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八年級試題 >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2W 次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

一、基礎知識平臺(16分)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

1.文學常識(4分)

(1)山水名勝,美在自然,更美在人文。醉翁亭因一文化名人而名滿天下,請指出這一文化名人是誰。(2分)

(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這是田園詩派開創者的詩風,請說出田園詩派的開創者是誰,我們學過他的哪篇文章。(2分)

2.成語積累(4分)

本單元所選的課文,是寫景遊記的古代散文名篇。文字精練優美,許多有生命力的語言沿用至今成爲成語,請寫出四條這樣的成語。

3.名句積累(8分)

安得廣廈千萬間,_________。《茅屋爲秋風所破歌》

_________,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岳陽樓記》

欲渡黃河塞川,_________。《行路難》

採菊東籬下,_________。《飲酒》

《岳陽樓記》中,表達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醉翁亭記》中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綜合性學習實踐(44分)

(一)文言文閱讀(14分)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小石潭記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爲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爲坻,爲嶼,爲嵁,爲巖。青樹翠

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古,餘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本文作者_________,唐代河東人,著名文學家,他曾被貶爲永州司馬,寫下了有連續性山水遊記多篇,合稱_________,本文是其中的_________篇。(3分)

2.解釋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2分)

(1)蒙絡搖綴( ) (2)潭中魚可百許頭( )

(3)斗折蛇行( ) (4)悄愴幽邃( )

3.文中第2段寫了潭水和游魚的特點,你認爲作者寫作的妙處何在?(3分)

4.文中高度概括潭中氛圍的是哪八個字?(2分)

5.文中兩次寫“樂”,這和文章哀傷淒涼的感情基調矛盾嗎?爲什麼?(4分)

(二)現代文閱讀(26分)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走出地平線

記得少年時代,自己剛剛懂得一些世事的時候,就常常這樣問自己:我能夠走出地平線嗎?

站在故鄉原野上向周遭望去,有一個灰濛濛的大圓環繞着我。這兩個大圓是重合着的,是天和地熱吻時留下的痕跡。自己作孩童的時候,看到這個大圓就有了一種庇護感、安全感;後來年歲漸長,便以爲它是鳥之籠、驥之轡了。反正少年人有的是爛漫的奇思和憨拙的氣力,在一個紅花黃葉點綴秋光的清晨,我忽然異想天開:走,到地平線外看世界去!

在村頭的土丘上向南眺望,有一個小村子正好坐落在地平線上,及至我走進那個村子,並沒有看到一條灰濛濛的線從街中穿過,原來,它還在遙遠的天邊上。我又繼續向它走去,它繼續向後退去,它和我這樣不離不棄,如影隨形。我感到了地平線對人的愚弄。它實在刺痛了一個無知而自尊的少年的心。

越是詛恨它,就越要揣摩它們。我發現,在平地上認爲是地平線的地方,在高山上就不是;在晴朗天氣中認爲是地平線的地方,在陰暗天氣中就不是;在孩子眼裏是地平線的地方,在大人眼裏就不是。原來,地平線並不是可以觸摸的實體,只不過是一種視感罷了。再往深處去想,它竟是大地對人類的一種安慰呢!球形的大地使每一個人都認爲自己的立足點高於別的地方,與這種居高臨下的心態相適應,就出現了在你周遭的地平線。

詛恨一個原來沒有的事物,其實是在詛恨你自己。

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地平線,都有屬於自己的封閉的圈子——由自己建構的環形山,誰想讓自己的“環形山”裏的面積大些,誰就得站得高些。視野越開闊就越看得清地平線。然而,不少在大城市長大的孩子連地平線也不曾見過。他們平素裏放眼環睹,見到的無非是重樓千尺,高牆四壁,人車爭路。把地平線還給孩子吧。人,只有感到圈子的存在,才能走出圈子。

隨着視野的延伸,當我把視點移向別人,移向身外無邊廣大世界,我鬱悶的心似乎八面來風了。原來,地平線竟是以自我爲中心覽事閱人的產物,是一個人遠眺世界的目力極限。只要這個立足點不變,就永遠也走不出自己的圈子;而當你想到身外還有別人,想到別人也在審度這個世界,你就會知道,在別人目力不及之處,你就在他們地平線之外;當你想到這星球上的芸芸衆生每一個人都有視物極限,你又會知道,我們腳下的大地每處都是地平線;當你懂得任何事物都是功與過的雙面體,想到兒時雖然沒有追上地平線,卻憑藉它的誘惑,它的嚮導,走出了父母溫暖的懷抱,看到了別處的村落,看到了吹蒲公英的牧童和收穫太陽花的村姑,河上人家的粗布帆和緩緩轉動的風車木輪,還知道了太陽花又叫望日蓮,你又會對地平線表示百倍的謝忱了。

人之所以感覺到世界環閉,人生一世如藏身巨蚌一隅,或許,是他的思想還沒有衝破牢籠?

衝破思想的牢籠,就要擴展自己的襟懷,就要想到這星球本是衆人的星球。我不敢說,立身於聖潔的珠穆朗瑪女神高入雲霄的肩上,是否看得見地平線,但我敢斷定,在茫茫星際的太空船上,是決然看不見地平線的。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4分)

(1)庇護( ) (2)憨拙( )

(3)詛恨( ) (4)巨蚌( )

2.文章第1段中,“我能夠走出地平線嗎?”你認爲這句話在文章中起什麼作用?(2分)

3.讀罷第2段的畫線句,你一定有似曾相識的感覺。請用一段話把你成長曆程中類似的感受或當時的想法,真實生動地描寫出來。(4分)

4.作者在少年時追隨地平線而對其產生詛恨的原因是什麼?(可用原文回答,也可用自己的話概括)(3分)

5.隨着自己認識的加深,作者對地平線又有新的認識,所以作者說:“人,只有感到圈子的存在,才能走出圈子。”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4分)

6.作者由對地平線的詛恨,轉化爲對地平線的謝忱,你認爲這種感情變化的原因是什麼?試用簡練的語言概括一下。(3分)

7.作者以地平線爲象徵,認爲人應該認識自己的侷限性,從而不斷擴展自己的胸襟,對此你有何看法?請寫一段話談一談自己的感受。(不少於100字)(6分)

(三)文學放飛(4分)

你熟悉江南的三大名樓嗎?請根據你所蒐集的資料,寫一副有關江南名樓的對聯

上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題目:感受自然

作文要求:(1)要有真情實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創見;

(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3)不得少於500字。

  參考答案

一、1.(1)歐陽修 (2)陶淵明 《桃花源記》

2.觥籌交錯 氣象萬千 心曠神怡 醉翁之意不在酒

3.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將登太行雪滿山 悠然見南山 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間也

二、(一)1.柳宗元 永州八記 第四

2.(1)連接 (2)約 (3)像蛇一樣 (4)深

3.以魚之多,魚的空遊寫水清澈,卻無一字涉及水。又將游魚或動或靜的狀態通過日光、影子寫得極爲傳神,互相映襯,可說是各盡其妙。

4.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5.全文的感情基調是哀傷淒涼,文中兩次寫“樂”與全文的感情基調不矛盾,這與作者的'身世、經歷有關。作者當時被貶永州,他要寄情山水,以擺脫他政治失意生活中的抑鬱心情,因此當他聽到清脆的水聲,看到魚兒的遊態時,感到了自然間的樂趣,心情也變得歡快起來,但這種歡快是暫時的,從而成爲作者那種無法擺脫壓抑心情的反襯,更有力地揭示了痛苦的深度。

(二)1.(1)bì (2)zhuō (3)zǔ (4)bànɡ

2.這一句話以設問的形式揭示了文題,具有總括全文的作用,全文都是圍繞這一句展開的。

3.提示:可寫認識的誤區,或由一種認識到另一種認識。

4.年少的我追趕地平線,地平線卻隨着自己前進的腳步而向後退去,自己無法接近它,我感到地平線對人是愚弄,也刺痛了一個無知而自尊的少年的心。

5.這一句是本文的點睛之筆,頗具哲理意味,以走出地平線爲喻,說明人首先認識到自己的侷限性,然後應該解放思想,擴展胸襟,使自己的思想認識達到新的境界。

6.由於地平線的存在,使自己想走出地平線,走出自我思想的侷限,憑着它的誘惑,它的嚮導,使自己的眼界開闊了,胸襟寬廣了,思想認識水平提高了,思想境界達到一定的高度,所以對地平線表示百倍的謝忱了。

7.提示:圍繞着人只有認識自己思想的侷限性,才能儲蓄知識,不斷努力,不斷的追求,提高思想認識,超越自我,走出狹小的思想侷限,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境界。

(三)提示:江南三大名樓即:黃鶴樓、滕王閣、岳陽樓。

岳陽樓的對聯:上聯:四面湖山歸眼底,下聯:萬家憂樂到心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