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小學三年級語文《盤古開天地》教學反思(5篇)

小學三年級語文《盤古開天地》教學反思(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1W 次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盤古開天地》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三年級語文《盤古開天地》教學反思(5篇)

小學三年級語文《盤古開天地》教學反思1

《盤古開天地》是小學語文人教實驗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二篇講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中華傳統文化。這是一篇神話故事,整篇文章充滿了豐富而大膽的想象。想象力是創造一切的源泉。怎樣使學生領悟到文章的精妙,體會到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呢?作爲一名語文老師,在浩如瀚海的人類文明面前是那麼渺小。儘管如此,我也要盡我的努力讓古代文明在學生的心中熠熠生輝。

說實話,這是一堂校級公開課。於是,我多方查找資料,結合學生實際制定出適合我教學特點的教案。接下來我將各個教學環節熟記於心之後就走馬上陣了。

上完課後,細想各個教學環節,覺得整個教學過程還算得心應手,但還是有不盡人意之處,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一、平常教學中要特別注意語言文字的訓練。

在講課時,有一道培養學生想象力的。訓練題是這樣的:盤古不停地爲人類做奉獻,想象他的身體還變成了什麼?學生的答案很豐富:有的說,他的筋脈變成了大路;有的說,他的左腳變成了月潭,他的右腳變成了日潭;還有個孩子說,他的細胞變成了兒童……多豐富的想象!可語言又是多麼的貧乏!只有個別同學在我的引導下將句子變成了極富感情色彩的'倒裝句。例如,“大地上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的孩子,我知道,那是盤古的細胞。”如果是這樣,盤古看見這些孩子一定會欣慰地笑了。這些孩子會讓盤古含笑在整個宇宙!我要讓這樣的精彩出現在課堂上,那麼就要在平常教學中多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那樣,我的教學會得到大家的認可,關鍵的是我的學生將會受益終生,他們駕馭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會讓他們在幹一般工作時遊刃有餘。

二、繼續加強培養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

在教學中孩子們讀課文時還可以抑揚頓挫,可回答問題時就差遠了。以後教學中首先要注重培養孩子們的語感。比如看見“溫暖”就感覺舒服,看見“冷酷”就不寒而慄等等。再者要言傳身教,多給孩子範讀課文,因爲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在範讀課文以前,學生必須掃除生字障礙,對課文內容要熟悉一些,這樣學生就可以在聽範讀時注意老師的表情變化,感受聲音的變化和麪目應該是和諧統一的。當然,在範讀以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要試讀,有不好的地方一定要反覆練習,直到完美!最後,要對學生進行常規的朗讀技巧的指導,聲調的高低,語速的快慢,重讀的處理等等。

總之,我要多學習,內翔素質,以便更好地從事教學工作,培養出語文素養好的全面發展的學生。

小學三年級語文《盤古開天地》教學反思2

《盤古開天地》是一個神話故事,開課時我以許多學生們經常聽到的神話故事爲引入,學生們一起舉了十餘個神話故事,當提到人們把盤古當成人類的老祖宗時,學生感到特別有趣,於是,課堂上學生十分積極地讀書,學習興趣比較高漲。

一、備課過程中,它使我明白備課不單單要吃透教材,深挖教材,更應該個性化的解讀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首先,剛接觸到教材的時候,我認爲到第三自然段天地成形爲止,盤古開天地已經成功了。但是反覆讀教材,思考教材之後,我發現,不能按照字面的意思理解,盤古開天地不僅是說他劈開或者分開天地,還應該包括創造宇宙萬物。那麼就可以把盤古開天地的過程分爲三部分,即天地分開——天地成形——變成宇宙萬物。因此我把教學重點設定爲第三自然段,着重的通過朗讀體會盤古開天的不易,體會盤古的。偉大。把這段話的重中之重“頭頂着天,用腳使勁蹬着地”與課文插圖巧妙地結合起來,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的換位思考,讓學生體味盤古的偉大,了不起,說話與朗讀相結合,進入師生與文本共鳴的佳境。

二、想象學習第四段:

第四自然段句式整齊,就像列隊的士兵。因此我先讓學生找出天地發生的巨大,然後師生合作讀排比句。把紅色送給女同學,綠色送給男同學,黃色部分留給我自己。通過合作朗讀,和學生一起分享這段美妙的.文字。其間,結合着學生的朗讀,指導他們讀出感情,讀出文字所表達的意境。

接着請同學們插上想象的翅膀,想一想盤古的身體上還有什麼?分別會變成什麼呢?試着當一回小小神話作家。

學生張開了想象的翅膀,他們彷彿觸摸到了盤古的肌膚,聽到了他的呼吸,任想象自由馳騁,最後讓學生仿照課文句式將“他的(),變成了()的()”補充完整。同時創設情景,讓學生仰望天地,觀察萬物,用()是盤古的()反寫剛纔的句子。兩個環節相輔相成,學生對盤古的偉大體會得更深刻。

三、在遺憾中成長

這節課中,我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如,在學生朗讀時,雖然我用了許多的方法,比如範讀,男女賽讀,抽讀,但是學生的朗讀還是不夠到位,尤其是個人讀,沒有掌握朗讀的技巧,因此讀不出感覺,讀不到老師希望的水平。今後應加大學生朗讀的指導,讓他們敢讀書、會讀書。

“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收穫了這許多,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必將磨礪自己,促使自己不斷進步。

小學三年級語文《盤古開天地》教學反思3

《盤古開天地》這是一篇神話傳說,講述的是一個名叫盤古的巨人開天闢地的故事。課文處處充滿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塑造了盤古雄偉、高大的形象,讚美了他爲開闢天地而勇於獻身的精神 回憶整堂課的教學過程,我覺得自己以下幾點做得比較成功:

一、抓住重點創設情景

在這堂課上,“以讀代講”貫穿始終,讀得充分,讀得多樣。課文第二自然段主要講了盤古分開天地。在教學時,抓住“掄”“猛”等詞語體會盤古的動作,並加上自己的動作,讓學生感受這些詞語用的所妙之處。課文描寫天地變化時用了這段話“清而輕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應用了大量的反義詞,讓學生在反覆朗讀中找出來,體會作者用這些詞語所妙之處。

創設一定情景,讓學生體會盤古爲了讓天地成形,做了怎樣的付出。“頭頂着天,用腳使勁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老師引讀:不知過了多少年,盤古就這樣頂天蹬地。一年過去了,生接讀……一百年過去了,生接讀……一萬年過去了,生讀……結果“盤古也累的倒了下去。”

二、結合文本展開想象

在指導閱讀完第四自然段後,我這樣引導學生:

師:同學們,多麼神奇的畫面啊!讓我們共同合作,分享這神奇的文字,再現這神奇的畫面吧!全體女同學讀盤古身體的一部分;全體男同學讀盤古身體變化的部分,注意讀出巨大的神奇的變化!

學生進行合作朗讀,感悟盤古身體的巨大變化。

師:同學們,你們看到的神奇畫面難道僅僅只是課文裏所寫的嗎?仔細看,你還會看到更多更多的畫面,大家想想盤古的牙齒、鼻子、耳朵、頭髮、眉毛、手指頭、腳指頭、骨骼、經脈……會變成什麼?

出示句式:他的(),變成了()的()。

師:請你們仿照上面的句式,將“他的( ),變成了( )的( )”補充完整。

學生自由說。生:他的手指,變成了高高的山峯。

生:他的牙齒變成了一座座火山。

生:他的頭髮變成了長長的柳枝。

生:他潔白的牙齒變成了晶瑩的鑽石

生:他的經脈變成了縱橫交錯的立交橋。

生:他身上的細胞變成了活潑可愛的小朋友。

給學生廣闊的空間,學生的想象會讓你驚歎不已。第四自然段末的省略號是課文本身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所在。教師應該充分把握文本本身的特點,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在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在充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設計男女生合作朗讀來整體感悟語言表達的結構。即:盤古身體的一部分變成了自然界中的什麼。爲了引導學生把語言表達得更生動具體,教師特別強調是變成了“什麼樣的”“什麼”。留下空白,讓學生有問題可思考,有時間可思考,有機會去思考。這樣的課堂就會相對地少一點灌輸,多一點啓發;少一點講授,多一點學生的思考和活動。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不過整堂課也有許多的不足之處:我在指導學生朗讀時,雖然有示範,有激情導語,學生能有一定的表現力,但我卻忽視了讓學生邊讀邊想,沒有很好地將語言文字與畫面想象結合起來。

精心的付出,就會有收穫。那份收穫會使我更加充滿信心地迎接每一天,面對每一次挫折,永不放棄。

小學三年級語文《盤古開天地》教學反思4

這篇神話傳說講的是名叫盤古的巨人開天闢地的故事。故事極富想象力,文字敘述具體而生動。課文的脈絡非常清楚,分三個部分,把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 的過程描寫得非常清楚。在說明“天和地還沒有分開” 的背景之後,先是講了盤古醒了以後所做的事,以及天地的不同變化;然後敘述天地分開以後盤古所做的事;最後講了盤古倒下後發生的變化。課文處處充滿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塑造了盤古雄偉、高大的形象,讚美了他爲開闢天地而勇於獻身的精神。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注意文章在表達上的這些特點。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使學生認識神話這種文學體裁,體會巨人盤古的獻身精神,感受我國古代人民的豐富想象力。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激發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學後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要使學生認識神話這種文學體裁,體會巨人盤古的獻身精神,感受我國古代人民的豐富想象力。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積累特色語言,瞭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 激發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 培養想象力。學並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小學三年級語文《盤古開天地》教學反思5

在學區組織的“同研一節課”活動中,我執教了三年級《盤古開天地》一課,在與大家同研的過程中,我覺得受益匪淺,主要體會有以下兩點:

1、課前一定要備學生。

第一次教學設計完成後,我到三年級二班上了一節課,結果一塌糊塗,令我手足無措,講課的自信心及熱情蕩然無存。在評課時,徐主任給我很大鼓勵,她告訴我,課型設計沒問題,符合新的課程理念。現在,課上不下去,學生不能接受,我們應該從其他方面找找原因,是不是與教師表達不明確,學生不理解意圖有關呢?靜下心來,我仔細想一想,是啊,我現在教的學生已經跟了我四年了,我們早已形成默契,他們對老師的教學風格以瞭然於胸,有時即使一個眼神他們也能從中洞察老師的想法,長期以來,就造成了課堂上即使我不用把要求說得很明確,學生也能明白,課也能順利地上下來。

而現在我要給我們彼此都感到陌生的三年級的孩子上課,況且他們剛剛從二年級升入三年級,處於小學階段關鍵的轉型期,尤其是語文方面無論是教材內容還是教師的授課風格都有了一個較大的轉變,而本次我授課的內容又偏後,孩子怎麼可能那麼容易接受呢?課的設計思路是對的,但在具體的問題設計上如何能與孩子的接受能力、發展水平相適應,這是關鍵。例如:一開始,我就問學生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這個問題設計難度對剛上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偏難。一下子就把學生學習的熱情給壓了下去,後來,我將這個問題改爲:讀了故事後,你都知道了什麼?雖然這個問題很普通,但卻如一把鑰匙般,一下子打開了學生學習的思路,學生海闊天空地談自己的讀書收穫,很精彩,也符合現在倡導的個性化閱讀的思路。後來,我將自己對學生說的每句話都與孩子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進行思考、修改,把每個要求,不圖快,不怕麻煩地說具體、細緻,那麼,再講這一節課的時候就收到了完全不同的效果,學生與教師的互動過程進行得很順利。備學生同樣是備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

這一點,讓我感觸很深,當課進行不下去的時候,不要輕易抱怨學生,而是要反思自己備課過程中哪些環節沒備到。

2、面向全體學生,給每個學生提供表現的機會。

在評課的時候,夏老師給的鼓勵讓我充滿自信,提的意見也讓我茅塞頓開,深受啓發。夏老師提到了一點就是:課堂的每一個設計都要面向全體學生,給更多的學生帶來更多的機會,即使是朗讀設計,也要考慮到面向全體。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寫得非常優美、動人,在我進行範讀之後,很多學生應該也有了讀的願望,而我這時沒有讓全體學生都放聲盡情地朗誦一下,而是指定學生朗誦,一下子又壓制了絕大部分學生的熱情,僅僅是滿足了少數人的情感體驗。由此我想到,在指導學生朗誦時,我往往想到的是各種形式、各種花樣,而忽略了設計要達到了各種目標。這使我明白,不管什麼形式的設計,什麼內容的設計,都要以學生爲本,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學生的全面發展。

與大家同研一節課讓我收穫不少,但一堂課下來也留下不少遺憾:課堂舉手回答問題的挺多,但氣氛卻不夠活躍、輕鬆;課進行得比較順利,但比較平淡,不是高潮迭起,引人入勝。

本次活動將作爲我挑戰自己的一個新的起點,我將不斷探索、不斷完善,讓我的課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