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學反思精選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學反思精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1W 次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學反思一

字字句句都是情今天和孩子們一起學完了《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在學習師友送別部分,孩子們都很動情。有一個孩子忍不住說道,作者真有才,把離別場景寫活了。我一想,這樣的細節描寫正是我們班孩子的習作“軟肋”於是讓他們說說文章好在哪兒?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學反思精選

生1:你總說我們的文章乾巴巴的,現在我知道了要注意描寫人物的動作,“緊緊地握住”“捧過”“回首望了望”等這些寫得很傳神。

生2:作者還描寫的了埃斯內爾送別時說的話,抓住語言來描寫。

生3:作者的語言描寫值得學習,只寫了老師的話,而沒有像我平時作文那樣一問一答,特別羅嗦,像流水帳,現在我知道了語言描寫不一定要一問一答。

生4:作者沒有一問一答,但描寫了肖邦的反應:“感動地點了點頭”“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動的淚水溢滿了眼眶”等,讓我們覺得情意深長。

師:是啊,此時無聲勝有聲啊!爲了指導好背誦,也爲了體會情感,我說,作者的文字總是包含着情感的,看看作者描寫了送別的幾個小場景,能讀出其中的情感嗎?

說實話,這幾個小場景,在教學資料上有:告別親人離華沙,師生詠唱送別曲,老師叮囑送禮物,肖邦接杯登車去。可是孩子們的概括更讓驚訝:歌別、話別、禮別、目送。我問爲什麼會想到這樣概括的。一個孩子居然說,你以前教我們學送別詩的時候說的啊!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情在歌中他們站在路邊,詠唱着埃斯內爾特地爲肖邦譜寫的送別曲《即使你遠在他鄉》。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話別情深埃斯內爾緊緊地握住肖邦的手說:“孩子,無論你走到哪裏,都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呀!”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以物寄相思這時,埃斯內爾又捧過一隻閃閃發光的銀盃,深情地對肖邦說:“這裏裝的是祖國波蘭的泥土,它是我們送給你的特殊禮物,請收下吧!”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滿目皆情他鄭重地從老師手裏接過了盛滿泥土的銀盃,回首望了望遠處的華沙城,然後登上了馬車,疾馳而去。突然發現,學生的思維走得比我遠。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學反思二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寫的是波蘭遭到外國列強的瓜分,音樂家肖邦被迫流落異國他鄉,不忘亡國之恨,彌留之際請求把心臟帶回祖國

的事,表達了他對祖國強烈的愛。學完了《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我的心情竟然久久不能平靜。我被一個長眠在異國他鄉,靈魂卻渴望迴歸祖國的一顆赤子之心深深地打

動了。我相信學生們同我一樣,也一定或多或少會有感動。

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要體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的有機結合。因此我對本課的教學主要進行了以下幾個

方面的努力:

1、揭題質疑

上課伊始,我首先抓住課題《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題目中的“我”是誰? “我”是在什麼情況下說這句話的?讓學生初步體會肖邦的愛國之情。然後話鋒一轉:可是,肖邦既然如此地愛自己的祖國,爲什麼不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國家?爲什麼當初要選擇離開呢?

2、帶着問題初讀探疑讓學生通過讀,體會到了肖邦 “不得不”離開祖國的無奈,通過從課內課外獲取信息,理解肖邦被逼、悲憤中離開祖國的不得已:正是在這樣一種動盪不安的形勢下,肖邦的`親人、老師和朋友們督促着肖邦出國去深造,並通過他的音樂創作和演奏去爲祖國獲取榮譽。

3、深讀課文,抓重點句

肖邦的那份強烈的愛國情感,與他離開祖國前夕,他的老師和同學特地爲他送行時的諄諄囑託,有着密切的關係。因此課文“送行”一段是

全文的一個重點段,描寫具體細緻,情感渲染淋漓盡致。

4、討論解疑、悟情

我抓住“詠唱送別曲”、“老師的叮囑”、“贈送銀盃”這幾個“送別”場面,引導學生感悟人物情感,再一次從肖邦的神態、動作中體悟他滿懷愛國之心、報國無門、遠走他鄉的無奈和憂憤,當然還有一份對祖國的不捨。當《即使你遠在他鄉》的送別曲在課堂中響起時,我相信,學生此刻已經走進了肖邦的內心……這樣,順理成章就能理解肖邦在異國他鄉用音樂作爲武器、拼作、憂憤而死的生活經歷,就能理解肖邦對祖國至死不渝的熱愛和眷戀。

通過這四步,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瞭解肖邦不僅是一個傑出的音樂家,還是一個滿腔熱情的愛國者,從而使學生對肖邦的敬仰之情達到沸騰的頂點,同時也使學生在心中升騰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在理解了本文之後,引導學生背誦第2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