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初一語文《美猴王》練習題(附答案)

初一語文《美猴王》練習題(附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2W 次

導語:練習可以幫助同學們鞏固課堂上所學知識,拓展有關課外知識,提高語文水平。下面是初一語文《美猴王》練習題,歡迎過來練習和了解。

初一語文《美猴王》練習題(附答案)

一、積累運用——試一試

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開闢(bì) 徑直(jìnɡ) 蹲身(dūn) 覓食(mì)

B.猿鶴(yuán) 石竅(qiào) 遂稱(suí) 遮蔽(zhē)

C.迸裂(bēnɡ) 瞑目(mínɡ) 石碣(jié) 鐫刻(juān)

D.怪癖(pǐ) 曝光(bào) 蜷縮(quán) 麋鹿(mí)

2.畫出錯別字,並把正確的字寫在括號裏。

樹支( ) 橋粱( ) 抓耳撓鰓( )

避署( ) 疲蜷( ) 伸頭縮惱( )

3.結合上下文,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語。

(1)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

迸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胎。

天真地秀,日精月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猴喜不自勝,復瞑目蹲身,跳出水外。

喜不自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猴王》中猴王“美”在哪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閱讀學習小組在閱讀《西遊記》後,有位同學對書中主要人物這樣評價:“悟空可頌,悟淨可敬,悟能可氣,唐僧可憎。”針對這一評價,同學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假設你也參加了討論,請你在“悟能”和“唐僧”中任選一人,結合原著內容,以“我同意……”或“我不同意……”開頭,談談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類文閱讀——做一做

閱讀下文,完成6~9題。

八卦爐中逃大聖 _____________

吳承恩

佛祖聽言,呵呵冷笑道:“你那廝乃是個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奪玉皇上帝龍位?他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該多少年數,方能享受此無極大道?你那個初世爲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當人子!不當人子!折了你的壽算!趁早皈依,切莫胡說!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頃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來面目!”大聖道:“他雖年劫修長,也不應久佔在此。常言道:‘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將天宮讓與我,便罷了;若還不讓,定要攪攘,永不清平!”佛祖道:“你除了長生變化之法,再有何能,敢佔天宮勝境?”大聖道:“我的手段多哩!我有七十二般變化,萬劫不老長生。會駕筋斗雲,一縱十萬八千里。如何坐不得天位?”佛祖道:“我與你打個賭賽: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這右手掌中,算你贏,再不用動刀兵苦爭戰,就請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宮讓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還下界爲妖,再修幾劫,卻來爭吵。”

那大聖聞言,暗笑道:“這如來十分好呆!我老孫一筋斗去十萬八千里。他那手掌,方圓不滿一尺,如何跳不出去?”急發聲道:“既如此說,你可做得主張?”佛祖道:“做得!做得!”伸開右手,卻似個荷葉大小。那大聖收了如意棒,抖擻神威,將身一縱,站在佛祖手心裏,卻道聲:“我出去也!”你看他一路雲光,無影無形去了。佛祖慧眼觀看,見那猴王風車子一般相似不住,只管前進。大聖行時,忽見有五根肉紅柱子,撐着一股青氣。他道:“此間乃盡頭路了。這番回去,如來作證,靈霄宮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說:“且住!等我留下些記號,方好與如來說話。”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氣,叫“變!”變作一管濃墨雙毫筆,在那中間柱子上寫一行大字雲:“齊天大聖,到此一遊。”寫畢,收了毫毛。又不莊尊,卻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翻轉筋斗雲,徑回本處,站在如來掌內道:“我已去,今來了。你教玉帝讓天宮與我。”

如來罵道:“我把你這個尿精猴子!你正好不曾離了我掌哩!”大聖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盡頭,見五根肉紅柱,撐着一股青氣,我留個記在那裏,你敢和我同去看麼?”如來道:“不消去,你只自低頭看看。”那大聖睜圓火眼金睛,低頭看時,原來佛祖右手中指寫着“齊天大聖,到此一遊”。大指丫裏,還有些猴尿臊氣。大聖吃了一驚道:“有這等事!有這等事!我將此字寫在撐天柱子上,如何卻在他手指上?莫非有個未卜先知的法術。我決不信!不信!等我再去來!”

好大聖,急縱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撲,把這猴王推出西天門外,將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聯山,喚名“五行山”,輕輕的把他壓住。衆雷神與阿儺、迦葉,一個個合掌稱揚道:“善哉!善哉!”

6.請根據選文內容,將第七回題目補充完整。

八卦爐中逃大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從選文中,可以看出“猴王”有怎樣的性格特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長篇小說《西遊記》膾炙人口,人們據此衍生出了很多有趣的歇後語,如“豬八戒照鏡子——裏外不是人”,“花果山猴子——無法無天”等,你能根據選文內容也寫個歇後語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猴王”與如來鬥法寫得頗有情趣,試作簡要賞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解析】選D。A項中“開闢”的“闢”應讀pì;B項中的“遂稱”的“遂”應讀suì;C項中“迸裂”的“迸”應讀bènɡ。

2.答案:支→枝 粱→樑 鰓→腮 署→暑 蜷→倦 惱→腦

3.答案:(1)裂開並往四處飛濺。 (2)天地日月的靈氣。 (3)高興得不能控制自己。

4.【解析】美猴王受天地精華孕育而成,身世不同凡響,可謂身世美;不怕困難、勇敢無畏爲大家尋得安身之地,行爲可嘉,可謂行爲美;“真個是我們安身之處。我們都進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氣”,話語處處爲大家着想,可謂言語美。

答案:美猴王的“美”表現在:身世美、行爲美和言語美三個方面。

5.答案(示例):(1)我同意“唐僧可憎”的觀點。作爲取經集體中的核心人物,唐僧有着常人難以容忍的缺點。他膽小懦弱。走到窮山惡水時,常常“大驚失色”,“流下淚來”。他人妖顛倒,是非不明,多次上了妖精的當仍是執迷不悟,對忠心耿耿的孫悟空動不動就念緊箍咒。可見,唐僧還真是可憎可惡。

(2)我不同意“唐僧可憎”的觀點。唐僧爲了從西天取回真經,不畏千難萬險,不爲財色迷惑,寓有獻身精神。他對徒弟要求嚴格,對自己從不懈怠。處處以“慈悲爲懷”,一路播撒着善良的種子。他那普度衆生的崇高信念、堅韌不拔的意志、執著追求的精神,無不令人肅然起敬。

(3)我同意“悟能可氣”的觀點。豬八戒自私自利、好吃懶做,每當遇到困難,總愛嚷嚷着散夥。他還特別好進讒言,搬弄是非。在“三打白骨精”這一節中,他挑唆不明真相的唐僧念緊箍咒,趕走了孫悟空。這種損人不利己的行爲,真是可氣可恨。

(4)我不同意“悟能可氣”的觀點。在西天取經的曲折道路上,豬八戒雖然沒有孫悟空神通廣大的超常本領,卻也立下不少戰功。在智取芭蕉扇、大戰盤絲洞等戰鬥中,他總是揮舞釘耙勇猛作戰,是孫悟空鬥魔降妖的好幫手。他憨厚老實、肯賣力氣、富有人情味,讓我們覺得可親又可愛。

6.【解析】此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要抓住文章最後一段中“被佛祖翻掌一撲,把這猴王推出西天門外,將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聯山,喚名‘五行山’,輕輕的把他壓住”一句來理解,從這句可知猴王被壓在五行山下,然後結合對偶的知識補全題目。

答案:五行山下定心猿

7.【解析】此題考查對人物形象的理解與概括能力。文中的“猴王”不把玉帝放在眼裏,敢於和佛祖對抗。

答案:桀驁不馴、勇於反抗。

8.【解析】此題考查綜合能力。文章內容主要是寫“猴王”與如來鬥法,一筋斗去十萬八千里,可還是沒跳出如來的手掌,由此可根據示例寫出與本文內容有關的歇後語。

答案(示例):如來佛捉孫大聖——易如反掌。

9.【解析】此題考查對寫作方法的理解。解答此題可從語言、動作、心理等多種描寫方法等方面分析。

答案(示例):此處對“猴王”與如來鬥法的描述,運用了語言、動作、心理等多種描寫方法,寫出了“猴王”的不知深淺。對其心理描寫尤爲有趣,“猴王”本以爲一個筋斗到了天邊,怕如來反悔,特意留下記號,卻不料竟未能翻出如來的手掌心,悟空的一言一行讓人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