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蘇教版三上《小露珠》評課稿2篇

蘇教版三上《小露珠》評課稿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9W 次

  《小露珠》評課稿一

蘇教版三上《小露珠》評課稿2篇

很榮幸借立體評教的機會,走進成梅林老師的課堂。這是我第一次聽她的課,感覺非常不錯。她上的是三年級的課文《小露珠》,下面就採擷幾滴如鑽石般璀璨的露珠與大家分享。

成梅林老師能合理、有效地運用優質教學資源,爲自己的課堂增光添彩。並且到了能選取其中的一部分爲教學服務的高級階段。如,①導入新課不久,成老師向學生展示了優質教學資源中晨露的課件,讓學生切切實實感受到小露珠的閃亮、透明、圓潤;②在學習2、3、4節過程中,成老師播放了優質教學資源中鑽石、水晶、珍珠的實物圖片讓學生辨認,使文中的比喻更形象、更具體、更有說服力;③在第六自然段的教學中,成老師又向學生展示了優質教學資源中小露珠裝點下的植物,鮮嫩欲滴、生機勃勃。使學生充分體會到小露珠不僅外表美,心靈更美。……一系列課件的播放,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識,爲學生的表象庫增添了全新的內容,爲理解課文打好基礎,以下的再造想象也就有了依據。

德國教育家盧梭說過:“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在2、3、4自然段的教學中,成老師讓學生演一演文中的小動物,小青蛙的“蹦”,小蟋蟀的“爬”,小蝴蝶的“落”。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表演得惟妙惟肖,小臉上寫滿了興奮。這種語言性與非語言性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既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和善於表現自己的特點,還符合小學生愛動好玩的特徵,讓學生在情境中通過自己的角色體驗,對課文的語言文字進行了感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體悟了不同小動物的特點,也體悟了語言文字的魅力;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使自己的認識水平得到提高,思維得到發展。

弗西斯·格瑞萊特說:“閱讀是讀者積極活動的過程,讀者帶入這一過程的東西,往往比他從讀物中找到的更多更重要。”在學完了2、3、4自然段之後,成老師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除了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還有誰會見到小露珠?他們會怎樣讚美小露珠?”啓發學生抓住課文的留白,進行補白。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訓練和發展。對課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學完課文,成老師要求學生以動植物的身份用一句話把小露珠留下來,引領學生走進文本,與人物對話,體味、揣摩人物的內心,體會動植物對小露珠的喜愛和臨別時的依依不捨之情。勿需更多講解,勿需更多冗長分析,主人公小露珠無私奉獻、不怕犧牲的精神在學生的一句句真情告白中不斷閃現,學生的心靈正接受潛移默化的洗禮……

  《小露珠》評課稿二

我聆聽了浦亞紅老師執教的《小露珠》一課,感受較深。在這一課的課堂教學中,浦老師充分體現了這樣的教學理念:教學的開展,是以學生語言的積累與運用,感情的薰陶、感染、昇華,思維的撞擊、爲目的的,使教學成爲多方位、多層次、主動而有效的信息交流、情感溝通、心靈對話的過程。

1、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可以說是一次情感經歷的過程,是學生心靈成長的過程。課上,老師用充滿激情的、飽滿的情感喚起學生的熱情、激情,通過讀好“閃亮”“透明”“圓潤”來感受小露珠美,通過讀好“光彩熠熠”“生機勃勃”“笑盈盈”等詞語來感受它的心靈美,從而產生對小露珠的喜愛。

2、這節課上,浦老師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語言訓練點,以各種不同形式的讀的訓練、評讀的安排、想象說話等形式,引導學生充分地、準確地感知文本、感悟語言。如:“爬”“蹦”“落”三個動詞的理解,教師故意設置小小的陷阱,讓學生從讀中發現這些動詞錯位了,通過比較懂得詞語運用要準確。激發學生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內化語言的形式,學生讀得投入、說得動情,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始至終將自己和文本融爲一體。

3、“閱讀是一種對話”,老師和學生在這節課中以談話式的語言,進行了一次師生無拘無束、平等的對話,教師利用多媒體手段設置優美的情境,讓學生置身其中,扮演活潑的小青蛙、可愛的小蟋蟀、漂亮的小蝴蝶與小露珠進行對話,想象自己就是被小露珠滋潤的一種植物,來誇誇自己的美貌。學生在老師的有效引導下,主動參與、樂於交流、懂得傾聽,勇於發表自己的閱讀體會。浦老師運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去發現小露珠的美麗,去感受動植物對小露珠的喜愛,採用角色體驗的方式,與小露珠進行交流,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