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集錦15篇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集錦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6W 次

身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集錦15篇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

爲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師的教學質量,學校統一進行了期中檢測。我和同級部的老師認真批閱了試卷,並做了試卷分析,目的是想通過這次檢測發現問題,查漏補缺,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

基礎知識部分,多數學生掌握得比較紮實,我還算滿意。但整體的正確率不高,是因爲有三個考試不合格的學生錯誤太多,落分太多,我很痛心也很無奈。對於基礎知識部分的學習,我平日抓得比較緊。在每篇課文學完後,我都在課堂本上進行系統的隨堂練習,把這一課的基礎知識進行梳理,認真批閱後先集體糾正學生練習中普遍存在的的錯誤,再讓學生改錯,再認真批閱。自我感覺這種系統複習整理的'方法效果省時又高效。對於班裏字詞掌握差的學生,還要繼續利用中午或託管的時間讓中隊幹部多給他們聽寫,幫他們加強記憶。還可以在週六週日家課作業中,適量地給他們多佈置一些形近字、同音字組詞、改病句、補充句子、近義詞、反義詞、變換句式等練習,努力提高這些孩子基礎知識的正確率。

閱讀部分是學生思維、判斷、語言表達能力的體現,也是每次考試卷面中正確率最低的部分。我認爲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1.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本冊教材讀寫訓練重點是“從內容中體會情感”“領會文章的表達方法”。在新授課時,教師要有意識的加強這方面的訓練,特別是對中、下等的學生,鼓勵他們上課大膽發言,發表自己不同的見解。使學生能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感方面的作用,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2.鼓勵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積累文中的優美詞句、精彩句段,認真撰寫讀書筆記,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3.自己在出每個單元的檢測卷時,注意結合區裏的目標檢測的題型,找出閱讀中的問題,並交給學生回答這類題的方法,使學生熟能生巧。

4.對個別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要利用中午或託管的時間進行個別輔導,讓他們充分的讀文章,讀出意,讀出情,在讀中感知,理解文意。

作文部分更是不容忽視的,除認真寫好八篇習作之外,還要多進行小練筆,寫讀後感,寫片段,寫週記,習作重寫“實”,寫親身經歷和耳聞目睹的人、事、景、物,寫自己真實的情感和體驗,說真話,吐真情。另外,我覺得習作的講評和修改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些質量高的習作,可以讀給全班同學聽,讓大家各抒己見,暢談優點,提出合理的意見。中等水平的習作,可以拿出一篇以小組爲單位進行修改,並闡述理由,使孩子們學會共賞,學會合作,學會分享。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2

光陰似箭,轉眼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已經結束了,回顧這一學期以來教學改善方面的提升,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程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爲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爲課堂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注意新課導入新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重視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鬆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有時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有時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有時讓學生質疑,你想了解些什麼?……這些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啓學生學習之門。

(二)、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較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爲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我常常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

二.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利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爲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中的語言文字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

三.激勵性的評價,讓學生自信起來。

二期課改理念要求我們教師的角色從知識的灌輸者轉換爲學習的引導者。在課堂上,我儘量創造不錯的學習氛圍,多給學生一些激勵性的評價,給學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愉悅感,使他們學習更加投入,思維更加活躍;對能力差的學生,我更注意給予一定的關心與鼓勵,爲他們前進加油,給他們前進以動力和信心。

本學期我雖然針對自身的教學中的弱點,努力地改善自身教學中的不足,順利完成了教學工作任務,但我在教學中還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今後我將繼續加倍地努力工作,爲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而努力奮鬥!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3

上語文課時,學生讀書,有時我會走到教室後面,站在他們後面,朝講臺看,想象着他們看到我的樣子。

孩子們希望看到的我是一個有個人魅力的人,他們希望我有恆心,有修養,有智慧,面對困難有更多的辦法,他們能有依靠。他們願意和我談心,和我交朋友。他們每天到教室來,就是想從這裏得到新奇,得到驚喜;下課了,他們走出教室時,腦子裏會思考新的有趣的問題。

我希望和學生一同學習,一起在實踐中加深對教育的認識或感悟,我最大的快樂,很多是在課堂上從學生那裏獲得的,在課堂上交給他們知識和方法的同時,自己能受到更多的啓示。我希望他們在課堂薰陶下,不僅學了語文,也變得善良友愛。至少他們不認爲老師浪費了時間,而知道這就是“學習”。我在課堂上經常看到,當有學生回答不出問題時,同學們(特別是他的“死黨”)是多麼的焦急,這些作爲學生的時候纔會感受得到的。

課堂上,我會請一名水準不高的學生回答,比如劉海洋,他的回答總是一個調子,但是隻要他回答出了一點點,我都鼓勵他繼續說下去,要求其他同學耐心聽他說完,這對其他學生來說,是不是不太公平?這是不是一種教學的損失呢?或許其他同學們不知道,這兩分鐘對像劉海洋一類的男生來說非常重要,他也許會因此又找回了學習的自信,而對其他同學來說,同樣有學習價值。在一個正常的.教學羣體中,未必有什麼“學習競爭”,更多的是友情與合作。我不認爲這是什麼“損失”。就像旅行者經常地停下來等待掉隊的夥伴,全力尋找一名失蹤者,求的是大家的平安。

有時候我會想:一個思想活躍的孩子在一節課上,用兩分鐘時間,問一個可有可無的問題,說了一些俏皮話,該不該吵他們?比如一個叫李夕涵的孩子,在介紹自己的時候,在黑板上寫了“李稀飯”,逗得大家鬨堂大笑,他自己也笑了。是他故意的吧?他並不介意這個自己給自己起的名字。他說他愛喝稀飯,所以當我問他平時該怎麼叫他時,他說老師你叫我哪個名字都行。呵呵。樂觀的孩子!

我甚至想到,就人生而言,學校和課堂也許是人與人關係的最高境界了。你如果看《拯救大兵雷恩》時落過淚,那你同樣也應當想到:爲了一名學生的進步讓全班同學停下來耐心聽了兩分鐘,僅僅兩分鐘,對我和全班同學都是值得懷念的友情。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4

《快樂的節日》是北師大版教材小學二年級第四冊中的一篇課文。

《快樂的節日》這首歌傳唱了近五十年,從建立新中國的喜悅,唱到社會主義新生活,唱到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因爲它傳達了時代的脈搏和氣息,又切合兒童樂觀向上的精神面貌,所以,常唱常新。

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認爲以下幾點是做得比較好的:

一、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一點不假。有了學習的興趣,課堂教學就成功了一半。在這節課上,我利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快樂鳥”考同學生字詞;表演讀,背誦;讓學生隨着《快樂的節日》歌曲唱歌、做動作;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快樂的心情等情景的創設,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注重指導學習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參與能力。

學習已經不再是單一的學會知識了,而是要學會學習的方法,這就需要老師給予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真正會學,真正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

在自學自己喜歡的小節時,我出示了“學習小建議”,第一讓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能夠順利地進行學習活動,第二是讓學生學會自學的方法,是一個學法的指導。在學文時,穿插了說話的訓練和詞語的積累,學生說了很多的好句子:我聽見河水嘩啦啦地流着。小樹向我們招手。小草向我們點頭。星星在眨眼睛。太陽向我們微笑。……在快樂的氛圍中發散學生的思維,開闊他們的想象空間,從知識、能力方面進行學習。我還設計了全班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啓發,也傾聽到別人的想法。

三、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獨特的體驗。

學文重在情感體驗,然而每個學生的.情感體驗是不同的,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學生獨特的體驗,讓他們讀出自己的感受,說出自己的想法。你想怎樣去讀?你心情怎樣?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摸索、體驗。當學生說的不是老師認爲的標準答案時,沒有批評,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保護,課上就出現了一隻只高舉的小手,一雙雙求知的慧眼,一個個創新的答案……

當然,這節課上還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在閱讀、感受、體驗、學習課文時,還需要讓學生更深入地去讀課文,可以讓學生說說你從哪些詞語或句子體會到了快樂,讓學生有更充分的時間去“品詞賞句”,加深對詩歌的理解,昇華感情!在學文時還可以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說說自己從幼兒園到現小學二年級的一些快樂生活體驗,這樣能更好地渲染快樂的情感。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5

初次嘗試古詩詞教學,收穫頗豐。這收穫,包括個別教學環節所達到的教學效果,讓我體驗到了些許成功的愉悅,讓我對這個以前所懼怕的“未知的領域”不再望而卻步,而更多的,則是通過這節課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和聽課老師們給我的寶貴意見和建議,我有了更多的思考,明確了可以努力的方向。

《浣溪沙》是蘇軾被貶黃州之後的作品,這首詞上闋寫景,下闋抒懷。上闋主要是對意境的品味,爲了讓學生深切體會到詞中的景,我採用了聽、讀、想象結合的方法,通過範讀、欣賞音樂、想象畫面等途徑,學生還是比較到位地融入了情境。而對於下闋的抒情,確實是教學的難點,也沒有達到讓學生站在主體地位去感受、表達和感悟的目的。用姜老師的話說,就是“把語文課上成了思想品德課”。而如何把這樣說理性的抒情內容上得“有理有趣”,正是我最需要去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與習慣”、“小學語文教學應該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爲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鑑於以上要求,我認爲“古詩詞的教學就是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創新探究的能力,使學生終身受益。反觀我的課堂,下闋的教學完全是“植入式”的,沒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到孩子手上,所以孩子的感悟不深,課堂也出現了“萬馬齊喑”的現象。通過學習和反思,我認爲要讓課堂變得更加“有情有趣”,可以從以下方向去努力。

一.通過課前設疑,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學生都有好勝之心,在預習時拋下一兩個能勾起學生興趣的問題,不僅爲學生的`預習提供了方向,也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更能讓課堂中的學生思想更加集中,思維更加活躍,氣氛也會隨之熱烈起來。

二.充分發揮想象和聯想。在教學《浣溪沙》時,我也運用了對比欣賞的方法,把陳著的《續侄溥賞酴勸酒》和白居易的《醉歌》拿來與蘇軾的詞對比,意在突出蘇軾對於“時間一去不復返” 的特殊解讀,體會蘇軾豁達的襟懷。但是效果卻不明顯,原因是,這三首詩詞的解讀,完全是我一個人在做,我把我的理解一股腦兒灌輸給學生,而沒有留時間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品析。如果讓他們根據對詩詞的理解談談自己的觀點,暢所欲言,課堂效果肯定會更好。

三.運用多媒體創設古詩詞教學情境,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在傳統的教學手段中融入音樂、錄音、錄像、動畫等,營造出與古詩詞內容相吻合的情境、氣氛,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品讀的興趣,使他們的身心沉浸於古詩詞的美好境界,達到學習的最佳心理狀態。

作爲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大國,優秀詩篇合着中華民族的脈搏,時時刻刻撞擊着國人的靈魂,滋養着國人的性情。所以,古詩詞在語文教學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讓古詩詞教學課堂更加“有理有趣”,任重而道遠。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6

打開一本書,輕鬆自由地讀,讓書香滋潤自己,如同沐浴春風,如同聆聽曼妙的音樂,去感受書中收穫的幸福。

幾年來,學校一直大量的選購各類有益的圖書,讓我們班的孩子在書中汲取了智慧,只要一有空閒,就能看到孩子們那讀書的熱情。

在小學階段,應該着重培養學生大量閱讀的習慣、一邊讀,一邊想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勤於閱讀的習慣、主動收集課外資料的習慣等。學生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就能自己去讀書並大有所獲。良好的閱讀習慣一旦養成,便會成爲學生的`寶貴財富,終生受用。讀不一樣的書,便有着不同的認知,因爲每一本書都是不同作者的不同經歷。

本學期中,我們班的學生共讀了《基督山伯爵》、《論語譯註》、《魯濱孫漂流記》、《湯姆索亞歷險記》、《科學家的故事》等書,在學習課本教材《魯濱孫漂流記》時,因爲之前學生已經讀過,不用我多講,學生已經對課本內容瞭如指掌,而且講的頭頭是道,學生們獨抒己見越來越踊躍,甚至有時會發生面紅耳赤的爭辯,爭辯的內容既有對人物形象的不同感受,也有對語句的不同理解。七嘴八舌的發言,不同思維的碰撞,使課堂上顯得有些亂,但我卻由衷地高興,正是他們的不同認知,纔有他們的明白易曉。這正是我所期望的效果,他們會在爭辯中進步,學生已能把故事的前因後果講解的十分透徹,可見已對書本瞭然於心。

閱讀的快樂伴隨着孩子們的成長,讀書的樂趣不勝枚舉,閱讀的快樂,樂在其情節。總之,我會將課外閱讀繼續下去,“開卷有益”——書讓孩子健康充實、讓孩子能在書香中快樂的成長。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7

一、習作教學的積重難返。

習作,是學生表達的一種表現形式。既然是學生自己的表達,那應該不是一件難事,可學生卻偏偏怕了這習作。究其原因,教師心目中一切爲了分數的“作文應試思想”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在這樣的思想覆蓋之下,小語習作教學的課堂逐步變得模式化:即用一種固有的模式套取作文,以達到作文分數的提升。一切似乎都是自然的,可誰也沒有想過:這種模式的套取,也直接導致了學生習作的“假大空”現象。一切都不是基於學生自由表達,不是學生內心真實語言的表述,學生需要在習作中編出瞎話,而且要編出水準——這對學生來說,難道不難嗎?

如此,我們的習作教學也變得越來越簡單、簡化:作文不用講了——因爲有固定的模式;作文不用評了——因爲用模式去套就行了,不符合模式就重寫算了;作文不用交流了——因爲都不是真的。於是,我們在習作教學中只需要一句話就能搞定了:我們今天寫……這就是我們的作文教學,這就是我們的作文教學課堂。這樣的課堂誰不生厭?教師不厭?學生不厭?

 二、管建剛的作文教學革命系統。

學生作文既然基於表達,也就離不開“素材、興趣、方法”這關鍵的三項。管建剛老師的作文教學之所以能形成系統,關鍵就是他解決了這三個難題:

 1、興趣——作文教學革命的“動力系統”:

管建剛帶班第一年,就設計了作文的“評獎活動”:他創建了《班級週報》,學生在“班級作文週報”上發一篇文章,給1張“刊用紀念卡”。集得3張“刊用紀念卡”,授予“作文新苗”稱號,再集5張“卡”,升級爲“作文小能手”,再集7張“卡”,升級爲“班級小作家”,“班級小作家”能出“小作家專欄”,獲評本年度最高獎———“班級諾貝爾文學獎”。

帶班第二年,他搞“積分活動”:學生髮表的文章,以字數來獲得相應的積分(這一點,類似於我們在小組合作中驗證成功的“積分活動”。在此不再贅述。)

帶班第三年,他搞“稿費活動”。管建剛鼓勵學生髮表文章——學生不僅給《班級週報》投稿,還給多個媒體、報紙、刊物投稿。發表一篇,獲得“50元稿費”。而稿費也只有一個用途——到管老師那裏購書。如此,鄉村學生可以憑藉自己的勞動來獲得報酬,併購買到自己喜愛的讀物,這已經不僅僅是對習作教學的促進了——學生已經開始喜歡上“語文”這個更大的學習領域。

接下來,他搞“消費活動”:到市裏任教之後,學生對“購書”沒什麼興趣。於是他提高了“稿費”發放標準:A版1000字/120元,B版1000字/100元,C版1000字/80元。掙的“稿費”,可以選擇以下途徑“消費”:300元“稿費”,購買一次“免做語文回家作業”。600元“稿費”,購買一次“單元檢測”。800元“稿費”,購買一次“編輯權”,替老師選稿,體驗編輯的權威感。1000元“稿費”,“購買”一本老師的親筆簽名書。

2、方法——作文教學革命的“操作系統”:

作文有沒有方法、技巧?答案當然是有,但不是我們所理解的“文字技巧”(如何開頭、結尾;如何運用描寫……)。

(1)管建剛的作文教學革命倡導的是“文心技巧”——其中包括“發表意識”、“讀者意識”、“真話意識”、“作品意識”,以及“心靈敏感力”、“現象思辨力”。“文心技巧”,改正了學生對習作的“作業意識”,使學生真正感受到“習作是一種表達,一種自由、淋漓盡致地表達”。

(2)教師指導:自由表達,不等於教師的完全放手,習作同樣需要指導。在“作前指導”、“作後指導”之間,管老師選擇了“作後指導”——教師對學生作文的認真研讀、批改;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指正;學生自己的評價與完善,成爲了管建剛作文講評課的主要內容。

 3、素材——作文教學革命的助力系統:

作文的`素材來源於生活,所以我們需要“引領”孩子“留心觀察”,而不是“提醒”。“留心觀察”,重點不在“觀察”,而在“留心”。如何留心?留心什麼?留心之後怎樣?這需要教師的指導和親身引領。爲此,管老師推出了學生的“周評活動”,何捷老師推出了“百字作文”——這種對生活的留心,遠比我們的口頭教導效果要好很多!

作文的素材來源於閱讀。這一點無可厚非——閱讀與習作之間,總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學生在閱讀中積累,遠不如在閱讀中的文字浸潤。王俊豔老師的“讀書活動”給我們以啓示,這也應成爲語文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

作文的素材來源於課堂學習。小語課堂教學,我們所能呈現的不僅僅是文本理解,還有語言的積累,以及言語的習得與運用。習作是一步步的積累,是一次次的積澱與提升,這本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當我們一步步去嘗試解決學生的“興趣、素材與方法”之時,也就是學生的習作水平,我們的作文教學提高之際!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8

“特產”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六冊教材中的一個開放的單元,旨在通過一系列的綜合性語文實踐活動使學生了解全國各地豐富的特產,推動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發展,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

如何較好地體現教學過程的開放性,實現教學目標,教材的主體畫——中國地圖提示了我。於是在課前,我和學生們一起收集資料。通過上網、讀書等途徑,我廣泛收集全國各地特產資料,設計成集圖、文信息於一體,以中國地圖爲主體,將相關的特產資源鏈接到各省名稱上,通過對各地區名稱或特產名稱等多種超級鏈接,製作成幻燈片,將信息呈現多樣化,使網絡資源真正體現出多媒體化,爲學生創設了一個信息量大、且有人文色彩的自由、開放的學習環境。

開放單元的學習,就應該改變過去的老路子,採用開放的學習方式。課堂上,我當“導演”,學生是演員,讓他們積極參與活動,以“小導遊”的身份來介紹特產。我也隨機參與交流,適當做以補充,適時用點擊課件的.形式進行解說。學生的思維火花在開放的課堂教學中不斷綻放。學生一個比一個說得具體,一個比一個說得精彩,不知不覺中學生認識了我國的特產,培養了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現代信息技術中開放的教學環境,成爲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有效手段,爲學生的綜合性發展提供了有利的途徑。更好地體現了教學過程的開放性,使現代信息技術教育與語文學科的實踐活動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學生在開放的學習環境中快樂地學習,快樂地收穫,這也是我這節課所至力追求的目標。

但我也深刻地體會到有不足之處。第一.形式單一。如果大膽放開,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相互介紹,資料共享,這樣可以節約時間,“旅遊”的進程會快一些,瞭解到的特產也會增多。如果讓學生上臺邊操縱鼠標邊講解,我想,效果會更好。第二,課時總結不夠深刻。本節課快結束時,太慌張,總結簡單,缺少“點睛”之語。

我的感受主要就是以上這些。學無止境,希望各位老師多多指教,我將虛心接受,不斷進步。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9

一、試卷評價

本次試卷能依綱據本,題型靈活多樣,與平時做過的練習差不多,其中連線題佔33%,考覈內容以基礎知識爲主,要求學生基本功十分紮實,同時滲透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以及課外識字情況,是一份好試卷。

二、試卷題型分析

第一道題,我會連下去寫,由於平時我們常常說按順序寫,比較少說連下去寫,所以有些學生看不懂題意。認爲只將四線格中的“m、g”各寫幾遍。

第二道連線題,考得比較全面,有考拼音與識字、有反義問、有量詞。最後一小題有的同學忘了將腳印與名稱相連。

第三題,對於一些差生來說,“第、共”二個字不認識,所以完成起來有一定困難。

第四題,考察學生看拼音寫字,學生完成得很好。

第五題,我會組詞“可、河”由於是二類字,很多學生會說但不會寫,所以錯得比較多。

第六題,將表示動作的詞塗上顏色,“讀書、吃飯”二個詞很多同學不知道是動詞,這道題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

第七題,學生完成得比較好。

第八題,照樣子寫一寫,出題時用“田”字格出現,特別是第二步,很多學生不明白是什麼意思,若干脆用線的形式讓學生填,孩子們更能理解。

第九題,我會根據課文內容邊線,由於學生識字不過關,語感不強,所以錯得比較多。

第十題,我會看圖寫話,孩子們格式及標點使用不規範有待加強。

三、存在的問題及思考

由於我校學生大多是農村孩子,僅寄午生就佔一半多,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很多家長文化程度低,根本不懂如何督促孩子學習,更談不上輔導。加上學前班教育比一般孩子少二年,早期智力沒有得到開發,起點比較低,所以很多孩子在學習上感到困難,從考查中反映出以下幾個方面:

1、審題能力有待提高。

2、識字不過關,字意不理解。

3、寫字習慣有加強。

4、學生的語感有待培養。

四、教學反思

今後教學中,應在40分鐘的課堂上下功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重視基礎。對識字這一難點在程度上解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對後進生以鼓勵爲主,讓他們樂學、愛學、好學,充分利用班級中的優等生的幫帶作用,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應有所區別,培養學生自己審題的能力,學會變通,舉一反三。考試是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一種檢測方式,但不能做爲評定學生途徑。我們的教學是要讓學生不僅學習語文,更要會用語文,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將語文課堂延伸到課外。

小學語文考試教學反思8

時間總是過的很快,一轉眼之間就從我們指縫間溜走,抓也抓不住,一下子期中考試就過去了,接下來就是緊張的成績揭曉日,拿到試卷的那一刻,說不清什麼心情的我只能呆呆的看着佔滿試卷的叉叉。

檢查完試卷後,我發現積累和運用是我最不應該出錯的地方,這兩個部分本來是我最應該拿到分數的部分,但是沒想到粗心大意的我竟然把分數生生弄丟了。看着那幾道簡單的題目都是課本上的題目,如果平時的`時候我把課本背熟了,這裏完全就不會丟分,這樣的認知讓我不得不重新審視起自己的智商來,這麼簡單還會做錯,更何況具有思想深度的題了。

再者,閱讀題是我丟分最多的地方。改卷老師把我的每小題都扣掉個1、2分。本來少少的1、2分卻越積越多,把我的分數在無意間蒸發掉了。我恨自己爲什麼那麼不小心,爲什麼不再認真一點;恨改卷老師太小氣了,爲什麼每題都從我這兒搶走一點分兒呢!

作文是我最生氣的地方。明明在我的面前就有一個很好的題材讓我寫,可是我卻偏偏要報道孤山老林去寫個破東西。唉,可憐的我腦袋怎麼就那麼不開竅?

媽媽知道我的成績以後,把我罵了個狗血淋頭,害我無地自容,巴不得挖個地洞鑽進去。她怕我不長記性,結合我平日的學習情況,送給了我句詩:平日不努力,考試徒傷悲。

經過了這次考試,我一定會謹遵老師和老媽的教誨,好好學習。下次我將看着試卷上那鮮亮的大紅勾勾感到興奮、哈哈大笑。把老媽送我的那句詩改爲:平日肯努力,考試突開竅。

小學語文考試教學反思9

期末考試終於結束了,這也意味着一學期的緊張而有序的教學也順利落下了帷幕,而期末考試正是對這一學期的教學成果進行了驗收。

縱觀我校一到六年級的語文考試成績,發現本次期末考試,除了五年級,其他五個年級的考試成績都不太好。一年級平均分80.3分,二年級平均分79分,三年級平均分76.4分,四年級平均分78.1分,五年級平均分83分,六年級平均分69.6分。達到各個年級段的良好以上的班級屈指可數,由此也可以發現,我校的語文教學成績與數學教學成績相比起來較差,與其他四所學校的語文教學成績也有很大的差距,這也給我們全體的語文教師敲響了警鐘:要尋根溯源,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解決問題,提高語文的教學成績。

查看一至六年級的試卷及卷面分析,發現這六個年級的試卷普遍注重對於基礎知識及積累的考察,試卷內容涵蓋豐富,字詞句段篇都有涉獵。對於積累部分的考察,減少了以往的死記硬背,更多的是以拓展運用的形式出現,切合現今所提倡的以人爲本的新課程理念,注重實用性。

此外,從六位任課教師的卷面分析來看,發現不注重字形的正確書寫以及不認真審題、盲目答題的現象在六個年級中普遍存在,學生做完題後不注重檢查,背誦積累的內容識記清楚,但書寫時錯別字較多。

這也提醒了所有的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時時注意提醒學生認真觀察字的間架結構,注意字形,切忌寫四不像的字,避免寫字時的隨意性,這一點教師在黑板上寫字時也要注意。此外,對於要求識記的內容,不能僅僅只限於讓學生背會,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也應當利用默寫本,注重對識記內容書寫的考察,使學生由理解到識記到正確書寫,三個步驟,缺一不可。

此外,還有部分教師在卷面分析中提到,學生在習作時審題不清,抓不住習作主題,導致跑題丟分。針對此種情況,建議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引導學生對各種文體進行歸納、總結,引導學生認真審題,抓住共同點與不同點,及時歸納方法,儘量避免丟分。

總之,此次語文的期末考試,整體上不太樂觀,要求我們全體語文教師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再接再厲,及時總結經驗和教訓,尋求更好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成績。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0

在教學過程中,每當孩子回答精彩時,我帶頭鼓掌,當某個學生鼓起勇氣舉起雙手時,讓學生給他鼓掌,當全班齊讀課文很棒時,讓學生自己給自己鼓掌,讓學生在掌聲中成長。看着學生因鼓掌而激動的臉龐,我不禁也深深感動了,不經意的一點掌聲對孩子來說意義非凡啊!我覺得教師要很好地運用學生的掌聲,讓學生在行動中體會掌聲的內涵,也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

一、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文本

整堂課,我設計了導入新課、整體感知、品讀領悟、合作探究、拓展延伸這樣五個教學環節。其中第2-4自然段是課文的主要內容,在學習時,我主要抓住小英的感情變化爲主線索,讓學生找到描寫小英的神態、舉動的句子。學生一下子就能找到了,然後創設情境,當學生讀到英子猶豫時,我及時設計對話情境(走到一位同學邊,摸摸她的頭):英子,英子,你爲什麼低頭呀?你能說說你的心裏話嗎?

學生這時走入文本,把自己當作英子,說:“我害怕,別人會歧視我。”“我到底上去,還是不上去。”“不上去,纔來的新老師要批評,上去,大家一定要笑我,怎麼辦?”此時學生通過與文本的對話感受到英子害怕、猶豫的憂鬱的心理。

當英子鼓起勇氣一搖一擺地走上去時,(我讓一位女同學上臺)我鼓勵學生說:“難道我們不該爲小英這樣的勇敢鼓掌嗎?”頓時教室裏響起了熱烈而持久的掌聲。我又創設情境:“小朋友,此時,你就是英子的同學,你想用掌聲告訴她什麼?”學生熱情的話語打動了我們:“別怕!我們不會嘲笑你!”“勇敢點!”等等,很感人。

當同學們給了英子兩次熱烈的掌聲時,老師引導:快把這誇獎的掌聲響起來吧!英子在掌聲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呀!無數的話語在英子心頭涌動,英子你想說:……“謝謝你們,你們的掌聲給了我極大的鼓勵,使我鼓起勇氣微笑地面對生活。” “你們的愛使我終身難忘。我要自信地面對一切。” 就這樣,學生在與文本對話中感受到英子從憂鬱到開朗的變化過程,從而感受到大家的愛。這部分情境的創設我覺得是比較成功的。我努力讓孩子在這次互動的愛的學習活動中去理解課文內容。

二、關注學生的閱讀體驗,體現語文的人文性特點

1、 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

如本節課重點指導第一次掌聲時,學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抓住英子動作神態來多角度的讀,感受到情緒的變化和同學們對英子的`鼓勵。

2、在閱讀中感悟。

整節課,以兩次掌聲爲線索。通過抓住英子掌聲前後的變化和人物動作神態,學生在閱讀中感悟到兩次掌聲的不同含義。懂得要尊重、關愛別人。

3、在體味中昇華。

通過這次《掌聲》的教學設計和教學,也讓我深深懂得:只要我們能爲孩子的點滴進步而鼓掌,爲孩子的精彩創意而喝彩,讓我們的課堂成爲孩子們抒發心靈的天堂,相信每一個孩子在我們的課堂中都能成爲一個個個性獨特的自我。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1

《橋》這篇課文聲情並茂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面對狂奔的洪水,他以自身的威信、沉着、果斷的指揮,將村民們送上了跨越死亡的生命橋,他把生的希望給了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身,用自身的血肉之軀架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樑,這座橋樑是我們黨以老支書爲代表的優秀共產黨員密切聯繫羣衆的“橋”,這正是課文以“橋”作題目的深刻內含。這篇課文情節跌巖起伏,扣人心絃,在表達方法上有四個突出特點,根據本課特點,我將這課分兩課時上。第一課時:學習本課的生字詞。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課文,理解課文,體會老漢的高大形象;第二課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課文中有特色的表達方法進行小練筆。針對第二課時的公開課教學,反思如下:

一. 以“讀”爲主線,引導學生自主感悟

課文處處充滿着人性的美,在第一課時上完後,學生對老漢有了一定的認識。在預習的基礎上,我先讓學生交流自身感動的句、段並談體會;然後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來表現出自身的感動,從而昇華對老漢的理解和認識,最後,讓學生先發自內心的去讚美老漢,然後再用“橋”去讚美老漢,這樣一步一步地突破文章的難點,理解了“橋”作題目的深刻內含。

二. 讀、法、寫相結合

本文在表達上也有很多特色之處,在指導學生談感動的同時引導學生去發現、去體會文章在表達上的特點及這樣表達的作用,從而提升學生的欣賞和評價能力。

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課堂上“君子動口不動手”的現象十分普遍,特別是我們農村課堂多的是感悟,少的是訓練,因此,這節課在體會了課文的表達方法後,我重點抓了“環境描寫”這種表達方法引導學生進行練筆,整節課真正做到了以讀學法、以法促寫、讀寫結合。

三. 情感渲染

這是一篇情感性較強的文章,要想文本感動學生,教師必須先被文本感動。記得贊可夫說過:課本知識如果沒有經過教師心靈的加溫,傳授過多,你的學生可能將變得越冷漠。因此,在備課時,我精心設計過渡語、總結語,整節課保持着釋放自身的情感,做到真正進入學生的心靈,使文本、學生、教師三者融爲一體。

本節課也存在着很多遺憾之處,教學設計只重視課文內容,沒有把文本內容和學生生活經驗結合起來,通過尋找身邊的感人事蹟,拉近與文本的距離;作爲教師,沒有很好地處理既尊重學生的體驗,又能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藝術。另外,如何指導學生朗讀的方法、如何多樣化評價學生,推動學生的發展,也是我要思考的問題。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2

一. 本週內所取得的成績:

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優缺點,抑缺揚優。啓發學生相互監督,適時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幫助學生制定目標和任務.鼓勵他們通過自身的.努力去實現目標,完成任務。

二.對學生的努力無論成功與失敗,都要幫助學生分析原因並鼓勵其繼續前進。不這樣做,就會使學生因爲失敗失去自信,放棄一切自學的嘗試,或者由於感到教師的冷漠而誤認爲這種努力是不必要的,並放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

三.對於每個學生都要做到細心地觀察和培養,哪怕是每一個很小的細節,都不能忽視,這樣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才能做到以人爲本的目的.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3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 認知目標:認識“怒、燥、暮”等8個生字,會寫“豔、內、夢”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爭奇鬥豔、芬芳迷人、甦醒”等19個詞語;結合語境理解詞語。

2. 情感目標: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興趣。

3. 發展目標: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瞭解花兒開放時間與溫度、溼度、光照、昆蟲的活動時間有關。

教學過程:

一、交流激趣,存疑導入。

1、 四人小組交流課前準備的資料,說說自己觀察了哪些花,它們在什麼時間開放?

比一比,看誰蒐集的信息多。(板書:花)

2、 問:你知道些什麼花的名字嗎?它們是在什麼時間開放的呢?(學生可以猜測。)有一位植物學家,他的做法真絕妙呀!連老師心裏都癢癢的,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請我們一起走進文本。

二、熟讀課文,初步釋疑。

1、 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想一想怎樣纔算把課文讀熟練?(遇到意思不明確的詞,可以用自己已有的方法理解。)

2、 交流自己讀的過程。

3、 請學生讀1、2兩段。

4、 評議。

5、 餘下一段同桌讀。(幫助夥伴糾正錯誤)

6、 現在知道那位植物學家做了什麼嗎?(補充課題:鍾)

7、 你覺得他的做法如何?(討論、交流)你喜歡用什麼樣的心情讀一讀這課題呢?

(自由讀課題)教師有意識地進行表揚。

8、 讀了課文你還知道些什麼?(交流)

出示填空:我知道

9、 你認爲課文哪部分讓你很感興趣?

三、探究課文,感情朗讀。

(根據學生的興趣讀懂課文。)

如:學生選擇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這一段。

2、誰想用朗讀來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請學生朗讀)

3、 師生合作朗讀本段課文。

4、 交流自己的收穫。

5、 帶着自己的體驗與感受再美美地朗讀這段課文。

7、背誦喜歡部分,與同學交流。

小結:大自然實在奇妙,這些美麗的花兒爲什麼不在一個時間開放呢?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同學們,你們想去探究一下嗎?要知原因,下節課再見。

四、書寫指導。

1、出示生字認讀,觀察生字,交流寫字經驗。

2、書寫生字。

(1)教師範寫,學生學寫。

(2)學生自己寫,師生評議。

(3)學生練寫,反饋結果。

五、課堂練習。

抄寫19個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鞏固反饋。

(1)學生聽寫詞語。

(2)同桌相互檢查。

二、展開想象,推測原因。

1、爲什麼這些植物開花的時間不同?

2、學生自由推測。

三、研讀課文,探究解惑。

1、默讀課文第二段,畫出表示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的句子。

2、討論交流。

3、找出相關句子,學生朗讀。

4、用自己的話說說曇花的開花時間和溫度、溼度、光照等有什麼關係。 5、小組交流,說說其他植物開花時間和溫度、溼度、光照、昆蟲活動的關係。

四、總結全文,拓展能力。

1、朗讀課文最後一段,體會植物學家絕妙的做法。

2、繼續觀察蒐集各種花不同時間開放的資料。然後把這些資料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給他人。(形式多樣:如編科學小報、做資料卡、寫觀察日記等)

板書設計:

13 花鐘

溼度

溫度 花鐘 光照

昆蟲活動

教學反思:該課文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說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時間開放及其原因。作者先講觀察後的發現: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並形象例舉了牽牛花等9種花不同的開花時間來說明這個發現;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兩個原因:開花時間與溫度、溼度、光照有關,與昆蟲的活動時間有關;最後擴展開去,談到植物學家修建“花鐘”,其做法很巧妙。課文意圖是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4

小學一年級識字教學是所有學科學習的基礎,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採用各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學習動力,這纔是小學識字教學的最終目的。提升小學一年級學生識字教學效率,可採用以下方法。

1.文字遊戲法

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興趣點低,如果只是一味被動學習,容易引起學生的厭學情緒,影響教學效果。要想讓這一階段的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一定要在學習中導入遊戲成分。由於漢字是方塊字,其音、形、義之間有着很多特殊有趣的聯繫,教師可利用漢字的這些特徵,將漢字識字教學以文字遊戲方式進行。比較常見的有字謎、對聯、詩詞、繞口令、詞語接龍等。在一年級階段,簡單的字謎遊戲十分適合小學生學習掌握,可以起到寓教於樂的效果。如“春”字教師可出示謎題:“三人同日去觀花。”“告”字:“一口咬掉牛尾巴。”“磨”字:“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南洋,南洋兩棵樹,長在石頭上。”……這些字謎有難有易,有些字謎很直接,容易知道答案,還有一些字謎不能馬上猜出,教師可在旁點撥引導,讓學生順藤摸瓜找出答案。這樣的經歷能有效地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他們學習其他的生字很有幫助。在字謎遊戲學習中,還可以利用歌訣識字加深對新字的記憶。小學生對一些有規律的兒歌與口訣有着天然的親和力,如把“琴”字記成“二‘王’今天來彈‘琴’”,把“金”字記成“一個‘人',他姓’王‘,口袋裝着兩塊糖”.

2.漢字聯想法

我國的漢字很多起源於象形、會意,構造富有邏輯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利用漢字這一特點,採用聯想方式讓學生加深學習記憶。例如講解“休”字可拆分解釋,一個“人”靠在“木”頭上歇息就是“休”.講解“聰”字,可分解爲左邊是一個耳朵,右邊上面兩個點相當於人的兩個眼睛,口相當於嘴,心相當於心靈的智慧,把這些組合在一起,就是要告訴我們,一個耳朵靈、眼睛能看清、嘴巴會說、有心靈智慧的人,就是聰明的人,這個就是聰明的“聰”字。對於漢字拆分組合訓練後,學生對新學的漢字有了更感性的認識。這時教師可進行漢字開花遊戲,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聯想思維。“漢字開花”,是把一個獨立的漢字當作一朵花,用它和其他字、詞組合,形成新的'漢字、新詞。實際上,這也是一種聯想、發散思維的訓練。例如“幹”字可與其他偏旁組成汗、旱、刊、犴等新字,也可與其他漢字組成新詞,這些新字新詞的產生,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使識字教學取得顯着的效果。

3.評比競賽法

學習記憶是很枯燥的事情,時間一長會令人感到無聊,情緒也會受到影響,因此教師可採取競賽評比手段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佈置抄寫作業,可採取競賽手段,看哪位學生在最短時間內抄寫得又快又好,可以此評選出“專心寫字小能手”.這樣的激勵措施能讓小學生在寫字過程中專心,集中注意力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即使表現欠佳,教師也要及時鼓勵,讓他們增強戰勝困難的信心,努力寫好漢字。這樣的教學手段,能讓學生增長知識的同時,心理素質也得到鍛鍊。

4.講述故事法

小學一年級學生除了遊戲之外,最愛的活動就是聽老師講故事。教師可利用學生喜愛聽故事的特點,以故事的形式加深學生對一些生字的印象。如教師在教學“銀行”這個詞時,可以給學生講個故事:有個外國友人很羨慕中國發展快,他對一位中國朋友說,中國發展太快了,連鈔票上都印上了“中國人民很行”.外國友人的話令這位中國朋友莫名其妙,他仔細地看看人民幣,才明白原來這個外國友人把“銀行”看成了“很行”.學生也覺得很有趣,教師的故事能讓他們把“很”和“銀”兩個字區分開來,在此教師要強調“行”字多音字、多義字,學生從中也可獲得許多額外的收穫,一舉多得。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5

今天是組內講課,說來也是講過幾次了,來聽課的都是極了解的老師,可是還是不免有很多緊張。

講的是第21課《太陽》,條理極其清晰的一篇說明文。在課前讓學生們做了充分的預習,包含生字及課文大概內容,課文信息量其實是挺多的,但不準備在課上花費過多時間講字詞,計劃一節課給講完。上週在別班上課時候曾講過一次,但沒有完成計劃,最後剩下一些內容趕得很急,因此本節課就加快了節奏,不過卻是有點兒過了,好像又太快了。

上課以謎語導入,較簡單,學生們一下子猜出。字詞預習檢查,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課文以“后羿射日”這個神話傳說開頭,讀故事問大家:“后羿到底有沒有這個本領能把太陽射下來呢?”走入課文,講了太陽“遠、大、熱”的特點,在講特點的`過程中,由於一直想着千萬不能講不完,就“刷刷刷”特別快,在學生們回答完問題後,也沒有進行朗讀及指導朗讀,接着就進行下半部分了。下半部分是講“太陽與人類的關係”,讓學生們逐一找出,也基本是跟着PPT出示,幾句帶過。最後一段:“如果沒有太陽,我們的世界將會怎麼樣?“,由於時間還比較充裕,因此在這個過程讓學生們進行了短暫的小練筆,發言並進行了閱讀,有感情的指導閱讀。最後以”一句話,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結束。最後小練筆作業:以太陽的身份自我介紹。

課文講完,其實自身在講課過程中就意識到了問題,害怕一節課完成不了教學任務,節奏太快,每個程序基本都有,但學生們好像不能掌握的比較紮實。整體下來有點兒“趕”,還是因爲沒有合理計劃好時間安排,隨意性比較大,以後應該特別注意了。

課後和老師交流,同組老師明確提出的問題和我自身意識到的差不多,並且明確提出了更多有建設性的意見,例如說:語文課堂上一定要更多的朗朗書聲,一定要給學生更充裕的時間自身探討學習,老師一定要敢於放手給學生等等。

非誠感謝各位老師百忙中抽出時間來聽課,指出不足,提供建議,願自身以後課堂安排更嚴謹一些,講課能再放開一點,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