

三、交流介紹收集到的生活用的語文現象。

你們收集到生活中的'語文現象,你們能舉其他的在生活當中遇到的語文現象嗎?你可以說說你對這些現象的感悟和體驗。或者,你能說說語文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是可以的。大家可以相互交流,相互說一說。

四、佈置作文。

範文講解,寫得好的地方,可以相互討論。看到別人這麼寫,自己想一想自己該怎麼寫繼續收集資料,以“生活處處有語文”爲題,寫一篇至少500字的作文。要求寫出自己的感悟和體驗。

高中語文的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3.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寫的,體會關鍵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教學重點:

瞭解翠鳥外形和動作上的特點。

教學難點:

體會翠鳥的外形與捕魚本領之間的關係,透過具體的語句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翠鳥》這一課,我們一起來齊讀課題。(教師出示課題圖片,板書課題,注意“羽”字頭的寫法。)師:我們一起來看看美麗的翠鳥。(出示翠鳥圖片,配樂觀賞)

二、深入課文

師:多麼美麗可愛的翠鳥啊!你們喜歡它們呢?作者也特別喜歡它們!現在咱們一起深入的學習課文,學習一下課文中是如何細緻的描寫翠鳥的。

1.指5名同學分自然段讀課文。(帶着問題讀和聽:想一想,翠鳥給

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2.說一說對翠鳥的初步認識。

師:翠鳥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誰來說說?

(提示:別人說過的不再重複)

3.學習第一自然段

師:咱們快看課文,看課文是怎樣描寫翠鳥的。

①出示第一自然段。指讀第一自然段,提出思考問題:句子中寫了

翠鳥的哪些身體部位?

②請同學們說說句子中寫了翠鳥的哪些身體部位。

第一句:爪子第二到五句:羽毛第六句:眼睛、嘴

(1)讀第一句(指讀和齊讀),強調有紅色的小爪子,能緊緊抓住葦

稈的翠鳥多可愛,指導朗讀,讀出翠鳥的可愛。

(2)師:我們再來看看作者怎樣來寫翠鳥的羽毛的。

出示句子:它的顏色非常鮮豔。頭上的羽毛像橄欖色的頭巾,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

A.將顏色的詞語變色,請同學們來看一看顏色的不同。

B.將頭上、背上、腹部字體顏色變色,引導學生:作者在描寫

翠鳥羽毛的顏色時候用的什麼順序?(用手指頭、背、腹引

導學生說出從上到下的順序)

C.指名讀這4句,教師範讀學生跟讀。

D.師生對讀。教師讀第一句,學生讀後幾句,引導:你們發現麼?這第一句和後幾句之間是什麼關係?這是我們學過

的什麼結構?引導說出總分結構。

E.師:這幾句話不僅結構嚴謹,句子也是這麼美,說來說說,哪兒寫得美?

生用課文回答。

師:是啊,你們能感覺到作者對翠鳥的什麼感情?

學生:喜愛、喜歡

(3)師:翠鳥真是顏色鮮豔,而且它還小巧玲瓏。小巧玲瓏就是(東西)精巧細緻的意思。我們一起來看第一自然段的最後一句。

出示第一自然段最後一句,齊讀。讀出有透亮靈活的眼睛和又尖又長的嘴的翠鳥的'可愛。

(4)出示第一自然段,齊讀。教師總結:第一自然段都寫了翠鳥的外形。(板書外形)

(5)積累句子

師:課文中的語句多麼美,你是不是也想把它積累下來背一背。咱們一起來。

出示句子:它的顏色()。頭上的羽毛像()色的(),繡滿了()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的()。腹部的羽毛像()色的()。它(),一雙()的眼睛下面,長着一張()的嘴。

4.學習第二自然段

師:翠鳥美麗的外形確實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過,翠鳥可不只是外表漂亮,它捕魚的本領也很高呢!快看第二自然段。出示第二自然段

學生思考題:從第二自然段你瞭解了翠鳥的什麼活動特點?

①愛貼着水面疾飛②一動不動地注視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來的小魚。

(1)師:作者的用詞特別準確,我們來看幾個句子。

出示句子:翠鳥鳴聲清脆,愛貼着水面疾飛,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

齊讀句子,指導讀“鳴聲清脆”,對比句子鳴聲和叫聲,感受鳴聲更準確,富有感情色彩。指導讀“愛貼着水面疾飛”,對比在水面上飛,感受翠鳥飛得又低又快。指導讀“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感受停的又快又輕。總結出翠鳥行動的迅速敏捷,進行板書。指導學生作文中也要用詞準確。

師:同學們快想,翠鳥停在葦稈上做什麼?

(2)出示句子:它一動不動地注視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來的小魚。

將一動不動、注視變顏色,指明讀句子。

教師指導朗讀,讀出翠鳥等待小魚時候的專心。(提示注視就是集中注意力地看)

齊讀句子。

5.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那麼翠鳥是怎樣捕捉小魚的呢?咱們去下一個自然段找找句子吧!

誰找到了?出示第三自然段,齊讀第三自然段。

高中語文的教學設計8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初步瞭解《紅樓夢》和曹雪芹。

【過程與方法】通過分析人物的語言、動作及心理,概括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掌握刻畫這些人物所運用的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等主要手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準確解讀古典小說的人物個性,培養文學審美能力及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清文章情節結構,解讀林黛玉人物性格。

教學難點:掌握刻畫這些人物所運用的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和細節描寫等主要手法。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法(看視頻、聽音頻);朗誦法(集體朗誦、指定學生朗誦);討論法;教師導讀法;品讀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看大屏幕,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段視頻,大家仔細觀看視頻中的故事情節發展,視頻放完了,大家知道這是哪部電視劇嗎?沒錯就是《紅樓夢》。那林黛玉進賈府看到的是怎樣的豪門家族呢?今天我們就隨着這個美麗的女子走進賈府,走進《紅樓夢》,進而走進林妹妹的內心。

現在開始我們的新課《林黛玉進賈府》。(板書標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詩歌情感基調

①同學分享課前收集資料,介紹曹雪芹及其作品《紅樓夢》。

明確:

作者: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出生於江寧(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也有說曹頫之子)。

關於《紅樓夢》:《紅樓夢》是我國18世紀中期出現的一部古典小說。它高度的藝術性,在我國及世界文學發展史上佔重要地位。《紅樓夢》原名《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鑑》是我國古代小說中最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品。它以賈史王薛的興衰爲背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爲主線,真實而藝術地反映了我國封建社會走向衰亡的歷史趨勢。

《紅樓夢》版本可分爲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兩大系統。前80回是曹雪芹所著,後40回爲高鶚續寫。曹雪芹寫作《紅樓夢》的具體年月已無從知曉,我們只能根據第一回中知道他“於悼紅軒中批閱十載,增刪五次”。

②初識林黛玉

暱稱:林妹妹

字:顰顰(寶玉送之)

名號:瀟湘妃子

愛好:吟詩作賦

最喜歡讀的書:《西廂記》

家世:父親林如海,爲揚州巡鹽御史;母親賈敏,是賈母的女兒,賈政的妹妹,於黛玉十歲左右去世。

生平:從小聰明清秀,與詩書爲伴。後因父母雙亡,便常住賈府,雖爲寄人籬下的孤兒,但生性孤傲,天真率直,是封建思想的叛逆。她蔑視功名利祿,與寶玉相知相愛。但這一愛情最終被扼殺,黛玉淚盡而死,苦絳珠魂歸離恨天。

身世(木石前緣):前世的黛玉是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絳珠仙草,寶玉是赤霞宮的神瑛侍者,每天給絳珠草灌溉,絳珠草修成人形以後,爲了償報灌溉之情,所以隨之到凡塵,上演這悲金悼玉的故事。

③初讀課文,結合文章標題,概括本文主要內容。

明確:林黛玉因何進賈府?原來賈母有兩個兒子賈赦、賈政,一個女兒賈敏。賈敏嫁林如海,只有一個獨生女便是林黛玉。林黛玉母親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無人照顧便派人把黛玉接進賈府。

(三)品析語句,合作交流。

1.上節課我讓同學們課後預習了這篇小說,現在大家在課上默讀一遍課文並以語文小組爲單位相互討論。討論得出本文的情節由七部分組成,每一部分的內容概括如下:

第一部分(1):林黛玉初進賈府

第二部分(2~4):拜見賈母、邢王夫人、迎探惜三姐妹

第三部分(5~6):初見鳳姐

第四部分(7~11):拜見兩位舅舅,介紹寶玉

第五部分(12):陪賈母進晚餐

第六部分(13~14)寶黛初會

第七部分(15~16)安排起居

通過梳理文章結構,我們知道林黛玉進賈府的行蹤線索,以及所見到的人物:她先到賈母院,見到了三春、大舅母、二舅母,然後去賈赦院,但沒見着,又去賈政院,也沒得見,最後回到賈母院,見到了一生中的知己——寶玉。

2.大家默讀課文,分析文章從哪幾個方面描寫林黛玉?

(1)從課文中找出描寫黛玉外貌的句子,分析黛玉人物形象。

①衆人見黛玉年貌雖小,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小結:衆人眼裏的林黛玉:衆人是從親友和長輩的角度關心黛玉的身體,注意到她身體孤弱、多病。

②天下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我今兒纔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麼姑媽偏就去世了!

小結:王熙鳳眼中的林黛玉:王熙鳳從討好賈母的角度出發,看到了她容貌標緻,氣派不凡。鳳姐是見過世面的,見多識廣。這段話出自鳳口,點明瞭黛玉的`風流態度和言談舉止的不俗。

③廝見畢歸坐,細看形容,與衆各別: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小結:賈寶玉心中的林黛玉:借寶玉之眼濃墨重彩描寫黛玉,五個對偶句抓住了黛玉弱不禁風,多愁善感、楚楚可人的性格特點,工筆細描,表現無與倫比的姿容、神韻和風采,繪出風流俊逸病美人圖。

(脂硯齋評點:黛玉之舉止容貌,亦是寶玉眼中看,心中評。若不是寶玉,斷不能終知黛玉是何等品貌。)

(2)從課文中找出黛玉的行爲、細節描寫的句子,分析黛玉的性格特點。

①賈母一見黛玉,疼愛得不得了,“一把摟入懷中大哭”,並不計較禮節,課時待衆人慢慢解勸住了,黛玉還是補行了拜見的禮節。見了迎春姐妹三個,也“忙起身迎上來見禮”。

②聽到後院有笑聲,聽到“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玉心裏覺得那人“放誕無禮”只是不說,見了面還是“連忙起身接見”,稱呼上也非常小心。外祖母說:“你只叫他‘鳳辣子’就是了。”她知道外祖母可以開玩笑,自己隨便不得,待明白過來,“忙陪笑見禮,以‘嫂’呼之”。

③連一個位子,黛玉也處處小心,無論在王夫人處,還是在賈母后院吃飯,黛玉都十分退讓。

④黛玉見了這裏許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隨的,少不得一一改過來,飯後漱口,跟着漱口,吃茶,跟着吃茶。

小結:因母親早亡,又無兄弟姐妹扶持,儘管外祖母口口聲聲“心肝兒肉”地疼她,林黛玉卻總有寄人籬下的感覺,所以待人處世總謹慎多慮,禮節周到。從人物的行動和細節,也表明其教養非一般,聰明識禮。

(3)從課文中找出黛玉的語言描寫的句子,分析黛玉的性格特點。

①黛玉回答賈母:“只剛唸了《四書》。”黛玉又問姊妹們讀何書。賈母道:“讀的是什麼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

當寶玉問她可曾讀書時,黛玉只說:“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

②賈赦沒出來見面,只是讓人回話,因爲回的是大舅舅的話,黛玉忙站起來,一一聽了,恭肅如此。大舅母苦留她吃飯,黛玉笑着推辭“舅母愛惜賜飯,原不應辭,只是還要過去拜見二舅舅,恐領了賜去不恭,異日再領,未爲不可。望舅母容諒。”

小結:從黛玉剛開始回賈母“只念了《四書》”,後覺得不妥,會寶玉“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第②句笑着推辭大舅母的賜飯,可以看出她步步留心,時時在意。

3.“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是林黛玉進賈府的生活信條,小說中是怎樣表現的?她爲什麼這樣要求自己呢?

【要求】分組活動。找出黛玉進賈府後語言動作的描寫,並討論分析。

①大舅母留她吃飯時;

②在王夫人那裏擇座;

③在賈母房裏吃飯的時候;

④對讀書的回答;

⑤初見賈母的時候;

⑥當賈母介紹王熙鳳的時候;

體弱多病,美麗多情的林黛玉是在母親去世後投奔外婆家的,雖然賈母十分疼愛,她卻總有寄人籬下之感,所以,進賈府後始終是“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恥笑了去”,細心機敏、自尊自卑是她的性格特點。

(四)拓展延伸

小說中對王熙鳳、賈寶玉的服飾極盡筆墨甚至丫鬟們也有簡單的服飾介紹,同學們找找文中是怎樣描寫黛玉的服飾的?那是不是曹先生忘記寫黛玉的服飾了?

明確:作者用這種方式更顯她的素雅,純美,無需用外在的服飾來修飾,已經很完美了。

(五)小結作業

小結: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回顧本節課所學的知識,結束課堂。

作業:林妹妹不僅僅美在外表,美在氣質,其實她還是一個才女。大家課後蒐集林黛玉的詩詞,這些詩句都很契合她的實際,細細品讀,進一步瞭解林黛玉的性格特點及其悲劇命運,下節課我們就“我看林黛玉”這個話題再來討論。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古典小說,因而重心在情節發展,人物分析上。本堂課的教學,抓住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從作者的動作、語言、細節描寫等描寫手法,讓學生了解林黛玉的形象。課堂充分地利用各種教學資源,讓學生充分參與進來,儘可能地營造課堂氣氛。本節課實現了三維目標,達到了師生共建課堂的效果。

高中語文的教學設計9

教學目的

1.理解古詩的內容,能聯繫詩句理解詞語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說出詩中所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2.掌握詩的讀法,背誦課文。

3.學會本課5個生字,通過了解每個生字的意思和用法。

4.轉述練習,能清楚、準確地轉述開家長會的通知內容。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重點

1.進一步掌握古詩的讀法,理解詩句的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古詩的意思。

2.通過朗讀和理解古詩的內容,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3.練習準確清楚地轉述內容。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小黑板、投影儀

教學過程

第一節

一、初讀課文,使學生對古詩內容先有一些感性認識。

1.課前在黑板上抄寫好古詩。學生自己把古詩讀一遍,邊讀邊思考,試着理解每行的內容,要讀準字音。

2.請個別同學在班上讀,老師要指導學生讀出語氣。

(1)古詩有幾行?每行幾個字?告訴學生這種格律的詩叫五言詩。

(2)指導五言詩的讀法,一般是二、三讀法,讀完前兩個字要稍有停頓,第三個字要讀重音,聲音也要拉長些。注意逗號、句號的停頓。根據古詩的內容,最後一行要讀得輕一些。

(3)練讀,看誰讀出了古詩的韻律,然後全班齊讀。

二、理解古詩的內容

1.理解題目的意思:所見的意思就是:所看到的。詩中所描寫的這一情景是誰看到的呢?(作者)作者看到了誰?他在幹什麼?帶着這個問題,我們來學習古詩。

2.學習古詩內容,理解詞句的意思。

(1)齊讀古詩,想:古詩中寫的是誰?(牧童)童指兒童,小孩。牧指放牧牲畜的。詩中所說的牧童,是放牛的孩子。

(2)讀第一句,說說這個放牛的孩子在幹什麼?(騎在牛背上唱歌。)

(3)。振是振盪的意思。林樾指枝葉稠密的樹林。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振林樾的意思。(牧童的歌聲非常響亮,振盪着整個樹林。)

(4)再讀第一句,回答下列的幾個問題:(用投影儀顯示出問題)①什麼地點?②人物是誰?③他在幹什麼?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默背第一句,想象第一句中所描述的大自然的美麗景色。然後讓同學們背第一句,說說自己的想象。

(5)學習第二句。

齊讀第二句,:欲、捕各是什麼意思?(欲:想。捕:捉。)鳴蟬是什麼意思?(正在叫着的知了。)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個放牛的孩子想幹什麼?(聽到了知了的叫聲,他想捉知了。)他是怎麼做的呢?再讀第二句,想:忽然是什麼意思?(一下子、立刻)閉口立是什麼意思?(閉着嘴站在那裏。)看圖:他跳下牛背,站在那裏幹什麼?(他在尋找樹上的知了。)這是一個多麼可愛的孩子,大家觀察一下他的外貌和神態,然後同桌的同學一塊說說。(他穿着古代人穿的衣服,髮髻高盤,光着腳丫。右手握着放牛鞭,左手的'食指不自覺地摸着腮,眼睛看着樹上,專心致志地在尋找着蟬的蹤跡。)

聽一個同學讀第二句,想象這個孩子聽到蟬的叫聲後那一連串的動作。(停止唱歌,跳下牛背,站在樹下,向樹上望去。)老師在黑板上寫出四個動作詞語:停、跳、站、望。

說說這首古詩是寫的什麼季節的景色?(夏天)從詩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夏天?(樾,蟬)爲什麼?(樾:樹陰,夏天樹木的枝葉茂盛,纔會有樹陰。蟬:夏天才有的一種昆蟲。)

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二句的意思。

3.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先讀古詩後解釋。)

說說振、欲、捕三個字的意思,然後做課後作業 1。

背誦古詩。個人背、齊背。

讀生字卡片。

作業 :背誦古詩。

板書設計

第二節

一、檢查背誦古詩。請兩個同學站起來,一個背詩,一個說古詩的意思。

二、讀本課的生字卡片,練習口頭組詞。有些同學常用古詩中和生字相鄰的字組詞,老師要告訴學生古詩中相鄰的字很多都不是一個詞,不能隨便用。

三、指導書寫

1.這五個字中哪幾個字是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的字有幾個?(三個:振、鳴、蟬)

2.說這這三個字怎麼記。振:右邊是晨字的下半部。鳴:口字旁寫在田格的左上格里,鳥的第一筆寫在豎虛線上,最後一筆要寫大些。蟬:爲什麼是蟲字旁?(蟬屬昆蟲類。)蟬是益蟲還是害蟲?(害蟲,它吸食樹木的汁液。)抄字頭。

3.欲:的結構特點是什麼?(左右各佔一半。)谷的第四筆寫成點,右邊的欠第三筆起筆在前兩筆的相接處。抄字頭。

閉:書寫順序是先外後內,部首是門字框、門的筆順是:

四、聽寫。請一個同學在黑板上聽寫,其它同學在聽寫本上聽寫。

作業 :1.寫生字。2.默寫古詩,並用自己的話講講古詩的意思。

第三節

一、導語 :

今天,我們上一節說話訓練課,內容是練習轉述。根據同學們的理解說說什麼叫轉述。(把別人的話,說給另外的人。)板書:轉述。今天讓同學們練習的內容是:轉述通知。

二、請同學們看126頁:

讀一讀。先自己小聲讀,再請一個同學讀,邊讀邊想:要求是什麼?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1.把時間、地點、內容說清楚。

2.轉述要準確。

三、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練習轉述

1.默讀通知內容,把通知中表示時間、地點、內容的部分畫下來(3月18日下午2時,在學校禮堂召開家長會)通知的後半部分是希望和要求。

2.如果你接到這個通知,回家後怎樣和爸爸媽媽說呢?老師提示:要把通知上的話,變成自己的話,次序也可以打亂,但內容要說全,說清楚,不能轉達錯了。

先自己說一遍,然後同桌的兩個同學互相練習轉述,要互相檢查是否達到了題目的要求。

例:我們學校定在3月18日下午兩點召開家長會,地點在學校禮堂。一定要準時參加,別遲到,萬一有事不能去,要事先和老師說一聲。

3.最後讓幾個同學在班上練說,大家評議。

四、鞏固練習

1.老師出示小黑板,上面寫好通知,讓學生練習轉述。通知內容是:爲使學校門口不再發生堵塞現象,從明天開始請學生家長在離學校門口 50米外的地方接自己的孩子。希望同學們做好家長的工作。

2.先讓同學們把通知的內容讀明白,想一想怎樣轉述,先說什麼,後說什麼。轉述要準確,把內容說清楚。

3.請幾個同學在班上轉述,大家評議。

4.老師小結: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看到,聽到很多事情,當你用自己的話向別人學說另一個人的話時,希望同學們一定要把內容轉述清楚,說準確,既不要羅嗦,也不要漏掉內容,要在生活中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轉述能力。

高中語文的教學設計10

教學要求:

1、認識本課16個漢字,能夠讀準字音。

2、通過觀察圖畫,初步瞭解本課漢字的字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今天,我們要學習認讀的16個字中,有的表示動物名稱,有的表示植物名稱,都是大家熟悉的。

二、觀察圖畫,自由認讀

16個漢字上面都有圖畫,仔細觀察一下,看看圖上畫的是什麼。想想哪些自己熟悉,哪些自己還不太熟悉。

讓學生自由說說自己認識圖上畫的哪些事物,教師相機出示字卡,順勢認讀漢字,對圖上畫的事物還不太熟悉的可以和同學交流一下。

三、指導讀準字音

1、讓學生先找出標上紅色注音的字。啓發學生髮現這些紅色的注音都是學過的音節。

2、教師出示卡片:

ɡǔ。先讓學生認讀,再試讀這些注音下面的生字:鹿、麻、皮、禾、米、谷。

3、依次出示其他的'字卡。

教師領讀字卡上的注音和漢字。

4、重點指導讀準帶有翹舌音的字:蟲、竹;帶有平舌音的字:絲;聲母容易混淆的字:鳥。

5、打亂順序讓學生認讀。

四、指導誦讀

1、教師範讀。

2、教師領讀。

3、邊讀邊體會第二、第四組字的韻腳是u;把握誦讀的節奏。

4、在讀中瞭解每個字的意思。

高中語文的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瞭解墨子非攻的思想主張,認識非正義戰爭的罪惡,反對侵略,熱愛和平,儘自己所能爲和平作貢獻。

2、瞭解墨子;積累文言文常用詞語;學習本文敘事詳略得當,論理多用類比的寫法。

3、體會墨子高超的勸說藝術;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語言,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複述、翻譯、朗讀的能力和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敘事說理的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墨子勸阻楚攻宋的三個步驟;積累文言知識,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學難點

鑑賞墨子的勸說技巧。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導言:

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碩果累累的先秦科技和豐富多彩的文學藝術,爲我國古代文明增添了光彩。春秋戰國時期,貴族壟斷文化的局面逐漸被打破,私人著書和講學的風氣越來越盛;學派林立,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盛況。其中有影響的是墨、儒、道、法四大家。他們紛紛著書立說,發表自己的見解。其中有一個人主張“兼愛”“非攻”,希望人們互助互愛,反對不義戰爭,他就是墨子。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選自《墨子》的文章——《公輸》。

2、作者介紹:

墨子(約前476~前390),名翟(dí),相傳爲戰國時期宋國人,後長期住在魯國,戰國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的創始人。《墨子》原有71篇,現存53篇。是中國戰國時期墨家學派的著作總集。一般認爲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墨子言行的輯錄,反映了墨家的思想。墨子宣傳“非攻”(反對掠奪性戰爭)“兼愛”(既愛自己和祖國,也愛別人和別國)等主張,反映小生產者的利益和願望。

3、作品背景:

墨子所處的時代,各諸侯國掠奪性的戰爭頻繁不已,嚴重破壞了生產,甚至使下層人民被迫“折骨爲炊,易子而食”。墨子希望解除勞苦大衆的苦難,這是他提出“非攻”“兼愛”等政治主張的思想基礎。當時楚國是大國,佔有兩湖一帶廣大地區。宋國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帶,但處於戰略要地。楚國用公輸盤製造的器械,接連打敗了周圍幾個國家,於是準備攻打宋國,墨子聽到了消息,便從魯國趕到楚國去止楚攻宋。《公輸》寫的就是這件事,具體地表現了墨子的“非攻”思想。

二、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解課文內容。

課文朗讀

(1)速讀課文,藉助工具書和課下注釋掃清語音障礙。

(2)小聲閱讀課文,利用工具書及參考資料,疏通文意,找出疑難問題。

(3)小組合作學習,將個人的疑難問題提交小組討論解決。教師巡視解惑。

(4)全班共同解決小組中有爭議的問題。

(5)教師指導學生積累本課的文言知識。

(教師分發文字資料,內容略)

2、學生輕聲朗讀課文,做好複述課文的準備。

指名學生複述課文故事。

3、要求學生一邊自行默讀課文,一邊揣摩對話的語氣、語意,體會人物的心理,感受激烈、緊張的氣氛。

4、教師適當指導朗讀。略

5、分角色朗讀課文,一邊朗讀,一邊糾正,力求讀準。(敘述者、墨子、公輸盤、楚惠王)

請大家再大聲地將課文朗讀一遍,進一步理解課文的.內容。

6、理清行文思路,整體把握文意

(1)提問:本文對應的雙方是誰?主要人物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國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本文對應的雙方是墨子和楚國的公輸盤、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國的目的是勸阻楚國攻打宋國,宣傳他的“非攻”思想。

(2)哪句話揭示了全文的主要事件?

(公輸盤爲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

(3)公輸班何許人也?楚國攻打宋國的這場戰爭的性質如何?

明確:註釋②此場戰爭是“不義之戰”(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的侵略戰爭)

(4)哪句話表現了墨子見義勇爲和不辭勞苦的品質?

(子墨子聞之,起於魯,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公輸盤。)

(5)爲什麼墨子從得到楚國攻宋的消息到見公輸盤,中間只用“起於魯,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十二字來表達?

(因爲事情緊急,刻不容緩;墨子一路上的經歷,與文章主題關係不大。)

墨子爲什麼如此不辭勞苦?

(爲了實現“兼愛”、“非攻”的思想)

解釋“兼愛”、“非攻”

(6)文中哪句話揭示了事件的結果?

(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

(7)請以“這篇課文敘述了________的故事,表現了________”概括課文的內容。

如:這篇課文敘述了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表現了墨子的機智、勇敢和善辯。

集體朗讀課文,進一步領會課文內容和思路,體會對話的語氣、語意。

三、佈置作業

反覆閱讀課文,思考墨子是怎樣一步步地阻楚攻宋的?並仔細品味墨子的勸說藝術。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複習導入。

二、精讀課文,探究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奧祕,體味墨子的勸說藝術。

(一)學習課文曲折有致的故事情節

課文敘述了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思考:如果你是墨子的話,你想怎樣勸阻?(如果你遇到一個身強力壯的人無緣無故地欺負一個弱小者時,你想怎樣處理?)

(1)速讀課文,概括出墨子勸阻楚國攻打宋國的三個步驟。

(2)師生討論,明確:

第一回合是墨子使公輸理屈詞窮;

第二回合是墨子使楚王理屈詞窮;

第三回合是模擬攻守,說明楚國攻打宋國不會有好結果,促使楚王放棄攻宋。

(二)分析第一回合

(1)墨子爲何先勸公輸盤?

(2)墨子是如何勸說公輸盤的呢?

墨子見公輸盤,並沒有直接勸阻,而是先設下圈套。(“北方有侮臣者,願借子殺之。”)

①當墨子請公輸殺人時,公輸作何表示?(“不說”)

②墨子進一步說可以“獻金”,採用激將法,其真正的意圖是什麼?

(真正的意圖在於步步激怒公輸盤,逼使他說出“吾義固不殺人”一類的話來。因爲墨子料到公輸盤雖然在積極準備血腥的戰爭,但表面上必然會裝出堅持正義的樣子。公輸盤果然中計。)

③墨子怎樣給予致命一擊的?

墨子抓住公輸盤“吾義固不殺人”一語,駁斥了他的所謂的“義”。

首先義正辭嚴地指出‘宋何罪之有”,而後指責攻宋的不智——殺所不足而爭所有餘。同時批評攻宋的不仁,因爲宋本無罪。

得出結論:公輸盤的“義”是“不殺少而殺衆”,是更大的不義。

“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是在指責公輸盤的不義嗎?(不是,是爲了防止公輸盤以種種理由搪塞推託責任。)

墨子用“不可謂智’”不可謂仁”。

高中語文的教學設計12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記敘墨子在楚國即將大舉進攻宋國之際,用巧妙、崐鋒利的言辭使戰爭發動者理屈詞窮,又憑藉謀略使他們不敢輕舉崐妄動,最終阻止了戰爭的發生。

教學重點:

1、曲折有致的故事情節。

2、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找學生講述《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

2、從此故事中引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二、學習課文曲折有致的故事情節。

1、生速讀課文,概括出墨子勸阻楚國攻打宋國的三個步驟。

2、師生討論,明確:

第一回合是墨子使公輸理屈詞窮;第二回合是墨子使楚王理崐屈詞窮;第三回合是模擬攻守,說明楚國攻打宋國不會有好結果,崐促使楚王放棄攻宋。

3、師生分角色朗讀第一回合,討論:

⑴當墨子請公輸殺人時,公輸作何表示?

⑵而墨子分析公輸造雲梯攻宋一事得出的最終結論又是什麼?

⑶這場辯論的結果如何?

⑷公輸真的“服”了嗎?你能揣測他此時的心理活動嗎?

4、學生分角色朗讀第二回合,討論:

⑴墨子給楚王講故事,有什麼目的?

⑵楚王是如何評價故事中人的.?

⑶墨子又是如何以楚攻宋一事來作類比的?

⑷楚王真的決定不攻打宋國了嗎?揣測楚王此時的心理活動。

5、生自讀第三回合,討論:

⑴在模擬攻守前,楚王怎樣看待楚攻宋的結果?

⑵而模擬攻守的結果又是什麼?

⑶公輸真的就此罷休了嗎?

⑷墨子又是怎樣讓楚王徹底折服的呢?

6、教師總結:

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勝;文章由此而具有曲折有致的情節美。

三、把握墨子的形象。

1、墨子能夠在辯論中取勝,他運用了什麼技巧?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2、要求學生結合課文評述此種技巧。

3、這反映了墨子的什麼形象?

——擁有過人的辯才。

4、在辯論過程中,墨子面對公輸,面對強國君主,甚至有崐殺身之險時,他有什麼反應?

——“沉靜”、“從從容容”、“鎮靜”。(以上幾詞出自魯迅先生以此故事改寫的小說《非攻》)

5、這又反映了墨子的什麼形象?

——擁有過人的膽識。

6、教師總結:

墨子是一位具有過人辯才與過人膽識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崐章由此而具有生動鮮明的形象美。

四、課堂小結:

對付強大的敵人,不僅要從道義上戰勝他們,還要用實力來震懾他們,這就需要我們具有過人的辯才與膽識。

五、佈置作業:

1、課外閱讀收錄在魯迅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非攻》。

2、積累幾種文言句式:

⑴排比句式:……不可謂……不可謂……

舍其……而欲竊之

猶……之與……也

⑵判斷句式:以……爲……

板書設計:

公輸

吾義固不殺人——義不殺少而殺衆

道義勝(辯才過人)

必爲有竊疾也——爲與此同類

必取宋——攻械盡,而守圉有餘

實力勝(膽識過人)

欲殺之——雖殺臣,不能絕也

高中語文的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交流和了解童話,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梳理、總結童話的特點及閱讀童話的好處。

2.能運用減一件的方法,認識“申、介”等七個生字,學習形聲字聲旁表音的特點。

3.認識口字旁的字,能瞭解三組帶口字旁的字的字義特點。

4.認識改正、增補、刪除三種修改符號,瞭解三種修改符號的用法,會用三種修改符號,並在修改自己的習作時嘗試使用。

5.朗讀、背誦三組關於“理”的諺語,幫助小學生積累諺語。

【教學重點】梳理童話,瞭解其特點及閱讀好處;學習形聲字;認識並會用三種修改符號;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和背誦理解和積累諺語。

【教學難點】有感情朗讀句子,理解格言意思。

【教學課時】1課時

第一課時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學習“交流平臺”。

1.讀一讀,找規律。

(1)你讀了小朋友的話,你收穫了什麼?

①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閱讀。

②小組同學互相交流,談收穫。

③全班交流,教師相機小結:讀了三個小朋友說的話,我發現他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交流了學習童話的收穫。

(2)交流第一個小朋友的話:童話真是一座五彩繽紛的大花園。在童話的世界裏,植物、動物不但會說話,而且和人一樣,也有喜怒哀樂。

①小組學生圍繞第一個同學的話進行交流,探究自己瞭解的童話作品的寫作手法。

②小組派代表做彙報發言,師生評議,教師小結:第一個小朋友總結了童話的特點,即擬人化的寫法。(板書 交流平臺:童話採用擬人化的寫法)

(3)交流第二個小朋友的話:這個單元的課文中,又會唱歌的鳥、聰明的蟋蟀、快樂的手推車、值得尊敬的蟻王,從他們的語言、動作中,可以感受到生動、鮮明的形象。

①小組學生圍繞上面一段話進行交流,探究自己瞭解的童話作品裏“人物”的語言、動作中,感受到他們生動、鮮明的形象。

②小組派代表做彙報發言,教師小結:第二個小朋友是從寫法方面交流的。說童話故事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比較鮮明,那是因爲作者抓住了這些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具體的描寫。(板書 交流平臺:童話的想象很豐富)

(4)交流第三個小朋友的話:讀童話,能交到很多奇特的朋友,經歷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還能獲得很多啓示。(板書 交流平臺:童話給我們啓示)

①小組學生圍繞上面一段話進行交流,探究從奇特的朋友,不可思議的事情中獲得的啓示。

②小組派代表做彙報發言,教師小結:第三個小朋友從讀童話故事的收穫和童話的作用來談的。

2.練一練,學運用。

(1)回顧課文,瞭解“擬人”。

①《去年的樹》中的“擬人”:從鳥兒天天唱歌給樹聽感受到他們的快樂;從鳥兒第二年春天飛從南方飛回來找不到它的朋友感受到他的憂傷和惆悵。

②《那一定很舒服》中的 “擬人”:從大樹變成手推車等的感受到小推車爲人類服務的快樂。

③《在牛肚子裏旅行》中的“擬人”:從一隻不幸被吞進牛肚子裏,在牛肚子裏“旅行”了一次的經歷中感受到紅頭由絕望、悲痛到最後僥倖逃脫的危險後對朋友的感激的感情變化。

④《一塊奶酪》中的“擬人”:從螞蟻隊長帶領自己的隊伍搬運糧食的事中感受到螞蟻隊長複雜的感情變化。

(2)回顧課文,瞭解“人物”形象。

①《去年的樹》中的“人物”形象:從鳥兒的語言和動作中感受到鳥兒的可愛、可敬。

②《那一定很舒服》中的“人物”形象:從大樹的語言、動作中瞭解到大樹的優秀品質。

③《在牛肚子裏旅行》中的“人物”形象:從青頭的語言、動作中感受到青頭對朋友的關愛。

④《一塊奶酪》中的“人物”形象:螞蟻隊長帶領隊伍搬運糧食不受奶酪渣誘惑,以身作則。

(3)回顧課文,交流收穫。

①讀《去年的樹》的收穫:讀故事懂得做人要信守諾言,珍惜朋友之間的情意。

②讀《那一定很舒服》的收穫:從一粒種子的經歷獲得了奉獻教育,明白了要做一個對別人、對社會有用的人。

③讀《在牛肚子裏旅行》的收穫:從兩隻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隻不幸被吞進牛肚子裏,在牛肚子裏“旅行”了一次,最後僥倖逃脫的危險經歷,懂得了一個科學小知識——牛有四個胃,吃食時具有反芻現象。

④讀《一塊奶酪》的收穫:從螞蟻隊長帶領自己的隊伍搬運糧食的事中懂得了在集體活動中要以身作則,嚴守紀律。

3.我拓展,我積累:你覺得還有哪些與童話有關的話題和同學交流?

(1)小組同學圍繞童話進行交流,記錄大家普遍感興趣的某一方面。

(2)小組派代表作彙報發言,全班交流,教師相機小結。

①我覺得童話故事還能陶冶情操,比如讀了《在牛肚子裏旅行》我知道朋友之間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讀了《去年的樹》我明白了好朋友之間應該講誠信。

②我覺得讀童話故事一定要發揮想象,如讀《去年的樹》我邊讀邊想象知道鳥兒天天給樹唱歌,無論春夏秋冬,不管颳風下雨……它們真是好朋友啊!

③學了《蟻王》我還和同學表演了童話故事,真有趣!

【設計意圖:回顧課文,出示課文中的有關語句,探究交流了解童話中擬人的寫法,使得交流的內容不再空洞,變得形象可感。】

二、學習“識字加油站”。

1.讀一讀,找規律。

(1)課件出示:讀一讀,比一比,認一認。

伸——申(申請) 界——介(介紹) 蹤——宗(祖宗)

憶——乙(乙方) 招——召(召開) 教——孝(孝順)

(2)指名拼讀生字,齊讀生字,指名領讀。

(3)小組同學對比讀,互相交流讀這些生字,你發現了什麼?組長記錄小組同學的發現。

(4)小組派代表彙報交流,教師小結:

①讀了這些生字,我發現它們大部分都是由熟字減掉偏旁變成的新字。

②第二個字都是第一個形聲字的聲旁,每組的前後兩個字讀音相近。(板書 識字加油站:第二個字都是第一個形聲字的聲旁 每組的前後兩個字讀音相近)

(5)理解字義。

①舉例指導:“孝”字可以組成詞語“孝順、孝敬、孝行、孝道”等,聯繫身邊孝敬老人的行爲,可以理解“孝”的意思是表示對長輩的孝順尊敬。

②小組交流,理解其他幾個生字。

③全班交流,師生評議,教師小結。

(6)鞏固生字。

①出示生字,採用隨機抽讀或開火車讀的.形式檢查鞏固。

②鼓勵學生用生字拓展組詞,豐富詞語積累。

申:申請、引申、重申、三令五申

召:召集、召喚、號召、應召、召見

宗:宗旨、正宗、宗親、祖宗八代

介:中介、介紹、媒介、一介書生

乙:甲乙

孝:孝敬、孝順、孝敬、披麻戴孝

2.練一練,學運用。

從這些生字中選擇合適的字填在括號裏。

伸 申

(1)老師( 伸 )手接過了我寫的要參加足球隊的( 申 )請書。

界 介

(2)老師指着地圖給我們( 介 )紹說:“這裏是祖國的邊( 界 )。”

招 召

(3)我( 招 )手叫弟弟過來,神祕地告訴他今晚要( 召 )開家庭會議。

乙 憶

(4)爸爸回( 憶 )了半天,也沒想起來到底是甲方得了冠軍還是( 乙 )方得了冠軍。

孝 教

(5)老師經常教 育我們要( 孝 )順父母。

3.我拓展,我積累。

(1)小朋友,你還知道哪些熟字能變成新字嗎?

熟字去掉偏旁能變成許多新字,如:

摔——率(shuài) (率領) 惜——昔(xī) (昔日)

惹——若(ruò) (若干) 渣——查(chá) (檢查)

例——列(liè) (排列) 挑——兆(zhào) (兆頭)

(2)我拓展,我瞭解。

①瞭解形聲字:形聲字是由兩個文或字複合成體,其中的一個文或字表示事物的類別而另一個表示事物的讀音。

②瞭解形聲字的分類。

a.左形右聲:伸 招 憶 b.右形左聲:攻 頸 削

c.上形下聲:界 管 芳 d.下形上聲:架 案 斧

e.外形內聲:固 病 園 f.內形外聲:悶 問 聞

g.形在一角:裁 載 栽 h.聲在一角:醛 渠

③瞭解識字方法。

部件識字法:所謂部件識字法,即是利用已學過的熟字部件,通過“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換掉字的偏旁,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主要適用於形聲字和部件相同的字。如,記憶請、情、清,利用已學過的“青”字加上“氵”就成了“清”,再聯繫“清澈的河水”就知道了“清”與“水”有關,又理解了字義,“請”,人要用嘴,所以就有一個言字旁;情,與心情有關,所以加上“豎心旁”。利用形聲字的聲旁和形旁識記字,既利於掌握漢字的聲,又利於掌握漢字的形和理解漢字的義。

(3)小組交流,再找一些這樣的漢字進行識字練習。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對幾組文字的分析,引出對形聲字分類的複習和部件識字法,既複習了舊知識,又學習了新知識。】

三、學習“詞句段運用”。

(一)學習相同偏旁的字。

1.讀一讀,找規律。

(1)課件出示:讀一讀,和同學交流你的發現。

咬 叼 嚼 叫 喊 嚷

咽 啃 口 吼 吵

吞 含 啼 喚

啪 譁 吱 嗡

嘟 鳴 嘀

①小組交流:讀這些字,你發現了什麼?

②代表彙報,教師小結:這些字都帶有“口”字,都與“口”或聲音有關係。

a.我發現這些字都是和口有關的動作:

與吃的動作有關——咬 叼 嚼 咽 啃 吞 含 (板書 詞句段運用:與吃的動作有關)

與叫喚的動作有關——叫 喊 嚷 吼 吵 啼 喚(板書 詞句段運用:與叫喚動作有關)

b.我發現這些字都是模擬聲音的:

與聲音有關——啪 譁 吱 嗡 嘟 鳴 嘀 (板書 詞句段運用:與聲音有關)

2. 練一練,學運用。

比一比,給下面的字組詞。

吞( ) 吵( ) 嗚( ) 叼( )

含( ) 咬( ) 喚( ) 啼( )

3. 我拓展,我積累。

(1)小朋友,你還知道木字旁的字嗎?

杆 杖 標 棟 棵

梅 枝 椅 柱 楷

柳 柏 鬆 槐 樹

椿 枸 杞 桂 桔

(2)你還知道哪些偏旁的字?交流舉例。

提手旁:扎 扒 打 撲 扔 託 掃 擴 扣 扛 扱 揚 執 扙 拋 扭 擬

心字底:忌 忍 忐 忑 忘 志 忽 念 慫 態 忠 急 怒 思 怨 怎 總

三點水:漢 匯 汁 池 汗 汲 江 湯 溝 滬 瀝 沒 汪 淺 沮 淚 泠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使學生認識到口字旁的幾組字都具有相同的偏旁,卻有着不同的意義。引導學生學會了在分類中鑑別的方法,增長了知識。】

(二)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

1.讀一讀,找規律。

(1)談話激趣:人生了病就得去看醫生,那句子生了病也要去看醫生,誰願意成爲幫它們治病的醫生?看看,你們都願意成爲爲句子看病的醫生,多有愛心的孩子啊!不過,當醫生光有愛心還不夠,還得有過硬的本領。下面我們就通過學習練就過硬的本領,當一名名副其實的句子“醫生”。

(2)認識病句,學習本領。

①瞭解病因——認識常見病句的類型。

a.句子不完整。例如:小明是第三實驗小學三年級的。

b.用詞不當.例如:我們要熱愛花草樹木。

c.前後矛盾.例如:今天早晨,全班同學都來了,只有李曉雨還沒有來。

d.重複累贅.例如:這道題最後終於被他解答出來了。

e.詞語搭配不當。例如:我的家鄉是北京人。

f.次序顛倒。例如:語文對我很感興趣,我很喜歡它。

g.常識性錯誤。例如:春天,湖裏的荷花開了。

②學習醫術——尋找病因。

a.認真讀句子,瞭解句子本來的意思,理清關係。

b.反覆默讀後就得運用自己所學知識認真分析,根據症狀進行分析,找出病因。

c.給句子看病的原則是:不改變原意,以最簡要的方法修改。

③學習醫術——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

a.“加”。對於“句子不完整”的句子,可以用“加”的方法,把句子補充完整。例:小明是第三實驗小學三年級的。可改爲:小明是第三實驗小學三年級的學生。

b.“換”。對於“用詞不當”的句子,可以用“換”的方法,把用錯的詞換成該用的詞。例:我們要熱愛花草樹木。應把“熱愛”改成“愛護”。

c.“刪”。對於“重複累贅”和“前後矛盾”的句子,用“刪”的方法,可以把多餘的詞語或矛盾的部分刪去。例:這道題最後終於被他解答出來了。可將句中的“最後”和“終於” 刪去其一。今天早晨,全班同學都來了,只有李曉雨還沒有來。“全班同學都來了”和“只有李曉雨還沒有來”刪去其一。

d.“調”。對於“次序顛倒”的句子,可以用“調”的方法,把不合理的詞語順序予以調整。例:語文對我很感興趣,我很喜歡它。將句中的“語文”和“我”調換一下位置即可。

e.“改”。“詞語搭配不當”和“常識性錯誤”的句子可以用“改”的方法,使整個句子表達的意思前後連貫。例:春天,湖裏的荷花開了。把“春天”改爲“夏天”就行。

(3)學習下面的修改符號,並試着使用這些修改符號修改自己的習作。

①認識三種修改符號:改正符號、增補符號、刪除符號。(板書詞句段運用:修改符號改正符號增補符號刪除符號)

②觀察一下,這三種符號分別有什麼作用?分別在什麼時候使用?

③你知道怎樣利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嗎?

小組交流討論,教師小結:改正符號是對句子中有錯別字、詞的改正;增補符號在增補字詞時使用,是對文句中漏掉部分的增補;刪除符號在多餘部分的刪除時使用。

(4)學習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

①課件出示:

老師以經走了。

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頂藍色的帽子。

菜園裏種了很多蔬菜,有土豆、黃瓜、西瓜和西紅柿。

②這道題是指導我們修改病句的。要想修改病句,首先應該找出病因。(集體交流,分析句子出現的問題。)

a.第一句使用別字。已經表示過去了用“已”。

b.第二句用詞不當。衣服可以用穿而帽子只能用戴。

c.第三句分類不當。西瓜是水果類的不是蔬菜。

③學生交流,修改病句,教師小結:

老師以經走了。

老師已經走了。

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頂藍色的帽子。

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戴着一頂藍色的帽子。

菜園裏種了很多蔬菜,有土豆、黃瓜、西瓜和西紅柿。

菜園裏種了很多蔬菜,有土豆、黃瓜和西紅柿。

④找到病因後,我們再看書中運用了什麼修改符號進行修改,我們從中認識了表示改正、表示增補、表示刪除的三種修改符號。

2.練一練,學運用。

(1)用修改符號修改下面的病句。

①我們家離學校很進。

②今年爺爺家種了玉米、麥子、大豆、高粱、松樹等糧食作物。

③我們把教室打掃得整整齊齊。

學生讀句子,用修改法號完成修改,相互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2)練習運用修改符號修改下面的一段話。

魯爺爺今年八十多歲。他身穿一件黑棉襖,戴一頂舊棉帽,仍舊保持着艱苦樸素。在解放戰爭時期,他推起小車爲前線運送小米、小麥和糧食,不知走過多少城市和村莊?他曾經被評爲“支前模範”的光榮稱號。他經常對我們說:“他經歷過兩個新舊社會,深知今天辛福生活來得不容易,你們一定要愛護它啊!”

修改如下:在“樸素”的後邊用增補符號加上“的優良傳統”;用刪除符號把“小米、小麥和”刪掉;把“?”用改正符號變成“。”;用刪除符號刪掉“的光榮稱號”;把最後一句話中引號中的“他”用改正符號改爲“我”;再把“辛”改正爲“幸”,再用改正符號把“愛護”改成“珍惜”。

3.我拓展,我積累。

(1)小組交流,小朋友,你還知道哪些修改符號?

(2)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3)修改符號還有很多,常見的有:

(4)教師總結:修改病句對我們三年級學生來說,雖是剛起步,但只要大家掌握了一些常見的、簡單的病句類型和修改方法,再在以後的學習中逐一鞏固、加深,那麼,“會修改病句,掌握一些常見的病句的類型;能指出句子中的毛病,並加以改正”也就水到渠成。

【設計意圖: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認識病句、尋找病因、學習修改、認識符號、學會運用、典型練習,在循序漸進的學習與練習中使學生掌握了使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的方法。】

(四)日積月累。

1.讀一讀,找規律。

(1)課件出示:

①燈不拔不亮,理不辯不明。

②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③一時強弱在於力,千古勝負在於理。

(2)師範讀,學生跟讀。自由朗讀,讀一讀這這些句子,你發現了什麼?

(3)小組交流,深入體會。

(4)小組代表做彙報發言,教師小結:我發現這幾句都是關於明理的諺語。(板書 日積月累:明理的諺語)

(5)理解諺語的意思。

①小組交流,試着用自己的話說說諺語的意思,並交流受到的啓發。

②全班交流,教師相機小結:

a.燈不拔不亮,理不辯不明。

意思:燈不時常撥弄就不明亮,道理不經過辯論就不明晰。

啓發:只有去做才能明白其中的奧妙!道理要分辨才能明白!

b.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意思:有道理任何地方都行得通,無道理任何地方都行不通。

啓發:指人的言行必須有理可循。

c.一時強弱在於力,千古勝負在於理。

意思:一時的強弱在於誰的力量大,但長遠的勝負還得看誰更講道理。

啓發:新事物符合客觀規律,具有遠大的發展前途

(6)學生自由朗讀,背誦積累。

2.練一練,學運用:選擇上題中的諺語填空。

(1)小剛仗着自己力氣大欺負小明,小明氣呼呼地說:“(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咱們找老師評理去。”

(2)我和弟弟鬧矛盾了,爺爺耐心地詢問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語重心長地說:“孩子‘(一時強弱在於力,萬古勝負在於理。)’凡事都要講道理。”

(3)今天的辯論會開得很成功,老師的一席話使我茅塞頓開,真是(燈不撥不亮,理不辨不明。)

3.我拓展,我積累:小朋友,你還積累了哪些諺語?

(1)小組交流。

(2)小組代表作彙報發言,師生評議。

(3)朗讀積累:

①不看人親不親,要看理順不順。

②有理不怕勢來壓,人正不怕影子歪。

③天下的弓都是彎的,天下的理都是直的。

課後反思

成功之處:在教學中通過所學課文的具體句段,幫助學生理解童話,交流童話,更具有說服力。修改病句,對三年級的孩子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內容,也有着相當大的難度。爲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較快地瞭解修改病句的方法,在學習這個內容時,引導學生認識病句、尋找病因、學習修改、認識符號、學會運用、典型練習,層層推進,減低難度,很好地鞏固了所學知識。

不足之處:課堂練習過於單調。在今後的教學中教學設計要符合兒童的心理水平,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寓教於樂,把枯燥的練習,變得好玩有趣。

高中語文的教學設計14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

3、蒐集有關錢塘潮的資料,瞭解大自然的神奇。

【學習重難點】

理解生字新詞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課前蒐集有關錢塘潮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啓發談話。

2、課件播放錢塘江大潮錄像。

二、學習新課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⑴ 同桌對讀生字詞。

⑵ 抽讀生字卡,師正音。

2、導學課文,理解字詞:

⑴ 學習第3自然段,結合句子理解字詞,並指導朗讀:

① 聽師朗讀第3自然段,勾出帶有生字的詞語。

② 讀後提問。

③ 理解詞語:

人聲鼎沸。

④ 總結學法。

(小黑板出示。)

⑵ 用同樣的方法學習4、5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詞(2分鐘)。

① 同學們還有哪些生字新詞不能理解?

② 師答疑。

3、同桌互相檢查這些生字新詞是否都理解了。

4、教師抽查並總結。

三、析字形,寫生字

1、學生找出難寫或易寫錯的字,大家分析,老師在黑板上板書示範。

2、學生練習,將黑板上的字一個寫一遍,再分小組評議,說說你認爲誰的哪個字寫得好,好在哪裏,或誰的不好,該怎樣改,引導學生鑑賞。

四、作業

1、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引出壯觀

1、談話,板題。

2、理解“觀”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觀”。

3、導入3、4自然段。

二、觀看錄像,感受壯觀

看看畫面,聽聽聲音,感受這一天下奇觀。

三、小組合作,感悟壯觀

1、談話激發學習興趣。

2、合作學習提示:

⑴ 你喜歡文中的那一句,爲什麼?你能把你喜歡的這句話讀的讓你們組內的`同學也喜歡上它嗎?

⑵ 你在學習中有什麼問題,你們小組是怎樣幫助你解決的?

⑶ 通過小組合作,你都學懂了些什麼?

3、組建合作小組。

4、組內合作學習。

5、反饋合作成果,構建全體讀書感悟氛圍。

6、引導小組感悟:

⑴ 朗讀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

⑵ 課件展示描述的情景;

⑶ 感情朗讀。

四、聽聽讀讀,發現作者觀潮順序

1、範讀課文,聽後練習:

剛纔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讀了這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不過,把“觀潮”的順序給打亂了。其實,作者寫得可有順序了。下面,我們就先來做一個聽的練習。

聽老師讀這段話(出示),看誰本事大,能聽清作者是用哪些詞語把這四處的描寫給連接起來的。待會兒,請你把聽到的詞語寫下來。

師讀生聽:

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大多高的白色城牆。(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2、感悟發現:

作者是按從遠到進順序來描寫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聲音和大潮的變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偉壯觀。

3、齊讀課文,感受壯觀。

五、思路引導,背誦壯觀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樂、畫面,激發背誦興趣。

3、評價:

背誦得多有感情啊!我們彷彿站在錢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來越近,聲音(越來越響),浪頭(越來越高),氣勢(越來越大)。錢塘江大潮真不愧爲(天下奇觀)!我們爲之自豪,爲之(驕傲)!

六、創設情境,運用語句

1、積累詞彙:

今天,我們學習的兩個自然段裏,詞語非常豐富,你們想不想把它們積累起來?聽老師說詞語的意思,看誰的反應快,老師語音剛落,就能很快地站起來說出哪個詞語表達了這個意思。

(人聲鼎沸、山崩地裂……)

2、用詞彙:

看得出,同學們在閱讀課文的時候,還挺注意詞語的積累,不過,會不會用了 呢?咱們來自我檢驗一下,我這兒有一段話,可是不完整,你們能不能在括號中用上今天學到的詞語,使這段話表達得清楚通順呢?

師出示一段話:

今天,我去海寧觀潮。潮來之前,江面上( )。可潮來時,卻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湖水聲猶如( ),海堤上儘管( ),但竟聽不出他們在說些什麼。漸漸的,潮過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學生分四人一小組討論,然後選派一代表報告。)

3、師生共同評價。

七、全課小結

高中語文的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通過自學,能正確地拼讀注音的生字,學會7個生字;讀寫“平靜”等9個詞語,根據上下問理解“若隱若現”等詞語的意思;會用“逐漸、恢復”造句。

2、初步學會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的順序或參考課文中表示時間的詞語給課文分段。

3、能背誦課文3、4自然段,積累語言。

4、通過同伴互助的學習,根據所學的課文,用自己的話來介紹錢江潮,發展語言。

5、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錢塘江大潮壯麗奇特的自然現象,激發學生對家鄉的自豪感以及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江山的思想感情。

6、拓展閱讀,初步瞭解對潮的一般寫法;讓學生學會蒐集信息,激起對潮文化的探究。

【教學重點】

根據上下文理解詞語,感悟句子的意思,感情朗讀,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麗奇特。

【教學難點】

能用自己的話介紹錢塘江大潮。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通過自學能正確地拼讀注音的生字,學會7個生字;讀寫部分詞語;讀通課文,理清課文的順序,初步學會分段。

2、學習課文第一段,根據上下文理解“若隱若現、平靜”等詞語的意思;瞭解觀潮勝地的景物及江面的特點;體會人們等待錢塘江大潮到來時的心情;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根據圖片,通過自主選擇內容,用自己的話介紹潮來前的觀潮勝地的情況。

〖教學過程

一、生活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去過鹽官看過潮嗎?你能用自己的'話來概括地說說錢江潮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錢江潮是我們海寧人的驕傲,海寧潮壯觀天下無已家喻戶曉。凡是去看過潮的人都會發出這樣的讚歎。

有一個人,他也看了潮,還寫下了一篇文章,今天,我們一起去學習,分享他看了潮後的感受。

出示:

觀潮。

讀課題:

說說課題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

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按怎樣的順序寫的?如你在讀的過程中發現了什麼問題,請提出來。

2、讀後交流:

指名讀生字,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

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

3、學習分段:

⑴ 課文可以怎樣分段,你的理由是什麼?

⑵ 學習閱讀提示,明白分段的方法。

⑶ 小結方法:

可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或時間順序:早上、午後、霎時。

4、質疑:

你在讀課文時,發現了什麼問題?

三、學習課文,感悟特點

1、默讀課文第一段:

給你留下很深印象的是什麼?爲什麼?

2、交流:

⑴ 將你讀了後留下很深印象的內容與同伴交流一下。

⑵ 讀江面的句子,體會其特點:

寬闊、平靜、橫臥、籠罩、薄霧。

⑶ 讀人們的句子,體會心情:

人山人海、昂首東望。

⑷ 理解:

昂首東望

你能演示一下嗎?

⑸ 自由選擇句子,有感情地朗讀。

3、欣賞課件:

鹽官的風光。

4、說話練習:

今年的觀潮日又來了,古鎮鹽觀迎了前來觀潮的各地朋友,潮還沒來,可大堤上已是人山人海,你是一名中央電視臺的播音員,你怎樣將眼前的情況介紹給觀衆朋友呢?

(自由準備。)

(提示:可以利用第一段課文內容。)

5、交流:

⑴ 學生展示。

⑵ 及時評價。

6、小結:

我們在作介紹時可以充分利用課文內容,將它變爲自己的語言。

7、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小結學習,留下問題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瞭解了潮來前,江面是______人們_____。

爲什麼稱海寧潮爲“天下奇觀”呢?下節課學習。

五、練習提高,拓展延伸

1、寫一寫生字和詞語。

書寫指導:

鹽、昂、震

2、蒐集有關潮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