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圓的周長》說課稿(精選5篇)

《圓的周長》說課稿(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說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圓的周長》說課稿(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圓的周長》說課稿(精選5篇)

  《圓的周長》說課稿1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圓的周長》,首先我對教材作一個簡單的分析。

  一、說教材

《圓的周長》選自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圓”的第二節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過直線圖形,上節課我們又學習了“圓的認識”,這些知識爲本課的教學打下了紮實的基礎。教材通過一系列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在觀察、分析、比較、歸納中理解“圓的周長”的含義,經歷圓周率的形成過程,推導圓周長的計算方法。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爲:

教學目標:

⒈知識目標:使學生認識圓的周長,理解圓周率的意義和記住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圓的周長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

⒉能力目標:通過對圓周長測量方法和圓周率的探索、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觀察、推理、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⒊情感目標:介紹古代數學家祖沖之對圓周率的研究事蹟,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對圓周率的認識。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的認識規律,我採取直觀演示法使學生認識圓的周長,滲透轉化思想。利用動手實驗法引導學生認識理解圓周率,並推導出圓周長計算公式,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技能技巧,提高學生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的能力,接着運用自學輔導法,提高學生的自學水平,培養“說”的能力。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利用“啓發誘導法”層層設疑,給學生造成思維衝突,從而“逼着”學生去思考、測量、計算,最終發現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的關係。同時在教學中,注意獨立思考,合作操作,小組交流。學習形式的交互運用,達到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目標。

  三、教學過程

根據教學內容,我將教學過程分爲5大環節。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我利用“課件”演示唐老鴨和米老鼠在公園裏跑步的情景。瞬間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接着說明:他們剛剛跑完一圈,就爭吵起來了,都說自己跑的路線長。那麼,到底是誰跑的路程長呢?我引導學生觀察並思考:如果要求唐老鴨所跑的路程,實際上就是求正方形的什麼?怎樣求?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複習正方形的周長知識。接着提問:如果要求米老鼠所走路程,實際就是求圓的什麼呢?從而引入課題:圓的周長(板書)

可是,圓的周長現在我們還沒有學,無法算出米老鼠跑的路程,我利用這個問題設下了認知障礙,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

(二)引導探索新知

⒈直觀感知,認識圓周長。

我讓每個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圓,先摸一摸圓,初步感知圓的周長就是圓一週的長度。然後通過電腦屏幕上的動畫演示讓學生再次感知了“圓的周長”後,我設計了2個問題:圍成圓的這條線是一條什麼線?學生回答“曲線”(板書)我又問:這條曲線的長就是圓的什麼?學生回答“圓的周長” (板書),最後問學生: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麼是“圓的周長”嗎?揭示圓的周長概念(並完善板書)。培養了學生把思維過程轉化爲外部語言,更增強了學生對圓周長的感性認識,並形象理解圓周長的意義。

揭示了“圓周長”的概念後,我以一個實物圓,問學生可以怎樣測量圓的周長,引導學生說出用繩子繞圓一週可以測量出圓的周長,並演示 “繩測法”讓學生觀察。接着又問:“你還有其他方法測量嗎?”引出“滾測法”,並觀看課件演示,教師指導操作要點,充分認識了圓的周長。

⒉揭示矛盾,產生探索新知慾望。

我利用課件出示“摩天輪”圖片,以及(演示)小球的運動軌跡甩出一個圓,顯然,用剛纔的“繩測法”、“滾測法”都無法測量,產生矛盾,從而使學生產生了去探討求圓周長的一般方法的慾望,爲後面的教學埋下了伏筆。

⒊操作實驗。

(這一部分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我分成3個層次進行教學)

第一層次:觀察猜想。

(出示三個大小不同的圓)讓學生猜一猜,圓的周長與它的什麼有關係呢?有怎樣的關係?引導學生初步得出:圓的直徑越長,它的周長就越長。

第二層次:驗證猜想。

我讓學生同桌合作,先測量,再填表:

圓的周長(cm)

圓的直徑(cm)

圓的周長除以它的直徑的商(cm)

通過測量,指名學生彙報,並板書一組由學生測量、計算出的圓的周長除以它的直徑的“比值”,並逐一把這些比值寫在黑板上。3.18、3.17、3.15、3.14、3.19,(板書)讓學生觀察數據,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

第三層次:演示課件

對於學生的發現,我並不急於表態,而是演示用“滾測法”測量圓的周長的動畫過程。進一步突出“3倍多一點。

得出:任何一個圓的周長總是它的直徑長度的3倍多一點,突出了重點,突破了本節的難點。

通過以上這3個層次的教學可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技能、技巧,提高學生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的能力和小組合作精神。

⒋介紹圓周率

①首先介紹“這個3倍多一些的數”,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我們稱它爲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並介紹π的讀寫法。

②其次介紹“周髀算經”這本書和數學家祖沖之與圓周率的故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③最後指導看書P63頁第一自然段,並讓學生說一說,你有什麼新的收穫?

⒌圓周長公式的推導

根據圓周長與它的直徑關係,通過思考學生獨立地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用字母表示爲C=πd或C=2πr(板書)。這樣通過思考、探索、分析、發現並總結規律,使學生學會了學習的方法。

6.實踐運用: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對圓的周長和圓周率有了比較清晰地認識,我們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爲了運用知識。如何運用我們本課所學的知識呢?我安排學生解決以下3個問題。

①第1個問題:你現在能求“摩天輪”的周長了嗎?

②第2個問題:你會求這個“圓”(演示)的周長了嗎?

③第3個問題:你能解決米老鼠和唐老鴨的爭議問題嗎?

學生利用周長公式很快就解決了課前所無法解決的3個問題,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思維,並讓學生體驗成功解決問題所帶來的快樂。

(三)初步運用新知

在學生初步感受成功的快樂時,我又安排了3道習題:進一步鞏固新知,形成熟練技能。

1、判斷題。

(通過判斷,幫助學生鞏固新概念,加深對圓周率的理解)

2、看圖題。

3、求半圓的周長

由於本課是“圓的周長”的第一課時,所以這3道題的安排以基礎練習爲主,適當補充了提高練習。

(四)課堂總結

提問:今天這節課我們學到了很多關於圓的周長的知識,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都有哪些收穫?

引導學生自己小結本節知識,使學生對圓的周長有了更明確的認識,進一步深化重點。

(五)課後作業

佈置了一道課後習題:過了一個星期,米老鼠和唐老鴨又在公園裏見面了,這一次米老鼠沿着紅色的大圈跑,唐老鴨沿着藍色的兩個小圈跑,這一次到底是誰跑的路線長呢?要求同學們課後去思考完成。

圍繞米老鼠和唐老鴨再次跑步問題,進行課後討論,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間,首尾照應,並使整堂課在溫馨的故事中開始,在故事中結束。

  《圓的周長》說課稿2

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圓的周長》,《圓的周長》選自蘇教版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一冊, “圓的周長”概念教學,是以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知識爲認知基礎的,是前面學習“圓的認識”的深化,圓周長的計算是後面學習“圓的面積”的鋪墊,更爲下學期學習圓柱圓錐這樣的立體幾何圖形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它起着承前啓後的作用,是小學幾何初步知識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一.根據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和教材編寫意圖,確立本節教學目標爲:

1.知道圓周長含義,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掌握圓周率的近似值.

2.經歷圓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計算公式,並能利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3.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養成主動發現,主動研究的學習習慣.

4.受到事物相互聯繫的辨證唯物主義教育,通過圓周率學習,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學重點:經歷圓周長公式的 推導過程,理解並掌握圓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對圓周率的認識。

新課程標準提出:“要使學生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過程,發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根據這一理念,在本節課的設計上,我突出兩點,一是讓學生主動經歷數學結論的猜想動手操作,實踐驗證以及表述的過程;二是對學生放手,還學生自主的空間,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貫穿課堂的始終。

具體我做如下設計:

1. 對新課的導入,我採用以舊知引新知的知識建樓法,首先讓學生說說對圓有了哪些認識,然後接着問學生,你還想學習圓的哪些知識?導入設計簡潔開放,體現“以生爲本”的設計理念。無論是舊知識的回顧,還是新問題的提煉,都立足於學生的自主表達,有效地喚起了學生對未知的探索慾望,引發學生對本課探索主題的個性化遐想。

2. 對於圓的周長概念的教學,首先以以前所學的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爲基礎,讓學生在用手比劃後用語言表達的基礎上再對圓的周長做同樣的比劃觸摸而後進行理解和表達。有效的觸摸體驗,充分的理性概括,使圓周長概念的建構過程充分而有效。

3. 圓周長的計算公式的推導這一內容,我安排了兩個環節。一是直觀的測量圓的周長,通過讓學生想一想,看課件演示知道用繩子纏繞或滾動法可以量出圓的周長,緊接着又出示了地球的圖片,讓學生想想看能否用剛纔的方法量出地球赤道一週的長度。這顯然是無法操作的,通過對兩種測量方法的有意反思和自由評價,使學生辯證性地感受到了“纏繞”、“滾動”方法的侷限性,引發其探索“計算公式”的積極性,爲深入研究圓周長的計算問題作好了“心理”鋪墊。因爲這樣的矛盾,反而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4. 探究圓周長計算公式,在這一內容中,探究圓周率,理解圓周率是個難點,因此我設計讓學生分組合作,通過測量後再計算,然後再相互討論交流,互相說一說圓的周長和直徑之間的關係,最後再在整個班級內交流圓的周長和直徑之間的關係。這兩次操作活動,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充分的機會。第一次活動爲測量,其目的是讓學生體會周長與直徑之間的正向關係,重點解決“周長與什麼有關”的問題;第二次活動爲計算,其目的則是讓學生髮現周長與直徑之間固定的倍數關係,重點解決“周長與直徑有怎樣的實質關係”的問題。兩次研究活動既各自爲營,相對獨立,又層層遞進,一氣呵成,使學生的探索過程開放而紮實。再和上學生的表達與老師的引導,學生應該很容易明確圓周率是一個固定的數,它表示圓的周長和直徑的倍數關係,也就是圓周長和直徑的比值。

5. 圓周率認識的最傑出的貢獻者,中國偉大的數學加和天文學家祖沖之,是數學課堂上一個非常好的愛國主義教育的 典型。此意義的突出,使學生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6. 解決好了圓周率的問題,其實圓的周長的計算方法只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7. 接下來是對我們所探究結果的運用,即運用圓周長的計算公式來求圓的周長,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新課程標準提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

--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因此在練習的設置上,我注重適量與適度,梯形上升的原則,適量即練習的量既要照顧到大多數同學所能接受和完成的量,又要考慮到優秀學生所需求的量。適度即是儘量既能讓後進生學到屬於自己的知識,又能滿足優秀學生的吃飽慾望。在練習方式上,既有必做題,又有選做題,既有統一練習題,又有分組練習題;既有以本爲本的基礎知識鞏固,也有拓寬延伸的挑戰。

在做題方式上,學生時學習的主人,教師知識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具體如下,第一個練習的設置是兩個圓形的出示,一個已知圓的半徑求周長,一個已知圓的直徑求周長,直觀性強。接下來的練習,我設置了四題,實行分組練習,只不過條件的出示由一開始的圓形圖案變成了字母表達。再接下來是兩道生活中的求周長的實際問題,鍛鍊學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再緊接着的就是提高訓練,一個難點設置即求半圓的周長和組合圖形的周長,由於難度教大,所以這一內容我採取讓讓學生先看,後用手比劃理解然後說想法,最後再解答的方式;最後是兩道選做題,提優訓練,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堅強毅力。

8. 知識都是環環相扣,彼此相連,因此在課堂即將結束時,我設置了已知道圓的周長求圓的直徑或半徑的延伸提示,以及與前面相呼應的求赤道周長的課外的拓展。這樣的設置,幫助學生把所學知識形成一條較完整的知識鏈,同時又能把課堂的教學延伸到課外,教給學生如何去自己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9. 最後以讓學生回顧一節課的收穫作爲總結,引導學生總結所學內容,總結學習方法,獲得情感態度等體驗,依然體現以生爲本的教學理念。

總而言之,“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堅持做到以學生爲根本,引導學生主動學,積極探索,在人文的環境中學有所得,究有所獲!

  《圓的周長》說課稿3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圓的周長》,它是人教課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的內容。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圓的周長》第一課時。

2、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圓,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基礎上來進一步學習的。這節課既是“圓的認識”的深化,又是“圓的面積”的基礎,併爲進一步學習圓柱、圓錐做好準備,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同時,通過對圓周長的研究,使學生初步認識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也滲透了“化曲爲直”的轉化思想。是小學幾何知識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3、基於對教材的理解,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圓的周長和圓周率的意義,推導圓周長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圓的周長。

2、數學思考:通過動手實踐、猜想驗證、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等活動發現和理解圓周長的計算方法,使學生初步認識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滲透“化曲爲直”的數學轉化思想。

3、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使學生能利用圓周長計算公式正確解決相關的生活問題。

4、情感態度:讓學生在探究中體驗成功,增強自信;通過圓周率的教學,對學生進行辨證唯物主義教育,增強民族自豪感;初步養成樂於思考、善於合作、勇於質疑的良好品質。

根據教材的特點,我認爲本節課的重點是:推導總結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難點是: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4、學情分析

《圓的周長》是六年級的學習內容,高年級學生已經能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遷移類推來探索新的知識,他們在小組合作的學習環境下,利用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積極性非常高。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直觀地認識了圓,建立了周長的.概念,並會求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對圓的周長有着豐富的感性經驗。在此基礎上,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經歷圓周率的產生與形成過程,探究發現圓的周長計算公式,並能利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5、基於以上目標,結合六年級學生特點,我特做了以下教學準備:

教具:圓片 多媒體課件

學具:圓片 四個大小不同的圓形實物 直尺 線繩 計算器 實驗記錄表

  二、說教法、學法

課程標準提出:“要使學生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過程,發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根據這一理念,在本節課的設計上,我突出兩點:

一是讓學生主動經歷猜想驗證和動手操作的過程;

二是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貫穿課堂的始終。

  三、說教學程序

根據以上各方面的特點,我將從以下幾個環節來進行教學:

(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認識圓的周長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根據本節課的特點,在引入新課時我利用課件出示小熊小狗跑步圖,先讓學生觀察並思考:如果要求小熊所跑的路程,實際是求正方形的什麼?怎樣求?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複習正方形的周長知識。接着順水推舟問:如果要求小狗所走路程,實際是求圓的什麼呢?讓學生揭示課題:圓的周長(板書)。

[設計說明]蘇霍姆林斯基認爲:教學的起點,首先在於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願望。鑑於此,我在本節課開始就結合生活實際,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充分感知,理解圓周長的意義

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點,在教學圓的周長定義之前,我讓學生動手把學具圓片,摸一摸,指一指,讓學生充分感知圓的周長,引導學生自己概括出圓周長的定義。

[設計說明] 這一環節,學生通過眼看、手摸、口述等多種感官,參與到圓的周長概念的形成過程中,豐富了學生的表象,同時也自然地把學生帶入到了學習新知的環節。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發現規律

推導圓周長的計算公式這一內容,我安排了兩個環節:一是直觀的測量圓的周長,通過讓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得出“滾動法、繩測法”兩種主要測量方法。滲透了化曲爲直(板書)的轉化思想,緊接着讓學生求風車轉動的周長,使學生辯證性地感受到了“纏繞”、“滾動”方法的侷限性,引發其探索“計算公式”的積極性,爲深入研究圓周長的計算問題作好了“心理”鋪墊。

在圓的周長與直徑關係的內容中,探究和理解圓周率是個難點,因此我通過學生猜想和媒體演示,使學生觀察發現圓的周長與直徑有關係。那究竟有什麼關係呢?引導學生分組合作,先測量手中幾個不同圓的周長與直徑,再填寫實驗記錄表,然後通過小組討論,得出圓周長和直徑之間的關係。

這兩次活動,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充分的機會。通過測量和計算,重點解決了“周長與什麼有關”和“周長與直徑有何關係”兩個問題,最後由學生得出:圓周率是一個固定的數,它表示圓的周長和直徑的倍數關係,也就是圓周長和直徑的比值。

圓周率最傑出的貢獻者祖沖之是數學課堂上一個非常好的愛國主義教育的典型。因此,我在此設計了一個環節,通過多媒體課件,介紹祖沖之和圓周率,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

解決好了圓周率的問題,圓周長的計算方法就可以水到渠成。根據“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π倍”這一結論,引導學生自己得出圓周長的公式C=πd , C=2πr(板書)。

[設計說明] 《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因此,在這個環節的教學中,我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組織、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新知,使學生從中感受數學發現的樂趣,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反饋練習,解釋應用

課程標準提出: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

--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因此,在練習題的設計上,我圍繞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思想,主要設計了判斷題和應用題。練習完以後,對學生進行鼓勵性評價。目的是讓學生能正確運用圓周長的計算公式,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滲透良好的學習習慣教育。

(四)自主總結,和諧整合

最後師生對本節共同總結,結合板書鞏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並讓學生談談學習的感受和收穫,促使學生知識、情感、技能和方法的和諧整合。

  四、教學隨想

多年的從教生涯,使我深深體會到:課堂教學就是一門藝術,在這門藝術中,老師只是一個導演,學生纔是真正的演員。因此,我在設計本節教學時,立足於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爲學生搭設自主探究的舞臺,尊重學生的需要,儘可能給學生多一點大膽嘗試的機會,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表現自我的空間,從而使他們獲得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情感體驗,使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圓的周長》說課稿4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來自安陽市自由路小學的常帆。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62頁至64頁的《圓的周長》。這是一節概念與計算相結合的、研究幾何圖形的教學內容。教材力圖通過一系列操作活動,讓學生在觀察、分析、歸納中理解圓的周長的含義,驗證圓周率的形成過程,推導圓周長的計算方法,爲學習圓的面積、圓柱、圓錐等知識打下基礎。從而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勇於實踐,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圓是曲線圖形,是一種新出現的平面圖形,這在平面圖形的周長計算教學上又深了一層。在教學“圓的周長”一課前,多數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對圓周率已經有所瞭解,但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怎樣讓學生驗證並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是個難點。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驗證並理解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和掌握求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並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

(二)能力目標:通過測量、驗證、推導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推理、分析、概括的能力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積極思考、團結協作的良好行爲習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數學的價值。另外,通過介紹圓周率的歷史材料,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通過測量、計算、驗證圓周長和直徑的關係,理解並掌握圓周長計算方法。

難點:驗證並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四、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實驗記錄表。

學具準備:圓形物品、光盤、圓形紙片、畫有一個圓的白紙、直尺、繩子、計算器。

  五、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主要採用嘗試教學法和啓發教學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學法上,古人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本課教學中,我給學生創造自由寬闊的空間。

(1)、自主探究法,通過動手實踐,尋求測量圓周長的方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2)、合作交流法,通過學生的團結協作,自主探索,討論交流,更好地突破教學重難點,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六、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故事導入,揭示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引入新課時我利用課件顯示小黃狗和小灰狗比賽跑,小灰狗沿着正方形路線跑,小黃狗沿着圓形路線跑,結果小黃狗獲勝。小灰狗看到小黃狗得了第一名,心理很不服氣,它說這樣的比賽不公平,同學們,你們認爲這樣的比賽公平嗎?同學們一定會爭先恐後地說出自己的發現,接着引導學生觀察:小灰狗跑的路程實際上就是正方形的什麼?怎樣求?那小黃狗跑的路程呢?實際是求圓的什麼呢?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板書:圓的周長)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一個問題情景,讓學生不僅複習到正方形周長的含義,同時,進行知識遷移,感知到圓形一週的長度就是圓的周長,激發學生的興趣。】

2、感悟圓的周長

每個同學桌上都有硬幣、圓環、筆筒、易拉罐等物品,找出一個圓形來,摸一摸、指一指圓的周長並用自己的話說說到底什麼叫圓的周長。

【設計意圖:學生結合實物動手摸一摸圓的周長,使學生較爲牢固地掌握圓周長的概念】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測量圓的周長

活動一:測量圓的周長

我爲學生準備了學具袋,光盤(每組光盤一樣)、圓形紙片(每組大小不一)、畫有一個圓的白紙(圓的周長一樣)、直尺、繩子。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想辦法求得所備三個圓的周長。這裏提供三種不同的圓讓學生測量周長,目的是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方法來求圓的周長。光盤圓的周長,學生可能會用“繞繩法”和“滾動法”求得向學生滲透“化曲爲直”;圓形紙片的周長,可用把圓形紙片對摺量出其1/4(或1/8,或1/16,……)是多少的方法求得(分得越細,所得的結果越接近)。而長方形紙上所畫圓的周長,因爲對於它實際操作較爲困難,以求引起學生進一步思考——是否可用計算的方法求得它的周長。

【設計意圖:以小組學習的形式,放手讓學生去探求圓的周長,目的是體現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的教學思想,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能力。對於這三種不同的方法,我們更深一層的意義在於讓學生的思維不停留在同一個層面上,讓每個學生“探究”的能力,都能得以充分的發揮。

2、驗證並理解圓周率

活動二:驗證並理解圓周率

通過一些相關資料的瞭解以及在我們學校六年級9個班進行的調查,關於圓周率有多數的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在教學前就已經有所認識了,圓周長的計算公式也有少數學生有所瞭解。所以我直接問學生你打算怎麼計算這個圓的周長呢?你都瞭解哪些有關圓周率的知識?學生可能會說出我準備用圓的直徑乘圓周率算出這個圓的周長,你都瞭解哪些有關圓周率的知識?學生可能會說出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π≈3.14。此時老師對學生課外知識瞭解提出表揚。接着讓學生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填寫下表然後進行全班交流。

(1)、量出光盤和圓形紙片的周長和直徑並填表

測量

對象圓的周長

(釐米)圓的直徑

(釐米)周長÷直徑

(保留兩位小數)

光盤

圓形紙片

(2)、彙報

表一:光盤

序號12345

周長(釐米)

直徑(釐米)1211.7121212

周長÷直徑

表二:圓形紙片

序號12345

周長(釐米)1419.52038.531.4

直徑(釐米)4.56.261210

周長÷直徑

觀察表一,你發現了什麼?把表一和表二放在一起比較,你又有什麼發現?通過觀察、比較同一種光盤的不同數據,學生感悟到在測量圓的周長和直徑時取的是近似值,這是商不一樣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說測量時有誤差。有了這樣的活動經驗,學生由簡單的類比就可以想到其他圓形實物的數據肯定也有誤差。然後,再讓學生觀察這一系列商的特點,便會發現商雖然多數不一樣,但是彼此相差很少。在推測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全面而理性地思考:如果沒有誤差的因素,圓的周長除以直徑得到的商應該是一樣的,從而深刻地理解、體驗圓周率是個固定的數。

【設計意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切實體會誤差,實實在在地感受到誤差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巧妙地利用實驗的誤差“變錯爲寶”深刻理解了圓周率的固定不變是“理想化”的結果,思維得以建構與提升】

3、介紹圓周率的研究史

課件出示:

幾千年以來,無數著名的數學家對圓周率π的研究傾注了畢生的心血。你知道嗎?我國數學家在計算圓周率方面取得過傑出成就。

約2000年前,中國的古代數學着作《周髀算經》中就有“周三徑一”的說法,意思是說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約1500年前,中國有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祖沖之。他計算出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成爲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值的計算精確到7位小數的人。他這項偉大成就比歐洲數學家的計算結果至少要早1000年。現在人們已經能用計算機算出小數點後面上億位。

【設計意圖:這樣通過合作學習、自主探索、彙報交流,不僅可以突破難點,又能掌握學習方法,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對科學知識的興趣;也爲我國古代數學家傑出成就而驕傲,並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4、推導圓周長計算公式。

活動三:推導圓周長計算公式。

通過對圓周率的驗證與每組展示的結果,周長與直徑的關係,提煉出圓周長公式,並用字母表示爲C=πd(板書)

再根據直徑與半徑的關係,推導出C=2πr(板書)

現在你能計算出我們紙上圓形的周長嗎?已知圓的半徑是3釐米。學生計算並彙報

【設計意圖:通過思考、探索、分析、發現並總結規律,使學生學會了學習的方法。】

5、自主學習例1

因爲學生已經推倒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所以例1的學習我放手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

課件出示例1:

孩子們請你和自己的小夥伴一起解答例1,並說說你的思考過程。學生自主解決教師巡視,然後找學生板演並講一講自己的想法。

[設計意圖:解答時,讓學生動腦、動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三)、鞏固練習,形成能力

1、我是計算小能手

d=5cm,c=?r=14dm,c=?C=94.2m,r=?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鞏固今天所學的新知識。】

2、我是小法官

(1)π=3.14。()

(2)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

(3)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

(4)半徑相等的兩個圓的周長也相等。()

【設計意圖:這組判斷題,從正、反兩方面進一步強化了本節課的重、難點。】

3、我是小裁判

小黃狗和小灰狗比賽跑,小灰狗沿着正方形路線跑,小黃狗沿着圓形路線跑,結果小黃狗獲勝。你們認爲這樣的比賽公平嗎?爲什麼?

【設計意圖:解決課開始的問題,使學生感受到學數學用數學。】

4、生活中的數學

(1)、一隻掛鐘的分針長20釐米,經過30分鐘,分針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數釐米?經過45分鐘呢?

(2)、一塊美麗的半圓形地墊,它的直邊長80釐米,它一週的長度是多少?

【設計意圖:將基礎知識進行拓展提高應用能力,讓學生有思維的發展空間,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四)、總結評價,體驗成功

我是用談話的方式進行小結的:1、你學到了什麼?2、你是怎麼學到的?3、以你的經驗,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圓的周長的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這樣用談話的方式進行總結,不僅對所學知識進行了總結、梳理,還體現了對學法的指導,增強了情感體驗。】

  七、板書設計

圓的周長

圓周率π≈3.14例1:

C=πd

C=2πr

  《圓的周長》說課稿5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圓的周長》,本節課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一冊第四單元中圓的周長第二節。

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幾方面進行說課。

  一 說教材

  1 教材簡析

着是一節概念與計算結合研究幾何形體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以前學過的直線圖形和圓的認識來學的,爲學習圓的面積,圓柱,圓錐等知識打下基礎,因此本節課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是小學幾何初步知識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2 教學目標

使學生認識到圓的周長,掌握圓周率的意義和近似數,初步掌握圓周長的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周長。

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解決實際簡單問題的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通過圓的直徑和周長的變化和圓周率不變的探究,使學生了解祖沖之在圓周率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貢獻。

  3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推導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難點: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二 說教法,學法

在教法中,爲了突出重難點,本節課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形式,引導學生親身經歷測量,計算的實驗過程,突破“以教爲中心,學圍繞教轉”這一傳統的方式,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有所發現,有所爭議,有所創新,從而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方法。

  三 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出示課件烏龜和小兔比賽跑,小兔沿着正方形路線跑,烏龜沿着圓形路線跑,結果烏龜獲勝,小兔看到烏龜得了第一名心理不服氣,它說這樣比不公平,同學們認爲這樣比賽公平嗎?同學們會爭先恐後地 自己的發現,引導學生觀察小兔跑的路程實際上就是正方形的什麼?怎麼求呢?那烏龜跑的又是圓的什麼呢?通過這一問題情景,讓學生不僅複習到正方形周長的含義,同時,通過知識遷移,感知圓形跑到一週的長度就是圓的周長,由此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二)人人蔘與,探究新知

我將先出示教具,鐵絲圓,一枚硬幣,一條繩子,讓學生觀察圍成圓的線是一條什麼線, 曲線長就是圓的什麼?接着讓學生動手摸圓的周長,領會周長的含義。

  (三)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1 首先讓學生討論怎樣測量圓的周長?

會出現繩測法和滾動法,教師小結:化曲爲直。

然後設疑激趣,我揮動一條帶有小球的繩子,讓學生說出它的周長該怎樣測量,明顯的繩測法和滾動法是無用的,引出矛盾,這樣設計有問題引入,調動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爲後繼學習埋下伏筆。

  2探究圓周長與直徑的關係,認識圓周率

我先讓學生回憶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的關係,讓學生猜圓的周長與什麼有關係?讓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學具,分別量出它們的周長與直徑,並算出周長與直徑的比值,通過測量,計算,彙報,發現每個圓的周長都是它的直徑長度的3倍多一些,完成後師生共同歸納這個結論,從而得出直徑與周長的關係突破本節課的難點,讓學生自學,交流新的收穫,讀圓周率的歷史材料,瞭解祖沖之在圓周率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貢獻。

  3推導圓的周長計算公式

討論:求圓的周長必須知道哪些條件?

周長公式:C=dπ C=2rπ

設計意圖:通過思考.探索.分析.發現並總結規律,使學生學會了學習的方法。

  (四)知識運用,解決問題

依據本節課的知識特點,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練習。

第一層次:基礎題,求下列各圓的周長

第二層次:判斷題(從正反兩方面強化了本節課的重難點)

第三層次:發展題

(1) 首先解決開始的問題(爲什麼不公平)

(2) 校園裏有一棵很大的數,你又什麼辦法可以測量它的直徑呢?通過開放性的題,讓學生親身體驗思考了樂趣,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五)迴歸評價,體驗成功

我是以談話的方式進行小結的,你有什麼收穫?你是怎樣學到的?通過提問,引導學生自己小結本節課的知識和學習方法。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簡要說明,謝謝大家!

板書

C=dπ

C=2r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