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鼎湖山聽泉》同步習題(九年級上冊)

《鼎湖山聽泉》同步習題(九年級上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2W 次

導語:練習可以幫助同學們鞏固課堂知識,拓展課外知識,幫助學好語文。下面是《鼎湖山聽泉》同步習題(九年級上冊),歡迎大家過來了解。

《鼎湖山聽泉》同步習題(九年級上冊)

A 基礎儲備卷

時間(30分鐘) 分值(50分)

1.給加點字注音。(13分)

⑴肇慶( ) ⑵泠泠淙淙( )( ) ⑶迸( )

⑷循聲( ) ⑸一泓( ) ⑹佯作( )

⑺嵌( ) ⑻盎然( ) ⑼迥然( )

⑽萬籟( ) ⑾悵惘( ) ⑿污垢( )

2.下列詞語中有四個錯別字,請在錯別字上打“×”,並按順序將正確的字寫在括號內。(8分)

尋聲而去 一副楹聯 印滿臺痕 歡呼雀躍

生意盎然 迥然相意 新陳代謝 引我暇想

( )( )( )( )

3.解釋詞語。(14分)

小心翼翼: 。

悵惘: 。

盎然: 。

肅穆: 。

迥然: 。

萬籟俱寂: 。

遐想: 。

4.在下面句子的橫線上,填寫恰當的詞語。(只寫序號)(4分)

作者過了寒翠橋,就聽到 的泉聲,草豐林茂,一路上泉水時隱時現,泉聲 。泉水隱到了濃陰的深處,而泉聲卻更加 。忽然雲中傳來鐘聲,頓時山鳴谷應,悠悠揚揚。安詳厚重的鐘聲和 的泉聲,在雨後寧靜的暮色中,匯成了美妙的音響。

A.歡快清亮 B.不絕於耳 C.清純悅耳 D.淙淙

5.填空。(6分)

本文的“文眼”是“ ”字。作者的行蹤順序是 。敘述的時間順序是 。

6.請用簡明的文字概括本文的主題思想。(5分)

 B 綜合提升卷

時間(45分鐘) 分值(50分)

1.根據課文填空。(10分)

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叢中 過的小溪:那清脆如彈撥者,是石縫間 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轟響者,應爲萬道細流 於空谷:那雄渾如鋼管齊鳴者,定是激流直 陡壁,飛瀑 下瀑潭。

2.選詞填空。(8分)

①過了寒翠橋,還沒踏上進山的石徑,冷冷淙淙的泉聲就 (A.迎;B.撲;C.拂)面而來。

②那半含半露<欲近故遠的嬌態,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時,常常 (A.繞;B.趴;C.偎)我膝下的愛女。

③鐘聲來自半山上的慶雲寺。寺院依山而造, (A.藏;B.嵌;C.聳)於千峯碧翠之中。

④遠近高低,樹木枝纏藤繞,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溼綠,猶如大海的波浪,一層一層,直向山頂 (A涌;B掀;C推)去。

3.比較下面一組句子,說說哪一句的表達效果更好,並闡明理由。(10分)

①輕柔的泉聲,是在草叢中流淌的小溪的聲音;清脆的泉聲,是在石縫間跌落的澗水的聲音;厚重回響的泉聲,是無數道細流匯聚於空谷的聲音;雄渾磅礴的泉聲,是飛瀑急流跌入深潭的聲音。

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叢中淌過的小溪;那清脆如彈撥者,是石縫間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轟響者,應爲萬道細流匯於空谷;那雄渾如銅管齊鳴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飛瀑落下深潭。

4.文句理解與品析。(16分)

①“孕育生機,滋潤萬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靈魂。”說說該句在文中的表達作用。

②“山泉作嬌兒之態,泉聲則是孩子如鈴的笑語。”說說這個句子的修辭方法與表達作用。

③“遠近高低,樹木枝纏藤繞,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溼綠,猶如大海的波浪,一層一層,直向山頂推去。”簡析該句的語言特點和表達效果。

④“安詳厚重的鐘聲和歡快清亮的泉聲,在雨後寧靜的暮色中,相互應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於門前,召喚着嬉戲忘返的孩子。”這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5.選出對課文理解有錯的一項。( )(6分)

A.這是一篇寫景散文,按照旅遊者的行蹤把所見所聞表現出來,但又不是簡單地停留在對景色的讚美上,而是歸結到對人生哲理的領悟:歷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滿生機的。

B.作者着重抓住一個“泉”字來寫,用聽覺來感受<領略<品鑑,稱得上“一字立骨”。

C.課文寫景之中注意顯示自己感情嬗變的歷程:有些帳然——萌生愛意——“頓生雀躍之心”——聽中悟理——美好祝願。

D.本文的語言運用追求典雅凝重,多用書面語,整<散句夾雜,有變化,又有節律感。

C 新穎考題集萃卷

時間(45分鐘) 分值(50分)

閱讀韓靜霆的散文《聽泉》,回答問題。

演奏《二泉映月》,有一種心靈沐浴沖涼的感覺。琴弓的馬尾吃住了弦,像是把山裏的玉石鋸開了一個小縫兒,泉水呢,順着左手指頭尖兒款款流出來,跌撲迴環在身邊。心裏所有的浮躁<鬱悶<煩瑣,都被淙淙流泉沖走了。身上清爽得很<乾淨得很。舌根也甜潤潤溼漉漉。說來真得感謝盲人音樂家阿炳(華彥鈞),他用一把胡琴,教會了我們聽泉。讓我們知道,感覺山中清泉,應該打通生命所有孔竅,只憑眼睛直觀是不夠的。是啊,古人說刑天舞干鏚,以乳爲目,以臍爲口,就是說人的渾身上下都生着精明的感官,人本來就是精靈剔透的靈長目,我們和炳哥的差別就在於不懂得讓心靈長出眼睛看宇宙,讓耳朵生出觸鬚撫摸自然,從這個角度說,也許我們纔是真正的“盲人”。還有,我們沒有化清流爲音樂的神力,在盲人音樂家阿炳這裏,泉水是靈感的嬰兒。他一下子就捕捉住了稍縱即逝的靈感,再加進了自己的天分<才情與生命感悟,人間就淌出了不朽的經典,音樂的清泉——《二泉映月》。

“二泉”從前只是窮道士沿街賣藝的一支曲子,如果不是遇到楊蔭瀏先生,那音樂的“泉水”不知會在哪兒幽咽( )斷流了。我在音樂學院學琴的時候,老先生楊蔭瀏的學養和人品極爲師生尊崇。楊蔭瀏和阿炳之間的理解與默契,是人間知音的絕唱,俞伯牙與鍾子期也不能相比。換句話說,琴師俞伯牙倘若遇到楊蔭瀏,就大可不必恨世無知音摔碎瑤琴了。楊蔭瀏是在建國初期爲搶救瀕臨滅絕的文化遺產,尋訪阿炳的。揹着笨重的錄音機,他和阿炳談心<談藝<談琴。用那時候流行的“履帶”般的錄音機,錄下了阿炳的曲子。這首曲子無題,阿炳讓楊先生取個題目,楊先生思忖了片刻說,就叫做《二泉映月》吧。可以想象這時候阿炳是多麼感動和驚奇,他那深陷的眼窩紅了,幾乎要流出“泉水”了,面前這位先生不僅聽懂了他,把他的琴聲錄下來,讓他的音樂永遠活着,而且,一語點睛,戳動了他的心泉之門。是呵是呵,這娓娓動聽的音樂,不是映月的天下第二泉又是什麼?泉水一衝出深山罅( )隙,月光就撲了過來。一輪梨花月變成了液體。揉碎了的月光,叮叮咚咚唱着歌,奔跑跳躍在惠山的綠竹林青草地。忽然從高高的石崖向下“蹦極”,珠玉四濺;忽然在花叢間潛伏蛇行,若斷還連,幽幽咽咽的;忽然又在光滑的鵝卵石溪牀上跳着輕鬆的舞步,帶着小魚,攜着蝌蚪,跑向山外的世界……音樂在胡琴的三個把位回還,如曲水流觴。裝飾音和滑音機智乖巧,似魚嬉水草。抖弓細碎流暢,清流裏有訴不盡的柔情。《二泉映月》是迴旋曲式,讓人把醉人醴泉回味品咂個夠。更要緊的是,楊先生聽着盲人音樂家心泉的律動,深深感覺到了阿炳對生命和自然的熱愛,也聽到了涌動的泉水裏,有一點兒淡淡的哀傷。

阿炳和楊蔭瀏都已經離我們遠去了,可映月的二泉還奔涌在我們的生命和生活中。記得,這首笑妙絕倫的樂曲使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由衷傾倒,他說過,《二泉映月》應當跪下來聽。是的,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也許,惟有雙膝跪倒,纔可以聊表心中的虔敬和感激。我們感激創造美的阿炳和發現美的楊蔭瀏。阿炳開掘出了他心中獨一無二的音樂泉,楊蔭瀏牽着“泉水”的手,出了山。

1.給加點字注音。(5分)

幽咽( ) 罅( )隙

2.作者爲什麼說:“也許我們纔是真正的盲人?”(10分)

3.楊蔭瀏先生把阿炳彈奏的這支曲子取名爲《二泉映月》的原因是什麼?請結合上下文概括出三點依據。(15分)

4.說說你對下面兩個句子的理解。(10分)

①楊蔭瀏牽着“泉水”的手,出了山。

②泉水是靈感的嬰兒。

5.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 )。(10分)

A.從《聽泉》一文中,我們聽出了《二泉映月》清麗<柔婉<搖人心旌的美妙旋律,更聽到了一支完全用心去感受的樂章,那是創造與發現的合奏,是兩顆音樂的心靈相遇之後產生的恆久的共鳴。

B.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說,《二泉映月》應該跪下來聽,這是對淨化人們心靈的音樂創造者的虔敬和感激,也是對這首“只應天上有”的中國名曲的極大讚譽。

C.文章用尋訪<談心<談藝<談琴<錄音<取題等來詳細地描述楊蔭瀏搶救並傳播瀕臨滅絕的文化遺產的過程

D.《二泉映月》表現了阿炳“對生命和自然的熱愛”,旋律中流露出的“淡淡的哀傷”,是他對自己身世的訴說。

E.文章除了運用比喻<借代<擬人等修辭方法外還運用了正反對比<側面描寫的手法來表現《二泉映月》的旋律之美,使讀者如臨其境,如聞其聲。

參考答案

A 基礎儲備卷

1.⑴zhào;⑵línglíngcōngcōng;⑶bèng;⑷xún;⑸hóng;⑹yáng;⑺qiàn;⑻àng;⑼jiǒng;⑽lài;⑾chàngwǎng;⑿gòu 2.循;苔;異;遐 3.小心翼翼:形容舉動十分謹慎<絲毫不敢疏忽的樣子。悵惘:心裏有事,沒精打采。盎然:洋溢的樣子。肅穆:嚴肅而恭敬。迥然:形容差得很遠。萬籟俱寂:各種聲音都消失了。形容十分安靜。遐想:悠遠地思索或想象。 5.聽;岸邊——寒翠橋——山中——補山亭——慶雲寺(半山);黃昏——晚飯後——夜間 6.這是一篇遊記散文。作者以細膩的筆觸記述了遊覽鼎湖山時的所見<所聞<所感,重點介紹了鼎湖山奇妙的泉聲和聽泉時的美妙感受,字裏行間處處流露出作者對大自然的深愛之情。

B 綜合提升卷

1.淌;漏;匯;下;落 2.①B;②A;③B;④C 3.第二句比第一句寫得美。美就美在第二句運用了精美的比喻,讓人彷彿聽到了泉水流動中發出的不同的聲音,感受到了泉聲的輕柔<清脆<厚重回響<雄渾磅礴。 4.①這是全文畫龍點睛的“文眼”,既說明了鼎湖山泉水的“功績”,又準確地表達了作者遊覽鼎湖山後的深切感悟,耐人尋味。②先把“山泉”的調皮比作“嬌兒之態”,接着又將“泉聲”比作“孩子如鈴的笑語”,富於情趣,作者對自然的喜愛之情也是溢於言表。③此句運用§比喻,以動寫靜,巧妙地把靜態的景觀通過想象賦予動態美,使景物頓時“活”了起來,表現了鼎湖山的勃勃生命力。④此句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寫出了鐘聲和泉聲相互呼應<不絕於耳的特點,極富情趣。 5.C

C 新穎考題集萃卷

1.yè;xià 2.因爲我們多數人沒有用心靈去撫摸自然,感受自然。 3.(1)這支曲用的是迴旋曲式(曲子如泉水迴環悠揚,讓人回味品咂) ;(2)能感受到盲人音樂家心泉的律動和他對生命自然的熱愛;(3)曲中淡淡的哀傷如泉水輕咽。 4.⑴楊蔭瀏記錄了《二泉映月》的曲子並將其推薦(傳播<介紹)給社會。⑵從泉水中悟出了音樂的旋律。(這個曲子的誕生是泉水給了他啓發<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