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上冊《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第2課時)

六年級語文上冊《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第2課時)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4W 次

教學目標

六年級語文上冊《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第2課時)

1、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抓住教材中人物的細節描寫,體味人物內心的情感。

2、設置情景,讓學生自讀、自悟、交流、評價,提高對語言的感悟能力。

3、感受深沉而偉大的母愛,學會在生活中發現愛,回報愛。

教學重點:抓住教材中人物的細節描寫,體味人物內心的情感。

教學難點:感受深沉而偉大的母愛,體會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懷念之情。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抓住題眼,引入新課:

教師板書“懷念”一詞,指生讀,問:這個詞什麼意思?通常情況下,懷念後面會加什麼詞?(懷念親人懷念故鄉)可見,這個詞通常與表達深情聯繫在一起。請帶着深情讀這個詞,再讀《秋天的懷念》這個課題。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史鐵生。在上節課,我們同學查找了很多資料,對史鐵生的經歷有了詳細的瞭解,老師進行了簡單的整理,把他打在大屏幕上,我們一起來回顧下一下。(通過大屏幕看史鐵生資料)在《秋天的懷念》這篇文章中提到的“我”是誰?他和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史鐵生有什麼不同嗎?(一個是雙腿癱瘓,對生活失去信心的二十歲的年輕人,一個是有名的作家。)同是一個人,是怎樣走出頹廢的精神世界,開始與衆不同的人生的那?又是誰給了他這樣的信心和勇氣的呢?下面我們一起跟隨史鐵生走進《秋天的懷念》

二、以懷念爲主線,抓住文中細節描寫,體味人物內心情感。

1、《秋天的懷念》懷念的是誰?這是一位什麼樣的母親?(身患絕症,並且已經去世。引導學生抓住文中語言來說。)

2、(作者懷念的就是這樣一位身患絕症,帶着對兒女無限牽掛離去的母親。)懷念母親的什麼那?(母親對兒子深沉的愛)

3、是啊,懷念母親的能有什麼那?那一定是母愛呀!而這種母愛發生在這對與衆不同的母子身上:母親身患絕症,兒子年紀輕輕卻雙腿癱瘓。所以這種母愛定會是異乎尋常的。下面就讓我們走進文本,一起去解讀這份母愛。

4、請同學們輕聲、快速的讀課文,拿筆將文中所有能體現母親的愛的句子畫出來,圈點出其中關鍵的字、詞,說一說你體味到的母愛。

(1、)“母親這時就悄悄的躲出去……偷偷的聽着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悄悄的進來……看着我。”(大屏幕出示)

問:“這時”指的是什麼時候?用文中的話來回答。什麼叫“暴躁無常”,可以想見我的心情什麼樣?

和我的暴躁相比,母親什麼樣?(抓住兩個悄悄的體會母愛的細心。用換詞法)

(2、)她總是這麼說。(抓住“總”字。爲什麼總要帶我去看花?)

(3、)“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好好兒活……”(大屏幕出示)

指生讀“不,我不去,我活着還有什麼勁”體會我心灰意冷,不想活下去的念頭。抓住“撲”“抓”“忍”等字眼,體會母愛的辛苦,要兒子好好活的信念。

過渡:如果母親有一個健康的兒子,面對自己的絕症,他或許可以毫無牽掛的離去,可他卻有一個雙腿癱瘓的兒子,更可怕的是,這個兒子對生活對生命都充滿了絕望,甚至都不想活了。這讓這位身患絕症的母親怎能放心的離去。所以,她忍着自己的病痛,還要對兒子隱瞞病情,還要鼓勵兒子,媽媽陪着你,好好兒活,好好兒活,媽媽的心有多苦啊!哪怕肝疼得整宿整宿的睡不了覺,在兒子面前還要堅強,還要爲兒子殘缺的生命撐起活下去的信念,所以,她總想帶兒子去看花,總是在兒子胡思亂想的時候出現,那天又是如此。(大屏幕出示):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裏,看着……飄落,

我會想些什麼那?(學生想象着補充完整)

就在着個時候,母親出現了,誰來讀下面的話?

a、母親擋在窗前。(擋字體味母愛的勇敢)

b、“你要是願意就明天?”(母愛的急切,怎麼能不急切?)

c、她高興的一會站起一會坐下,……(母愛的熱烈)

d、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的出去了。(母愛的細膩,小心翼翼)

三、體會母親的要兒子好好兒活。

過渡:爲了讓兒子好好的活下去,作爲母親總是想方設法喚起兒子心中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兒子終於同意和他一起去看花了,可他卻永遠的離開了兒子。鄰居的小夥子揹着我去看他時,(同學接着往下讀.)

母親的話沒有說完,她的心願還沒有完成,還沒有帶兒子去看花,她還有對兒子女兒的無限牽掛,就永遠的離去了。留給兒子的只有無盡的懷念。

母親的心,那時的兒子懂嗎?可後來是不是懂了呢?我們來看史鐵生在他的一篇作品中的一段話:(大屏幕出示)

那時的我,作爲他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來不及爲母親着想,我被命運擊昏了頭,一心以爲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她有一個長到二十歲上忽然截癱了的兒子,這是她唯一的兒子;她情願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可這事無法代替;她想,只要兒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確信一個人不能僅僅是活着,兒子得有一條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這條路呢,沒有誰能保證她的兒子終於能找到————而這樣的母親,註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親。

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所以兒子知道母親沒有說完的話,母親想說:(大屏幕出示)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兒子懂得了什麼?(母親的心,要兒子好好活下去)

所以,當又一個秋天來臨,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找同學讀最後一段)

在爛漫的菊花面前,作者會對母親說些什麼呢?你來代他說一說。(有自責有懷念告訴媽媽放心,我和妹妹會好好活。)

四、課外拓展,加深對文本的理解,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懷念,好好活的信念。

母親的心終於被兒子讀懂了,要好好活下去,可母親已經不再身邊,留給兒子的只有無盡的懷念。所以,那個和母親發生在秋天的故事,就永遠的刻在心中,化作《秋天的懷念》。而這種懷念之情隨着天長日久融化在兒子的生命中,血液裏,化作一行行文字,流瀉於筆端:(我們看大屏幕:配樂)

(1)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裏,閉上眼睛,想,上帝爲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點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裏穿過。——《合歡樹》

(2)我一直有着一個悽苦的夢……在夢中,我絕望地哭喊,心裏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離開,但你總要捎個信兒來呀,你不知道我們會牽掛你不知道我們是多麼想念你嗎?”但就連這樣的話也無從說給她,只知道她在很遠的地方,並不知道她在哪兒。這個夢一再地走進我的黑夜,驅之不去……——《有關廟的回憶》

(3)搖着輪椅在園中慢慢走,又是霧罩的清晨,又是驕陽高懸的白晝,我只想着一件事:母親已經不在了。在老柏樹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頹牆邊停下,又是處處蟲鳴的午後,又是鳥兒歸巢的傍晚,我心裏只默唸着一句話:可是母親已經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捱到日沒,坐起來,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壇上落滿黑暗然後再漸漸浮起月光,心裏纔有點明白,母親不能再來這園中找我了。——《我與地壇》(教師讀這一段)

從這些片段中,我們體會到作者對母親的深切懷念,這種懷念之情伴隨着他。多少年過去了,對母親的懷念使他對好好活有着更爲深刻的理解。

請讀他在《病隙碎筆》中寫的話:生病也是生活體驗的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纔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念起往日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爲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個“更”字。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課件)

有多少人面對自身的殘缺甚或生活的一點打擊就一蹶不振,消沉,不負責人的對待生命,對待生活,而史鐵生卻從殘缺的生命中昇華,走出獨特的人生經歷。

介紹史鐵生的近況:由於尿毒症,造成腎衰竭,經常發高燒,有好幾次昏迷,但他依然平靜淡然的看待這一切,現在一個星期都要透析兩次。但他依然在——好好兒地活着。他用筆代替他的雙腿寫出自己怎樣“好好活”的,所以我推薦幾本他的書:《我與地壇》《病隙碎筆》《務虛筆記》(課件)

對於史鐵生的“好好活”,你的感悟是什麼呢?我們是憐憫嗎?感到他活得痛苦嗎?那究竟是什麼?(對着黑板“苦”字說——是佩服,是敬重,也是敬仰——他活出了境界。活出了生命的高貴。在報紙上看到史鐵生和世界長跑冠軍劉易斯的合影。身體衰弱的史鐵生雖然連站也站不起來,但他的靈魂卻在無羈地奔跑着,跑得跟劉易斯一樣快,甚至比劉易斯還快。我想,如果說“好好活”是對母親的回報,母親一定會含笑九泉的。

五、師生談話,結束本課:

課文學到這,你想說什麼呢?(對生命的感悟)

六年級語文上冊《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