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餘華《活着》讀書心得500字

餘華《活着》讀書心得5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6W 次

餘華這樣說:活着是生命本身的要求,也是活着的人的最基本的目的,而不是爲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下面歡迎繼續閱讀小編整理的讀書心得體會,一起來看看吧。

餘華《活着》讀書心得500字

  餘華《活着》讀書心得1:

在我讀過的所有作品中,如果要選出一部在我閱讀過程中帶給我最大的震撼,並且在讀完之後給我深刻的思索,讓我久久不能忘懷的作品,那無疑是餘華先生的小說《活着》。

《活着》主要講述了中國舊社會一個地主家少爺富貴悲慘的人生遭遇。富貴嗜賭如命,終於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他的父親被他活活氣死,母親則在窮困中患了重病,富貴前去求藥,卻在途中被抓去當壯丁。經過幾番波折回到家了,卻發現母親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的養大了兩個兒女,此後更加悲慘的命運一次又一次降臨到富貴身上,他的妻子、兒女和孫子相繼死去,最後只剩富貴和一頭老牛相依爲命,孤獨的活在這個世界上。

在閱讀這部小說的過程中,我幾度落淚,並不是因爲作者的寫作手法有多麼煽情,事實上,這部小說從頭到尾都一直用一種平實得近乎冷漠的筆調進行冷靜的敘述。然而正是這種樸實、平淡的語言,卻能帶給人們一種極大的感染力和震撼性。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話是家珍病重,自知時日無多時對富貴說的話:“我不想死,我想能天天都看見你們”。不想死,不是爲了榮華富貴,也不是爲了功名利祿,只是不想離開自己的親人,只是怕死後再也見不到他們。這樸實的話語所表達的,不正是最真實的最感人的情感嗎?

讀完整部小說,合上書本,看到封面上小說的題目——“活着”二字時,我思索着:活着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是否像書中主人翁富貴一樣,活着就是爲了承受活着的痛苦?另外,小說的結局——富貴和老牛一起生活,似乎也暗示着一種消極的觀點:人和動物的生命價值是一樣的,並沒有什麼區別,存在在這個世界上僅僅是一種“活着”的狀態而已。因此我認爲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是這樣一個道理:活着雖然充滿了苦難,但路還得走下去。餘華在書中寫道:“活着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人們的責任。”責任,是活着的意義,也許生命有些事你無法預料,無法改變,但是更多的是需要你去負責,去擔當。因此不論活着多麼痛苦,你都要活下去,爲了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活着這件事本身也是你的責任。

  餘華《活着》讀書心得2:

合上這本書時,是下午兩點左右的樣子,陽光透過圖書館十四層的玻璃大片的灑在書上。在金燦燦的陽光下,漆黑封皮上的兩個大字甚至都被映得模模糊糊的,它們告訴我,那是活着。

薄薄的一本書,好像不是隻把字生生刻在那裏,而是擡眼望去是片片田地,人們或在耕地,或在家長裏短的絮絮着什麼,而福貴站在村子裏某片田間牽着牛安靜的講起了他的生活,他的活着。從早先家中還算殷實卻被自己敗落,到漸有起色娶妻生子卻連遭不幸,最後孤身一人。福貴說自己“說起來是越混越沒出息,可壽命長,我認識的人一個挨着一個死去,我還活着”時漸漸攢夠了錢買了只最多隻能活兩年三年的牛,“我想兩三年足夠了,我自己恐怕還活不到那麼久”,但日子漸漸過去“誰知道我們都活到了今天”福貴這樣說自己和那頭被他起名也叫福貴的牛。

福貴的一生雖是“活着”,卻好像總是被死亡纏繞,父親死了,妻子死了,女婿、孩子一個個離他而去。但是走過他的一生經歷,感受到的好像不是死亡帶來的絕望,而是活着—生活賦予的責任,去承受生活的苦難,無聊和平庸,和這之間從沒缺乏過的活着的幸福。福貴在那個艱難時期下的生活和我太不一樣,卻又一樣。在人生鉅變之中精神世界的迷茫,困惑,需要克服的障礙是每一個人都要去忍受,去克服,去感受的,但是在不同環境下的人可能總會有不同的應對。福貴不是要教會我們什麼,只是講述他的經歷讓我們去體會或許還能多些思考。

“我們都是這個世界的迷路者,我們都是按照自己認定的道路尋找方向,也許我們是對的,也許我們錯了,或者有時候對了,有時候錯了,在中國人所說的蓋棺定論之前,在古羅馬人所說的出生之前和死去之前,我們誰也不知道前面的時間裏等待我們的是什麼”就像經歷了遠多於常人苦難的福貴,在他的講述中卻也是充滿着幸福和快樂,有最好的妻子,有最好的子女,有不可忘卻的朋友,還有害怕只有自己幹活的老牛。就算在燦爛的陽光下“活着”也可能只是模糊的,看不清的。去探索前路,去忍受挫折,去體會欣喜,可能就是活着賦予我們的責任吧。

  餘華《活着》讀書心得3:

活着或死亡都是一個年輕生命難以駕馭的題目。同樣是一本薄薄的讓我只用了一個下午就讀完了的書。巧的是讀了幾頁便發覺心這本書爲背景的電視劇我竟看過,這讓我更真切地體會到了這書的含義。

《活着》從一個旁聽者的角度道出了一個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貴生活在那個紛亂特殊的年代,經歷了戰爭,殺伐以及一系列動盪的生活,經歷了家庭的興富到衰落,身邊人陸續的死去。在他們一生中,不知失去的多少東西,失去金錢,失去親人,最後只剩下一頭瘦骨嶙峋又險些被人宰割的老牛與他爲伴。儘管是這樣,他還是友好地面對世界,一切傷痛的往事在他口中都變得那樣的平淡。也許當我們的生命已將要走到盡頭的時候,回望以前的一切,纔會做到安下心去對待,纔會做到清醒的重新認識所有的事。我想起陸幼青的死亡日記,那不也是站在生命的邊緣真正完全而清醒的對世人講述一切。

讀到家珍死去,這是我看到的所有生離死別中最寧靜的一段,也是最真切的一段,想起阿朱死後喬峯抱着她的屍體的痛器失聲,想起陳家洛聽聞心上人香消玉殞後流下的懦弱眼淚,想起莎翁着作中男女主角一次一次的撕心裂肺和悲痛欲絕,我想人活一生,總要承受這樣的擊,而多年之後,當身邊的人一個個全都被歲月帶走了,那時的我們也許真的會選擇一種平靜,它是多年的感情磨合而成的,是滄桑的經歷,澆鑄而成的。數十年後的我呢,我是否可以面對着一塘殘荷將過去的傷痛記憶娓娓道來,我對自已的過去是否清楚地知道並且敢幹面對,我不敢說。

這個世界的確不公平,有人可以享盡榮華,有人卻要像富貴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揮灑着血汗過完一生。面對這樣的不公,憎恨逃避都是徒勞,甚至我也說不清到底該怎麼做,我面對的是無法自由選擇生活方式的無奈和內心與現實的強烈,盾,在這樣一個狀態下,我一面應付着現實中的瑣碎,而在內心尋求思想上的解脫,但不管怎樣,我始終希望自已能對世界友好,儘管天性中的倔強與後天形成的反叛也許會導致我走上叛逆的路。

生老病死,我們都得一樣一樣地過,生命只不過是個過程罷了。我只是希望能按自已的意願選擇一個方式,真實清醒併發自內心的去實現它的價值,到了那一天,但願我能帶着平靜的微笑向世界道個別,也對身邊的人說聲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