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集錦15篇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集錦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5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優秀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集錦15篇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1

初中學生的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難點,仿寫是學生學習寫作的有效方法。指導學生仿寫,該注意些什麼?

一、明確作文課教學目標

一節作文課,要達到什麼目標,要求學生這一節作文課學會什麼?這指導着老師備課。指導學生仿寫要選擇範文,作文課的教學目標,約束老師選擇範文,也要求老師在課前對範文信息解讀要準確和理解深刻,以及在課上對學生認讀範文的引導要明確和精當。

二、選好示範文章

仿寫,就是照樣子寫,即以一篇文章爲範文來進行閱讀分析,從中學到一些寫作方法,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因此,仿寫,走的是讀寫結合之路,“以讀促寫”。因此,課前老師選擇好範文是關鍵。範文應該選取經典文章,作文課上能起到真正示範作用的好文章。而且,選擇範文,還要考慮,所選文章,是在哪方面起示範作用的(立意、構思、佈局謀篇、表現手法、語言;寫作順序、表達方式、修辭、句型),範文能起到好的啓示作用,學生纔有好的標竽可畫。

三、由淺到深,由易到難

作文是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表現,,有經驗的初中語文老師知道,初一新生的寫作能力,和初三的大哥大姐姐們的寫作能力相比,是相差很遠的,他們的認知能力和接受能力也是有距離的。那麼,在整個初中階段的作文教學過程中,初一的仿寫和初二、初三的仿寫應該是有區別的。我們應遵循“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的規律。

前面說過中學生寫作文,就是學會運用語言文字寫文章。學生運用語言表情達意,首先是用句子表達,然後是段落,其次是整篇文章。初一的作文教學,有經驗的老師常常是着重訓練學生的片斷寫作能力(如人物描寫、環境描寫,文章的'開頭、結尾方法)從簡單的開始。而到了初二時,則可以訓練一些謀篇佈局、選材、銜接過渡、呼應等一些作文技巧。初三則可以訓練一些表現方法了:如先抑後揚法、聯想拓展法、想象法、託物言事(人)法、對比法等。如果對初一學

生訓練這些表現方法,有可能大部分學生接受不了,一節課下來,學生不知所以然。而如果再給初三的學生上人物描寫中的外貌描寫和動作描寫作文課,他們會興趣索然,課上不是吵就是打瞌睡了,因爲他們大部分人早就會了。

四、要“舉三反一”

仿寫是“以讀促寫”,讀是寫之前的基礎,沒有好好的讀,就不能領會寫作中要運到的知識和技巧,所以,讀文章要多篇,要有數量,這和古人說的“讀書破萬卷”是同一性質的,也和“厚積”的說法相通。所以,老師的作文指導課,選取的範文不能只有一篇,一篇的說服力感染力是不強的,現在教材每個單元編排文章,都是五篇體現一個話題,而不是一篇,我想也是這個道理。以前提倡“舉一反三”,是適用於從一個例子中得出多個認識或體會,應該是針對成年人的,對學生寫作文的起示範作用的文章選用,應提倡“舉三反一”。

仿寫,是有效的作文途徑,可以讓學生有樣可仿,有模可效。指導學生仿寫的作文教學雖然不能達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理想效果,但它仍然是比較切實可行的,做這方面的研究很有意義。當然,仿寫只是作文的基礎階段的學習寫作的方法,創新纔是提高,學生要寫出高水平的作文,不能只滿足於仿寫,還要在掌握了一定的寫作知識和寫作技巧後,自己選擇適合自己表情達意的文體,表達方式,表現手法來寫作,否則,只停留在仿寫的階段,就難上一個新的臺階。那麼,這也要求老師在重視仿寫作文教學,用好仿寫作文教學的同時,不能只囿於仿寫,還應重視創新作文的教學。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1、文本解讀

這首五言律詩是北宋詩人王安石的詠梅詩,主要寫了牆壁角落裏的幾枝梅花,在很冷很冷的天氣裏開出了雪白的花朵。遠遠看去,知道它不是雪,因爲有淡淡的花香飄了過來。全詩僅20字,卻寫出了梅花獨處牆角、凌寒怒放、色潔如雪、幽香清遠的特點;讚美了梅花孤傲高潔、倔強堅貞的性格。詩裏洋溢着作者情思並暗寓象徵寄託,故意境幽遠,爲詠梅之佳作。

2.教學價值

在誦讀詩句中識記生字是本首古詩教學的宗旨,但識字之餘,瞭解梅花的品格則是這首古詩帶給學生的又一精神財富。梅花被譽爲花魁,就是因爲它具有“遙知不是雪,爲有暗香來”的崇高品格和堅貞氣節,梅花鬥雪吐豔,凌寒留香,鐵骨冰心,高風亮節的形象,鼓舞着處於困境中的人們自強不息,以堅忍不拔的意志迎接春天的到來。“讀詩如品人”,這首詩也可以讓我們真切地瞭解作者的品格。此詩作於王安石第二次罷相期間,以此爲界,王安石詩風大變,由於當時黨爭日烈、詩禍頻仍,詩人普遍將豪放外發之氣,內斂爲含蓄深沉之致。這首詩沒有描寫梅花的枝葉和花朵形態,而是着意寫梅花“凌寒獨自開”的品格,寫它的沁人心脾的“暗香”。這裏寫的.梅花,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王安石變法失敗,被迫辭職,十分孤獨。但他仍倔強地堅持自己的政治理想。這首詩正是以動人的藝術形象表達了作者這種思想品格和一如既往、九死未悔的深情。

學情分析

本班一共有32名學生,男生女生數基本持平,學生學習成績參差不齊,大部分學生基礎比較薄弱,缺乏自學能力的培養。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已都能較熟練地掌握漢語拼音,能正確拼讀音節,能借助拼音識字、閱讀。能按漢字的筆畫、筆順、偏旁和結構分析識記字形,初步學會結合詞語理解詞義,能運用學過的詞語造句說話,初步養成了良好的聽說習慣。能正確朗讀課文,但距離感情朗讀還有一段差距,能認識自然段,認識句號、逗號、問號、歎號等標點符號,初步學會寫鉛筆字,寫字姿勢基本正確,但還有一部分學生執筆方法不夠正確,也有一部分學生的普通話不標準。另外還有幾個學生學習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難,對這些學生這一學期要進一步加強教育。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花”“獨”2個字,認識一個新筆畫“彎鉤”和一個新偏旁“犭”。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悟古詩大意,初步瞭解梅花的特點。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難點:指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句,理解古詩意思;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板書課題

二、初讀整體感知

三、感受詩韻美

五、唱詩。

六、背詩

七、拓展延伸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瞭解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以及衆鳥紛飛的壯觀場景,體會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由衷讚美,感受人與自然、動物的和諧之美,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薰陶。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並能從“陸續”“展示”“繼續”“應接不暇”中任選兩個詞語造句。

3、理解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八、第十二自然段。

教學重點:理解文中描寫的大榕樹的奇特美麗以及衆鳥紛飛的幸福歡樂的景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課文第8、12自然段,理解並體會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由衷讚美和留戀之情。

 教學準備:大榕樹、衆鳥紛飛的圖片和錄像片;

有關巴金和大榕樹的相關資料等。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瞭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試提出不懂的問題,自己解決。師生合作,明確下一步學習的內容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示課題:

自古以來,人們對幸福都充滿着無限的憧憬,都渴望擁有天堂般的生活。(板書:天堂)

問:你們知道什麼是天堂嗎?

今天,我們要去鳥的天堂觀光遊覽,這也就是第七課(板書:7、鳥的),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課下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下面我請同學談談你進行了怎樣的預習。(生可能談及關於生字新詞的解決,讀書等)

2、對於“鳥的天堂”,你已經有了哪些瞭解?還希望瞭解一些什麼呢?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生檢查朗讀課文的情況並請同學評議他們讀得怎麼樣?

(針對班級的具體情況,機動安排自由選讀沒有把握的段落)

三、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自由讀課文,思考:鳥的天堂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美麗、榕樹大,鳥兒多等;)

四、再讀課文,理清課文內容:

談話:巴金先生用他清新流暢的語言向我們描述了鳥的天堂的美麗景象。你們願意再讀讀課文嗎?

1、請默讀課文,看看你從課文中又瞭解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分別在書上做上標記。(給時間學生自讀自悟)

2、小組內交流: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同學在小組內可以互相幫助交流解決簡單的問題,也可以向別人介紹自己讀書自學的方法)

[此時應讓學生理清:作者兩次來到鳥的天堂,第一次只看到了一棵茂盛的大榕樹,第二次看到了許多的鳥。初步理解原因是去的時間不同(注意使學生知道經過深入學習後還會有新的理解)。課文重點部分是寫兩次所見到的景象。鳥的天堂就是那棵大榕樹等。如果學生沒有談及這些重點的內容,教師可以用一定的問題引導:如課後的思考題1、2]

3、以小組彙報形式,全班交流:小組內沒解決的問題,也可以談談學生認爲已經解決的但認爲很有價值的問題。

課文寫了作者 次經過鳥的天堂,第一次只看到了 ,沒有看到 ,所以他認爲 ;但當他再次經過時卻看到了 ,他感到 。

(1)(出示投影)填空:

(2)交流學生的質疑情況:

(在學生質疑時,教師肯定那些能圍繞重點內容提問的同學,對簡單的問題生生之間交流解決;或者根據學生實際予以提示:課文介紹的是“鳥的天堂”,我們提問應該圍繞重點內容:可以讀一讀書中描寫大榕樹的語句和關於“鳥的天堂”的語句,結合上下文來提出或設計問題)

(師生共同篩選較好的問題,教師將與課文重點部分密切相關的、比較有價值的問題,簡要板書在黑板上。教師要注意保護學生的積極性)

學生可能會出現如下問題:

1、朋友說這裏是“鳥的天堂”,爲什麼我卻沒有看見一隻鳥?

2、爲什麼“我”對鳥的天堂有一點留戀?

3、爲什麼作者說“昨天我的眼睛騙了我”?

4、朋友說這裏是“鳥的天堂”,我的感受是什麼?

5、爲什麼說“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6、爲什麼說是“鳥的天堂”而不是鳥的樂園(或世界)?

7、“鳥的天堂”(或大榕樹)爲什麼會成爲鳥的天堂?

……

四、全班共議明確學習方向:

師:同學們提出來的這些問題,就是我們進一步學習課文所要解決的,可以把它們作爲進一步研讀課文的一個學習目標。

1、談話明確學習的途徑:我們要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鳥的天堂的美麗景象,必須抓住寫大榕樹和寫鳥的這兩部分重點內容,並將這兩部分合在一起考慮。

2、鼓勵學生試針對自己學習的需要自擬學習方案。

3、交流展示學生的自擬學案情況。(教師在巡視時注意把握學生情況,選擇一份或幾份學案,師生共同進行修改和補充(如果生有困難,師給予提示:我們要讀懂課文,不外有這些辦法:可以讀一讀,動筆畫一畫,然後抓住重點詞句反覆讀一讀,反覆體會, 還可以邊讀邊思考,邊想象,與同學共同討論、利用資料等))

4、(出示學案):

師:老師這裏設計了兩份學習方案:(假設:如果學生的學習情況較好則出示將學案2與學案1調換順序的學案,逐步引導學生自擬。)

3、指名讀學案,說明:你可以用自己擬定那份學習方案,繼續研究你認爲有價值的問題;也可以選擇老師給的方案,還可以參照老師的方案進行修改和補充。但教師更歡迎同學自擬學案。如果你們需要老師提供幫助,隨時可以向老師提出來。

4、自主選擇喜歡的方式自學或自擬學案自學(師統計學案的選擇或擬定情況,指導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學伴共同學習。)

五、學生自主探究(機動):

六、課後提示:

多蒐集一些資料,有助於我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練習把自己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讀出來,也可以展示你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問好)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7課。

談話:上節課,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瞭解了課文內容並進行了初步的探究。今天這節課,我將和同學們一起繼續深入學習這篇課文,追隨巴金先生去鳥的天堂感受那裏美麗和諧的景象。

二、生自主學習。師巡視,提供幫助。(時間依生實際確定)

三、統計學案情況,以大多數同學的選擇組織交流。

㈠假設按學案(A)學習的同學佔多數:(要求學生在彙報時先說明自己喜歡的景象,讀找到的語句,並說明自己爲什麼喜歡,適時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或介紹)

A:介紹大榕樹

1 大:許多棵 窄

葉:多、密、綠 (堆、簇、縫隙)

枝幹:枝上生根、數不清(投影,指出根、枝、幹、葉聯繫生長特點)

生命盎然:全部展示、顫動(看錄象)

2 有感情朗讀相關的語句。

①葉多②枝幹多③生命力強④作者由衷地讚歎(評價)怎樣讀好?(當學生談到第8自然段時,可以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試背誦)

3、師生合作敘述所喜歡的景象:

(投影)夕陽西下,燦爛的紅霞染紅了河水。我們的小船在寬寬的河面上靜靜地流動,遠遠地 小船漸漸前行,逼近了大榕樹,這次我 望着這株奇特的大榕樹,我不由得

B:導入介紹“鳥”

朋友告訴我這裏是“鳥的天堂”,而我卻沒有看到一隻鳥,我感到 ;而當我在第二天再次經過時,卻感到

爲什麼這樣說呢?請你仿照剛纔我們敘述介紹大榕樹的方法,試自己學習一下衆鳥紛飛的情景。

1 、鳥多:到處、到處

大 小 花 黑 應接不暇

快樂:叫、飛、撲

(生談到哪兒就練習讀一讀,可以背誦第12自然段)

提問:你覺得在這裏鳥兒生活得怎麼樣?

(看錄象)我們一起來看看衆鳥紛飛的場面吧!

提問:你認爲這個地方怎麼樣?

練習有感情地讀一讀這兩個自然段。

2、師生合作敘述所喜歡的景象:

朝霞落在了樹梢,朝陽照亮了河面,我們的小船又來到了“鳥的天堂”。起初 後來 接着 。我雖然注意地看着,但是 。忽然我看見了 鳥兒生活在這裏,真是

若B A

導入:鳥兒幸福地生活在這個美麗的地方,讓我們感到了它們的幸福和快樂。而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卻是感到 。誰學習的是這部分請先來彙報一下。

處理(一)以後,詢問按學案(二)學習的同學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你還有什麼疑問?(處理爲什麼會成爲鳥的天堂等問題)

※然後練習用因果關係的句式回答問題。

C:最後結語下課。

㈡假設按學案(二)學習的同學佔多數:(彙報提出的問題,並說明自己是如何讀書解決的。相機進行朗讀的訓練)

1、指名小組彙報

榕樹 (同前)

鳥兒 (同前)

2、用因果句式,結合上面問題練習說話。(質疑)

※3、結合學案(一)的要求試介紹鳥的天堂的美麗景象。

結語:(看板書)

樹與鳥,鳥與水結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多麼生動活潑的畫卷呀!這裏不僅有樹的奇美,有鳥的歡樂之美,更有人與自然、與動物的和諧之美,所以這裏纔是真正的天堂。讓我們共同努力,去創造更多的人間天堂。

作業:1、蒐集一些人與自然、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故事。

2、有興趣的同學讀讀巴金先生的原文。

3、有感情地朗讀文中描寫大榕樹和鳥的段落,有興趣的同學練習說一篇解說詞,介紹那裏的美麗景象。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對我國古代文化的興趣。

2.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意境。

3.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瞭解我國古代詩歌在體裁上形式上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1.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意境。

2.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瞭解我國古代詩歌在體裁上的特點。

教學準備

1.佈置學生探究古代詩歌的分類常識,詩、詞、曲的特點。

2.瞭解各位詩人的生平。

設計思路

本課教學,以誦讀爲主。這五首詩詞曲,都是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作品,也是《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背誦的篇目。因此,教學本課,首先應在熟讀的基礎上,落實背誦的要求。在讀、背的過程中,讓學生完成默寫的練習。通過默寫,使學生更熟練地識記這五首詩詞曲。基本上是按照讀--品--背的順序進行,精講多讀,以讀帶品。

品讀時,要求讀出作品的節奏韻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調,讀出詩人所表達的內在感情。如《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的無限辛酸、憤懣不平以及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赤壁》中流露出的抑鬱不平之氣,《過零丁洋》中的憂國之痛和願死國難的滿懷豪情,《水調歌頭》中的纏綿悱惻與樂觀曠達,《山坡羊潼關懷古》中對國計民生的憂慮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

詩歌是最高的語言藝術。詩歌常常用最精練的語言來展示世界的萬千氣象,形象而含蓄地抒發複雜的思想感情。今天我們要來學習的五首詩詞曲都是名家作品,這些作品通過精練的語言要表達怎樣的內涵呢?現在就請同學們和我一起走進詩歌優美的意境,來品味我國古代詩歌的藝術魅力吧!二、研習詩歌

(一)《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朗讀《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注意讀出節奏、感情。

2.作家作品簡介。

這首詩選自《全唐詩》,作者劉禹錫(772-846),字夢得,洛陽(現河南省洛陽)人,唐代詩人。他曾參加王叔文領導的政治改革,失敗後,一再遭貶。唐敬宗寶曆二年(826),劉禹錫被罷去和州刺史,北歸京師,途經揚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自居易寫了《醉贈劉二十八使君》,對劉長期遭受貶謫表示同情。劉禹錫寫了這首詩答謝他。酬,答詩。使君,是對刺史的稱呼。

3.師生共同讀品詩句。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詩人在二十餘年的貶謫生活中,多次遷徙邊遠地區,這裏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連州、夔州、和州等邊遠地區。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聞笛賦指西晉向秀所作的《思舊賦》。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滿當時掌握政權的司馬氏集團而被殺。一次向秀經過亡友嵇康的舊居,聽見鄰人吹笛,不勝悲嘆,於是寫了《思舊賦》。意思爲想起當年因政治改革失敗被殺被貶的朋友,不勝懷念。爛柯人指晉人王質。據《述異記》,王質人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便停下來觀看。等到棋局終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爛。回到村裏,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此處作者以王質自比,寫自己被貶離京雖然只有二十餘年,但心裏卻有隔世之感。這兩句活用典故抒發自己長期被貶的心境。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沉舟病樹爲詩人自喻。這兩句針對白居易贈詩中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兩句而發。白詩的意思是您是個這麼有才能的人長期被貶邊遠地區。寂寞地閒望山水風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職將由誰來承擔呢?而劉詩答的意思是雖然我一人被貶遠遷,但後繼者仍大有人在。何必爲我一人可惜?顯示了詩人開朗的胸懷。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今日在酒宴上聽到您(指自居易)詩歌《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我喝着酒聽着歌不禁覺得精神振作。

本詩是劉禹錫回贈自居易的詩作,詩中曲折地表達了詩人遭受政敵打擊,長期遠貶異地的憤慨不平心境。其中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一聯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

4.齊讀這首詩。

(二)《赤壁》。

1.指名朗讀《赤壁》。

2.思考探究:

(1)《赤壁》開頭爲什麼從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寫起,這樣寫有何作用?

要點提示:這一把折戟與古代戰爭有聯繫,很自然地引起後文對歷史的詠歎。

這兩句的作用主要不在於作爲詩的引導,它本身也蘊含着強烈的意念活動。沙裏沉埋着鐵戟,點出此地曾有過歷史風雲。折戟沉沙而仍未銷蝕,又發歲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歷史上留下過蹤跡的人物、事件,常會被無情的時光銷蝕掉,也易從人們的記憶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機會被人記起。正由於發現了這把鐵戟,使詩人無法平靜,因此他要磨洗並辨認一番,發現原來是前朝--三國赤壁之戰時的遺物。從而爲下文鋪墊。

(2)全詩最精彩的是久爲人們傳誦的末二句,這二句議論感慨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要點提示: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鬱不平和豪爽胸襟。詩人慨嘆歷史上英雄成名的機遇,是因爲他自己生不逢時,有政治軍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還有一層意思:只要有機遇,相信自己總會有所作爲,顯示出一種逼人的英氣。

3.齊讀背誦這首詩。

(三)《過零丁洋》。

1.指名朗讀《過零丁洋》。

2.四人一小組,思考探究:

(1)這首七言律詩首聯寫了個人和國家的哪幾件大事?

(2)頷聯上下兩句有何聯繫?都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3)頸聯中的惶恐零丁有雙層含義,請談談有哪兩層含義。

(4)尾聯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5)請同學們談談中國歷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要點提示:

(1)一是在他21歲時,因科舉走人仕途;二是在國家危急存亡的關頭,起兵勤王抗元。

(2)國家山河分裂,局勢危急,個人命運也動盪不安,暗示國家命運和個人命運緊密相連。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3)一是兩個地名,另一層意思是寫出了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危苦。

(4)表明詩人捨身取義,以死明志的決心,充分體現了他的民族氣節。

(5)如蘇武、岳飛、鄧世昌、朱自清、聞一多等等。(學生能談多少談多少,不宜作統一要求。)

3.齊讀這首詩。三、佈置作業

1.背誦今天所學的三首古詩。

2.品析下面的詩句。

(1)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2)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全班集體或指名背誦前三首詩。二、研讀作品

(一)《水調歌頭》。

1.學生試讀,老師示讀,學生再朗讀,注意重點字的讀音及詞義。

宮闕(que4)

綺戶(qi3)

嬋娟(chan2)

2.解題。

先看《水調歌頭》四字,它是詞牌名,它的作用是規定了一首詞的每句的字數平仄等。接着讀序言,問:它有哪句話告訴了我們這首詩的題旨和信息?--對,中秋兼懷子由告訴了做詞的時間和目的。那麼農曆中秋大家吃什麼有什麼寓意呀?--團圓。要點提示:當時子由被貶謫到離蘇軾約數百公里的山東濟南,兄弟七年沒有見面了。

3.師生共同品讀這首詞。

(1)閱讀講析詞上片。詞人以拿酒問月開端:明月什麼時候就有了?'天上的宮殿今晚是何年何月?(體現蘇軾屢受打擊後在出世與入世之間徘徊的困惑心態。)於是想乘風飛往月官去,可是又擔心在高寒的月宮自己難以承受,(借神話傳說中的仙女相比,表達作者出世入世的雙重矛盾心理。)既然月宮回不去,還不如在人間。(說明蘇軾願意在人間爲國家出力,這顯現蘇軾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上片大意:敘述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

(2)閱讀講析詞下片。先是講自己徹夜難眠:月影移動,轉過紅色的樓閣穿過雕花的門窗。這樣寫的目的是--承上啓下,自然轉入到思弟之情的另一個主題上了。接着問月:爲什麼偏偏在人們分離時團圓呢?

提問:

①什麼語氣?

要點提示:反詰埋怨。

②懷念誰?

要點提示:弟弟子由。

接着由己推人,人間有悲歡離合如同月亮有陰晴圓缺,自古以來沒有完美無缺的。

③提問:用什麼語氣、態度?

要點提示:對離人的同情撫慰,更是賦予哲理,表現詩人曠達的心胸和情懷。

最後用月光的普照表達對天下所有離人的祝願:只希望人人歲歲平安,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④提問:這樣的名句體現作者怎樣的思想?

要點提示:深摯崇高的思想境界,美好的祝福。

下片大意:抒發對弟弟的懷念之情。

(二)《山坡羊潼關懷古》。

1.揭示課題:簡單瞭解曲是詩詞以外的另一種文學作品。

2.在中國古代文學中,宋朝不僅繼承了唐朝的詩而形成了宋詩獨具的特點,而且又有詞的興起。到了元代,另一種新興的體裁是曲。曲大致分爲兩種:一種是戲曲,另一種是散曲。散曲沒有動作、說白,便於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爲獨立單位。小令以一支爲限,如果兩三支合爲一個單位,叫做帶過曲。課題的《天淨沙》《山坡羊》都是標有題目的小令。

3.教師範讀,學生自由散讀一次後齊讀,教師發現問題進行糾正。

4.教師簡要講解。

作者這時正行進在潼關的路上,峯巒、波濤都是親眼見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躊躇)的原因是:災難頻繁,百姓受苦。

5.思考探究。

(1)這首曲劃分爲幾個層次?

(2)這首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結合後兩句來理解。)

(3)你認爲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試說明理由。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課文準確、形象的語言。

能力目標:揣摩課文表情達意的寫作方法。 情感目標:從文章充滿兒童情趣和友愛真情的故事中體會作者難忘故鄉、眷戀故鄉、熱愛故鄉的感情。

教學難點、重點:

1、從文章充滿兒童情趣和友愛真情的故事中體會作者難忘故鄉、眷戀故鄉、熱愛故鄉的情感,揣摩作者表情達意的寫作方法。

2、學會品讀、鑑賞文章優美的詞句和段落,並積累下來。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 激趣導入

1、師:思鄉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也是一種難解的情懷,從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到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無不抒發着濃濃的思鄉之情。對於離開故鄉多年的遊子來說故鄉更是難忘的,這節課我們就跟隨作家劉亞舟一同走進令他難忘的故鄉。板題

2、師:本單元以“熱愛家鄉”爲主題來選材,這是本單元的第二篇主題課文,讓我們繼續感受作者思鄉之情。

3、師:下面讓我們看一下本節課的學習目標。這節課讓我們帶着這些學習目標來學習。

二、預習導學明目標

1、師:請同學們打開預習導學單,檢查小對子完成情況。

指名讀導學單各題。

2、師:下面讓我們帶着對文章的初步瞭解走進文本。

三、探究提示研新知

1、師:請同學們瀏覽課文,想:課文主要寫了幾件事?用小標題標出,小對子交流,一會彙報。

2、生:課文寫了四件事:江邊洗澡、雪地餵雞、打跐溜滑、爭野鴨蛋。

3、師:哪一件事給你印象最深?請在小組內邊讀邊畫出好詞好句,並把感受寫在下面。請看大屏,請同學們帶着問題品讀課文,然後小組選同學彙報。

4/師:首先讓我們來到夏日的江邊,和作者一起感受那一份夏日的清涼快樂,哪一組願意彙報第一件事。 生:老師,我們小組彙報第一件事,我們小組找到了一個擬人句,一個誇張句,從這兩個句中我們感受到了魚多,“追逐,啃咬”寫出了小魚的可愛淘氣。

5、師:那麼在這樣的小河洗澡有什麼感受?

生:快樂

生:高興

6、師:你能帶着這樣的感受讀一讀嗎?

練讀、指讀、齊讀

7、師:對於一個六、七歲的孩子來說,雪地餵雞也是令人快樂的,哪一組彙報這一件事? 生:老師,我們小組來彙報,我們覺得這一部分動詞用得好,把“我”認真餵雞的過程寫出來了。例如:掃、拎、站、守“

8、師:真會學習,誰能用“首先。。。接着。。。然後。。。”把餵雞的經過說一說?

9、師:是呀,作者戀故園,思故土,最難捨的還有那份濃濃的鄉情,還有兩件事哪個小組來彙報? 生:老師,我們小組彙報第三件事,我們找到了一些好詞好句“流星般地、聲色俱厲、吆喝。。。我急了,兩隻小拳頭像擂鼓一樣,打在他那雖是隔着狗皮帽子,但仍覺出硬硬的頭頂上。。。。”這些讓我們體會到了“我”的貪玩、頑皮、不懂事。

10、師:這是課文的.重點段,爲了幫你們更好地學習,請看學習提示。

出示學習提示 學生再彙報時主要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來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精神品質,我:頑皮、貪玩、不懂事。叔叔:不善言辭、淳樸、善良、關心他人。從而感受濃濃的鄉情。

11、師:作者寫這件事單單是來自冰天雪地的遊戲的快樂嗎?還有什麼?

生:叔叔對我的關心,鄉親之間真摯、淳樸的情感。

12、師:作者用靈動質樸的語言爲我們描繪了一個個童趣盎然的故事。最後一件事哪個小組來彙報。 生:老師我們找到了一個比喻句,體現了花朵,顏色鮮豔。還有兩處心理活動,表達了對兒時夥伴的懷念和不該與鐵柱爭鴨蛋後悔。

13、師:在作者和鐵柱身上你找到自己和朋友的影子了嗎?

14、師:難忘的悠悠往事,難捨的縷縷鄉情,是什麼讓作者思念故鄉?

生:兒時遊戲的快樂。

生:兒時的友誼。

生:父老鄉親之間真摯的情感。

15、師:同學們,我們把這幾個故事連起來比較一下,作者對這四件事是平分筆墨的嗎? 生:不是,有詳有略。

16:什麼樣的應該詳細?

生:寫人與人之間真摯情感的。

生:突出中心的。

生:突出文章主題的。

17、師:這份鄉情,才使作者與故鄉的那份情愫難以割捨,所以作者把後兩件事寫得更詳細,我們寫作時,如果文章要敘述幾件事,一定要做到主次分明,詳略得當。

18、師:這四個故事,其實就是作者記憶中的四個片段,請同學們瀏覽課文,作者怎樣將四個故事連起來的?

生:過渡段。

19 、師:大家說說過渡段有什麼作用?

生:承接上文,引起下文。

20、師:是啊,如果把一個個故事比作一顆顆珍珠的話,過渡段就是珠線,把散落一地的珍珠串成了一篇精彩而完整的文章,同學們在寫文章時注意過渡段的運用。

21、師:這恍如昨日的幸福記憶,在作者眼中像什麼?

生:珍珠。

用多媒體出示第一段

22、師:作者爲什麼用珍珠比喻童年生活記憶?

生:珍貴而美好。

齊讀

23、師:結尾部分作者又是怎樣抒發對故鄉懷念之情的?

出示最後一段

24、師:是呀,一系列的回憶,作者的思鄉之情達到了高潮,結尾省略號有什麼作用? 生:話未完,意未盡。

生:給讀者留下意猶未盡的感覺,好像作者的思鄉之情永無盡頭。

25、師:月是故鄉圓,景是故鄉美,人是故鄉親,作者那悠悠的童年往事濃縮爲四個字,你認爲什麼最恰當?

生:難忘故鄉

生:思念故鄉

26、師:同學們,讓我們在體會文章表達情感的同時,也學會珍惜自己的童年時光,將來這些美好的回憶也將成爲你記憶中

四、檢測達標提技能

板書設計

12、難忘的故鄉

江邊洗澡

雪地餵雞 略 思念故鄉 打跐溜滑 詳 爭野鴨蛋 詳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6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老人與海鷗之間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真摯感情的同時,學習如何把這種感情真實、具體地表達出來,並進行語言積累。

【重點難點】

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抓住描寫老人神態、動作和語言以及描寫海鷗動作的重點語句,體會蘊涵其中的深厚感情,並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

【課前準備】

1、收看關於動物方面的科普電視,尤其是關注海鷗。

2、收集關於“海鷗老人”吳慶恆的資料。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七單元導讀,明確學習要求

1、自由讀。

2、談談讀後明白了些什麼?

(對於每一單元的導讀是很有必要讓學生了解的,他們會明確這一單元課文的主題是什麼,也會運用其學習方法進行學習,這樣,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目標都比較明確,有助於他們的自主學習。)

二、導入新課

和人一樣,動物也有自己的愛憎、自己的情懷。在這一單元,我們將走進動物豐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們與人之間真摯的情感。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學生通讀全文,看看在預習的基礎上還有哪些字詞沒弄懂的?

2、小組交流,教師注意巡視,收集學生學習情況,以便進行指導。

3、集體交流:小組內未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大家幫忙解決。

4、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可引導學生把課文分作兩部分:

一段(1~13自然段):通過老人喂海鷗、呼喚海鷗的名字、與海鷗親切地說話等事例表現了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

二段:(14~19自然段)老人死後,海鷗在老人遺像前翻飛、盤旋、肅立、鳴叫等悲壯畫面,展示了海鷗對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四、再讀課文,質疑

1、學生用比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思考:課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別感動?或者哪些地方你有疑問。在文中標註出來。

2、小組交流。

3、集體交流學生的疑問。教師注意收集、整理。

五、作業: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導入

這節課,讓我們走進老人與海鷗的世界,去感受動物與人的真情。

二、讀思結合,學習1至13自然段

1、從哪些地方你能體會到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深厚感情,勾畫出相關的語句,進行批註。

2、集體交流:抓住重要段落,進行理解:

⑴ “老人把餅乾丁很小心放在湖邊的圍攔上,退開一步,撮起嘴向鷗羣呼喚。立刻便有一羣海鷗應聲而來,幾下掃得乾乾淨淨。老人順着欄杆邊走邊放,海鷗依他的節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飛的白色,飛成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

(老人的動作是那麼嫺熟,與海鷗之間的配合是那麼默契、和諧。抓住“掃”字,說明作者把鷗羣吃食物的樣子寫得生動傳神。海鷗飛翔的美麗情景。感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動人情景。)

⑵ “在海鷗的鳴叫聲裏,老人抑揚頓挫地唱着什麼。側耳細聽,原來是親呢得變了調的地方話──“獨腳”“灰頭”“紅嘴”“老沙”“公主”……

(通過朗讀,我們可以感知老人對海鷗的親呢,對海鷗的愛。)

⑶ “他背已經駝了,穿一身退色的過時布衣……”從老人的外表描寫,你能感受什麼?

(勤儉的老人,卻無私地對海鷗的付出,這是源於老人對海鷗的愛。)

3、再讀1至13自然段,讀出自己的體會和感受。指導朗讀,感受老人對海鷗的愛。

三、學習第二部分

1、讀14~19自然段,思考:安放老人遺像的地方發生了什麼意想不到的事情?結合課文內容,跟同學討論:爲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自主學習後彙報一下“意想不到的事情”。

(海鷗圍着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輪流飛到老人遺像前的空中,海鷗紛紛落地,在老人遺像前站成兩行,肅立不動,我們收遺像時,像炸了營似的撲過來。)

爲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因爲海鷗和人一樣,也是有感情的,而且很豐富,他們和老人建立的深厚的感情,他們失去了一位好朋友,感到傷心、難過。)

2、再讀課文,在書的空白地方寫出自己的體會和感受,然後在小組內進行交流,最後在全班交流。

⑴ “海鷗們急速扇動翅膀,輪流飛到老人遺像前的空中,像是前來瞻仰遺容的親屬。”

(抓“瞻仰”一詞體會海鷗們對老人的敬仰、尊敬及把老人當作親人。)

⑵ “過了一會兒,海鷗紛紛落地……”

(抓“紛紛”“肅立不動”等詞體會海鷗對老人的尊敬、愛戴。)

⑶ “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

(爲何用“撲”而不用“飛”?引導學生想像海鷗大聲鳴叫似乎在說些什麼?從“白色旋渦”體會海鷗對老人的不捨、悲痛,對老人的一片深情。)

3、指導學生反覆朗讀,體會海鷗對老人的感情。

四、學到這裏,你有什麼感受?用一、兩句話寫一寫

(學生可就在書上寫,然後集體交流。)

五、拓展

交流收集的有關海鷗老人吳慶恆的資料,深化對本單元主題的認識:人類愛護動物,動物回報以愛。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所收集的資料,談談自己的看法,並就人類如何與大自然友好相處提出建議。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知道桂林山水的特點,初步瞭解桂林山水形成的原因。

2、初步感受桂林山水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對推動當地社會發展的作用。

3、通過本課的學習,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課前調查,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課堂展示,教師幫助學生歸納、提煉,提升學生的桂林山水的認識,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對探索大自然的濃厚興趣。

教學難點:

瞭解桂林山水的成因。

教學準備:

1、學生根據教師要求收集有關桂林山水特點的圖片、文字資料。

2、製作反映桂林山水成因的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我們幅員遼闊的祖國大地上,有着數不清的美景勝境。先看看山吧。著名的五嶽是各具特點,還有天下第一山——黃山、難識真面目的廬山等座座都令人流連忘返;再看看水,浩浩蕩蕩、滾滾東流的第一大河長江,中華民族的搖藍黃河振撼人心,秀美的西湖,明鏡般的天池又讓人心曠神怡。正是這樣的山山水水將祖國大地裝典得格外美麗。(課件展示1)

二、新授

第一部分:瞭解桂林的地理位置、歷史、名稱由來。

1、既然我們要去桂林遊玩,首先就要了解一些桂林的基本情況。請同學們打開課前老師發的閱讀材料。閱讀材料上的這段話就是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容

先請大家:

(1)讀一讀這段文字

(2)指一指:地圖中桂林的位置

(3)算一算:桂林距今有多少年的歷史。20xx+214-1=2214年

(4)說一說:桂林名稱的由來

可以個人完成,也可以互相討論。

2、學生回答,老師相應補充:

(1)請學生來指圖。(評價)能不能再給大家說說桂林在哪個自治區,在什麼方位?

(2)桂林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她不僅是馳名中外的風景旅遊城市,從古至今還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雲集在此,所以又有“文化城”的美稱。早在1982年就成爲了國家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

(3)大家想象一下,金秋時節,在鬱鬱蔥蔥的桂樹掩映下的桂林,不時飄來陣陣桂花的香氣,真是令人心醉呀!

3、過渡:同學們桂林的名字美,她的風景更美!所以古往今來,人們都稱讚“桂林山水甲天下”。誰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評價)那麼究竟是什麼讓桂林山水可以稱得上是天下第一呢?

第二部分:感覺桂林秀山、清水、奇洞的景色(教學重點)

1、請同學們打開書P115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這個問題。

正是獨具特色的秀山、清水、奇洞構成的錦繡畫卷使的桂林山水甲天下。

2、那麼,桂林的山究竟是如何秀美?水是怎麼清澈?洞又有多奇特呢?同學們想不想去看一看?好的。課前我們班同學已經分成了三大組,每一組圍繞一個主題,按照老師給出的自學提綱查閱了大量的資料進行了學習。現在就要請三組同學分別來給大家介紹自己的學習成果了。比一比,哪一組介紹的最好。

(1)我們就按照順序,首先請第一組來介紹山。

師總結:好,讓我們用掌聲感謝第一組的介紹。現在我明白了“諸峯如筍拔地起,碧玉含翠豎雲端”的含義了。桂林的山真是神姿仙態,婀娜秀麗啊!

(2)接着請第二組同學給我們介紹水。

師總結:同樣也用掌聲感謝第二組的介紹。不知同學們有沒有發現,剛纔他們在介紹灕江的水時仍離不開講桂林的山,是嗎?其實這正是桂林山水的獨特之處,秀山圍繞着清水,清水倒映着秀山,山水融爲一體,相得益彰。所以纔會形成“百里灕江,百里畫廊”的奇觀!現在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兩句詩句,來體會它的含義“羣峯倒影山浮水,無山無水不入神。”

(3)最後再請第三組來介紹洞。

師總結:我們也要感謝第三組的介紹。這奇幻多姿的巖洞被人們稱爲瑰麗無比的“藝術宮殿”,真是名符其實!我想無論是誰看到這種神奇的景像都會歎爲觀止的!可以說桂林的奇洞美石爲桂林山水錦上添花。

3、剛纔三組同學介紹得都很精彩,真是分不出誰最好。通過你們的介紹已經讓我們感受到了山的秀美、水的清澈和洞的神奇,領略了“三絕”的絕妙之處。大家想想,單獨着桂林的山、水、洞都已如此美,如果三者渾然一體,那將是多麼嫵媚多妖,仙境般地桂林風景啊!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段錄像,整體地欣賞一下桂林美景。(看錄像,課件展示2)桂林山水真是太美了!難怪人們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三部分:探索桂林仙境的奧祕(教學難點)

1、同學們有沒有想過桂林秀美的山、清澈的水、奇特的洞、美妙的石是怎樣形成的呢?我們一起去初步探索桂林仙境的奧祕。

(1)請大家看書P116-117桂林仙境的奧祕這一部分的2、3自然段,先自己讀讀,再討論討論:桂林山水形成的二個必不可少的條件是什麼?

*石灰岩:它是形成桂林山水的基礎,可以說沒有石灰岩就沒有今天的桂林山水。

*含有二氧化碳水:CO2水;(教師板書)

(2)關於這兩個必不可少的條件有沒有問題要提?

學生提問,教師歸納爲兩個問題。①什麼是石灰岩?②石灰岩是怎麼形成的?③什麼是石鐘乳、石筍?

(3)下面我們一起來看動畫演示。(課件展示3)

①看一段動畫介紹。現在有沒有明白什麼是石灰岩,它是怎麼形成的了嗎?今天桂林的山、水、洞、石就是由石灰岩發育而來的。

②爲什麼要含有CO2的水?桂林的雨水中爲什麼含有CO2?含有CO2的水是怎樣使石灰岩形成桂林的山、水、洞、石?接下來我們來解決這幾個問題。請大家繼續看動畫介紹,答案就在裏面,仔細聽認真看呀!(課件展示4)

③什麼是石鐘乳、石筍、石柱?看動畫介紹。(課件展示5)

(3)小結:同學們,你們看,含有CO2的雨水,既像一位雕塑家,又像一位美容師。經過幾百萬上,把石灰岩塑造、打扮成了繁花似錦、千姿百態的山、峯、洞、石,形成了桂林的仙境。

2、同學們現在一定覺得大自然特別神奇,的'確大自然充滿了無窮的奧祕,等待着你們不斷地增長知識去控索。剛纔我們解決了大家提出的一些問題,還有一些問題也很容易值得探索,大家如果有興趣,課後我們還可以一起繼續去研究。

3、同學們,其實在我國雲南石林、廣東肇慶也有一些由石灰岩形成的峯林;華北地區也有大面積的石灰岩,可爲什麼它們沒有形成象桂林這樣秀美的山水,爲什麼人們唯獨稱讚“桂林山水甲天下”呢?

(1)看屏幕上這段話,自由讀,想想原因(互相說說桂林山水能甲天下的原因)(課件6)

(2)指名說。

①桂林一帶的石灰岩分佈廣、厚度大、質地純淨。

教師小結:對!儘管石林、慶肇的石灰岩厚度大、質地純淨,但由於面積小,分佈不廣,所以不能形成“桂林山水”那樣雄偉壯觀的氣派。

②高溫多雨的氣候又給桂林帶來了豐沛的降水。

教師小結:華北地區雖然有大面積的石灰岩,但氣候幹少雨,比較寒冷,因此難以形成桂林婀娜多姿。

(3)小結:正是因爲這些優越的條件,使桂林的風景,不論從規模上,還是從發育的完美上,都是獨樹一幟,天下第一。

第四部分:桂林山水對我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1、桂林山水,引來無數旅遊觀光的中外遊人,令他們留連忘返。那麼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對我國的社會發展有哪些影響呢?自由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討論。

(1)第一個影響是什麼?(她讓世界瞭解了我國的錦繡河山和燦爛文化,增進了我國與世界的社會交往)

(2)第二個影響是什麼?(她使中國人面對這舉世無雙的國寶,感到無比驕傲。)

(3)還有什麼影響?(她爲發展旅遊業提供了寶貴的資源,增加了社會財富,從而推動了社會前進),請大家看一組資料。(出示課件9)

2、總結:從這幾個數據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桂林的旅遊業的確不僅溝通了中國與世界的社會交往還增加了國家和地方的社會財富,促進了桂林經濟、文化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的前進。

板書設計: 桂林山水甲天下

秀山

諸峯如筍拔地起,石灰岩

清水

碧玉含翠豎雲端, 含二氧化碳的水 奇洞 羣峯倒影山浮水, 無山無水不入神,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會讀寫“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飄帶舞、馬蹄、禮貌、拘束、羞澀、摔跤、偏西、天涯”等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風光和風土人情,體會蒙漢的民族情深,激起學生了解西部,熱愛西部之情。

3.感受文章的語言特點,體會作者表達的方法,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含義。

教學重點:

感受蒙古的美好風光和風土人情,品味積累文中優美的語言,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材分析:

教學難點:

通過課文的描述體會“蒙漢情深”。

教學準備:

有關草原的歌曲、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喜歡旅遊嗎?都到過哪些地方?(生簡單介紹景點)那你去過大草原嗎?老師也沒有去過,下面就讓我們通過錄像去領略一下大草原的美麗風光,好不好?(播放錄像,學生欣賞)注意:錄像不重複,要短、美,有什麼話想說?(?)師:正像同學們所說,遼闊的草原的確是景色迷人、令人神往,難怪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第一次來

到大草原,就抑制不住滿心的喜悅,寫下了洋洋灑灑的文字,記錄了自己的所看、所思、所悟,那麼老舍先生筆下的草原是一幅怎樣的畫卷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第17課《草原》。(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理解思路

課文同學們已經讀過了,誰能用簡練的語言說說作者圍繞草原都寫了哪些內容?

(生自由交流)

師總結:是啊,文章既寫了草原的景,還寫了草原上的人。那這節課我們就來欣賞一下草原的美麗景色。

對草原景色的描寫主要集中在哪部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文中哪個詞最能概括出草原的景色特點?

(生自由交流:一碧千里、無限樂趣??同學們比較一下,這些詞語你覺得哪一個最合適?爲什麼?)怎麼樣同學們,他說得有道理嗎?(板書:一碧千里)

那你是怎樣理解“一碧千里”這個詞的?

從同學們對這個詞語的理解中,我們可以看出草原大而綠的'特點。

(1)誰能從文章中找到這句話,給大家讀一讀?

(出示句子)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

找的很準,讀得不錯,請坐。誰再讀?(?)那你能不能告訴我們“茫茫”這個詞是什麼意思?(生交流)

師:其實老師讀書的時候,也經常會遇到一些不理解的詞語,這個時候,查一查字典就會幫我們的大忙。

字典中對茫茫一詞的解釋是:空曠,分不清邊沿。(課件出示)並不茫茫,也就是並不——空曠,那我就不理解了同學們,這樣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作者卻說“並不茫茫”、“並不空曠”,這是爲什麼呢? 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的第一段,看看能不能從課文中找到答案,如果找到了,就用橫線畫出相關的語句。開始吧!

(2)出示句子:羊羣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裏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哦,你從這部分文字中體會到“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好,讓我們來看看這句話。誰再讀讀?你能告訴大家這句話寫了哪種景物?(羊羣)

那作者是怎樣描寫羊羣的美的?(像白色的大花)

師:作者把羊羣比作大花,這叫——比喻(生),對,形象的比喻讓我們體會到了羊羣的美,這句話中還有一個比喻,誰給大家說說?(把草原比作無邊的綠毯)這點你都能看出來?真不簡單! 小結:其實,老舍先生就是抓住了羊羣和草原的特點,把它想象成大花和綠毯,既生動又貼切,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讓我們也像作者這樣想像一下:

如果把草原比作遼闊的大海,那這羊羣就像是大海上的-------- 如果把草原比作廣闊的天空,那這羊羣就像是天上的-------

這樣的比喻讓我們感受到一種生機勃勃的美。這麼美的句子,能

讀好嗎?能—— 那自己試試,哪位同學願意起來讀一讀? 生讀,師及時評價(誰能讀得再美一些;)

這個同學“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讀得真好,我彷彿看到了羊兒在小丘上上下走動的影子。來同學們我們也來讀讀。 誰還想讀? “走到哪裏都像”讀的真好!能再讀一遍給我們聽聽嗎? 來,孩子們,咱們也這樣試一試。

這麼美的句子,不想背下來?(生1生2)非常好!

師總結:是啊,走動的羊羣給無邊的大草原帶來生機,的卻讓人感受到: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那除了羊羣,作者還寫了哪些景物?

(3)出示句子: 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流,輕輕流入雲際。 引導:這句寫了哪種景物?你覺得小丘的美是一種什麼樣的美?(柔美)(點擊課件)

作者是怎樣描寫小丘的綠色和線條的柔美的?(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

勾勒,是用線條畫出輪廓,我們平時畫畫時經常用到。渲染是什麼意思呢?請同學們看文下的註釋。(生讀)

見過中國畫嗎?(出示課件)這就是用渲染技法畫出的一幅畫。也因爲只用渲染,所以那種綠色才能-----(點擊課件) 你是怎樣理解這個詞語的?

這也是解釋詞語的一種方法。

這樣一種透明的綠色,和天邊的雲融合在一起,多美的一幅風景圖啊!(出示圖片)來孩子們,看着這幅圖,輕輕讀讀這句話。

想象着剛纔腦海中出現的畫面——“翠**流,輕輕流入雲際”,再次輕聲讀讀這句話。

誰給大家讀讀你的體會?(抽生讀,齊讀)(點擊帶圖的句子) 生讀,師評價:“那麼柔美”讀的真好,真有一種柔美的味道。 翠**&流,輕輕流入雲際(課件變色)讀得不錯,讓我都不敢大聲說話,生怕破壞了這種寧靜的、流動的美,願意把這部分再讀一遍嗎?

來,同學們咱們也試着讀一讀。

誰願意再來讀一下?

同學們,通過剛纔的學習,讓我們體會到:線條柔美的小丘,獨特而奇麗;上下走動的羊羣,生機又有活力,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上,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一幅多麼和諧唯美的圖畫!(出示草原圖)所以,老舍發出由衷的感嘆:

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出示齊讀)

同學們,舉目遠眺,我們看到了走動的羊羣,線條柔美的小丘,擡頭仰望你又將看到什麼呢?

交流:(出示句子)那裏的天比別外的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

那裏的天指的是哪裏?那藍藍的天空和我們這裏相比較有什麼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學習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苟的態度,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緻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4、給課文分段,並說說段落大意。能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重點難點 :

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句子,抓住學習中的疑點,邊讀邊想,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學習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苟的態度,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緻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一、導入

1、說說這篇課文寫了哪位科學家的故事?[板書:竺可楨]

2、課文寫了竺可楨幾次看杏花的情景?(兩次)

分別是什麼時間?(一年前,一年後)

二、第一次(學習第1---5 自然段)

1、自由讀,說說你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討論(學生可相互解答,教師只作點撥)。

3、指導朗讀。

4、重點指導第3自然段,體會帶點詞的作用。

出示投影片:

“是啊,杏花開了。”說着,竺爺爺彎下腰來,習慣地問:“你知道杏花是哪天開放的嗎?” (彎下腰來:說明竺爺爺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習慣地問”說明竺可楨在堅持長期物候觀測的日子裏養成了主動探索,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態度。)

5、四人小組練讀。

一個讀竺爺爺的話,一個讀小孩的話,一個讀旁白,一個做評委。

6、指名練讀。

三、第二次(學習第6---15自然段)

1、師述:一年前,孩子對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答不上來,帶着竺爺爺的囑託,一年後,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簡潔優美的文筆,描繪了一幅春景圖,誰來讀讀看。

2、指名讀,突出“綠、皺、鼓”等關鍵詞。

3、齊讀

4、重點放在對話朗讀上

(1)讀第一遍:自由輕聲讀,想想這是誰說的?幫它加個提示語。討論之後,出示投影片。 窗外一個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爺爺!竺爺爺!”

竺爺爺()地問:“什麼事情呀?”

小孩子()地說:“竺爺爺,杏花開啦!”

竺爺爺()地問:“什麼時候?”

小孩子()地說:“剛纔。”

竺爺爺()地問:“是第一朵嗎?小孩子()地說:“是。”

(2)讀第二遍:同桌討論,每一句該用怎樣的語氣讀?指名說說,歸納答案:

奇怪、高興、激動、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3)讀第三遍:根據提示與讀出語氣,指導朗讀。

(4)讀第四遍:指名生一個讀竺爺爺的話,一個讀小孩子的話,其餘讀旁白。(7---14)

5、師述:從同學們的朗讀中,不難聽出竺爺爺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動、非常興奮。那王老 師不禁要問小孩子爲什麼高興?竺爺爺爲什麼高興?

(小孩子是爲自己終於完成了竺爺爺去年交給的任務而高興,竺爺爺是爲自己終於弄清了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而興奮。)

6、除了對話部分,你還可以從哪裏看出?

出示投影片,朗讀體會帶點詞語的作用

“竺爺爺頃刻間象年輕了幾十歲,立即興沖沖地快步走到前院。”

7、“鄭重”什麼意思?你從“鄭重地計下”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日子又體會到什麼?

(“鄭重”的意思是嚴肅認真。從“鄭重地計下”可以看出竺可楨對科學研究嚴謹、一絲不苟的態度。[板書:一絲不苟]

師述:是的,“一絲不苟”,竺爺爺的話也證實了這一點。

四、學習第16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

“我需要的是精確的時間。搞科學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許?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來代替觀察。”

2、自由讀,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3、你怎樣理解“精確”一詞?(非常準確)能不能結合前文來說說。

4、指導朗讀

5、竺爺爺作爲一名物侯學家,他的成就是怎麼得來的.,你找到原因了沒有?

五、通讀全文,總結課文,指導應用。

1、自由朗讀課文。

2、從竺可楨爺爺身上,你受到了什麼啓發?今後在學習上、生活上準備怎樣做?

學生討論後回答。

3、小結:

正如竺爺爺所說的,他正是通過長年的精確觀察,才掌握了氣候變花的規律。

[板書:精確觀察]

師補充《竺可楨和自然日記》:竺可楨精確觀察大自然:什麼時候第一朵花開,第一聲蛙鳴,第一次雷聲,第一次落葉,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筆記本是大自然的縮影。

4、再讀讀竺爺爺的話,加深體會

六、總結遷移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總結:課文講述了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研究物候學的一個小故事,讚揚了竺可楨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說明只有通過精確、細緻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3、學了本文,你覺得應向竺爺爺學些什麼?

七、練寫片段指導

仿照課文第二段,練寫片段,題目是《買菜》

1、讀課文第二段,總結這一段中對話集中時記錄的形式特徵。

(1)每人說一段話便獨立成一個自然段。

(2)可寫提示語,也可不寫。

2、同桌之間分角色練說。

3、將自己與別人的對話創造性地記錄下來注意書寫格式。

4、教師巡視個別指導、析疑。

5、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人教版小學語文優秀教學設計2:《秦兵馬俑》

一:教學目標

1. 認識8個生字,理解課文中幾個重點成語的意思。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課文感受秦兵馬俑的宏偉氣勢和鮮明個性。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培養他們探究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 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初步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激發他們民族自豪感。

2. 學會分析課文結構,會使用課文中所運用的描寫手法,寫作手法來造句,寫作文。比如:舉例子、列數據、想像、排比、過渡句、前後呼應等。

三:教學過程

㈠課堂導入

1. 介紹背景,激發興趣

同學們,1974年在我國陝西臨潼東南秦始皇陵的驪山陵東側,人們發現了三個兵馬俑陪葬坑,從中出土了大量刻畫精緻、形態逼真的兵馬俑。就這樣,氣勢恢宏、舉世無雙、享譽世界的秦兵馬俑被發現了!它們讓生活在現代的人們領略到了幾千年錢秦始皇率領千軍萬馬統一六國、創造一個偉大的民族:中華民族的宏偉場面。秦兵馬俑的發現被譽爲“世界八大奇蹟之一”。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課文便是介紹秦兵馬俑的一篇佳作。現在請用學們看向屏幕,跟着老師齊讀本課的題目,開始去領略神奇的秦兵馬俑吧!(教師領讀幾遍)

2. 學習生字生詞

從剛纔同學們整齊響亮的讀書聲中,老師體會到了你們強烈的求知慾望,相信你們一定是很好奇秦兵馬俑到底是怎麼樣的,有什麼獨特的魅力能被譽爲“世界第八大奇蹟”吧?不過,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磨刀不誤砍柴工”。要學習新課還要先學習生字生詞才行。下面請同學們跟老師來學習本課的生字詞。這樣,在接下來的課文朗讀和學習探究中同學們才能更快更準的理解課文大意,解答心中存在的疑問。來看大屏幕。

(出示生字詞)

可先詢問學生是否會讀,請同學們自己讀一遍。老師針對學生讀錯的進行糾正。在帶領同學們讀一遍。學生再自己齊讀一遍。

(出示重點詞語)

詢問學生對這幾個詞的.理解。教師針對點評,在說出標準的解釋。講解完畢,學生再讀一次,加深理解。

㈡課堂教學

1. 朗讀課文,解讀課文

同學們,學習了生字和生詞,大家都掌握了它們的讀音和意思了吧?下面請打開課本,大聲地、有感情的把課文齊讀一遍。在讀的時候要帶着屏幕上的這幾個問題,邊度邊思考,一會看誰能幫老師解答。(出示題目,引導學生開始讀)。 給學生讀完後自由思考回答,教師再點評,引導,講解。

⑴這篇課文是以什麼結構來寫的?可以分爲幾個部分?每個部分分別講了什麼?

(總分總,三,位置地位、特點、概括)

⑵秦兵馬俑有什麼特點?那一段是對秦兵馬俑特點的概括?

(規模宏大,類型衆多,個性鮮明。最後一段)

⑶哪一自然段說明秦兵馬俑類型衆多?這一段在文中起了什麼作用?

(第三自然段 過渡段:承上啓下)

2. 詳細剖析課文內容

同學們真聰明,很快就能理清思路,找出了課文的結構和重點段落,並大概的理解了課文內容,知道了秦兵馬俑的特點。下面就請同學們跟着老師進一步走進課文,詳細分析秦兵馬俑的特點,看看它們類型衆多,個性鮮明具體是如何表現出來的。

看看老師給你們的幾個小要求:

①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3-9自然段。

② 這幾個自然段共寫了幾種兵馬俑?

③ 每種兵馬俑的特點是什麼?

(學生自由讀,老師讓學生舉手回答,或點名回答。注意適時適當的加以引導鼓勵,學生回答後老師出示相應兵馬俑的圖片和文字解說)。

齊讀第十自然段,分析這一段的寫法有什麼特別之處?運用哪些描寫手法?(排比,想象,比喻。。。再讓學生造句,指導他們在今後的學習中注意加以運用,增加作文的文采)。

3. 激發情感和想象

同學們都讀了課文,大概的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也跟老師欣賞了很多關於秦兵馬俑類型衆多、個性鮮明的圖片。現在老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一想,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一聽,你彷彿聽見了什麼?問一問,你又聞到了什麼?自由跟同桌和前後桌的同學討論,一會跟老師和同學分享你的感受。

(學生自由回答,老師要尊重和肯定學生的想法,加以鼓勵)

(教師小結):是啊,同學嗎的想象力都很豐富,能穿越千年,置身處地的感受到那時的場景。那一匹匹戰馬,那一輛輛戰車,還有那軍容肅穆、整裝待發的戰士···似乎讓我們看到他們在戰場上英勇廝殺的壯觀場面,讓我們聽到那響徹雲霄的戰鼓聲和吶喊聲還是聞到那濃濃的硝煙味兒。

我們因這如此宏偉壯觀的場景而震撼,爲我國古代人民高超的智慧和雕塑手藝而驚歎折服。下面,就再請同學們大聲而有感情齊讀課文,再次感受作者筆下那偉大而神奇的秦兵馬俑。(讀完後)同學們現在心情是不是很激

動?很驕傲很自豪?是啊,擁有這麼偉大的藝術珍品誰能不自豪呢。不只我們自豪,連外國的很多名人都對秦兵馬俑高度讚揚!大家來看屏幕,讀一下都有誰也被秦兵馬俑的魅力折服了。

(出示收集到的一些人對兵馬俑的評價語)

四:教學總結

今天同學們的表現都很棒。非常積極的思考和回答老師的問題。老師在爲中華民族擁有如此偉大神奇的藝術珍品——秦兵馬俑而驕傲的同時,也深深的爲我們祖國擁有像同學們這麼聰明可愛的繼承人而驕傲。你們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希望同學們努力學習科學知識,繼承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並將之發揚光大。將來爲祖國的文化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們的課已經接近尾聲,下面老師在給同學們佈置幾個小作業。課後希望同學們自覺完成。

1. 收集中國有哪些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八大奇蹟都有哪些?

2. 在課文中作者運用了很多表現手法和描寫手法,找找都有哪些,並各造一個句子。

3. 背誦課文中你認爲寫的好的段落的句子,然後背給家長和同學聽。

五:教學反思

反思在教學中是否關注了學生的學習過程,情感態度的價值觀的培養,是否以學生爲主體,讓他們自主思考;教學目標是否達到;課堂教學效果如何;學生掌握課文內容的程度如何等。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瞭解槐鄉孩子採槐花的方法,和同學交流讀後的感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槐鄉孩子採槐花勞動的歡快。

3、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4、認識略讀課文,初步掌握學習方法。

教學重、難點:

認識略讀課文,通過品味重點詞句,感受槐鄉的八月給孩子們帶來了幸福與快樂,體會槐鄉的八月磨練了孩子們勤勞淳樸、吃苦耐勞的品格。從而初步掌握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

教學過程:

一、回憶舊課,激發學習興趣

我們連續學習了幾篇有關課餘生活的課文,體會到了課餘生活有許多樂趣,請你說說從《我們的民族小學》《金芭的草地》、《爬天都峯》三課分別體會到了什麼樂趣?”(學生回憶交流)

你有沒有品嚐過勞動的快樂?就有這麼一羣孩子,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交學費,同樣生活得快快樂樂。那他們的快樂又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槐鄉的孩子》。(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悟

1、簡介課型

A、同學們,仔細觀察課題和我們以前學習的有什麼不同?

B、我們現在學習的課文分爲兩種類型:一種是精讀課文,如第1、2、3課;一種是略讀課文,如第4課。大家再仔細觀察一下,它們在編排上有什麼不同?

C、怎樣學習略讀課文呢?仔細閱讀導讀提示很重要

2、導讀提示。

自讀“提示”,邊讀邊畫出本課的學習要求,然後指名讀提示,交流並歸納出學習要求:

(1)讀讀課文,看看槐鄉的孩子有什麼樣的快樂。

(2)和同學交流讀後的感受。

(3)把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3、自主讀悟

自讀。對照略讀提示,輕聲自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裏的注音,長句一下子讀不通順請你多讀幾遍。邊讀邊用筆畫出有關內容,讀後與同學互相交流,有疑問的地方互相幫助解決,不能解決的地方作個記號。

4、交流收穫

集體交流。先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然後,談談槐鄉的孩子有什麼樣的快樂。(讓學生知道課文主要描寫了槐鄉的孩子們採摘槐米的經過,引導學生體會到孩子們所得到的勞動的快樂。)

三、賞讀課文,感悟理解

1、細讀品悟。再讀讀課文並仔細想想,你覺得“槐鄉的孩子真!”

你是從哪裏體會到的?

2、學生髮表見解,全班交流。

A、生:槐鄉的孩子真懂事!

師:你從哪裏體會到的?(指生說)

據生答出示句子:勤勞的槐鄉孩子是不向爸爸媽媽伸手要錢的,他們上學的錢是用槐米換來的。(指讀—齊讀)

B、生:槐鄉的孩子真快樂!

師:你從哪裏體會到的?(指生說,餘生適時補充)

(採摘槐米雖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們以苦爲樂。這從對他們唱着快樂的歌,滿載而歸,從對他們帶着甜蜜的微笑進入夢鄉的描寫中可以看出來。課文中有關孩子們的`勞動場面,寫得歡快、輕鬆、活潑,一點也不給人以辛苦、勞累的感覺,也說明了孩子們的以苦爲樂。)

據生答相應出示句子:

a、月落柳梢,勞累一天的孩子們帶着甜蜜的微笑進入夢鄉。(指讀-----賽讀—齊讀)

b、當縷縷炊煙從村中`升起的時候,孩子們滿載而歸,田野裏飄蕩着他們快樂的歌聲。(指讀—齊讀)

……

C、還有體會“槐鄉的孩子真辛苦!”、“槐鄉的孩子真勤勞!”、“槐鄉的孩子真可愛!”

3、抒發感受。

讀了這篇短文,你有什麼感受?願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嗎?可以用一句話來表述!

如:“勞動最光榮!”、“幸福的生活靠雙手去創造!”……(同桌互說——指說)

4、賞讀品味。

A、你喜歡課文中哪些句子。用筆畫出來,練習一下多讀幾遍,然後全班交流,並說說爲什麼喜歡(引導學生關注比喻句、排比句、描寫形象生動的句子,學會鑑賞等)

B、小結:快樂不只來自於休閒、享樂,勞動中也有無窮的樂趣。同學們,讓我們也像槐鄉的孩子一樣熱愛勞動,去品嚐勞動的快樂吧!

四、課外延伸,拓展能力

說說自己課餘所從事過的勞動內容。可以是參加公益勞動的,也可以是幫助家長做家務的。先想一想準備說哪方面的內容,再說說自己勞動的經過和感受。

板書設計:

懂事

槐鄉的孩子 採摘槐米 快樂 勞動是快樂的

勤勞

辛苦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11

學習目標:

一、簡要複述小說內容,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二、梳理小說故事情節,理解“心聲”的含義。

三、分析和評價小說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點,品析人物描寫特別是心理活動描寫方法的作用。

學習重點:

在熟悉小說情節的基礎上理解“心聲”含義,分析小說人物形象。

學習難點:

分析和評價小說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點,品析人物描寫特別是心理活動描寫方法的作用,學習運用心理活動描寫寫人物。

學習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導入課文

同學們,你在成長過程中有什麼想對爸爸媽媽說的呢?(先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心裏話。)今天,我們來聆聽一下別人的心聲。(板書課題)看到標題,同學們有什麼問題呢?(學生髮言:誰的心聲?什麼心聲?爲什麼有這樣的.心聲?心聲有沒有實現?)

二、感知心聲

1、介紹作者—黃蓓佳

2、檢查預習。

3、學生快速朗讀課文,梳理故事情節。(指導學生抓住事件的時間變化和地點的轉換等關鍵詞句提取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快速瀏覽課文,提取故事主要情節進行復述。(300字以內)

三、解讀心聲

1、探討:文章取名爲“心聲”,你認爲主要表現誰的心聲?(學生很容易明確:李京京)那麼李京京的心聲是什麼?(要求學生結合文中具體語句談自己的依據或感悟。)僅僅表達的是李京京的心聲嗎?

鋪墊問題一:你從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李京京特別想在公開課上朗讀《凡卡》?

鋪墊問題二:李京京爲什麼這麼想讀這篇課文?(提示學生在文中尋找相關語句)

2、學生在思考的基礎上全班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學生可能會從文中找些語句。如有學生會找“……凡卡,不知怎麼,總纏在他的心上……”“跟凡卡信裏寫的多像多像啊!……”正因爲京京與文中的凡卡有着相同的不幸,有着相同的嚮往,凡卡的遭遇引起了他的強烈共鳴,所以渴望朗讀這篇小說,表現了京京對親情、友情的渴望,並想通過朗讀的方式把這種感情表達出來。因爲每個人都有傾訴的慾望,正如文中所言:“……而是心裏有種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地念出來,吐出來。”

3、在師生互動的基礎上可以歸納出對“心聲”的理解。

如:大家討論下“心聲”的含義有哪幾層?(提示:本課以“心聲”做標題,作者描述了什麼人的心聲?怎樣的心聲呢?)

明確:

“心聲”的含義:

①深埋在京京心底的親情、友情

②京京渴望表達自己內心感情的願望

③作者藉此呼籲教育者要尊重、關愛每一個學生的期望

四、說一說,感悟心聲

1、《萬卡》爲什麼那樣打動李京京?你從中得到有關文學欣賞方面的哪些啓示?

2、這篇文章觸及了當前教育中的某些現象,你對這些現象有什麼看法?

啓示一:要融進小說中去,與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才能深入理解作品。

啓示二:要從小說中出來,從生活中發現小說,從小說中理解生活。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12

教材簡析:

《彩色的非洲》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的最後一課。課文向我們講述了非洲是一個多彩的世界。作者以飽滿的熱情,描述了非洲的驕陽藍天、花草樹木、動物世界、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藝術風采,從多方面展示了非洲的自然風光和異域文化,突出表現了作者的真切感受——“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

這篇課文在篇章佈局、語言表達上的特色十分鮮明。結構上採用了先概述再分述最後又概括總結全文的方法。開頭“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啊”和結尾“啊,非洲,好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既首尾照應,呼應課題,又直接抒發了作者對非洲風情文化的讚美之情。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課文,能夠快速瀏覽課文

2.通過看彩色非洲教學視頻和學習課文,使學生了解非洲自然風光和異域文化。

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讀,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和語言美,使學生能夠體會到作者對非洲的讚美之情。

教學準備:

蒐集與非洲相關的圖文資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談話導入。

1、聊聊非洲。 (學生交流對非洲的瞭解。)

2、在人們的印象裏,非洲和貧窮、落後、災難、疾病往往聯繫在一起。那是非洲政治、經濟落後所導致。今天,老師卻要用這樣一個詞來形容非洲(師板書:彩色)讀課題,你有什麼疑問嗎?

3.、這節課就讓我們隨作者彭仁一起走進彩色的非洲,去感受非洲那獨特的自然風光和異域文化。

二、創設情境,整體感受非洲的風情文化。

1.播放課件:非洲風光視頻

2.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找出表達作者對非洲真切感受的兩個句子。課件出示這兩個句子。讀句子,說說自己的發現。

3.默讀課文,思考:“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表現在哪些方面?文中又用了哪些精美的詞句來具體描繪非洲的'色彩斑斕。可以做一下摘記,讀後同桌之間交流。引導學生體會出文章在結構上採用了總—分—總的寫作方法。

三.合作品讀,充分感悟“非洲的色彩”

1、 色彩斑斕的非洲給我們的視覺帶來了強烈的衝擊。分組學習,讀悟交流:非洲的哪一處地方最讓你心動,讀一讀,品一品。

2、全班交流,彙報學習。

彩色的植物世界:

1.你從哪裏看出這片藍天之下的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呢?

2.交流自己認爲寫得最美的句子,說說這些句子好在何處,並感情朗讀。

3.教師小結:是的,作者抓住了非洲“許多樹也開花”這一特點,寫出了非洲植物世界的色彩斑斕。

彩色的動物世界:

1.導語:非洲不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動物世界也是彩色的。

2.在非洲彩色的動物世界這一部分內容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爲什麼?

4.資料交流:說說你所知道的非洲彩色的動物世界。

5.引語:人們曾說:非洲是上帝創造的伊甸園,這裏是植物的樂園,也是動物的天堂。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動物園,就在非洲!

6.課件展示非洲的野生動物。

7.小結:非洲的動物多種多樣,作者無法面面俱到地描述,所以抓住了自己印象最深的蝴蝶來寫,詳略得當,寫出了非洲動物世界的色彩斑斕。

彩色的日常生活:

1.導語:非洲的自然景觀是彩色的,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無一不是彩色的!

2.學生交流讀書方法,如:(1)抓關鍵詞理解;(2)找出寫得最美的句子進行體會;(3)給自己提問題而後找答案等。

3.相機引導:作者通過花花綠綠的衣服、五光十色的食物、綠樹紅花掩映的住房和五顏六色的賓館,來體現非洲人彩色的日常生活。

引語:熾熱的赤道驕陽孕育了這一方皮膚油黑髮亮的非洲人,他們以自己的熱情奔放營造了七彩的生活.

6.課件展示:非洲的日常生活。(普通三輪車伕豔麗的衣着及市場人羣多、食物多樣化,突出其五彩繽紛)

彩色的藝術:

1.導語:非洲人彩色的日常生活造就了彩色的非洲藝術。

2.學生交流最令自己感興趣的句子,並瞭解作者的寫作方法:從彩色的繪畫、彩色的工藝品、彩色的音樂、舞蹈,來體現非洲的藝術也是彩色的。

3.資料交流:你能向同學們介紹一下非洲的工藝品嗎?能介紹一下你所知道的非洲舞蹈嗎?

4.引語:人們常說,非洲舞蹈是非洲藝術的靈魂,非洲的舞蹈質樸、清純、火熱。請同學們朗讀這句話,一起來感受非洲舞蹈的魅力。

5.學生朗讀:“如果你有幸參加他們的篝火晚會,那熊熊燃燒的火焰旁那穿着花衣裙歡跳的人羣,不,那是流動的、五彩的旋律,你就會更深地領悟非洲彩色的美,非洲彩色的涌動與無限的活力。”

6.這就是激情似火的非洲舞蹈:課件展示非洲舞蹈的錄像片斷。

7.這就是非洲舞蹈的魅力,它讓人激情洋溢,熱情似火。請同學們再讀這句話,共同傳遞這份豪爽,這份激情!

四、總結全文:

1.導語:這激情洋溢的舞蹈,來自舞者的心靈。它訴說着非洲的原始與神祕,訴說非洲的熱烈與奔放。難怪作者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2.學生朗讀這兩個感嘆句:“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啊!”“啊,非洲,好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

3.教師點題:是啊!說非洲是彩色的在於它的色彩斑斕,更在於它的多姿多彩!讓我們再一次讚歎這彩色的非洲吧!

學生再次感情朗讀這兩個感嘆句。

五、推薦閱讀:《非洲地理雜誌》、《非洲之旅》等。

教學反思:

對於這樣一篇美文,要讓學生感受它寫作的技巧,體會非洲的色彩斑斕,感悟作者的情感,教師的恰到好處的引導是至關重要的。開課時的出人意料:在《夢想的力量》一文中,非洲給大家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再出示絢麗多彩的非洲圖片,讓大家感到驚訝、震憾。而在學文中,我 分三步走:初讀知大意,再讀抓重點,三讀談感受。我充分創設情景,播放非洲風光視頻,激起學生對非洲的神往,再引領學生將全文進行梳理,讓學生真切地感受本文的表達特色。而後和學生一起走非洲,感受非洲的多姿多彩。再“讀悟結合,感受非洲的自然景觀”,讓學生走進非洲彩色的植物世界和動物世界,從文字中細細品味,用作批註的方法,讓學生與文本進行親密接觸,感情朗讀加深體會,全體交流盡情暢談感受。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小組合作自學其餘部分的內容。課堂上,我注重精讀與略讀相融合,採用列提綱的方式來梳理本文的文脈,瞭解本文表達特色,給學生充分的言語實踐時間和空間,體現着略讀教學略教而不略學理念。再就是感悟與積累並重。採用作批註、激情朗讀等方式讓學生感悟非洲的色彩斑斕並內化積累。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13

課時目標: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通過朗讀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教學過程:

一、遊戲,鞏固識字

1、出示生字:說話朋友春高,遊戲:“找朋友”,說詞語,看誰說得多。

2、出示生字卡片。遊戲:“搶答”

3、課件出示練習。

春雷柳樹說話醒

春風柳梢洗澡長高

春雨小朋友梳頭軟

春燕柳枝玩耍綠

詞語連線

二、品讀,感悟文味

1.你喜歡這首詩嗎?爲什麼?

2.小結:柳樹醒了,她是那麼柔軟,那麼鮮嫩,那麼活潑,那麼嫵媚。多可愛的柳樹,多可愛的春天,你能把這種喜愛讀出來嗎?

3.誰來試一試?讀你喜歡的地方。

相機指導:“醒、軟、綠、飛、高”等字可讀得稍重、稍長,以讀出詩的節奏感。

4.小結:

柳樹醒了,春姑娘來了。春天閃耀着明麗的色彩,跳動着輕快的音符,瀰漫着逗人的童趣,悄悄地向我們走來。柳樹醒了,孩子們也醒了。他們那琅琅的讀書聲,那無邪的歡笑聲,給春天的`樂譜上增添了美妙的音符。

三、想象說話,運用語言。

1再讀課文,你發現了什麼?

2出示練習:

春天跟說話了,

說着說着,

……

3你知道在春天裏,還有什麼也醒了嗎?

四、總結

1、用你喜歡的方式背課文。

2、說寫或畫寫小詩:醒了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14

課標要求

1.關心學校、本地區和國內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蒐集資料,調

查訪問,相互討論,能用文字、圖表、圖畫、照片等展示學習成果。

2.掌握查找資料、引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3.多角度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有自己的感受和認識,表達力求有創意。

內容與學情分析內容分析“任務二”新聞採訪,在本單元任務羣中活動性、綜合性最強,主要由學生自主完成,運用並發展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包括採訪的準備和實施兩個階段。

學習重點指導學生制定採訪方案、合理設置採訪問題。

學習難點小組共同擬定採訪計劃並實地採訪。

學情分析

學生在“任務一”中已經掌握了消息、新聞特寫、通訊、新聞評論四種新聞體裁,在閱讀新聞的過程中對新聞素材的採編角度、方法和取捨也有了一定的瞭解,對擬題、消息的結構,不同新聞體裁寫法也有了明確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學生已經對於新聞採訪充滿好奇,對新聞寫作躍躍欲試。

學習目標

1.鍛鍊捕捉新聞線索、抓住新聞熱點的能力;通過撰寫採訪提綱,模擬採訪等活動,提高策劃組織、分工合作、交流溝通的能力。

2.養成關注現實、關心時事、自主思考的習慣;形成求真務實、冷靜客觀的思維方式;學會準確、負責任、言必有據的表達。

學生課前需要

做的準備工作分配新聞採訪及編寫小組,蒐集身邊的新聞熱點,準備採訪器材(筆、本、錄音筆、照相機等)

學習策略

採訪策劃、實地採訪、編寫、小組合作

學習環節

學習任務設計與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自主學習、小組活動、課堂展示)

設計意圖

落實目標

導入新課:

一、觀視頻知採訪

下面先請同學們看一段中國游泳隊全紅嬋在東京奧運會10米跳臺奪冠後的採訪。

模擬採訪:現在假如你就是身在東京的小記者,目睹了全紅嬋奪冠的全過程,賽後將對小冠軍進行採訪,你將怎麼做呢?(學生採訪效果不好)

通過收看視頻,我們要想成爲一個職業新聞工作者,除了之前積累的新聞知識,還需要了解關於新聞採訪的一些常識。下面咱們一起回顧下課文《一着驚海天》。

二、迴歸課文找採法

節選一:

2012年11月23日上午8時,頂着凜冽的寒風,身着不同顏色馬甲的甲板工作人員在戰位就位。阻攔索安全觀察員手持專業工具,一絲不苟地對阻攔索做最後一次檢查。備受外界關注的我國航母艦載戰鬥機首着艦進入最關鍵時刻。

節選二:

繞艦一轉彎,二轉彎,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鉤,殲-15艦載機像凌波海燕,輕巧靈活地調整好姿態飛至艦艉後上方,對準甲板跑道,以幾近完美的軌跡迅速下滑。

新聞採訪就是記者爲取得新聞材料,而進行的觀察、調查、訪問、記錄、攝影、錄音、錄像等活動。是一種媒體信息的採集和收集方式,通過記者和採訪對象面對面的交流來實現。

視頻播放,感受新聞氣息,體驗媒體人的工作。

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調動自身經驗,結合課文探究新聞採訪的方法。

學生自主學習,分析回憶新聞採訪的方式。

師生歸納:用嘴巴問,用耳朵聽,用筆記錄,藉助音像設備得來的。

引領學生關注時事。

以熟悉的課文爲例,進一步明確新聞採訪的多種方式:觀察、記錄、資料蒐集等。也可以拓展八上《紅星照耀中國》

活動一

瞭解新聞採訪

活動二

擬寫採訪提綱

活動三

模擬新聞採訪

三、新聞採訪“準備時”

“成在寫作,功在採訪”新聞人的工作有哪些呢?

一次完整的新聞採訪包括:

訪前準備——現場問答——後期整理

請同學們先整體閱讀課文已有材料(任務二第15頁),圈點勾畫,小組交流分工,結合小組意見,老師進行指導。老師根據學生交流展示,進行適時提升指導。

爲了更好地採訪,我們將成立採編小組,確定採編小組成員分工。小組分工如下:

記者1:負責報道的選題、蒐集相關資料;思維靈活的學生。

記者2:負責採訪的提綱;文字能力強又細心的學生。

記者3:掌握採訪的技巧及如何提問,細心的學生。

記者4:進行現場釆訪,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學生。

攝影,負責圖片編輯,電腦能力強的學生。

文字編輯:採訪的後期整理,語文能力強的學生。

主編:整體把控,組織能力強的學生。

(一)前期準備:

1.選定主題:意義重大,貼近生活。

通過研究分析,找準熱點、關鍵點,確定採訪主題。一個好的採訪主題,應該儘量做到有價值、有深度、有新意。

2.採訪對象:慎重選擇,積極聯繫。

確定採訪主題後,應從專業背景、個人經歷、身份性格等方面慎重選擇採訪對象。確定採訪對象後,應積極與之聯絡,向對方說明採訪的主題、目標等,發出採訪請求。如對方接受請求,應與之約定採訪的時間、地點等。

3草擬提綱:全面清晰,保證效果。

採訪者要蒐集與採訪主題、採訪對象相關的資料,認真分析研究。採訪者還需要擬出採訪提綱,以保證採訪的效果。所謂採訪提綱,指採訪者預先設計的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應圍繞主題,儘量全面,邏輯清晰。

我們這次的採訪話題是“手機進校園”,請閱讀相關資料擬寫採訪提綱。

【資料1】山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山東省學生體質健康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

《條例》規定,中小學校應當加強學生在校期間電子產品使用管理,指導學生科學規範使用電子產品;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

【資料2】在日本較爲主流的教育方針是,由學校統一向學生髮放手機,以此來“教會學生手機的正確使用方法”。著名教育學家尾木透露,這種手機月租3500日元(約合220元人民幣),不能上網但自帶GPS功能,此外,這種手機還可以“防狼”,如果遇到危險,孩子可以一鍵打開報警裝置。

【資料3】中小學生使用手機,方便了家長與之聯繫,但也存在一些青少年對手機形成了依賴,患上了“手機綜合徵”。而且頻發短信對視力有一定傷害,手機輻射也影響身體健康;沉迷於玩手機也必定影響他們的學習;手機對中小學生的心理和身體的.健康發展都有不利影響,學校和家長必須要管,但怎麼管是關鍵。單用一紙禁令完全把手機清除出校園,這種“一刀切”的管理方法傷害了學生的自尊,無法從根本上讓學生正確認識手機的用途,學校應當採用科學和與時俱進的管理方式,正確引導學生使用手機。

【課件】示例

學生課堂討論。

小組內合作:

填寫訪談提綱(答案不唯一),完成提綱後進行小組討論,發現問題後進行修改。

小組間合作:(展示採訪方案)

兩個小組,各派一到兩名同學爲代表,解說方案,其餘同學認真聽說,對不合理的地方給予指正。

(二)現場問答

1.守時赴約,注意儀表。

赴約採訪時,精神飽滿,衣着得體。

2.彬彬有禮,機智傾聽。

採訪者的舉止要有禮貌。在整個採訪過程中,如非必要,不宜打斷對方。如必須打斷對方的話,應先向對方致歉。採訪結束,向對方致謝。在傾聽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把握稍縱即逝的新聞線索和對方談話的弦外之音,以便將採訪引向深處。

3.有效提問,講究技巧。

緊扣主題,多角度、多層面設問,設問有邏輯性,由淺入深,由主到次。把問題分門別類,提問語言:簡潔清晰、準確精煉。問題要主旨清晰,範圍適中、要求明確,形式多樣。採用技巧,採訪前稍作鋪墊,緩解對方的緊張情緒。採訪者要隨機應變,遇到不作正面回答的情況時,改變方式提問,提示回答的思路角度。對不同的採訪對象提出同樣的問題,以求兼聽則明。

4.過程流暢,輕鬆自由。

5.做好記錄,重視筆錄。

(三)採訪後的後期整理

1.整理材料,去粗存精;

2.成果確認,保持聯繫。

如非特殊情況,在相關的新聞作品正式發表之前,採訪者應將作品交採訪對象確認,這樣不僅能避免誤解,曲解對方的言論,也能給其補充、調整自己言論的機會。

、模擬新聞採訪“進行時”

(一)“舉一”:新聞採訪一例

採訪校籃球隊隊員曹子博。

提示:同學詢問三到五個問題,比較和合適,問題之間要注意邏輯關係。

擬定採訪內容如下:

採訪對象:初一二班學生曹子博

(校籃球隊隊員,校籃球比賽初一年組冠軍隊——初一二班籃球隊隊長)

採訪結果

採訪問題

1先跟大家說說你奪冠後的心情。

2你什麼時候開始練習籃球的?平時每天大概訓練多長時間?

3你覺得訓練中最難的是什麼?如何兼顧訓練與學業?

4你最崇拜的籃球運動員是誰?你認爲他對你的影響是什麼?

5你認爲體育訓練對你的成長有什麼價值?

補充背景資料:

1.學校首屆校園籃球爭霸賽歷時一個月(20xx.3.20-4.20),三個年組按照抽籤單循環淘汰制比賽,分別評選初一初二初三三支冠軍隊。除學生比賽外,本屆更大的亮點是兩場師生表演賽。

教師示例:

(二)“反三”:結合本小組主要採訪內容,選擇角度準備寫新聞。明確活動目標,準備合作探究學習。

學生閱讀材料,圈點勾畫,思考商量採訪流程,老師提問,兩組成員陳述分工情況及分工理由。

歸納整理新聞採訪的過程及注意事項,積極思考,做好記錄。

瞭解訪談話題,擬寫採訪提綱,籌備訪談計劃。

小組合作

自評互評

修改完善

交流展示

學生熟悉採訪的流程及程式化。

組內合作:組長組織內部六個人,根據自己的特點,明確分工:(同上)

組與組之間的合作:先擬好提綱的小組,找到另一個擬好提綱的小組,共同探討兩個小組所設置的採訪問題的合理性,取長補短。明確途徑,掌握方法。

瞭解訪談提綱的基本結構,爲自擬提綱做好準備。

讓學生在實際採訪前有具體的經驗準備。

體驗式學習,鞏固學習成果。

達標檢測必做任務:採訪初一二班學生曹子博,寫新聞稿。

拓展作業:關注社會上的新聞熱點,自選角度進行採訪和報道。

推薦選題一:完成手機禁止帶入校園的採訪(根據採訪提綱,完成這次訪談活動的設計,並用1-2天時間完成訪談,梳理訪談結果。)

推薦選題二:關注中學生的體質健康(關注學校籃球賽,根據採訪提綱,完成訪談,梳理訪談結果。)

板書

設計選題文明篩選

定案真誠整理

分工切題

擬綱連貫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15

教材分析:

《媽媽的帳單》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的是小男孩彼得給媽媽開了一份帳單,索取他每天幫媽媽做事的報酬。當小彼得在餐盤旁看到他想要的報酬時,同時也看到了媽媽開給他的一份帳單,這份帳單讓小彼得感受到了母愛情深,他慚愧地把索取來的報酬塞進了媽媽的口袋。課文切入角度獨特,把母愛的無私、無價表現得極爲動人,意蘊深長,是一篇人文意義很強的文章。

設計理念:

本課教學力求體現“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的理念,理解感悟課文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已有經驗出發。教師組織引導時,參考學習提示,爲學生進行有效學習服務。主張“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活動。學生的閱讀能力只有在自主閱讀過程中才能得到鍛鍊和提高”,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有所悟。

學習目標:

1、學習默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母愛情深,懂得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是應該的。

3、培養獨立的默讀能力。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體會母愛的無私與無價。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1、同學們,想聽故事嗎?今天老師就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故事的題目是《血奶》

2、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3、這個故事非常感人。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再次感受媽媽偉大的愛。

二、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質疑:看到這個課題,你們有什麼要說的嗎?

過渡:知道什麼是“帳單”嗎?文中的賬單是超市裏的發票嗎?下面請同學們走進課文,讀一讀課文就知道了。

三、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每一個字、讀通順每一句話。

2、檢查學生自讀效果。

(1)出示詞語,請生讀。

(2)出示難讀的句子指名讀。

四、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默讀要求。學生默讀思考: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學生反饋 。自由表達。

五、研讀兩份帳單。

過渡語:剛纔我們在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時,大家都知道了文章重點向我們介紹了兩份帳單,一份是兒子的,一份是媽媽的。

(一) 兒子的賬單(大屏幕出示)

1、 從這份賬單中你可以看出小彼得是個怎樣的孩子?(懂事、聽話、勤勞)

2、 老師希望咱們班同學也像小彼得一樣懂事、聽話,經常幫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3、 這份賬單裏寄託了小彼得一個小小的願望,他想從媽媽那兒索取60芬尼的報酬。那麼他的願望實現了嗎?文中哪個詞告訴了我們?(釋“如願以償”)

過渡語:正當小彼得如願以償的時候,他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賬單。

4、出示媽媽的賬單,指名讀。問:看到這份賬單,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5、既然媽媽爲小彼得做了那麼多,爲什麼她的帳單上寫得都是“0芬尼”呢?

6、小彼得讀懂了媽媽的賬單嗎?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來?(釋“羞愧萬分”)

7、此時的小彼得心裏是怎麼想的呢?

8、讀着讀着,他又是怎麼做的呢?

9、出示最後一段,比較句子,體會小彼得羞愧的心情。

10、有感情朗讀最後一段。

11、此時此刻,小彼得撲在媽媽的懷裏,他會對媽媽說些什麼呢?媽媽又會怎麼說呢?(出示插圖)

七、總結深化,拓展延升

1、最後讓我們一起來朗誦《媽媽的愛》這首詩,再次感受媽媽對我們的那份關愛吧。

2、拓展延伸:學生自己佈置家庭作業.

同學們,你們的媽媽也是用這樣綿綿不斷的愛陪伴着你們長大的,今天,你學習了這篇課文後,你會給自己佈置一個怎樣的家庭作業呢?

結束語:我們在媽媽的愛裏天天長大,媽媽給了我們太多太多的愛,我們也應該學會表達對媽媽的愛,我想不僅是在節日裏爲她送上一份小禮物,爲她朗誦一首小詩,更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幫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兒。(播放《燭光裏的媽媽》)

附板書:

20 媽媽的帳單

兒子 按勞取酬 60芬尼

媽媽 不要報酬 0芬尼

(愛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