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化學說課稿通用

化學說課稿通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3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化學說課稿通用,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化學說課稿通用

化學說課稿通用1

一、說教材

本節教材是人教版化學必修2第二章第二節的教學內容,是電化學中的重要知識。初中化學已經從燃料的角度初步學習了“化學與能源”的一些知識,在選修模塊“化學反應原理”中,將從科學概念的層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較系統深入地學習化學反應與能量。該節內容既是對初中化學相關知識的提升與拓展,又爲選修“化學反應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礎。從能量轉換角度看,本節課程內容是對前一節課中“一種能量轉化爲另一種能量,能量也是守恆的;化學能是能量的一種形式,它同樣可以轉化爲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熱能和電能等”論述的補充和完善。從反應物之間電子轉移角度看,原電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還原反應本質的拓展和應用;

  二、說學情

學生已經學習了金屬的性質、電解質溶液及氧化還原反應等有關知識;在能力上,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學生在生活中對電池也有所瞭解。學生喜歡通過實驗探究化學反應的實質,由實驗現象推測反應原理,學生對本節課會有所期待。生活在現代社會,學生對“電”有着豐富而又強烈的感性認識。當學生了解了化學反應中能量轉化的原因,並感受了探究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過程之後,會對化學能與電能之間的轉化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清楚地認識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和構成條件,初步形成原電池概念。

新浪微博:廣東省教師考試網

②能夠寫出電極反應式和電池反應方程式。

(2)過程與方法

①學生通過對化學能轉化爲電能的學習,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理解科學探究的意義,基本過程和方法,初步養成科學探究的能力。

②能對自己探究原電池概念及形成條件的學習過程進行計劃、反思、評價和調控,提高自主學習化學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探究化學能轉化爲電能的奧祕,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和熱情,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與喜悅,感受化學世界的奇妙與和諧。

②讚賞化學科學對個人生活和社會發展的貢獻,關注能源問題,逐步形成正確的能源觀。

  四、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和構成條件。

教學難點:該內容特理論性強,抽象,難理解。學生很難在頭腦中建立電子在原電池正負兩極轉移的微觀模式。

五、說教法

教育學理論認爲,選擇和採用教學方法時,不僅要根據學科的特點,而且要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生的認知特點選用。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教學離開了實驗,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本課主要採用了實驗探究法、再結合問題探討法、分析推理和比較歸納法等教學方法,更好地突出本課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任務。同時在教學中還合理地運用多媒體等輔助手段,便於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六、說學法

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心理特點和教學內容的實驗需要,採用分組實驗探究、問題探討、分析推理和比較歸納等方法,並結合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在實驗-觀察-討論-推測-驗證的過程中,學習和理解原電池的概念、原理和構成條件。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養成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習慣,並學會運用觀察、比較、歸納等方法去分析、解決問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七、說教學過程

教與學是有機結合而又對立統一的,良好的設想,必須通過教學實踐來實現,我是這樣安排教學程序的。

(一)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建立新思維

我邀請學生一起動手利用西紅柿,蘋果讓電流計的指針發生偏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出問題:在這個現象中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呢?引出本節課的課題。

(1)引導學生複習金屬鋅和稀硫酸的反應,提出問題:

鋅和稀硫酸反應的類型屬於哪一類?

這個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是否發生變化?

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是什麼?

用雙線橋法表示鋅和稀硫酸反應中電子轉移的方向以及數目?

(2)通過分析鋅和稀硫酸反應中電子轉移的情況,做出大膽的假設:如果讓鋅失去的電子在閉合迴路中發生定向移動,會有什麼現象發生?從而引導學生設計出電子定向移動的閉合迴路,得到銅鋅原電池的裝置圖。

(3)通過分析設計,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得出實驗結論。教師因勢利導提出問題:電流計的指針發生偏轉,說明產生電能,依據能量守恆原則,能量既不能憑空產生,也不能憑空消失,那麼電能到底是什麼能轉化而來的呢?和學生一起分析從而初步形成原電池的概念。

這種通過問題情景的引入方法,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熱情,又能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進入學習主題,避免思維的盲目性。

(二)師生互動,傳授新知

這部分的教學內容分爲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和原電池的構成條件兩部分。爲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採用分組探究,再結合設疑法,分析推理和比較歸納法等教學方法,並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

1、原電池形成條件的教學:

教材中“構成原電池的條件”這一討論題,問題過於空泛,考慮到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概括能力還不是很強,單純的討論可能會無從談起。因此,我在這部分內容教學時,主要採用實驗探究法。依據之前設計出的銅鋅原電池裝置提出回題:如果更換銅鋅原電池中的部分電極材料,那麼電流計的指針依舊會發生偏轉嗎?得到實驗方案。藉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設計的實驗方案,我把學生分爲四大組,共八個實驗,通過分組對比實驗,根據實驗現象的不同,分析可能的原因,交流討論,得出原電池的構成條件,讓學生體驗學習化學的樂趣。

2、原電池的工作原理教學:

原電池原理教學時,我採用問題引導,動畫演示,討論交流,歸納總結等方法。利用多媒體展示原電池工作原理的微觀示意圖,使學生直觀的觀察到原電池中所發生的一系列的變化,如電子的定向移動,以及陰陽離子的定向移動,引導學生寫出電極反應式和電池反應方程式。

在初中物理已有的知識儲備的基礎上,通過電流的方向來確定原電池的正極和負極,並和學生一起討論總結判斷正負極的其他方法,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在大腦中初步形成原電池的概念。

最後利用銅鋅原電池的工作原理解釋在新課之前的實驗現象,說明蘋果,西紅柿中含有電解質溶液,和銅片、鋅片以及導線共同構成了一個原電池裝置,將化學能轉化爲電能,使電流計的指針發生偏轉,通過這個現象的解釋,使學生感受到化學世界的奇妙,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

化學說課稿通用2

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實驗修訂本、必修)、化學》第一冊第四章第一節氯氣,共兩課時。

第一課時:氯氣的性質和用途

第二課時:、氯氣的實驗室製法,氯離子的檢驗。

下面從五個方面談一談關於氯氣的整節課的一些想法:

第一部分:教學目標分析:

(1)、使學生掌握氯氣的化學性質及在實驗室中製取氯氣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使學生掌握氯離子的檢驗方法。

(3)、使學生了解氯氣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4)、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演示實驗現象,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第二部分:教材分析:

氯是比較典型的非金屬元素,氯及氯的化和物在日常生活、工農業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對氯氣性質、用途和製法的研究,不僅是下一節進一步學習、研究鹵素性質相似性及其變化規律的需要,也是研究同族元素性質變化規律的需要。由於高中階段對氯氣的性質、用途等介紹、應用較多,對學生全面認識化學元素、形成正確觀點、掌握正確學習方法等有重要作用。

在內容安排上,第一課時:氯氣的性質和用途儘可能結合起來講,使理論與實際的聯繫更爲緊密。第二課時:氯氣的實驗室製法,氯離子的檢驗可以把以前所學的知識在此更好地應用,並得到鞏固。最好採用邊講邊實驗,有利於學生實驗能力發展。

第三部分:學法分析

本節內容多、實驗多采用邊講邊實驗,有利於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基礎差別大,不易過多拓寬氯氣化學性質的知識。應從實驗多這一特點出發,強化觀察現象、分析問題、設計實驗方面的發展。

第四部分:教學過程()處理:

1、本章應預見學生判斷溶液顏色有困難:可以準備幾瓶Cl2、Br2、I2的水溶液、酒精溶液、四氯化碳溶液,貼上標籤、註明顏色讓學生觀察。

引入:從今天開始,我們來學習一族在原子結構和元素性質上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非金屬元素,鹵素。鹵素包括F、Cl、Br、I、At五種元素。

2、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氯氣的性質和用途

展示:氯氣、空氣、氯水、水四瓶溶液,讓學生描述氯氣的物理性質。

板書:氯氣的物理性質

通過實物氯氣歸納出氯氣的顏色、狀態、硬度、密度、熔點、沸點、導電、導熱性等物理性質。演示氯氣在空氣中點燃觀察其產物;再演示氯氣和水的反應,讓學生總結,最後我歸納其反應現象:小結:氯氣的毒性與氯氣活潑的化學性質有關。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密度比空氣大,能溶於水(1體積水大約能溶2體積氯氣),易液化。

強調:氯氣是有毒的。聞氯氣的正確方法:用手輕輕地在瓶口扇動,使極少量的`氯氣飄進鼻孔。引入:新聞材料,配置多媒體講述:伊普雷戰役

問:什麼是伊普雷戰役?

爲什麼防毒面具的外形酷似豬嘴防毒面具爲啥像“豬嘴”?

多媒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在比利時的伊普雷戰役中使用了用氯氣製造的毒氣彈(180噸液態氯氣)。一陣黃綠色的雲霧飄過後,英法聯軍人人感到胸悶氣短,40分鐘後約有1、5萬人中毒,5000多人死亡。造成英法聯軍5000多名士兵中毒死亡,戰場周圍的大量野生動物也因爲中毒相繼死去。但是,羣獸中唯獨野豬安然無恙。於是,專家迅速進行了實地考察和研究,發現當野豬嗅到強烈刺激的氣味後,就習慣地用嘴巴用力拱地,被拱後顆粒疏鬆的泥土,對毒氣起到了過濾和吸附的作用。野豬巧妙地利用大自然賜予的防毒工具,在這場化學戰中倖免於難。於是,科學家們不久後就仿照豬嘴的外形設計,製造出了第一批防毒面具,並一直沿用至今。。

過渡:氯氣是有毒的,那麼毒性機理是什麼呢?只有明白了這個問題,才能找到防毒的方法與途徑,化害爲利,造福人類。下面我們就來研究氯氣的毒性機理。

引言:按照結構決定性質的原則氯氣的毒性一定與它的結構有關,我們首先考察氯原子的結構

【演示實驗】氯氣的漂白性

【複習提問】氯氣有哪些化學性質?

新制氯水中含有哪些微粒?Cl2水中的HCIO是強氧化性的弱酸。

小結:板書:氯氣的化學性質:Cl2 +Cu—— Cl2 +H2 —— Cl2水——Cl2與鹼的反應。

第二課時:氯氣的實驗室製法,氯離子的檢驗

實驗室中製取氯氣應加強基本操作的訓練,要求要嚴要細,安排學生組裝實驗室中氯氣裝置(無藥品),嚴到又快又整潔,細到先拿什麼後拿什麼,先擰什麼螺絲釘後擰什麼螺絲釘都清楚。結合實驗室製取氯氣用實驗室中製取氫氣引導學生提問,問爲什麼?如爲什麼收集氫氣可用排空氣法和排水取氣法?爲什麼製取氫氣不需尾氣處理?爲什麼製取氫氣需加少許硫酸銅最後所得溶液爲黑色?完成實驗室製取氯氣後應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問題:實驗室制飄白色的粉溫度稍高有副反應發生,甲、乙、丙三人設計如下實驗裝置:

(1)請指出三個裝置的各自的缺點或錯誤(如沒有可不填)甲_______乙_______丙_______。

(2)下圖中甲由A、B兩部分組成,乙由C、D、E三部分組成,丙由F、G組成,從上述甲、乙、丙三套裝置中選出合理的部分(按氣流從左到右的方向)組裝一套較完善的實驗裝置(填所選部分的編號) 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中若用12mol L-1的濃鹽酸100mL與足量的MnO2反應,最終生成Ca(ClO)2的物質的量總是小於0、15mol,其可能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定各步反應無反應物損耗且無副反應發生)、

多媒體回答:(1)甲:①發生裝置錯誤,②U型管右端沒有接尾氣處理裝置。乙:①沒有降溫裝置,②D應換成U型管,改裝消石灰。丙:①沒有降溫裝置,②沒有尾氣處理裝置。 (2)C(F)、B、E (3)MnO2只能氧化濃HCl,隨着反應的進行,[Cl-]減小,還原性減弱,反應不能繼續進行、

結合氯離子的檢驗的教學,區別檢驗與鑑別的概念,比較氯氣、氯離子、新氯水、久置氯水主要含有水分子、氫離子、氯離子等概念,用實驗室中製取CO2 、H2複習離子方程等概念。

第五部分:信息返饋:

與學生多交流是取得信息返饋成功的關鍵,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製造師生間的民主氛圍,通過討論、提問、批改作業、考試既能掌握學習狀況。

化學說課稿通用3

《鋁的重要化合物》是高中化學必修1第三章第二節的內容,主要包括了氧化鋁,氫氧化鋁,鋁鹽-明礬等內容。本節內容是在學習金屬鋁的化學性質,以及金屬鈉的重要化合物性質的基礎上,對金屬其化合物的性質和應用進行較爲深入、系統地學習。它側重於使學生理解怎樣去學習金屬元素和其化合物的性質和變化,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元素和其化合物的應用價值,爲學生形成化學概念和理解化學理論提供了豐富的感性素材,也是化學概念和理論的用武之地,爲以後的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學習打下基礎;

【過渡】接下來說一說我所面對的學生。

  二、說學情

學生在前面學生已學習了鋁的化學性質,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學生在頭腦中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套學習元素化合物性質的模式,這爲本節課學習鋁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奠定了基礎。但兩性化合物這個概念學生並沒有接觸過,要想使學生理解並掌握這個概念,就需要利用好化學學科的典型手段——實驗。教材中對鋁的化合物性質的探究,尤其是對氫氧化鋁兩性的探究,是這一塊內容的重點,在學生以後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經常會遇到,要充分利用起來,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對以後的學習也會有很好的鋪墊作用。

【過渡】結合對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說出氧化鋁的主要物理性質;

(2)學會實驗室製取氫氧化鋁的方法及Al3+的鑑定方法。

(3)理解兩性氧化物和兩性氫氧化物的概念,掌握Al2O3和Al(OH)3的分別與HCl和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

(4)知道鋁的氧化物和氫氧化物的用途,知道明礬的相關性質。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設計實驗來判斷兩性化合物並驗證其性質,學會科學的實驗方法,正確的實驗操作,合理的實驗設計和分析,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實驗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以實際問題的解決來設計實驗,體會通過實驗發現物質性質的過程;分析鋁的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係,學會辯證的認識事物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以及教學目標的確立我將本節課的重難點確定如下:

【重點】

氧化鋁和氫氧化鋁的兩性性質,Al(OH)3的製備

【難點】

Al(OH)3的製備,兩性氧化物和兩性氫氧化物概念的形成。

【過渡】根據新課標倡導的學生觀及教師觀,爲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以及教師教學的主導地位我將本節課的教育教學方法做了如下設計:

五、說教學方法

本節課採用多媒體展示內容與先前學習的知識形成衝突認知衝突進行導入,以實驗探究法爲主線,結合使用隨堂實驗、多媒體展示、啓發法、比較、歸納分析、交流討論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根據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要求,在學習中要使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強化科學探究的過程,強化科學探究的意識;在教學中要開展“以實驗爲基礎的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在探究中獲得知識、體驗;在探究中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在探究中學會做人,學會合作,學會做事。

本節課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利用已學習的鋁的化學性質,來動手實驗獲得氧化鋁兩性的知識。通過生活實例的引入,學生相互討論、自主探究、動手實驗來完成氫氧化鋁的製備,並獲取氫氧化鋁的兩性知識。充分利用了以實驗爲基礎的多種探究活動來完成學習目標,達到了教學目標要求。

【過渡】接下來重點談談我的教學過程設計。

六、說教學過程

教與學是有機結合而又對立統一的,良好的設想,必須通過教學實踐來實現,因此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導入新課

首先是導入環節,在此環節中我準備用創設情境法進行導入。在課程開始前通過多媒體展示各種鋁製產品的圖片。這與學生已學過鋁的性質很活潑形成了認知衝突,引發學生思考活潑的鋁,怎麼可以應有的這麼廣泛,激發對鋁的重要化合物性質的探討,開啓了課堂教學。

第二環節:新課教學

接下來進入新課教學環節。此環節我將並應用已學的鋁的化學性質的方法,藉助實物、學生動手實驗的方法進行教教學,同時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參與新知的建構。

1、實操結合,形成概念。

在這一環節中,通過觀察氧化鋁粉末實物,來認識氧化鋁的物理性質。再通過結合導入時應用的圖片,引發學生思考哪些物質可以腐蝕這些產品。學生已有的鋁性質的知識,進行動手實驗,獲得氧化鋁兩性的新知識。

2、實驗探究,深化概念。

教師出示生活實物胃舒平,引發學生製備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氫氧化鋁,開啓氫氧化鋁知識的學習。

接着讓學生圍繞着氫氧化鋁的製備進行討論,學生得出有兩種方法都可以得到氫氧化鋁,(1)用Al2(SO4)3溶液和NaOH溶液來製備。(2)用Al2(SO4)3溶液和氨水來製備。學生進行實驗,並根據實驗,得出氫氧化鋁的製備方法。

在製備的過程中,學生們發現氫氧化鋁可以溶解強氧化鈉得新知,學生通過用氧化鋁性質學習的方式來進行實驗驗證,獲取氫氧化鋁兩性的.知識。最後教師總結,並補充氫氧化物的又一化學性質-不穩定性。

通過氧化鋁和氫氧化鋁,學生已經具有獨立學習的能力,所以在鋁鹽知識的學習中,教師知識通過新聞實例引入明礬,學生自主學習的到鋁鹽的化學性質。

這一環節的設計中主要是使用了層層逼進進行探,學生的自主學習發揮到淋漓盡致。爲學生形成化學概念和理解化學理論提供了豐富的感性素材,加深了學生理解和掌握金屬及其化合物性質的知識。

第三環節: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在鋁的重要化合物知識學完後爲學生呈現兩個題,鞏固所學知識,並提升他們的綜合運用能力:1、可溶性鋁鹽與NaOH溶液互滴時,其現象有何不同?你能否畫出生成的沉澱與滴加溶液間量的圖像關係並寫出相關的離子方程式?若是偏鋁酸鹽溶液和鹽酸互滴時現象又會如何呢? 2、請完成下列鋁及其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關係圖,並寫出上述轉化圖中的反應化學方程式,是離子反應的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組織學生進行課堂練習,對本節內容加以鞏固延伸。

第四環節:小結作業

1、課堂小結

採取學生先小結,老師後總結的方式,目的在於:

1、訓練學生概括總結的思維能力。

2、實施以主動建構爲基礎的精簡教學策略,以圖表的方式直觀讓學生清楚本節的內容要點,及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繫,使學生知識系統化,網絡化。

2、佈置作業:

爲了體現素質教育的理念,本節課的課後作業預留了必做題及選做題的方式。

七、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本着簡潔、直觀、清晰的原則,採用的是綱領式的板書,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化學說課稿通用4

一、說教材

《化學給我們帶來什麼》一節是滬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一章的第一節。第一章帶有緒言的性質,旨在爲學生打開化學大門,而第一節是學生學習化學的第一課,是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導火線”。俗話說:良好的開端必結燦爛之果,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節安排1課時授完。

根據教材的內容和特點,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如下: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⑴瞭解化學對社會文明和進步的推動作用;

⑵認識學習、研究化學的意義;

⑶使學生體會到化學科學對人類社會的貢獻,培養爲服務於社會而努力學好化學的責任感。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課堂講解、觀看影像資料、課堂討論來領悟學化學的意義,用化學史實和化學促進社會發展事件或聯繫當地與經濟發展相關的問題或用化學知識擺脫愚昧和無知,抵制迷信和僞科學的.事例,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⑴讓學生體驗化學學習和研究內容的生動有趣,激發他們學化學的興趣;

⑵激發學生爲服務於社會而努力學好化學的責任感;

⑶使學生擺脫愚昧和無知,抵制迷信和僞科學,提高科學素養。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識化學與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的密切關係。

2、難點:認識化學爲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的重大貢獻。

二、說教學過程

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過程如下:

1、實驗導入新課。在講授新課前,教師以幾個趣味實驗(如魔棒點燈,燒不壞的手帕,空中生煙等等),展示化學學科的神奇與魅力。讓學生進入學習情境。

2、創設情境,對話交流:你所知道的化學方面的科學成就有哪些?你所知道的當今世界面臨的與化學相關或依賴化學科學解決的問題有哪些?你認爲化學對人類認識、利用身邊物質最典型的例子有哪些?

老師略加總結並板書歸納:化學對於認識周圍物質世界的作用。

3、介紹簡單的實驗知識,演示碳酸氫銨受熱分解的實驗。讓學生感悟實驗探究的學習、研究思想,並瞭解化學實驗是學習和認識物質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認識了物質,才能更好地利用物質。並在老師的指導下,由學生代表演示鐵絲生鏽、含硫火柴的燃燒實驗。幫助學生了解鋼鐵鏽蝕的原因和鏽蝕的普遍性,認識合理利用資源的重要性;幫助學生認識在使用某些物質時可能產生危害健康和污染環境的有害物質,說明我們在利用物質的同時,可能會產生某些負面影響,我們要利用化學原理和技術,改進生產方法,優化產品,使其更好地爲人類服務。

4、播放錄像:播放有關水、鋼鐵、白色污染、化工生產、環境污染的影片剪輯。

5、討論交流:同學們根據已有知識,說出自己知道的化學與新科技的知識。老師小結並板書。

6、動手探究:分組探究不同玻璃材料的性能差異。總結分析不同玻璃材料在性能上有哪些差異?

7、例題研討:

(1)發展“綠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強環保意識,是保護環境、提高人類生存質量的主要措施。通常所說的“白色污染”是指()

A、冶鐵廠排放的白色煙塵B、石灰窯放出的白色粉塵

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D、白色建築材料垃圾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天然果汁中,絕對不含化學物質B、汽車尾氣中含有多種空氣污染物

C、工業酒精不可兌水配製白酒飲用D、工業用鹽不可代替食鹽用於烹調

8、課堂總結:教師簡要回顧所學,激勵同學們熱愛化學科學,努力學好化學。指導同學們課外拓展知識視野。

9、作業:假如你將來能成爲一名化學家,談談你所最想解決的問題是哪些?

三、說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博採演示教學法、課件展示教學法、探究教學法等諸方法之長,努力做到教法、學法的最優組合,並體現以下特點:

1、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課中三項實驗觀察和一項簡單的探究活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思考、分析,最後探究得出結論,激發了他們以探究爲特徵的求知慾望。

2、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通過課件展示出一組問題(如你所知道的化學方面的科學成就有哪些?你所知道的當今世界面臨的與化學相關或依賴化學科學解決的問題有哪些?你認爲化學對人類認識、利用身邊物質最典型的例子有哪些?),給學生創造思維的良好環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樂學情緒。

3、加大教學密度: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做到高密度的學習知識,大信息量的優化處理,大大提高課堂效率。通過播放有關水、鋼鐵、白色污染、化工生產、環境污染的影片剪輯,不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