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相交與平行》說課稿大綱

《相交與平行》說課稿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7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相交與平行》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相交與平行》說課稿

  《相交與平行》說課稿1

  【教學內容】

  【教材分析】

平行與相交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角以及直線、射線、線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直線是可以“無限延伸”的這一特點是學習相交與平行的基礎。看到“直線”馬上就想到“無限延伸”,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判斷同一平面內兩直線究竟是相交還是平行,避免了停在表面只看現狀而發生錯誤判斷的現象

平面內兩直線的平行與相交的位置關係在數學學科中具有重要意義。它是畫垂線、平行線和學習點到直線的距離的基礎。對於理解掌握初中幾何知識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學情分析】

1、學生已熟練的掌握了與本節有密切關係的“角”“直線、射線、線段”的知識。大部分學生敢於大膽猜想,能比較好的進行小組合作與交流。

2、學習本節內容學生可能存在的困難:

1)對於一些幾何術語可能理解不透,如:“同一平面”“兩直線的位置關係”“互相平行”等。

2)將進行分類時忽略了直線可以無限延伸導致分類標準亂。

  【設計理念】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這是新的《數學課程標準》對數學教學活動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基於以上理念,我在課堂教學中構建了探索性學習的縱向結構,即“創設情境———引導探索———應用提高”的基本教學模式。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平面上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認識平行。

過程與方法目標: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能用合適的方法作出一組平行線,能借助直尺和三角尺畫出已經直線的平行線。

情感與態度目標: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形成平行線的表象,發展空間觀念;初步瞭解生活裏的平行現象,產生學習圖形位置關係的興趣。

  【教學重點】

感知平面上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認識平行線。

  【教學難點】

用直尺和三角板畫平行線

  【教學過程】

下面主要說說我的教學過程,整個教學過程分爲四個環節。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上課伊始,結合同學們玩過撒小棒的遊戲,用多媒體展示四幅運動場館拍攝的照片,讓學生猜猜這些器材或場地都是進行什麼比賽的。學生在猜測中接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開始本節課的學習。這樣導入的目的是爲了創設一個寬鬆的學習情景,又可以緊密聯繫學生身邊發生的大事,同時讓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存在數學問題,學習知識後,可以在生活工作中得到應用。從而爲順利完成探究做了思想上的準備。

2、觀察操作,認識平行。

這一階段是本節課的重點。

教師告訴學生如果用數學的眼光去看這些物體,是由一些直線組成的。於是我就讓學生用兩條直線表示圖中的物體,小組討論交流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爲了讓學生理解“同一平面”,教師拿出準備好的長方體,讓學生找出在同一平面內的兩條直線和不在同一平面內的兩條直線。通過觀察,學生明白這兩種情況下的兩條直線是不是在同一個平面。這樣的直觀教學,學生都能很快明白什麼是“同一平面”。

然後根據學生畫的幾組直線,讓學生按照直線的位置關係進行分類,引導學生感悟出兩條直線相交與不相交的基本特徵。在此基礎上概括出“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爲了活學活用,接着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存在的平行線現象。再出示四個判斷題,通過學生的'辨析,真正掌握和理解互相平行的概念。

學就是爲了用。掌握了互相平行的概念後,就讓學生利用身邊的材料動手做一組平行線。學生通過動手操作、交流、討論,更進一步理解掌握了互相平行的概念,並且能夠應用新知識。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全體學生用長方形紙折出一些互相平行的線段,從中發現這些摺痕不僅平行,而且相等。讓學生明白爲什麼在生活中存在着許多平行現象,爲什麼許多事物要做成平行的。

接下來教學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爲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自學課本,按照書上的步驟自己試着畫一畫,小組內的同學可以互相幫忙、互相交流畫法。然後讓會畫的同學上黑板演示。通過疑問,讓學生試着用三角板的斜邊或其它工具畫平行線。

“學生想牢固地掌握數學、就必須用心創造與體驗的方式來學數學。”因此這一教學環節我體現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歸納概括平行線的概念,然後把概念應用到實踐生活中。

3、欣賞平行事物,感受平行美。

通過欣賞平行的事物,感受生活中存在的平行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4、歸納總結,應用提高

課下請同學們利用平行與相交的線設計一幅作品。提高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在反思這節課的學習中進一步通過小小設計師這一延伸和拓展,使學生的應用能力得以提高。

作爲一名數學老師,在今後的教育教學當中只有做到不斷的思考、不斷的反思才能使每一個處於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相交與平行》說課稿2

  一、說教材

《平行和相交》是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的教學內容。平行和相交是在學生認識了線段、直線、射線和角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平行和相交在我們聲說中運用廣泛,因此讓學生把對平行和相交的認識與我們的實際生活聯繫起來顯得十分重要。因此我確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學生能正確判斷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相交和平行關係;能利用不同工具畫出已知直線的平行線。

過程性目標:學生能在親身經歷畫平行線的過程中不斷總結出平行線的畫法,從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情感目標:學生能感受到平行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本課的重點是學生能正確判斷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相交和平行的位置關係,並能發現生活中的平行現象。

本課的難點是學生能經過一點畫出已知直線的平行線。

  二、說教法、學法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注重學生的充分感知和動手實踐,讓學生在感知中體會平行的特徵,在實踐中加深對互相平行的理解,聯繫設計有層次,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

  三、說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情境圖,教師說出導入語:在我們的生活中沒,到處都有數學現象,在這些現象中隱藏着豐富的數學知識。從圖中你發現了哪些數學知識?學生根據經驗會說出有線段和角,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回憶出直線、線段、射線的相關知識,爲後面的學習作鋪墊。

  (二) 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認識相交、平行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圖意畫出三組直線,引導學生觀察,三組直線哪些是相交的,哪些是平行的。學生能夠很順利的判斷出藍色的兩條直線是相交的,紅色的直線不相交,而在綠色直線上產生衝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在討論中,學生根據舊知,知道直線是可以無限延長的,從而得出綠色直線也是相交的結論。教師適時總結出: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平行線;然後教師讓學會僧用自己的方式說說對兩條直線相交和平行的理解。生活中有很多互相平行的離子,你知道哪些呢?學生根據生活經驗會說出黑板的上下兩條邊是互相平行的,鞦韆架的兩根吊繩也是互相平行的,跑道直道上的線也是互相平行的,五線譜的橫線也是互相平行的,門的對邊互相平行,數學作業本上的線也是互相平行的……學生的思維在這裏碰撞,教師隨即提問:如果他們中的線沒有平行關係,將會有什麼後果呢?學生會說出,黑板就是不規則的,不美觀;音樂家也無法譜曲;運動員跑步的時候將亂作一團等等。學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平行現象,而且我們生活中也離不開平行。

2、畫平行線

師:既然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平行線,你能用自己的方法創造出一組平行線嗎?學生小組合作用各自的方法創造出平行線,有的說可以在方格紙上畫,有的說可以利用直尺的兩條對邊來畫,有的說可以藉助數學書的對邊來畫,學生利用不同的工具創造出一組組平行線,而這些方法都是藉助某些物體中的平行現象來畫的,有的時候藉助這些工具來畫會有一定的誤差,不夠規範,由此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利用三角板和直尺來畫平行線的方法。先讓學生模仿畫,在模仿的過程中完成“試一試”,在不斷的模仿中體會畫的方法,然後學生自己總結方法。如果直接讓教師教給學生怎麼畫,學生對於畫的方法理解不深,是外加的,而不是自己的方法,因此我採用由學生模仿到練習的方法,由練習然後總結出方法,這樣學生掌握的更牢固。

  (三)練習鞏固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這一題對於學生來說比較形象直觀,難度不大,學生很容易判斷。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在學國的圖形中找出互相平行的線段,學會是呢感能更深地理解對邊平行的涵義,隨即教師可以出示一張長方形紙讓學生指一指圖中有哪幾組線段互相平行,學生會找出有兩組,“你能在這張紙上再創造出一組平行線嗎?”學生通過合作交流發現能用折的方法創造出平行線段。

3、想想做做第4題。

這一題是讓學生根據要求畫平行線,對於學生的要求又有所提高,先讓學生自己嘗試畫,然後交流畫法。

4、根據要求畫圖。

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把小房圖向左平移3格,然後指一指平移前後的兩個圖形中的平行線。這一題是開放的,有的學生會用到平移的知識來畫,從中複習關於平移的相關知識,還有的學生會利用今天所學的平行知識來畫,不僅鞏固了新知識,也給了學生更大的思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