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名人故事 > 數學家的故事(通用7篇)

數學家的故事(通用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6W 次

很多偉大的數學家有一些傳奇的故事,在這些故事中,不是無意義的瑣碎,也不是一些讓人盲目追求的癖好。而且一些高貴的品質和令人稱豔的能力,讓我們對其敬仰,這些偉人也會因此成爲我們的偶像,讓孩子有一個追逐的目標。下面小編爲您整理數學家的故事,歡迎閱讀!

數學家的故事(通用7篇)

數學家的故事 篇1

陳景潤一個家喻戶曉的數學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創立了著名的“陳氏定理”,所以有許多人親切地稱他爲“數學王子”。但有誰會想到,他的成就源於一個故事。

1937年,勤奮的陳景潤考上了福州英華書院,此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喪,不想因戰事被滯留家鄉。幾所大學得知消息,都想邀請沈教授前進去講學,他謝絕了邀請。由於他是英華的校友,爲了報達母校,他來到了這所中學爲同學們講授數學課。

一天,沈元老師在數學課上給大家講了一故事:“200年前有個法國人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6=3+3,8=5+3,10=5+5,12=5+7,28= 5+23,100=11+89。每個大於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爲兩個奇數之和。因爲這個結論沒有得到證明,所以還是一個猜想。大數學歐拉說過:雖然我不能證明它,但是我確信這個結論是正確的。

它像一個美麗的光環,在我們不遠的前方閃耀着眩目的光輝。……”陳景潤瞪着眼睛,聽得入神。

從此,陳景潤對這個奇妙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課餘時間他最愛到圖書館,不僅讀了中學輔導書,這些大學的數理化課程教材他也如飢似渴地閱讀。因此獲得了“書呆子”的雅號。

興趣是第一老師。正是這樣的數學故事,引發了陳景潤的興趣,引發了他的勤奮,從而引發了一位偉大的數學家。

“老師,我沒有胡鬧”。

數學家的故事 篇2

伽羅瓦(variste Galois),19 世紀最偉大的法國數學家之一,唯一被我稱爲“天才數學家”的人。他 16 歲時就參加了巴黎綜合理工學院的入學考試,結果面試時因爲解題步驟跳躍太大,搞得考官們不知所云,最後沒能通過考試。

在數學歷史上,伽羅瓦毫無疑問是最富傳奇色彩與浪漫色彩的數學家,沒有“之一”。18 歲時,伽羅瓦漂亮地解決了當時數學界的頂級難題:爲什麼五次及五次以上的多項式方程沒有一般的解。他把這一研究成果提交給了法國科學院,由大數學家柯西 (Augustin-Louis Cauchy)負責審稿;然而,柯西建議他回去仔細潤色一下(此前一直認爲柯西把論文弄丟了或者私藏起來,最近的法國科學院檔案研究才讓柯西平反昭雪)。後來伽羅瓦又把論文交給了科學院祕書傅立葉(Joseph Fourier),但沒過幾天傅立葉就去世了,於是論文被搞丟了。1831年伽羅瓦第三次投稿,當時的審稿人是泊松,他認爲伽羅瓦的論文很難理解,於是拒絕發表。

因爲一些極端的政治行動,伽羅瓦被捕入獄。即使在監獄裏,他也不斷地發展自己的數學理論。他在獄中結識了一名醫生的女兒,並很快墜入愛河;但好景不長,兩人的感情很快破裂。出獄後的第二個月,伽羅瓦決定替自己心愛的女孩與女孩的一個政敵進行決鬥,不幸中槍,第二天便在醫院裏死亡。伽羅瓦死前的最後一句話是對他的哥哥艾爾弗雷德(Alfred)說的:“不要哭,我需要足夠的勇氣在 20 歲死去。”

彷彿是預感到了自己的死亡,在決鬥的前一夜,伽羅瓦通宵達旦奮筆疾書寫下了自己所有的數學思想,並把它們和三篇論文手稿一同交給 了他的好友謝瓦利埃(Chevalier)。在信的末尾,伽羅瓦留下遺囑,希望謝瓦利埃能把論文手稿交給當時德國的兩位大數學家雅可比(Carl Gustav Jacob Jacobi)和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讓他們就這些數學定理公開發表意見,以便讓更多的人意識到這個數學理論的重要性。

謝瓦利埃遵照伽羅瓦的遺願,將論文手稿寄給了雅可比和高斯,不過都沒有收到迴音。直到 1843 年,數學家劉維爾(Joseph Liouville)才肯定了伽羅瓦的研究成果,並把它們發表在了他自己主辦的《純數學與應用數學雜誌》(Journal de Mathématiques Pures et Appliquées)上。人們把伽羅瓦的整套數學思想總結爲了“伽羅瓦理論”。伽羅瓦用羣論的方法對代數方程的解的結構做出了獨到的分析,多項式方程的 根、尺規作圖的不可能性等一系列代數方程求解問題都可以用伽羅瓦理論得到一個簡潔而完美的解答。伽羅瓦理論對今後代數學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數學家的故事 篇3

勒內·笛卡爾1596年3月31日生於法國安德爾-盧瓦爾省的圖賴訥(現笛卡爾,因笛卡兒得名),1650年2月11日逝世於瑞典斯德哥爾摩,是世界著名的法國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他對現代數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因將幾何座標體系公式化而被認爲是解析幾何之父。他還是西方現代哲學思想的奠基人,是近代唯物論的開拓者且提出了"普遍懷疑"的主張。黑格爾稱他爲"現代哲學之父"。他的哲學思想深深影響了之後的幾代歐洲人,開拓了所謂"歐陸理性主義"哲學。堪稱17世紀的歐洲哲學界和科學界最有影響的巨匠之一,被譽爲"近代科學的始祖"。

笛卡爾對數學最重要的貢獻是創立了解析幾何。笛卡爾成功地將當時完全分開的代數和幾何學聯繫到了一起。在他的著作<幾何>中,笛卡爾向世人證明,幾何問題可以歸結成代數問題,也可以通過代數轉換來發現、證明幾何性質。笛卡兒引入了座標系以及線段的運算概念。笛卡爾在數學上的成就爲後人在微積分上的工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而後者又是現代數學的重要基石。 此外,現在使用的許多數學符號都是笛卡爾最先使用的,這包括了已知數a, b, c以及未知數x, y, z等,還有指數的表示方法。他還發現了凸多面體邊、頂點、面之間的'關係,後人稱爲歐拉-笛卡爾公式。還有微積分中常見的笛卡爾葉形線也是他發現的。

少年時期他上過一所環境優雅的耶穌會學校──尖塔中學。二十歲在普瓦提埃大學獲得法律學學位。雖然笛卡爾受過良好的教育,但他卻認爲除了數學以外任何其它領域的知識皆是有懈可擊的。從此,他沒有繼續接受正規教育,而是決定漫遊整個歐洲,開闊視野,見悉世面。由於笛卡爾的家庭經濟富裕,足以使他囊滿無掛,悠哉遊哉。

從1616年到1628年,笛卡爾做了廣泛的遊歷。他曾在三個軍隊中(荷蘭、巴伐利亞和匈牙利)短期服役,但從未參加任何戰鬥。觀光過意大利、波蘭、丹麥及其它許多國家。在這些年間,系統陳述了所發現真理的一般方法。五十二歲時,決定用此方法將世界做個綜合性的描述。1629年寫了<思維指南錄>一書,概述了他的方法。在1630年到1634年期間,笛卡爾運用自己的方法研究科學。爲了能學到更多的解剖學和生理學知識,親自做解剖。在光學、氣象學、數學及其他幾個學科領域內都獨立從事過重要研究。

1649年,笛卡爾接受了瑞典女王克里斯蒂的慷慨之邀,來到斯德哥爾摩做她的私人教師。笛卡爾喜歡溫暖的臥室,總是習慣晚些起牀。當他得知女王讓他清早五點鐘去上課,他深感焦慮不安。笛卡爾擔心早上五點鐘那刺骨的寒風會要了他的命。果然不出所料,他很快就患了肺炎,1650年2月,在他達瑞典僅四個月後,被病魔奪去了生命。

數學家的故事 篇4

數學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也是一片任有志之士自由飛翔的廣闊天地。數學的足跡遍及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數學家的故事也像數學本身一樣,神祕動人,發人深思。下面給同學們講一講著名的女數學家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的故事。

著名的女數學家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1850~1891)是俄國人,她一生獲得了很多“第一”:她是歷史上第一個獲得數學博士學位的女性,是第一個獲得科學院院士稱號的女數學家,此外,她還是除了意大利外世界上第一個擔任數學教授的婦女,她對數學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從小就對數學懷有特殊的感情,並有着極大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慾望。在她8歲的時候,全家搬到了波里賓諾田莊。由於帶去的糊牆紙不夠用,父母就在她的房間裏用著名的數學家奧斯特洛格拉得斯基所著的微積分講義來裱糊牆壁。那時,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常常獨自坐在臥室的牆前,望着糊牆紙上奇妙的數字和神祕的符號出神,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後來,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在自傳中寫道:“我常常坐在那神祕的牆前,企圖解釋某些詞句,找出這些書頁的正確次序。通過反覆閱讀,書頁上那些奇怪的公式,甚至有些文字的表述,都在我的腦海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儘管當時我對它們還是一竅不通。”

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的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出色的數學家,這或許有助於形成她的數學天賦,但她的成功主要還是源於她不懈的努力。她在學習數學時,注意力總是非常集中,能很快理解和掌握老師所講的內容。有一次,數學老師讓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重複上次課上所講的內容,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沒有按老師講的方法去講,而是換成了自己的思路方法。當她講完後,老師立即豎起大拇指誇她了不起。由此可見,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善於獨立思考問題,善於積極尋找自己的思路方法,使自己的思維不侷限於某一特定的方式,這對她日後的數學研究非常重要。

高中畢業之後,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想繼續學習高深的數學知識,但當時俄國有一種普遍輕視婦女的風氣,婦女無權接受高等教育。對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來說,繼續深造只有出國求學了。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把想要出國求學的願望告訴家人,遭到了家人的強烈反對。爲了爭取上大學的權利,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衝破了種種阻力,終於如願以償來到了德國的海德堡大學求學,在陌生的異國城市過起了緊張而簡樸的學習生活。

在海德堡大學求學的過程中,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爲了取得更大的進步,到被譽爲“現代分析之父”的數學大師魏爾斯特拉斯教授家中拜師求教。這位數學大師被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的誠懇態度打動,經過多次測試,滿意地收下了這位勤奮好學的女學生。在魏爾斯特拉斯的悉心指導下,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更加刻苦地鑽研數學。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與實踐,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寫就了三篇重要的數學學術論文,不久,又成功地解決了困擾數學家們一百多年的“數學水妖”問題,並因此獲得了著名的“鮑廷獎金”。

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一生獲得了很多榮譽,爲數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她從沒有自滿過。不幸的是,她在一次旅途中染上了風寒,由於沒能及時休息,以致臥牀不起,不久便與世長辭,終年只有41歲。

數學家的故事 篇5

法國數學家格羅騰迪克,是20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但他基本上屬於另類,與學術界的數學家距離很遠。他沒有受過正規教育,也沒有按部就班地在學術階梯上晉升,而且在1970年以後完全脫離學術界。

格羅騰迪克於1928年3月24日生於柏林,13歲(1941年)作爲難民來到法國。他父親是俄國人,在二戰中被納粹殺害,母親是德國人。格羅騰迪克在難民營中長大,受到一些初等教育,戰後他到法國高等師範學校和法蘭西學院聽課。1949年起,他開始研究泛函分析,並取得突出結果。1953年,開始轉向同調代數學,1957年轉向代數幾何學,14年間,完全改變代數幾何學的面貌。1960—1970年,格羅騰迪克任法國高等科學研究院教授,1970年以後回家務農。

格羅騰迪克在代數幾何學方面的貢獻博大精深,大致可以分爲10個方面。他和其他人合作出版十幾部鉅著,共1萬頁以上,成爲代數幾何學的聖經。

迄今爲止,格羅騰迪克的著述中還有很多思想未被完全瞭解,但已經產生許多大結果。1984年,格羅騰迪克的手稿《綱領草案》在部分數學家中流傳,1994年正式發表,其內容尚有待發掘,1988年瑞典科學院授予他克拉福德獎,他拒絕領取,並痛斥當前的學術界腐敗。不過,現在仍有許多同事和學生繼續他的工作。

數學家的故事 篇6

高斯數學家的故事

數學家高斯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有趣的一個就是在高斯念小學的時候,數學老師教給了小學生加法,因爲老師當時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很難的題目考考同學,而老師正要藉口出去喝水時卻被高斯叫住了,原來老師剛剛在黑板上寫下題目高斯就已經算出答案來了,高斯用一種新的數學方法算出了老師的難題,使得老師大爲驚訝。

數學家高斯的故事還包括一個他給父親發薪水的故事,高斯的父親是一個泥瓦匠,每個星期六他總要在晚上給工人發薪水,當時小高斯只有3歲,他看着爸爸計算工人的工資,在爸爸把一沓錢給工人的時候,高斯突然站起來說爸爸你弄錯了,然後他說了一個另外的數目,當時很多工人和他的爸爸都不相信,認爲這是小孩子的惡作劇,但是當大人重新算一遍的時候發現小高斯竟然是對的。

還有一個關於數學家高斯的故事,當時高斯在上小學,而老師在教給同學們方程之後就想看一看同學們的學習水平,特意出了一道大學生才能算出來的題目寫在黑板上,毫無疑問高斯又是全班第一個算出來的,並且他的答案准確無誤,當時他的老師對這個孩子刮目相看,特意從大城市買了一本最好的算術書送給高斯,對當時還很小的高斯說你的數學水平已經超過了我,我已經沒有東西可以教你了。

其實高斯上大學靠的還是別人的資助,他的家庭不好,他的父親一度想讓高斯輟學去當一個園丁,是他的舅舅竭力阻攔並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供高斯上學,之後,14歲的高斯又遇見了法國一位公爵,這位慷慨的公爵資助高斯讀完了所有的課程。

高斯的生平經歷介紹

著名數學家高斯從小出生在德國一個底層的木匠家庭,他的父親一心想把高斯培養成園丁或者白領,但是從小就顯示出超乎常人數學天賦的高斯被舅舅寄予厚望,是舅舅和社會上一些好心人資助高斯順利完成了大學學業,之後他纔開始在數學領域嶄露頭角,高斯的生平經歷也會着重提到這一段他年少時的遭遇。

當時還不到18歲的高斯就獨立發現了用直尺和圓規畫出正17邊形的方法,他是根據歐幾里得留下的方法和古希臘數學家的理論得出的,他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用代數方法解決幾何難題的數學家,所以高斯在18歲的時候就已經聲名大噪,世人漸漸認可了這位天才數學家的才華。

而在高斯博士畢業的時候他還發現了著名的代數基本定理,他認爲任何一元代數方程都有根,這篇論文一出舉世震驚,後來高斯死後很多數學家都證明了代數基本定理的真實性,高斯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發現這個定理的數學家。也是高斯的生平經歷中最光彩的一段。

在高斯中年的時候他還獨立發現了穀神星和智神星的運動軌跡,當時高斯獨創了一種只需要觀測3次就能預測所有行星運動軌跡的新方法,這個方法後來被高斯寫在了他的名著《天體運行理論》中,這也是後來天文學家公認的測量行星運動軌跡最簡便最科學的方法。

數學家的故事 篇7

華羅庚一生都是在國難中掙扎。他常說他的一生中曾遭遇三大劫難。自先是在他童年時,家貧,失學,患重病,腿殘廢。第二次劫難是抗日戰爭期間,孤立閉塞,資料圖書缺乏。第三次劫難是“文化大路程”,家被查抄,手槁散失,禁止他去圖書館,將他的助手與分配到外地等。在這等惡劣的環境下,要,做出成就,需付出何等,需怎樣堅強的毅力是可想而知的.

早在40年代,華羅庚已是世界數論界的領袖家之一。但他不滿足,不停步,寧肯另起爐竈,數論,去研究他不熟悉的代數與複分析,這又需要何等的毅力尋!

華羅庚善於用幾句形象化的語言將深刻的道理說出來。這些語言簡意深,富於,令人難忘。早在SO年代,他就提出“天才在於積累,在於勤奮”。華羅庚雖然聰明過人,但從不提及的天分,而把比聰明重要得多的“勤奮”與“積累”作爲的,反覆教育年青人,要他們學數學做到“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經常鍛鍊自己。50年代中期,針對當時數學研究所有些,做出一些成果後,產生自滿情緒,或在同一水平上寫論文的傾問,華羅庚及時提出:“要有速度,還要有加速度。”所謂“速度”就是要出成果,所謂‘加速度”就是成果的質量要不斷提高。“文化大路程”剛結束的,一些人,特別是青年人受到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某些部門,急於求成,頻繁地要求報、評獎金等不符合科學規律的做法,導致了學風敗壞。表粗製濫造,爭名奪利,任意吹噓。 1978年他在中國數學會成都會議上語重心長地提出:“早發表,晚評價。”後來又進一步提出:“努力在我,評價在人。”這實際上提出了科學發展及評價科學工作的客觀規律,即科學工作要經過歷史檢驗才能逐步確定其真實,這是不依賴人的主觀意志爲轉移的客觀規律。”

華羅庚從不隱諱自己的弱點,只要能求得學問,他寧肯暴露弱點。在他古稀之年去英國訪問時,他把成語“不要班門弄斧”改成“弄斧必到班門”來自己。實際上,前一句話是要人隱諱缺點,不要暴露。華羅庚每到一個,是講專長的,從而得到呢,還是對別人不專長的,把講學變成形式主義走過場?華羅庚前者,也就是“弄等必到班門”。早在50年代,華羅庚在《數論導引》的序言裏就把搞數學比作下棋,號召大家找高手下,即與大數學家較量。中國象棋有個規則,那就是“觀棋不語真君子,落子無悔大”。1981年,在淮南煤礦的一次演講中,華羅康指出:“觀棋不語非君子,互相幫助;落子有悔大丈夫,改正缺點。”意思是當你見到別人搞的東西有毛病時,一定要說,另一方面,當你發現自己搞的東西有毛病時,一定要修正。這纔是“君子”與“丈夫”。針對一些人困難就退縮,缺乏堅持到底的精神,華羅庚在給金壇中學寫的條幅中寫道:“人說不到黃河心不死,我說到了黃河心更堅。”人老了,精力要衰退,這是自然規律。華羅庚深知年齡是不饒人的。1979年在英國時,他指出:“村老易空,人老易鬆,科學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鬆,我願一輩子從實以終。”這也說是他以最大的決心向自己的衰老作抗衡的“決心書”,以此鞭策他自己。在華羅索第二次心肌梗塞發病的,在中仍堅持工作,他指出:“我的不是儘量延長,而是晝多做工作。”生病就該聽的話,好好休息。但他這種頑強的精神還是可貴的。

總之,華羅庚的一切論述都貫穿一個總的精神,就是不斷拼搏,不斷奮進。

華羅庚是中國現代數學家。1910年11月12日生於江蘇省金壇縣,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東京逝世。1924年初中後,在上海中華職業不到一年,因家貧輟學,刻苦自修數學。1930年在《科學》上發表了關於代數方程式解法的,受到熊慶來的重視,被邀到清華大學工作,在楊武之指引下,了數論的研究。1934年成爲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研究員。1936年,作爲訪問學者去英國劍橋大學工作。1938年回國,受聘爲西南聯合大學。

1946年,應蘇聯科學院邀請去蘇聯訪問三個月。同年應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邀請任研究員,並在普林斯頓大學執教。1948年開始,他爲伊利諾伊大學教授。1950年回國,先後任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數理化學部委員和學部副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系主任、副校長,中國科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主席團委員等職。還擔任過多屆中國數學會理事長。此外,華羅庚還是第一、二、三、四、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華羅庚是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數學家,他的名字在美國施密斯鬆尼博物館與芝加哥科技博物館等著名博物館中,與少數數學家列在。他被選爲美國科學院國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又被授予法國南錫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與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榮譽博士。

華羅庚在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羣、自守函數論、多複變函數論、偏微分方程、高維數值積分等廣泛數學領域中都作出卓越貢獻。

由於華羅庚的重大貢獻,有許多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定理、引理、不等式、算子與。他共發表專著與學術論文近三百篇。

華羅庚還根據中國實情與國際潮流,倡導應用數學與計算機研製。他身體力行,親自去二十七個省市普及應用數學方法長達二十年之久,爲經濟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