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四年級語文下冊《鄉下人家》教學反思大綱

四年級語文下冊《鄉下人家》教學反思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5W 次

身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語文下冊《鄉下人家》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四年級語文下冊《鄉下人家》教學反思

四年級語文下冊《鄉下人家》教學反思1

《鄉下人家》這篇文章按照房前院後的空間順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間的時間順序交替描寫,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也讚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於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的生活的美好品質。通過教學《鄉下人家》這篇課文,我有以下幾點感受:

一、學習目標的設定

《鄉下人家》編排在第六組,本組主題是“走進田園,熱愛鄉村”。意在讓學生通過朗讀,感受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美景,體驗自然質樸的田園生活,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鄉下人家》是本組第一篇精讀課文,它用質樸而生動的文字向讀者呈現出一幅田園風光的寫意畫卷。根據我的瞭解,我們的學生95%以上從小生活在城市裏,對鄉村生活缺乏瞭解。學習本文,一是引導學生體會鄉村生活的自然親切、優美恬靜,感受作者對鄉村生活的嚮往,對生活的熱愛之情;二是在閱讀中體會作者善於抓住鄉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場面,描寫鄉村生活的特點。基於本文的特點及學生的情況,我將本文的學習目標定爲以下三點:

1、通過朗讀、感悟、交流、朗讀來理解想象鄉下人家各組景色的特點,積累優美的語言,感受田園詩情,產生對農村生活的興趣和熱愛。

2、瞭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作者通過描寫和鄉下人家最密切相關的景、物來抒發情感的表達方法。

二、教學重點的突破

本課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因爲我們的孩子只在城市,文中描繪的景物大多是學生看似熟悉,實則陌生的,而文章的語言看似平淡。那如何從看似陌生的景物、平淡的語言中讀出美感是本課的難點。爲突破這一難點,教學時我以讀代講,通過自讀時想象畫面,自悟時體會情味,交流時暢所欲言的方式展開教學。

三、教學中的得與失

1、多媒體創設美好的情景。我在用多媒體爲學生播放音樂創設了輕鬆愉悅的情境之後,讓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想象欣賞鄉間美景。而且爲了讓學生對鄉下景物有更多的瞭解我還給學生展示了一組優美的鄉下美景圖,給學生以好的視覺效果,使學生產生更了對鄉下生活的熱愛之情。動聽的音樂和生動的圖片爲學生入情入境的朗讀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2、總體氛圍創設的比較好,學生通過看圖、讀文、想象再朗讀的過程,已經能夠入情入境地體會鄉下生活的美好,產生了對農村生活的嚮往。

3、抓住重點品讀課文。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獨特迷人”在字裏行間中尋找這種風景。從課堂來看學生對關鍵詞掌握得很好。

總之,回顧反思整個教學過程,在整節課中能以學生爲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注意對學生語言的積累和運用,努力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其次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同時也感受到學生語言的貧乏,好詞佳句積累欠缺,今後要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督促其多讀書,多積累好詞佳句。

四年級語文下冊《鄉下人家》教學反思2

本學期,我在學校“同上一堂好課”中,通過教研組兩輪磨課後,我執教了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21課《鄉下人家》第一課時。文章按照房前屋後的空間順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間的時間順序交錯描寫,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也讚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於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質。我帶着對鄉村生活深深的眷戀,引領學生走在鄉間小路上……

一、抓住主線,結構清晰。

在教學中,我始終圍繞一條主線:“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來進行教學。讓學生自讀課文,畫出能體現鄉下人家獨特、迷人風景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在頭腦中想象作者描繪的畫面,然後交流品味。這樣就使整個教學結構清晰、合理,教學過程流暢。

二、抓取重點,扶放結合。

在這篇課文中羅列了六個不同的鄉村生活場景:門前的瓜架,屋前的鮮花,屋後的竹子,院落的雞,小河的鴨,人們夏日晚餐和秋夜睡眠。因爲每一個段落都很美,但是不可能面面俱到,這就要有選擇地講讀。本課時中,我目標要落實前兩個生活場景。這兩個場景共同點是介紹了植物,因此,我抓取了第一處植物——門前的瓜作爲教學重點內容進行引導,而“屋前的花”這部分內容根據他們自己的愛好,自由朗讀,做到了扶放結合,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會下文學生自主學習作好了鋪墊。

四、反覆朗讀,深入理解。

新課標強調要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薰陶。爲了讓學生能更好地感受到鄉村生活的詩情畫意,我加強了朗讀的指導,安排了多層次的朗讀,指名讀,自讀品味,精讀感悟,配樂朗誦,把讀貫穿於整個教學的始終,有淺入深地層次性的朗讀,加深學生對鄉下人家那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的理解,讓學生與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以下是我在上完本課的體會。

回顧整個學習過程,感覺效果比較理想。我在課堂學習中進行合理的組織、安排和引導,整節課學生都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學生的興趣也濃厚,收穫很多。比較遺憾的是,我課堂中時間有所失控。開始字詞部分耗費了太多的時間,而後面重點的讓學生讀讀、想想、說說,就展開的不夠。尤其是最後的一段顯得很倉促,未能將組內磨課時的設想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四年級語文下冊《鄉下人家》教學反思3

本次賽講課,我非常認真地備課。教學設計多次修改,力圖突破原有的固定模式。我認爲一篇寫景的文章,要讓學生入情入境地品味文字、體會情感,必須引導他們抓住主要線索,摳住關鍵詞句仔細讀,慢慢品,並展開想象,感受文字所描繪的美。由此設計了讓學生看圖片——品文字——說風景——細想象——談感受——課外補充的步驟進行教學。

我認爲自己做的比較好的有:

一、抓住一條主線,使教學結構清晰。

在教學中,我始終圍繞一條主線:“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多讀課文,抓住能體現鄉下人家獨特、迷人風景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在頭腦中想一想作者描繪的畫面,然後交流品味。這樣就使整個教學結構清晰、合理,教學過程流暢。

  二、在“讀”中感知、感悟。

新課標強調要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薰陶。爲了讓學生能更好地感受到鄉村生活的詩情畫意,我加強了朗讀的指導,安排了多層次的朗讀。開頭的齊讀課文,學生讀得整齊,有感情。指名讀,自讀品味,精讀感悟,把讀貫穿於整個教學的始終,加深學生對鄉下人家那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的理解,讓學生與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

三、適時進行想象,發展學生的思維。

愛因斯坦認爲“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在教學中我給了學生廣泛的想象空間,讓學生想象自己坐在瓜架下,想幹什麼?想象那花兒們依着時令,順序開放是什樣的情景?春筍探出頭來又是怎樣的一幅景象?晚霞中在院子裏晚餐的情景又是怎樣的?在我們鄉下僅僅只有這些畫面嗎?還會有怎樣的畫面呢……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都得到了發揮,從而也對鄉下獨特迷人的景色有了更深的瞭解。

 四、過渡語設計較精細,整篇課文教學語言流暢自然。

 五、形式多樣品課文

在教學中,設計了多樣的環節引導學生品味文字。如: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中的雞、鴨。孩子們讀完後能用自己的感受說自己讀的是什麼樣的雞,什麼樣的鴨。城裏人和鄉下人比比誰的家鄉美。讓學生在讀完課文後,用自己的話總結表達。避免了單一的讀、品、說,是課堂學習不再單調乏味。

  不足之處:

一、 教學預設中,對時間的規劃不夠細緻。造成課堂前鬆後緊。學生的發言沒有都敞開說。課堂時間延長了一點。

二、開頭的導入不夠靈活。總想快速把學生引入到教學的軌跡上來。結果,學生的思維有偏差時,有些急躁。後來爲了顯示教學設計的完整性,又把一些重要的詞句處理,顯得有些急切。

三、 教學時放手尺度還可以更大些。在引導學生理解了課文某些段落後,可以放手讓學生說。讓學生多拿課文文字跟城市風景的對比,我學生對鄉下人家那獨特迷人風景的感受可能更加深刻。

總之,感謝備課組老師的指點,我還要繼續努力,謝謝!

四年級語文下冊《鄉下人家》教學反思4

《鄉下人家》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的一篇精讀課文,作者陳醉雲用散文的手法,描繪了一個個自然、和諧的場景,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也讚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於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家園、裝點生活的美好品質。在教學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抓住主線,層層深入

教學中,我始終圍繞一條主線:“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進行教學。讓學生充分地讀課文,抓住能體現鄉下人家獨特、迷人風景的句子,注意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段閱讀。

  二、抓取重點,扶放結合

在這篇課文中羅列了五個不同的鄉村生活場景:瓜藤攀檐圖、鮮花筍芽圖、雞鴨覓食圖、院落晚餐圖、秋夜蟲鳴圖。因爲每一幅圖畫都很美,但是不可能面面俱到,這就要有選擇地講讀。因此,我主要引導學生們學習了瓜藤攀檐圖、鮮花筍芽圖,鴨覓食圖、院落晚餐圖、秋夜蟲鳴圖等內容根據他們自己的愛好,自由朗讀,做到了扶放結合,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反覆朗讀,深入理解

在教學本課時,我採取教師引讀、自由讀、競賽讀、男女生對比讀等形式讓學生感受鄉下那樸素的美、和諧的美和充滿生機的美,並通過朗讀來表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課堂效果非常好。

回顧整個學習過程,感覺效果比較理想。我在課堂學習中進行合理的組織、安排和引導,整節課學生都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學生的興趣也濃厚,收穫很多。最後我建議城市裏的孩子,也可以選取身邊的一處景物,學着作者試着寫一寫,寫出它的獨特迷人。

四年級語文下冊《鄉下人家》教學反思5

《鄉下人家》描繪了鄉下人家樸素的景緻、祥和的氣氛、勤勞的生活,這些組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教學中注重自主閱讀,先了解文章的寫作順序是:分述鄉下人家生活的幾個反面:植物——動物——農家傍晚生活,再感悟作者優美的語言,體會閒適的田園生活。本課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的生字,生詞,能正確拼讀“裝飾”、“雞冠花”“歸巢”等詞語的讀音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帶領學生品味優美語言,積累優美的句段。學生品讀重點句段,積累優美語言,感受鄉下人家獨特、迷人的風景是教學重點。從平凡的事物中展現鄉村生活的畫面,讓學生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從而產生對鄉村生活的熱愛之情是教學難點:

一、高校課堂上課開始,首先出示本課教學目標,讓學生齊讀,理解。知道本課所學的內容。

二、生字詞是語文學習的工具。中年級同樣不能忽視生字詞的教學,在引導學生學習生字新詞的時候,以詞塊的形式呈現生字詞,讓學生描述畫面,連詞成句,給學生提供了多方面的運用機會,避免瞭解詞的機械和積累的無序,放大了生字詞的教學形式。

三、在學生充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用詞語描述文中描寫的景物,利於學生理清脈絡,整體把握課文,感受鄉下人家清新、自然的美。

四、在品讀“雨後春筍”這一段時,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劃出喜歡的句子,說理由,同桌互相交流,全班交流。引導學生抓住“探”、“成羣”、“許多”等詞語體會雨後春筍生機勃勃的情景,然後通過引導學生誦讀、比較、想象,與筍芽兒對話,不僅使用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實踐,更是靈性的涌動、情感的流淌、個性的張揚,富有濃厚的情感和韻味。

五、存在的不足,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應定位爲引導學生讀通、讀準、讀順課文,整體把握文章的脈絡,本節課學生朗讀的量不夠,就過早地進入品讀課文的環節。應注意對學生進行通讀課文的訓練,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先把課文讀通、讀準、讀順。農村小學生,在小組合作的時候,表現得不夠好,沒有大膽交流討論,不過才四個學生一組,全班八個學生,課堂活躍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