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十幾減9、減8》說課稿

《十幾減9、減8》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1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十幾減9、減8》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十幾減9、減8》說課稿
  《十幾減9、減8》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十幾減9”是20以內退位減法的第一課,它是在學生掌握了1o以內的加減法、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時它又是以後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

本節課教材在編排上注意體現新的教學理會。設計的情境既切合學生生活實際,又能吸引學生興趣,讓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本課教材安排了兩道例題。例1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供教師選擇。體現了算法多祥化,學生再通過分析比較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本節課的教學要使學生會用比較簡便的方法計算十幾減9,培養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育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確定本課時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技能性目標: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經驗基礎上自己得出計算十幾減9的各種方法;通過比較,使學生體驗比較簡便的計算方法。

(2)使學生理解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並能正確進行十幾減9的計算。

過程性目標:

(1)經歷收集信息的過程,發現數學問題,初步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理解數學的價值

(2)初步滲透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繫的觀點。

(3)通過不同方法的選擇,體驗獲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習的興趣。

3、教學重難點

(1)經歷探討計算方法的過程

(2)能正確地、比較熟練地進行十幾減9的計算

下面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可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二、教學策略(說教法、學法)

本課教材注重計算方法的培養和發掘,通過各種生動的情景提出數學問題,鼓勵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思維並聯系起來,使他們養成自己自主學習,並找到自己有效的學習方法。在計算過程中通過自己的計算方法得出正確的答案,充分發展自己的邏輯思維。

三、學情分析

本課時面對本班50個學生進行教學,學生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在上學期,他們已經學習了20以內的進位加法,對這個單元的學習已經有了認識的基礎;同時,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比較關注自己周圍的事物。在參與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後,掌握了一些基礎的學習技能;能夠根據老師的具體要求進行有目的的嘗試,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有初步的小組合作意識,有一定的觀察問題和發現問題的能力等,這都有利於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思考找出自己的學習方法,並逐漸形成自己有效的學習方式。

四、說教學過程

1.以“情”、“趣”開路,談話引入

每年元旦公園裏都有有趣的遊園活動。今年元旦公園裏就迎來了許多小朋友。(屏幕顯示課本第10~11頁的遊園會全景圖)。請仔細觀察,在這個遊園場地上,左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右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

2、創設情境感悟計算方法

教師首先用課件出示賣氣球的情景過程,這一情景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很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感受其情景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已設問,提出“還有多少個?”的問題。接着讓學生思考“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探討計算方法上。本節課以15-9爲突破口,在重點研究十幾減9的基本思路時,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藉助手中的學具,擺一擺、想一想,然後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所用的方法。這樣,學生既有獨立思考的機會,又有和同伴交流合作學習的機會,最後在全班交流彙報。在彙報交流中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想法。此時,計算15-9的基本思維方法得以充分展現,有的學生用“破十法”,有的學生用“連減法”,有的學生“想加法算減法”,還有的學生用“15-10+1”。方法的多樣化爲學生提供了獨立思考的空間,尊重了學生的個性,使不同層次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發展。

3、交流合作,學會選擇

師:計算15-9時,同學們想出了這麼多方法,你們最喜歡哪種方法呢?先在小組內交流一下,你們認爲哪種方法最好?

(1)學生小組討論。

(2)學生彙報喜歡的方法。

教師提問:爲什麼喜歡這種方法?

針對出現的多種計算方法,教師又爲學生提供了一次對比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斷比較、分析,從而優化自己的

計算方法。然後再在全班交流自己喜歡的方法。這樣,好的計算方法更爲明朗化,更爲突出。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了計算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了蒐集、獲取有價值信息的能力,學會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4、遷移練習

(1)教學套圈圖

課件顯示套圈圖,學生根據條件提數學問題。再請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自己列式解答。說一說是怎麼算的?

(2)教學例1

出示12-9=,組織學生獨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計算12-9。交流算法。

對比、討論不同的算法。

在學生獲得了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後,讓學生解決其他的十幾減9的問題,既能使學生把15-9的計算方法遷移到其他問題中,使計算方法得以靈活運用和鞏固,又能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樂趣,注重了學生價值觀的培養。

5、自主練習,鞏固方法,體驗成功

(1)完成“做一做”第1題。

讓學生獨立作業。對有困難的學生則讓他們先用學具擺一擺,擺好後說一說算的過程。反饋時,利用課件動態演示(如先擺好1捆零1根,從1捆裏拿掉9根,再把剩下的1根和1根合起來是2根,所以11減9等於2。)幫助他們從操作中提升十幾減9的基本算法(或破十法,或做減想加)。

(2)完成“做一做”第2題。

練習時,應讓學生獨立思考,悟出十幾減9的“破十”思維過程是:先從10個裏面圈出9個,再將剩下的一個和個位上的數相加,即可得出結果。

(3)完成“做一做”第3題。

師: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比一比誰的速度快。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4)完成練習二第1、2題。

學生完成後,讓他們思考:第1題怎樣算出13-9的?(想加算減)第2題是怎樣算出12-9、15-9的?(破十法)。通過思考,進一步弄清多種算法的算理。

(5)幫小鳥找家(課件演示)

先讓學生計算出小鳥身上的算式,然後和房子上的號碼一一配對;小組合作,全班訂正。

(6)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課件回到情境圖,點擊顯示字謎圖。師:這羣小朋友在玩猜字謎遊戲,共有幾條字謎呢?有幾個小朋友在猜?他們猜中了幾條呢?課件顯示聲音、文字:有13條字謎,我們每人都猜中了1條。想一想,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在練習中,設計了多種方式,讓學生“玩數學”,使單純的數學計算課趣味盎然,學生參與率高。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探究解決問題的辦法,然後用探究出的辦法回到現實情境中解決問題,讓學生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6、分享你我收穫

在課堂臨近尾聲時,向學生提出:這節課學了十幾減幾的減法?你怎樣計算這樣的減法?你有什麼收穫?

讓每個學生自言自語地說。再次引導學生概括出十幾減9的兩種一般方法:①做減想加②破十法。

培養學生歸納和語言表達能力,由學生進行總結和互相補充。教師只做適當點撥,以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鼓勵學生從數學知識、數學方法和數學情感等方面進行自我評價。

  《十幾減9、減8》說課稿2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時‘十幾減9”。本課教學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20以內的進位加,10以內的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的同時也爲後面學習十幾減8、7以及今後的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作好遷移準備。例題首先結合猴子賣桃的生活情境,提出“還剩多少個”的問題。引導學生列出了15—9的版式。接着讓學生聯繫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獨立思考算法然後通過“想想做做”安排看圖計算、移動卡片、題組比較等練習形式,激發興趣,鞏固十幾減9的算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計算十幾減9的方法,難點是理解十幾減9的算法。

基於對教材的分析和理解,以及一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制訂了以下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提出並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使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自已歸納出十幾減9的算法並能正確計算十幾減9的有關習題。

2、讓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探究、思考的意識和能力,體會算法多樣化,發展創新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加強交流、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樹立合作交流的意識。

圍繞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分四個環節進行教學:

第一環節:複習鋪墊。先出示20以內進位加法的口算題及9加括號等於十幾的題目,讓學生計算,通過複習舊知,即鞏固了口算方法,又爲新知識的遷移找準起點,爲正確順利地遷移作好準備。

第二環節:創設情景,探索算法我將分3個層次來組織學生探索新知。

第1層次:從生活情境提出問題,多媒體演示小猴子賣桃的情景,共13個桃子,小兔弟弟買走了9個,接着老師問:你自己根據賣桃的情景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呢?怎樣列式?你會解答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算式13—9引出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新知識——十幾減9。這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取問題和算式,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產生了想解決問題的慾望,主動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動中。

第2層次通過操作,理解算理。我估計學生個體差異較大,有的學生學前教育早,能很快得出得數,也有的學生思維較慢,針對學生情況,我鼓勵學生藉助小棒擺一擺,拿一拿,①學生獨立操作,邊操作邊說。②同桌交流。③師生交流、討論。④彙報計算結果。體會不同算法。讓學生交流自己的算法並對幾種算法進行比較。13—1—1—1—1—1—1—1—1—1=4,

10—9+3=413—3—6=4因爲9+4=13所以13—9=4這一環節設計,給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提供了交流的平臺,在互相交流中讓每個學生能充分發表自己的不同想法,使同伴之間的思考方法得到互補,學生在感悟十幾減9的不同算法後,能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口算。

第三層次。鞏固算法,得到強化。①提問:還有哪幾道是十幾減9的題目呢?誰來舉例說一說。根據學生回答,老師板書:14—917—916—918—915—919—911—9

12—9②你喜歡用什麼方法算呢?算完後和小組內同學交流一下算法。這裏,通過讓學生舉例,完善了十幾減9的所有等式,進一步探討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爭取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學習過程,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計算,培養了學生思考問題的有序性和條理性,逐步掌握了算理。

第三環節:深化應用,形成口算技能。這裏我設計了以下3個層次的練習。

1、基本練習(十幾減9的口算)完成想想做做1、2、3,主要鞏固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幫助學生形成計算的技能。

2、移動教學卡片、媒體演示,以遊戲的形式開展練習。隨着數字的移動,學生邊說出減9以後的'得數,這樣可以反覆練習,逐步提高計算的熟練程度。

3、把所有十幾減9的算式按一定的順序整理排列出來,讓學生先填出每道題的得數,再通過討論,引導學生比較這些算式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發現算式的排列規律,進而體會,可以利用這個規律靈活進行計算。

這3個層次的練習,形式多樣,層次分明,步步深入,在學生掌握算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討論,優化了思維,形成了口算的技能。

第四環節:全課總結。這節課學習了什麼知識?你有什麼收穫?你喜歡用什麼方法計算?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通過讓學生總結歸納本課內容,學生對今天所學的知識有了一個整理的過程,同學之間互相補充完善計算方法,有利於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

本節課,我充分遵循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原則,鼓勵學生觀察、操作、交流、比較、推理、歸納,充分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培養思維的靈活性,讓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獲取知識。

  《十幾減9、減8》說課稿3

尊敬的各位評委,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加與減二》中的《買鉛筆》一課。說課環節如下:教學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教學媒體設計思路

一、教學分析:

這一課是學習20以內退位減法的起始課,是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的進位加,以及10以內加減法基礎上進行學習的,爲今後學生學習100以內數的加減法做好鋪墊。使學生通過本課學習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嘗試,從而對數學的本質產生新的領悟。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正確計算十幾減9、減8的減法,並能簡單應用。

過程與方法: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探索十幾減9、減8的退位減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培養善於思考、傾聽的學習習慣,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學會正確計算十幾減9、十幾減8的退位減法。

2、理解多樣化的計算方法中的一種或幾種。

教學難點:

感知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四、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共分爲以下三個環節: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網絡)

第二環節:探索算法,解決問題。(多媒體)

第三環節:拓展活動,綜合訓練。(多媒體、網絡)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首先,我創設情境:“小朋友都喜歡做遊戲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玩一個打靶飛鏢的遊戲。”根據學生打出飛鏢的數量提出數學問題“這節課我們就先來解決15-9=這一問題。”由此導入新課在這裏我改變教學情景,把教材提供的主題圖小白兔到袋鼠的文具店買鉛筆的情景,設計成學生熟悉而又感興趣的打靶飛鏢遊戲,把遊戲搬到課堂上,讓孩子親身參與,真切地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最終這一情景設計的改變在教學反實踐中達到了課堂氣氛更爲熱烈突出的教學效果。

第二環節:探索算法,解決問題。

這一環節探索十幾減9、減8的計算方法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1、獨立思考15-9的算法: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去整理自己的思路,才能在後一環節小組交流中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

2、小組交流:這一環節根據藉助網絡的教學探討讓小組合作具體化,組內交流不流於形式,完成教學目標培養善於思考、傾聽的學習習慣,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因此我在讓學生把準備好的算法依次說給組裏的小朋友聽的時候,提出了具體要求,交流時注意:(1)說的小朋友儘量說清楚,讓每個人都聽懂你說的意思(2)注意傾聽別人的發言,說過的方法就不要重複等

3、全班彙報:引導學生在聽與說、議與思的互動過程中,尋找合理,簡便的算法來培養優化的意識,利用多媒體展示本課的四種重點方法,在對於是非辨別能力較弱的一年級學生給他一個思考的空間但做出正確的引導,即體現教師主導又讓學生主體作用得以發揮,最終形成學生對“20以內退位減法”的深刻理解。

4、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嘗試練習15-8=?

第三環節:拓展活動,綜合訓練。

這一環節,是以一個小兔把蘿蔔的故事貫穿始終通過“小兔背蘿蔔”“送小兔回家”一系列的故事發生髮展過程中進行(17-9)的基本應用訓練、拓展思維訓練等。

既充分發揮了孩子們的創造力,想象力,又讓他們在充滿生機與樂趣的氛圍中,展開想象的翅膀,感受學習的樂趣。

五、教學媒體設計思路

1多媒體整合點:利用多媒體創設符合學生認知心理的情境,一環接一環的故事,好像一集集的動畫片吸引着學生.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及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輕鬆理解新知。

2網絡整合點:我請了幾位教學資深的領導、老師來幫助我審覈這堂課,但由於地域、以及平時班主任工作的繁忙我們真的很難有時間聚在一起討論,這確實讓我感到棘手,後來我利用了我們和平區教師博客進行交流研討,在這裏我發表了我的教學設計,很快得到了更多老師的回覆點評,這樣棘手的問題幾乎不成問題,而且也讓更多的老師參與進來,後來我經過三次試教,多次網上研討,多方面改進,終於今天承載着衆多老師的智慧走到了全國大賽。

3有效地進行了信息技術與常態教學的整合:本課我選擇的不是網絡運用自如,很有網絡發揮空間的特殊課例,而是一堂普普通通再常態不過的計算教學課,而它所體現的整合作用卻讓我受益匪淺,使我對新課標的理念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有了全新的認識,極大地提高了我的教學視野。

在此感謝組委會給我這樣一個機會。謝謝各位評委老師。我的說課就到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