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沙鄉年鑑讀後感400字

沙鄉年鑑讀後感4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8W 次

導語:《沙鄉年鑑》曾被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評爲“20世紀自然寫作領域十大好書之一”。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沙鄉年鑑》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沙鄉年鑑讀後感400字

  沙鄉年鑑讀後感範文【1】

“那時,我總是認爲,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沒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獵人的天堂。”美國環境保護主義先驅奧爾多·利奧波德在《沙鄉年鑑》中收錄的隨筆《像山那樣思考》裏,這樣回憶年輕時的想法。後來,隨着閱歷的豐富,利奧波德開始反思自己的短視。因爲,他親眼看見那些失去了狼的大山裏,“所有可吃的灌木和樹苗都被吃掉”,鹿羣由於數量太多反而餓殍遍野,而那些牧牛人並不懂得調整牛羣的數量。“正因爲如此,我們纔有了塵暴,河水把未來沖刷到大海里”,在利奧波德看來,大自然的每一次懲罰都歷歷在目。

狼之於鹿,正如鹿之於大山。作爲當地食物鏈頂端的肉食動物,狼的直接作用,在於捕食鹿羣以及其他食草動物;間接作用,在於通過控制食草動物的數量,對其啃食山間植被的程度施加影響,從而讓整個自然生態保持平衡——這正是狼的生態價值。而在大自然中,任何物種都有這樣的生態價值,都具備左右生態平衡的能力。

很久以前,人類將狼等野生動物視爲影響自身生存的直接競爭對手。這樣的認識,在物質生產並不發達的過去,直觀且可以理解。近代以來,隨着社會生產力的不斷髮展,人類逐漸具備了主宰其他生物之命運的能力,若延續舊時思維,力圖將其他野生動物趕盡殺絕,則生態危矣,人類危矣。“引狼入室”正是在這樣的情勢下,由利奧波德的後繼者發起,並最終得到了人們的認同。

從“趕盡殺絕”到“引狼入室”,人們花了幾十年時間去發現、反思、論證、執行;其間有爭鬥,也有妥協。儘管過程曲折,但幸運的是,通過經年累月的不懈努力,人類對於自然的認識水平終於有了質的飛躍。如此說來,引來的,不僅僅是狼,更有對自然生態平衡觀念的更多認同與踐行。

  沙鄉年鑑讀後感範文【2】

《沙鄉年鑑》(又名《沙郡年記》)是美國新環境理論的創始者、生態倫理之父利奧波德一生觀察、經歷和思考的結晶。它是一本描述土地和人關係的書,被譽爲土地倫理學開山之作。全書從一個荒廢的、遠離現代社會生活氣息的農場着筆,對沙鄉在不同季節呈現出的不同景象進行系列追述,刻畫出一幅幅美不勝收的雋永畫面年輪訴說的歷史。

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旁邊,有一個開巴普大草原,草原上有很多鹿。雖然這裏水草肥美,但野鹿的數量總是在4000來只上下,草長得再好,鹿也增加不多。爲什麼呢?人們發現,草原上生活着鹿的天敵——狼和山獅,因此鹿的數量無法增加。

從1907年開始,人們開始了消滅狼和山獅的大戰。經過多年,狼和山獅蹤影全無,於是野鹿一年比一年多起來。到了1924年,野鹿的數量竟然達到10萬隻。誰知,在隨後的兩個冬季裏,野鹿又急劇減少,因爲鹿太多了,草不夠吃,有6萬隻鹿被活活餓死。此後,鹿的數量繼續減少,到20世紀40年代,只剩下1萬隻左右。這時,人們又驚奇地發現:鹿雖然少了,草仍然不夠吃,因爲20年代鹿的爆炸性增長給草原植被帶來了毀滅性破壞,不少地方長不出草來。後來過了很多年,這片草原依然沒能恢復元氣。

在草原生態系統中,鹿吃草,狼吃鹿;狼死了以後,經過微生物分解,它的屍體又變成肥料被草吸收……如此往復循環,構成了自然界的食物鏈。以前,草原上長多少草,這些草能養活多少鹿,這些鹿又養活多少狼,都有一定的自然範圍,保持着相對的穩定和平衡。但是,當狼被人爲消滅後,這些平衡被打破了,整個草原發生了紊亂甚至毀滅性的變化。

生物學家指出,如果有適量的狼羣在此定居,既可以保持鹿的數量,也有利於讓包括植物在內的自然生態系統逐步恢復平衡。但是,當時政府有關部門的'“引狼入室”計劃卻遭到畜牧業主的強烈反對。經過訴訟,法院最後作出同意引進的判決,這才使計劃得以實施。同時,環境保護組織也設立了一項10萬美元的基金,以補償可能由狼羣給畜牧業主造成的損失。此後,美國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州以及緬因州也相繼制定了類似計劃。

  沙鄉年鑑讀後感範文【3】

去往永嘉石桅巖,冽的山風, 了無阻擋的輕拂, 和着風的號子,漫山松林的簌簌淺唱。雨狀霧,霧壯雨,行走間, 就那樣隨風撲面,粘溼了面夾頰與衣衫。 重重疊疊的高山,看不見一個村莊,看不見一塊稻田,這些山就像一些喝醉了酒的老翁,一個靠着一個,沉睡不知幾千萬年。一潭潭綠影宛如一一人立在羣山峻嶺之中,仰視着高大巍峨的山,似有一種不言而喻的肅穆莊重。尖刀似的山,挑幾縷乳白色的霧,霧靄裏,隱約可見一根細長的線,向仙娥在輕輕起舞。

傍晚,夕陽映照重巒,霞光傾瀉萬山,轉眼間,太陽落山,霞光消退,在暮色降臨的山野的蒼茫中,經久不滅。戀不捨得下山,細數青山,瀑布奔騰一往間,玉龍下山,瓢灑飛雨,滿眼雲山圖畫開。清風明月,何時再來?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嚮往田園生活的人們喜愛山的真實寫照,山,在人們的心中充滿詩意。宋代畫家郭熙對山也有很高的評價:“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淨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 因因爲山的魅力,消極避世者這總期待”“種得春風二頃田,遠離紅塵萬丈一液”的生活,雖然只是純美的景象,但是卻承載着數千年無數墨客成沉重的心靈寄託。

現代科技的迅速發展,只要輕觸鼠標,便能一覽自然之美。殊不知,缺少了關於嗅花香的真實靈動。“秋水共長天一色”的醉人,“ 大漠孤煙直”的壯觀,走進這些美麗,方能感知自然,獲得真正的體驗。

親近自然, 能從中收穫平靜淡泊的人生態度。王羲之修xi蘭亭,感嘆“何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爲陳跡,猶不能不已之興懷。”親近自然,一切美盡收眼底,豁然恬淡。它的美,感動震撼綺麗的同時,彷彿呼吸與自然相承,脈搏隨自然跳動。

不爲世俗所累,方能親近自然。何必長途跋涉,只爲登上那山巔,而漠視山間碧草?何必機飢餐渴飲,只爲抵擋那彼岸,而忽略途中旖旎?也許,當你到達目的地,心境早已變 興致以失,風景早已褪色,談何親近自然?

作者肖復興在“年輕時就應該去遠方”中,鼓勵遠在美國的兒子多去接觸自然,無慮世俗種種,到想去的遠方。他說,“摒棄世俗去奔跑的過程,並不只有孤獨與艱辛,還有無數的美景以及浪漫心境。”華技春滿,世俗已遠。

自然是鮮活的,若你需感知它的生命,則必須走出去,投入你的內心。杜工部“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何我們展示了自然之絢麗;葉紹翁“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何我們表達了對春的驚喜;王維“天漠孫煙直,長河落日圓”和我們展示了邊塞美景的雄渾壯闊,而這一切兩感知,都是來原子內心。

留意身邊的美景,方能感之自然。有時不必到山水佳處,日常生活中的細細留心,也能細嗅薔薇滿架香,目光朝暉靈動美。

明媚的午後,潺潺流水,微波粼粼,體味蘇於瞻黃州的詩意;清爽的早晨,房舍低矮,花香鳥語,領略沈從文邊城的幽遠;小雨淅瀝的黃昏,漫步小巷,青石綠瓦,感悟戴戴望舒雨巷的纏綿。保存對大自然的探索之心,在瑣碎中更能親近自然。隨性所至,生活中處處是風景。

走進美,感知美。靜觀雲捲雲舒,把酒言歡,超然忘我,煩惱無從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自然與我們近,我們才能深刻的體會到他的瑰麗與美妙!我們需要用心感知自然之美。就讓我們漫步林間,輕嗅花香,與蟲兒共鳴,與星空共呼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