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教案十篇

有關幼兒園教案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7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幼兒園教案十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5以內的數量,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並能說出總數。

2、初步學習從左到右或從上到下按物數數的方法。

3、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兔子、貓、狗圖片、點子卡小紅旗(兩面點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數量不等)若干、小紅花等。

活動過程

1、學習按序點數的方法

(1)學習從左到右按物數數

師:今天,教師請了很多小動物和我們一起學本領。我們一起來看看、說說有哪些小動物。(分別演示貓、狗、兔的圖片。)

師:每種小動物各有幾隻呀?

幼:一隻貓、一隻狗、一隻兔。

師(一邊指着圖一邊說):對,是一隻貓、一隻狗、一隻兔。合起來一共有幾隻小動物呀?

幼:三隻。(有的幼兒伸出三根手指頭)

師:我們再一起來數一數。從哪邊開始數呢?

師(邊說邊伸出右手指向小貓):我們數數時一般先伸出右手,小動物橫着排隊時,我們可以從左到右數。(請小朋友舉起右手,從左到右一起數。。當幼兒數到3時,教師可圍着三個小動物畫一個大圓圈,並大聲說:“一共有3只小動物。”

(2)學習從上到下按物數數

師:小動物們覺得小朋友本領學得很快,它們決定回去請更多的小夥伴來和大家一起學本領。

師:喵喵,誰先來了?(教師出示4只小貓的圖)

師:它們是橫着排隊還豎着排隊的?

師:我們該從哪邊數呢?

師:小動物豎着排隊時,我們可以從上到下數一數。舉起我們的?(教師略帶遲凝地晃動着雙,等待幼兒接着說。)

師:好,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在圖的右上方演示從上往下的箭頭標記。)

(3)鞏固練習數數方法

師:汪汪汪,猜猜我是誰?(演示小狗圖)

師:長耳朵、短尾巴,走起路來蹦蹦跳。你們猜是誰?(演示小兔圖)

師:小狗、小兔排着不一樣的隊伍來和小朋友一起學本領了,我們用什麼方法來數小狗有幾隻、小兔有幾隻?請小朋友想一想,再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2、看點卡數數,鞏固數數方法

師(演示點子卡):點子朋友也知道小朋友愛動腦筋了,它們也趕來了。有的點子是橫着排的,有的是豎着排的,它們都藏在小紅旗裏。(出示學具)現在我來考考大家呢,每個小朋友拿一面紅旗(學具),先把反兩面都看一看,然後再想一想,用什麼方法來數,想好後,可以數給教師看,也可數給客人教師看,數得好,說得對的,教師還會獎勵小紅花呢。

3、遊戲“找朋友”,鞏固5以內數量的感知

師:今天我們做遊戲老師有個要求,我說2個朋友拉拉手,你們就2個朋友拉拉手,我說3個朋友拉拉手你們就3個朋友拉拉手,看看誰最能幹會找對朋友好不好?(教師說數字幼兒玩遊戲)一遍遊戲後停下來檢查找對了沒有,再繼續遊戲。

幼兒園數學活動教案。數學它邏輯性強,能訓練人們的思維能力,讓孩子的思維更加敏銳,還可以幫孩子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用問題,也可以孩子增加孩子的嚴謹性,讓孩子的大腦更加聰明。

幼兒園教案 篇2

  遊戲準備:

小推車4個、獎品若干。

  遊戲過程:

1、將4輛小推車分別安排給4個家長;

2、在遊戲開始之前,家長將孩子放入到小推車中;

3、家長和孩子在起點開始準備;

4、遊戲開始,家長推着孩子在規定的軌道中前進;

5、前進過程中躍出軌道的重新回到起點開始;

6、最先到達終點的爲獲勝者;

7、幼兒園老師給獲勝者頒獎;

8、下一輪比賽開始。

  遊戲總結:

在以上的這個親子游戲中,家長可以和孩子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和默契度,關鍵是可以給孩子帶來很多歡樂,小朋友抓緊和自己的家長試一試吧。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一、 進一步瞭解小腳的用途,知道要愛護小腳,掌握正確的洗腳方法,養成勤洗腳,勤剪指甲的衛生習慣。

二、 學會先後順序觀察圖片,並能根據畫面情景講述畫面內容。

活動準備:

小朋友洗腳的錄象、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1、教師組織幼兒玩遊戲《小腳跳跳跳》

2、引導幼兒自由遊戲,試試自己的腳可能作什麼。

二、遊戲《試一試》

1、教師在場地中間放一個皮球,提醒幼兒不用腳,看看能否取到皮球。

2、討論:怎樣才能取到皮球?沒有小腳幫忙行不行?

三、經驗分享

1、啓發幼兒思考:小腳都有什麼用?怎樣保護小腳?

2、分享《幼兒操作材料》,引導幼兒討論:圖中哪個作得好?哪個做得不好?爲什麼?

四、觀看錄象

1、播放小朋友自己洗腳的錄象,幫助幼兒學習自己正確的洗腳方法。

2、教育幼兒從小養成勤洗腳、勤剪指甲、自己的事情自己作得良好習慣。

五、 裝飾創作《送給小腳的禮物》

分享《幼兒操作材料》,鼓勵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進行裝飾襪子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聽音樂。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傾聽故事,使幼兒知道打招呼的常用語。

2、積極參與故事表演、分角色表演,從中去體驗,探索和發現。

3、理解故事內容,發現規律,學會變換角度觀察事物。

4、發揮想象力,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表現。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6、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嘗試續編故事。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傾聽故事,使幼兒知道打招呼的常用語。

2、發揮想象力,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表現。

活動準備

頭飾,多媒體課件,老鼠玩具,在表演區佈置活動情境。

活動過程

開始環節:教師手拿老鼠玩具向大家打招呼(用老鼠的聲音)你們好,小朋友。真高興能和小朋友們一起活動,在我們老鼠王國有這樣一對好兄弟,他們每天都在一起,形影不離。我的故事就從他們倆開始。(播放課件)

基本環節:1、教師講一遍故事,幼兒與教師一起學習老鼠的形象,並招手打招呼。

2、教師利用教具分段講故事。

學習第1-2段:“高老鼠和愛老鼠是怎麼打招呼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你好,高老鼠!你好,矮老鼠!)

學習第3-6段;(1)高老鼠看到了那些東西?(小鳥、大樹、屋頂、大門)他看到的都是什麼地方的東西?(高的)他是怎麼打招呼的?幼兒學說。

(2)愛老鼠看到了那些東西?(小狗、小花、地板、門檻)也就是說,矮老鼠看到的都是什麼地方的東西?(矮的)他是怎麼打招呼的?你能學一學嗎?幼兒積極的學習愛老鼠打招呼。

3、教師與幼兒分別戴上頭飾,相互打招呼。

4、遊戲表演(1)、幼兒遊戲第一遍。

老師手上有一根魔棒,只要我念起魔咒:魔棒、魔棒變變變!我們的女孩子就變成高老鼠,男孩子就變成矮老鼠。然後我們就到表演區走一走,看一看。

(2)幼兒遊戲第二遍。

現在我的魔棒又要開始變了。這一次,魔棒就要把男孩子變成高老鼠,女孩子變成矮老鼠了,變好後,也請你們去看一看,走一走,和你們看到的東西打打招呼。

5、學習7-8段,後來高老鼠和矮老鼠之間又發生了奇怪的事。他們都看見了彩虹他們共同向彩虹大聲的打招呼。

6、教師總結,我們看見的東西有高有矮,看見的人也有高有矮,我們都要向他們大聲的打招呼。

結束環節:今天我們通過故事高老鼠和矮老鼠學習了打招呼的常用語。在今後的生活中小朋友要儘量和認識的人用你好來打招呼。(課件觀看故事)

延伸環節:小朋友們你還知道那些禮貌用語,快和我們分享一下吧!幼兒把自己知道的大聲說出來。在我們的表演區裏也用一用吧!

教學反思

本節課面對的是中班的孩子,讓他們學會使用“你好”這個用語,對他們的人際交往方面有積極的推進作用,在小班是孩子也會說,但通過今天的學習相信孩子會經常說,而不是和小朋友說,也會和大人說。

語言故事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我的設計忽略了孩子的語言發展。如果把禮貌和語言發展相結合會更有助於幼兒的發展。

這節課我覺得自己完成了課前的預定目標。但自己對教學墨守陳規,沒有新的突破。如果重新上這節課我會把故事課上成遊戲課,讓孩子在活動中學會禮貌用語,在玩中體會語言情境,在遊戲中發展孩子的能力。

小百科:老鼠是哺乳綱、齧齒目、鼠科的齧齒類動物,俗稱“耗子”,是哺乳動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強的動物。全世界約有三千多種老鼠,無論室內、野外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足跡。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名稱:小豬的野餐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理解應該與好朋友分享自己的食物。

2、喜歡自己的朋友,體驗分享的快樂。

準備:幼兒人手一張“小豬的揹包”練習紙、圖片。

活動過程:

1、說一說

你野炊時帶了哪些食物?你把什麼食物分給好朋友了?(幼兒自由地說)

過渡:你們知道小豬春遊時帶了哪些食物?分給了誰?

2、聽一聽

①、出示圖片並講故事

前半部分講述,後面給孩子留疑。

提問:小豬要給雲朵吃好東西,可是雲朵那麼高,怎麼送給她,大家快來幫小豬想想辦法?(擴散思維)最後說出小豬想出的辦法。

②、再完整地聽故事,並回答:

小豬帶了什麼呢?哪些朋友聞到香味來了,它們分別吃些什麼?

③、找一找:小豬還剩下些什麼食物?(幼兒從練習紙上找出來)

3、組織幼兒討論

小豬吃的東西越來越少,怎麼會越來越高興呢?(體驗分享帶來的快樂)

評析:

帶孩子外出最主要的還是安全問題,不用去太遠的地方,就在附近的一些大公園裏逛逛,多給孩子們懂得彼此之間的相溝通的機會,學會互相幫助,在孩子的安全下多開展一些此類的小活動吧,爲孩子們開闊眼界提供機會。

天氣漸漸的變涼了,此外正是出遊野炊的好季節,秋高氣爽是秋季的一大主色調,小朋友們想不想一起去走近大自然,感受到來於大自然的力理與芬芳呢?讓我們一起去呼吸下大自然的空氣吧!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通過結構字詞幫助,能夠完整地講述故事。

2、幼兒在集體面前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並且能夠認真傾聽同伴講述。

3、喜歡並嘗試創編故事結尾,並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4、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敢於表現自己,喜歡在集體面前講述。

難點:能認真聽取他人。的講述

活動準備

1、讓幼兒瞭解部分會飛的物體,及其簡單飛行原理。

2、認識小貓的特徵及習性。

3、準備字卡一套、錄音機、磁帶、磁力板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聆聽音樂,導入活動。

2、通過談話,引出活動。

二、基本部分

1、幼幼兒看結構字詞,完整講述故事。

2、幼兒看掛圖;老師講述故事。

3、 識字遊戲。

①幼兒閉上眼睛,教師把字卡發到幼兒手裏。

師:小朋友們閉上眼,我給你們放到手裏的禮物拿好,睜開眼睛,我講故事,你出字卡,看看誰認識我送給他(她)的禮物。

②全體幼兒站到前面,教師講故事,幼兒出字卡。

4、續編故事《我幫小貓飛上天》

三、結束活動

四、活動延伸

藝術活動:小飛機上藍天、小燕子

小百科:貓,屬於貓科動物,分家貓、野貓,是全世界家庭中較爲廣泛的寵物。家貓的祖先據推測是起源於古埃及的沙漠貓,波斯的波斯貓,已經被人類馴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樣完全地被馴化)。

幼兒園教案 篇7

教案前言:春天的色彩五彩繽紛,我們用小蠟筆在紙上描繪美好的春天,小樹長出了嫩芽、小草露出了腦袋,麻雀媽媽帶着自己的孩子又捱過了一個寒冬,溫暖的陽光曬着它們一家,互相嘰嘰喳喳的說着什麼。通過本次幼兒園教案,讓孩子們用心去感受春天,用手中的小蠟筆去描繪春天,記錄春天的色彩。

教案目標:

1、學習用蠟筆添畫來表現花;

2、學習用手指蘸上顏料進行點畫。

教案准備:蠟筆、顏料、紙。

教案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春天到了,你們看看我們幼兒園的花園裏有什麼啊?

2、幼兒討論

二、觀看照片

1、教師出示照片。

師:小朋友,老師也帶來了許多花的照片,我一起來看看。

2、幼兒討論。

1)爲什麼要種那麼多的花?

2)你還看到過什麼顏色的'花。

三、添畫

1、引出活動。

師:小朋友,春天到了,花園裏的花都開了,今天我們就把這些美麗的花畫下來,佈置我們的教室。

2、教師示範。

1)先看教師用手指點畫花,讓幼兒說說教師作畫的方法。

2)討論是否還能用其他的方法來作畫。

3)請3-4位幼兒上來示範。

3、幼兒作畫。

1)提醒幼兒大膽地用手指蘸顏料進行繪畫,顏料未乾時,不要用手去擦。

總結:春天真的來的太快,以至於讓冬天的棉衣沒待多久。我從北方的家鄉回到這裏,身上一天天變輕鬆,路上的男男女女都穿的瘦了很多,春天要到了吧!是的,春天已經到了。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內容:早期閱讀——《誰拉的便便》

活動目標

1、在師幼兒共讀中觀察畫面,發現畫面的內容及便便的祕密。

2、在閱讀中知道便便是生活中平常的事。

3、懂得大便後要衝水,擦屁股,洗手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活動準備:圖書12本,圖片4張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小朋友每天吃完早飯都要去拉便便,你們知道小動物也要拉便便嗎?

  二、師幼共讀

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

試着進行故事對話:“叩叩叩,誰呀?誰拉的便便?”“我拉的。”

  三、牽移幼兒生活經驗,說說便便是怎麼一回事

  四、幼兒人手一書,師幼共同閱讀故事

師幼互動式閱讀中,使幼兒更好地接收故事的信息——便便是生活中平常的事

拉完了便便,還應該做什麼呢?

  五、延伸:誰沒有衝便便?

簡單地故事延伸,增加故事的趣味性,更加貼近生活

  反思:目標基本達到,尤其是通過聽講故事,一問一答中知道便便是一件平常的事,從而對每天便便這一生活習慣進行正強化。幼兒能夠快樂地進行閱讀,緊扣畫面內容進行觀察,發現祕密。他們喜歡自己看書,並在一頁頁跟着翻書中完成了“自己看書”的成就體驗。不足的是當幼兒發現最後一面中的小羊便便時很不開心時,教師沒有及時地進行延伸,使故事的“動物跟人是一樣一樣的”這個非常感性人文的點進行豐富。

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名稱:

計算活動——在汽車城裏 託班下學期

活動目標:

1,複習1和許多,引導寶寶告訴大家自己的是什麼車(小汽車、吉普車、卡車等)。

2,嘗試按車名分類。

活動準備:

幼兒自帶玩具車、籃子5個左右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李老師看到很多寶寶今天都帶了玩具車。

幼:我帶了,我帶了……

師:幼1帶了1個,幼2帶了一個,幼3帶了一個,……我們教室裏有許多許多的玩具車,像個汽車城一樣

二、介紹自己的車

師:我看到了許多的車,有小汽車、吉普車、卡車等。現在請小朋友輪流告訴大家你的是什麼車。別人介紹的時候,小朋友要注意聽。(幼依次介紹略)

師:這是什麼車?

幼:卡車

這個? 小汽車

這個? 小汽車

師:小朋友非常棒!剛纔聽的都很認真。

三、汽車分類

師:我們這個月的活動有“汽車展和我是小司機等”,請小朋友把汽車放在幼兒園,老師給小朋友保管好。

師:手裏是小汽車的舉起來給老師看看,好,請放下。

手裏是卡車的舉起來給老師看看,好,請放下……

師:現在請把小汽車放在這個籃子裏。(幼操作)

……卡車…… (幼操作)

師:……吉普車……

幼兒園教案 篇10

設計意圖:

日常生活中,千奇百怪、無處不在的聲音對於孩子來說是十分熟悉和感興趣的,然而孩子對聲音的瞭解還停留在聽的表層,因此進一步引導幼兒探索聲音的祕密之一(探索不同物體之間的碰撞會發出不同聲音的祕密),體驗探索的樂趣,敢於表達自己的經驗與想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綱要》中提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而應彩雲老師也曾說過:“真正的教育是生活與生活的摩擦,教育要回歸生活。”而我選擇的《有趣的聲音》這一活動內容也正體現了科學活動生活化的原則。

活動目標:

1.對生活中的聲音感興趣,瞭解讓物體發出聲音的多種方法。

2.主動探究瓶子裏裝入不同東西后發出不同聲音的祕密。

3.體驗探索聲音祕密的樂趣,樂於表達自己的經驗與想法。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小簍子、裝有空口香糖瓶和硬幣、米粒、蠶豆的口香糖瓶人手一份;透明塑料瓶3個

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硬幣、米粒、蠶豆等物品,對生活中各種聲音感興趣,玩過讓紙發出聲音的遊戲。

活動過程:

一、用不打開瓶蓋的方法尋找空瓶(聽音遊戲――找空瓶)。

導入語1:老師的每個簍子裏都有4個口香糖瓶,其中有一個是空的,你有什麼辦法把空瓶找出來呢?

教師出示裝有4個瓶子的簍子,請幼兒想想、說說找出其中一個空瓶的辦法。

導入語2:如果不能打開瓶蓋,你會想什麼辦法呢?

教師在幼兒討論的基礎上爲每個人提供一個簍子,要求用不打開瓶蓋的辦法找出空瓶。

環節自評: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孩子在吃瓶裝或杯裝食物時,有的習慣打開瓶蓋檢查裏面的食物有沒有吃完,有的則會搖一搖瓶子聽一聽,於是我將觀察到的這一生活細節用在了第一環節中,意在激發孩子回憶、運用已有經驗。

二、嘗試用各種辦法讓空瓶發出聲音(發音遊戲――玩空瓶。)

過渡語1:小朋友真聰明,用搖一搖、聽聲音的辦法找到了空瓶。下面請你和找到的空瓶玩一玩,想辦法讓它不裝東西也能發出聲音,看誰想的辦法多。

教師鼓勵幼兒想出、玩出多種讓空瓶發出聲音的方法。

導入語2:你是怎麼玩的?還有不同的玩法嗎?

請部分幼兒示範剛纔自己玩瓶的方法,同時鼓勵其他幼兒說出不同玩法。

小結語:你們真會動腦筋,想了這麼多讓空瓶發出聲音的辦法,空瓶放到小椅子下面休息一會兒。

環節自評:基於第一環節的嘗試,孩子拿到空瓶後的直接認知經驗就是瓶子裝了東西搖後就會有聲音。我利用孩子們已有經驗的同時提出了具有“懸念”和“挑戰性”的問題情境,鼓勵孩子通過多次嘗試發現了讓空瓶發出聲音的各種辦法,引導孩子在已有經驗上“衍生”出了新的知識即:瓶子與任何物體碰撞以後就會發出聲音。

三、探究瓶子裏裝入不同東西后發出的不同聲音(辨音遊戲――找祕密。)

指導語1:剩下的這3個瓶子發出的聲音一樣嗎?請你再去仔細聽一聽,告訴我你聽出了什麼祕密。

幼兒自主探索,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發現。

指導語2:你聽出了什麼?爲什麼不一樣?

小結語:原來瓶子裏裝不同的東西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指導語3:猜猜這是什麼發出的聲音?到底是不是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一系列的探索活動在教師搖動瓶子,幼兒聽聲音猜測瓶內物體並檢驗的互動環節中進行。特別幼兒對於自己猜測結果的驗證很期盼,所以教師將硬幣倒入透明瓶檢驗這一環節充分調動了幼兒的情緒,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

指導語4:請你也去搖一搖、聽一聽找到藏硬幣的的瓶子。

幼兒用搖一搖、聽一聽的方法找到簍子裏藏硬幣的瓶子。

指導語5:那這個瓶子發出的聲音像什麼?猜猜裏面裝着什麼?你能用小耳朵幫忙找到裝米粒的瓶子嗎?

教師請找到的小朋友分兩組將米粒倒到透明瓶子裏檢查,並提醒幼兒注意不要將米粒潑在地上,培養孩子要愛惜糧食的習慣。

指導語6:最後這個瓶子裏裝的什麼呢?到底是什麼我們把瓶子拿來看一看。你的瓶子裏有多少豆豆?

幼兒瓶子裏的豆子數量爲一個或許多,請幼兒先觀察自己瓶子裏的豆子,再和旁邊的小朋友比一比,然後再引導他們比較一個豆豆發出的聲音大還是許多豆豆發出的聲音大。

小結語:原來一個豆豆發出的聲音小,許多豆豆發出的聲音大。

環節自評1:對於瓶子裏裝的物體也是精心設計的,體現了由易到難的原則:硬幣發出的聲音特點最明顯,孩子最爲熟悉,能輕鬆猜到;米粒發出的聲音和沙子、泥土發出的聲音相似,不同生活經驗的孩子便有了幾種不同的想法;而蠶豆發出的聲音對孩子來說相對陌生,孩子的猜測難度加大。

環節自評2:在這一環節還有一個孩子十分感興趣的遊戲,就是通過聽聲音依次找出裝有硬幣、米粒的瓶子,雖然找的方法相同,但在檢驗時卻用了三種不同的形式:檢驗硬幣,是孩子一個接一個搖動瓶子,其他孩子傾聽並判斷;檢驗米粒,是孩子分組將其倒入透明器皿;檢驗蠶豆,是請孩子打開瓶蓋,並在打開瓶蓋後發現豆豆多少的不同,再根據豆豆的多少進行分組比較聲音的大小,從而巧妙的得出“一個豆豆發出的聲音小,許都豆豆發出的聲音大”的結論。

指導語7:想一想如果瓶子裏裝很多很多的豆豆聲音是不是會變得很大很大呢?如果把瓶子裝得滿滿的,聲音有什麼變化呢?

指導語8:你發現了什麼?瓶子裝得滿滿的爲什麼沒有聲音了呢?

環節自評:是不是豆豆越多,聲音越大呢?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爲:兒童的認知結構就是通過同化與順應過程逐步建構起來,並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環中得到不斷的豐富、提高和發展。在孩子積累了新經驗的同時我又提出了新的問題:“想一想如果瓶子裏裝很多很多的豆豆聲音是不是會變得越來越大呢?如果你把瓶子裝得滿滿的,聲音會有什麼變化?” 幼兒通過不斷嘗試,巧妙解決了這一認知衝突,改組了原有的認識結構,從而形成了新的認知結構即瓶子裏裝得滿滿的時候聲音卻沒有了。

四、繼續探究瓶子裝滿其他東西后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

指導語:瓶子裏裝滿了豆豆搖了以後就聽不到聲音,那如果裝滿了其他東西會不會發出聲音呢?請小朋友回去試一試。

環節自評:在活動的結束部分,讓孩子課後去嘗試瓶子裏裝滿其他東西是不是也聽不到聲音,讓科學真正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使科學活動真正成爲溝通幼兒生活與學習的橋樑。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雖然選題爲聲音,但是打破了幼兒園原來科學《聲音》活動中的傳統定位和一貫模式,堅持以聽聲音、玩聲音、辨聲音等遊戲貫穿始終,讓孩子們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大膽猜想,讓孩子們在與材料的充分互動中大膽探索,讓孩子們在不斷的驗證、交流中積累新的知識和經驗。

對於本次活動中材料的收集與使用,我更是動了一番腦筋。如何將材料生活化、簡單化、高效化是我追求的目標。於是我收集了孩子們常見的各種口香糖瓶子,將每四個瓶子裝一個小簍子,這四個瓶子中一個是空的,其他三個瓶內分別裝着硬幣、米粒,還有豆豆,而裝豆豆的瓶子裏有的裝一粒,有的則裝許多。這些平常而熟悉的東西來源於孩子的生活,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大大激發了孩子探索的興趣,讓孩子們在聽聽、猜猜、玩玩中感知了聲音的一些簡單規律,瞭解了聲音的一些祕密。孩子們始終保持着輕鬆愉悅的心情,始終投入其中。由此可見,操作材料的選擇不以貴爲重,而在於精和活,在於能在不同的環節中高效、反覆的使用。

另外,在孩子的探索過程中如何使“自主味”體現得更爲突出,這也是我需進一步思考和探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