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15篇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8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優秀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15篇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學習作者描摹抽象事物的方法和渲染環境氣氛的技巧。

2、藉助註釋疏通文意,在理清文章層次的基礎上把握主旨。

3、體會作者在文中抒發的世事艱難、人生憂勞的無限感慨。

文學常識

1、作家作品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自稱六一居士。北宋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早年喪父,家境貧寒,母親鄭氏以蘆獲代筆,泥沙代紙,教他讀書寫字。宋仁宗天聖八年進士。支持范仲淹的“慶曆革新”,遣到守舊派的排擠和打擊,屢遭貶謫。晚年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王安石執政後,辭官退隱,死後追贈爲太師,諡文忠。

歐陽修繼承唐代韓愈“文以載道”的精神,發揚唐代古文運動傳統,被公認爲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散文、詩詞、史傳等方面都有較高成就,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尤以散文對後世影響最大,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背景介紹

本文寫於作者五十三歲時。作者晚年雖身居高位,但回首往事,屢次遭貶內心隱痛難消,面對朝廷內外的污濁、黑暗,眼見國家日益衰弱,改革又無望,不免產生鬱悶心情。對政治和社會時局心情鬱結,對人生短暫、大化無情感傷於懷,讓作者此時處於不知如何作爲的苦悶時期。所以他對秋天的季節感受特別敏感,《秋聲賦》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秋聲賦》作於嘉祐四年(1059),歐陽修時年53歲,這是他繼《醉翁亭記》後的又一名篇。它駢散結合,鋪陳渲染,詞采講究,是宋代文賦的典範。

3、賦:介於詩歌與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語言上多鋪張藻飾,講究文采韻律;內容上多側重於通過極力描繪景物抒發作者的主觀情感。

初步感知

初讀課文,完成以下內容:

1、掃清字音障礙

悚(sǒng)然蕭颯(sa)槁(gao)木砭(bian)人肌骨戕(qiang)賊黟(yi)然

2、理清文章思路

明確:

夜讀------聞秋聲------童子所見-------歐陽子所感(此爲文章主體部分)-----童子昏睡

深入理解

再讀課文,梳理文言現象

1、以學習小組爲單位,合作探究,疏通文意。

2、在梳理文言現象的基礎上,誦讀課文,口譯文章。、

精研細磨

精讀課文,分析鑑賞

一、研讀第一段,思考:

歐陽修是怎樣將無形的秋風寫的具體可感的,採用的什麼方法?

秋聲波濤夜驚比喻無形有形

風雨驟至抽象具體

金鐵皆鳴

赴敵之兵

此段文字從秋風初起到秋風越來越大,運用比喻,聲色渲染,爲我們營造了一幅令人悚然,異哉的動人心魄的秋聲圖。

二、研讀第二段,思考

1、找出本段中直接描寫秋聲的`句子。

故其爲聲也,悽悽切切,呼號憤發。

2、第二段前半部分分別從幾個方面描繪“秋之狀”?這是一種什麼手法?作者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渲染烘托的寫法既爲後文直接狀寫“秋聲”做鋪墊,又使“秋之聲”更爲形象而有聲勢,是通過秋天的悲涼來表現秋聲的悲。

3、如果說第二段前半部分是在寫“秋之狀”,那麼後半部分就是在議秋之心,突出秋心的肅殺對於自然之秋的肅殺之氣。作者列舉了那些跟秋有關的例子?這種類似於意識流、看似雜亂卻始終不脫離中心的寫作手法是什麼?有何作用?

刑官、兵象、陰陽五行、五聲六律。聯想和想象極力鋪張,突出秋對萬物的強大摧殘力量,說明萬物盛衰的自然之理。寫出了秋聲中的永恆的悲傷,爲下文進入主題起了鋪墊作用。

三、第三段,作者聯繫人生,抒情言志,由秋聲及草木,由草木及人生,其傷感悲秋之情溢於言表。仔細揣摩本段,試用自己的語言來對歐陽修的感悟做以下概括。

1、人生的憂慮煩惱,勞頓睏乏會耗損人的精力。

2、力所不及、智所不能的事會使人快速老去。

3、人應該知足常樂,不要與人一味爭榮。

四、末段探究。歐陽子對秋聲的描述如此優秀,可童子爲何聽得“垂頭而睡”呢?作者這樣寫有何用意?

1、情感基礎不同。歐陽子是夜讀有感,發而爲文;童子在歐陽子的指使下被動聽秋。

2、文化基礎不同。歐陽子用賦體來形容秋聲,童子沒有這麼豐富的知識積累。

3、人生感悟不同。歐陽子歷經滄桑,而童子風華正茂。

探究爭鳴

對於這篇文章的主題,有人認爲是一篇典型的悲秋之作,抒發了作者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爲的鬱悶心情;也有人認爲同以往的悲秋之作相比,本文既無失意的惆悵,又無身世的感傷,體現了作者豁達超然的情懷。你更贊同哪種觀點?結合曾經學過的歐陽修的作品和對他生平的理解談談自己的看法。

例如:我從這篇文章中讀到的是歐陽修的一種超然情懷,但這種超然不同於從容的面對現實,襟懷曠達的人生態度,而是歷經滄桑後的一種透悟,一種淡泊的心境。可聯繫歐陽修的生平來理解。(言之有理即可。)

知識積累

1、通假字

忽奔騰而砰湃(“砰湃”同“澎湃”,波濤洶涌的聲音)

2、古今異義

如赴敵之兵(兵,古義;軍隊。今義:士兵。)

金鐵皆鳴(金鐵,古義;兵器。今義;金屬名)

3、詞類活用

歐陽子方夜讀書(名詞作狀語)春生秋實(名詞作動詞,結果實)

4、文言句式

胡爲而來哉?(胡……哉:疑問句式,爲什麼……呢)

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餘烈(所以……乃……;固定句式,用來……是……)

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奈何……:固定句式,爲什麼……)

名句集錦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爲霜(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唐?王績《野望》)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唐?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爲秋風所破歌》)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宋?范仲淹《蘇幕遮》)

(《秋詞》【唐】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釀》這篇課文記敘了一位語文老師在上課時,由於誤讀“醞釀”的“釀”字所引發的故事,讚揚了一位小學生劉東東真誠地幫助老師糾正錯誤和語文老師知錯就改的坦誠品格。

學情分析

我是一位剛剛從校園裏走出來的新老師,所以在教這一課的時候有着特殊的情感。我所教的這個班級裏,大部分學生都很活躍,想象力豐富。但就是欠缺耐心和細心,做事很馬虎。所以在教學中,我的重點是放在學習人物品質上,聯繫實際生活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 指導學生認識10個生字,能正確書寫1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耷拉、朗誦、照例、橡皮筋、練習、煥發、醞釀、肅穆、氣氛、皺眉、搗亂、缺乏、沒精打采、平心靜氣、柔和悅耳、不可名狀”等詞語。

2. 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 幫助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做人要坦誠,對人要真誠的道理,並受到感染。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通過抓住人物的言行,推想人物的心理,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做人要坦誠,對人要真誠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審題質疑導入

1.“釀”這個字該怎樣讀?

2.你能用“釀”字組個詞嗎?

3.看到這個題目,你想了解什麼?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把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再想想哪幾個自然段可以合併成一個結構段。

三、深入學習課文

1.指名讀,東東心理變化的句子。

2.東東的心理有什麼變化?(惋惜—懊惱—擔心—緊張—高興)

3.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4.爲什麼東東的心中流淌着暖流呢?(承認錯誤,受到表揚)

5.聽了劉老師的話,你對她有什麼新的認識?(知錯就改)

四、總結全文,體會人物性格

1.你最喜歡文中的誰?爲什麼?

2.你在生活中有過類似的經歷嗎?

五、作業佈置

請你和家人說說學完這篇課文的感受。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 理解蓮花的高潔品格。

2、 理解託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理解蓮花的高潔品格和文章託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導入課文

蓮花又稱荷花、芙蓉。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描繪過它,讚美過它,並把它當作高潔脫俗品格的象徵,藉以表達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頤寫的《愛蓮說》就是一篇膾炙人口、經世不衰的贊蓮佳作。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這篇文章。

二、解題,揭示學習目標

文章的題目是《愛蓮說》。“愛”表現了作者的感情,“蓮”是這篇文章寫作的主體,“說” 在這裏指什麼?

明確:“說”是一種文體,可以說明事物,也可以發表議論或記敘事物。 “說”這種文體可以靈活地運用說明、記敘和議論的表達方式,偏重於議論。那麼題目的意思是什麼呢?可以理解爲“談談愛蓮花的道理”或“說說喜愛蓮花的道理” 他愛蓮花有什麼道理呢?我們來讀課文。先請聽錄音,注意聽準字音,以及句子的語氣語調。(大家還有不會讀的生詞了嗎?不過這裏我還是要強調一下“鮮”應讀爲xin)

聽了一遍後我們初步瞭解到在本文中作者是借寫蓮來抒發感情並說明道理的,這就是託物言志的寫法。學習這類文章,一要理解所託之物的含義;二要理解作者怎樣託物,如何言志。這兩點正是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的目標。下面請同學們齊讀一遍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評價:這一遍讀得整齊,也很流暢,但是沒讀出韻味來)

三、指導朗讀

1、文言文的讀法與現代文有點不同,文言文要讀出韻味來,因此要讀得慢些讀得舒緩些:

如:“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字,既使上下語氣貫通,又使全句語氣舒緩,富有節奏。相同的還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體會一下。

2、還要讀出抑揚頓挫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讀起來,要一頓一挫,一抑一揚,讀出節奏和韻味來。“出……不染,濯……不妖”,“染”和“妖”一揚一抑,體會一下。

3、文中還有些排比句,讀的時候語氣應逐漸加強,層層推進,讀出氣勢來。請一位同學來讀一下第二段的排比句。

我們掌握了朗讀的方法之後,再齊讀一遍課文,這一遍要讀出韻味來。

四、自讀課文,疏通文意

這一遍讀得有點味兒了,但要更好地讀,還有待於我們在充分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礎上來讀。下面大家自由小聲讀或默看註釋,理解句意,讀懂課文,前後左右可討論一下疑難問題。時間爲五分鐘。

(時間到,大家讀懂了沒有?如有疑問請提出來。)

好我們理解了課文內容,大家應試知道作者爲什麼這樣愛蓮花了吧。請大家把文中具體描寫蓮的語句找出來。(齊讀)

五、研讀課文

(一) 理解蓮花的高潔品格

1、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蓮花的?又賦予蓮花哪些品格?

描寫角度 語 句 賦予的品格

明確: 生長環境 (出……不妖) ----高潔、質樸

體態、香氣(中……益清) ----正直、芳香

風度 (亭……褻玩焉) ----清高

2、總結:這些描寫,句句寫蓮,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寫出了蓮花美麗的外表、芬芳的氣質,而且對她那高潔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風度,作了惟妙惟肖、盡善盡美的描繪,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蓮花的讚美之情。這也正是作者愛蓮的原因。

3、請同學們把這些語句齊讀一遍,注意體會作者的讚美之情。(這次要讀出感情來)

(二) 理解運用“菊“和”牡丹“來正襯和反襯的作用。

過渡:作者主要描寫和讚美蓮花,開頭卻爲什麼寫了菊花和牡丹?這有什麼作用?

這是一種襯托的寫法,用“菊”和“牡丹”來襯托蓮花。

1、 分析“菊”的襯托作用。

誰愛菊花?陶淵明是個什麼樣的人?我們學過他的《桃花源記》,瞭解了他是一位“不汲汲於富貴,不慼慼於貧賤”不願意與統治階級同流合污的品德高尚的人。

師:作者寫陶淵明獨愛菊,正是讚頌他不苟同於世俗的高潔品質。用菊花來襯托蓮花,也是用陶淵明來襯托他自己。

2、分析“牡丹”反襯的作用。

然而能潔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從晉朝以來極少,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爲什麼?

因爲牡丹色彩豔麗,嫵媚動人,象徵富貴。也就是說世人都追求富貴,作者願不願意像世人那樣貪慕富貴呢?文中有一個字能體現作者的這種感情。(獨)

師:作者寫世人盛愛牡丹是從反面襯托蓮的高潔品質,從而表明自己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三) 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過渡:以上是寫蓮也就是託物部分,但是託物言志的文章描寫事物並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過對所託之物的描寫來歌頌人。同樣,《愛蓮說》一文作者寫蓮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借蓮頌人。請同學們看第二段

1、就表達方式來說,第一段側重於記敘、描寫,那麼第二段呢?

議論,文中哪一個字能集中體現出來?“謂”

抒情,文中有哪一個字作了提示? “噫”

2、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麼?(花之隱逸者也)作者對陶淵明的這種隱逸的生活態度是不是完全讚賞呢?(不是)作者讚賞的只是陶淵明這種不苟同於世俗的人格,而對於他的'隱逸,作者更多的則流露出什麼情感?(惋惜)

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麼?(花之富貴者也)對於世人都貪慕富貴,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麼情感?(鄙視)

而蓮,作者則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對蓮的什麼情感?(讚美)

3、同學們注意體會作者對這三種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齊讀第二段。讀的時候注意

a、文中有一個嘆詞“噫”,朗讀時聲音應該延長。

b、最後三句運用了三種不同的句式來表達作者內心複雜的情感。

“菊之愛,陶後鮮有聞。”是什麼句式?陳述句在朗讀時應讀平調,這一句重音應放在“鮮”字上,應讀出“惋惜”的語氣。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是什麼句式?疑問句朗讀時應讀升調。

“牡丹之愛,宜乎衆矣!”是什麼句式?感嘆句朗讀時應讀降調,要讀出“鄙視”的語氣。

預備讀

4、小結: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願像陶淵明那樣做一個隱逸者,更不屑於向世人那樣貪慕富貴。在當時渾濁的世間,他以蓮自喻,志在堅貞不渝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實在難能可貴,難怪他能寫出這樣經世不衰的佳作。

六、指導學生按照板書脈絡快速背誦。

現在,大家把書關上,能不能根據黑板上的提示背出這篇課文來?試一下,齊背《愛蓮說》

七、總結課文

1、 學生總結

至此我們學完了周敦頤的這篇千古傳誦之作。從內容上或寫法上、學法上,大家有哪些收穫呢?

從中我們懂得了蓮花高潔脫俗、正直純真的品格。寫作上明白了作者託蓮花抒情言志的寫法。此外,這篇文章比喻、擬人、排比修辭手法的運用,襯托、對比手法的運用,陳述、疑問、感嘆句式的變化,記敘、議論、抒情的有機結合,文字的洗練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們借鑑。學法上:應注意多讀及朗讀的方法。

2、教師總結

同學們,周敦頤盛讚蓮花爲君子,當然有獨家的見解和他所處時代的特點,但他表現出的對貪慕富貴的鄙棄,對高潔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對我們有積極的教育意義。我們應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蓮一樣正直的人。

八、佈置作業

1、仿例句,用託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愛蓮花,因爲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愛蠟燭,因爲它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恰如默默無聞,甘爲孺子牛的老師。

2、熟練背誦並默寫課文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4

【學習目標】

1、通過回顧、交流學習本組課文後的收穫,引導學生體會讀書的樂趣,並學習一些讀書的方法。

2、讀背古詩句,積累古詩句,品味讀書的好處及方法。

【教學過程】

一、回顧詞語盤點

1、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2、組織一分鐘記憶競賽、一分鐘抄寫競賽。

二、交流平臺

1、溫故而知新。學完一單元后,我們應當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小結,看看有哪些收穫和體會。如:喜歡本組的哪篇課文?積累了哪些好詞佳句?習作和口語交際能力有沒有提高?圍繞本專題,在課外又閱讀了哪些文章或書籍?通過本次綜合性學習,你對讀書帶來的樂趣是否有了更深的體會?你是否學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我們可以圍繞某一方面的收穫展開討論,也可以多方面交流各自的體會。

2、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

賞析佳句。

賞讀美文。

研討讀書方法。

交流收穫、體會。

三、日積月累

1、激情導入:

我們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素以樂學好讀爲高尚美德,古代許多賢人學士寫了許多這方面的警句,激勵我們做個熱愛讀書的人。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2、出示日積月累中的'句子:

學生自由誦讀,注意讀準字音。

嘗試理解:

學生交流對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學生質疑,組織解疑。

3、背誦名言。

4、出示課外有關讀書的名言,

拓展積累。請同學們讀一讀、說一說、背一背。

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英)莎士比亞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蘇聯)高爾基

一本新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無限廣闊的海洋。──(瑞士)凱勒

至樂無如讀書。──鄭成功

藏書不難,能看爲難;看書不難,能讀爲難;讀書不難,能用爲難;用書不難,能記爲難。──張

5、請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關於讀書方面的名言,共同進行賞評。

6、鼓勵學生課後將自己最喜歡的讀書名言製作成書籤。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於回顧·拓展一,回顧·拓展一教案教學設計,希望對你有幫助!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疏通文章字詞,瞭解文章大意。

2、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3、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教學重點:

1、聯繫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理解“恥學於師”的原因。

2、學習本文采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的強大的論證力量。

教學思路:

朗讀課文——翻譯課文——理解內容——探究問題——深化總結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教學中會採用朗讀、討論、辯論、歸納等教學法)

第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剛學習過荀子《勸學》,明確了學習的重要意義。通過學習,人們的修養與學問可以得到提高,人們的素質可以得到改變。那麼,學習的最佳途徑是什麼呢?是自學,或是從師學習?

【活動一】學生自己談談對老師的看法。

二、解題背景

1、“說”是一種議論文文體,可以先敘後議,也可夾敘夾議。以前學過的《捕蛇者說》《愛蓮說》《馬說》等都屬於這類文體。“說”古文爲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師說”的意思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

2、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稱“韓吏部”。死後諡“文”,故世人又稱“韓文公”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

【活動二】學生蒐集整理相關背景知識。

三、自主學習,朗讀課文

1、讀字音。注意形聲字、形近字、多音多義字、通假字、古音字的讀音。

2、讀節奏。要讀清節奏關鍵得翻譯好文句,只有明白了語句的含義才能劃分好節奏,因爲節奏是以意義爲單位來劃分的。

3、讀語氣。請同學們藉助翻譯參考書把文章的翻譯通讀一遍,然後根據自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再把文章朗讀一遍,把文章的語氣讀出來。

【活動三】

1、學生自己借工具書讀準重要的字音。

2、學生借課文註釋翻譯文章,根據文意劃分文句的節奏。

3、學生根據文意自己嘗試讀出文章的語氣。

四、研讀第一段,歸納詞句

1、結合課本翻譯重點字詞

古之學者( )必有師,師者,所以( )傳道受( )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 )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 )爲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 )聞( )道也固( )先乎( )吾,吾從而師之( ),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 )也,夫庸( )知其年之後生於吾乎?是故( ),無( )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2、歸納重要的文言知識。

請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把本段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一詞多義、文言句式進行歸納,以提高文言翻譯能力。

3、思考探索

爲什麼要從師?選擇老師的標準是什麼?

明確:

從師原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

從師標準: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活動四】

小組分工、合作歸納本文重要的文言詞句。

五、研讀第二段,歸納詞句

1、結合課本翻譯重點字詞

嗟乎!師道( )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 )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衆人,其下( )聖人也亦遠矣,而( )恥( )學於師。是故( )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於( )其身( )也,則恥師焉,惑( )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 )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 )師焉,或不( )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 )樂師百工( )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 ),曰師曰弟子云者( ),則羣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 )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 ),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

2、歸納重要的文言知識。

3、思考探索

1、此段分論點是什麼?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2、作者從哪三方面進行對比論證?

明確:

縱比:古之聖人,從師而問;今之衆人,恥學於師。

自比:對其子,擇師而教;對其身,恥學於師。

橫比: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羣聚而笑之。

六、品讀深化,交流提高

組織學生談自己學習文本的收穫。

【活動五】

1、播放課文朗讀一、二段,讓學生再次品讀課文。

2、學生談談學習本文的收穫。

七、佈置作業

八、板書設計

第二教時

一、複習檢查

1、抽查2—3位同學的一、二節的背誦。

2、翻譯下列句子

①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②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

二、研讀第三、四段,歸納文言要點

1、結合課本翻譯重點字詞

聖人無常師( )。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 )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之後,術業有專攻( ),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 ),學於餘。餘嘉( )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 )之。

2、歸納重要的文言知識。

請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把本段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一詞多義、文言句式進行歸納,以提高文言翻譯能力。

3、思考探索

①第三段作者用孔子的'言行,闡述了什麼觀點?

明確:(本段分論點)聖人無常師。

②作者用的是什麼論證方法?

明確:舉例論證

③第四段交待寫作緣由,但仍隱含着作者的觀點,那些句子可以表現作者觀點?

明確:分論點:不拘於時能行古道

【活動一】

小組分工、合作歸納本文重要的文言詞句。

三、積累文言詞語一詞多義

①之

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

擇師而教之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句讀之不知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輟耕之壟上

②其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其爲惑也終不解矣

其皆出於此乎

其可怪也歟

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③指出下列詞類活用現象

其下聖人也亦遠矣

而恥學於師

小學而大遺

位卑則足羞

吾從而師之

吾師道也

④指出下列特殊句式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

不拘於時,學於餘。

【活動二】

同學們利用工具書進行歸納整理。

四、探討研究:

探究1:韓愈爲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答案預設)我們認爲有兩個原因:一、當今的士大夫之族,不願意向老師學習,以向老師學習爲恥,使得他們自己變得愚昧,不明智,甚至才能都比不上一般的人,即文章說“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巫醫樂師百工之人)”,文章對他們有諷刺和批判的意味;二、寫這篇文章送給少年李蟠,因爲他喜歡學習古文,精通古文,而且能夠向老師虛心請教,所以寫這篇文章來鼓勵他繼續學習古文,即文章說的“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易經傳皆通習之,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其實韓愈也是藉此提倡當今的學者要向李蟠學習。

探究2:韓愈寫這篇文章有什麼現實意義,從中可看出他有一種什麼樣的精神?

(答案預設)我們認爲韓愈寫作本文是提倡學者要向老師學習,恢復從師學習的風尚。從中可以見到韓愈有一種不顧流俗,獨抒己見的非凡勇氣和鬥爭精神。

探究3:本文主要運用了什麼樣的論證方法?運用這種論證方法有什麼作用?

(答案預設)我們認爲本文主要運用了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主要用了三組正反對比論證:1、古之聖人與今之衆人對比:古之聖人從師而問,今之衆人恥學於師。2、對其子與對其身對比:愛其子,擇師而教;於其身,恥學於師。3、百工之人與士大夫對比: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羣聚而笑之。在對比中得出結論:師道之不傳也久也,欲人之無惑也難也!從反面批判現象中闡明瞭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活動三】

以小組爲單位,每組選擇一個重大的或者有特殊意義的問題來探究,要求提出明確的問題,並且小組的同學要一起通過辯論來解決這個問題,然後推薦一名同學向老師展示本組的探究成果。

1、提高學習發現問題的能力。

2、鍛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大膽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

教師總結:聯繫時代背景,突破重點和難點,通過對課文的總結,來昇華學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能力。

五、延伸拓展

1、齊白石有一句話“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你能不能結合《勸學》《師說》的內容來分析一下?

2、兩文都談到學習的重要,那麼正確的學習目的究竟是什麼?

【活動五】

學生談談學習本文的收穫。交流分享學習收穫。

六、品讀深化,交流提高

組織學生談自己學習文本的收穫。

本文從老師的作用、選擇老師的標準、師生之間的關係、師道不傳的現象、文章的寫作目的以及論證方法等方面來闡述了“學不可以已”這一中心論點,中心突出,論證有力,是我們學習議論文的典範之作。

七、佈置作業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整體把握文意,學習作者合理介紹說明紛繁複雜事物的方法。

2.揣摩語言,體會吆喝聲的濃郁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寫“吆喝”時的內在情感。

教學重點:

1.把握文章的結構,學習作者剪材組材的技巧。

2.品味語言,理解作者的內心感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吆喝是“生活交響曲”質樸簡單但趣味良多。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在老北京城的`衚衕小巷經常可以聽到小販們的各種吆喝聲。今天,我們跟着蕭乾先生一起去品位老北京城那起伏有致的吆喝聲。

二.整體感知

學生閱讀課文,思考:文中介紹到的吆喝聲有哪些?介紹吆喝聲時按照什麼順序?

研讀賞析

提問:

1、文中介紹了多種吆喝,哪個片段你最喜歡?爲什麼?請找出來細細品讀。

2、作者多老北京街頭的吆喝聲懷着怎樣的情感?

(讓學生深入文本,反覆朗讀品位出京味文化的內涵,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是整節課的重要點所在。)

3、你還有哪些問題,歡迎你來提問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1)課文的總體結構是怎樣的?作者是如何介紹繁複多樣的吆喝聲的?

(2)爲什麼介紹“從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時主要介紹賣什麼而很少介紹怎樣“吆喝”?這會給你什麼樣的啓示?

(3)爲什麼“我”聽到“賣蕎麥皮”的吆喝聲會嚇個馬趴?這一定是誇張嗎?

(4)全文流露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酌情點撥。

明確:

(1)理清行文思路,劃分文章結構時,一定要注意語段之間的銜接過渡語句,它們像路標一樣,標示作者的思路。閱讀時要搞清楚它們承轉了哪些內容。如銜接過渡的語句有:

①“囿於語言的隔閡,洋人只能欣賞器樂。其實,更值得一提的是聲樂部分——就是北京街頭各種商販的叫賣。”這一句很自然地將話題由北京商販運用“樂器”招徠顧客轉到口頭叫賣,扣住了文章標題“吆喝”。

②“可夜晚過的,並不都是賣吃食的。”從賣吃食的轉而談論三種夜間吆喝:唱話匣子、算卦盲人、乞丐。

③“四季叫賣的貨色自然都不同。”從“一日”轉到“一年”。

④“叫賣實際上就是一種口頭廣告。”是對吆喝的一種評論、概括。對吆喝的敘述介紹自此開始轉向對吆喝的評價品析。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詞,會認“罩、屹、鼎、沸、貫、崩、恢”等7個生字詞,會寫“潮、稱、鹽、籠、罩、蒙、薄、霧”等13個生字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感受錢塘江大潮潮來前後不同的景觀,感受“奇觀”的奇特之處,培養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4.學習本文作者有順序、找特點的寫作手法,並加以應用。

教學重點:

通過文章學習,瞭解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和潮來後的不同景觀,用心感受不同時刻的畫面帶給人們不同的.感覺,並大致能說說“潮來時”的整個經過。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有順序、找特點的寫作手法,感受作者的寫作意圖。

一、 激趣導入,感知自然美(4分鐘)

同學們,平時大家都去過哪些地方玩呢?把你覺得最好玩的地方和我們同學介紹一些,並說說你爲什麼覺得這個地方好玩。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興趣,結合生活中“你去玩過的地方”,並進行相應的介紹,與同學之間有交流,並對此文學習產生興趣)

二、 初讀課文,構建文體美(9分鐘)

1.自由朗讀課文,疏通字詞障礙。

2.讀了這篇課文,說說你有什麼收穫。

3.你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你讀本文後的感受嗎?

預設一:海寧市的鹽官鎮真是一個觀潮的好地方哪!

預設二:錢塘江大潮潮來時的景象好壯觀啊!

預設三:浪潮就像千萬匹白馬齊頭並進,真是浩蕩啊!

教師進而引導:你可以用書本上的一句話來說說嗎?

引出課文第一段: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爲天下奇觀。

(設計意圖:在初讀感知後,讓學生談談讀完課文後的體會,結合自身的實際感受進行教學,進行引導第一段的學習。)

4.天下奇觀的“觀”和文章的題目觀潮的“觀”一樣嗎?

讓學生進行思考,同一個字卻是不同的意思,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加以引導,並結合相應的組詞,讓學生學以致用。

三、 研讀課文,賞析語句美(22分鐘)

1.快速默讀課文,找出錢塘江大潮“奇”的地方。

過渡句: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爲天下奇觀,那麼,它“奇”在哪裏呢?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8

一、導入:

上林中學101班的同學們,大家好!

很高興有機會能來上林中學和大家一起學習四十五分鐘。美麗的上林校園讓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唐詩:輦( )路生秋草 上林花滿枝。真是羨慕大家能在這麼一個有詩意的校園裏學習。

這是我在上林的校園拾取到的一片葉子(展示落葉),是啊!唐詩有曰:“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充滿詩意的秋天不知不覺的走近了我們的身邊,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幾句有關秋天的詩(出.課件)

二、整體把握(尋秋)

(課件內容)

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西江月》辛棄疾 秋天是豐收在望的喜悅。

竹喧歸浣(huan)女,蓮動下漁舟《山居秋暝》王維 秋天是淡遠清純的悠閒。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寄揚州韓綽判官》杜牧 秋天是若有若無的思念。

我們一起把這幾句詩讀一遍。

(略加講解)

第一句,表面上寫是是夏天,實際卻寫出的對秋天豐收在望的喜悅。

第二句,浣女是洗衣的少女,竹林裏傳來洗衣少女的歡聲笑語,穿過搖動的蓮花,漁舟滿載歸航了。詩中有畫的王維給我們展示了一幅淡遠清純的悠閒水墨山水。

第三句,小橋流水,中秋月色迷人,可吹簫的玉人卻不知何處去了,浪漫之中又帶點感傷,秋天是若有若無的思念。

秋天是喜悅,是悠閒,,是思念。那麼作家何其芳筆下的秋天是什麼樣的了?讓我們做一個好讀者,一起走進他筆下的`世界,請打開課本64頁。

聽課文錄音,大家結合課文下面的註釋正音。

大家小聲的隨意朗讀這篇《秋天》,注意把字音讀準。

(請一位同學朗讀,並請同學給他正音)

(評價:不錯,字音讀得很準)

評:大家字音是讀準了,但一首好的詩歌就像一首優美的樂曲,而樂曲有了快慢相間的節奏、高低起伏的音調,纔會富有情感。

聽錄音,注意快慢和高低。

請一位朗讀高手配音讀。

大家思考一下,這三節詩描繪了三幅畫面(出三幅畫面,秋天棲息在農家裏、秋天遊戲在漁船上,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裏)

這三幅畫面與我們剛纔讀的三句詩的意境是相對應的,你覺得那一句畫面對應那一句了。(用劃斜線的方式連接)

(抓住詩歌重在意境一點給予評價)

所有這些畫面,這些詩,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呢?

(喜愛秋天)

三、問題研究(品秋)

先讓我們來學習這詩的第一節。

(學生齊讀)

大家讀得很不錯了,但要想讀得再好一些,就需要加深對詩句的理解,我們一起來學習。當代詩人徐志摩在他的詩作《私語》 裏 ,認爲秋在“一片將黃未黃的樹葉上”而我們這首詩的第五句說秋在農家,那我們從前四句可以看得出來嗎?

(稻香、鐮刀、揹簍、竹籬、瓜果)

大家都找得很準,這些確實是極具農家特色的物品。

這是一個平原地區的農家,還是一個什麼地方的農家了?爲什麼了?

(山區 露珠,伐木聲)

大家注意到了沒有,我把把大家找出來的農家物品分成了三類,大家能看出來我的分類標準嗎?

(視覺、聽覺、嗅覺)

“露珠好不好看,丁丁的伐木聲好不聽,稻香好不好聞?

有了這些好看的,好聽的,好聞的,這詩所描繪的畫面就豐富而絢麗了。

大家找出的這些詞對於詩是很重要的,用詩歌的術語來說,這就是詩歌的意象,正是這些意象構成了“詩情畫意”中的“畫意”,要寫詩,就要立於善於找到這些好看、好聽、好聞的意象。

光有畫意還不夠,還需要一些充滿詩意的詞語,大家來看看這個。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9

教學目的:

1.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基本內容。

2.理解課文表達的主旨。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情景激趣:

吳望堯簡介

今天我們學習吳望堯先生的太陽船,要注意體會作者的風格,以及通過獨特的意象表達的言外之意。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讀課文。

指導學生閱讀時,要求用着重號標出詩歌寫作的對象,用橫線標出詩歌的意象,找出作者寫作的思路,

批註自己的閱讀理解,列出不懂之處。

指導學生理解課文的`結構

學法指導:理解文章整體結構,要注意通過文章的結構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詞語或句子加以理解。

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描寫太陽船的?劃分層次,並概括內容:

明確:作者是按太陽運行的時間順序來寫作的,從早晨寫到日落時分。

太陽升高以後,光芒萬丈

穿過雲層之後,霞光一片

沒入雲層之後,銀星千顆

第二步,精讀課文,理解文意

課堂探究,理解文意

1.太陽在運行的過程中,色彩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明確:金色(早晨)——白色(升高到日落前)——紅色(日落時分)

2.“當它駛過頂空的子午線,便緩緩地扯下了帆。”這句詩表達了怎樣的含義?

明確:當太陽升高以後,太陽沒有的任何阻擋,發出了萬丈光芒。

3.“當它卸下批閃爍的白銀又駛向另一個港灣。”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表達了怎樣的含義?有怎樣的表達作用?

明確:比喻。作者用“白銀”比喻陽光,用“卸下批閃爍的白銀”比喻天色已晚,太陽光逐漸變暗,用“駛向另一個港灣”比喻太陽即將落山。

作者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表現出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及光線的變化的,給人以美感及想像的空間。

4.“但在它駛進黑暗的時候,船上卻焚起了大火”,這兩句詩表達了怎樣的內容?

明確:太陽下落沒入雲層,映射出晚霞一片。

第三步、背誦課文,探究中心

學法指導:理解中心,要找出詩歌的意象以及寄託作者情感或主旨的詩句;指導學生結合上述內容,根據作者的寫作背景、意圖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並理解含義;理解這個中心的深刻或新穎之處,並理解這個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達出來的;指導學生理解這個中心對自己的啓示。

1.詩言志,作者吳望堯借“太陽船”寄託自己什麼情感呢?說一說你的理解?

明確:寄託自己對光明與幸福的渴望,對故鄉與大陸的思念。

2.本詩的主旨對你有何啓示?

明確:

四、質疑問難,個性解讀

學法指導: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知識等對作品作個性解讀。

1.你對本課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

2.你對本課還有哪些與衆不同的理解?

總結固趣:

你學習本課之後有哪些收穫?

佈置作業:

預習《女媧造人/袁珂》,要求能概述文章內容,擬出不懂或有質疑之處。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10

教材分析

《水調歌頭》作爲一首中秋詠月兼懷親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詞中最著名的一首,向來膾炙人口。在教學中,應讓學生"明其意,懂其理,誦其情"讀出自己的理解和體驗。訓練學生朗讀詩詞的能力,藉助聯想和想象在古代詩詞中的運用,訓練學生合理、大膽、獨特的聯想和想象能力;領會詩詞所表達的強烈的真摯情感,培養積極、樂觀、健康的生活態度。培養學生自主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突出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設計多種情境,讓生讀,思,品,說。在能力發展的同時,讓學生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到審美樂趣。

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對詞不算陌生,對於詩詞的積累有一定的基礎,他們也很喜歡讀詩詞,但由於年齡及生活積累的侷限,又使他們對於詞的意境、內涵及如何鑑賞難於把握。因此,教會學生如何準確把握詩人的'情感脈搏,如何讀詞、鑑賞詞,應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作者借詠月表達的人生感觸,學習詞人樂觀曠達的生活態度。

(2)反覆朗誦,體會詩歌的音韻美,意境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誦全詞;積累詠月名句。

2.過程與方法

(1)採取多種形式反覆朗讀,引導學生感悟課文情感,培養學生語感。

(2)師生通過合作、研討、探究的學習方式品賞妙詞、佳句,感悟古代詩詞的意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熱愛詩歌的情懷,豐富學生的古典文化修養。

(2)培養學生積極、健康、樂觀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詞人借詠月表達的人生感觸及其曠達胸襟在詞中的體現。

2、訓練學生朗讀能力,藉助聯想和想象在古代詩詞中的運用訓練學生合理、大膽、獨特的聯想和想象

3、把握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變化。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11

一、教材分析

《獅子和鹿》這篇課文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28課,這篇課文是一則寓言故事,課文按事情的發展順序,生動地記敘了鹿在池塘邊欣賞自己兩束美麗的角,抱怨細長的腿,接着寫到獅子撲來了,鹿四條細長的腿讓它逃脫了,而美麗的角卻讓它差點送了命,課文情節緊奏,前後對比分明,語言非常優美,在生動的故事當中蘊含着深刻的道理。

二、說教學目標

這篇課文學習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是學習的難點,理解鹿對自己的腿和角前後不同的態度是學習的重點,同時這篇課文是一篇略讀課文,那麼略讀課文只要求初知課文的大意,不要字斟句酌,教師只要抓住重點引導孩子理解課文即可,而孩子主要是運用他們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閱讀方法來理解課文,那麼有了對課型特點的分析和對課文重難點的把握,我就爲學生們設計了以下目標:

第一、通過閱讀來了解寓言故事的主要內容。

第二、運用已有的閱讀方法聯繫上下文來理解詞語,邊讀邊想來讀懂課文。

第三、能與同伴交流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想法和體會,帶着自己獨特的感受有感情地來朗讀課文。

第四、能夠結合自己生活當中的實際來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那就是要全面地看到事物,全面地看待他人、美和適用在不同的條件和不同的環境下,它卻有存在的價值,從而學習全面客觀地看問題和想問題的方法,初步受到科學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三、說教學流程

在語文課程標準當中,指出我們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孩子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學生是閱讀的主體,閱讀是他個性化的行爲,學生作爲生命的個體,他是帶着自己獨特的感受,獨特的生活經驗來走入文本開始閱讀的,在閱讀當中他會利用他已有的學習和生活的經驗來感悟文本,理解文本,在交流中來欣賞文本,進而來評價文本與生活中的人和物,以及文本本身,最終他會帶着新的感悟走出文本,走進生活。

在本課的.教學當中,我緊緊地抓住學生的閱讀學習和生活的聯繫,採用以讀爲本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多層次多形式的閱讀活動當中來感悟文本,在悟中來明理,具體的教學思路有三點:

第一、形象展示,問題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示兩個動物朋友獅子和鹿,將美麗的鹿的形象展現在大家面前,引導孩子去猜想獅子和鹿之間到底會有什麼樣的故事呢?又告訴我們一個什麼樣的道理呢?進而激發起孩子閱讀文本的興趣。

第二、多層次閱讀,感悟交流,理解故事中所蘊含的道理。我們知道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的程度是建立在多層次的閱讀的基礎之上,在本課的教學當中,我將和孩子們一起經歷閱讀學習的全過程,通過四個層次的閱讀活動,讓學生們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來生成並建構新的知識,具體說:

第一讀就是讓孩子們自由地讀,讓他們掃清字詞障礙;

第二讀就是引讀,檢查學生課文讀通的情況,老師通過語調來渲染氣氛,讓學生整體感知這個故事,瞭解寓言故事的主要內容;

第三讀就是細讀,主要運用圖畫而與音樂,把學生帶入故事的情景,讓他們運用自己在精讀課文當中學到的閱讀方法來邊讀邊想,帶着自己的體會有感情地來朗讀課文當中的有關段落,然後將印象最深的段落與同伴進行交流,並且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這樣來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第四讀就是品讀,賞析文中的佳句,並把它積累下來。

第三、注重積累,走進生活,學用結合。我們知道語文的學習它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必須厚積而薄發,我想沒有積累,就沒有語文素養的提高。在這一課的教學當中,我將和孩子們一起把寓言故事當中優美的語句積累下來,結合孩子的生活實際用結合,積累這一課當中所學到的道理,那就是全面地看待事物,全面地看待他人,我想這樣,讓孩子的課堂學習真正實現與生活的結合,實現在生活當中真正的意義。

四、說板書

我的板書主要來用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此板書圖文並茂,色彩鮮豔,又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12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⑴ 學習含有反義的疊詞。

⑵ 學習相同偏旁部首的、意義相近的新字。

⑶ 區別形近字並組詞。

⑷ 朗讀現代詩。

⑸ 進行口語交際。

⑹ 展示才藝。

2、過程與方法:

⑴ 在比較、辨別中學習新字,複習舊的字。

⑵ 通過交際訓練口語表達能力。

⑶ 在展示中擴大知識面。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1、學習疊詞。

2、學習新字,複習舊字。

3、口語交際。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六優秀教學設計

【課時設計】

四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疊詞。

2、學習新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老師開着汽車來了,同學們,今天老師帶大家去“智力王國”逛一逛,趕快上車吧!“嘀嘀嘀……”第一站到了。

二、我的發現

1、出示疊詞:

大大小小 多多少少 深深淺淺

高高低低 長長短短 粗粗細細

2、學生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3、師:我發現每一個詞語……

4、生思考。

5、生:我發現每一個詞語都是疊詞。

師:大家能說幾個這樣的詞語?

6、生:乾乾淨淨、整整齊齊、歡歡喜喜……

師:還有新的發現嗎?

7、生:我發現每一個詞語是反義疊詞。

師:能試着說出這樣的詞語嗎?

8、生:黑黑白白、寬寬窄窄……

9、師:“第一站”我們順利通過了,我們再啓程吧!

二、讀讀認認

1、出示一組新字:蘿、茄、菇

2、學生讀、辯。

3、講每一個字所指的都是植物中的.蔬菜類。

4、繼續出示其它的幾組生字進行認讀:

⑴ 燉 燒 烤(與“火”有關,都含有煮之意)

⑵ 扒 扛 揀(與“手”有關,都含有動手幹活之意)

⑶ 跺 踢 跳(與“足”有關,都含有動腳的意思)

5、讀詞語:茄子、香菇、燉肉……

6、自由再組幾個詞。

三、作業

認讀新字、新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區別形近字並組詞。

2、讀現代詩。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卡片。

〖教學過程〗

一、我會填

1、出示形近字。

2、學生辨認,口頭組詞。

3、學生填一填,師巡視指導。

二、讀現代詩

1、學生自由讀詩,要求:讀準字音。

2、指名朗讀,師生糾正讀音。

3、教師範讀。

4、再給學生五分鐘朗讀。

5、指名讀、小組讀、男女生讀、齊讀。

6、學生讀後說說讀懂了什麼?想說些什麼?

三、學生談感受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能用普通話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與大家討論交流。

2、說話時要態度大方,講文明。

〖教具準備〗

課件或圖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生活在班集體中,我們都愛自己的班集體。可小華作爲值周生,卻遇到了一件左右爲難的事,想知道是什麼事嗎?大家都來幫幫他吧。(板書:大家都來幫幫他)

二、出示課件或圖片

1、學生看圖後,議一議。

2、彙報看圖所得。

3、分小組討論問題:小華怎麼辦?

4、彙報討論結果:記下名字,教育小龍,讓他以後不遲到。

5、請學生上臺演一演。

6、學生評價表演者。

三、總結

同學們知道了班集體的榮譽要每個學生來爭取,每個學生要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大家齊心協力,這樣的班集體纔是優秀的。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展示才藝。

〖教具準備〗

才藝展示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聰明的小朋友們,大家盡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藝吧!

二、分組展示自己的展品

三、小組評議後選出幾個展在黑板上

四、講評或評比

五、把優秀作品展示在“展示臺”

六、作業

動手辦一份牆報(每人提供一份展品)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13

教材分析:

《媽媽的帳單》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的是小男孩彼得給媽媽開了一份帳單,索取他每天幫媽媽做事的報酬。當小彼得在餐盤旁看到他想要的報酬時,同時也看到了媽媽開給他的一份帳單,這份帳單讓小彼得感受到了母愛情深,他慚愧地把索取來的報酬塞進了媽媽的口袋。課文切入角度獨特,把母愛的無私、無價表現得極爲動人,意蘊深長,是一篇人文意義很強的文章。

設計理念:

本課教學力求體現“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的理念,理解感悟課文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已有經驗出發。教師組織引導時,參考學習提示,爲學生進行有效學習服務。主張“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活動。學生的閱讀能力只有在自主閱讀過程中才能得到鍛鍊和提高”,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有所悟。

學習目標:

1、學習默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母愛情深,懂得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是應該的。

3、培養獨立的默讀能力。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體會母愛的無私與無價。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1、同學們,想聽故事嗎?今天老師就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故事的題目是《血奶》

2、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3、這個故事非常感人。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再次感受媽媽偉大的愛。

二、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質疑:看到這個課題,你們有什麼要說的嗎?

過渡:知道什麼是“帳單”嗎?文中的賬單是超市裏的發票嗎?下面請同學們走進課文,讀一讀課文就知道了。

三、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每一個字、讀通順每一句話。

2、檢查學生自讀效果。

(1)出示詞語,請生讀。

(2)出示難讀的句子指名讀。

四、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默讀要求。學生默讀思考: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學生反饋 。自由表達。

五、研讀兩份帳單。

過渡語:剛纔我們在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時,大家都知道了文章重點向我們介紹了兩份帳單,一份是兒子的,一份是媽媽的。

(一) 兒子的賬單(大屏幕出示)

1、 從這份賬單中你可以看出小彼得是個怎樣的孩子?(懂事、聽話、勤勞)

2、 老師希望咱們班同學也像小彼得一樣懂事、聽話,經常幫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3、 這份賬單裏寄託了小彼得一個小小的願望,他想從媽媽那兒索取60芬尼的報酬。那麼他的願望實現了嗎?文中哪個詞告訴了我們?(釋“如願以償”)

過渡語:正當小彼得如願以償的時候,他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賬單。

4、出示媽媽的賬單,指名讀。問:看到這份賬單,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5、既然媽媽爲小彼得做了那麼多,爲什麼她的帳單上寫得都是“0芬尼”呢?

6、小彼得讀懂了媽媽的賬單嗎?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來?(釋“羞愧萬分”)

7、此時的小彼得心裏是怎麼想的呢?

8、讀着讀着,他又是怎麼做的`呢?

9、出示最後一段,比較句子,體會小彼得羞愧的心情。

10、有感情朗讀最後一段。

11、此時此刻,小彼得撲在媽媽的懷裏,他會對媽媽說些什麼呢?媽媽又會怎麼說呢?(出示插圖)

七、總結深化,拓展延升

1、最後讓我們一起來朗誦《媽媽的愛》這首詩,再次感受媽媽對我們的那份關愛吧。

2、拓展延伸:學生自己佈置家庭作業.

同學們,你們的媽媽也是用這樣綿綿不斷的愛陪伴着你們長大的,今天,你學習了這篇課文後,你會給自己佈置一個怎樣的家庭作業呢?

結束語:我們在媽媽的愛裏天天長大,媽媽給了我們太多太多的愛,我們也應該學會表達對媽媽的愛,我想不僅是在節日裏爲她送上一份小禮物,爲她朗誦一首小詩,更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幫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兒。(播放《燭光裏的媽媽》)

附板書:

20 媽媽的帳單

兒子 按勞取酬 60芬尼

媽媽 不要報酬 0芬尼

(愛無價)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14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字、詞、句 教學設計

一、 描一描,寫一寫 1、 指導學生辨析:己已的區別,學生自由說說記憶的辦法。 2、 指導學生描紅,抄寫。

二、 組字小魔術 1、 舉例:娃----女+ 2、 學生回答練習 3、 比賽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口語表達,實踐訓練

教學設計:

一、 口語表達訓練

1、 同學們,秋天來了,你們最想告訴爸爸**的是什麼呢?你會怎麼說呢? 2、 四人小組交流。(可以採用角色表演的形式進行) 3、 抽表現較好的同學在班內表演。其他同學評一評。爲什麼要這樣評價? 4、 教師指導學生妥貼、流暢、用普通話表達。

二、 實踐訓練:佈置教室

1、 學生展示準備好的關於秋天景物的'圖畫。(儘量要求是學生自己畫的) 2、 學生評議圖畫,挑選最好的。 3、 討論:怎樣用這些圖畫布置教室更漂亮? 4、 班內推選代表佈置教室。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朗讀、背誦訓練

教學設計:

一、 朗讀課文兩篇短文

1、 個人自由有感情朗讀 2、 同桌間相互聽讀 3、 小組內邊討論邊練讀。(運用課堂學過的方法通過重讀重點詞句,掌握句子緩急來進行練習) 4、 小組推選代表在班內進行朗讀表演。(開成朗誦會的形式) 5、 師生共同評議朗讀情況,總結朗讀技巧。

二、 指導學生進行背誦

1、 教給學生背誦課文的方法:分段進行背誦;抓住關鍵詞句聯繫進行背誦。 2、 學生背誦比賽、練習。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觀察後說話、寫話

教學設計:

一、談話引入

星期天,爸爸媽媽帶同學們去觀察了秋天了嗎?我們周圍你認爲秋天最美麗的地方是什麼呢?

二、學生自主表達

1、 那裏的秋天什麼最美? 2、 那裏的秋天美在哪裏? 3、 你能用上第一單元學過的詞句來形容你看到的景物嗎?

三、 事例賞析,教給學生觀察方法

1、 例文解析 2、 觀察景物的方法:要抓住景物的形狀、顏色、味道等方面觀察。

四、小練筆

1、 用幾句話寫寫你觀察到的景物,儘量寫出景物的顏色、形狀、味道等。 2、 對先完成的同學進行修改,全班講評。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感知課文內容,瞭解作者所訪之友。

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構思。

2、能力目標:

展開想象,感受作者的心境,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教學重點】

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構思。

【教學難點】

展開想象,感受作者的心境,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方式】

合作探究。

【教學工具】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具體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喜歡旅遊嗎?想在古橋上眺望嗎?想在樹林裏奔跑嗎?想在山泉旁嬉戲嗎?想在懸崖邊吶喊嗎?好,就趁着這個秋高氣爽的日子,我們大家一起進山去看看這些美妙的風景。(在我們出發前,老師有兩個要求:第一,擦亮你們的眼睛;第二,豎起你們的耳朵,用心去感受自然。)

二、學生聽朗誦看風景

三、學生分段落朗讀

1、作者。

2、古橋。

3、樹林。

4、山泉、溪流、白雲。

5、瀑布、懸崖、雲雀。

6、石頭、落葉、小花。

7、陣雨、老柏樹、螞蟻。

四、明確讀音

樹冠(guān)唱和(hè)一卷卷(juàn)天書

湛(zhàn)藍清澈(chè)澗(jiàn)水

五、解釋下列詞語

逝川:流逝的河流,多用於比喻流逝的時間。

凝神:聚精會神。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津津樂道:形容很感興趣地談論。津津,指興趣很濃的樣子。

六、課堂思考題

1、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詳寫了其中的哪兩位?

自然界的朋友依次爲: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雲──瀑布──懸崖──雲雀──石頭──落葉──小花──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

詳寫了:古橋和樹林。

2、作者爲什麼把進山看景說成山中訪友?

作者通過自己的想象,將山中世界變成了童話世界,將各種景物變成了自己的朋友,所以進山看景自然成了山中訪友。

3、作者帶着滿懷的`好心情去訪問自然界的朋友,從中你能體會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在這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裏,飽含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4、作者描寫這些朋友時在寫作上有什麼特色?

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使文章親切活潑有親切感。

運用了豐富的想象,充滿了童真童趣,有浪漫色彩。

在敘述上獨具匠心。恰當的變換人稱,對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時用第三人稱,有時用第二人稱。

七、想象訓練

1、齊讀樹林一段,體會其寫作方法的妙處。

通過奇特豐富的想象,讓我變成了樹,創造了一種物我交融的境界,把樹寫得栩栩如生,靈氣飛揚。

2、模仿我是樹一段,任意選取一景以我是爲首句作想象片斷描寫。

3、交流我是片斷描寫。

八、小結

今天我們帶着輕鬆愉快的心情與李漢榮先生一起拜訪了他的朋友,從中我們強烈地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進而對生活的熱愛,願在座的51位同學也能走近自然走進生活,做個熱愛生活的人。

九、佈置作業

研討與練習的第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