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沙鄉年鑑》有感500字

讀《沙鄉年鑑》有感5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4W 次

導語:在《沙鄉年鑑》,作者提出的土地倫理學概念,頗有些中國古代哲學“天人合一”的意味。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沙鄉年鑑》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讀《沙鄉年鑑》有感500字

  沙鄉年鑑讀後感範文【1】

從五官的角度講,這是一個眼睛的時代。

平日裏,我們習慣了用眼睛感知事物,包括在書店裏選購書籍的時候。看一看那些新出版物的名字和推薦詞也許你就知道,一切都是爲了誘惑你的眼睛。我也會受到這種影響。因此,我很晚才瞭解到這本名字不起眼的書。

眼睛時代的基礎是消費主義的不斷膨脹。不論是在過分充斥商品的城市,還是在清一色種植經濟作物的鄉村,或是在產品如垃圾一樣堆積的沿海工廠,你都會感到有一個東西像蛆蟲一樣啃噬着你的身心。

這個東西就叫:慾望。

如果給慾望一個形容詞,那就是:過渡虛榮。

眼睛時代,下面是我們不願過多思考的事情:過渡消費引發一連串的社會問題,包括外界生態環境問題和內部情感環境問題。而且,這些問題是全球性的。每天早晨,我們這些驕傲的地球人睜開眼睛看到的都是可佔有的對象:食物、房子、車輛、衣服、權利,甚至我們一直用佔有的眼神打量着每一塊本可以長滿植物的土地。

在土地上出生入死的我們,不願過多思考我們與土地的關係。似乎一切理所當然:佔有與被佔有。由此,上演了一次又一次同樣的戰爭。

這本書正是誕生在戰火連天的年月。像手術刀刺破病人的身體,它來的正是時候。

  沙鄉年鑑讀後感範文【2】

關於土地和環境問題離我最近的事情有三次,三次都發生在生我養我的小村莊。

第一次是我村與鄰村之間一場持續十年的土地戰爭,最後的結果是土地的荒蕪和情感的淪喪。

第二次是一幫黑勢力在河的上游非法建了一個化學提煉廠,經過一系列鬥爭,村民保住了乾淨的河道卻留下一座高高的工廠建築,也留下一些同謀者的罪證和人性的倒影。

第三次是一羣地痞在村頭非法建了一個磚窯廠,這一次我那可愛的鄉親們不僅損失了肥沃的良田更丟掉了人類對於土地那份基本的尊重和依戀的感情。這次事件,我曾大力反對,但聰明的人們給我算了一筆目光短淺的小賬:那幫地痞給的租金高於種地所能產出的價值。如今只剩下滿目瘡痍的一塊土地和沉默不語的村民。我佩服我的同胞總是善於計算與忍耐。

在土地面前,我們的伎倆顯得多麼可笑又可悲。

然而,早已存在一種聲音,在對抗着我們自私的靈魂。《沙鄉年鑑》不僅代表了這種聲音,更給了我們一次史無前例的思考。基於這個思考,我們的知識體系是多麼的需要重建。

書中把這個重建稱爲:土地倫理。

我想,即便是在我們這個重視倫理綱常的國度,土地倫理的提出也令我們耳目一新。我們一直追求的“天人合一”,其實質是“天地人合一”。順着這樣一個思考,或許在城市化不可逆轉的今天,我們能在城市這些醜陋的建築物間找到一種安慰。

  沙鄉年鑑讀後感範文【3】

人最大的事情是如何處理他跟自我和外界的關係,這裏存在兩面可靠的鏡子:你如何對待外物決定了你如何對待自己,反之亦然。我們常常問:生命有何意義?我們在天地間的位置是怎樣的`?以後我們要先問一聲:天地在我心中的位置是怎樣的?

這一切思考彷彿離我們的日常生活是那麼的遙遠,但是,這本書再次提醒我們,正是缺乏思考而依賴於眼睛才導致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問題:擁擠不堪的交通,堆積如山的郊外垃圾,莫名奇妙的疾病,令人心寒的教育,虛無縹緲的心靈,充斥媒體的無聊娛樂,空無人居的城市豪宅-------

作者奧爾多·利奧波德在消費主義最爲氾濫的美國發出一種聲音:

“人們往往想當然地認爲野生生物就像和風和日出日落一樣,自生自滅,直到他們在我們面前慢慢地消失。現在我們面臨地問題是高質量的生活是否要在自然的、野生的和自由的生物身上花費錢財。我們人類對於整個生物界來說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那麼能夠真真正正看到自然界中的鵝羣的機會比在電視上看更重要,有機會發現一隻白頭翁就像我們有權利說話一樣神聖不可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