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毀家紓難成語大綱

毀家紓難成語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2W 次

毀家紓難成語1

毀家紓難成語

【成語】:毀家紓難

【拼音】:huǐ jiā shū nàn

【簡拼】:hjsn

【解釋】:毀:破壞,毀壞;紓:緩和,解除。捐獻所有家產,幫助國家減輕困難。

【出處】:《左傳·莊公三十年》:“鬥穀於菟爲令尹,自毀其家以紓楚國之難。”

【示例】:某等願從衆志,~,興復宋室。 清·吳趼人《痛史》第二十五回

【近義詞】:精忠報國、捨身爲國

反義詞】:損公肥私、自私自利

【語法】:作謂語、賓語;指大公無私

【順接】:難上加難 難乎爲情 難乎爲繼 難乎其難 難乎爲繼 難於上天 難於啓齒 難以爲情

【順接】:百般刁難 百般責難 備嘗艱難 別易會難 步履艱難 此問彼難 躲災避難 多易多難

【逆接】:面譽背譭 面諛背毀 求全之毀 王室如毀 朝成夕毀 朝成暮毀

【逆接】:毀不危身 毀不滅性 毀於一旦 毀冠裂裳 毀宗夷族 毀家紓國 毀家紓難 毀屍滅跡

毀家紓難成語2

【拼音】huǐ jiā shū nàn

成語故事】公元前665年,楚國令尹子元率軍攻打鄭國,撤軍後就住在王宮,意欲霸佔已死楚文王的妻子。楚國的大臣用計除掉子元,讓鬥谷於菟擔任令尹。鬥谷於菟看到國家貧弱,就把自己的家產全部拿出來救助國家。

【典故】鬥穀於菟爲令尹,自毀其家以紓楚國之難。

《左傳·莊公三十年》

【釋義】毀:破壞,毀壞;紓:緩和,解除。捐獻所有家產,幫助國家減輕困難。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大公無私

【近義詞】精忠報國、捨身爲國

【反義詞】損公肥私、自私自利

【其它使用】

◎ 我們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經歷過多次抵禦外侮的鬥爭;尤其是在抵抗帝國主義侵略的'百年以來,有多少民族英雄,志士仁人,毀家紓難,爲之拋頭顱、灑熱血,捍衛我們民族的尊嚴和獨立,保衛我們國家的統一和抵抗分割。

◎ 在這種形勢下,受風起雲涌的愛國思潮和進步思潮的啓迪和推動,沈鴻毅然毀家紓難,帶着他辦工廠的十部工作母機和幾名學徒,克服重重困難,投奔八路軍、共產黨,投入了抗日救亡的時代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