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鼎湖山聽泉》練習題及參考答案

《鼎湖山聽泉》練習題及參考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8W 次

 一、閱讀文章2、3、4節,完成下面各題:

《鼎湖山聽泉》練習題及參考答案

1.兩段文字所寫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第4節寫鼎湖山樹的濃密,與課題“聽泉”有什麼聯繫?答:

3.“亭已破舊,無可駐目之處,惟亭內一楹聯:‘到此已無塵半點,上來更有碧千尋’,深得此中精神,令人點頭會意”一句中,“此中精神”所指的內容是什麼?答:

4.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鼎湖山爲嶺南四大名山之一,作者卻單選無數山泉,且又只在一個“聽”字上用足了功夫,單這選材,這角度,足以讓人歎服。

B.文中多處運用襯托的手法,如用景物朦朧、視線模糊來反襯聽覺的敏銳,泉聲的清朗;用低處泉聲反襯高處泉聲的悅耳;用白天聽泉反襯深夜聽泉的清晰。

C.作者聽泉聽得如癡如醉;聽泉,聽得百感交集。讀者讀着這篇散文,也如同有一股清澈的泉水流過心頭,讓人得到美的享受與愛的昇華。

D.文章最後說“我願清泉永在。我願清泉常鳴”是由於作者聽懂了鼎湖山小溪、滴泉、激流飛瀑那優美的歌聲,山泉爲他注入了一股生命的活力。

5.山泉本無生命,但在本部分作者卻把它化爲一個感人至深的藝術形象,根據文意,概括這一形象的兩個特點,並揣摩作者寄託其中的情感。

特點① ②

情感:

6.文中引用了補山亭中的一副楹聯“到此已無塵半點,上來更有碧千尋”,有什麼用意?

7.你是如何理解“安詳厚重的鐘聲和歡快清亮的泉聲,在雨後寧靜的暮色中,相互應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於門前,召喚着嬉戲忘返的孩子”這一句話的?

8.“山間林密,泉隱其中,有時,泉水在林木疏朗處閃過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尋,已不可得”一句寫出了山泉的半含半露,《小石潭記》中也有類似的描寫,請默寫出來。

  二、最新考題展示(2004·貴陽)閱讀文章第8、9、10自然段,按要求作答。

1.本語段主要寫了哪三個內容?答:

2.請仿照語段中的“孕育生機,滋潤萬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靈魂。”自己寫一句話。答:

3.請寫出語段中表現“我”心靈之旅和心靈淨化過程的句子。答:

4.比較兩組句子,你覺得哪一句比較好,又好在哪裏?

(1)輕柔的泉聲,是在草叢中流淌的小溪的聲音;清脆的泉聲,是在石縫間跌落的澗水的聲音;厚重回響的泉聲,是無數道細流匯聚於空谷的聲音;雄渾磅礴的泉聲,是飛瀑急流跌入深潭的聲音。

(2)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叢中淌過的小溪;那清脆如彈撥者,是石縫間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轟響者,應爲萬道細流匯於空谷;那雄渾如銅管齊鳴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飛瀑落下深潭。答:

5.作者聽泉並感悟到了“一番滋味”,請說說此處“滋味”的涵義?

7.爲什麼說“泉水就是鼎湖山的靈魂”?答:

8.結合語境理解,文中寫泉聲的層次,爲什麼選擇這幾種樂器來作比喻?答:

9.判斷下列說法,選出理解不正確的兩項。 ( )( )

A.“又好像泉水汩汩濾過心田,沖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把泉聲具象化,突出了泉聲對作者心靈的淨化。

B.本文寫作者與泉水親近,從泠泠淙淙的泉水聲中感悟到了生活的節奏和人生的啓示。

C.文章主要描寫清泉、綠樹,兼寫了亭子、寺院,託物寓意、情景交融,表達了自己觀景後的愉悅、感奮的情懷。

D.最後兩段是全文的餘韻,既寫了自己對似夢似醒的夜的回味,又寫了對鼎湖山的.祝願,讓人們感悟歷史和人生。

E.劃線句②中,用“淌過”一詞修飾小溪,表現泉聲洶涌流淌的浩大氣勢,與小提琴的樂聲相符。

10.作者從劉禹錫的《陋室銘》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一句化出“山不在名,有泉則靈”的語句,你覺得好不好?說說理由。答:

11.文中說“入夜,山中萬籟俱寂”,接着又寫到“泉聲浸着月光,聽來格外清晰”,你覺得前後矛盾嗎?說說理由。答:

12.文中語言精妙形象,有些甚至達到了一字傳神的效果,例如:“泉聲浸着月光”中的“浸”就用得很好,它既寫出了山中夜晚的寂靜,又寫出了泉聲的清澈、空靈,描繪了泉聲與月光交融的美妙意境。請你也舉一例,並說說它妙在何處。答:

13.聯繫全文來看,下面對課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

A、這是一篇寫景散文,按照旅遊者的行蹤把所見所聞表現出來,但又不是簡單地停留在對景色的讚美上,而是歸結到對人生哲理的領悟:歷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滿生機的。

B、本文主要內容是寫鼎湖山的泉水,開頭一段卻首先寫山中濛濛的細雨和霧氣,這是因爲雨和霧遮擋了視線,“眼不見,耳則愈靈”,突出了本文“聽泉”的特點。

C、本文主要是寫鼎湖山的泉水,但文中卻用大量的文字寫鼎湖山的樹木以及慶雲寺的歷史與現在。這是因爲這一切都和泉水有關,是泉水滋養了這一切,爲後文“泉水就是鼎湖山的靈魂”這一內容作鋪墊,起着蓄勢的作用。

D、課文寫景之中注意顯示自己感情變化的過程:有些悵然——萌生愛意——“頓生雀躍之心”——聽中悟理——美好祝願。

14.在文中橫線上填上恰當的詞語。這幾個詞語的順序可以顛倒嗎?爲什麼? 答:

15.文中的哪些詞語能揭示出泉鳴的層次? 答:

16.你認爲“看不見的指揮棒”應該指什麼?答:

 參考答案

1.鼎湖山泉水聲歡快清亮、悅耳動聽,充滿生命的活力。

2.寫樹的濃密,表現環境的幽靜,突出“聽泉”的特點。

3.青翠碧綠,了無雜塵 4.B(B後兩個“反襯”應爲正面襯托。)

5.(1)“半含半露、越近故遠”的嬌態讓人頓生愛意。(2)

(C )( D )

6.借楹聯反映出遊人進山以後“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無雜塵”的感覺;“上來更有碧千尋”則引出下文“站在亭前望去,滿眼確是一片濃碧”。這個楹聯在這裏既精煉地反映出作者當時的情感,又在結構上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

7.鼎湖山古老厚重如鐘聲,歡快清亮的泉水則滋潤着鼎湖山,賦予鼎湖山以無限生機和活力,使鼎湖山煥發出青春的氣息。這裏鍾泉之聲相應,襯出鼎湖山的生生不息。

8.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

二、1、①鼎湖山多層次的泉聲 ②作者在聽泉時所產生的人生感悟 ③對鼎湖山泉水的由衷讚美。

2、①哺育人類,澆灌土地,水就是生命的源泉。②陶冶情操,開拓眼界,知識就是人類的導師。(所寫句子必須與樣句的句式特點相一致,內容健康即可)

3、我俯身聽着……引我遐想。

4、文章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先舉喻體,後舉本體,符合作者聽泉時的心理活動。先聽,再辨,最後纔想象出泉聲發生的具體環境。而且把樂器比泉聲讓我們對泉聲有了真切的感受。四個比喻句,又構成一個排比句,寫出了泉聲的千變萬化。這些樂器正好組成交響樂的各種聲部,爲下面進一步比喻設置了基礎。

5.作者領悟到了泉聲的層次,領悟到了歷史、生活、宇宙的規律。

7. 因爲泉水蘊育生機,滋潤萬木。

8.把樂器比泉聲讓我們對泉聲有了真切的感受。四個比喻句,又構成一個排比句,寫出了泉聲的千變萬化。這些樂器正好組成交響樂的各種聲部,爲下面進一步比喻設置了基礎。

9.(C )( D )

10.巧妙化用劉禹錫的名句,突出泉對鼎湖上的重要意義,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11.這裏是用了以有聲襯無聲的手法,借泉聲來突出山中夜晚的寂靜,同時也更體現出泉聲的清澈和空靈。

12.“心神猶如融於水中……濾過心田,沖走污垢”這裏的“融”字反映作者陶醉於奇妙的泉聲中的感覺;“濾”傳神地寫出泉聲對自我心靈的淨化過程。

13.D

14.誕生 成長 繁衍 死亡 這四個詞正好是生命由生到死的成長過程,即是按成長過程來排列的,所以不能互換位置。15.柔美、清脆、厚重、雄渾、輕重緩急。

16.這“看不見的指揮棒” 是可以是作者的心,因作者的感悟解讀,這些匯聚的聲音才顯示出它的意義,也可以是大自然中的一切和諧組合的自然規律。