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實用】說課稿集合5篇

【實用】說課稿集合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5W 次

【實用】說課稿集合5篇

【實用】說課稿集合5篇

作爲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說課稿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設計意圖:

(1)《老爺爺的帽子》這則童話以“老爺爺關心小鳥、小鳥關心老爺爺”這一主題,將我們帶入了一個溫馨、充滿愛的世界。

(2)結合現代家庭實際情況,考慮獨生子女大多隻知道滿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會考慮別人的情緒和感受,缺乏同情心、不懂得關心、幫助別人。

(3)未來的社會需要幼兒從小學會生活、學會關心,我設計了這一活動旨在引導幼兒體驗關心,愛護他人所獲得的幸福感和快樂感,學會關心他人,萌發互愛情感。

2、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因此,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本活動的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理解他人的需要,學會關心、幫助他人。

(2)激發幼兒的同情心,獲得被關心,幫助他人的內心感受

(3)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發展口語表達能力和交往能力。

3、活動重點:學會關心,幫助他人。

4、教學準備:

(1)知識準備:童話故事、《老爺爺的帽子》

(2)物質準備:課件設計,自制愛心獎章。

(3)環境準備:“誰在關心我們”掛圖資料。

 二、說教法

1、情境導入法: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環境,讓全體幼兒傾聽童話故事《老爺爺的帽子》。(通過欣賞童話故事,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2、提問法;根據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回答問題(此環節我運用了提問法,來發展幼兒口語表他能力)。

3、直觀形象法:課件欣賞,幫助幼兒理解童話內容,在此基礎上,通過老爺爺和小的一段對話,讓幼兒知道關心、愛護他人所獲得的幸福感和快樂感,學會關心他人。(教師循環播放課件,讓幼兒理解故事含義。)

4、情景表演法:讓幼兒通過一段情景表演,體會到互愛的情感。

 三、說學法

1、用聽、說、看、動等多種形式,體會故事內容,表達情感。

2、體驗法:通過互相討論及表達情感,讓幼兒體驗被關心的快樂,理解他人的需要,學會關心,幫助他人。

3、鼓勵法:以獎勵的形式,肯定幼兒的互愛行爲。

 四、說教學程序

1、激發興趣:聽故事導入(時間大約2分鐘)

興趣是人們積極主動的認識客觀事物的一種心理傾向,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成分,他是推動幼兒探索知識的動力,它會使幼兒產生學習的需要,是學習活動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讓幼兒聽童話故事《爺爺的帽子》。(教師操作課件,幼兒能看到生動的畫面,理解故事內容。)

2、提問談話:講述故事至“小鳥高興地唱歌給老爺爺聽”(播放課件)

(1)小鳥爲什麼要唱歌給老爺爺聽?(幼兒回答)

(2)如果看見發抖的小鳥,你會怎麼想?怎麼做?(幼兒回答)

(這個環節我通過提出2個問題,幼兒正確的回答,來激發幼兒的同情心,關心小鳥的情感,引導幼兒想出各種辦法幫助小鳥)

講述故事至結尾、提問。(播放課件)

(1)老爺爺病了,小鳥怎麼想?怎麼做的?(幼兒回答)

(2)你們喜歡小鳥嗎?爲什麼?(幼兒回答)

(3)如果是你,你會怎麼想,又會怎麼做呢?(幼兒討論)

(通過3個問題討論與解答,引導幼兒想出多種方法關心老爺爺。)

3、感受他人的關心、理解他人的需要,學會關心幫助他人。

(1)老爺爺關心小鳥、救小鳥,小鳥心理覺得怎麼樣?(幼兒回答)

(2)我們小朋友一天天長大穴道了很多的本領,那麼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有哪些人在關心我們呢?(幼兒自由的討論並回答)

(3)情境表演“鼕鼕摔倒了”

鼕鼕摔倒了,紅紅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

如果你看見了,你會怎麼想?怎麼做?

(4)這時老師進行小結:生活中有許多人需要我們大家一起去關心、幫助,如果我們學會了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就會感到十分幸福、快樂。

4、參觀“誰在關心我們”掛圖、照片展。(通過參觀,讓幼兒體會到被關心的快樂)。

5、頒發“愛心”獎章,肯定幼兒互愛行爲

愛心獎章是獎給有愛心的小朋友,讓有愛心的小朋友帶着這顆獎章去爲社會奉獻愛心、多做貢獻。

6、活動延伸:

父母、教師、以身作則,爲幼兒營造一個充滿愛心的環境,在日常生活中及時發現,肯定幼兒的互愛行爲。

幼兒可向災區、貧困區、獻愛心。

五、效果預測

本次活動通過教師富有表情的講述童話故事,加上教師的提問,讓幼兒知道了怎樣關心別人,幫助別人,又讓幼兒自由的講述,充分發揮幼兒學習的主動性,活動中我又注意讓幼兒積極回答問題,使幼兒有了自由討論的空間,關注個別幼兒的行爲,活動中幼兒能夠說出自己的內心感受和真實的想法,體會

到了愛心的重要,激發了幼兒的情感。同時也激發了幼兒與同伴積極交流的願望。

說課稿 篇2

1、活動目標

2、激發幼兒探究黃豆與豆製品關係的慾望和興趣。

3、引導幼兒初步認識黃豆及其製品,並瞭解其營養價值。

4、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辨別黃豆,區分豆製品。

之所以確定這樣的活動目標,首先是以《幼兒園指導綱要》中健康領域和科學領域的目標爲依據,以中班幼兒年齡特徵爲出發點來設計,是基於豆製品對人體的營養價值而定的。在目標裏,我把培養孩子情感、態度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說:在教學中,力求通過爲幼兒創設一個寬鬆、和諧的環境。在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及探索求知慾望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學習知識和技能。

根據我對教材的理解,我認爲教材重點是:幫助幼兒瞭解黃豆及其製品具有豐富營養,有益人體健康。

教材難點: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方式辨別黃豆、區分豆製品。

根據幼兒認識事物的規律,這一活動,我設計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開始部分)

請幼兒品嚐豆製品,導入課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第二部分(基本部分)

是這一活動重點、難點所在,也是突破重點、難點的關鍵部分,下面我着重談談這一部分的設計。

1、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

2、調動起幼兒各種感官。通過觀察比較的方法,在衆多豆類中,嘗試性地尋找出黃豆。

3、通過師生共同。

4、討論

5、引導幼兒講述、總結出黃豆的外形特徵。這個環節是一個讓孩子們相互探討、學習的過程。充分體現了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性。

運用談話法,引導幼兒認識豆製品,瞭解它們的營養價值。幼兒在寬鬆、和諧、平等的氣氛中,結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建構新知識。(這一環節我設計了三個小環節)

第一:通過教師講解,加深幼兒理解黃豆與豆製品的關係。

第二:引導幼兒運用生活經驗,說出所瞭解和認識的豆製品。

第三:幫助幼兒瞭解豆製品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有益於人體健康。

這一環節,通過觀察、比較的方法,以遊戲的形式使幼兒在輕鬆、活潑的環境中將所建構的知識在實踐中得以運用和鞏固,以此來突破本活動的難點。

  第三部分(結束部分)

通過觀察豆芽,激發幼兒探索豆芽生長過程的興趣。爲幼兒有興趣的進行延伸活動奠定基礎。

活動中,我運用了觀察法、比較法、嘗試法、遊戲法、討論法等幾種方法相結合,並注重動靜交替,這一切都是以中班幼兒年齡特點爲依據,爲幼兒創設一個能夠使其自由探索、發現、生動活潑的環境,讓幼兒在快樂愉悅的氛圍中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說課稿 篇3

整個活動,我運用了觀察法、討論法、嘗試法、遊戲法等幾種方法相結合,動靜交替,使幼兒在看看、想想、講講、做做等活動中,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克服困難後的喜悅心情。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活動,引導幼兒認識青蛙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和生長過程。

2。瞭解兩棲動物獨特的生活習性,知道一些兩棲動物的名稱,感受兩棲動物奇特的本領。

3。讓幼兒知道青蛙是人類的好朋友,教育幼兒要保護它們,增強環保意識。

二、重點、難點: 根據我對教材的理解,我以爲教材重點是幫助幼兒瞭解一些有關青蛙生活習性和生長過程的知識。

教材難點:幼兒學習排列青蛙生長過程。知道一些兩棲動物的名稱,感受兩棲動物奇特的本領。

三、活動設計: 本次活動我設計了三部分。

第一部分

採用謎語引出課題,引起幼兒思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第二部分

1.讓幼兒以小記者的身份進入實驗室採訪,充分體現幼兒主體性。

2.採訪結束幼兒講述自己看到的一切,教師進行總結,體現了教師在幼兒學習活動中處於支持者、引導者的地位。

3.讓幼兒知道青蛙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它,用題紙做練習,進一步鞏固幼兒所學知識。

第三部分

教師與幼兒一起把青蛙送回家,用行動來體現保護動物,愛護青蛙。

四、活動方法的選用: 整個活動,我運用了觀察法、討論法、嘗試法、遊戲法等幾種方法相結合,動靜交替,使幼兒在看看、想想、講講、做做等活動中,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克服困難後的喜悅心情。

五、總結: 從整節課的設計上,我緊緊圍繞新綱要的思想,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各領域的內容有機聯繫,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從而使幼兒形成安全、溫馨的心理環境。教師始終是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探索和表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

朋友一起聽音樂四散做自己喜愛的動作,音樂一停,老師問:誰是木頭人?小朋友回答:我是木頭人,同時擺好一個造型不動,老師檢查。

第二環節的遊戲:我最愛運動是本節活動的重點和難點所在,重點是通過讓幼兒模仿運動造型,發展幼兒身體動作的協調性;培養幼兒積極參加遊戲的主動性並訓練他們在行進間躲避同伴,不碰撞的能力。其中在行進間躲避同伴不碰撞是一個難點。爲什麼要設計這樣一個難點呢?我們在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孩子們在遊玩的時候拼命往前衝,好象整個操場只有他一個人,這樣是非常危險的,教會孩子一些躲避的方法就可以避免碰撞事故的發生。

在遊戲的前面我設計了一個模仿運動員的小環節,目的是讓幼兒展示一下自己已經掌握的運動項目,同時也可以大家相互交流一下,看看別人都瞭解了什麼,這樣既給孩子一個展示的機會也提供了一個學習的機會。

新綱要告訴我們:“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在設計遊戲內容的時候,我就想用什麼形式既能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又能鍛鍊幼兒的能力,增強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及競爭意識,於是我想到“競賽”。大家請看,這是教室場地的示意圖,中間的五個小圓圈是競賽點,裏面分別寫上“我、最、愛、運、動”五個字,外圈是準備區。遊戲開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站在大圈上,聽音樂逆時針向前跑,音樂一停,教師問:誰最愛運動,幼兒一邊回答:我最愛運動,一邊去搶佔五個圈,每一個圈裏只能站一個人。最先到達圈內的小朋友每人要做一個運動項目的造型,而且不能與別人的重複。再由其他小朋友選出一名做得最好,遊戲繼續進行,每一輪的優勝者,到最後一起進行決賽。

在幼兒搶佔的過程中難免會發生一些擁擠的現象,甚至會發生碰撞的事情,這也是本次活動的一個難點所在。孩子們人人都想爭到遊戲的機會,努力爭取是值得鼓勵的,但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那這時就需要老師的引導了,我新綱要中看到這樣一句話:教師要尊重幼兒主體地位,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才能真正成爲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我不會直接地對孩子們說:“你們要注意,不要撞到別人”諸如此類的話,我會用一個提問來引導幼兒思考,“剛纔有個小朋友告訴我,在佔圓圈時,他被別人撞了一下,可疼了,這可怎麼辦呢?怎麼樣才能不撞到別人呢?”如果在遊戲中碰巧沒有發生碰撞事件,我也會用一個問題來引導孩子:“小朋友們,在剛纔遊戲的時候你有沒有撞到別人或者是被別人撞到呀?”小朋友都會說沒有,那這時我就用表揚的`語氣來提問:你們真棒,這麼多人都沒有撞到,那你是怎麼做到的呢?我想這樣的形式,幼兒會更願意積極的思考,來解答老師的總是,而能夠有意識躲避的孩子也會特別主動積極地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好方法。這時再提醒幼兒在接下來的遊戲中要注意安全,不碰撞別人。這個難點就解決了。

遊戲後的評價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老師提出一個以前沒有過的比較高的要求的時候,就像我在遊戲中提出要避免碰撞的要求,幼兒努力後要及時給予肯定,多表揚、鼓勵幼兒,幼兒會更願意嘗試新的要求和規則。

遊戲給了孩子展示自我的機會,而大班的孩子僅僅參與遊戲的熱情和展示自己的膽量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與同伴合作的精神與能力。新綱要說:增強幼兒的合作和競爭意識。這也是本次活動的一個重點。於是我在遊戲的基礎上進行了拓展,鼓勵幼兒兩人合作來共同完成一個運動項目的造型。這一要求看似簡單,其實其中有許多方面,如幼兒要能順利地找到朋友一起遊戲,再就是要和同伴商量好一起做一個什麼造型,這些都要求孩子有較好的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這時教師的評價又顯得得尤其重要,孩子的每一個動作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可。而在這裏我覺得不應該老師去直接評價幼兒的造型是否優美,而是應該讓小朋友自己來介紹自己與同伴所擺的造型,如果大家覺得他們擺得好,就用掌聲來鼓勵他們,這時老師只要獎勵一顆五角星就可以了。

大班的孩子不僅能做好兩人合作,還可以嘗試三人或多人合作,於是我想到一個遊戲“找朋友”,這是一個既輕鬆又深受幼兒喜愛的遊戲,而且它的伸縮性較大,教師可隨意進行調整。老師可用幾句話自然從前一個環節轉到這個環節,“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和同伴一起玩嗎?”孩子們當然會說喜歡,這時教老師再提出玩遊戲找朋友,玩一遍後,再提出要找三個好朋友的要求,然後再逐步提高。這樣雖然遊戲的難度在不斷增加,但孩子依然會樂此不彼地反覆遊戲。

在本次活動中,我在體育活動中加入了音樂的元素,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整個活動更加輕鬆、愉快,使幼兒能更積極地投入到遊戲當中去。同時我特別注意對孩子的評價,教師的及時而又鼓勵性的評價使幼兒不僅體會到遊戲的快樂,更多的可以讓他們有成功的快樂體驗。

一次短短的體育活動結束了,它留我們的思考並沒有結束,我們怎樣才能更好地調動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並讓他們每一次的活動都能成爲一次快樂併成功的體驗,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彈力》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節內容,是高中力學的基礎內容和重要內容,是高中學生在本教材學習中的一個大難點。本節內容通過彈簧被拉伸和壓縮的事例,讓學生體會彈力的產生原因和條件,通過放大有機玻璃和桌面的微笑形變的演示實驗,拓寬學生的認識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彈力方向的教學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委託破重難點,教材通過“思考與討論”欄目讓學生討論、體會彈力的方向,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用學生容易接受的語言概括了彈力的方向。 本節內容在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的特點

本節教材從展示宏觀的形變引入,而演示微小形變更爲關鍵,使學生確信微小形變的存在,讓學生認識任何物體受到外力作用後都會產生形變的事實。在此基礎上引出彈力的概念,通過對生活實例的分析,讓學生明白平時說的壓力、支持力、推力、拉力等都屬於彈力。隨後對於幾種常見彈力的分析,總結出彈力的方向。對於胡克定律的教學,從研究彈力與形變的定量關係入手得出結論。

教學目標

按教學大綱要求,結合新課程理念,我設計如下的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麼是形變和彈性形變。

2、知道什麼是彈力以及彈力產生的條件。

3、知道壓力、支持力、繩的拉力都是彈力,並能判斷方向。

4、知道形變越大彈力越大、彈簧的彈力與形變量成正比,會用胡克定律解決有關問題。

過程與方法

1、從生活中常見的形變現象出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在探究形變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索形變與彈性之間的關係後,使學生了解探究彈力的實際意義,學會探究物理規律的一般方法。

3、通過觀察微小變化的實例,初步接觸“放大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實驗中,培養其觀察、分析、歸納能力,尊重事實的科學探究精神。

2、積極參與觀察和實驗,認真討論體驗探索自然規律的艱辛和喜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彈力概念的建立、彈力產生、彈力方向的確定。 教學難點:在接觸的物體間是否有彈力及彈力方向的確定

突破方法:利用多媒體課件,通過觀察、分析,加深對形變的認識,通過學生起手實驗,體會彈力的產生,師生共同討論得出彈力的概念。然後對常見的推力、壓力、支持力、拉力等特殊彈力進行歸類。

1

分析總結彈力的方向,在介紹特殊的方法分析彈力的有無,從而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完成教學目標。

二.【說學情分析】

學生目前對形變和彈力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是不夠深入;知道支持力、壓力都是彈力,但是不能夠概括產生的原因。理性思維還沒有達到一定的層次,要想理解彈力這一抽象概念還有一定困難。因此我採取引導、啓發的教學方式。

三.【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物理教學是以實驗探究爲基礎的,重在啓發思維,教會方法。本節課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情景——觀察——分析——猜想——實驗——觀察——分析——討論、歸納總結相結合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學法: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新課程理念更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觀察生活中的常見形變,巧用引導性提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輕鬆、自主、討論的學習氛圍中總結出本節的主要內容從而完成學習任務

四.【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彈簧或橡皮筋

五.【教學設計流程圖】

六.【說教學設計】

基於以上分析,爲使本堂課圍繞重點、突破難點,同時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力得到提高,我設計如下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認識形變

由同學們已有的形變知識入手,引入新課。 視頻播放:彎曲的竹竿使水中的木塊發生運動、拉弓射箭等情景

得出形變的概念及各類形變。

[設計意圖:我從生活情景中引入新課,是爲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爲學生學習重點和難點內容作鋪墊。]

視頻播放和動畫演示微小形變放大實驗:

由於這種形變不容易觀察,會使學生產生疑問:到底有沒有發生形變?解決的辦法是視頻播放和動畫演示微小形變的實驗。爲什麼光點會往下移?讓學生帶着問題思考後得出結論:是由於桌面發生了形變,但是形變不明顯。爲後面解決壓力和支持力都是彈力做好鋪墊。

[設計意圖:使學生知道“放大”是一種科學探究的方法。]

(二)探索彈性形變的概念,理解彈性限度

創設物理情景:學生演示彈簧拉伸,摺疊紙張後不能恢復原狀。 學生概括:得出彈性形變和塑性形變的概念。 用較大的力拉彈簧和橡皮筋,結果被拉壞了。 學生概括:得出彈性限度的概念。

2

引入新課: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知道形變、彈性形變的概念,理解實學驗生彈力的定義和產生條件 探究彈力 彈力的方向和有無的判斷 影響彈力大小的因素 教師總結規範概念。

[設計意圖:演示生活例子,多聯繫實際,利用學生頭腦中已有的物理知識,自主概括概念,最後老師總結;突出了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理念,有利於學生加深對物理概念的理解。]

(三)探索彈力

實例分析1、實例分析2並回想以播放的視頻 1.彈力的概念。 總結產生彈力的條件。 2.常見彈力及其方向的確定。

通過分析不同類型的習題,總結各類彈力的方向 壓力;支持力;繩子的彈力 3.彈力有無的判斷

方法:撤去支撐物法 假設法+共點力平衡法

[設計意圖:假設法判斷彈力的有無,讓學生學會方法的遷移。學生自己動手實驗,體會彈力的產生和產生原因,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動手能力,同時感受到探索物理問題的成就,從而順利突破重點和難點。]

(四)、開放式問題(視頻播放:撐杆跳高、跳水); 提出問題: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請同學們開放式地討論

從形變與彈力知識去思考,撐杆跳高運動員跳得這麼高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跳水運動員在空中滯空時間主要由哪方面決定?

[設計意圖:開設開放式問題,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好奇心和求知慾。培養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知道學習是爲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七.【板書設計】

彈 力

(一)形變: 2、分類:彈性形變 塑性形變 (二)彈力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該部分屬於山西經濟出版社小學信息技術第三冊第一單元第二節第課的內容《多彩斑斕的熱帶魚》,本章的核心提供了一些實例動畫,學習動畫的製作方法,結合生活實際創作富有個性的動畫作品,培養創新意識和審美能力。

本節課是本章的第二節課,主要內容包括:認識flash工具箱,設置畫板的大小和背景,使用工具畫熱帶魚的前身、魚尾和花紋,並會塗色,教師不僅需要詳細介紹flash工具箱,還要示範操作如何使用工具箱畫熱帶魚的各個部分,學生模仿教師的操作自己動手實踐,在實踐中感受flash動畫的便捷和神奇,從而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更好的熟悉和使用軟件。

二、說學情

教師也要對學生有一定的瞭解,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我所教學的對象是小學的學生,他們對於動畫的製作有着強烈的好奇心,但是他們在課堂上還不能夠保持較長時間的注意力,並且在動畫製作的基本操作步驟和方法還不熟悉。針對學生的這些特點,我將在課堂上採用講練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教難的動作先示範讓學生觀察之後才讓學生在動手操作,通過講解和練習讓學生潔身對操作和理論的認識。

三、說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互動目標,在本節課中具體體現在以下三點:

1、掌握部分繪畫工具的使用,能使用部分工具畫出熱帶魚。

2、通過自主探究、小組討論、實際操作,體會繪畫工具的功能,提高思考和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學習多媒體制作的興趣,體會動畫的製作魅力。

四、說教學重難點

本着新課程標準,吃透教材,瞭解學生特點的基礎,在本課中,我將學習畫熱帶魚的畫法設爲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而將靈活正確的使用繪畫工具描繪魚的各部分確定爲本課的難點。

五、說教學方法

爲了完成我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我在本課教學的過程中採用的教學方法有:任務驅動法、自主探究法、演示法、講授法、小組討論法。

六、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首先是導入環節,我將採用設置情境激趣導入的方法,我會在通過多媒體展示多彩斑斕的熱帶魚動畫,提問“這些是什麼魚?選擇一條自己喜歡的並說說爲什麼喜歡?”讓學生帶着問題觀看,觀看完成時候學生將會說出動畫中各自喜歡的熱帶魚。此時我會展示圖1—2—1提問學生這幅動畫的魚是由什麼構成的?引導學生觀察魚的線條和顏色,追問學生在flash程序中如何用線條來勾畫熱帶魚?”從而引出課題《色彩斑斕的熱帶魚》。

設計意圖:

通過視頻的展示,加上具體問題的引導,讓學生感受動畫的趣味,明確本節課的任務初步瞭解本節課的重要內容,爲下文做好鋪墊。

(二)任務驅動,講授新知

在新課教學環節,通過對教材知識結構的分析,我將從以下三個任務進行講授:

任務一:認識工具箱

我先讓學生把flash程序啓動,然後讓學生猜想可能會用到哪些工具,學生通過觀察和移動鼠標說出猜想:要用到箭頭工具、線條工具、鉛筆工具、橡皮工具、顏料桶工具,在學生說出猜想後我會補充橢圓、顏料桶等工具。3、教師肯定學生的回答,補充其他的工具,邊講解邊示範操作箭頭工具、線條工具、鉛筆工具、橡皮工具的用法,提出要求要學生認真觀察我是如何進行操作,學生觀察後說出步驟和效果“用鼠標單擊選擇工具欄裏面的線條工具,用鼠標在開始位置,按住鼠標左鍵不鬆手,向終點位置拖動,到達終點後,鬆開鼠標左鍵,就畫出了一段線段,箭頭工具鉛筆工具也類似操作”。回答後讓其進行簡單的練習,熟悉工具的使用。

設計意圖:本部分內容是這節課重點的準備部分,包括工具的使用的準備和作品的格式的基礎準備,讓學生通過猜想、觀察、複述的方式來學習枯燥的知識,有利於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是學生更加專注在課堂上。

任務二:設置版畫大小和背景顏色

在畫魚之前,引導學生思考:畫板中的顏色是白色的,而動畫卻是藍色的,怎麼辦呢?學生根據藍色是在魚的背面,猜想是否可以設置畫板的背景顏色。

然後我會用講授的方式說明還需要設定畫板的大小,就開始讓學生觀察,我邊講邊操作如何設置大小和背景顏色:在時間軸的12、0fps的區域雙擊打開“影片屬性”對話框,將會看到尺寸、匹配、背景顏色、幀頻等內容,第一步在尺寸的寬度和高度前面兩個框都設置成爲400px,第二步在“背景顏色”一欄點擊一下原來的白色的下拉按鈕,就可以在顏色面板裏面選擇任意一種顏色(如藍色),再確定即可看到原來百色的按鈕變成了藍色。

接着我會根據操作步驟挖空檢查,提問“在什麼地方打開對話框?在選擇完背景顏色之後下一步是什麼?”學生回答後讓其進行簡單的練習,熟悉工具的使用。學生回答:在時間軸的12、0fps的區域雙擊打開“影片屬性”對話框,在選擇完背景顏色之後下一步“確定”。

設計意圖:教師講解學生觀察和挖空提問相結合,能夠明確操作步驟,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

任務三:畫魚的前身、魚尾、花紋

首先,畫魚的前身

先讓學生4人小組合作根據教材上的文字和步驟探究嘗試畫出魚類似三角型的前身,在這過程中注意記錄不懂的地方,學生可能記錄下三個不懂的地方:第一不懂選取線條的顏色,第二使用箭頭工具時,無法拖動直線變爲曲線,第三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拖動直線。教師聽完學生的問題彙報之後注意講解:第一,單擊線條顏色圖表右邊帶紅色斜槓的倒三角選擇白色線條;第二先用鼠標單擊箭頭工具,再把鼠標放在直線上,當鼠標稱帶點的狀態後拖動直線。講解完成之後學重新有針對性的練習,學生開始操作,並說出效果三角形的直線都變成了無線,很像熱帶魚。

其次,畫魚的尾巴

讓學生根據畫前身的方法自己探究,教師提示,當線條的長度不合適時可以利用箭頭工具拖動線條的兩端,延長或者縮短線條,如果有畫錯的地方可以ctrl+z後退一步,之後讓學生說出操作後的效果。學生操作並說出魚的尾巴是向魚的前身彎曲的,說明學生能夠正確畫出魚尾巴。

最後,添加花紋

讓學生同桌模仿我展示在多媒體上的熱帶魚的花紋進行合作畫花紋,完成後請學生上臺展示畫的過程,其他學生仔細觀看,說出臺上的同學做得好的地方或者與自己操作不同的地方。預設學生說出:一是臺上的同學畫的很熟練,沒有需要用到後退;二是臺上的同學是從上往下畫的,我是從下往上畫的。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進行合作探究,找出問題,教師再進行講解,即能讓激發學生的思考,也能讓學生在聽教師講解的時候把重點和難點,更快的突破。把一個任務再細分成幾個任務,有利於學生學習紮實的基本功。

(三)鞏固提升

在新課內容講授完畢之後,我會佈置任務,讓學生獨立完成再一次畫熱帶魚的全部過程,教師評價正確性和熟練程度。

設計意圖:通過鞏固練習的設置能讓學生複習操作步驟和檢查自己尚未明白的地方,進行查漏補缺。

(四)小結作業

總結:畫熱帶魚的步驟。

作業:讓學生預習下節課的內容,畫魚的眼睛和氣泡、塗色等內容。

設計意圖:整體來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和重點步驟效果,能讓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課後作業也可以幫助學生提前熟悉下節課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