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活着餘華讀後感

活着餘華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7W 次

活着餘華讀後感

活着餘華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活着餘華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活着餘華讀後感1

餘華是一位年青的作家,是一位真正用內心在寫作的學者,好比其他諸如餘傑、劉曉波、秦暉等等中國良知一樣,對我們的國家傾注了無限的熱愛,他們拒絕謊言、拒絕道德中立、拒絕塗脂抹粉,真實、客觀地反映或極富中肯地評價着各種事和人物,讀他們的文字,你才能感覺到中國文字的樂趣和精華,才能知道我們的生存狀態如何,才能清楚自己的未來該如何去走。在一片歌舞昇平、國泰民安的景象中,是他們讓我們知道這只是表象罷了,深層次、長期的問題反倒讓每位讀者揪心,而這正是他們的可貴之處,不畏權貴,一切憑內心真實的感受說話,他們是《皇帝的新裝》中那位孩子,是中國的索爾仁尼琴,因而,唯有他們的文字,我纔會去認真閱讀。

《活着》實際講述的是一個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的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繹人生苦難經歷的戲劇,它富於的內涵和哲理太過複雜,非三言二語能夠詮釋清晰的,現僅將自己的幾點感悟表述出來吧:

這位名叫"福貴"的老人成長於解放前期,經歷了抗日戰爭、國內革命戰爭、新中國成立、大躍進時代、文革時代、改革開放初期,他的一生實則是現代中國的演變史,雖然故事情節以他及他的一家爲主,但反映出來的場景卻是多方位的,它讓我們見識了戰爭的殘酷,見證了神化的中國,更讓我們這些文革後出生的年青人瞭解什麼是文革,這是一個多麼混亂和陰暗的時代,在這個時代,大多數中國人已經瘋狂,在一陣陣風暴中艱難度日,文革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大災難,是一場抹滅人性的大洗禮,而這場災難並非自然引起,是人爲的,是一個集權國家的必然結果。作爲年青人,是應該記住這段歷史的,它讓我們知道自己人性的弱點,讓我們知道真正的幸福是什麼,但遺憾的是,這段歷史因爲種種原因而是那麼的不明不白,更令人擔心的是,現今的年青人又有多少能想起呢,"一個善於忘卻歷史的民族必定是一個沒有前途的民族",因而,我們更應該瞭解並牢記這段歷史,而這也許是《活着》帶給讀者的重要啓發和引思吧。

描述苦難時代的背景下,"福貴"老人也經歷了人生所有的痛苦,當他看着一個個親人離自己而去的時候,心底實際是在滴血,是在哭泣,但他仍然挺過來了,依然樂觀、豁達地面對着人生,在年近古稀之時,以一頭耕牛爲伴,卻沒有一絲的沮喪,在他的臉上,你看不見生活有多麼的不好,看不到對世道的厭倦,有的只是歲月留下的滄桑,有的只是他帶給你的人生取向。"福貴"老人其實只是廣大中國農民的一個縮影罷了,在他們身上,遺存了太多的優良品德,勤勞、善良、任勞任怨、樂觀、堅韌,正是無數像"福貴"這樣的老百姓,我們的國家才能在那無盡的災難中挺過來,他們爲國家付出了太多太多,而得到的呢?唯剩下溫飽與一絲的憐憫,在我們的國家,實則是二重國家,二元制的戶籍制度讓一箇中國分成了城市和農村,而各種不平等制度讓廣大的農村仍然停留在原始狀態。可以說,中國革命的勝利是與農村密不可分,毛澤東正是意識到這一點,提出了"農村包圍城市",才使中國革命取得了成功,如今的改革開放也是源於農村,不過,這些都已不重要了,農民還是那麼苦,農民依然受到某些城市人的歧視和欺凌,他們每年都要爲了生計從自己的故土奔向陌生的城市,做着最辛苦的工作,得到是最低微的收入,他們骨子裏的品質,讓他們無怨無悔,當然也無可奈何,而聯想到我們自己,在他們面前,顯得是何其的微少,輕微的挫折就會讓我們一些人意志消沉,讓我們一些人痛苦流涕,而我們自己卻還在感嘆工作的辛勞與不易,在感嘆命運的不幸,一部分則選擇了"混",相比於"福貴"和那些農民兄弟們,我們有資格說我們苦嗎,有資格對自己所遭遇的挫折訴苦嗎,有資格感嘆命運的不濟嗎,我們不配,當他們面對困難勇往直前時,我們滯步不前,我們在猶豫、在彷徨,他們纔是真的勇士,纔是中國走向成功的生力軍,因而,《活着》是一面人性的鏡子,它讓我們知道什麼樣的品性纔是中華民族優良的品質,纔是民族希望所在,"公子哥"式的品性只會讓我們從一個失敗走向另一個失敗,我想,餘華寫這本書的初衷,也許正基於此吧。

活着餘華讀後感2

《活着》,講述的是一個名叫徐福貴的老人的故事……

他是一個出身良好的富家子弟,但卻因爲賭博、上妓院,而輸光了祖上留下的一百多畝地,把祖祖輩輩住的大房子也抵了出去。他的父親因爲兒子的不爭氣,氣得病重,最後因爲從村口的糞缸上掉下來而摔死。自此,他從一個富貴人家的少爺變成了一個要從別人手中租田的佃戶;他開始有悔改之意,便想踏踏實實地用自己的雙手養活一家人。

他的母親也老了,最後病重。他的妻子拿了幾塊銀圓讓他去城裏請郎中。可郎中沒請成,卻被一個國民黨的小小的連長逼去拉了大炮,成了一個沒天都不知自己能否見到明天太陽的炮兵。

炮兵的生活是艱苦的,他們的糧食都要爭搶着吃。好在認識了兩個朋友,生活也就不會太過乏味。(雖然其中一個叫老全的人還未擺脫那樣黑暗的生活就先在戰場上死了)

他們這一連的炮兵從不打仗,卻也每天有成批成批的人死去。好不容易他和他的另一個朋友春生捱到了全國解放,他領了共產黨團長給的盤纏,踏上了歸家的旅途。

他回家了。在這兩年玩命似的時間裏,他無時無刻不想着這個小茅房。他看見了他的女兒、他的兒子,還有他日思夜想的妻子。當天晚上他夜不成眠,摟着妻子在門口看着星星想了一整夜:我回來了。

悲慘的生活從此開始。

他的母親在他離開的兩個多月以後就死了,現在他要和妻子一起養活兩個孩子。可是他的兒子徐有慶畢竟要讀書,家裏的口糧就成了問題。他的女兒徐鳳霞因爲小時發高燒,留了後遺症,從此變成了聾啞,不然到了出嫁的年齡不會沒人來提親。因此,他和妻子商量把女兒送人。

他的妻子雖然不捨,卻也被生活逼迫,把女兒送給一個老夫婦那裏幹活。他的女兒偷偷跑回來了,可他送女兒回城裏,就快到時,他卻忽然心疼他的女兒了:他的女兒很懂事,他不捨得送人。於是,便揹着女兒回家。當晚,他告訴他妻子:"就是全家都餓死,也不送鳳霞回去。"

他們一家靠者微薄的收入,艱難地生活着。雖然貧窮,但他始終不拋棄人性中最使人溫暖的那一面。

可是,噩耗卻緊接着傳來。他的妻子得了當時無法醫治的軟骨病,漸漸地幹不動活,又變得走不動路,最後連一根針都拿不牢了。他的妻子本以爲她會先行離開家人。但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的兒子才10歲,小小年紀便魂歸西天。

他們村的縣長的妻子因爲生孩子時大出血,急需輸血。但卻沒人的血型對得上。碰巧,他的兒子的血型正好相同,於是,醫生便開始抽血。本來現在未成年人是不允許獻血的,且獻血的血量有一定的限制。可是當時的醫生是極度不負責任的,可以說是根本沒有道德。這血一抽上就停不下來了。他可憐的兒子徐有慶就這麼被活活地抽乾血,死了。

埋了他兒子,他始終不敢告訴他妻子。但最後他的妻子還是知道了,哭得傷心欲絕。時間是治癒心病的最好良藥,漸漸的,想起他們的兒子也只是悲傷一下了。他們便開始煩惱怎麼才能找個好婆家,把他們的女兒嫁出去。終於,在同村村民的幫助下,他的女兒鳳霞嫁了個好丈夫。女兒雖然是個聾啞,但他的女婿仍是十分疼愛他的女兒。不久,他的女兒就懷孕了。

這本事一件喜事,可似乎到了他們家就成了喪事。他的女兒分娩時,卻也因爲大出血,而永遠離去。

女兒生了一個男孩。他的妻字看着她的外孫這麼可憐,剛出生就沒了媽,便給這個男嬰起名爲"苦根".

真的是"白髮人送黑髮人"啊,他的妻子原以爲自己快要死了,卻親眼看着自己的兒女雙雙在自己前面死去。不久以後,她也撒手人間。

他的女婿自從他女兒死後,就把苦根當命看。他的女婿是個搬運工,天天上工都揹着苦根。好了,等到苦根會說話、會自己走路、自己玩的時候,苦根的父親也丟下他命歸西天了:他的女婿是被兩跨水泥板活活壓死的,整個人被壓得扁平,成了一攤肉醬!

他就承擔起了養育小外孫的責任。

苦根一天天長大,也漸漸懂事,會幫他外公做一些田裏的活了。這自然讓他十分高興。可天不盡人意,苦根有一次發高燒了,他卻渾然不知,等到燒得厲害了,才知道,他的外孫生病了。當時家裏多窮,跟本沒錢買藥。聽說薑湯可以治感冒、發高燒,他便去弄了碗薑湯來。可有覺得這樣太苦太辣,就又向村裏人借了一點糖。本來要還,別人知道他家的處境,可憐他,也就叫他算了。

外孫喝了薑湯自然好了許多。他就爲自己原來外孫生病了都不知道而感到內疚。於是煮了一大晚豆子放在桌上,還放了點鹽(當時的糖和鹽對老百姓可都稀有着)。他可憐的小外孫,就因爲這麼一碗豆子,而活活被撐死!

自此,這麼一個貧困的家庭就破裂成如此,全家就只有他一個人還活着。

於是他買了一隻原本要宰殺了的老牛做伴。"兩個老不死"就這麼過着平凡的生活……

如果有人遇到了如此的人生待遇,想必他一定是不願在回首。可這位老人卻依舊如此詳細得同作者娓娓道來,彷彿在活了這麼一段人生。

且不說這個,許多人,遇到一點生活的挫折就喊"活不下去了",更何況是老人遇到的這種艱難:親手埋葬了自己所有的親人。可老人依舊活下去了,而且活得充實、快樂。所以我們遇到的所有困難都是可以解決的,我們不可能要做一隻膽怯的蝸牛。

想必,這就是作者餘華所要告訴我們的人生道理。如同書名——《活着》。

要知道,活着,就是在創造生活。

活着餘華讀後感3

‘活着’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裏充滿了力量,他的力量不上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顯示給與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作爲一部作品,《活着》講述了一個人和他的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爲感人的友情,因爲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着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福貴,這個曾經風光一時的富家少爺因爲年輕時無所顧忌的胡鬧和爲所欲爲毀掉了自己和家人一生的幸福。他終於在貧困中覺悟,也許那並不算遲。可厄運的陰影一直追隨着他的腳步,殘暴地奪走每一個與他有緣的人的生命,毫不同情。他的父母在家境敗落後相繼死去,傷痛還未平復,與自己同甘共苦的妻也離他而去。最後,連他唯一的孫也沒有逃過死神的魔掌,只剩下他一個人孤獨地活着。

福貴親手埋葬了六個至親至的人。不知是命運對他的特別眷顧或是另一種懲罰,他活了下來。在歷經了那麼多另人難以想象的苦難之後,他學會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壓。他只是很單純地爲了活着而活着。

記得有那樣一句話: 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個被播種的苦難都會長成爲一個希望,他們就是我們的雙手。不管身上承受着什麼,不管脖子上套着什麼,不管肩上負載着什麼……

正如一條顛簸在大海中的航船,始終會在浪尖與谷地起伏一樣,前行在寫作之路上的作家們的創作狀態無疑不可能穩定如一。餘華也不例外。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在1995年前後,也就是在那篇《活着》的創作前期,餘華的文學創作進入了一個很微妙的時期。

首先,我們跨越對經過和原因的猜測和臆斷,把目光直接投向1997年,我們會發現餘華在那一年做出的一個對中國先鋒文壇不啻爲一個噩耗的決定:放棄先鋒試驗。然後我們再回眸身後。這時候就會發現,那實際上在1995年就已經是註定的事情了。這一年,另外兩個著名的年輕作家蘇童,莫言也作出了類似的決定。餘華的告別先鋒小說的宣言是:"我現在是一個關注現實的作家"而這時恰恰是他繼《活着》之後,另外一個長篇小說《許三觀賣血記》殺青不久。那麼就讓我們稍微關注一下這後一部被作者聲稱爲"關注現實"的作品。實際上,它與餘華早期作品之間相當明顯的變化。或者說,我們會驚異地發現這篇文章與餘華早期的《在細雨中呼喊》完全是兩種樣子。

那麼我們再把目光轉回到1995年,就會發現餘華的唯一兼有現實主義文學和先鋒小說特徵的作品,就是那篇轟動一時的《活着》。這樣說來,《活着》應該是餘華創作的一個過渡。

從這個角度說,《活着》是作者在自己進行先鋒性文本創新枯竭的時候,尋求出來的一條出路。不過作者自己恐怕不同意這樣的觀點。從作品本身看,尤其是在作品的前半部分流露出來的很大的隨意性可以看出,《活着》不是一部在構思完全成熟後纔開始創作的作品。餘華有可能象孩子信手塗鴉一般寫下一個開頭

作者在將這個作品雕琢之前,可能稱不上是在創作。在餘華的創作陷入低迷的時候,寫作其實僅僅是一種習慣而已。《活着》是一篇在隨意中完成的小說,對於讀者和作者而言,與所有好作品一樣,是一種偶拾,或者是一個運氣。

《活着》是一篇讀起來讓人感到沉重的小說。那種只有闔上書本纔會感到的隱隱不快,並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殘酷造成的。畢竟,作品中的亡家,喪妻,失女以及白髮人送黑髮人這樣的故事並不具備轟動性。同時,餘華也不是一個具有很強煽動能力的作家,實際上,渲染這樣的表達方式是餘華一直所不屑的。餘華所崇尚的只是敘述,用一種近乎冰冷的筆調娓娓敘說一些其實並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緒就是在這種娓娓敘說的過程中中悄悄侵入讀者的閱讀。這樣說來,《活着》以一種滲透的表現手法完成了一次對生命意義的哲學追問。

他就象一個熟練的外科醫生慢條斯理地將生活的殘酷本質從虛假仁道中剝離出來一樣,《活着》用一種很平靜,甚至很緩慢的方式,將人們在閱讀可能存在的一個又一個向好的方向發展的幻想逐個打碎。這樣就會有一個結局:人們就對此書留下深刻了印象。因爲閱讀是一次心理的恐懼經歷。

實際上,這又暗示了中國文學的另外一個事實:以現實主義做口號的現實主義其實是最不敢面對現實的。比如:本質上,人活着本身除了活着以外,並無任何意義。那麼如果一定要賦予意義的話,那麼唯一可以算作意義的,恐怕只有活着本身了。《活着》的偉大感可能恰恰源於這裏。

也正因如此,《活着》就明確了一個內容,活着在一般理解上是一個過程,但是,活着本質上其實是一種靜止的狀態。

餘華想告訴讀者:生命中其實是沒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靜靜地活着,有一絲孤零零的意味“活着”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與平庸。

活着餘華讀後感4

第一次讀這本書,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讀完時,屋外已是華燈初上了,不記得當時是怎樣一種複雜的心情。不太喜歡悲劇,每每讀完都讓人唏噓不已,久久不能從那種心境中恢復過來。而今,再次讀餘華的活着,我卻多了幾分感動與思考。

文章作者是以第一人的筆觸在記述的,彷彿一個叫福貴的老人在向我訴說着他的坎坷波折的一生,沒有抱怨,也沒有悔恨,而是一種平淡的訴說,很平淡。就像一位哲人一樣,洞察了生活,超脫地看待着這世界。

福貴年輕時本是一個地主家少爺,娶得一位米行千金爲妻,家境算是殷實,但卻遊手好閒,做過許多荒唐事,最後因賭博而敗光了家業,淪落爲一介貧農,一家人住進了茅草房,然而這只是悲劇的開始。父親因爲他的敗家而活活氣死,母親也因此病倒了,爲去請大夫給母親看病在街上又被人拉去當壯丁,在戰場上九死一生回來的福貴,沒有見到母親最後一面。雖然此時的福貴已經體會到活着的好,想要開始過穩當的日子,但這時女兒鳳霞因病而變成了啞巴,妻子身體也因病而每況日下,生活仍然很艱難。然後就是親人的相繼離去,首先是她的兒子有慶,因熱心去獻血被他人貪婪的抽乾了,然後是妻子家珍,女兒鳳霞,女婿二喜,最後是外甥苦根。面對着身邊的親人一個個離他而去,我不知道在埋葬他們時福貴內心該是多麼的沉痛...始終覺得文章作者是有點殘忍的,在描寫生離死別時是那麼輕描淡寫,也幾乎不給人活下去的希望。本以爲從戰場回來的福貴會從此走向安穩的生活,妻子賢惠,兒女懂事。可是兒子有慶卻因那樣的意外而死亡,家珍也因爲悲痛不久就離開人世了,使人心情剛起又落。女兒鳳霞嫁了一個好女婿,好日子沒過幾年,因爲生苦根難產而死了,心情稍轉晴又來一場災難,情緒不免又一次起伏。然後女婿二喜在工地做事被掉下來的東西砸死了。雖然女兒女婿不在了,但想着至少還有外甥這個希望吧,但誰又料想,可憐的孩子在長到幾歲的時候因貪吃豆子而撐死了。最後的最後,所有活着的希望都被掐滅了,只剩下一頭名叫福貴的老牛與他相伴......

縱觀主人公的一生,如果非要評價他的命運的話,我覺得他既可憐又幸運。可憐在他身邊的親人最後一個個都離他而去,他年輕時的荒唐債,都在之後的生活中得到懲罰,要知道其實活着的人是比死去的人要承受更多的;幸運在他生命中不管怎樣都有關心愛着他的人,在他年輕犯錯時,有他的母親袒護着他,無私的愛着她,有家珍不離不棄的包容着她,即使在他淪爲貧民,家珍還是對他不離不棄。

文中最吸引我的人是妻子家珍,她是一個隱忍賢惠的女人。在福貴年輕時出去鬼混的時候,仍能包容他,小心的提醒他;在他淪落後,即使被自己父親接回去過大小姐舒坦的日子,她還是拒絕了,她回到福貴身邊,還偷偷帶回來一袋米。她說:“即使再苦,一家人也要在一起。”在福貴被拉去打仗那幾年,他辛苦操持着這個家,照顧孩子和生病的母親,等到富貴回來;在她患了軟骨病不能幹重活的時候,仍想着要下地做事爲多賺工分;即使在臨死前還在想着要多納幾雙鞋底,好讓家人過冬。家珍的命運也是可悲的,他的世界裏就只有那種封建女性的三從四德、堅韌和隱忍,她沒有自己想要的東西。家珍代表的是許多勤勞善良的農村婦女形象,雖然一生過得很苦卻最終也獲得富貴的愛。雖然他的那種隱忍我不是很贊同,但是卻因她有這種堅貞而感到欽佩。

福貴的一生也帶給我們很多的思考。在艱辛的生命歷程中,福貴沒有流露出絲毫膽怯和放棄,而是在不斷挖掘着活着的樂趣,他買下將死的不中用的老牛,孩童般的和老牛開着玩笑,用粗啞的嗓音放聲唱着歌謠,他自始至終都沒有怨天尤人,他堅信着活着總是好的.,活着就有希望!他那種對待生活的樂觀態度,無論面對多麼沉重的打擊都活下去的勇氣就是生命的真諦吧。是的,生活有時候是很無奈的,甚至是很現實、很殘忍的,但關鍵是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生老病死是自然現象,這些我們無法左右,有時候也會有一些無法預測的突發災難,但活着就是希望,希望就是活着的力量,無論遇到什麼艱難困苦,只要心中信念的燈亮着,所有的絕境和困苦都算不了什麼,逆境和磨難不是憾事,相反,只有經歷磨難的洗禮,人才會懂得成長,懂得珍惜,去珍愛生命,去感受生活,就像文中的福貴一樣!

經常有報道說某某重點大學學生跳樓自殺,某某學校一對情侶因分手鬧得不快而鬧得兩相俱焚。現在的我們,也許沒有品嚐到生活的辛酸與苦辣,不懂得其中的艱難與無奈,一遇到點挫折就承受不住,所以會出現很多孩子的輕生現象。和福貴比起來,他們的遭遇真的不算什麼,只是在某一時刻他們把自己內心的痛苦放大了,認爲已經經歷着人生最大的災難,其事實卻非如此。我們沒有福貴的那般超脫,還沒能做到只爲活着而活,而不是爲活着之外的其他事物,但我們要去追求這活着的真諦。

我們要爲活着而活,相信活着就有希望!

活着餘華讀後感5

一個老人,一頭老牛,相依爲命,在一塊土地上,以最原始的生活方式,活着。

作家餘華在小說《活着》的自序中是這樣說的:

“《活着》講述了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爲感人的友情。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活着》講述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就像千鈞一髮,讓一根頭髮去承受三萬斤的重量,它沒有斷。《活着》講述了眼淚的豐富和寬廣,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爲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爲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我看到,作家餘華在小說《活着》中,精心構思了一位正在艱難而平靜地活着的普通中國老人的人物形象。這位老人——他的名字叫福貴。在他的人生生涯中,與之相關的九位親人或朋友或對手,父母親、妻子兒女、賭徒對手、戰場戰友,年長的、年少的??全部都死了。他們都死在富貴的前面:他們或死於落迫,或死於疾病,或死於意外,或死於狂熱,或死於不幸,或死於飢餓??唯有他富貴老人家一個人還活着。

他與一條同樣老態龍鍾的老牛,一併地活着。

當然,他也會死去。他已經準備好了,隨時隨地準備死去:他的牀頭,悄悄地保留了十元錢,自己無論如何也不會去用它的。因爲,“村裏人都知道它是給替他收屍的那個人,他們都知道他死後是要和他的家人埋在一起的。”

他有時想想很傷心,有時想想又很踏實,家裏的人都是他送的葬,全是他親手埋的。福貴老人說,

“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像我這樣,說起來是越混越沒出息,可壽命長,我認識的人一個挨着一個死去,我還活着。”

福貴老人是在怎樣的狀態下活過來的呢?

“當然,《活着》也講述了我們中國人這幾十年是如何熬過來的。”作家餘華如是說。

我的閱讀感覺中,作家餘華衆多作品中,死去的人與活着的人相比較,前者彷彿更多些。換句話來說,作家餘華小說《活着》中許多人物所經

歷的通往死亡的道路,之豐富多彩、之殘酷無情、之措手不及,令人震憾難止,掩卷難眠——作者以生動的文學細節,全景般地向讀者獻出着衆多被迫提前走向死亡的生命。

或許,作家餘華的整部小說它只是想證實一句話:人生活着的反面就是人生的死亡。

或許,作家餘華以生動的衆多文學人物的生生死死的經歷,只是想證實一個簡明扼要的真理:人生在世,活着,至少,比死去好。

縱觀通篇小說中,作家餘華構思了九位小說人物與小說主人公福貴建立着極爲密切相關的聯繫。他們分別是小說主人公福貴的父母親、福貴賭徒中的博弈對手、福貴當兵時的俘虜同事、福貴最親密的妻子兒女、女婿、外孫??令人難以置信的,這些老老少少的人物,這些男男女女的人物,竟然,一個接着一個地,在小說主人公福貴的眼前,以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活生生地、或遲或早地提前離開了人世。

十位小說人物中,非正常理由下離開人世就有絕大多數。這是一種怎樣的羣體民衆人生狀態呢?!

一個普通的中國人以普通的生活方式活着,就是這樣的艱難嗎?

——福貴老人笑了一下,說:“活着,真的,有時很難。”

我用最原始的生活方式,活着,行不?

——福貴老人又笑了一下,說:不是你不想活,而是你自己讓自己活不下去。

“你自己讓自己活不下去。”——我知道,要理解福貴老人話語中的笑容,只有一個前提:他的這些親人、朋友、對手們是如何走向人生結局之路的。

人類中羣體的死亡事實,將證實着人類活着的人的價值。

請看看,作家餘華是以怎樣的文學構思天才,精心繪製了小說羣體人物的九種死亡會餐之圖境,如果允許我用“會餐”這樣的詞語的話。

如果說,福貴的老爹之死是被不肖子弟破落行爲所活活氣死的話,福貴的老孃之死則是農村家族破落之後貧困交加後的必然結果了。其實,福貴與他的父親,一個家族中的兩代男人,都是實實在在的敗家子:他們分期分批地、活生生地把祖先家族興旺繁榮時的兩百多畝土地家產全部破敗得一乾二淨——福貴的父親,吃喝玩樂,祖先的土地在他手中已經被玩掉了一半;福貴自己在兒童時期,上私塾讀書,僱工揹着代步;青春時期,上城裏妓院,同樣請妓女揹着逛街;有了一點人生膽子後,大手筆參賭,一賭千金,用負數記帳的方式豪賭——終於到了這一天,賭金結算的日子裏,原本號稱徐家的所有的土地家產都歸於一個叫龍二的人。就在那天,福貴的父親,一頭倒在糞坑前面,離開了人世。

好一個令人難忘的糞坑。我記得,作家餘華在小說《兄弟》中所描寫的李光頭的父親,就是死在一個巨大的糞便坑裏——他是在那種舊式的中國式的糞坑裏偷看女人的屁股時掉下糞坑的。糞坑啊糞坑,在作家餘華先生的筆下,彷彿成爲有着特殊見證作用的部分男人葬身之地的代名詞。莫非,這個代名詞本身就有着臭不可聞的含義在其中?!題外話,感覺一下而已。話歸正傳。

福貴的母親,身患重病,搬出祖先的老屋,住進了草屋;福貴取了家中唯有的兩塊大洋,去城裏買藥,給母親治病。誰知,在城裏,福貴遇上了“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般的突然事件,他被拉壯丁當兵了——舊時中國社會裏,進入國家軍隊的一種中國特色現象:路上的青壯男子,被軍隊拉上,被軍隊捆綁上,跟隨着,就當上這支軍隊的士兵了,送去攻打另外的軍隊了。等他從淮海戰場上戰敗當上解放軍的俘虜後回到家時,他的母親早已經死了。

他的妻子家珍告訴他,“我娘死前一遍又一遍對家珍說:“福貴不會是去賭錢的。”看到這裏,我明白:其實,他的母親話中有話,她老人家到死都不可能饒恕的是,就是她的兒子賭徒把家室財富最後揮霍一空的

活着餘華讀後感6

有這樣一位老人,他的一生相當坎坷,多種不幸都降臨到他的頭上。年輕時由於戰亂幾乎失去了所有的親人,一條腿還因此落下了殘疾;中年時,妻子也因病離開了他;不久,和他相依爲命的兒子又喪生於車禍。但是老人一直矍鑠、爽朗而又隨和。別人感到疑惑:“您經受了那麼多苦難和不幸,可是爲什麼看不出有傷痛的樣子?”老人將一片樹葉舉到詢問的人的眼前。“你瞧,它像什麼?”這個時候正是深秋,這片葉子已經枯了一半了,而另一半也開始慢慢發黃,甚至還有許多被蟲蛀的洞。“你能說它不像一顆心嗎?或者說就是一顆心?”老人自言自語。這是真的,是十分像心臟的形狀。“再看看它上面都有些什麼?”老人將樹葉更近地向他湊湊。那上面有許多大小不等的孔洞,就像天空裏的星月一樣。

老人收回樹葉,放到了掌中,用那厚重而舒緩的聲音說:“它在春風中綻出,陽光中長大。從冰雪消融到寒冷的秋末,它走過了自己的一生。這期間,它經受了蟲咬石擊,以致千瘡百孔,可是它並沒有凋零。它之所以享盡天年,完全是因爲對陽光、泥土、雨露充滿了熱愛,對自己的生命充滿了熱愛,相比之下,那些打擊又算得了什麼呢?”

餘華在《活着》一書中提到“人是爲了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爲了除活着以外的一切事物而活着。”作爲一部影響幾代人的文學作品,的確發人深省,耐人尋味。在新中國成立前後的特殊階段,時代特徵突出,時代氣息濃厚,活着是一分痛苦也是一分快樂。書中主人公福貴的人生便是整個社會的縮影,他的身上折射了整個底層民衆的興衰禍福。

人爲何而活着?人是爲了思考而活着?人因自愛而活着?人爲承擔責任而活着?其實人就是爲了活着而活着。生物源自於基因的需求就是生存,而萬物不可能永生,所以說基因爲了自己的延續就必須繁衍。人最基礎的目的就是生存與繁衍,而生存又高於繁衍,所以說人活着就是爲了活着。人的成長就是探索事物發展規律和對抗本能的過程,所以說捨生取義纔會顯的如此高尚。但是如果有可行的選擇的話,基本上所有人都不會選擇捨生取義,當然也不排除一些基因突變的和用死亡來逃避現實情況存在。

回到這本書,一個普通人“福貴”的一生。早年玩物喪志,家道中落,妻子背離,父親慘死。年少的福貴因貪圖享樂而活着,一步一步走向生活的陷阱,不得自拔,最終落得苟活之地。而立時的福貴,家境清貧卻自得,生活艱苦而自樂,在一切漸入佳境之時,迫入壯丁,背井離鄉,烽火連月,苟且偷安。這時的福貴爲了重回故鄉而活着,在拂塵間摸爬滾打,在硝煙裏破繭重生。中年時的福貴,白髮人送黑髮人,喪子的悲哀貫徹了整個家庭,這時的福貴必須爲了支撐家庭而活着,作爲唯一的男人,是家的希望。老年的福貴,終於有一點安穩的幸福,卻造化弄人,喪女,喪婿,喪妻,再喪孫,活着便是與一頭黃牛相依相隨。活着了無牽掛,活着僅僅是爲了活着而活着,通篇都是一個“慘”字。

但是無論山河如何變遷,時代以何種速度繼續更替,生存對於人的價值卻始終如一。我們生來就爲活着,爲了活着而打拼,爲了活着而承受生活各方面的有形與無形的壓力。在夜深人靜,愁思萬千的時候,我們何嘗沒有盤問自己:活着的意義在哪裏?生存的價值在哪裏?形形色色的人生小則爲了家庭,爲了金錢,爲了事業,大則爲了社會,爲了國家,爲了和平。每個人活着都有一個目標,都有一股推動自己進步的力量。但在某種程度上看來,與其說是目標支持着生存,不如說是爲了活着而不斷地找尋目標。

生活是一個又一個的小目標串聯起來的有機整體,這些目標的一個又一個地現實,則是人生的終極大目標。而這些目標的實現歸根結底是爲了活着。聯繫我最喜歡的一部電影“教父”裏的人生觀,第一步要努力實現自我價值,第二步要全力照顧好家人,第三步要盡力幫助善良的人,第四步爲族羣發聲,第五步爲國家爭榮譽。先物質後精神,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再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其實就是爲了更好的活着。

我們太常見因爲人生中的一個小目標一兩次失敗而灰心喪氣的人,他們失意,他們墮落,他們失去自信,有的甚至失去活着的勇氣。但凡是這樣輕生或者只是有輕生念頭的人,他們都還沒有完全看透目標與活着的本質聯繫。而這樣選擇死亡逃避現實的人太多太多,他們嘴上追求活着的意義,追求生存的價值,願以死來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這樣的行爲的確令人肅然起敬。而這樣的人生,卻沒能體會到生活的真諦。以死的方式來實現價值並不是一個好的途徑。

請記住,以生命的形式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爲了活着而活着纔是生命的本質。我們是爲了活着而努力生存,死亡只是生命道路上不得已而爲之的小插曲。爲了活着而活着的人生,簡單明瞭、泰然自若。只有我們把生活的思想簡單化,把生存的意識強烈化,才能真正地體會到活着的意義——以笑的方式代替哭,在死亡的伴隨下努力活着。

活着餘華讀後感7

看完《活着》,想說說關於“活着”。 突然發現很難去說,這樣廣大卻沉重的話題,似乎每一個語句都顯得蒼白,每一聲嘆息都顯得無力;然而,活着,是進行時,是你我此刻正在經歷的狀態,無從逃避,直至那一天,你我在神的審判臺前,而從那一天起,我們將活在永恆的國度裏。而活着和永恆,有人只看到了一部分,於是沒有永恆的方向,迷茫地活着;沒有永恆的價值,愚昧地活着;沒有永恆的期待,艱辛地活着。也有人只看到所謂的另一部分,於是沒有現實的根基,形而上地活着;沒有腳下的道路,漂浮地活着;沒有真理的指引,被動地活着。

但是當我們聽着故事的敘述者——福貴將自己的經歷娓娓道來,感覺着他活着的狀態一點點變化:年少無知時,萎靡地活着,無視妻子的艱辛,無視父母的關切,無視現實的責任;風雲突變後,掙扎地活着,戰場上經歷生存的殘酷抗爭,生活中面臨活着的底線挑戰,情感上體會爲父爲夫角色*的重擔;看盡生死後,麻木而樂觀地活着,無牽無掛,無淚無述,也無慾無求。“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我們會默然發現,活着是一種狀態,僅僅一個詞,悲慘抑或苦難、淒涼、無奈,無法展現它的全貌,可是哪怕是其中一方面我們都無法深入觸及。

小說以時間爲主線,講述了福貴如何從遊混於社會的闊少爺變成一無所有的佃農,如何從剛開始無所事事的“敗家子”到最後持家生活的“頂樑柱”,如何從剛開始的淡漠親情到後來飽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苦痛。小說中,作者對於“死亡”的安排更是匠心獨運。父親的死第一次把他從生活中喚醒,使他開始謀求自己的生活;老全以及傷員們的死使他開始瞭解到戰爭的殘酷,生活的殘酷,更體會到家的溫暖;就在他與家人團聚之時,母親的死更是引發他對自己深深的自責,也讓他剛剛品嚐到親情的心跌落谷底;就在一切趨於平靜的時候,兒子“有慶”的死再次給了這個家庭以沉重的打擊;人近暮年,就連唯一支撐他活下去的希望——孫子“苦根”,也離他而去,死因是撐死的……現在看來近乎荒謬的情況,也是當時人們生活中的各種遭遇,集中反映在主人公福貴的身上:生活的疾苦,親人的離去……一次又一次地體會着從天堂直墜入地獄的感覺。小說通過一系列的“死亡”來表現“活着”的手法,不得不使人拍案叫絕。

“我知道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着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就像女人召喚着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着黑夜來臨。”作品的結尾,有着海一樣深沉的意境,當這樣一位老者的一生x裸裸地展現在眼前,突然就覺得自己的一切都變得那樣渺小,微不足道。福貴用這樣一句話回顧自己的一生: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像我這樣,說起來是越混越沒出息,可壽命長,我認識的人一個挨着一個死去,我還活着。看着身邊所愛的人一個一個相繼離開:令人膽顫的醫院,帶走了最親摯愛的親友,小外孫又這樣悲慘地離開了……福貴所發出的感嘆是那樣得蒼白、無力,卻又是那樣得撕心裂肺!

餘華是一個冷酷的作者,不動聲色*地用他冰冷的筆調讓我們目睹少爺福貴的荒誕、破產和艱難;繼而又假惺惺地給我們一點點美好的希望,讓有慶得到長跑第一名,讓鳳霞嫁了人懷了孩子,讓某些時刻有了溫情脈脈,有了簡陋的歡樂。然而就在我們以爲噩夢不再縈繞他們的時候,他絲毫沒有猶疑,鐵青着臉讓自己的角色*們迅速以各種方式死去,毫無徵兆,近乎殘忍,只留下我們錯愕當場,驚覺原來命運竟是這樣作弄人。每看幾頁,都有眼睛溼潤的感覺,在小說的最後,悲劇和失敗越來越多,眼淚和痛哭幾乎成了家常便飯。

美國短篇小說作家艾米麗·卡特對《活着》的語言、情節,娓娓道來的敘述方法,簡樸優美、未曾雕飾的魅力及小說中關於生、死、命運的內涵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艾米麗寫道:“如果現在要讀一些東西,顯然你應該讀一些永恆的東西。《活着》就是這樣一流的作品”。從文學角度說,《活着》可以稱爲一部不朽的著作。因爲這一部小說,絕不是僅僅表達出作者的情感,它還客觀地反映某種現實,並通過作家自己對於文字的駕馭能力,讓讀者從字裏行間感受到作者所傳遞的情感。其間雖有誇張,但不失真實;雖有描寫,但不失質樸;雖然寫實,但不乏可讀性*。

可以這樣說,讀餘華的《活着》是一種精神的震撼。當身邊的人一個個遠去,主人公仍然堅強樂觀地活着,儘管這一路太過平庸,這生活如此艱辛,總在埋頭活着,這使我想起了多年前聽到的一句話“活着,像狗一樣地活着”。看着身邊的親人一個個離去,對自己無疑是一種打擊,自己仍舊要好好地活着,無論是爲自己還是爲別人。

而我們亦要好好地活着,無論是爲自己還是爲別人。或許,這是讀完這部小說最切實的感觸。

活着餘華讀後感8

《活着》是餘華的作品,主要講述了徐福貴的一生以及圍繞他這一生髮生的人和事。

少年徐福貴過着富裕、安逸和舒適的生活。他家庭富裕:“徐家有一百多畝地,從遵循合理一直到那邊工廠的煙囪,都是我家的。我爹和我,是遠近聞名的闊老爺和闊少爺,我們走路時鞋子的聲響,都像是銅錢碰來撞去的。”但是福貴卻“從小就不可救藥”,私塾先生說他是朽木不可雕也。上私塾是從來不走路,都是他們家一個僱工揹着他去;長大以後喜歡往城裏跑,常常是十天半月不回家。“我穿着白色的絲綢衣衫,頭髮抹得光滑透亮,往鏡子一站,我看到自己慢腦袋的黑油漆,一副有錢人的樣子。”他經常出入妓院,吃喝嫖賭,什麼浪蕩的事都幹過。可以說是十足的二流子,浪子。這樣的富家少爺的生活並沒有維持多久。因爲賭博,福貴把家裏一百多畝田產全部輸給了龍二,一家人從幾代居住的屋子裏搬出去,搬到茅屋去住。福貴的賭友龍二完成了他從一個富家子弟到窮光蛋的身份的轉變。聯繫我們對學生的教育,教導學生選對朋友很重要。“近朱則赤,近墨則黑”,跟着賭博的人在一起,只會學會賭博,雖然暫時會爲你帶來快樂和享受,卻最終是把自己引入人生的死衚衕。

福貴的爹爹面對輸掉全部家產的兒子,雖然痛心疾首,氣得昏死過去,但是卻爲兒子上了成功的一課,他說:福貴啊,賭債也是債,自古以來沒有不還債的道理。我把一百多畝地,我把這房子都抵押出去了,明天他們就會送銅錢來。我老了,挑不動擔子了,你就自己挑着前去還債吧。”福貴挑着銅錢走十多里路去城裏還債。一天下來,他的綢衣磨破了,肩上的皮肉滲出了血。想想自己才挑了一天的錢就累得人都要散架了,祖輩掙下這些錢不知道要累死多少人,他才知道爹爲什麼不要銀元偏要用銅錢來還債的道理。這次挑銅錢的經歷完成了他從一個富家子弟到窮光蛋的思想轉變。讓他意識到掙錢的不容易和祖輩積累財富的不容易,也讓他在爹爹死後面對一家人的生活,租龍二五畝地,開始從富家子弟到一個窮困農民的勞動實踐有了擔當和勇氣。在福貴輸掉家產這件事上,母親雖然難過,卻常對他說“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面對從未乾過農活的福貴,母親一直是提醒:別留神別砍了腳,別割了手。孩子都是在錯誤中成長的。面對犯錯誤的孩子,父母不能聽之任之,一定要智慧的讓他意識到錯誤,並積極改正錯誤。同時父母還要不離不棄,選擇和犯了錯誤的孩子站在一起,幫助他去面對錯誤,克服困難。

給福貴這種不利不棄的支撐的還有他的妻子家珍。這個米行老闆的女兒可以過好一點的日子,完全可以帶着兒子生活在富裕的孃家,但是她卻選擇了帶着剛出生後不久的兒子回到了丈夫的身邊。家珍可以在福貴賭博時挺着七個月的孕肚,去賭博場求丈夫別賭了,被扇了兩耳光,還是選擇與這個賭徒丈夫不離不棄。在福貴輸掉家產被爹爹接走後,仍然義無反顧回到丈夫身邊,和丈夫過着貧困的生活,卻患難與共。顯示了中國農村婦女的善良,勤勞,樸實與寬容。有人說,好妻半輩福。餘華給作品中福貴的妻子起名“家珍”,也許正是向我們傳達一個意思:好女人是家中的珍寶吧?

福貴兩個孩子的命運如何呢?鳳霞是福貴的長女,她因爲一場病成了啞巴,這個善良的孩子,始終是這個家庭裏的重要支撐和頂樑柱,她力氣大,能幹活,在這個故事中,她是我最同情的一個人,這個啞巴女孩用自己的雙手托起了父母和這個家庭的希望,但是命運給了她一個好的丈夫,卻沒有改變她悲慘的命運,最後卻因爲生孩子死在和弟弟有慶死的同一所醫院裏。有慶是福貴唯一的兒子,這個鮮活的生命卻因爲爲縣長的老婆輸血而送了命,而縣長正是春生,春生是福貴被拉壯丁時的戰友或是夥伴,後來當了縣長。但是,善良的福貴和家珍卻最終選擇了原諒。兒子死了,老婆死了,女兒死了,女婿死了,外孫也死了。如果現實生活中有人遇到這麼多的磨難,也許早就找根繩子吊死了,自己也不活了。然而,這個命運多舛的老人福貴,最後就剩下了一頭牛和他爲伴。福貴雖然沒有福,但他的精神卻讓我們感到高貴。

“老人和牛漸漸遠去,我聽到老人粗啞的令人感動的嗓音在遠處傳來,他的歌聲在空曠的傍晚像風一樣飄揚”作品最後定格的畫面讓我感受到了活着的力量。

是的!“活着”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平庸和無聊!

人是爲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爲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活着餘華讀後感9

活着"在我們語言是充滿力量,他喊力量,是不是進攻,而是忍受,忍受生命賦予我們責任,忍受展示給我們快樂和痛苦,餘華《活着》讀後感。無聊。和平庸。作爲一個"活"之間一名男子和他命運,這是最動人友誼,友誼作品,因爲他們互相欣賞,而且還相互仇恨,他們不能拋棄對方,而誰也沒有抱怨理由每個其他。走在塵土飛揚道路上,死時又一起轉身將雨水和泥漿,他們住在一起。

fukki年輕,富有主人曾經榮耀,因爲年輕人憤世嫉俗廢話爲所欲爲破壞自己和家人一生幸福。他終於在貧困意識,也許不會太晚。可厄運陰影追隨他腳步,殘忍地殺害每一個與他親和力,爲人類生活,沒有同情。他父母死於家庭失去了落後,已經沒有疼痛,平靜,與他妻子離開了他同甘共苦。最後,他唯一孫子也沒有逃脫死神魔掌,留下他一個人獨居。

fukki埋葬六個近親,到人。我不知道他特別祝福,或其他處罰命運,他倖免於難。許多其他人難以想象痛苦後,他學會了忍受,忍受生活重負。他只是簡單地住住。

我記得一個字:生活領域生活,每個播種苦難成爲總統希望,他們是我們手中。不管誰吃虧,不管東西脖子,不管肩上負載.

作爲一個在海洋,船舶顛簸,將永遠是UPS和起伏波浪山谷,創造寫作作家無疑是不相符方式前行狀態,餘華也不例外。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在1995年餘華文學創作,就是在說:"活着"創作進入一個非常微妙時期,讀後感《餘華《活着》讀後感》。

首先,我們通過跳躍和猜測和假設原因,眼睛就直接到1997年,我們會發現,在今年,俞華,使前衛中國文壇決定壞消息好:給了先鋒測試。然後,我們將回首身後。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其實在1995年,已經註定事情。今年,另外兩個著名年輕作家蘇童,莫言也作出了類似決定。餘華告別先鋒小說宣言:"我現在是一個關注現實作家"時,它恰恰是在"住",一種新型"關心"殺青很快。讓我們在這一點看,後一個自稱是有關真實"工作。事實上,之間顯着變化餘華早期作品。或者說,我們將驚奇地發現這篇文章,餘華早期"毛毛雨"兩種外觀。

我們再回首1995年,你會發現餘華作品,只有文學現實主義與先鋒小說特點,是我在讀"活着"轟動。如此說來,"活着"應該是餘華創作轉型。

從這個角度看,"活着"是作者耗盡開創性文本創新和尋求出路。但作者自己恐怕不同意這種觀點。從工作本身,尤其是很多隨機性,可以看到顯示在上半年工程,工程由"活"創建是不是一個成熟想法。餘華是可以寫一個像一個孩子塗鴉一般開放。

刻在此之前工作不能在創建稱爲。在餘華創作低迷,寫作其實只是一種習慣。"活着"是在一個偶然完整小說,爲讀者和作家,像所有好作品,是一個雙皮卡,或發財。

"活着"是讀人感到沉重小說。只有關閉我書會感到隱隱不快,不是故事作品引起殘酷。畢竟,死亡,他妻子死亡,損失誰送黑衣人故事,沒有煽情女性和白髮作品回家。同時,餘華是不是一個強大煽動能力作家,其實,以使這個表達式是餘華一直輕蔑。餘華主張剛纔所描述,敘述是不正常故事用一種近乎冰冷提示音。這聲音敘事過程中所有情緒悄悄侵入讀者。說,"我要活下去"表現手法,質疑生命意義哲學滲透。

他像一個熟練外科醫生慢慢地剝奪了生活殘酷性,從假真,善,"活着"在一個非常平靜,甚至是一個非常緩慢方式,閱讀有可能是另一個方向錯覺是在一個打破之一。這將有一個結果:這本書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因爲閱讀是一種心理恐懼經歷。

事實上,這也暗示了中國文學事實:現實主義到現實主義口號是最害怕面對現實。例如:從本質上講,人活着本身不會有任何意義,除了住在外面。然後必須賦予意義,那麼唯一可以爲意義計算,恐怕生活本身。"活着"偉大感可能正是從這裏。

這就是爲什麼,"我要活下去"明確提出在一般理解內容活着是一個過程,但是,生活基本上處於靜止狀態。

餘華想告訴讀者:生活不幸福或不幸,生命只是活着,還活着,有一絲孤獨意味着"活着"是忍受,忍受生命賦予我們責任,忍受現實給我們帶來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