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人教版長恨歌教學設計大綱

人教版長恨歌教學設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3W 次

白居易的《長恨歌》是作爲“以意逆志,知人論世”單元的定本出現的,意在藉此促使學生根據對詩人的心靈歷程和精神世界的瞭解和對詩歌文本整體的把握,去領悟詩歌的情感和意旨。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長恨歌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參考!

人教版長恨歌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學生閱讀《贏在課堂》勾畫、識記白居易的生平事蹟及其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地位,在閱讀詩歌時學會用知人論世的方法鑑賞、解讀詩歌,感受飽含在詩歌中的意蘊美和情感美;

2、通過小組討論明確詩歌敘事、寫景和抒情相結合的寫作方法,體味詩歌中作者通過敘事表現出來的諷喻之意和同情、傷感之情,把握長恨歌的思想內容及主題,瞭解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表達技巧。

學習重點、難點:

1、長恨歌的思想內容及主題;

2、詩歌敘事、寫景和抒情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預習提綱:

1、通讀詩歌,給難讀的字註上拼音;

2、根據註釋或是查字典弄清詩歌的表層含義;

3、在課本的空白處敘述《長恨歌》的故事情節。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預設

一、導入設計

多媒體顯示:

吊白居易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1、學生朗讀,說說詩意,談談自己的看法。

2、教師提示:白居易去世,唐宣宗李忱以詩吊之,其中有“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句,這兩句詩當互文來看,童子、胡兒能解吟長恨曲、琵琶篇,同時還能歌唱,說明《琵琶行》《長恨歌》通俗易懂,“童子”“胡兒”都能吟,且在當代便已廣泛流傳;一千多年後,它依然是珠玉璀璨,散發着永恆的魅力,究其因由,主要在於一個“情”字。“一篇《長恨》別有情!”白居易如是說。可見一首《長恨歌》傾注了詩人太多的情感。這部中國版的“人鬼情未了”不僅凝聚着詩人的理念,也層層積澱着歷代讀者的美好理想。也許,惟其綿綿“長恨”的亙古主題和對真情的嚮往與追求,纔是真永遠。

二、詩人介紹

1、學生閱讀《贏在課堂》勾畫作者的相關情況進一步回憶並介紹作者。

2、教師提示補充:

三、預習檢查

(一)誦讀訓練

1、請1-2名同學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傾聽並給予訂正。

2、出示投影,學生給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

回眸(móu)粉黛(dài)驪宮(lí)霓裳(ní)(cháng)

臨邛(qióng)鼙鼓(pí)仙袂(mèi)衣鈿(diàn)

千乘(shèng)釵擘(bò)馬嵬(wéi)闌干(lán)綽約(chuò)

3、多媒體播放配樂朗讀,學生聽讀正音。

4、學生自由誦讀。

(二)整體感知

1、學生對照註釋自讀,疏通文意,掃情文字障礙,有不懂的同桌相互探討。

2、教師重點提示:

①重點字詞句

可憐光彩生門戶:可愛,可羨。

椒房阿監青娥老:青春的美好容顏。

耿耿星河欲曙天:天色微明的樣子。

其中綽約多仙子:美好輕盈的樣子。

雪膚花貌參差是:差不多。

玉容寂寞淚闌干:縱橫。

3、學生複述詩歌故事情節。

4、在複述的基礎上,學生再次閱讀課文獨立思考本文的層次劃分並概括層意(學生相互補充完善)。

總結歸納形成板書:

第一部分:自開頭至“不重生男重生女”,敘述李、楊會合經過及李對楊的眷戀寵幸。

第二部分:自“驪宮高處入青雲”至“不見玉顏空死處”,敘述安史之亂爆發,楊貴妃因禁軍兵變而殞命。

第三部分:自“君臣相顧盡沾衣”至“魂魄不曾來入夢”,寫李回返長安後對楊的無窮思念。

第四部分:自“臨邛道士鴻都客”至結束,寫已身登仙界的貴妃仍心繫塵寰,對李思念不已。

四、學生閱讀相關資料,複述寫作背景。

五、主題探究

驅動性問題1:長恨歌,恨是什麼意思?誰恨?恨什麼?爲什麼恨?

活動步驟:

(1)學生閱讀文章獨立思考

(2)學生展示

(3)互爲補充,教師點撥引導

參考:

1)“長恨”二字是本詩的情感的核心。長是時間,是感情延綿的見證,恨是沉重的遺憾,代表了感情的深度和痛苦的沉重。恨的含義可以根據主題定位的不同而不同。遺憾、悔恨、沉痛兼而有之。

2)是遺憾,唐玄宗重美色而誤國,楊貴妃迷惑君王而致“安史之亂”,所以這裏的恨,還有悔和痛的意思。

3)是李、楊在恨,他們真心相愛,但是卻不能生活在一起,落得人仙兩茫茫。

4)詩人的恨、讀者的恨,爲李、楊的愛情悲劇而遺憾、惋惜。

5)詩人、讀者不僅爲愛情悲劇而恨,還對愛情悲劇引發的政治悲劇而遺憾。

(4)教師點撥或精講: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至“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皇之重色、求色,楊女之美貌、嬌媚,皇楊之間纏綿悱惻的宮闈之歡,楊之得寵,不僅自己“夜專夜”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恨之內因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至“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楊女之死。——恨之直因(悲劇的製造者成了悲劇的主人公)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至“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詩人抓住了人物——皇精神世界裏揪心的“恨”,用酸惻動人的語調,宛轉形容和描述了楊貴妃死後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傷,還都路上的追懷憶舊,回宮以後睹物思人,觸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種種感觸。——漢皇之長恨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至“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道士幫助皇找到楊女。——過渡,浪漫主義手法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裏夢魂驚。”至“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讓楊女以“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現,殷勤迎接漢家的使者,含情脈脈,託物寄詞,重申前誓,照應唐玄宗對她的思念,進一步深化、渲染“長恨”的主題。——楊女之長恨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點明題旨,迴應開頭

(5)師生共同總結:

唐玄宗的荒淫誤國,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劇,反過來又導致了他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悲劇的製造者最後成爲悲劇的主人公,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處,也是詩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長恨”的原因。

“長恨”二字是本詩的`情感的核心。長和恨缺一不可,唯有如此,詩歌纔有動人的魅力。長是時間,是感情延綿的見證,恨是沉重的遺憾,代表了感情的深度和痛苦的沉重。全詩就是圍繞這兩個字展開。因此,分析也要緊扣這兩個字。開頭寫愛得不顧一切,實際上也是說愛的深,於是也爲“恨得長”做出了鋪墊。恨的含義可以根據主題定位的不同而不同。遺憾、悔恨、沉痛兼而有之。

驅動性問題2:詩人是如何表現長恨的?

活動步驟:

1)學生閱讀課文,在文中找出表現各種人“恨”的詩句

2)分別說出爲什麼

3)學生相互補充形成:

答案預設:

①漢皇之長恨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處是黃塵、棧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無光,秋景淒涼,這是以悲涼的景色來烘托人物的悲思。秋風蕭瑟,黃土瀰漫,曲折婉轉的棧道穿行山間,如行雲間,如漢皇心中纏綿悱惻、揪心裂肺的“恨”。寂靜的山路暗淡的日色,使行程和內心更顯淒涼與落寞。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斷腸聲。”

在蜀地,面對着青山綠水,還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傷心.大自然的美應該有恬靜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卻沒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內心的痛苦。這是透過美景來寫哀情,景色愈麗,心情愈哀,使感情又深入一層。行宮中的月色,雨夜裏的鈴聲,本來就很撩人意緒,詩人抓住這些尋常但是富有特徵性的事物,把人帶進傷心、斷腸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見一聞,一色一聲,互相交錯,在語言上、聲調上也表現出人物內心的愁苦悽清,這又是一層。行宮見月,想那曾一同望月的人,如今何在呢?月圓了,月缺了,似乎都不再是往昔的月,“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啊。夜雨聞鈴,定然有風,有風而鈴聲聞,可見夜之空寂,人之心情更加悲涼。風聲,雨聲,鈴聲,清晰入耳,聲聲擾人心緒,撩人愁思。——借景抒情

“天旋日轉回龍馭,至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還都路上,“天旋日轉”,本來是高興的事,但舊地重過,玉顏不見,不由傷心淚下。敘事中,又增加了一層痛苦的回憶。於快樂中寫悲情,愈見情悲。躊躇,信馬,不忍離去,不想離去又不能不去,只好信馬由繮緩緩去,心無着落之淒涼可見。風景依稀似去年,同來望月人何在?——敘事見情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梨園弟子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回長安後,白日裏,由於環境和景物的觸發,從景物聯想到人,景物依舊,人卻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淚下,從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宮的垂柳彷彿看到了楊貴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極其複雜微妙的內心活動。“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從黃昏寫到黎明,集中地表現了夜間被情思縈繞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這種苦苦的思戀,“春風桃李花開日”是這樣,“秋雨梧桐葉落時”也是這樣。及至看到當年的“梨園弟子”、“阿監青娥”都已白髮衰顏,更勾引起對往日歡娛的思念,自是黯然神傷。

一景一物皆能勾起往日的回憶。一草一木,一花一樹,風來了,雨過了,花開了,雨落了,點點滴滴,絲絲縷縷,都是麗人的影子。桃花依舊笑春風,人面不知何處去。梨園弟子,阿監青娥,如果楊女尚在,又是如何面貌呢?——觸景生情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