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圓的周長》優秀說課稿模板(精選6篇)

《圓的周長》優秀說課稿模板(精選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7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圓的周長》優秀說課稿模板(精選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圓的周長》優秀說課稿模板(精選6篇)

  《圓的周長》優秀說課稿1

一、說教材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六年級數學上冊第62—63頁。圓的周長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圓,掌握長(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它又是學生初步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的開始,爲以後學習圓柱、圓錐等知識打好基礎。通過圓的周長的教學,使學生能夠理解圓周率的含義,發現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掌握求圓的周長的計算方法,並運用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同時,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進一步培養學生動手實踐、團結協作、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使學生從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因此,圓周長的知識在幾何初步教學中是很重要的。 根據以上結構特點的分析和學生的認知規律,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認知目標:使學生理解圓周率的含義,在體驗圓周率的形成過程中,讓學生髮現、總結和運用求圓周長的計算方法。

(2)能力目標:通過引導學生探究圓周率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積極思考、團結協作的良好行爲習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數學的價值。另外,通過對有關資料的瞭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和關鍵

重點:推導圓周長的計算方法。

難點:學生以合作實踐,討論交流的方式探究圓周率的含義。

關鍵:理解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

教學具的準備

多媒體課件,模型圓,幾個直徑不同的圓形,線、直尺等。

二、說教法

爲了突出教學的重點,突破教學的難點,本節課在教學方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方面:

(1) 運用啓發式的教學方法,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標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要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突破了"以教爲中心,學圍繞教轉"這一傳統的教學方式,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具體的做法是:讓學生利用學具動手操作,發現規律,從而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方法。在探索過程中,老師給予點撥引導,做學生學習的引路人。

(2) 巧用多媒體的動態演示,豐富感知,激發學習興趣。

這節課在學習探索圓的周長時,藉助多媒體課件,動態演示測量的方法--"繞線法""滾動法"以及圓周長與直徑的關係。直觀動態的演示,使學生獲得了生動形象的感性認識,爲準確測量、實驗發現、公式的推導奠定了可靠的基礎,同時也激發學生探索新知的慾望。

(3)小組合作、實驗發現法。

本節課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形式,我引導學生親身經歷測量、計算的實驗過程,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有所發現,有所爭議,有所創新,互助互學,構建活動化教學過程。

三、說學法

"教法爲學法導航,學法是教法的縮影。"鑑於這樣的認識,在強調教法的同時更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在學習過程中,我主要指導學生掌握以下的學習方法:

(1) 動手操作法。通過學生動手實踐,尋求測量圓周長的方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激活學生的思維。

(2)合作交流法。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方式,也是當今數學教學提倡的學習方向。通過學生的團結協作,自主探索,討論交流,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教學內容,我將教學過程分爲5大環節。

㈠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我利用“課件”演示唐老鴨和米老鼠在公園裏跑步的情景。瞬間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接着說明:他們剛剛跑完一圈,就爭吵起來了,都說自己跑的路線長。那麼,到底是誰跑的路程長呢?我引導學生觀察並思考:如果要求唐老鴨所跑的路程,實際上就是求正方形的什麼?怎樣求?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複習正方形的周長知識。接着提問:如果要求米老鼠所走路程,實際就是求圓的什麼呢?從而引入課題:圓的周長(板書)

可是,圓的周長現在我們還沒有學,無法算出米老鼠跑的路程,我利用這個問題設下了認知障礙,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

㈡引導探索新知

⒈直觀感知,認識圓周長。

我讓每個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圓,先摸一摸圓,初步感知圓的周長就是圓一週的長度。然後通過電腦屏幕上的動畫演示讓學生再次感知了“圓的周長”後,我設計了2個問題:圍成圓的這條線是一條什麼線?學生回答“曲線” (板書)我又問:這條曲線的長就是圓的什麼?學生回答“圓的周長” (板書),最後問學生: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麼是“圓的周長”嗎?揭示圓的周長概念(並完善板書)。培養了學生把思維過程轉化爲外部語言,更增強了學生對圓周長的感性認識,並形象理解圓周長的意義。

揭示了“圓周長”的概念後,我以一個實物圓,問學生可以怎樣測量圓的周長,引導學生說出用繩子繞圓一週可以測量出圓的周長,並演示 “繩測法”讓學生觀察。接着又問:“你還有其他方法測量嗎?”引出“滾測法”,並觀看課件演示,教師指導操作要點,充分認識了圓的周長。

⒉揭示矛盾,產生探索新知慾望。

我利用課件出示“摩天輪”圖片,以及(演示)小球的運動軌跡甩出一個圓,顯然,用剛纔的“繩測法”、“滾測法”都無法測量,產生矛盾,從而使學生產生了去探討求圓周長的一般方法的慾望,爲後面的教學埋下了伏筆。

⒊操作實驗。

(這一部分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我分成3個層次進行教學)

第一層次:觀察猜想。

(出示三個大小不同的圓)讓學生猜一猜,圓的周長與它的什麼有關係呢?有怎樣的關係?引導學生初步得出:圓的直徑越長,它的周長就越長。

第二層次:驗證猜想。

我讓學生同桌合作,先測量,再填表:

圓的周長(cm)

  《圓的周長》優秀說課稿2

一、說教材

《圓的周長》選自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圓”的第三節。本課教學是以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知識爲認知基礎的,是對前面所學“圓的認識”的深化,也是後面學習圓的面積等知識的基礎。本課起着承前啓後的作用,是小學幾何初步知識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編寫意圖,確立本節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知道什麼是圓的周長;理解圓周率的意義;理解掌握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

2.能力目標:會初步運用公式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思想目標:通過祖沖之與圓周率故事的介紹,激發學生作爲中華兒女的自豪感。

教學重點:探究並發現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

教學難點:運用圓的周長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識規律,我首先採取課件演示的方法幫助學生認識圓的周長,滲透轉化思想;然後利用實驗法引導學生認識、理解圓周率,並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培養學生操作技能,提高學生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的能力;最後運用自學輔導法,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測量、計算,最終發現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和半徑的關係,從而學生提高自學水平。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及小組交流,交互運用各種學習形式,達到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教學目標。

教學準備:

⒈多媒體課件。

⒉每個學生都準備三個大小不同的、直徑爲整數的圓片,一根線條,一把直尺。

三、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課件出示阿凡提的小黑驢與國王的小花驢賽跑的故事。引導學生觀察並思考:要求小花驢所走路程,實際是求圓的什麼?讓學生揭示課題:圓的周長。

(應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⒈教具演示,直觀感知,結合認知認識圓的周長。

(學生獨立實驗,用繞線法、滾動法量出圓的周長,教師指導操作要點,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2.小組合作,完成實驗。

a.量一量、記一記:學生測量圓的周長、圓的直徑,然後記下數據,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b.比一比:比較數據,揭示關係。

學生繼續實驗並算出每個圓周長除以它的直徑的商,把商記錄下來。通過計算學生髮現:這三個圓中,每個圓的周長,都是它的直徑長度的3倍多一些。得出結論:所測量的其他圓的周長也是它的直徑的3倍多一些。

(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技能、技巧,提高學生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的能力。)

3.介紹圓周率。

①先介紹表示這個3倍多一些的數,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我們稱它爲圓周率。用式子表示: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π)

②介紹π的讀寫方法。

③最後結合畫像介紹古代數學家祖沖之與圓周率的故事,激發學生作爲中華兒女的自豪感。同時指出:圓周率是一個無限小數,小學階段取它的近似值爲3.14。

④學生總結歸納出圓的周長計算公式:

圓的周長=圓的直徑×圓周率,用字母表示爲C=π×d。

課件顯示直徑50米的圓形跑道和它的外接正方形跑道示意圖。請學生觀察思考圓的直徑和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然後利用公式快速算一算,這兩個跑道的周長是多少?看看國王和阿凡提的比賽到底是不是公平。

  《圓的周長》優秀說課稿3

今天,我對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圓的周長》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圓的周長》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二節內容,學生是在三上冊已經學習了正方形、長方形等直邊圖形的周長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是本單元的重點之一,爲下節圓的面積以及下冊圓柱表面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同時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進一步培養學生動手實踐、團結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從學中受到啓發受有教育。

二、說學情

本節課的學習對象是六年級學生,通過五年的學習,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已達到一個高度,知識的累積也達到了一定的深度,操作理解與歸納等方面的能力較強。但是思維深度不夠,個性差異較大。所以在教學中要正確引導學生精心操作、細心觀察、準確歸納、同時多關注個性化思維展示。

三、說教學目標

依據本節的內容和學生的學情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認識圓周率,並通過測量與計算理解圓周率,最後討論歸納,推導園的周長公式。突破難點,突出重點。

2、通過學習,給學生一個自由、充足的展示平臺,提高學生合作、操作、觀察等方面能力,從而體現教學課堂是學生的主體,教師的主導。

3、在合作學習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感受集體力量的偉大、個性魅力的獨特,以及科學知識無窮的奧妙與吸引力。從而做到教學課堂育人的實質。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一節教學是否成功的知識基礎,就是要看是否突破難點,突出了重點。學習圓的周長,就要先讓學生認識理解圓周率,然後由圓的周長與直徑關係,再推導圓周長的公式。所以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圓周率的理解,重點是圓周長公式的推導,並能計算圓的周長。

五、說教學方法

要突破這個難點,突出這個重點,就要讓學生親身體驗去操作、去感受,讓學生用現代化的教學工具通過測量、計算、總結。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的理解圓的周長與直徑之關係。所以這節課我主要採用了教師引導爲輔,學生合作實踐爲主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操作去理解圓周率,再歸納推導得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體現了教學課堂就是:合作學習、實踐操作、總結歸納這一本質。

六、說學法

由於本節知識可操作性強,而且高段學生也有較強的操作能力,所以合作學習、實踐操作、總結歸納,就是學生的主要學習方法,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合作就要齊心、觀察就要細心、測量儘量準確、總結力求完整。

七、說教學流程

課堂教學的一切理念與方法,都體現在教學過程中,而教學過程是整個課堂教學設計的關鍵,所以我們設計儘量做到新穎、合理、符合學生實際。

1、組織教學

組織教學時課堂教學必不可少,它貫穿於整個教學的始終,所以一上課我先讓學生觀察並比較,今天的課堂有什麼不同,接着再讓學生檢查自己書和學具是否準備好,以告訴學生教學課堂必須做到仔細觀察,認真比較,而且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2、創設情景

本節課學習的內容是關於圓的知識,而圓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所以我就採用大家都熟悉的月亮,課件出示:一輪滿月高掛夜空,靜靜的水面沒有一波紋,這樣的畫面讓學生展開無限的想象,同時也讓學生在課間煩躁的心情得以慢慢平靜,思維回到課堂。一輪圓月讓學生想到了教學上的“圓”,從而引出新知。數學用於生活源於生活。

接着課件出示一組直邊平面圖形曲線圖形,讓學生觀察“圓”的與衆不同即複習了舊知,同時又激起了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

3、新知識探索

這是本節課的重點,我安排4個主要環節

(1)、認識圓的周長

周長學生已有了解,但是圓是曲線圖形,它的周長到底是什麼?在圓的什麼位置?這個概念較抽象。所以我先用課件出示:烏龜賽跑,並演示跑一圈就是圓的周長。

再讓學生摸手中的圓形紙片一週,就是圓的周長,從而得出周長的概念。

(2)、思考圓周長與什麼有關係

要突破難點,就是要讓學生理解圓周長與直徑的關係,認識圓周率。所以我先讓學生結合上節內容來猜想。圓的大小與什麼有關?給學生一個思維空間合作的空間,爲下一個操作環節做知識與思維的輔墊。

(3)實踐操作(認識圓周率)

先猜想,再操作,用實踐來驗證猜想並在驗證過程發現新的規律。本節課如果抓難點,重點也就是不攻自破。圓周率是我們祖先幾年前就利用原始的工具,經過無數次的實踐與驗證得來的。所以讓學生親身體驗操作、討論、分析,學生勢在必行的,於是我安排讓學生測量周長,接着再計算,得出數據,並觀察、比較、歸納,得出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即圓周率。在測量圓周長時我安排了一個先獨立猜想,再討論,最後展示一個環節,目的是讓學生明白,圓的周長可以測量得到,但是測量很麻煩,而且有侷限性,激發學生去思考、去操作找一個規律能很快、很準確得到圓周長的方法,讓知識牽引着學生的思維,不斷的去發揮去創新、去思考、去總結。最後在教師提供的學具下,學生通過測量與計算總結歸納出圓的周長總是它直徑的3倍多一些。即圓周率。然後教師課件出示:“祖沖之”,讓學生自學閱讀,這一環節是整個教學流程的重點,讓學生在操作中去體驗,去感受,去領悟。

(4)、總結公式

當學生理解了圓周率,知道了圓周率實際上是圓周長與它直徑的一個比值,我便及時安排學生歸納總結出圓的周長計算公式。

接着便設計2道例題與3道鞏固練習,以加強對新知識鞏固和理解,最後做全堂總結,整個教學流程我把握住讓學生先觀察再體驗、先猜測、後實踐、最後總結、歸納,學生全程參與、全程體驗,完全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八、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節課的精華的體現,展示了一節課關鍵詞,重點和難點。所以本節課,我先板書了圓周長的概念,加強學生記意,接着板書了圓周長與直徑的關係式,以及圓周率有關知識,加強學生的理解,最後板書圓周長的計算公式。整個板書簡練、有序、重難點突出,爲學生知識積累做了一直觀的補充。

九、說教後反思

教後反思是對課堂教學一個自查,查漏補缺,然後進行總結和反思:本節課教學中,在學生的測量時教師意識重要的引導學生有一個正確的測量方法否則就會導致誤差太大,得不出想要的結果,另一個就是在學生通過操作計算得出圓周率後,一定要及時引導後學生仔細觀察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循環的小數,我了計算簡單計算是方便取近似值3.14,它實際比3.14要大。

  《圓的周長》優秀說課稿4

一、說教材

本節課是學生學習了周長的一般概念和學習了圓的一些基本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圓的周長計算。學好這節課,既豐富了學生對圖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又爲第二課時利用圓的周長公式,反求圓的直徑或半徑,作好了理論上的準備。課中所探究出的圓周率也是學習圓的面積的必需知識。

對於學生來說,圓的周長計算公式並不像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容易得出,爲此,教材在編寫上更加註重直觀性和可操作性。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我作了一些靈活的調整,把周長不同圓形笑臉的貫穿整個課堂,既作爲獎品,又作爲學具供學生學習圓的周長。

依據從具體到抽象的認知規律以及學生的心理特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圓周率及圓的周長的含義,掌握圓周率Л的近似值,掌握圓周長的計算方法。

2、過程與方法:經歷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的探究過程,進一步建立小組合作意識,引導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向學生介紹我國古代數學家劉徽和祖沖之的偉大成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4、評價目標:用評價來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學會評價他人,評價自己,建立自信。

三、說教學重、難點

圓的周長的計算,理解圓周率的含義及圓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

四、說教法和學法。

新課標指出: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六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動手能力和計算能力,因此,我大膽放手,採用設疑激趣法、操作發現法、引經據典法來組織學生開展探索性的學習活動。讓他們在自主探索中學習新知。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是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億,而是一個有目的的、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爲此我十分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在本節課中,我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是動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觀察發現法。讓學生在繞一繞、量一量、算一算、議一議、看一看中自主得出新知。

五、說教具和學具

而幾個周長不同的圓形笑臉,圓形紙板、尺子,軟尺,絲帶和計算器是本節課的教具和學具

六、說教學過程。

(一)實物激趣,導入新課

我會問:同學們,看,這是什麼?

笑臉!

如果老師把它反過來,是我們學習過的一個平面圖形,叫

圓形!

那孩子們,你都知道圓形的哪些知識?(同學們會說出圓形的一些基本知識)

這時候我因勢利導,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圓的周長”。板書課題:圓的周長

請同學們各自指指自己的圓形紙板的周長在哪?並問學生:那到底什麼叫圓的周長?根據學生的回答,師生共同總結出: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度叫圓的周長。(並板書)

我們知道了什麼是圓的周長,那圓的周長的長短和什麼有關係呢?並用演示。驗證圓的半徑越長,圓的周長就越長。也就是圓的直徑越長,圓的周長就越長。

(二)動手操作,探索比值

1、操作階段

(1)給出工具測量。那如果老師給你一些工具,絲帶、尺子、軟尺,你能用這些工具想辦法測量出你手中圓形紙板的周長嗎?(我把探索的空間充分交給學生,讓他們用自己的智慧解決問題)

在探索之後,讓學生彙報是怎樣測量圓的周長的。孩子們會說出多種方法。我及時點評:孩子們,你們的方法真有創意!老師獎勵你們每組一個圓形笑臉。

(設計意圖:一是鼓勵學生認真學習,積極參與學習活動,二是將圓形笑臉作爲後面發現周長和直徑關係的學具。)

並說明剛纔這些方法都是把曲線轉化爲直線。這是一種很重要的數學方法,叫“化曲爲直”。(並板書)

(2)、繼續設疑。我接着提出問題:如果圓形較大時,怎樣求周長?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係。

讓我們回憶一下,在學習正方形的周長時,正方形的周長是邊長的四倍,那圓的周長和直徑是不是也存在這樣的倍數關係呢?(板書:圓的周長是直徑的幾倍,也可以說成周長與直徑的比值。c/d=)

(3)、探究比值。請大家把老師給你們的笑臉反過來,用學具袋裏的學具想辦法測量出它的周長和直徑,並計算出它的比值。並把結果填在記錄單上。活動之前,我讓學生認真看活動要求。

(設計意圖:真正實現小組合作的價值,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2、彙報比較階段:在學生充分地探索後,我讓鄰近的小組先比較周長與直徑的比值這一列,是接近還是相差很遠。(因爲我發給每組的圓形笑臉的周長不同,這樣做是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初步認識到時圓的周長不同,直徑也不同,但兩者的比值都是3倍多一些。

然後讓全班每一個小組都彙報,觀察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這一列,都是哪兩個整數之間。(再次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全班第一小組的圓的周長不同,圓的直徑也不同,但周長和直徑的比值都是3倍多一些。)

3、延伸深化理解階段

介紹劉徽和祖沖之的偉大成就。

(設計意圖:使孩子們進一步掌握了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又激發了民族自豪感。)。我們把這個比值叫做圓周率, (補充板書)圓周率

接着出示現代計算機技術計算出來的圓周率,它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我們把用希臘字母∏表示. (補充板書)3.1415926535……並推導公式.(板書)

這時候我着重強調:在計算中,雖然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但它們不可能全部參與計算,所以我們只取兩位小數3.14參與計算。(板書着重號標出3.14)

(三)練習鞏固 加深理解

1、說一說。要計算出圓的周長,需要知道什麼條件。分別用什麼公式。

2、判一判。

3、算一算。

(1)、給出黑板上圓的直徑,算出圓的周長。

(2)、圓形花壇的周長。

(四)全課小結,自評互評。

(出示評價表)

設計意圖:這張評價表既是對學生學習情況的瞭解,也是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合作精神的評價。

七、說板書

板書設計力求簡明實用,突出重點。

圓的周長

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度叫圓的周長

圓周率∏=c/d=3.1415926…….

化曲爲直 c= ∏ d和 c=2∏r

  《圓的周長》優秀說課稿5

今天我從以下四個方面闡述我對教材的理解和對本節課的設計:說教材、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教學隨想。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圓的周長》。

2、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三年級上冊學習了周長的一般概念以及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並初步認識了圓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學生初步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的開始,也是後面學習圓的面積以及今後學習圓柱、圓錐等知識的基礎,是小學幾何初步知識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進一步培養學生動手實踐、團結協作、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使學生從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3、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認識了周長的含義,並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教學圓的周長可通過化曲爲直的方法進行教學。並且知道圓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圖形,可通過直觀演示。實際操作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但圓是曲線圖形,是一種新出現的平面幾何圖形,這在平面圖形的周長計算教學上又深了一層。特別是圓周率這個概念也較爲抽象,探索圓周率的含義以及推導圓周長計算公式是教學難點,學生不易理解。

4、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結構特點的分析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讓學生知道圓的周長和圓周率的含義,掌握圓周率的近似值。理解掌握圓周長的計算公式,並能應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對圓周長的測量和計算公式的探討,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和主動探索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

(3)初步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辯證思想方法。

5、教學重難點:

爲了使學生比較順利的達到教學目標,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探索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6、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模型圓,幾個直徑不同的圓形,線、直尺等。

二、說教法、學法

爲了更好的突出重點,化解難點,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發和學法:

(一)教學中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學生知識水平,多借助實物演示,並通過實際操作,讓學生獨立探討知識形成過程。

(二)本節課主要通過啓發、引導,讓學生在實際觀察。()操作中發現問題自主探究,積極參與猜想。討論。驗證,在合作與交流中分析,推理從而解決問題,獲取新知。

(三)本節課圍繞教學重難點運用了多媒體創設生動的問題情境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願意合作交流,探究知識的意識。

三、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主要設計了四個教學程序:創設情境,引出問題;自主探索,建立模型;解釋運用,深化知識;總結昇華,拓展延伸。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這一環節主要分爲三個部分:

1、激發興趣。

“形象思維比抽象思維更廣泛”,根據本節知識認識新概念抽象的特點,在引入新課時我利用多媒體顯示小灰驢和小花驢賽跑激趣引入,揭示課題。通過創設一個問題情景,讓學生不僅複習到正方形周長的含義,同時,進行知識遷移,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出本節課教學內容。

2、認識圓的周長。

讓學生拿出圓形物體看一看,摸一摸 ,說一說圓周長指的是那部分?通過圖畫讓學生初步感知了“圓的周長”。心理學實驗證明,“理解的知識才能牢固掌握,理解的標誌是學生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來”。讓學生觀察圍成圓的線是一條什麼線,這條曲線的長就是圓的什麼。通過這個問題揭示圓周長概念。

3、討論圓周長的.測量方法。

在揭示了圓周長概念後,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測量圓形物品,並彙報結果,再說說自己測量的方法。線繞法、滾動法量出圓的周長,教師指導操作要點。這就向學生滲透轉化的思想,化難爲易,便於學生的理解。

師甩動繫着繩的瓶蓋,形成一個圓,讓學生觀察,並說說自己的發現。很明顯用剛纔的線繞法、滾動法都無法測量,產生矛盾,從而使學生產生去探討求圓周長的一般方法。這就引起了認知的衝突,也激起了學生求知的慾望。

(二)自主探索,建立模型。

這部分分爲四個環節:

1、猜測。

正方形的周長與它的邊長有關,觀察這些圓,讓學生猜一猜,圓的周長與它的什麼有關呢?幫助學生掌握了“化曲爲直”的數學思想方法,使學生主動探究和實踐精神得到培養。

2、探討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係。

新課標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要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突破了“以教爲中心,學圍繞教轉”這一傳統的教學方式,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我讓學生分組做實驗,拿出自己準備的學具圓,分別量出它們的周長、直徑,並把數據填入書中表格中。通過測量,彙報。學生觀察數據,通過對比發現:每個圓的周長都是它的直徑長度的3倍多一些。最後師生共同概括。從而得出,圓的周長與它直徑的關係,突破了本節的難點。

這部分內容主要是讓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討,並通過觀察,發現問題,參與合作交流,歸納總結,獲取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獲得一定的情感體驗,享受了成功的愉悅。提高了學生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介紹圓周率的知識及祖沖之對圓周率的貢獻。

先介紹表示這個3倍多一些的數,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我們稱它爲圓周率。用式子表示: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π)板書。再介紹π的讀寫法。最後結合畫像介紹古代數學家祖沖之與圓周率的故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開闊學生的認識視野,增強學生探索數學的興趣。同時指出:圓周率是一個無限小數,小學階段取它的近似值爲3.14。

4、圓周長公式的推導

引導討論:求圓的周長必須知道哪些條件?推導圓周長公式 C=πd 、C=2πr,通過思考、探索、分析、發現並總結規律,使學生學會了學習的方法。

(三)解釋運用,深化知識。

這一程序我主要從基礎練習、綜合練習、開放練習及解決課始問題等不同層次的練習題。促進了學生從不同角度練習,鞏固所學知識和技能,提高了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總結昇華,拓展延伸。

在小結中,不僅關注了本課的知識重點,更關注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有效的激勵了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教學隨想

本節課設計以我校的教研主題爲導向,和生活實際緊密相連,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數學學習是有價值的。按照“帶領學生走向知識”的理念,培養學生實踐、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精神,讓學生經歷知識生成的過程,引出學生數學思考,促進學生主動溝通知識的內在聯繫,讓我們的數學課堂深刻起來。

  《圓的周長》優秀說課稿6

一、說教材

這是第十一冊第四單元中一個課時的內容。這是一節概念與計算相結合研究幾何形體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以前學過的直線圖形知識和上節課掌握了圓的初步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力圖通過一系列操作活動,讓學生在觀察、分析、歸納中理解圓的周長的含義,經歷圓周率的形成過程,推導圓周長的計算方法,爲學習圓的面積、圓柱、圓錐等知識打下基礎。

二、說學生

六年級學生,在開放的課堂中,善於獨立思考,樂於合作交流,課上表現極爲活躍,語言表達能力較強,有較好的學習數學的能力。本課學生們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小組合作,動手操作,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在認知矛盾中去思考、探究、發現、解決問題。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理解圓周率及圓的周長的含義,掌握圓周長的計算方法。

能力目標:通過對圓周長的測量,圓周率的探索,圓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抽象、概括、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向學生介紹我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在圓周率方面的偉大成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四、教學重點、難點:讓學生理解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及其實踐運用是本節課的重點,而理解圓周率的意義則是教學的難點。

五、說教法、學法

教法:本課採用引導探究法,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在活動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爲他們創建一個發現、探索的思維空間,使學生更好地去發現、去創造。

學法:本課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實踐,組織學生認真觀察、分析和討論,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通過動手實踐、合作交流來完成探究任務。

六、教學所需材料:圓紙片、直尺、繩、數據統計表、計算器、課件。、

七、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導入新課。

1、談話引入:熊貓明明繞圓形花壇跑了一圈(課件顯示)

2、揭示課題:引導學生認真觀察跑步的路線,要求熊貓明明繞圓形跑一圈的路程實際就是求什麼?(從而順勢引出課題:圓的周長。)[設計意圖:通過師生聊天和創設融洽的教學情景,爲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輕鬆氛圍。從生活實際出發,把生活實際問題轉化爲教學問題,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奇心。]

(二)主動參與,探索新知。

1、認識圓的周長。

教師提問:什麼是圓的周長,學生回答後總結周長的概念。然後讓學生拿出學具中的圓片比劃一下,自己去體驗、領會圓周長的含義。[設計意圖:讓學生動手摸一摸後,初步感知圓的周長就是圓一週的長度。培養了學生把思維過程轉化爲外部語言,更增強了對圓周長的感性認識,並形象理解圓周長的意義。]

2、測量圓的周長,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首先讓學生討論:怎麼測量圓的周長?都需要什麼工具?然後,討論後彙報交流並鼓勵學生上臺向全班同學演示自己的測量方法,教師要給以指導小結滾動法、繩測法。設疑激趣:圓形花壇的周長如何測量?引出矛盾。[設計意圖:這樣設計由問題引入,激發認知衝突,調動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

小組合作,探究圓周長與直徑的關係,認識圓周率。

1)回憶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的關係,讓學生猜想圓的周長可能與什麼有關?板書

2)要求每組同學用準備好的三個大、中、小不同的圓片作爲測量材料,分工合作,分別測量各圓片的直徑和周長,並利用計算器計算將數據填入表格中。

周長直徑周長和直徑的比值

3)完成後,教師點撥,學生歸納“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這個結論,板書圓周率的計算方法,引導學生讀、寫“π”。

4)進一步瞭解圓周率的歷史,看書63頁,看後交流感受。

[設計意圖:這樣通過合作學習、自主探索、彙報交流,不僅可以突破難點,又能掌握學習方法,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對科學知識的興趣;也爲我國古代數學家的傑出成就而驕傲,並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3、推導圓周長計算公式。

引導學生推導出求圓周長公式C=πdC=2πr板書

(三)層層遞進,拓展創新。

1、基礎練習

計算

(1)一個圓的直徑是10米,它的周長是多少米?

(2)一個圓的半徑是10米,它的周長是多少米?

判斷題

(1)π=3.14。()

(2)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π倍。()

(3)大圓的圓周率比小圓的圓周率大。()

2、提升練習

解答例1。

3、發散練習

(1)求圓形花壇的周長,你打算怎樣做?

(2)我想知道一棵樹的橫截面的直徑,你有什麼好的辦法?哪種方法最好?

[設計意圖:題量不大,涵蓋本節所有知識點,呈現形式多樣,在編排上由易到難,層層深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總結評價,體驗成功

我是用談話的方式進行小結的:談談自己的收穫?

八、板書設計:

簡潔明瞭,重點突出。

圓的周長(c)

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π)π≈3.14

有關係

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

直徑(d)c=πd

d=2rc=2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