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沙鄉年鑑》的讀後感?

《沙鄉年鑑》的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9W 次

導語:《沙鄉年鑑》是奧爾多·利奧波德寫得最好的一本書,也是他留給世界的最後的一本書。該書問世於1949年,正值戰後經濟復甦時期,人們都在滿懷激情地征服和利用自然,生態學的意識和環境保護觀念還沒有進入人們思想的視野。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的《沙鄉年鑑》的讀後感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沙鄉年鑑》的讀後感?

  【篇一】《沙鄉年鑑》的讀後感

從《沙鄉年鑑》看利奧波德關於對自然認知途徑的主張;關鍵詞:土地倫理自然認知途徑專業化唯科學主義深生;1、本文思路概述;利奧波德被公認爲是野生動物管理研究的始創者,也是;像前面所說的,利奧波德最具代表性的是土地倫理,所;其實《沙鄉年鑑》這本書主要所面臨的問題就是人類發;話說,就是工業革命以來,以科學爲主要導向的人類發;2、土地倫理與共同體;研究土地倫理的人肯定

從《沙鄉年鑑》看利奧波德關於對自然認知途徑的主張 摘要:不同於之前對於《沙鄉年鑑》的討論,本文從人類認知自然途徑的角度,介紹了利奧波德在書中所表達出的學校教育與自然教育的不同,以及專業化所帶來對於自然看法的片面性以及以此所引發的看似進步的認知自然方式的改變。並從這個思路出發,分析了利奧波德提出土地倫理的感性方面的出發點以及理性出發點,並對部分對於土地倫理的討論進行的評述。本文認爲,利奧波德的土地倫理的着眼點主要在於對人類認知自然途徑的改變,人類認知自然的途徑不應該主要通過學校教育,而應該通過在自然之中的親身體驗。這樣途徑的改變可導致人們對待自然的態度以及情感的改變,以此便能衍生出“共同體”以及“倫理”的概念。在此基礎之上,近年來興起的深生態主義本質上是與利奧波德一直的。

關鍵詞:土地倫理 自然認知途徑 專業化 唯科學主義 深生態主義

1、本文思路概述

利奧波德被公認爲是野生動物管理研究的始創者,也是新環境理論的創始者。利奧波德因爲《沙鄉年鑑》而爲人所熟知,《沙鄉年鑑》則因爲土地倫理準則。利奧波德的《沙鄉年鑑》是一部自然歷史與哲學的結合。以後的《寂靜的春天》以及大多數的環境哲學的書基本上都遵從和這一寫作方式類似,而不是像其他哲學類的書那樣抽象。總的來說,書是由三部分構成的,第一部分是作者在自己購置的農場的一年記錄,一個月一篇,十二篇散文。第二部分則是對作者在之前工作的一個回顧性梳理和思考。第三部分是作者在一聲的經驗和思考之後的總結討論。三個部分循序漸進,議論內容越來越多,前面主要是作者所見所感,對這些所見所感的描述如果能感同身受,後面作者的結論其實也算很自然的。

像前面所說的,利奧波德最具代表性的是土地倫理,所以大多數對於利奧波德的評論或者研究也都是以這個爲出發點。但其實,土地倫理這個準則也只是利奧波德找到的一個出口,就是解決他所面臨的問題的出口。土地倫理並不是最重要的,土地倫理的基礎共同體也不是重要的,重要的則是利奧波德做的這一切的原因和出發點。

其實《沙鄉年鑑》這本書主要所面臨的問題就是人類發展模式的問題。換句

話說,就是工業革命以來,以科學爲主要導向的人類發展,由於對待自然的態度的轉變所造成和引發的一切問題,進而產生的對這個發展模式的反思。在書中體現在很多方面,主要在於原始人類認知自然的途徑和人現代人類認識自然的途徑不同,現代人類主要是在學校之中學到關於自然的知識,原始的途徑就是自然本身教育人類。由於在教育體制下所培養的工程師或者科學家對待自然的態度的轉變。簡單的來說,就是自然教育人類的落腳點在於一種對自然的熱愛,而這種情感能產生一種基於自然整體的世界觀,進而產生的是一種對自然整體的保護的訴求。所以土地倫理準則一般也被認爲是基於整體論的環境理論。而學校教育在於技術和專業化,看不到全面,這也就導致學校教育的人才往往不能保護自然整體,往往就會產生很多錯誤的決定,這些決定很多看起來是在保護自然,但是其實只是傷害自然。利奧波德在這個基礎之上,提出土地倫理和共同體的理念,就是想要解決這一問題。

2、土地倫理與共同體

研究土地倫理的人肯定不會放過共同體這個概念,因爲有了共同體這個概念,倫理自然就產生了,所以要論述的只是土地爲什麼在共同體之內。利奧波德所採用的就進化論的歸納的方法。但是像前面所說的,利奧波德的一切理論只是某個問題的出口,這個問題就是如何對待或者保護自然。本文認爲,土地倫理和共同體概念的提出只是利奧波德所找到的一個理性的出口,在這個理性的出口面前可以用理性的角度去解釋更進一步的自然保護的觀念。

人通常對共同體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包含尊重,當然也對共同體本身尊重。而“土地倫理是要把人類在共同體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現的角色,變成這個共同體中平等的一員和公民”,這樣農場主們就不會“忽視那些對共同體有利,同時顯然對他們自己無利的措施”。所以將土地整體納入共同體的概念之中,只是方便人們理性上保護自然。爲什麼說這是一個這只是一個理性的出口呢,因爲利奧波德在最後最後的結論中說出了他感性的出發點,“我不能想象,在沒有對土地的熱愛、尊敬和讚美,以及高度認識它價值的情況下,能有一種對土地的倫理關係”。所以土地倫理存在的前提有兩個,第一個是熱愛、尊敬和讚美,第二個是認識到它的價值。

3、對學校教育以及所謂科學進步的批判

顯然人們對自然的認識,以及學校教育人們對自然認識的途徑都不符合這兩點。這體現在利奧波德在書中對於學校教育以及科學進步的批判。在《沙鄉年鑑》的書中,集中論述這一主題的是《加維蘭之歌》。

在利奧波德看來,大學教育下,人對於自然的看法是很冰冷的。一個生機勃勃的地區在人們的眼中可能只是“一片堅硬多石的區域,到處是嚴酷的陡坡和峭壁”,只因爲不適合鋸木,放牧耕種。而這個地區在利奧波德的描述下則是一首加維蘭之歌,“他的樂譜刻在千座山峯上,應付蘊含於動植物的生死之中,節奏跨越幾秒乃至幾個世紀”。一些人們可以在自然中獲得知識是不可思議的,同樣從美景之中可以讀到人類的歷史和文化,因爲荒野本來就是人類文明的一部分,而不是冰冷冷的人類學目錄。同樣的,大學也是一個很冰冷的組織,審查生態系統所構成的土壤、動植物的人叫做教授,而選擇一種動植物去分析結構組成作用機理的叫做研究,而對動植物進行肢解的地方叫做大學。不僅僅是冰冷,這樣只做一方面研究的教授和所謂的科學家所提供的決策往往是缺乏遠見的,因爲他們只看重一個方面。

在《沼澤輓歌》中,作者詳細論述了只看重一方面的決策是如何缺乏遠見。沼澤通常是一個碳匯,因爲沼澤水流速度比較緩,能夠節流有機質。沼澤排水之後,有機質的來源沒有了,作物收成就會一年比一年差,而泥炭層乾枯還會招來大火,這時候其實只有再漲一次洪水才能阻止惡化的現狀。書中描述道“遠處的政客們高聲選講邊緣化的土地、過度生產、失業救濟和對自然資源的保護,經濟學家和規劃者們前來視察沼澤,勘測員、技術人員和農業部的商品信貸公司的人鬧哄哄跑來跑去”,這些人,都只是從自己一方面去對待這一問題,而不能解決實際的問題。“無論是沼澤的歷史還是市場的歷史,都是以矛盾而告終”,每次的保護都是適得其反的。

而以此爲代表的科學和進步實際上就是對自然的破壞。在《艾斯卡迪拉山》中,進步送來了一位使者使得艾斯卡迪拉山下的人知道了外面的世界,進步送來的另外一位使者肩負着保衛牛的安全捕殺熊,但是卻沒有意識到這頭熊是當地生態圈的塔尖,而這個塔尖是和奶牛同等重要的。這種進步給原來自然生態的地區帶來了噪音。“教授爲科學服務,科學則爲進步服務。科學爲進步提供了優質的

服務,以至於爲了落後地區的快速進步,很多更爲複雜驚喜的樂器被踐踏和破壞了”。

4、利奧波德對自然認知途徑的主張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對於學科的專業化所造成的人們對自然整體意識的缺乏,所引發的後果就是對自然的看似合理管理的破壞。既然僅僅依靠科學是局部的和缺乏遠見的,那麼人們應該從什麼途徑去認識自然呢?學校中的知識也是對自然研究的結果,利奧波德的觀點是,對於自然的知識應該由自然來教授。利奧波德從樹木的年輪中就能得到歷史的變遷,那一年發生了什麼事情,不僅僅是自然的乾旱,也包括社會的,因爲這些事情都或多或少影響到自然;每一個農場就是一本關於動物生態學的教科書

不過顯而易見,這樣的方式是有不足的,因爲從人類發展的進程來看,科學知識的傳播對於人類學習時間的節約很有幫助。特別是學校式的學習,從書本上學習的效率肯定遠遠高於自己親身實踐,學校在人類的進步之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視。那麼利奧波德爲什麼提出這樣的觀點?

首先,對於自然知識的特殊性。學校所傳播的知識是一種普遍性,也就是在A處和B處做一個實驗,得到的結果是一樣的。但是自然系統各有差異,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樹葉,也沒有完全一樣的生態系統。每個生態系統的組成和反饋調節方式都是不一一樣的。這在最近的環保實踐之中都得到了驗證,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環保方案和準則,都是必須因地制宜。所以如果從保護一個地方的生態系統的角度上看,學校培訓不如自然實踐。並且,學校培訓一定上是與自然實踐相沖突的。因爲自然實踐的知識通常作爲地方知識所保留,像方言一樣,而學校是不會教授方言,反而普通話的推廣消除了方言的多樣性。

這其實也僅僅是一個方面。在利奧波德看來,另一個最重要的方面是文化。接觸自然而獲得知識的人會對自然產生熱愛的情感,並且自然元素的部分本來就跟至於我們的文化之中。在《美國文化中的野生生物》中,闡述了自然如何影響獵人的習慣進而影響了獵人的道德和傳統。重新從事野生動物的研究得到的不僅僅是歡悅還有智慧,這也是要把這種對自然的“感知能力修剪刀尚不美麗的人類思想中的工作”。這樣以後,人們的文化中就不在是冰冷冷的定理式的知識,就會逐漸學會“像山那樣思考”,而不是盲目自信去對待自然。

注意到,像山一樣思考的轉變意味着人在對自然態度上的根本轉變。因爲這樣,人類將不再認同“手執斧頭”這樣的方式。這種方式“就是手執斧子之人必須遇見、比較,並以此做出決定的利與弊。他必須冷靜,確保自己的偏見總體來說不僅僅是良好的意願而已”,而這種方式的隱喻在《共同體的概念》部分中被鮮明地指出。這種隱喻就是“只有這位征服者才能知道,是什麼使這個共同體運轉,以及在這個共同體的生活中,什麼東西和什麼人是有價值的,什麼東西和什麼人是沒有價值的”。這種隱喻在中文當中也是存在的。比如當我們說“改造自然”的時候,“改造”一詞就將我們置於征服者的地位。“改”其實是一個會意字,在甲骨文字形中,左邊是“己”,像一個跪着的小孩子;右邊是“攴”(pū),像以手持杖或執鞭。表示教子改過歸正之意。而“造”表示的是一個動作。所以“改造”的隱喻就是主語象徵着家長,掌握有絕對的話語權和決定權。

從這一角度上考慮,利奧波德引出共同體的概念是非常合理的。而這種從自然中學習,對自然熱愛,把自然植入到我們的價值、傳統和文化之中,進而所產生的對自然整體的尊重正式共同體所表達的,這也是土地倫理和單純的保護主義的'根本區別。而其實從這個角度上看的話,利奧波德的倫理觀很接近休謨的情感主義倫理學。

  【篇二】《沙鄉年鑑》的讀後感

Part 1 從地球公民說起

在讀《沙鄉年鑑》之前,我恰好看了一個叫做《地球公民》()的片子,它描述了人類是如何爲利用動物而制定出工業化的標準,去飼養、屠殺這些於我們同爲“地球公民”的生物們,以及用它們去做科學實驗。片子裏面充斥了血腥和悲慘的場景,動物們狹小的生存環境、瀕死的哀號、被燒焦的皮膚……這部片子讓我印象深刻的並不是其殘忍,因爲殘忍在影像世界裏並不少見,而是我自己對於這些事情的無知:我對於餐桌上肉的來源,只能夠追溯到它在超市裏的形態。還記得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我第一次在鄉下見到豬的驚奇和興奮;至於殺豬,就只有大學時在安徽的村落裏寫生的時候,遠遠聽到過它的哀號——死亡對於我來說,只是一種媒體上的符號。我們和自己的食物是如此之遙遠,乃至於我幾乎認爲肉和會動的生物是兩種意義上的東西,之間只被某種“傳說中”的聯繫牽在一起。

《沙鄉年鑑》中寫道:“人們在不擁有一個農場的情況下,會有兩種精神上的危險,一個是因爲早飯來自雜貨鋪,另一個則認爲熱量來自火爐。”

我毫無疑問已經深陷於危險之中,如今的危險甚至已經不是來自雜貨鋪和火爐,因爲這兩件事物也不多見了。食物來自餐桌和食堂,熱量則源於空調和暖氣。“我們迷戀工業供給我們的需求,卻忘記了是什麼在供給工業。”

可是工業給我們帶來的舒適,是否讓人的生活更加愉快?這種只知盤中餐的生活,這種和自然充分隔絕的生活,是不是比另一種森林裏與野獸作伴的生活更爲幸福?

我很難給出肯定的答案。《沙鄉年鑑》所描繪的世界,和《地球公民》中的那一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書的第一和第二部分裏,作者以自己的視角和優美的筆觸,來描寫了他對自然的觀察;在這些文字中,字字句句都充溢着寧靜與快樂。這些快樂又是如此輕而易舉地沁人心脾,讓我產生共鳴。這種快樂的本質是對未知事物的好奇——我們並不需要知道它究竟是什麼,只是在一旁靜靜觀察,而正是因爲這種無知,快樂纔會更爲特別和巨大。而當觀察帶來知識和規律的時候,當知識從無到有、由內而外從天而降的時候,它又遠比那些不得不記住的知識美好。

然而一個奇怪的事實是:我們並沒有在這條更爲幸福的路上行進。人的心中似乎同時住着天使和魔鬼,在愛自然的同時,更樂於去征服它。隨着征服和滿足到來的是更大的空虛,人在實現自己所有夢想的時候,恰恰是最痛苦的時候,因爲沒有什麼值得憧憬了。——這大概也就是爲什麼,儘管我們並不知道這條總在“向上”的世界會走向何方,依然堅定不移地超越着自己。

Part 2工業化的自然,工業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